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探讨
祁东经济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建设探讨

路、 水、 电、 讯等配套设施 比较完善 , 基本实现了“ 五
通一 平 ” 。目前 , 已有 县委 、 人大 、 县 县政 府 、 县政 协及 部分 县直 机 关等 7 家单位 人 区办 公 , 区农 贸市 O多 新
3 祁 东 经 济 开 发 区 生 态 工 业 园 建 设 的 有 利 条 件
湖 南 省衡 阳市祁 东经 济 开发 区成立 于 19 9 2年 ,
20 0 0年经 湖南 省人 民政府 批 准为 省级 开发 区。祁 东 经 济 开发 区依 托祁 东 及周 边 丰 富 的木 材 、 副 产 品 、 农 铁 矿 和人 力资 源 , 点发 展 家具 制造 、 色食 品加 工 重 绿 和设 备 制造 三 大行业 。 济 开发 区 2 1 经 0 0年实 现 技术
统 工 业 园 向生态 工业 园全 面升 级 。近 年来 通 过 工业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第三代工业
收 稿 日期 :0 1 1 - 3 修 订 日期 :0 1 1 — 8 2 1- 1 0 ; 21-22 。
作者简 介 : 刘飞 , ,9 3 男 18 年生 , 硕士研 究生 在读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 。
3 1 优 良的生 态环 境 .
场、 商贸大厦 、 高标准的商业步行街等配套设施基本
完备 。新 区人 民广场 占地 58 mz投 资 300多万 .万 , 0
祁东经济开发区绿化 面积已达 5 余亩 , O 以兰芝 公 园和霞 岭公 园两 大生 态绿 地 为主 结构 ,由防护绿 地 、 内公 ( ) 、 园 和绿 化 林 荫 道 构成 了 “ 区 游 园 憩 点一 线一 面” 相结合 的生态绿地系统。 同时祁东经济开发 区生 态环 境 污染 远低 于 同类 工业 园 ,经 济 开发 区生 活居住 、 商业 办 公 区 、 类 工业 区达 到 《 一 环境 质量 空 气标准》 G 0 5 19 ) ( B39 —9 6 二级标准 , 二类工业 区、 三 类 工业 区 、 仓储 物 流 区达 到 国家 三级 标 准 ; 活 污水 生 及 工业 废 水经 污 水厂 处理 达 标后 排 入湘 江 ,且 保证 该段湘江水质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3 — ( B3 8 8 20 ) 0 2 Ⅲ类标 准 。 祁东 经济 开 发 区具 有 优 良的生 态环 境是 其 发展 生态 工业 园 区 的先 天 优势 。
优化开发区整体发展环境的行动计划

优化开发区整体发展环境的行动计划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然而,在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土地资源浪费等。
为了更好地推动开发区整体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开发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坚持绿色发展。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3)坚持改革创新。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开发区整体发展水平。
(4)坚持协同推进。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二、主要任务(1)优化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开发区土地利用,保障建设项目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防止土地资源浪费。
(2)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项目审批,确保开发区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3)推进产业升级。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4)提升基础设施。
完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开发区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加强人才培育。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开发区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6)创新管理体制。
探索开发区管理新体制,提高管理水平,为开发区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三、具体措施(1)完善政策法规。
建立健全开发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2)加大财政支持。
加大对开发区的财政扶持力度,主要用于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3)优化审批流程。
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4)强化创新驱动。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主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5)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6)落实主体责任。
明确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责任,确保行动计划的有效实施。
四、组织实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开发区整体发展环境优化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关于对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对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引言本调研报告旨在对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实地调研,本报告总结了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概览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是成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较大规模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基础。
目前,该区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工业聚集区,吸引了大量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三、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现状和问题1. 发展潜力巨大: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具备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基础设施,有利于吸引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
然而,目前仍存在发展规划不够明确、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等问题。
2.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需要加强对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引导和培育,提升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3. 城市规划和环境治理:随着工业园区的扩大发展,规划和环境治理也变得迫在眉睫。
需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园区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人才引进和培养: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人才培育和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1. 加强规划管理: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加大对产业结构的引导和优化,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2. 促进创新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支持,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提升园区的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 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五、结论成都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规划管理、促进创新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可以有效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可持续进步。
国家级开发区规划与建设方案

国家级开发区规划与建设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家级开发区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吸引外资和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级开发区规划与建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发区规划的重要性国家级开发区规划是指对开发区的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的一项工作。
规划的制定旨在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和行动方案,确保开发区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开发区规划能够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规划,可以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和功能区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产业链条和价值链,增强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
其次,开发区规划有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引导资源的配置和产业的分布,避免资源过度集中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区域之间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再次,开发区规划能够提升开发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通过规划,可以明确开发区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生态,吸引国内外优质资源和资本的流入。
最后,开发区规划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开发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制定国家级开发区规划与建设方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首先,要坚持科学规划。
规划的制定应该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充分考虑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规划的制定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开发区的短期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可逆转的影响,确保开发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坚持创新驱动。
规划的制定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科技创新的引领,推动开发区从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浅谈开发区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

浅谈开发区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作者:苏宁征来源:《海峡科学》2011年第06期[摘要] 根据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的关系,同时结合评价案例,对规划环评中评价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进行了探讨,并对拟议的规划方案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以实现开发区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目标可达性1 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进行土地开发利用规划时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目标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是规划应满足的环境保护要求。
评价指标是用以评价规划环境可行性的、量化了的环境目标。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强调,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开展规划环评时,在确定环境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调查与评价的结果,以及确定的评价重点,建立评价的指标体系。
2 现有规划环评中评价指标体系的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存在的问题随着现有规划环评的不断发展,在规划环评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虑规划实施对资源要素、环境要素以及社会经济的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系列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但在如何建立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所确定的评价指标的环境目标可达性上,出现只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未对规划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环境目标可达性分析,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环境目标可达性脱节现象,未能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未能建立动态响应关系。
3 案例分析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开发区产业聚集效应,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示范、窗口和载体作用,2009年以来国家正式启动了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升级及扩大开发区(工业园区)规划区域范围工作。
笔者有幸参加了多个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下面以《福建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例,对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区域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进行分析。
开发区 实施方案

开发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开发区是经过国家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旨在推动经济发展、吸引外来投资并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制定和实施开发区的方案对于提高区域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种开发区实施方案,以促进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改善投资环境。
本方案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
二、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开发区建设的基础,合理规划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空间。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开发区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周边环境等因素,以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具体而言,区域规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不同功能区域,如生产区、商业区、居住区等,并做好土地的分类和界定工作,以保证各类用地合理使用。
2.交通规划:建立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桥梁、轨道交通等,以满足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需求。
3.环境规划:保护自然环境,合理规划开发区内的绿地和水系,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以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保证开发区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水、电、气供应:建立稳定可靠的水电气供应网络,确保企业和居民的正常运营。
2.通信网络:构建高速、安全的通信网络,以满足信息传输和业务需求。
3.核心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科研机构、孵化器等,为企业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
4.公共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产业发展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是实施方案的核心内容。
为吸引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推进:1.产业定位:结合当地资源和优势,确定合适的产业定位,以及支持和发展的重点产业。
2.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企业入驻开发区,推动投资和项目落地。
3.创新创业:鼓励创新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平台,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
祁东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建设规划研究

Su yo cl i l osut no Qdn cnmcD vl m n oe td nE o g a C nt c o f i gE oo i ee p et n oc r i o o Z
“u Fe ,Li n y n i u Yig u ,Zh n n fn ,W a ia ,Ga i n n 。 a g Ro g a g ng Hay n o L a mi g
发。 对其发展 生态工业 园具备 的优 势与劣势 、 面临的机遇与威胁进 行 了系统分析 , 并对其 建设 生态工业 园的模 式和 实施层 次进行 了探讨 , 同时提 出了相应 的保 障措施 , 以利于祁 东经开 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 生态工业园 : 循环经 济; 可持 续发展 ; 东经济开发 区 祁 中图 分 类 号 : 7 . X114 文献标识码 : A
第3 7卷第 3期 21 0 2年 3月
环境科学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SCI ENCE AND Ⅳ【 ANAGEM ENT
Vo 7 L3 No 3 .
Ma .2 2 r 01
文 章编 号 :6 4— 1 9 2 1 ) 3- 1 5- 4 17 63 (02 0 05 0
生态 工业 园 区 ( c E o—id s i a E P 是 由 n ut a p r I ) r l k,
制造业 和 服务 业 组成 的生 态 社 区 , 它通 过环境 和 资 源 方 面 的协 同合 作 , 水 物
2 1 年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建设 的生态工业示范 园 00 区 已达 3 6个 J 。实践 表 明这 些 生 态 园 区 由于清 洁
刘飞等 ・ 祁东经济开发 区生态化建设规划研究
V 13 o3 0 7 N . .
开发区土地整治方案

开发区土地整治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对土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许多城市已经启动了土地整治工作,包括城市扩展区、开发区等。
而今天我们将从开发区出发,探讨开发区土地整治方案。
目的开发区土地整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发区用地的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开发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和创新,以期促进开发区经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方案开发区土地整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步: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开展土地资源调查,主要包括对开发区土地面积、质量、分布等方面的调查和评价。
调查内容应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利用状况及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等信息。
评价结果应提供给开发区规划工作和决策制定参考。
第二步:土地分类和规划设计根据调查与评价结果,对开发区土地进行分类和规划设计。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将土地分为生产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等,制定相应土地规划方案。
第三步:土地使用优化在开发区土地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实施土地使用优化,包括已有土地的利用、撤除和改建等,以及新用地的选择、规划和建设等。
通过优化土地使用,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第四步:生态环境保护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调节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功能等。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开发区的生态品质与形象,推进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步:完善服务保障为了保障开发区土地整治顺利进行,需要制定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各方的协作和配合,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培训与技术服务,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结论开发区土地整治是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合理和创新的土地整治方案,既能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的效率,又能保障生态环境和促进开发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开发区环境规划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9-08T17:46:05.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王枫
[导读]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扬招商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009
摘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为了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需要进行环境规划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以便科学的进行环境管理。
当前世界各国区域开发过程来看,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木发展目标,追求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普遍趋势。
开发区的环境规划属于区域环境规划的范围,是一种城市化的环境规划,搞好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依据,是开发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开发区;规划设计;环境保护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各种类型的开发区遍布我国的主要工业城市,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当地经济提供着新的发展契机。
开发区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和特点的区域。
实践证明,在一定区域内进行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结构重建等重大社会经济活动,不仅会极大地改变区域社会经济状况,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进行开发区环境规划工作,是实现开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工作,也是开发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环境规划与开发区规划的关系
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协调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是为保护开发区的环境质量,根据一定目标所拟定的规划。
其原则有:与开发区规划协调.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开发区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开发区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组合体。
具有稳定的生态圈和环境容量.一旦开发区形成的污染物破坏了它的稳定结构并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
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开发区规划和环境规划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在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绿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实现经济与环境、政策法规与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三个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将软件规划与硬件的生态工程设计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从而产生较完善的开发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方案。
从整体上谋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在最大限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畅的生活环境。
二、开发区规划设计
1、论证选址。
开发区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发区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能否迅速而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而且对所在区域环境及自身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开发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从区域环境来看,开发区建设使原有的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环境,改变了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环境。
如果选址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受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发区投资环境差,就会污染城市环境,开发区本身就成为城市的污染源。
因此,开发区的选址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资金使用、交通条件、生产发展、城市结构、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综合平衡,以防仅考虑开发区起步时用地、交通等投资大小、经济效益多少,而草率划定开发区的地理位置。
2、布局规划。
开发区布局规划是按功能要求将开发区中各项内容进行用地布局,组成~个相互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开发区内容很广泛,大致分为:为生产、科研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生产服务;为生产服务以获取和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各类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符合开发引进条件的工业项目及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设施配套的职工住宅、外商住宅等生活居住;商场、宾馆、购物中心等办公事业、银行等金融贸易、各涉外机构等行政管理、文化宫等文化娱乐设施等。
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
如何规划设计不同内容的用地,是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为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3、绿化规划。
净化空气,削弱噪声,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是绿化在开发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中的基本作用。
开发区绿化规划就是充分使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转化成除了提供居民生活、景观等功能外,还承担环保的绿化作用,提高和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
三、开发区环境规划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协调好开发区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区域开发环境管理中的两个不同层面,是两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服务于区域开发环境管理的工作。
区别在于:环规的研究对象是规划方案与措施,环评的研究对象是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环规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可操作的优化方案和措施,而环评则主要是为环保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和政府决策服务,以及为区域环规的制订与调整提供依据。
两者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但两者也有联系,环评可以说是区域环境规划的规划手段和依据,而环规又为今后的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指导。
因此,在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先进行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然后再进行开发区环境规划,而在完成开发区环规之后,还应进行开发区环评,对环规作出进一步调整,以确保环规的可行性。
所以,在开发区环境管理中,应注意协调好环规与环评的关系,使二者共同为实现开发区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服务。
2、应在开发区环境规划中体现生态城市的思想。
开发区其实也是一种城市化的环境规划,其建设与发展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在其环境规划中还应引进城市生态理论,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指标进行规划。
开发区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自律的人工生态系统,与开发区外围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
开发区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开发区的一切设施都是人创造的,其自然净化能力一般是有限的,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定向改造,主要是靠人去强化和调节,因此,在开发区环境规划中,必须根据区域的调节能力及易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薄弱环节,结合国家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生态方面的要求,做好开发区生态规划。
3、环境规划实施应该注意环境规划要真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实施。
在实施中应注意:(1)保证实施规划的资金来源;(2)完善开发区环境管理制度(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引进工业项目的管理、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放标准的管理、污染源的治理管理等),建立开发区环境管理机构,强化开发区环境管理;(3)把环境规划目标纳入到开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的综合指标中去,把重要的环境工程项目列入计划部门的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中,保证环保资金的落实;(4)制定环境监测制度规划,加强科研监测管理工作,以便及时掌握环境状况,调整环境保护工作。
目前,我国开发区已经由传统的经济开发区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造和转型,逐渐兴起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态产业园等开发区建设必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开展开发区环境规划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柯维敏,郑创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管理的若干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2017,(5):9-10.
[2]刘纪纲,朱坦,黄小赠.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与区域环境规划[J].环境导报,2015,(5):4-6.
[3]沈毅,吴丽娜,王红瑞.新经济开发区发展与环境规划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1):36-39.
[4]李天威,于连生,刘伟生.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规划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江苏环境科技,2017,(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