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例

合集下载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配合比例。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

因此,正确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凝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是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的,常见的设计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确定了设计强度等级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国家标准中的配合比设计原则来确定水灰比和砂率。

其次,根据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可以利用配合比设计原则来计算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用量。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经验公式来计算。

在计算混凝土配合比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比例,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就越好。

根据国家标准中的规定,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有相应的最小水灰比限制。

在确定水灰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2. 砂率的确定,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和骨料的比例,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成本。

一般来说,砂率越大,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就越好,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在确定砂率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成本。

3. 骨料的确定,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之一,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确定骨料用量时,需要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骨料的质量特性来确定。

综上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是根据设计强度等级,确定水灰比和砂率,然后根据配合比设计原则计算水泥、砂、骨料和水的用量。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和成本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按下式计算就行:把相应的数字带入,不过这是最基础的配合比,不是最经济的,经济的还是要降低水泥用量,一、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01、试配强度:fcu,o=fcu,k+1.645σ02、理论用水量:mw0=(T0-90)÷4+坍落度为90mm时相应石子粒径的用水量。

03、掺外加剂时的用水量:mwa= mw0(1-β)β——外加剂的减水率。

04、砂率:βs=(T0-60)÷20+相应水灰比和石子粒径对应的砂率。

05、水灰比:W/C=0.46fce/(fcu,o+0.0322fce)fce——水泥实际强度。

06、水泥用量:mc0= mw0÷W/C07、水泥浆体积:VP= mc0/ρc+mwa ρc——水泥密度。

08、砂、石总体积:V A=1000(1-α)-VP α——混凝土含气量,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可取为1。

09、砂子用量:ms0= V A•βs•ρs ρs——砂子密度。

10、石子用量:mg0= V A•(1-βs)•ρg ρg——石子密度。

11、基准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mwa、mc0、ms0、mg0。

二、等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01、用水量:W= mwa02、粉煤灰用量:F = mc0•f f——粉煤灰取代水泥百分率。

03、水泥用量:C= mc0-F04、水泥和粉煤灰浆体积:VP= C/ρc+F/ρf+W ρf——粉煤灰密度。

05、砂、石总体积:V A=1000(1-α)-VP06、砂率:βs07、砂子用量:S= V A•βs•ρs08、石子用量:G= V A•(1-βs)•ρg09、等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W、C、S、G、F。

三、超量取代法配合比计算方法01、用水量:W02、粉煤灰总掺量:Ft=K•F K——粉煤灰超量系数。

03、粉煤灰超量部分重量:Fe=(K-1)F04、水泥用量:C05、砂子用量:Se= S-ρs•Fe/ρf06、石子用量:G07、超量取代法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各种材料用量为:W、C、Se、G、Ft。

施工配合比计算

施工配合比计算

施工配合比计算
施工配合比是指施工中所用材料的比例关系。

一般来说,施工配合比需要根据具体施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计算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配合比计算方法:
1. 水泥砂浆配合比计算:按照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砂、水的比例关系,比如1:3:0.4表示1袋水泥加3倍体积的砂和0.4倍体积的水。

2.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水泥、砂、石子、水的比例关系,比如1:2:4:0.5表示1袋水泥加2倍体积的砂加4倍体积的石子以及0.5倍体积的水。

3. 沥青配合比计算: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矿料、填料、添加剂和溶剂的比例关系,比如按重量比确定。

4. 铺装配合比计算: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铺装材料(如沥青、石料、砂浆等)的比例关系,比如1:2:3表示1吨沥青加2吨石料加3吨砂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施工工程和材料可能有不同的配合比计算方法,具体的计算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在计算配合比时还需考虑材料的质量、强度、耐久性等因素,以满足工程要求和使用要求。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常见混凝土配合比
引言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等各种材料的比例
和数量关系。

正确的配合比能够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
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

一般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1:2:4:0.5。

这种配合比能满足一般建筑物的强度要求。

2.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
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其水泥用量较大,强度要求较高。

一般的高强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 1:1.5:3:0.5。

这种配合比适用于需要承
受重载的建筑物或结构。

3.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
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关系,其添加了特殊的掺和剂,能够在施工过程中自动排出空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一般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骨料:水 = 1:1.5:3:0.4,同时添加适量的自密实剂。

这种配合比适用于要求混凝土密实性较高的工程。

总结
不同类型的工程需要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来满足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的性质、强度要求和施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混凝土配合比,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水泥砂浆配合比强度对照表

水泥砂浆配合比强度对照表

水泥砂浆配合比强度对照表
1.M
2.5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为水泥(32.5
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200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7.25。

2.M5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同样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同样是水泥
(32.5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210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6.9。

3.M7.5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同样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为水泥(32.5
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230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6.3。

4.M10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为水泥(32.5
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275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15.27。

5.M15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为水泥(32.5
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320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4.53。

6.M20等级的砂浆,其稠度在70~90mm之间,主要原材料为水泥(32.5
级)、河砂和中砂。

每1㎡的材料用量为水泥360kg,河砂1450kg,水310~330kg,配合比例为4.03。

水泥砂浆常用配合比

水泥砂浆常用配合比

水泥砂浆常用配合比以下是水泥砂浆常用配合比:水泥砂浆配合比1: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2.5,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00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7.25: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2: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5,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10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6.9: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3: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7.5,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30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6.3: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4: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10,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75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5.27: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5: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15,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320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5.27: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6: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20,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360kg,稠度为70~90mm,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4.03: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7: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2.5,稠度为60~80mm,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00kg,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7.25:水300~32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水泥砂浆配合比8:技术要求:强度等级为M5,稠度为60~80mm,水泥等级为32.5级,每1㎡材料用量为200kg,河砂为中砂。

配合比为:水泥1:河砂7.25:水310~330.参考用水量配合比例。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最新标准)

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实是依照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来确信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经常使用的表示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如某配合比:水泥240kg,水180kg,砂630kg,石子1280kg,矿物掺合料160kg,该混凝土1m3总质量为2490kg;另一种是以各项材料彼其间的质量比来表示(以水泥质量为1),将上例换算成质量比为:水泥∶砂∶石∶掺合料=1∶∶∶,水胶比=。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大体要求市政工程中所利用的混凝土须知足以下五项大体要求:(1)知足施工规定所需的和易性要求;(2)知足设计的强度要求;(3)知足与利用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要求;(4)知足业主或施工单位期望的经济性要求;(5)知足可持续进展所必需的生态性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参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质上确实是确信胶凝材料、水、砂和石子这四种组成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比例关系:(1)水与胶凝材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经常使用水胶比表示;(2)砂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经常使用砂率表示;(3)胶凝材料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经常使用单位用水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来表示。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配合比计算、试配和调整、施工配合比的确信等。

(1)初步配合比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o)。

依照《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20)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以下规定确信:①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确信:f cu,o≥f cu,k+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那个地址取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品级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②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按下式确信:f cu,o≥,k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依照同类混凝土统计资料计算确信,其计算公式如下:σ=式中f cu,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第i组试件的强度值,MPa ;mf cu ——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n 组试件的强度平均值,MPa ;n ——统计周期内同品种混凝土试件的总组数。

片石砼配合比

片石砼配合比片石砼配合比是指片石砼中水泥、砂、碎石等各种原料的配合比例。

合理的配合比可以保证片石砼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水泥的配合比水泥是片石砼的胶凝材料,起着粘结和硬化的作用。

合理的水泥配合比可以保证片石砼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水泥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水泥的品种来确定。

常见的配合比有1:2:4、1:3:6等。

其中,1代表水泥的质量,2代表砂的质量,4代表碎石的质量。

二、砂的配合比砂是片石砼中的细骨料,起着填充和增加砼强度的作用。

合理的砂配合比可以保证片石砼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

一般来说,砂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砂的粒度分布来确定。

常见的配合比有1:2:4、1:3:6等。

其中,1代表水泥的质量,2代表砂的质量,4代表碎石的质量。

三、碎石的配合比碎石是片石砼中的粗骨料,起着填充和增加砼强度的作用。

合理的碎石配合比可以保证片石砼的强度和稳定性。

一般来说,碎石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碎石的粒度分布来确定。

常见的配合比有1:2:4、1:3:6等。

其中,1代表水泥的质量,2代表砂的质量,4代表碎石的质量。

四、水的配合比水是片石砼中的掺合材料,起着调节砼的流动性和硬化速度的作用。

合理的水配合比可以保证片石砼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一般来说,水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气温、风速等环境因素来确定。

常见的配合比有0.4、0.5等。

其中,0.4代表水的质量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五、其他配合比除了水泥、砂、碎石和水的配合比外,片石砼中还可以添加其他掺合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这些掺合材料可以改善片石砼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合理的其他配合比可以提高片石砼的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

片石砼配合比的合理选择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确定配合比时,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来选择合适的比例。

同时,还应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和调整,确保片石砼的质量稳定和施工性能良好。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片石砼在工程中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混凝土配合比配置比例及调配办法

混凝土配合比配置比例及调配办法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37%,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预制空心砖等。

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基础、垫层等.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路基护坡、骨架预制件、回填等.C1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基坑、回填、骨架护坡、集水井等.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CFG桩.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0mm占20%,10~25.0mm占80%). F类粉煤灰.4、使用部位:CFG桩.32、基准砂率为49%,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CFG桩.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37%,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mm占20%,10~20.0mm占80%)4、使用部位:侧沟、预制盖板等.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垫层、翼墙、侧沟等.C20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箱涵框架基础等.C20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3.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基础、侧沟、回填等.C20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涵洞、垫层、翼墙、侧沟等.2、基准砂率为45.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水沟、盖板、挖孔桩护壁、填充等.高性能混凝土(C25)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7.0%.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预制防护栅栏等.5、只调掺合料比例.C25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3.5%,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基础、垫层等.C25 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4.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路基面找平、挡墙、侧沟及盖板、基础回填等.31、基准砂率为50.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2、基准水胶比为0.40,在基准水胶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0.05.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仰拱﹑初期支护等.C25混凝土理论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5.0%,在基准砂率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1%.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 粉煤灰:Ⅰ级.4、使用部位:水沟、盖板、挖孔桩护壁、填充等.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5.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 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0.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1.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7.0%.3、碎石5~10.0mm..4、使用部位:预制电缆槽、栅栏、声屏障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明挖基础.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承台、基础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7.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承台、基础等.5、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0)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4.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0:fcu,0=(30.0+1.645×4.5)×(1+0.15)=43.0MPa.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2、基准砂率为42.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涵洞.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支承垫石.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外掺料.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5.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2、基准砂率为44.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5:fcu,0=(35.0+1.645×4.5)×(1+0.15)=48.8MPa.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40.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支承垫石.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3.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 水下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9. 环境作用等级为H1.2、基准砂率为44.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桩基.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6、水下混凝土配制强度需要提高10%~20%,取15%.例:C35:fcu,0=(35.0+1.645×4.5)×(1+0.15)=48.8MPa.防腐承台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H1(二氧化碳侵蚀).2、基准砂率为42.0%. *:内掺料属胶凝材料.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承台、墩身、顶帽、托盘.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5.0mm(5~10mm占20%,10~25.0mm占80%).4、使用部位:墩台身、顶帽、托盘.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7. 环境作用等级为T2.2、基准砂率为43.0%.3、碎石5~20.0mm(5~10.0mm占35%,10~20.0mm占65%).4、使用部位:基础、墩台身、顶帽、托盘等.5、只调胶凝材料比例.防水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C35)配合比(kg/m3)1、基准水胶比为0.38,在基准水胶比的基础上分别增加或减小0.2。

配合比计算法

一、配合比计算说明(一)砌筑砂浆。

1.编制依据。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J65-2000。

2.编制范围。

水泥石灰混合砂浆M2.5、M5.0、M7.5、M10、M15。

水泥砂浆M2.5、M5.0、M7.5、M10、M10、M20。

各种配合比均有32.5级水泥和42.5级水泥配制的消耗量。

石灰砂浆用作砌筑砂浆时,可采用抹灰砂浆中的相应配合比。

本次编制砌筑砂浆配合比项目22项比1999年《湖南省建筑工程单位估价》中9项(其中水泥砂浆12项),增加13项。

3.混合砂浆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1)计算试配强度(MPa):+0.645δ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δ—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MPa)。

δ的取值:①当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试件的总组数,η≥25),可按统计数据计算确定;②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可按下表取定。

砂浆强度标准差δ选用值(MPa)砂浆强度强度等级施工水平M2.5M5.0M7.5M10M15M20优良0.501.001.502.003.004.00一般0.621.251.882.503.755.00较差0.751.502.253.004.506.00在计算消耗量时,我们取施工水平一般情况下的δ值,计算试配强度为下:M2.5 =2.90 M10 =11.61M5.0 =5.81 M15 =17.42M7.5 =8.71 M20 =23.225(2)按规程规定的公式,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水泥的实测强度(MPa)。

-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

一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可取1.0(计算中=1.0)。

、——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3.03,=15.09。

(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用量(kg);石灰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掺合料(石灰膏)用量;——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合料的总量,宜在300~350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炼得到的铁液化学成分需要满足铸件的规格要求。

用冲天炉熔炼时,配料计算是保证铁水化学成分合乎要求的首要环节。

即根据铁水化学成分的要求,考虑冲天炉在熔炼过程中元素的变化和炉料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种金属炉料的配合比例。

各种牌号铸铁要求的化学成分随铸件壁厚和铸造方法而异。

例如,HT20-40铸铁的化学成分范围为:C3.3-3.5%、Si1.5-2.0%、Mn0.5-0.8%、S<0.12%、P<0.25%。

用于配置HT20-40的金属料平均成分如表3。

表3 配置HT20-40的金属料平均成分
所用铁合金为含硅45%硅铁,含锰75%的锰铁。

熔炼过程中元素的变化为:Si –15%、Mn –20%、S +50%。

其配料计算如下:
(1)计算炉料中各元素的变化
a) 炉料含碳量: C铁水% = 1.8% + 0.5 C炉料%
已知铁水所需的平均含碳量为3.4%,按上式算得 C炉料%=3.2%;
b) 炉料含硅量: 已知铁水所需的平均含硅量1.75%,硅的熔炼烧损为15%,则
Si炉料=1.75/(1-0.15)=2.06%;
c) 炉料含锰量已知Mn铁水=0.65%,熔炼烧损20%,故Mn炉料=0.65/(1-0.20)=0.81%;
d) 炉料含硫量已知S铁水=0.12%,增硫50%,则:S炉料=0.12/(1+0.5)=0.08%;
e) 炉料含磷量磷在熔炼过程中变化不大,P炉料=P铁水<0.25%
综合上列计算结果,所需配置的炉料平均化学成分为:
C炉料3.2%、Si炉料2.06%、Mn炉料0.81%、S炉料<0.08%、P
炉料<0.25%
(2)初步确定炉料配比
a) 回炉料的配比:主要取决于废品率和成品率,它随具体生产情况而变化。

此处取20%。

b) 新生铁和废钢配比:设新生铁为χ%,则废钢为80%-χ%。

按炉料所需含碳量为3.2%,新生铁、废钢、
回炉料的含碳量各为4.19%、0.15%、3.28%,可列出下式:
4.19χ+0.15(80-χ)+3.2820=3.2100
得出χ=60.0%。

故铁料配比为:Z15生铁60%、废钢20%、回炉料20%。

(3)然后按上述配比及各种炉料的成分,计算配合后的炉料成分如表4。

表4 炉料成分
(4)计算铁合金加入量
a) 硅铁加入量今缺硅量0.67%,亦即每100公斤炉料需加硅0.67公斤。

所用硅铁含硅量为45%,故每100公斤炉料需加硅铁量为0.67/0.45=1.5公斤
b) 锰铁加入量同上法计算,每100公斤炉料需加入含锰75%的锰铁为:
0.12/0.75=0.16公斤。

(5)制定配料单
根据配比和层铁量,确定每批炉料中各种炉料的重量,写出配料单。

设已知层铁500公斤,可算得每批铁料的组成为:生铁:50060%=300公斤、废钢:50020%=100公斤、回炉料:50020%=100公斤、45%硅铁:5001.5%=7.5公斤、75%锰铁:5000.16%=0.8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