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并购案结局大逆转

合集下载

药明康德收购案疑云背后 是资本运作的把戏 还是有效整合的阻碍

药明康德收购案疑云背后 是资本运作的把戏 还是有效整合的阻碍

药明康德收购案疑云背后是资本运作的把戏还是有效整合的
阻碍
王进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0(0)7
【摘要】自查士睿华实验室(下称查士睿华)今年4月26日宣布收购药明康德以来,查上睿毕股票下跌9%,药明康德股票则维持在16美元左右,与并购时所提议的21.25美元有明显差距。

外界对该并购褒贬不一,有的认为这是有眼光的战略布局和跨国整合,有的则认为查士睿华16亿美元的收购价不值得。

争论各方都在等待8月5日投票表决时刻的到来,查士睿华需要得到股东的批准,
【总页数】1页(P13-13)
【关键词】收购;实验室;股票;并购
【作者】王进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查士睿华16亿美元收购药明康德 [J],
2.药明康德宣布收购临床前新药研发服务公司辉源生物 [J], ;
3.药明康德收购案疑云背后 [J], 王进
4.利益纠结汇源收购案背后疑云暗藏 [J], 白鹤
5.药明康德资本运作“后遗症” [J], 孙亚雄[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孟山都与巴西、印度的三场转基因种子诉讼》札记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孟山都与巴西、印度的三场转基因种子诉讼》札记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孟山都与巴西、印度的三场转基因种子诉讼》阅读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转基因种子的争议概述 (3)2. 孟山都公司在转基因领域的影响力 (5)二、孟山都与巴西的转基因种子诉讼 (5)1. 巴西转基因大豆案背景 (7)巴西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和政策 (8)孟山都在巴西的市场地位和业务拓展 (10)2. 诉讼过程与关键点 (11)诉讼起因和原告诉求 (12)法院判决和影响 (14)3. 案件意义与启示 (15)对巴西农业生产的影响 (16)对全球转基因作物监管的启示 (17)三、孟山都与印度的转基因种子诉讼 (18)1. 印度转基因抗虫棉案背景 (19)印度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政策演变 (20)孟山都在印度的市场策略和竞争优势 (21)2. 诉讼过程与关键点 (23)诉讼起因和原告诉求 (24)法院判决和执行情况 (25)3. 案件意义与启示 (26)对印度农业生产的影响 (28)对全球转基因技术推广的反思 (29)四、孟山都转基因战略调整与诉讼应对 (31)1. 孟山都的战略调整 (32)面对诉讼挑战的应对策略 (33)加强技术研发和合规性的举措 (35)2. 诉讼对孟山都的影响分析 (36)法律风险与管理挑战 (37)市场反应和品牌形象 (39)3. 对未来转基因作物发展的展望 (40)技术进步与监管挑战 (41)全球化背景下的转基因作物竞争与合作 (43)五、结论 (44)1. 孟山都转基因诉讼案例总结 (45)2. 对全球转基因作物争议的思考 (47)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49)一、内容概述在探讨转基因技术的争议性时,孟山都公司无疑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这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以其开发的转基因种子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诸多法律与伦理的交锋。

《孟山都的转基因之战:孟山都与巴西、印度的三场转基因种子诉讼》则为我们揭示了孟山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转基因之争中的关键角色。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第一章:行业介绍第二章:企业介绍第三章:买入逻辑3.1 政策红利3.2 工程师红利3.3 全球药物专利过期潮第一章:行业介绍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合同研究组织)是指通过合同形式为医药企业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公司或机构,其业务模式主要是接受客户(主要是医药企业)委托,按照行业法规以及客户要求提供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过程中的全流程或者部分流程服务。

CRO行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早期的CRO公司以公立或私立研究机构为主要形式,规模较小,只能为制药企业提供有限的药物分析服务。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FDA对药品管理法规的不断完善,药物研发过程相应地变得更为复杂,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开始将部分工作转移给CRO公司完成,CRO行业进入了成长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制药企业加速全球化战略,不断投资海外研发机构并将其纳入到全球研发体系中,实现全球市场的不断扩张,同时迎来了费用成本、时间成本增加的巨大压力,为了较好地缓解制药企业的研发压力,CRO 行业应运而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和欧美医药行业的发展差距近30年,当1970年美国出现CRO企业的时候,中国还处于短缺经济,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才开始出现仿制药企业,一直到2000年左右,中国仿制药企业剧增,药明康德的创始人看到中国医药迅速发展的机会,回国创立了药明康德。

新药研发流程主要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注册审批等阶段;仿制药研发流程相比新药研发流程相对简化,主要包括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研究、临床生物等效性研究等。

不管是新药还是仿制药,从CRO公司提供的服务阶段来划分,目前市场上CRO企业提供的服务可分为临床前服务和临床研究服务两类:A、临床前CRO服务,主要从事化合物研究服务和临床前研究服务,主要包括新药发现、先导化合物和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艺开发、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动物模型的构建等;细分领域主要参与者包括查尔斯河,科文斯,药明康德,康龙化成。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

并购重组案例分析:蓝帆医疗收购柏盛国际2018年3月28日,蓝帆医疗58.95亿元间接收购心脏支架制造商柏盛国际93.37%股份的交易获得重组委审核无条件通过。

此次交易有两大看点。

一方面,本次交易又是典型的“蛇吞象”。

主营医疗手套制造业务的蓝帆医疗停牌时市值约为60.26亿元,而标的100%股权作价63.14亿元。

柏盛国际的估值、净利润均超过蓝帆医疗。

另一方面,本次交易之前,产业基金旗下的投资基金等投资者联合将柏盛国际从新加坡交易所私有化。

由于私有化交易使用了杠杆资金,为杠杆收购(LBO)交易。

初步测算,按本次交易发行价,私有化交易投资者回报率为149.34%。

蓝帆医疗的医疗器械龙头之路,为何选择收购柏盛国际作为收购扩的第一步?LBO交易通过A股并购退出,又有什么关键的合规问题?下面本文将对此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一、交易各方1、上市公司——蓝帆医疗蓝帆医疗的主营业务为医疗手套和健康防护手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医疗手套属于低值医疗耗材,是中国药监局医疗器械分类中的第一、第二类医疗器械。

目前蓝帆医疗已成为所在领域龙头。

蓝帆医疗实际控人为自然人振平。

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结构关系如下图:蓝帆医疗作为全球医疗手套龙头,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09亿元、12.89亿元、15.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2.01亿元。

可以看出,蓝帆医疗仍保持不错的业绩,但主营业务增速已放缓。

实际上,蓝帆医疗手套产品附加值不高,毛利率较低。

蓝帆医疗毛利率在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为25.94%、27.16%、31.40%。

而标的主营的心脏支架业务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较高的器械产品,毛利率较高。

标的在2015年、2016年、2017年1-10月的毛利率分别为75.78%、73.77%和 75.74%。

因此,通过此次收购,蓝帆医疗产品附加值增加,整体毛利率提升,从而可以成功实现产业升级。

中国药企最大并购案或遭退婚

中国药企最大并购案或遭退婚

不 过北京 朝进 投资 分析 9刘彦明认为 , 币 股东f的反 对 f ] 意见都集 中在过于昂贵 的收购 价格 和 可能 伴 随 的财 政 风险 。这种 做 法也 可能 是 为公司重 新议价而故意 发出的“ 烟幕弹”其 目的在于获得更 大 的消减 幅度 。 ,
外资 C O后续 研发 工作转移 R
美 国 Ap Te 公 司 的覆辙 。 p e
哥” 的药 明康德 与美 国药 物研 发公 司 的并 购 案
持 续 的反对 意见 使这项并购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
股东 的意见分歧为交 易能 否 成功 增 加 了更 多变 数 。
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 明朗因素 。
今年 4月 , 国药物研 发公 司查 尔斯 河 ( 美 简称 :
物 的临床前业 务领 域 中建 立 了 自己的统治 之地 。 但 由于价 格 战的升温 , 平均 利润 率 已从 十年前 的 3 % 0 下降 到如今 的 1%以下 。20 0 09年 , 营业 收入 仅增 其 长 7 而此前 , %, 每年都 在 5%以上 。 0 C L在毒 理学 试 验 能力 方 面 拥有 丰 富 的 临床 R 经验 。 随着 国外动 物福利 制度 的完善 及相关保 护 但 组 织干 涉 , 长类 动物 实验 在西 方发 达 国家越来 越 灵 受 到 限制 , 不少外 资 CRO企 业陆 续把 后期 研发 工 作 向 中国转移 。“ 中国研 发成 本低 , 口多 , 型疾 人 新
继 续 还是 放弃 , 于 C L现在 来说 , 在是 一 对 R 实
个大 问题 。 ( 摘编 自: 南方 都市报 2 1— 7 0 ) 0 0 0 — 8
B r l公 司也 向监 管机 构递 交 文件 称 , ema l 并购 “ C 对

2023年企业并购重组年度报告

2023年企业并购重组年度报告
风险
税收政策调整, 降低企业并购 重组成本,提 高市场活跃度
产权保护政策 加强,保护企 业合法权益, 促进公平竞争
企业并购重组案例分析
国内企业并购重组案例
案例概述:介绍案 例的基本情况,包 括并购方和被并购 方的公司名称、行 业地位、交易规模 等。
交易背景:分析并 购重组的背景和动 因,如政策推动、 市场竞争、企业战 略调整等。
交易过程:详细描 述并购重组的过程 ,包括尽职调查、 交易结构设计、估 值定价等关键环节 。
交易影响:分析并 购重组对双方公司 及行业的影响,如 财务状况、市场份 额、竞争格局等方 面的变化。
跨国企业并购重组案例
案例概述:并购重组的背景、目的和过程 案例分析:并购重组对企业的影响,包括财务、战略、市场等方面 案例结论:对跨国企业并购重组的评估和展望 案例启示:对其他企业并购重组的借鉴和启示
财务与税务问题应对策略
财务整合:确保并购后的财务报表准确反映企业价值 税务优化:合理避税,降低并购成本 风险控制:预防财务风险和税务风险的发生 人才培养:加强财务和税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
企业并购重组的风险及防范
并购重组中的市场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企业并购重组面临全球经济形势、政策变化等不确定性因 素 行业风险:行业周期、政策调整等因素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
税务风险:并购重组涉及税务问 题,需确保依法纳税
并购重组中的整合风险
企业文化差异:并购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管理层变动:并购后管理层团队的稳定性与决策效率 业务整合:并购后业务整合的难度与市场反应 财务整合:并购后财务整合的风险与成本控制
风险防范与应对措施
风险评估: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风险点。 法律合规:确保企业并购重组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法律风险。 财务监控:加强并购后企业的财务监控,防范财务风险。 人力资源整合: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整合方案,降低并购后的人力资源风险。

司太立并购关联企业标的公司估值异常暴增

司太立并购关联企业标的公司估值异常暴增

司太立并购关联企业标的公司估值异常暴增《红周刊》作者王宗耀近日,司太立发布并购草案表示,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香港西南国际、宁波天堂硅谷、西藏硅谷天堂、仙居聚量、竺梅寝具合计持有的海神制药100%的股权,同时向不超过10名其他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50亿元。

本次募集配套资金中的1亿元用于支付现金对价,剩余部分将用于支付本次并购交易税费等并购整合费用及中介机构费用。

根据草案披露,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12月31日,标的公司海神制药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15亿元,经收益法评估后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7.46亿元、增值5.31亿元,增值率达247.28%。

经交易各方协商,标的公司海神制药100%股权的交易作价为8.50亿元,交易作价与评估值相比溢价率为15.90%。

梳理此份重组草案,《红周刊》记者发现,就在本次并购草案公布当月,即2018年4月份,司太立大股东及关联公司突击入股海神制药,而该公司估值也相比一年前出现奇怪的暴增,使得本次并购中的交易价格显得极不寻常,不排除其中存在通过提高估值,进行利益输送的嫌疑。

原始股东低价退出之谜本次司太立并购的标的公司海神制药原为境内一家普通的医药制造企业,后在司太立控股股东“家属”的介入之后,该公司转身变为一家外商独资企业,而且还成为了司太立主要的竞争对手。

就在司太立发布并购草案前几天,司太立关联公司纷纷突击购买该公司股权,使得这家公司身价倍增,然而不论战术安排多巧妙,关联交易之下,似乎总有利益输送的影子。

海神制药的前身为浙江台州泰平制药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28日,是由张志洪、张欣两人发起成立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为碘海醇、阿奇霉素制造。

其中股东张志洪以货币出资人民币550万元,占出资额的55%,股东张欣以货币出资人民币450万元,占出资额的45%。

2004年,浙江台州泰平制药有限公司改名为海神制药。

在经营四年后,2007年12月,Hovione China Holding Limited向海神制药的原股东发起收购,张志洪、张欣将其持有的海神制药合计75%股权转让给了HovioneChina Holding Limited,其中张志洪转让海神制药的30%股权(共计600万元出资额),张欣转让海神制药的45%股权(共计900万元出资额),使得海神制药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而此时海神制药投资总额为4000万元,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

企业并购 企业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   企业协同效应

摘要企业并购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而逐步流行起来。

协同效应的概念因其简单而被人们广为接受,因其潜能巨大而使企业趋之若鹜。

但如何能使得企业的并购交易取得实际意义的成功,了解分析并购的原因、效果以及实施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的概念、内容等进行阐述,并对财务协同效应在企业并购的三种形式中的不同表现以及财务协同效应的效果和实施的前提进行重点论述。

企业要充分认识与理解并购所具有的风险与价值。

关键词:企业,企业并购,财务协同效应AbstractAfter 1990s,with the acquis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s popular gradually . The concept of cooperative effect is widely accepted because it is simple, and it makes business pursuit. But how can we make business achieve meaningful succes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f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the effect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s . This article will finance the acquisition of the concept of synergy,such as the contents of the elaborate and financial synergie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as well as synergy effects and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cuses. Enterprises should fully realize and understand the risks and value associated with th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Keywords:Enterprise,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finance cooperative effect目录第1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研究现状 (1)1.3研究方法与思路 (2)第2章企业并购及财务协同效应概述 (2)2.1企业并购的含义及形式 (2)2.1.1企业并购的的含义 (2)2.2.2企业并购的的形式 (3)2.2财务协同效应及其意义 (3)第3章财务协同效应发生的前提及存在的风险 (4)3.1发生的前提条件 (4)3.2企业并购存在的财务风险 (5)3.2.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的风险 (5)3.2.2融资风险 (5)3.2.3流动性风险与支付风险 (5)第4章财务协同效应在企业并购中的表现 (6)4.1横向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6)4.1.1可迅速提高企业及产品的社会声誉及知名度 (6)4.1.2规模经济 (6)4.2纵向并购的财务协同效应 (8)4.2.1销售经营优势 (8)4.2.2减少交易成本 (8)4.2.3有利于企业再造价值链 (9)4.3混合并购中的财务协同效应 (10)4.3.1节税效应 (10)4.3.2节税财务危机成本效应 (10)4.3.3自由现金流量的充分利用 (11)4.4三种并购均具有的财务协同效应 (11)4.4.1避税效应分析 (11)4.4.2预期效应分析 (12)4.4.3减少资本需求量 (12)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企业并购活动出现于19世纪之交,纵观其百年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企业并购活动已日趋复杂化、规模化,它与社会经济、金融、投资、企业战略管理等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兼并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I 中国处方药 2 1. o 0 000 N 11 8
华一举成 为最大 的临床 前研发外包 服务 公司 ,而且 在地 域和服 务领 域上都 得到 很好的覆盖 和互 补 。那 么如此互补 的交 易为何难 以被股 东认可 ,不得不 以支付
力;⑥ 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不可否认 , 部分投资者认为美国公司要整合好华人为
主 的 公 司具 有很 大 挑 战 。买 对企 业 ,但 整
明康德 2 1 ̄2 1年 的 盈余 预测 看 ,查 士睿 华的 出价 物有 00 0 1
所值 ;②买方股东不 了解行情:部分股东并没有考虑 中 国在未来新药研发服务中的潜 力和地位 ,单纯从财务性 投资角度看 ,很难看到收购药 明康德的潜在价值和战略 意义;③查士睿华管理层低估 了并购可能遇到 的困难。
时 评
I i nsght
药明康德并购案结局大逆转
口王 进
查 士 睿 华 收购 药 明康 德 曾经 被 国 内媒 体 称 为 中美 之 问 最大 的医 药企 业 并购 案 ,从 4 6 月2 日俘 出水 面 之后 ,投 资 界 和媒 体褒 贬 不 一 。反 对 呼声 不 小 ,暗 地运 作 阻 挠 交 易 完 成 的举 措 频 频 出 现 ,直 到接 近 投 票 决 定是 否 能 成 交 之 前几 周 ,情 况才 逐 渐 明 朗 。7 9 月2 曰, 公 司宣布 放 弃 收 购 药 明康 德 ,相 反 采用 现 金 回购 股 票 方式 ,来 显 示 公 司 管 理层 的信 心 , 并提 升 公 司盈 余 能 力 。笔 者 认 为 查 士睿 华 管 理 层 最 终 做 此 决 定 ,是 因 为 大 局 己定 , 难 扭 转 乾 坤 , 以免 交 易 不 很 成 ,还 得罪 重要 股 东和 董事 。 查 士睿 华 宣 布 收购 药 明 康 德后 的 相 当—段 时间 内,始 终强调这 _跨国并
合 不好 ,会 让企 业无 法产 生 合力 。
3 09美元分手费而告终? 07 o
笔 者 认为 主 要有 以下 几 个 原 因 :
凡 此 种 种 ,似 乎 都 给这 场 并 购埋 下 了 不 祥 的种 子 。双 方 宣布 放 弃 并 购 后 不 久 , 分别 公 布 了第 二 季 度 的 财 报 。 果不 其 然 ,药 明 康 德 业绩 和 利 润 都 比去 年 同期 有 明 显增 加 ,收 入 增 加 2% 1 ,营 运 利 润增 加 1% 8, 而 查 士睿 华 的业 绩 并不 理 想 ,营 运 利润 下 滑4 % 5 。从 这点 讲 , 初查 士 睿 华 管理 层 提 出并 购 不无 道 理 。但 查 士睿华 当 管 理层 或 许 没 有 把 握 好 机会 ,做 足 战 前 总 动 员 ,使 得 原 本基 本到 手 的并购 案 落空 ,实在 有些 遗憾 。 但 愿 这 两 家 公 司 合 并 不 成 , 仍 有 机会 合 作 。药 明康
流 ,应 该 能 比现 在 做 得 更 好 。并 购案 虽然 黄 了 ,或 许 未 来 的机 会 更 大 。药 明康 德 应 适 当 放慢 节 奏 ,千 万 不 要 盲 目扩 张 , 仔细 研 究 未 来 战 略 ,注 重人 才 的投 资 和 管 理 , 这些 往往 比买地 造楼 更加 重 要 。 岫
①买方部分投 资者认为购价偏高 。部分投资者认为支付
1亿 美元 收购 药 明康德 太 贵 。查士睿 华 是按 药 明康德 20 6 09
年销售额 的近8 倍,营运利润 的2 多倍开出购价。如果把 O
后 者视 为 成 熟 的 公 司 ,该 购 价 或 许 是 高 了 。但 药 明康 德
是一个迅速成长中的公司 ,1 亿美元不算太贵。而从 药 6
查 士 睿华 在 宣 布 收 购 药 明康 德 后 ,并 没 有估 计 到 反 对 呼 声 会 这 么 高 ,错 觉 志 在 必 得 , 沉 浸 在 达 成 重 大 跨 国 并 购 的兴 奋 之 中 , 最初 并 没 有 花 很大 气 力 做 强 度 推 销和 游
德 如果 能抓 住机遇 ,稳 定好 队伍 ,管理好 客户和现 金
欠 佳 。并 购 方案 宣 布后 ,药 明康 德股 票 曾

度 大 幅 上 涨 ,但 查 士睿 华 的股 票 不涨 反
跌 ,且 跌 幅 不小 。如 果 并购 价 格 因为 买 方 股 票 低 迷 而缩 水 ,对 部 分 高价 买进 药 明康 德股 票 的股 东会 是很 大 打击 ,而 查士 睿华 股 价 下 跌本 身 也给 买 方股 东造 成 了心 理压
钱 和 快 钱 , 在这 一 交 易 宣 布 后 ,悄 悄 地 在 二 级 市场 购 入
7 的股 份 , 一下 加 大 了反 对 派 的 阵营 和 声 势 。更有 甚 者 % 暗 中 布 局 , 打压 股 票 ,使 得 并 购双 方 都 很 难 称 心如 意 ,
让并购 陷入两 难;⑤查 士睿华股价 表现
购是很有 价值和意 义的 。不仅让 查士睿
说 。 当三 家 反 对 并购 的投 资 机 构 竭 力造 势 阻碍 交 易 时 , 查士 睿 华 管 理层 才 醒 悟 过 来 ,开 始 游 说 拉票 ,可 是 先入
为主的 印象难以抹 去,为时 已晚 ,结果被反对并购的投 资者 占了先手;④冲基金搅局。有对冲基金为 了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