心肌梗死的重要知识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相关科普知识

心肌梗死相关科普知识

心肌梗死相关科普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心肌梗死这个词可能并不陌生,但您真的了解它吗?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危及生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简单来说,就是给心肌供血的血管被堵住了,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坏死。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泵,而心肌细胞就是这个泵的“动力源”。

当这些“动力源”因为缺血缺氧而受损甚至坏死时,心脏的功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了血管。

就好比原本通畅的管道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大“塞子”,血液过不去了,心肌也就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和氧气。

二、心肌梗死的症状心肌梗死的症状因人而异,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胸痛: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常常表现为压榨性、憋闷样的疼痛,感觉像是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可能会向左肩部、背部、下颌、颈部甚至上腹部放射。

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 30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

2、呼吸困难:感觉气不够用,呼吸急促,甚至出现端坐呼吸。

3、出汗:莫名地出很多汗,尤其是额头、手心等部位。

4、恶心、呕吐、腹胀:有些人可能会误以为是胃肠道疾病。

5、心慌、心悸:感到心跳不规律,或者心跳过快、过慢。

6、头晕、乏力:甚至可能会突然晕倒。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都会同时出现,而且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中,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三、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1、不良生活习惯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酗酒: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节律。

2、饮食因素高盐饮食:摄入过多的盐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高脂饮食:过多的脂肪在血管内堆积,形成粥样斑块。

高糖饮食:容易导致肥胖、糖尿病等,进而影响心血管健康。

急性心梗基础知识

急性心梗基础知识
主要用于心肌梗死与其他胸痛的诊断 用于ACS的临床诊断、危险性估计和预后判断。 常用于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大小。 用于心梗后临床溶栓治疗效果判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的正常值
正常值: 0.1-4.94ng/ml 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 恢复正常。
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损伤
除心肌梗死之外,还有很多疾病状态可引起心肌损伤,比如贫血、心力 衰竭、肾脏疾病等,见下图。
低氧血症 低血压/休克
肾脏疾病
贫血 快速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区分心肌梗死与心肌损伤:是否存在缺血是关键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损伤+心肌缺血的临床证据 心肌缺血证据包括: 1.心肌缺血症状; 2.新发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3.出现病理性Q波; 4.新发存活心肌丢失或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证据与 缺血性病因; 5.通过血管造影或尸检确定冠状动脉血栓。
4型心肌梗死:4a型为PCI术后再梗死,要求 cTn值升高> 5倍;4b型由支架内血栓导致; 4c型为再狭窄所致;
5型心肌梗死:为冠状动脉手术(CABG)相 关心肌梗死,要求cTn值升高>10倍。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1+1诊断模式
第一个1 典型的心肌坏死标记物(cTnI、cTnT或CK-MB)的动态演变 第二个1 心肌缺血的症状 冠脉介入/CABG治疗术后 心电图异常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基本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的定义
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 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 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即心肌缺血性 坏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急性心肌梗死的类型
1型心肌梗死:斑块破裂或斑块侵蚀引起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为 1型心肌梗死标准。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预防:管理危险因素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
第三部分:老 年人心肌梗死 的治疗与护理
第三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治疗与护理
心肌梗死的紧急处理:呼叫急 救、保持休息、嚼服阿司匹林 等。
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抗栓药 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 、血脂调节药物等。
第三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治疗与护理
第一部分:了解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恶 心、呕吐、冷汗等。
第二部分:老 年人心肌梗死
的特点
第二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特点
老年人患心肌梗死的风险:随 着年龄增长,患心肌梗死的风 险也增加。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症状:可能 出现不典型症状,如肩背痛、 腹部不适等。
第二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特点
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科普知识
PPT课件
目录 第一部分:了解心肌梗死 第二部分:老年人心肌梗死的 特点 第三部分:老年人心肌梗死的 治疗与护理 第四部分:老年人心肌梗死的 康复与预后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部分:了 解心肌梗死
第一部分:了解心肌梗死
什么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 指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 坏死的疾病。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高血压 、高血脂、高血糖、烟草使用 、家族遗传、肥胖等。
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护理:心理支持、定 期随访、戒烟、饮食调理等。
第四部分:老 年人心肌梗死 的康复与预后
第四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康复与预后
心肌梗死的康复阶段:根据个 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康复训 练。
心肌梗死的预后:老年人的预 后相对较差,需要密切关注与 定期随访。
第四部分:老年人心肌梗 死的康复与预后
心肌梗死后的生活改变:适度锻炼、健 康饮食、规律生活等。

心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

心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

心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完全中断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为了预防和控制心梗的发生,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心梗的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为主题,探讨其重要性以及具体的方法与途径。

一、心梗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梗是一种致命的疾病,若发生心梗后及时得到救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肌坏死面积并提高生存率。

因此,心梗的健康教育具有以下的重要性:1.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通过开展心梗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增加公众对心梗的认知,并引导他们关注自身的心脏健康。

只有当公众认识到心梗的严重性,才会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

2. 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心梗的健康教育应当重点向公众传授一些简单易行的自我保护措施,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让公众了解到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3. 促进心梗病人的早期就诊:通过健康教育,将心梗的早期症状传达给公众,以便他们在出现相关症状时能够及时就医。

只有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才能尽早实施救治,为病人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二、心梗的健康知识普及的具体方法与途径1.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传媒平台,发布有关心梗的健康知识,如心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心梗的发病原因、预防心梗的方法等。

通过媒体宣传,可以迅速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心梗的认识。

2. 社区健康教育:组织社区健康讲座或健康教育活动,邀请心血管专家或医生为居民普及心梗的相关知识。

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使居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梗的预防与救治常识。

3. 学校健康教育:将心梗的健康知识纳入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们普及心梗的病因、症状与预防方法。

培养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能力,可以从小建立正确的心脏保健观念。

4. 医院健康宣教:通过在医院门诊大厅、病房等地方张贴相关宣传海报或悬挂展板,向患者与家属宣传心梗的预防知识,激发他们对心脏健康的重视,并提供一对一的解答与指导服务。

急性心肌梗死的科普知识PPT

急性心肌梗死的科普知识PPT

3. 风险因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状况下,冠状动脉 易受损。
高血脂: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3. 风险因素
吸烟:尼古丁会使冠状动脉收缩,增加 心肌梗死的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易于产 生动脉粥样硬化。
4.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 治疗
4.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通过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心脏造 影等方法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和冠 状动脉搭桥术等。
5.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护理
5.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护理
安静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减少心 脏的负荷。 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 和镇痛药等。
5.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护理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控制血压和血脂 、减少心脏负荷。
6.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方 法
6.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健康饮食: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习 惯。 定期锻炼:适量的有氧运动对心脏健康 有益。
6.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控制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 尿病等。
7.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7.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的病 症。 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易出现心律失常 。
急性心肌梗死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1.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2. 症状和表现性心肌梗死后的护理 6.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7.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8. 急救措施
1.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1.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
定义: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脏疾病, 指的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 、缺氧、坏死的情况。 病因:主要是冠状动脉阻塞,通常由血 栓形成或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心肌梗死知识点

心肌梗死知识点

心肌梗死知识点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多由冠心病引起。

当冠状动脉中的血液流通受阻时,导致心脏肌肉供氧不足并发生坏死,即为心肌梗死。

以下是关于心肌梗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心肌梗死的症状心肌梗死常表现为胸痛,疼痛常位于胸骨后,可以向左臂、肩部、下颌放射。

胸痛通常持续数分钟以上,并可伴有出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些患者可能没有典型的胸痛,而表现为胃部痛、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2. 心肌梗死的原因冠心病是心肌梗死的最主要原因,冠心病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过量、缺乏运动、精神压力过大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形成,最终导致冠脉血流不畅,引发心肌梗死。

3. 心肌梗死的诊断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医学检查手段。

心电图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可以观察心脏电活动的异常变化。

其他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4. 心肌梗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干预治疗,以保护心肌功能。

治疗包括抢救、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抢救措施包括氧疗、镇痛、抗凝等,药物治疗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抗凝药物等,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来恢复冠脉血流。

5.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心肌梗死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进行心理支持、参加心脏康复计划等来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再发。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控制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

6. 注意事项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险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诊。

同时,要注意心理健康,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康复很有帮助。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及早发现症状,积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一、合理饮食心肌梗死病人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

同时,注意控制饮食中的钠盐摄入,避免过量摄入盐分,以降低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对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根据医生的建议,病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三、控制情绪情绪波动是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因此,病人应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抑郁。

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四、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病人应积极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

同时,酒精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肌梗死的康复。

因此,病人应避免饮酒或少量饮酒。

五、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对于心肌梗死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心脏功能和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同时,定期检查也有助于及早发现并预防心肌梗死的复发。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六、急救知识心肌梗死病人应了解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包括识别心肌梗死的症状、正确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等。

在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同时,病人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相关证件,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七、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病人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用药物。

常用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药物等。

此外,一些中药和生物制剂也被用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心电图检查: 特征: ①、缺血型T波改变 ②、损伤型S—T段移位 ③、坏死型Q波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定位:
梗死部位 前间壁 广泛前壁 高侧壁 后壁 下壁 右室
心脏彩色B超检查: 有无节段性运动障碍,有无肌断裂和穿
孔,心脏原发病诊断,更重要的是心脏 射血分数和心功能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⑴、临床表现 ⑵、心电图衍变 ⑶、心肌酶学 三项中任意两项即可确诊。 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别是老年人,
心电图特征导联
梗死相应动脉
V1、V2、V3
左前降支的室间隔支
V1—V6
左主干或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V6、I、avl
左回旋支
V7、V8、V9
左回旋支或右冠脉
Ⅱ、Ⅲ、avF
左回旋支和右冠脉支
V3R、V4R、V5R 右冠脉支及左回旋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 急性心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四、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无与梗死的面积、大小、部 位及治疗时间早晚有关系。
症状:疼痛,但有15—20%的老年人无 疼痛症状。
体征: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杂音 。 实验室检查: 心肌酶学—时间性变化; 肌钙蛋白检查。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什么是心梗导语: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超过了100万,发病人群明显“年轻化”,且女性患者开始增多,救治不及时是导致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原因。

专家指出,抓住胸痛发作后6小时的“黄金时间”是治疗患者生命的关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走进今天的健康大讲堂,今天邀请医院主任医师为大家讲解心梗方面的知识,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主任。

嘉宾:你们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谈心梗的知识,非常感谢。

主持人:我们在前言当中提到心梗的危害性,首先要对心梗要有清醒的认识,让我们的网友认识什么是心肌梗塞。

嘉宾:这个是冠心病其中一种类型,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引起的一系列表现,心肌梗塞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类型,是动脉硬化粥样斑块,在短时间急剧破裂,导致血栓堆积,使得前方的心肌失去血流的灌注,在失去营养的状态下逐渐发生坏死,心肌发生坏死,心脏的功能会相应出现一些改变,这个是心肌梗塞完全一个过程。

第二部分:心梗的症状有哪些主持人:心肌梗塞的症状有哪些?嘉宾:心肌梗塞从轻到重有典型和不典型,典型心肌梗塞是心绞痛一个急剧发作,剧烈的胸骨后和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感、濒死感的疼痛,伴随着胸闷、憋气、大汗、甚至有恶心、吐,这是典型的症状。

不典型的症状千变万化,有的病人最轻就是我没有任何症状就发生心肌梗塞,他是在看其他的疾病,或者以后看病当中,从心电图发现有一些心肌梗塞的改变。

还有一些轻微的改变,就是轻微的心绞痛,轻微的胸闷,气短,这个症状轻重不同,和每个人的痛阈感觉不一样。

有的人糖尿病的病人,神经感觉会降低,所以疼痛感觉会很轻,有些不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咽堵感、嗓子疼、牙疼、下颌疼,甚至有时候肩背疼,有的还是上腹疼。

甚至大部分不典型的症状被一些不是专业的医生会误诊。

我曾经碰到过一位高龄老年女性患者,她在我这已经在一周了,一直按胃病治,恶心、呕吐,在医院开的药都是胃痛药,甚至疼的厉害的时候基层医院按胃疼打止痛针。

到我们这先做心电图,这时候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非常危险的。

主持人:您刚才业介绍一个病例,有什么先兆症状让人们通过一些情况能判断,我可能是发生了心梗。

嘉宾:还是有一些先兆的,大部分人有一个前期的症状,会给你提示,所以有少部分病人是突发的,就是初次发病都很重,一下子就发生了。

这种前期症状都是什么症状呢?我们叫从稳定性心绞痛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过度,稳定性心绞痛,虽然有心绞痛,但是病变相对比较稳定,我们叫心绞痛阈值恒定,就是冠心病程度是恒定的,但是增加到一定的程度就心绞痛,比如走路走五百米或者一千米的时候就会不舒服,但是停下来休息就会自行缓解,一般都是每次走到这种程度都心绞痛。

有的人上到三楼会心绞痛,但是二楼的时候就没事,这就是属于心绞痛阈值恒定不变。

心肌梗塞前期的心绞痛都是在稳定性心绞痛症状一个明显的加重,一个程度的加重。

以前心绞痛几分钟就可以缓解,或者几分钟发作以后我用一片药物就可以缓解,在心肌梗塞当中,心绞痛持续不缓解,程度的加重,甚至我们医生判断心绞痛是否像心肌梗塞有演变的危险,比如有时候病人伴随大汗的心绞痛,一定要重视。

我们在门诊,疼起来脑门冒凉汗,这个是提了一个警钟,一定要开始注意了。

要防范于未然是很重要的。

第三部分:突发心梗应该怎么急救主持人:如果家里有这样的病人,如果突发心梗应该怎么急救呢?嘉宾:心肌梗塞发生以后,全程合理处理会给病人带来益处,第一站就是家属,心肌梗塞发生了剧烈的心绞痛,这种心脏病的情况,首先一个要是患者本人避免一切给心脏带来负荷的活动,在任何场合要坐下,躺下,制动,患者不要从事很多活动,哪怕自己在一个地方,你要坐下来,躺下来。

有时候病人开车不舒服,自己支撑着到医院,有的患者要支撑着走到家,经常碰到这些突发情况,但是很难受,他一定要走回家,这个是绝对不可以,制动是很重要的。

尽量能躺下就躺下,因为平躺着心脏负荷最小。

第二不管自己或者家人,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就是尽快给他舌下含服,改善心肌的供血。

还有一大部分心肌梗塞时候都会造成血压增高,这个时候心脏负荷也会增加。

下一步就是不管患者本人,家属也好要尽快打电话,打到120,让车坐120到尽量大点有心脏科的医院,会进一步的进行抢救措施,我多次接受采访,在不同给患者讲到,一般市民有这种观念,发生心脏病先不要动,也不要搬动,这个观念应该适当发生改变,不动可以,但是应该尽快就诊是非常非常必要的,因为正规的心血管专业很通俗的话,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争过来几十秒都是有好处的。

患者紧急进入急诊室,发生这种严重的猝死,你在医生手下存活几率增大。

主持人:救护车赶到还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家人除了创造一个好的条件,一般心肌梗塞突发症状会感到闷,是不是应该给患者吸氧?嘉宾:一个是吸氧。

一个是尽快送到医院就诊。

第四部分:急性心梗死亡率较高主持人:急性和慢性哪种死亡率高?嘉宾:当然是急性,急性是血管管腔的急性闭塞,导致心肌坏死,心肌要释放一些坏死的物质,心肌的电学也不稳定,为什么死亡率高,就是因为心电不稳定,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心率失常导致猝死。

这个大面积心肌梗塞,心脏是一个肌肉的泵,心室壁发生全层透壁坏死之后,这个地方组织很薄弱,也没有力量,在急性期会发生心脏破裂,所以一些心脏里面的结构也会发生一些改变,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致命性的并发症。

心肌既然是一个泵,泵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受到严重的打击,缺血的心肌像给了一闷棍的人,这个心脏就会发生各式各样的严重并发症。

主持人:这个心梗不等同于心脏病。

嘉宾:心脏病就是心脏发生的疾病,心脏发生疾病有很多种,心梗只是一种类型。

第五部分:心梗的检查和治疗主持人:如果到医院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之下要采取哪些检查?嘉宾:一般是送到心脏急救中心,首先医生让病人平卧吸氧建立抢救通路,这个不需要医生,这个都是一个操作流程。

然后医生要紧急给病人做心电图,给病人做全面的查体,同时做尽量病史的询问,对判断哪种疾病非常重要,心肌梗死的病人来了以后,心电图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心肌梗塞,只要是看心脏病,心电图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检查。

有的病人到了门诊,大夫不用做心电图,我两个月之前做过,我经常给他们说,心电图是反映这个患者当时的心电的情况,一个人为什么有时候在CCU病房里面,一个病人反复做心电图,有的家人不理解,这个随着心肌坏死不同阶段,心电图有不同的变化。

所以进到急诊室,心电图的动态变化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医生会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来采集这些心肌坏死的血清,化验检查对心肌梗死的检查。

主持人:随着医疗设备的先进,有CT等等的,是不是也可以判断心梗到哪个程度?嘉宾:现在螺旋CT可以通过放射的影像也可以看到一些症状,但是用CT做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还是少。

主持人:你像发生心肌的患者随身带一些药品,专家建议随身带什么常用药物?嘉宾:我们心血管专业,最肯定药物是硝酸甘油。

这个不是速效救心丸,速效救心丸广大患者非常接受这个药,这个也可以,但是真正发挥作用的强度不如硝酸甘油,硝酸甘油马上就能起效。

主持人:很多病患者有一些误区。

嘉宾:这两个药比较起来,硝酸甘油发挥时间更早,强度更大。

主持人:我们前面提到了,并发后六个小时是抢救的关键时期,为什么说这六小时是黄金时间呢?嘉宾:跟心肌耐受缺血缺氧的病理机制有关系,心室壁分心内膜,肌层、心外膜,一般我们阻断供应心脏的血管,心肌发生坏死在30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超过6小时,心室壁就发生全层透壁的心肌梗塞,这个六小时是有理论根据,如果在6小时之内再通了血管,这个心室壁不会发生全层透壁,如果不发生全层透壁,你这个心内壁还能得到保存,这个对今后的功能有很大的益处。

主持人:出现了心肌梗塞该怎么治疗呢?嘉宾:病理机制搞清楚了,治疗起来很简单,不管采用任何方法,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开通血管,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其他配合的治疗就是像以前最古老、最原始的治疗,像吸氧、卧床。

开通血管是最最重要的,围绕开通血管,我怎么把这个血栓打开,就是当时闭塞的打开。

就是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的手段也不少,总的来说是分三种,其中一种就是比较原始的,溶拴治疗也是很多年比较成熟的治疗,但是虽然随着溶拴剂的改变,以前是非选择性的,像链激酶,尿激酶是比较老的,现在又出现rTPA,这种他是针对新鲜血栓的部位,但是不管再通率有多高,血管通畅率一般在50%-70%左右,是什么意思呢?用了这些药以后,血管还有20%-30%的患者通不开。

溶拴剂还有一些禁忌的地方,会带来出血的并发症,心肌梗塞都是高血压、心脏冠心病合并症比较多,在这些高龄患者当中还有一个风险,就是脑出血的问题,会带来很多情况还不能去使用这个手段。

再有就是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接受这种,就是介入治疗办法,通过内科范畴的治疗,通过导管、微创,在血管上做穿刺,不管是桡动脉还是股动脉,稍微比静脉输液的针要粗,同样也是穿刺进去,不会动手术刀,这样很简单。

通过心内科大夫的技术,还有先进的器械,推对比剂,就能清清楚楚看到病变的部位,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当时还是闭塞的,血流好与不好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我们会用技术把血管扩开,为了防止下一步再狭窄出现问题,把支架进入进去。

就是打开以后,把血管完全疏通成正常血管粗细这样,这样在极短时间内恢复很好的血流灌注。

还有急诊的冠脉搭桥术,一般就是患者病变部位比较特殊,病变范围比较广,用支架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做一个急诊搭桥术,建立一个桥血管,从桥血管把远端血流恢复。

主持人:您刚才介绍这么多治疗办法,目前效果最好的是哪几种?嘉宾:现在治疗办法可以说最好就是支架,为什么他最好呢?因为他最快,最确切,并发症最少,最先进也是这种治疗办法。

主持人: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了吗?嘉宾:非常成熟。

这项技术发展以来,已经有20多年,在咱们国家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开始是单纯的扩张,后来就引进支架,从支架进展到药物支架,随着一二十年的变化非常成熟,在心血管专业也在规范化,就是医院的级别,介入中心介入医生的准入抓的非常严。

主持人:刚才提到目前急性心肌梗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了,这是为什么呢?嘉宾:一个是工作压力的问题,还有高脂餐的问题,还有快节奏的工作压力,运动也逐渐减少。

年轻人少运动,尤其是这种疾病男性趋势比较增多,跟他们因为工作压力,吸烟、饮酒、高脂餐、不重视有效的血压、血糖的控制,我们亲手做的支架手术是一个24岁年轻男性,他就是刚刚大学毕业,总也找不到工作,思想压力非常大,天天熬夜看书,竞争非常激烈,可能是一定的因素。

第六部分:心梗的预防主持人:所以说防止心肌梗预防非常关键。

您讲讲预防方面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嘉宾:看你知道不知道,如果要是自己已经知道自己有冠心病,正规的服药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严格使用抗血小板的药物!冠心病的治疗几乎是终生的,心肌梗塞的治疗也是要严格的服药,尤其是装完了支架的病人,在一年之内,严格抗血小板治疗,一定要坚持一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