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热学测试题
初三物理热学测试题

初中物理热学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水是一种重要资源,人类的生存及工农业生产与水息息相关。
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在任何温度下都能汽化 B.水结冰时要吸收热量C.水的比热容比沙石、干泥土的比热容大得多,这是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已出现严重危机,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 .(1)(2) B.(2)(4) C.(3)(4) D.(1)(3)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5、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6、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7、下列流程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是()A.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8、 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①80℃②100℃③120℃④130℃A.1 B.2 C.3 D.49、下列对热学知识进行的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A.下滑时通过做功增加了物体内能B.空气推动塞子时内能增加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小蒸汽轮机利用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来工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D.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给热量少的物体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6、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热学》专项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热量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B.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C.0℃的水含有的热量比0℃的冰含有的热量多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和内能均不变,比热容变化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由汽化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B.草叶上的露珠C.河床干枯D.滴水成冰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青草上形成的“露珠”是液化现象B.初冬早春野外菜叶上的霜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D.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是升华现象4.在测量体温时,粗心的小明忘了甩一甩体温计就直接进行了测量,测出的示数为38.2℃,则小明的体温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哪一个()A.39℃B.38℃C.37.5℃D.37℃5.同学们踏入物理学习的大门已有大半年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利用类比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请结合已学知识分析,竖直细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变化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将自制温度计从冷水放入热水中B.用力捏厚装满水的厚玻璃瓶C.将自制气压计从楼上拿到楼下D.用力对简易喷雾器中水平方向的吸管吹气6.有两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3,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那么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A.2︰1B.2︰9C.1︰2D.1︰97.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图中能说明其特点的是()A.B.C.D.8.冬天在户外说话时会不断从口中冒出“白气”,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与“白气”的成因相同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霜挂技头D.千里冰封9.一位年轻的护士将一支体温计用力甩了几下测了甲的体温,在忙碌中她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乙和丙两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三个人中有只有一人体温是39.5℃10.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霜(如图乙),关于白霜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罐底的白霜是空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B.罐底的白霜是空气凝华形成的C.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再凝固形成的D.罐底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二、填空题11.2020年的冬天特别寒冷,早起锻炼的小丽和小军冻得伸不出手,于是分别采取了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取暖方式。
九年级物理热学试卷

九年级物理 热学 测试卷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1.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 )A 、负8摄氏度B 、摄氏零下8度C 、摄氏负8度D 、零下8摄氏度2.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3.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A .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 .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 .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燥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采.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5.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1所示。
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6.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 .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C .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汽化现象D .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7.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如图2,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 )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如图3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 ( ) A 、是非晶体 B 、熔化过程持续了14 min C 、在ab 段处于固态 D 、在bc 段不吸热,温度不变10.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如果它们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 .温度 B. 内能 C. 比热容 D. 热量11.下列图4示的做法中,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内能的是 ( )A.压缩筒内空气棉花燃烧起来B.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D.热水器放在太阳下照射,水温度升高 12.夏日炎炎的沙滩上晒得烫人,而河中的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 ( )A. 水的比热容较大B. 水的比热容较小C. 沙石的比热容较大D. 沙石的热量多13.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热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热量的单位?A. 米B. 千克C. 焦耳D. 牛顿答案:C2. 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吗?A. 一定B. 不一定C. 可能D. 不可能答案:B3.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什么?A. 辐射、对流、传导B. 辐射、蒸发、传导C. 蒸发、对流、传导D. 辐射、对流、蒸发答案:A4.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是什么?A. 气压越高,沸点越低B. 气压越低,沸点越低C. 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 气压与沸点无关答案:C5. 热机效率是指什么?A. 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B. 热机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的比值C. 热机输出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D. 热机输入功率与燃料消耗的比值答案:A6. 什么是比热容?A.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B.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摄氏度所放出的热量C. 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1开尔文所吸收的热量D. 单位质量的物质降低1开尔文所放出的热量答案:C7.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什么?A.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B. 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有C.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D. 晶体和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答案:A8. 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A. 只有做功B. 只有热传递C. 做功和热传递D. 以上都不是答案:C9. 什么是热膨胀?A. 物体在受热时体积增大B. 物体在受冷时体积减小C. 物体在受热时质量增大D. 物体在受冷时质量减小答案:A10.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A. 能量守恒定律B. 热能转换定律C. 能量转换定律D. 热能守恒定律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热量的传递过程叫做________。
答案:热传递12. 热机在工作过程中,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有相当一部分被________。
答案:散失13.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________。
答案:冰熔化14. 热传递的条件是________。
初三物理考试卷热学

初三物理第一单元考试卷(热学)班级座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共34分,每题2分)1.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比O℃的水制冷效果好,是因为()A.冰比水冷 B.冰的导热性好C.冰比水体积大 D.冰熔化成水的过程要吸收热量2.对汽化和液化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发生蒸发的物质一定是液态的 B.汽化和液化都是吸热过程C.液化的物质初始状态不一定是气态 D.以上均不对3.某工人烧开水时测出水的沸点为96℃,那么()A.继续加热,水温会升到100℃ B.减少些水,再加热,水温会升到100℃ C.加大火力,水温会升到100℃ D.上述方法均不能使水温升到100℃4.加碘盐必须等菜炒熟停火后再放,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A.熔化 B.液化 C. 汽化 D.升华5.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以上均是6.用铁锅能熔化锡,但不能用锡锅去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硬度大 B.锡传热比铁快 C.铁的熔点高 D.铁的密度大7.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植物在阳光下不只进行光合作用还进行呼吸作用,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图1 8.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雪比水的温度高B. 化雪过程吸热,比雪形成时要多一些C.雪形成过程中放热,化雪过程中吸热D. 雪天气温比化雪天气温高9.将燃烧的火柴扔入水中,水面会冒出“白烟”,这“白烟”是( )A.水先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B.水先汽化形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C.水迅速升华成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D.以上均不对10.某同学在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11.如图 2 所示的图象中,反映晶体熔化过程的是(),反映晶体凝固的是(),反映沸腾的是()。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

初三物理热学经典题20道一、选择题1. 热量的单位是:()。
A) 焦耳B) 千克C) 米D) 摄氏度2. 如果将1千克的水从20°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为:()。
A) 80千焦耳B) 334千焦耳C) 4200千焦耳D) 2100千焦耳3. 下列物质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是:()。
A) 木头B) 水C) 铁D) 空气4. 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
A) 铜B) 水C) 铁D) 铝5. 蒸发是指:()。
A) 固体变为液体B) 液体变为气体C) 气体变为液体D) 液体变为固体二、填空题6. 1公斤水的比热容为______ J/(kg·°C)。
7. 水的沸点是______ °C。
8.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9. 在常温下,气体的内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0. 当冰吸热融化成水时,吸收的热量称为______。
三、计算题11. 计算将100克水从20°C加热到80°C所需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2. 将200克冰(0°C)完全融化成水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冰的熔化热为334,000 J/kg)。
13. 若将300克的铝块(比热容为900 J/(kg·°C))从25°C加热到75°C,所需热量是多少。
14. 一个热水瓶内有1.5升水,水的温度为80°C,若环境温度为20°C,水冷却到环境温度所释放的热量是多少。
(水的比热容为4200 J/(kg·°C))。
15. 将500克的水从25°C加热到100°C所需的热量是多少。
四、思考题16. 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池的水比周围的空气凉快。
17. 请解释为什么冬天在户外待久了会感到冷,而在温暖的室内待久了则会感到暖和。
初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A. 冰B. 铁C. 铜D. 铝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A.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B. 热传导、热对流、热交换C. 热传导、热辐射、热交换D. 热对流、热辐射、热交换3. 水的比热容最大,这意味着()A.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最少B.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最多C.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最多D. 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最少4. 以下哪种情况下,物体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温度降低D. 物体质量增加5. 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A. 温度B. 质量C. 状态D. 颜色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______。
2. 热机的效率是指______。
3.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但要继续吸热。
4.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______。
5.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______传递到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区别。
2. 为什么说水的比热容大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性质?3. 试解释为什么冬天在户外,我们感觉比实际温度要冷。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一块质量为2kg的铁块,温度从20℃升高到100℃,求铁块吸收的热量。
(铁的比热容为0.46×10^3 J/(kg·℃))2. 一壶水的质量为1.5kg,初温为20℃,加热到100℃,求需要吸收的热量。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4. A5. D二、填空题1. 熔化2. 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3. 不变4. 升高5. 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三、简答题1. 热传导是热量通过物体内部分子振动传递的过程,热对流是流体中热量通过流体运动传递的过程,热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
初三物理热学试卷

九年级物理试卷(热学)(共90分)姓名_______ 班级_______ 总分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烟雾弥漫 B.雪花飞舞C.香气扑鼻 D.尘土飞扬2.将10ml的水与10ml的酒精相混合,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20ml,这表明()A、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B、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C、分子之间有空隙D、分子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3.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长,其原因是()A、分子太多B、分子间没有空隙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5.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6.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7.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8.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C、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D、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9.发烧的病人,医生用湿毛巾给病人降温,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
10.在高空飞行的子弹具有动能、_______能,同时还具有_______能,子弹落地后,这三种能不为零的是_______能.13.给自行车打气,筒壁会发热,这是压缩筒内的空气,对空气_______,使空气的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的缘故.11.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水与干沙土相比,水的_______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册物理-热学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4x3分=42分)
1、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冬天,雪花飞舞 B.秋天,落叶飘飞
C.夏天,暴雨如注 D.春天,花香醉人
2、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滚烫的开水具有内能,低温的冰块没有内能
D.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
D.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B.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相同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下列有关物体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B.内能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物态的变化
C.内能是物体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D.内能的改变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6、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两个温度相同的物体,它们之间一定不会发生热传递
D. 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也越多
7、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 B.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C.蜥蝎通过晒太阳保持体温 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8、下列关于内能改变的事例中,描述错误的是
A.在阳光下感到暖和——热传递改变内能
B.流星划过夜空——热传递改变内能
C.锯子锯木头时锯条变热——做功改变内能
D、用热水袋暖手——热传递改变内能你你的东西都
9、有关热量与热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会放出热量,这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B.1kg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比1kg酒精放热更多,说明汽油含有的热量比酒精多C.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说明1kg酒精所含的热量是3×107J
D.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热值越大
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1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11、已知水的比热大于煤油,当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均未沸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煤油的末温更高些 B.水的温度变化更大些
B.水的末温更高些 D.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些
12、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1,比热容之比为2:3,使它们升高相同温度的温度,则甲、乙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A 3:4
B 3:1
C 4:3
D 1:3
13、如图2所示是柴油机的四个冲程,按其工作过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甲丁乙丙
甲乙丙丁
图2
14、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通过技术改进,可以使热机的效率达到100%
B. 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之一就是倡导“绿色出行”
C. 热机使用中要产生废气、噪声,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严寒的冬天,有人晚上把热机水箱中的水放出,是防止气温降低时水凝固而胀坏水箱
二、填空题(21x2分=42分)
16、校门口新搬来一个烤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_______ 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 。
17、夏天中午天气真热,这个“热”字表示;摩擦生热,这个“热”字表示;煤燃烧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18、冬天,双手反复摩擦,手会感到暖和;用嘴对着双手“呵气”,手也会感到暖和。
前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19、干木材的热值是1.2×107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 ___ .要放出3.6 × 107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_____kg的干木材.
20、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
(C水=4.2×103J/(kg·℃)
21、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铝>C铁>C 铜)
22、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_ J。
若这些热量被质量为5kg的铜块吸收,则铜块升高的温度________ 2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甲、乙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5:3,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后,升高温度之比是1:5,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_____.
24、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为4∶1,升高的温度之比是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
25、某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则这台汽油机在1s 内对外做功_______次,共完成了_______个冲程。
26、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
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
间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_________(填“>”
“=”或“<”)乙物质的比热,其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
三、计算题(2x8分=16分)
1、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内装有50kg的水,太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水温从20℃升高到6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焦炭的热值q=3.0×107J/kg,则: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
、某型号专用车在车型测试中,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上匀速行驶5.6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N,消耗燃油的1.2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
燃油的热值q=3.0×107J/kg,求:(1)专用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该专用机的热机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