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设计

科技大学

移动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2PSK和2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

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班级: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姓名:学号:成绩:

设计时间:审阅教师:

科技大学通信通信学院

目录

1.前言 (2)

1.1 设计提示 (2)

1.2 设计要求 (2)

1.3 时间安排 (2)

1.4 基本原理与论证 (2)

2.2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4)

2.1 2PSK基本原理 (4)

2.2 2PSK调制原理 (4)

2.3 2PSK调制系统设计 (5)

2.4 2PSK解调原理 (14)

2.5 2PSK解调系统设计 (15)

2.6 2PSK系统设计 (17)

3.2D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23)

3.1 2DPSK的基本原理 (23)

3.2 2DPSK调制原理 (23)

3.3 2DPSK调制系统设计 (25)

3.4 2DPSK解调原理 (31)

3.5 2DPSK解调系统设计 (34)

3.6 2DPSK系统设计 (39)

4. 总结 (42)

4.1 各个组员总结 (42)

4.2 组长评价 (44)

参考文献 (45)

1.前言

1.1设计提示

1.根据2PSK和2DPSK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系统设计。

2.利用Simulink专业库Communications Blockset中的Modulation模块库所提供的实现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的模块,完成系统设计,并输出误码率,信道中的噪声为高斯白噪声。

1.2设计要求

1.输出已调制信号的波形图及其频谱图;

2.将输入的基带信号波形和解调后的数字基带信号波形进行比较;

3.由三人按提示一完成系统设计,由两人按提示二完成系统设计;

4.设计报告中必须有详细的设计过程,即模块选取、参数设置、图形输出等,由组长签字,评价所有成员在设计组中的作用和表现等。

5.书写及设计方案均用A4纸打印以便统一装订成册,上交电子文本。

1.3 时间安排

1. 7.8:上午领取设计任务,下午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2. 7.9:上午整理有关2ASK和2F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下午整理其调制解调所需的框图、波形图等。

3. 7.10:上午学习有关Simulink的相关知识,并向老师了解了更多的容,下午进行对两种方式的调制解调仿真的初步设计。

4. 7.11:上午完成对两种方式中仿真的所以设计,下午每个人写各自所负责的部分的原理以及对设计后的感想心得等。

1.4 基本原理与论证

数字通信系统,按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一般处于从零开始到某一频率的低频段,因而在很多实际的通信(如无线通信)中就不能直接进行传输,需要借助载波调制进行频谱搬移,将数字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数字频谱信号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或调制传输、载波传输。

所谓调制,是用基带信号对载波波形的某参量进行控制,使该参量随基带信号的规律变化,从而携带信息。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可以便于信号的传输;实现信道复用;改变信号占据的带宽;改善系统的性能。

和模拟调制不同的是,由于数字基带信号具有离散取值的特点,所以调制后的载波参数只有有限的几个数值,因而数字调制在实现的过程中常采用键控的方法,就像用数字信号去控制开关一样,从几个不同参量的独立振荡源中选参量,由此产生的三种基本调制方式分别称为振幅键控ASK、移频键控FSK和移相键控PSK或者是差分移相键控DPSK。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小组主要运用2PSK 和2DPSK 信号的产生于解调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 软件进行系统设计,接着利用simulink 专业库communication blockset 中的modulation 模块库所提供的实现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的模块,完成系统设计。

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结构

2.2PSK调制解调原理及系统设计

2.1 2PSK基本原理

数字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基带传输和带通传输,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信道具有带通特性而不能直接传输基带信号。为了使数字信号在带通信道中传输,必须使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以使信号与信道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载波,把数字基带信号变换为数字带通信号的过程称为数字调制。

数字调制技术的两种方法:①利用模拟调制的方法去实现数字式调制,即把数字调制看成是模拟调制的一个特例,把数字基带信号当做模拟信号的特殊情况处理;②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取值特点通过开关键控载波,从而实现数字调制。这种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比如对载波的相位进行键控,便可获得相移键控(PSK)基本的调制方式。

相应的信号波形的示例

1 0 1

数字调相:如果两个频率相同的载波同时开始振荡,这两个频率同时达到正最大值,同时达到零值,同时达到负最大值,它们应处于"同相"状态;如果其中一个开始得迟了一点,就可能不相同了。如果一个达到正最大值时,另一个达到负最大值,则称为"反相"。一般把信号振荡一次(一周)作为360度。如果一个波比另一个波相差半个周期,我们说两个波的相位差180度,也就是反相。当传输数字信号时,"1"码控制发0度相位,"0"码控制发180度相位。载波的初始相位就有了移动,也就带上了信息。

相移键控是利用载波的相位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而振幅和频率保持不变。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π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t)=Acost+)

其中,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2PSK信号波形为

2PSK调制方法主要有两种:模拟调相法和键控法(相位选择法)。

模拟调相法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极性变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单极性码转换成双极性不归零码,然后与载波直接相乘,以实现2PSK

模拟调相法

键控法原理方框图如下图所示,用数字基带信号s(t)控制开关电路,以选择不同相位的载波输出。此时s(t)通常是单极性的,当s(t)=0时,输出e2PSK(t)=cosωc t;当

e2PSK(t)=-cosωc t。

s(t)=1时,输出

键控法

2PSK信号的调制原理框图

2.3 2PSK调制系统设计

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2PSK调制。

2.3.1 模拟调相法系统设计

模型框图如下:

参数设置如下:

示波器的波形图

已调制信号的频谱图:

2.3.2 键控法系统设计,

模型框图如下:

参数设置如下:

示波器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已调制信号的频谱图:

2.4 2PSK 解调原理

2PSK 信号的解调方法是相干解调法。由于PSK 信号本身就是利用相位传递信息的,所以在接收端必须利用信号的相位信息来解调信号。下图2-3中给出了一种2PSK 信号相干接收设备的原理框图。图中经过带通滤波的信号在相乘器中与本地载波相乘,然后用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分量,在进行抽样判决。判决器是按极性来判决的。即正抽样值判为1,负抽样值判为0.

2PSK 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如图 2 - 14 所示. 当恢复的相干载波产生180°倒相时,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将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是相反,解调器输出数字基带信号全部出错.

图 2 -32PSK 信号相干解调各点时间波形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倒π"现象.由于在2PSK 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PSK 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的"倒π"现象,从而使得2PSK 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

2PSK 信号的解调原理方框图如下

带通滤波

相乘 低通滤波 抽样判决

本地载波 提取 V (t ) 定时脉冲

cos ωt

2PSK

解调器

2PSK 信号的解调原理框图

2.5 2PSK解调系统设计

在Matlab/Simulink中实现2PSK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的方法。模型框图如下:

参数设置如下:

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2.6 2PSK系统设计

模型框图如下:

参数设计如下: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

仿真测试系统 系统概述 FireBlade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于用户实用角度,能够辅助进行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推进了半实物仿真的理论应用,并提出了虚拟设备这一具有优秀实践性的设计思想,在航电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由于仿真技术本身具备一定的验证功能,因此与现有的测试技术有相当的可交融性。在航电设备的研制和测试过程中,都必须有仿真技术的支持:利用仿真技术,可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快速构建系统原型,进行设计方案的验证;利用仿真验证成果,可在系统开发阶段进行产品调试;通过仿真功能,还可对与系统开发进度不一致的子系统进行模拟测试等。 针对航电设备产品结构和研制周期的特殊性,需要建立可以兼顾系统方案验证、调试环境构建、子系统联调联试、设计验证及测试的系统仿真平台。即以半实物仿真为基础,综合系统验证、系统测试、设备调试和快速原型等多种功能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目前,众多研发单位都在思索着如何应对航电设备研制工作日益复杂的情况。如何采取高效的工程技术手段,来保证系统验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FireBlade 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在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定位设备可被认为是航电设备研制工程中的终端输出,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航电设备系统工程目标能否实现。在传统的系统验证过程中,地面综合测试是主要的验证手段,然而,它首先要求必须完成所有分系统的研制总装,才能进行综合测试。如果能够结合面向设备的仿真手段,则可以解决因部分设备未赶上研发进度导致综合测试时间延长的问题。在以往的开发周期中,面向设备的仿真技术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 (1)仿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单个测试对象上,并且缺乏对对象共性的重用; (2)仿真技术缺乏对复杂环境与测试对象的模拟; (3)仿真技术的应用缺乏系统性,比如各个阶段中仿真应用成果没有实现共享,

Exata仿真开发设计参考文档

3. EXata 智能仿真系统介绍 3.1 EXata 仿真系统概述及特点 EXata 是一套用来仿真大型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完整平台。通过它先进的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预测复杂的网络行为和性能表现,从而提高网络在设计、运营和管理方面的效率。 EXata可帮助用户解决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开发新技术: - 设计和开发新的网络技术:利用EXata 协议栈的OSI 型架构,来设计新的通信协议。 - 设计和开发与真实网络规模相当的无线网络:EXata 可以在双核或四核的计算机系统中评估具有成百上千个设备的大型无线网络。- 进行‘what-if’假设分析:分析网络的性能并予以优化。用户可以先设计网络,然后执行批量测试来验证网络在不同参数下的性能(例如不同的路由协议、不同的时段、和不同的发送功率等。 2)将EXata 仿真网络与现有的真实网络、网络业务和网络设备相连接: - 查看真实的业务在EXata 仿真网络上的执行情况:EXata 仿真平台上可以运行真实的网络业务,例如VoIP, 互联网浏览器,和流媒体视频,和在真实网络中没有任何区别。 - 在网络真正部署之前,利用仿真网络先进行充分的模拟练习:EXata 的出现,使得对尚处于设计中的新一代战术通信网络和通信设备进行精良的训练成为了可能。

3)利用业内通用的工具来分析和管理EXata 仿真网络: - 窥探数据包:EXata 带有一个sniffer 接口,可以允许第三方工具,如Wireshark 和微软的Network Monitor 来窥探/捕获来自EXata 仿真网络任何一个设备的数据包,并对其进行分析。这可让用户调试和 排查网络问题。 - 管理仿真网络:EXata 带有一个SNMP 代理,可以允许用户使用标准的SNMP 管理工具来查看、监控和控制EXata 仿真网络,就像管理真实网络一样。 EXata 仿真系统的突出优势有: 1)速度——实时仿真 EXata 支持实时仿真,可将不同的软件、硬件、网络行为引入系 统作半实物仿真。而在开发者或网络设计者进行‘what-if’ 假设分析时,则可以采用比实时更快的速度来做一系列模拟测试, 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各种模型、网络和流量参数的评测和分析。 2)伸缩性——可模拟复杂的大型网络 以业界最先进的硬件和并行计算技术为后盾,EXata 可模拟上千个 节点的复杂大型网络。EXata可以运行在集群式计算系统(cluster)、多内核计算系统、或多处理器计算系统上,对大型网络进行精确的 仿真模拟。 3)精确性——丰富的高精度协议模型 EXata 拥有丰富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符合标准的协议模型库,包 括许多先进的无线网络环境所需用到的模型,使用户可以更加精确

简述基于前后台分离的仿真导调控制软件设计与开发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Directing & Control Software Based on Stand-Alone Front-End and Back-End Xuelong HOU1 , Dengan CHEN1, Wenyun WANG2 1the Fifth Department, Naval Aeronautic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China, 264001 2 Research Department, Naval Aeronautic and Astronautical University, Yantai, China, 264001 Email : Abstract: Simulation directing & control software (SDCS was important in warfare simulation system. First, in order to reduce degree of coupling in model, view and control of simulation system, a design method of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stand-alone front-end (GUI and back-end(simulation engine was introduced; Secon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based on stand-alone front-end and back-end, the external interface, internal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 of SDCS were described; Finally, two key technologies such as high level simulation framework based on memory reflection and operational plan interface description based on entity task modeling were solved. As a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注射机仿真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论文 摘要:文章介绍了注塑机的发展历史,及将注塑系统与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3D数字化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通过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的注射机。 一、注塑机综述 (一)注塑机的原理 现以XS—ZY—250A型注塑机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注塑机的原理。该注塑机采用了液压—机械式合模机构。合模液压缸通过对称五连杆机构推动模板进行开模和合模。连杆机构具有增力和自锁作用,依靠连杆弹性变形所产生的预紧力来保证所需的合模力。系统通过比例阀对多级压力(指开合模、注射座前移、注射、顶出、螺杆后退时的压力)和速度(指开合模、注射时的速度)的控制,油路简单,使用阀少、效率高,压力及速度变换时冲击小,噪声低,能实现远程控制和程控,也为实现计算机控制创造了条件。注射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过程:合模–注射座前进–注射–保压–预塑–注射座后退–开模–顶出–螺杆后退。 (二)注塑机的发展 从注塑机出现起,大多数的中小型注塑机锁模力只达到1000~5000kN,注射量达到50~2000g。到七十年代末期,工程塑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在宇航、汽车、机械、船舶以及大型家用电器方面的广泛应用,使大型注塑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美国最为明显。在1980年全美国市场上大约有140多台10000kN以上锁模力的大型注塑机,到了1985年增加到500多台。目前,当今

世界最大的注塑机是由日本名机公司制造的,其锁模力达到12万kN,注射量达到92kg。但是当前国内外尚无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的 开发与设计,只是单纯的注塑机优化设计,在教学与培训中只能有 昂贵的注塑机实体来进行。在注塑机仿真系统软件开发与设计领域,现在处于一片空白,塑料注射成型过程仿真集成系统是注射成形 CAE软件用来模拟、分析、优化和验证塑料零件和模具设计。所以 此软件的开发与设计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注塑机现状 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由于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邻域,使得注塑机和注塑模具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注塑加工过程是 一个周期性的生产过程,现代化的注塑机械大都采用计算机控制, 自动化程度高,机械设备费用昂贵,一套精密模具动辄耗费数十万元,而且实际生产中有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因而对生产线的操 作人员有严格要求。 不恰当的误操作,不仅会损坏机械设备和模具,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危害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而对注塑机 械的操作人员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传统的注塑机操作培训必须 在实际机床上进行,这既占有了设备加工时间,又具有风险。因此,要使学生了解注塑成型机的结构、操作流程和工艺过程,到实际的 注塑成型机上实习是不太现实的。 二、注塑机仿真软件的介绍 (一)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基本思路:该选题将注塑系统与虚拟制造技术相结合,采用OpenGL建立图形控制平台,采用3D数字化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 以及高分辨显示的科学可视化技术。通过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场景,使用户与场景进行实时交互,感知和操作虚拟注射机。 创新点:研制开发出能模拟真实操作环境的虚拟注塑成型系统。该系统将多媒体技术与程序控制技术相结合,运用三维软件建立注 塑机和注塑模具的三维模型,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制作注塑成型过程

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第210期 0引言 高等职业院校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专业主要面向铁路施工、地方铁路及铁路养路机械生产等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适应铁路等相关企业的发展需求的人才,这些技术人才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维修及管理等工作。捣固车是主要的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但由于其体积大、价格昂贵,在铁路线上操作危险性高,因此其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系统概述 本系统采用仿真软件与实物操作设备相结合的方式,以仿真设备、影像、图形图像、声音以及可沉浸其中的虚拟现实场景为手段,逼真地再现DCL-32K 型连续式捣固车的操纵界面、操作显示设备、控制逻辑以及线路场景。系统所有电气、电子、机械、气动、液压系统的逻辑、关联关系与真实捣固车车辆一致,可以全面模拟捣固车车辆在各种运行环境下的运行状况、操作特性,如:标准化作业演练、YZ-1制动机实验演练、区间模拟驾驶演练、出车前检查虚拟仿真演练、非正常情况下行车仿真演练等系统,具有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考核等功能。 整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经济实用的大型养路机械实训及考核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使学员在轻松、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大型养路机械的各种学习、训练和考核,可以帮助各号位作业人员学习掌握大型养路捣固车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能。 2系统组成 2.1 系统硬件构成 系统硬件主要由前驾驶室司 机驾驶台、双通道投影系统、作业操作台、三号~五号工位作业实训终端、数据采集与控制装置、教员终端等六部分组成。2.1.1 前驾驶室司机驾驶台 操纵台上布置的按 钮、开关、指示灯、手柄、压力仪表、速度表、转速表、八色信号灯等,与真实机车的大小、外观、布局相一致,同时包含作业控制面板(各种仪表、指示灯、开关、按钮等)等必要的设备,且具备与实际机车上一致的显示内容、操作方式、分辨率、颜色、菜单结构、内部逻辑与功能,满足实训需求。 前司机室司机驾驶台作为二号工位,与一号、三号~五号工位作业人员配合进行施工作业演练。2.1.2 作业操作台 仿真DCL-32k 型连续式捣固 车一号位操作室按1∶1模式设计制造,作业操纵台包含工作控制面板、工作操作面板、气动系统面板、液压系统面板等设备,这些设备的大小、外观、布局、功能与真实DCL-32k 型捣固车上的设备一致。 作业操纵台上布置的按钮、开关、指示灯、液压阀手柄、压力仪表、速度表、转速表等控制按钮与真实机车的大小、外观、布局相一致,且具备与实际机车上一致的显示内容、操作方式、分辨率、颜色、内部逻辑与功能。模拟作业系统实训演练装置具有真实、直观、灵活、耐用、安全、可靠性等质量保证。 作业演练方案采用捣固车操作台与液晶显示系 捣固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于凤丽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 摘 要: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从事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操作、维 护、维修及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而这些技术人才上岗前必须进行大型养路机械的操作培训。捣固车作为实践性强、操作标准要求高、设备占用空间大、价格昂贵且在铁路线上操作危险性较高的关键设备之一,采取模拟仿真操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进行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关键词:捣固车;模拟仿真;实训系统;标准化作业 Agricultural Equipment &Technology Vol.45№.2Apr .2019 第45卷第2期2019年4月 农业装备技术 59

装备仿真软件可视化开发平台设计与实现

装备仿真软件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侯春龙卫翔齐新战 (海军潜艇学院作战指挥系,青岛, 266071 ) 摘要:首先分析了当前装备仿真软件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开发者角度深入探讨了装备仿真软件的逻辑组成,确立了装备仿真软件开发平台的功能定位和特点,设计了开发平台的框架结构,阐述了开发平台主要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和技术实现。 关键词:装备仿真软件开发平台机理 作者简介:侯春龙(1976-),男,硕士,讲师,虚拟仿真 引言 武器装备仿真训练软件是为武器装备受训人员提供的,以武器装备操作使用、协同训练、保障支援等训练任务为基础的,在商业货架计算机软硬件平台上运行的,以操作训练为主要目的的计算机软件。该类软件通过对仿真对象的操作界面、内部逻辑的仿真,实现武器装备的操作训练功能。但这种训练软件的开发与研制面临着诸多问题:(1)缺乏统一的开发标准和规范导致仿真系统难以实现互操作,出现了大量“烟囱式”系统;(2)缺乏科学的工作流程导致开发周期长、质量不高;(3)复杂仿真系统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分布式开发,系统集成难度大,导致大量相似模块的重复开发;(4)在传统的建模仿真概念框架下建立的仿真模型难以在不同的仿真系统中应用,已开发的仿真模型升级维护难度大[1]。 所以开发一个功能全面、界面友好、通用性强的装备仿真软件开发支撑平台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1.装备仿真开发平台的功能及特点 装备仿真软件开发平台是为各类仿真装备的操作界面和内部机理模型的开发、编译及运行管理而提供的一个可视化的支撑环境。区别于一般商用的大型复杂仿真开发平台,本开发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1可视化 为简化和规范仿真软件开发过程,使专业人员无需深入了解复杂的编程语言代码,就能使用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可视化是最关键的特点之一。该平台将大量开发工作内容和流程进行梳理,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界面和序列化的操作命令工具,屏蔽了开发工作中的繁枝缛节,因而大大简化了仿真软件开发的难度。 1.2简便性 本平台并未采取一体化集成方式,而是序列化工具组合方式。虽然前者的集成度高、组合性强,但过多功能集合在一个软件界面中,各种命令种类繁多,开发工作头绪复杂,不便调试和排错。序列化工具组合方式依照仿真软件的开发流程,在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开发工具,使开发过程更明晰,流程更连贯,而且每种工具功能针对性很强,便于阶段性的开发和调试。 1.3开源性 为便于仿真软件的功能拓展和二次开发,平台对公共元件和模型计算部分的代码进行了开源设计。对前者的开源设计便于用户掌握常用标准元件的设计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自定义元件,提高元件的可重用性,扩充元件库。对模型计算的开源设计便于用户从程序员角度分析和调试代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提高仿真模型的可移植性和重用性。 1.4支持并行开发 利用该平台可同时进行人机界面开发、仿真模型开发和特殊元件开发,各部分的开发结果最后合并到装备仿真软件架构中,在该架构中对各开发模块进行关联校正、冗余剔除和排错处理。平台支持软件模块的多次合并重组和拆分,有利于加快开发进度、提高开发效率。 2.装备仿真软件的逻辑组成 2.1面板与场景 装备仿真训练系统开发可以分为界面设计、内部机理建模两大部分。人机界面可分

可视化过程控制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_王芳

第4 6卷第12期 2 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Vol.46No.12  Dec.2012  收稿日期:2012-07- 24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9AA04Z157 )作者简介:王 芳(1987-) ,女,山东菏泽市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钢铁烧结过程碳效计算.吴 敏(联系人),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Tel.):0731-88836091;E-mail:min@c su.edu.cn. 文章编号:1006-2467(2012)12-1967- 04+1976可视化过程控制实时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王 芳, 吴 敏, 娄明山, 曹卫华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控制与智能自动化湖南省工程实验室,长沙410083)摘 要:针对复杂工业过程建模与仿真设计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典型过程控制的集组态、仿真和监控一体化的可视化实时仿真系统.系统结构主要包括前台用户操作、中间数据通信和后台仿真计算3部分,采用面向对象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通过VC++编程,将组态界面和原理界面与Simulink仿真模型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工艺流程组态图和原理图的可视化、仿真计算、曲线显示和与外部PLC实时通信等功能,可供控制系统的生产过程模拟、半实物实时仿真、参数设置以及工艺流程学习等过程使用.测试表明,所设计的系统操作简单,界面美观,通用性强,易于二次开发. 关键词:可视化过程控制;组态图;原理图;实时仿真中图分类号:TP  31 文献标志码:ADesign and Develop ment of Visualization Process ControlReal-Time Simulation Sy stemWANG Fang, WU Min, LOU Ming- shan, CAO Wei-hua(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Engineering  Laboratoryfor Advanc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Automation,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omplex industrial process modeling  andsimulation design,a suit of visual real-time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e typical process control was estab-lished and realized.The system integrates the functions of config uration,simulation and monitor,consistsof the foreground user operations,the middle data communication and the background simulation.Accord-ing  to the concepts of oriented objects and modular design,the system integrates configuration and princi-ple interface with Simulink model by VC++programming,and thus realizes the visualization of processconfiguration graph and schematic,simulation,curve display  and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 PLC,etc.Therefore,the system can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duction process,set parameters,realize semi-physi-cal simulation and learn process,etc.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ystem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simple operation,beautiful interface,strong currency and convenient secondary development.Key  words:visualization process control;configuration graph;schematic diagram;real-time simulation 流程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对象具有体积大、 污染大和能耗高等特点,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和不确定性 等复杂特性,而且大多数工业系统开发都涉及编程、仿真和工控组态等多种软件,难以在实验室引进,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