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ppt(完整版)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ppt

《佳人》 作者: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梦李白·其一》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 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 明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 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 魂返关塞黑。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 雉[句隹]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SUCCESS
THANK YOU
2020/1/11
《西施咏》 作者:王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
《寻西山隐者不遇》 作者:邱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 叩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潜
幽意无断绝, 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 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 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 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 愿为持竿叟。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 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 孤琴候萝径。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作者:王 昌龄
高卧南斋时, 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 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 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 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 微风吹兰杜。
《唐宋诗词选读》PPT课件

唐诗宋词选读
h
4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诗宋词选读
h
5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唐诗宋词选读
h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唐诗宋词选读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h
8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唐诗宋词选读
h
11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
唐诗宋词选读
h
12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诗宋词选读
h
13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 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唐诗宋词选读
h
17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古诗词三首精品PPT课件

望洞庭
思考: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看洞庭湖的? 你从哪个字看出来? 诗人是从远处看洞庭湖的,从 “望”字可以看出来。
书写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这 里指水色和月 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多么和谐, 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 的铜镜。
独坐敬亭山
独坐:单独地坐。 敬亭山:安徽省 郊外的一座大山。
单独地坐在敬亭山上。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 句说说诗意。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尽:没有了。 闲:形容云彩
孤云:孤单的云。也 飘来飘去悠闲 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自在的样子。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 到看不到影子;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 四周一片寂静。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 高飞 尽, 孤云 独去 闲。
动静结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厌:满足。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 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 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采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
独坐 敬亭山
(唐)李白
拟人 相看 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多诵读,悟诗情
课外知识抢答
• 1、诗圣—— 杜甫 • 2、诗仙—— 李白 • 3、诗佛 —— 王维 • 4、大李杜—— 李白、杜甫 • 5、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独坐敬亭山》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 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 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 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 味,孤寂之感倍生。
唐诗宋词PPT

• 苏 轼
代 表 词 人
返回
苏轼
•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 人。嘉祐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在政治上 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 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 家。
返回
念 奴 娇 赤 壁 怀 古
返回
20.黄鹤楼 【唐】崔颢
• • • • • • • •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21.短歌行(一) 【东汉】曹操
• • • • • • •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返回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 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 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 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 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返回
• 《 丑 奴 儿 书 博 山 道 中 壁 》 ·
• 《 清 平 乐 村 居 》
• 使 至 塞 上
• 山 居 秋 暝
代 表 作 品
8、《山居秋暝》 唐.王维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9、《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唐诗宋词资料精品PPT课件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鉴赏
《忆江南》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 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琵琶行》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尽事。 轻拢慢拈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诗
歌 鉴赏
《亭夜月送别二首》
年代:唐 作者: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诗歌再现印象
第一章
首页 返概回目说录
唐诗宋词选读客至PPT杜甫PPT精品课件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 (“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茅屋的门。)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 “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 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
4.开篇写 湘君眺 望洞庭 ,盼望 湘夫人 飘然而 降,却 始终不 见,因 而心中 充满愁 思。续 写沅湘 秋景, 秋风扬 波拂叶 ,画面 壮阔而 凄清。
•
5.以景物 衬托情 思,以 幻境刻 画心理 ,尤其 动人。 凄清、 冷落的 景色, 衬托出 人物的 惆怅、 幽怨之 情,并 为全诗 定下了 哀怨不 已的感 情基调 。
•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 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 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客至》首 联
平
皆
春意盎然
日 无
客
但 白鸥翔集 少
有 人
寂寞 孤单 迹
意象赏析
• 2.颔联写“迎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什么作用?
句解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2. 中国人对蔬菜的热爱,本质上是对土地 和家乡 的热爱 。本诗 主人公 就是这 样一位 采摘野 菜的同 时,又 保卫祖 国、眷 恋家乡 的士兵 。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 “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 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
4.开篇写 湘君眺 望洞庭 ,盼望 湘夫人 飘然而 降,却 始终不 见,因 而心中 充满愁 思。续 写沅湘 秋景, 秋风扬 波拂叶 ,画面 壮阔而 凄清。
•
5.以景物 衬托情 思,以 幻境刻 画心理 ,尤其 动人。 凄清、 冷落的 景色, 衬托出 人物的 惆怅、 幽怨之 情,并 为全诗 定下了 哀怨不 已的感 情基调 。
•
6.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立 于善于 运用想 像来刻 画他们 各自的 动作、 语言和 神态; 还要补 充一些 事实上 已经发 生却被 诗人隐 去的故 事情节 。
•
7.文学本身就是将自己生命的感动凝 固成文 字,去 唤醒那 沉睡的 情感, 饥渴的 灵魂, 也许已 是跨越 千年, 但那人 间的真 情却亘 古不变 ,故事 仿佛就 在昨日 一般亲 切,光 芒没有 丝毫的 暗淡减 损。
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 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 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客至》首 联
平
皆
春意盎然
日 无
客
但 白鸥翔集 少
有 人
寂寞 孤单 迹
意象赏析
• 2.颔联写“迎客”,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 什么作用?
句解
•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
2. 中国人对蔬菜的热爱,本质上是对土地 和家乡 的热爱 。本诗 主人公 就是这 样一位 采摘野 菜的同 时,又 保卫祖 国、眷 恋家乡 的士兵 。
唐诗宋词古代文学鉴赏ppt模板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
添加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
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大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请尽量言简意赅的论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转达的信息。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终究演示发布的良好成效
第14课《诗词三首》课件(共56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 ,是他的 “ 酒后真言 ”。他对自己的隐 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心灵安逸,远离世 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有宁静安详的心 态,才能有这样的闲适心情。
❖ 《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 不遇的诗篇。面对美酒佳肴,他与陶渊明正 好相反,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 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忿忿不平之气 溢于言表。
景 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 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同情和不 平,刘禹锡做此诗答谢。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1.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读
刘禹锡
诗 歌
但理想与现实是有距离的,理想不能征服现 实。这样的痛苦交织在诗人心中,他终于发 出行路难的感叹。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 调低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 心。
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 样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 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 到达理想的彼岸。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 实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 心的人生态度。
诗
词 ❖ 《行路难》
三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诗
首 ❖ 《水调歌头》
——宋词
学习目标
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行路难
走近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 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 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 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 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 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 乡。他是继屈原之后杰出的 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 “诗仙”。其诗风雄奇豪 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 然,与杜甫合称“李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 古体诗 四言:出现最早
体 诗
五言:成熟于汉代
诗
乐府诗 七言:成熟于唐代
中
近 绝句
五言
国
体
七言
古
诗
律诗
典
又称“诗余”“长
诗 词 短句”
歌
调有定格,句有定 数,字有定声,以
五言 七言 排律
散曲
两宋成就最高。
曲
又称“词余”,以元 代成就最高。
剧曲
小令 套数 杂剧 传奇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米芾山水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三
书法
• 唐:轻盈华美,潇洒婀娜 张旭、怀素 狂草奔放不羁;颜真卿正楷笔画端庄肥 厚,充满浩然正气
• 宋:瘦金体书法枯茎瘦骨,老气横秋。 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 芾、蔡襄更加注重规矩、法度
舞蹈
• 唐:健舞:《秦王破阵舞》 • 宋: 晏几道《鹧鸪天》:“舞低杨柳楼
歌 乐 舞 同 源
1、《诗经》的“颂”原训“舞容”, 颂诗是歌舞的混合。
2、《诗经》的“风”及其重章叠唱
3、古诗中“兮”“噫”的运用 4、“乐府”的形成和发展 5、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 6、关于词
第一章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与 流 行 歌 曲
唐 诗 宋 词
一、年年岁岁花相似
模仿的艺术。
诗的起源有两层原因, 一是模仿的本能,二是 求知所生的快乐,……
—亚里士多德《诗学》
第一章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诗 歌 发 展
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
府文人诗歌—“三 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 “高岑” 、“新乐府”“小李杜” 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
唐时明月宋时风
—走进唐诗宋词
目录
唐
诗 宋词
首页
目录
一、诗歌概说
各
二、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领
风
三、唐诗宋词的发展脉络
骚
数 百
四、诗歌鉴赏的理论基础
年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发 展 历 史
诗
歌 概说
诗歌发展的历史
1、诗歌是最早出世的文学 2、诗歌的起源实在不是一
个历史问题,而是一个 心理学问题:
人类何以要唱歌作诗?
吴
道
子
绘
“
画
衣 带
当
风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二
• 宋:米芾、米友仁父 子水墨写意山水画含 蓄缥缈、空淡朦胧 “米家山水”;马远 (一角)《寒江独钓 图》,夏圭(半边) 《松溪泛月图》—— 有无相生的哲学辩证 法;一角山河的安逸, 残山剩水的凄凉;郑 思肖无根兰——国破 家亡的痛苦
• 唐人:喝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热烈奔放、令人陶醉的感性世界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表 现 情 感
诗
歌 概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 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 成文,谓之音。—《毛诗序》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诗 歌 再 现 印 象
诗
歌 概说
古希腊人对诗的定义:
返 回 方大家闺秀式的美
两 • 二、以苗条、清瘦为美:湘夫人; 类 西施——赵飞燕、洛神——梅妃— 美 —林黛玉:南方小家碧玉式的美 女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唐
文化背景
代
仕
上一页
女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宋
文化背景
代
美
上一页
人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 杨玉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 滑洗凝脂”、“云鬓花颜金步摇”、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 色。”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审 美 标 准
• 汉乐府民歌《陌上桑》中秦罗敷的美:“日出 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 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 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一
• 唐代文化:丰盛、 热烈、光彩照人
• 宋代文化:清瘦、 典雅、略带病态
造型艺术
• 唐:唐三彩:万紫千 红总是春
• 宋:瓷碗:宋代典雅 文人淡泊宁志的情怀, 纯净的心田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二
• 唐:李思训、李道昭父子金碧山水雍容 华贵、绚丽辉煌;吴道子佛像绘画 “吴 带当风”;韩干画马雄健肥硕——热烈 奔放的气质和精神
• 《荷马史诗》中海伦的美பைடு நூலகம்——“海伦进来 了,她的美让老人们肃然起敬”
• 侧面描写的手法——共同的审美标准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 页 • 一、以肥硕、端庄、雍容为美:
文化背景 上一页
《诗经·硕人》健美:“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
下一页 兮。”——杨贵妃——薛宝钗:北
流 行 歌 曲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一 剪 梅
李 清 照
回目录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引 子
• 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 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 成,养在深闺人不识。天生丽质难自 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梅妃,江彩苹,福建莆田人。风神楚 楚,清瘦苗条,淡妆素雅,特别喜爱 梅花 :“梅精”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共通之处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
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唐诗宋词与流行歌曲的不同时代 特征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越 调
诗歌与音乐之关系
送
孟 浩
故人西辞黄鹤楼,
然
烟花三月下扬州。
之
孤帆远景碧空尽,
广
惟见长江天际流。
陵
第一章
首页 概说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张 旭 狂 草 米 芾 书 法
第二章
唐诗宋词的文化背景
首页 文化背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文 化 比 较 四
• 唐人:舞剑,公孙大娘《剑器舞》气势 磅礴,刚劲有力——宋人吹箫,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千回百转、呜呜咽咽,令人黯然神伤
• “剑气”(阳刚)与“箫心”(阴柔) 成为中国文学的两大风格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