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设计
1. 课程背景
电力系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石,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正常的社会经济运转至关重要。
因此,加强电力系统分析人才培养,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须要做的重要任务。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课程是培养电力系统分析人才的重要课程,是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和前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运行方式、基本控制和保护方法、基本稳定分析的掌握,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力系统分析理论和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技术打下基础。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本理论和基本模型
•电力系统组成和基本参数
•电力系统分布特性
•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拓扑等效
•电力系统基本方程和模型
2.2 基本运行方式和基本控制、保护方法
•电力系统基本运行方式: 稳态运行、暂态运行、动态运行。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目录1.引言2.问题描述3.电力系统数据4.电力系统模型5.电力系统分析方法6.结果与讨论7.结论8.参考文献1. 引言电力系统分析是电力工程中重要的一个方向,其主要研究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的方法及技术。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对实际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培养学生的电力系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典型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包括问题描述、电力系统数据、电力系统模型、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的整体框架和内容。
2. 问题描述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中,常常会给出一个具体的电力系统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和计算,解决该问题并给出相应的结论。
问题的具体描述包括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系统参数、工作条件等。
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3. 电力系统数据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中,需要提供一定的电力系统数据,包括发电机数据、输电线路数据、变压器数据等。
这些数据反映了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为问题的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基础。
4. 电力系统模型在进行电力系统分析时,需要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
电力系统模型是对电力系统进行抽象和简化的表示,通常包括发电机模型、负载模型、输电线路模型等。
通过建立准确的电力系统模型,可以进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短路分析、潮流计算等。
5.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中常用的电力系统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短路分析、稳定性分析等。
潮流计算用于分析电力系统中各节点的电压和功率分布,短路分析用于分析电力系统在短路故障时的电流分布,稳定性分析用于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对外界扰动的响应。
这些方法基于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得到电力系统各项指标的数值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估。
6. 结果与讨论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对电力系统的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
电力系统分析教案

电力系统分析-教案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1.1 电力系统的定义1.2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1.3 电力系统的分类1.4 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第二章:电力系统负荷与电压2.1 电力系统负荷的分类2.2 电力系统负荷的特性2.3 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2.4 电力系统电压的调整第三章:电力系统网络与短路3.1 电力系统网络的拓扑结构3.2 电力系统网络的基本参数3.3 电力系统短路的类型与特性3.4 电力系统短路的计算与分析第四章: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控制4.1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概念4.2 电力系统稳定的判据与分析方法4.3 电力系统稳定的控制与改进4.4 电力系统稳定的实例分析第五章:电力系统的优化与规划5.1 电力系统优化的目标与方法5.2 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分析5.3 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分析5.4 电力系统规划的实例分析第六章: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6.1 发电厂的分类与基本原理6.2 火力发电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3 水力发电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6.4 核能发电厂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第七章:电力系统的输电网络7.1 输电网络的基本结构与参数7.2 输电线路的电气特性与设计7.3 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管理7.4 输电网络的优化与控制第八章:电力系统的配电系统8.1 配电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8.2 配电设备的选型与配置8.3 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管理8.4 配电系统的优化与改进第九章: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保护9.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与内容9.2 电力系统保护的基本原理与设备9.3 电力系统保护的动作原理与配置9.4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例分析第十章:电力市场的运作与规划10.1 电力市场的概念与结构10.2 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与规则10.3 电力市场的规划与建设10.4 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电力系统的环境影响与可持续发展11.1 电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11.2 环境影响评估与管理1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实践11.4 清洁能源与绿色电力系统第十二章:电力系统的安全与职业健康12.1 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12.2 电力系统安全事故的类型与处理12.3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12.4 安全文化与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电力系统的应急与故障处理13.1 电力系统应急响应策略13.2 故障检测与定位技术13.3 故障处理与恢复流程13.4 应急演练与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电力系统的改革与创新发展14.1 电力系统改革的动因与目标14.2 市场化改革与电力市场建设14.3 电力系统的创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4.4 创新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五章:电力系统分析的综合案例研究15.1 电力系统分析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15.2 案例研究的基本步骤与技巧15.3 电力系统分析案例的实施与评估15.4 案例研究的应用与教学意义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电力系统基本概念重点:电力系统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和分类。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_4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电力系统三相对称短路计算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电力系统分析........................................................................................................................... - 0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 ......................................................................................................... - 2 -1.1设计目的.................................................................................................................... - 2 -1.2设计任务.................................................................................................................... - 2 -第二章基础理论与原理 ......................................................................................................... - 2 -2.1 对称短路计算的基本方法 ....................................................................................... - 2 -2.2 用节点阻抗矩阵的计算方法 ................................................................................... - 4 -2.3 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计算方法 ................................................................................... - 6 -2.4 用三角分解法求解节点阻抗矩阵 ........................................................................... - 7 -2.5 短路发生在线路上任意处的计算方法 ................................................................... - 8 -第三章程序设计..................................................................................................................... - 9 -3.1 变量说明................................................................................................................... - 9 -3.2 程序流程图............................................................................................................. - 10 -3.2.1主程序流程图 .............................................................................................. - 11 -3.2.2导纳矩阵流程图 .......................................................................................... - 12 -3.2.3三角分解法流程图 ...................................................................................... - 13 -3.3 程序源代码见附录1 ............................................................................................ - 14 -第四章结果分析................................................................................................................... - 14 -第五章收获与建议............................................................................................................... - 15 -参考文献................................................................................................................................. - 17 -附录......................................................................................................................................... - 17 -附录1: 程序源代码..................................................................................................... - 18 - 附录2: 测试系统数据与系统图 ................................................................................... - 23 - 附录3: 测试系统的运行结果- 25 -第一章设计目的与任务1.1设计目的1、加深理解并巩固电力系统发生短路的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第一篇: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说明书格式《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原则1.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电气的标准规范。
2.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3.满足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可靠性、经济性、负荷等级)4.必须从整个地区的电能分配、规划出发,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收集资料、专业制图、综述撰写的能力,培养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开发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找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总学时(2周)1.分析设计题目,明确设计要求,收集资料,参考文献,拟定系统方案。
(1-2天)2.独立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一般选取两个方案,并加以比较)(1-2天)3.独立完成系统方案设计及计算,如系统中所有设备的选择与校验,故障分析编程,环网分解等类型的设计等。
(1-3天)4.各阶段设计的叙述,纠正和新知识更新能力的应用(1-2天)5.编写说明书,完成最终方案。
(1-2天)6.答辩,验收。
(半天)四.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特别是工程中用到的电气制图标准,常用符号,计算公式和编程技巧。
2.通过独立设计一个工程技术课题,设计应用软件,充分提高运用新技术、新信息、新技术成果和装置的能力。
具体要求见各课题。
3.在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多分析,对设计计算内容和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4.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及相关的图,可以手写,可以计算机打印。
5.准备答辨。
课程设计说明书的格式1.封面:(请学习委统一领取并发给大家)2.标题: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各人的课题标题)一.基础资料(四号黑体)1.(小标题用小四黑体)(正文用五号宋体)2.二.设计内容某部分(按设计大纲)三.六.设计内容某部分七.设计小结(总结整个设计内容)八.设计体会(总结个人在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体会,建议等)九.参考文献附录说明:一.基础资料(课题要求,相关的条例,规范等)二.~六.见各课题的要求七.设计小结(本设计通过对……的分析,提出了……设计方案,并对……进行了分析比较,从……方面考虑,最终选择了……设计方案,它具有……优点,还有……不足)从技术方面总结你的设计。
电力糸统分析课程设计

电力糸统分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及运行原理,理解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2. 帮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分析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优化与控制方法,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如进行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运行优化等。
2.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力系统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电力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与组成- 电力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发展概况- 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元件及其功能- 电力系统的运行特点及要求2. 电力系统运行原理- 输电线路的参数及其等效电路- 变压器、发电机和负载的模型及参数- 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原理3. 电力系统分析方法- 短路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稳定性分析原理及方法- 电力系统优化与控制方法4. 电力系统案例分析- 典型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优化案例分析-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案例5. 电力系统软件应用- 常用电力系统分析软件介绍- 软件在电力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共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对应课本的相应章节。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X4=0.175*2.794/(0.175+2.794) =0.165
短路电流
有名值:归算到短路点电压的各电源的额定电流分别为IN1+IN2=2*35/(1.732*1.40)=0.24KAIN3+IN4=2*35/(1.732*38.5)=1.05KA
发电机1
变压器3.4X12=0.105*100/40=0.26
变压器5.6X11=0.105*100/80=0.13
线路L-1 X14=0.165*50*(100/38.52)=100/1212)=0.05
线路L-3X16=0.165*50*(100/38.52)=0.56
短路线路:6号
1.3号线:R=0.165ΩX=0.409KWB=2.82*10-6L=50KM
2.4号线:R=0.165Ω X=0.409KWB=2.82*10-6L=50KM
号集中负荷:4+JMV.A ②号集中负荷:16+J10MV.A
③号集中负荷:18+J9MV.A④号集中负荷:8+J2MV.A
⑤号集中负荷:20+J9MV.A⑥号集中负荷:12+J6MV.A
发电机2
发电机3
发电机4
系统
短路点总电流KA
标幺值
0.9
0.83
1.82
1.24
1.29
有名值
基准电流IB=100/(1.732*121)=0.48KA
短路电流IO=0.11KA
3号线:38.5KV
6号线:121KV
1.2号发电机:25MV.A =0.8 v=10.5KV X1=1.0X2=0.12
电力分析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分析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原理及电力分析的重要性。
2. 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等效电路及其参数计算方法。
3. 学会运用基本的电力分析方法,如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技能目标:4. 能够运用所学软件工具,如PowerWorld、PSS/E等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和计算。
5. 能够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案例,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优化和改进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6.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分析和工程应用的兴趣,增强其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7.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结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电力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规律,为今后从事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责任感的电力工程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概述: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运行特点及发展现状,对应教材第一章。
- 电力系统基本概念- 电力系统运行特点- 电力系统发展概况2. 电力系统元件及参数计算:学习电力系统中各主要元件的等效电路及其参数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
-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等效电路- 元件参数的计算与测量3. 电力系统基础分析:掌握基本的电力分析方法,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分析,对应教材第三章至第五章。
- 潮流计算原理及方法- 短路计算原理及方法- 稳定性分析原理及方法4.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应用:学习使用PowerWorld、PSS/E等软件工具进行电力系统的模拟和计算,对应教材第六章。
- 软件操作方法与技巧- 案例分析与讨论5. 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 (2)1.1短路的原因 (2)1.2短路的类型 (2)1.3短路计算的目的 (2)1.4短路的后果 (3)2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 (4)2.1电力系统网络的原始参数 (4)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 (5)2.2.1标幺制的概念 (5)2.2.2有三级电压的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 (6)2.2.3计算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8)2.2.4系统的等值网络图 (9)2.3短路电流计算曲线的应用 (9)2.4故障点短路电流计算 (10)2.4.1f1点三相短路 (10)2.4.2f3点短路 (12)3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电流计算 (15)3.1对称分量法的应用 (15)3.2各序网络的制定 (16)3.2.1同步发电机的各序电抗 (16)3.2.2变压器的各序电抗 (16)3.3不对称短路的分析 (17)3.3.1不对称短路三种情况的分析 (17)3.3.2正序等效定则 (20)3.3.3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电流的计算 (21)4结论 (27)5总结与体会 (28)6谢辞 (29)7参考文献 (30)1前言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的情况,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可能对人生命财产产生威胁。
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绝大多数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短路是电力系统的严重故障。
所谓短路,是指一切不正常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对于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发生通路的情况。
1.1 短路的原因产生短路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元件损坏,例如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计、安装及维护不良所带来的设备缺陷发展成短路等;(2)气象条件恶劣,例如雷击造成的网络放电或避雷器动作,架空线路由于大风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3)违规操作,例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闸,线路或设备检修后未拆除接地线就加上电压等;(4)其他,如挖沟损伤电缆,鸟兽跨接在裸露的载流部分等。
1.2 短路的类型在三相系统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有: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单相接地短路。
三相短路也称为对称短路,系统各项与正常运行时一样仍处于对称状态。
其他类型的短路都是不对称短路。
电力系统的运行经验表明,在各种类型的短路中,单相短路占大多数,两相短路较少,三相短路的机会最少。
三相短路虽然很少发生,但情况较严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况且,从短路计算方法来看,一切不对称短路的计算,在采用对称分量法后,都归结为对称短路的计算。
因此,对三相短路的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3 短路计算的目的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电气设备的运行中,短路计算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计算,这些问题主要是:(1)选择有足够机械稳定度和热稳定度的电气设备,例如断路器、互感器、瓷瓶、母线、电缆等,必须以短路计算作为依据。
这里包括计算冲击电流以校验设备的电动力稳定度;计算若干时刻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以校验设备的热稳定度;计算指定时刻的短路电流有效值以校验断路器的断流能力等。
(2)为了合理地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并确定其参数,必须对电力网中发生的各种短路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这些计算中不但要知道故障支路中的电流值,还必须知道电流在网络中的分布情况。
有时还要知道系统中某些节点的电压值。
(3)在设计和选择发电厂和电力系统主接线时,为了比较各种不同方案的接线图,确定是否需要采取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等,都要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
(4)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计算,研究短路对用户工作的影响等,也含有一部分短路计算的内容此外,确定输电线路对通讯的干扰,对已发生故障进行分析,都必须进行短路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一定的任务进行短路计算时,必须首先确定计算条件。
所谓计算条件,一般包括,短路发生时系统的运行方式,短路的类型好发生的地点,以及短路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等。
从短路计算的角度来看,系统运行方式指的是系统中投入运行的发电、变电、输电、用电的设备的多少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接的情况,计算不对称短路时,还包括中性点的运行状态。
对于不同的计算目的,所采用的计算条件是不同的。
1.4 短路的后果随着短路类型、发生地点和持续时间的不同,短路的后果可能指破坏局部地区的正常供电,也可能威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短路的危险后果一般有以下的几个方面:(1)短路故障使短路点附近的支路中出现比正常值大许多倍的电流,由于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导体间将产生很大的机械应力,可能使导体和它们的支架遭到破坏。
(2)短路电流使设备发热增加,短路持续时间较长时,设备可能过热以致损坏。
(3)短路时系统电压大幅度下降,对用户影响很大。
系统中最主要的电力负荷是异步电动机,它的电磁转矩同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电压下降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显著减小,转速随之下降。
当电压大幅度下降时,电动机甚至可能停转,造成产品报废,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4)当短路发生地点离电源不远而持续时间又较长时,并列运行的发电厂可能失去同步,破坏系统稳定,造成大片地区停电。
这是短路故障最严重后果。
(5)发生不对称短路时,不平衡电流能产生足够的磁通在邻近的电路内感应出很大的电动势,这对于架设在高压电力线附近的通讯线路或铁道讯号系统等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计算2.1电力系统网络的原始参数~S1~S2230kV345kVf2f1~G1~G2~G3T4T1T2T3f3L1L3L215.75kV图2.1 电力系统接线图电力系统接线如上图所示。
S 1 ,S 2 为无穷大电源系统,电抗为零。
发电机G 1 -G 2 为汽轮发电机,每台400MV A ,x d ‘’=0.285,负序电抗x 2 =0.29; 发电机G 3 为水轮发电机,280MV A ,x d ‘’=0.203,负序电抗x 2 =0.22; 变压器T 1 、T 2 ,每台410MV A ,V s %=14.6,x 0 ≈x 1 ; T 3变压器,260MV A ,V s %=14.1,x 0 ≈x 1 ; T 4变压器,360MV A ,V s %=8.3,x 0 ≈x 1 ; L 1 线路,180km ,x 1 =0.405Ω/km ,x 0 ≈3x 1 ; L 2 线路,220km ,x 1 =0.33Ω/km ,x 0 ≈3x 1 ; L 3 线路,95km ,x 1 =0.405Ω/km ,x 0 ≈3x 1 ;2.2制定等值网络及参数计算2.2.1标幺制的概念在一般的电路计算中,电压、电流、功率和阻抗的单位分别用V ,A ,W ,Ω表示,这种用实际有名单位表示物理量的方法称为有名单位制。
在电力系统计算中,还广泛的使用标幺制。
标幺制是相对单位制的一种,在标幺制中各物理量都用标幺值表示。
标幺值定义由下式给出:标幺值=位)基准值(与有名值同单)实际有名值(任意单位(2-1)由此可见,标幺值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值,对于同一个实际的有名值,基准值选得不同,其标幺值也就不同。
因此,当我们说明一个量的标幺值时,必须同时说明它的基准值,否则,标幺值的意义是不明确的。
当选定电压、电流、功率和阻抗的基准值分别为B V ,B I ,BS 和BZ 时,相应的标幺值如下:()********22BB B B B BB B B B VV V I I I S P jQ P Q S j P jQ S S S S Z R jX R X Z j R jX Z Z Z Z ⎫=⎪⎪⎪=⎪⎪-⎬+⎪===+=+⎪⎪+⎪===+=+⎪⎭ ()22-2.2.2 标幺值的选择在电力系统分析中,主要涉及对称三相电路计算。
计算时习惯上多采用线电压V ,线电流I ,三相功率S 和一相等值阻抗Z ,各物理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S V P P VI S ZI V 3333(2) 同单相电路一样,应使各量基准值之间的关系与其有名值间的关系具有相同的方程式:⎪⎭⎪⎬⎫=====•••S I V I V SV I Z VB P B B P B B B BP B B B33333(3)选择在标幺制中便有:⎪⎭⎪⎬⎫====SI V S V I Z V P P ********(4)由此可见,在标幺制中,三相电路的计算公式与单相电路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线电压和相电压的标幺值相等,三相功率和单相功率的标幺值相等。
在选择基准值时,习惯上也只选V B 和S B 。
由此得: SV I VZ BB BBB 23==VSI BBB 3=这样,电流和阻抗的标幺值则为:⎪⎪⎭⎪⎪⎬⎫+=+=+===V S VS x R ZZ SV IIB B BBBBB Bjx R j jxR II22****3(5) 采用标幺值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最后还要换算成有名值,其换算公式为:⎪⎪⎪⎪⎭⎪⎪⎪⎪⎬⎫+=====S V x R S S V S I I I V V B B BB B B Bj Z S I V 2******)(3(6)2.2.2有三级电压的的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标幺值的计算T-1T-2k1:1k2:1k1*:1k2*:1GRCXGXT1XLXT2XRXCXG*XT1*XL*XT2*XR*XC*LIIIIII(a)(b)(c)图2.2有三段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系统电力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段,它们由变压器来耦联。
图2.2(a )表示了由三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经两台变压器耦联所组成的输电系统,略去各元件的电阻和变压器的励磁支路,可以算出各元件的实际有名值,变压器的漏抗均按原方绕组电压计算,这样我们就得到各元件电抗用实际有名值表示的等值电路,如图2.2(b )所示,图中SV xx N G N G N G G)(2)()*(=,S V x x N N ⅠN TTT T )(2)()*(1111= ,V V T N TN Tk )()(11I 1Ⅱ= I VxxN R N R RR)(2)(3100%=,S V x x N N TNT T T )(2)()*(2222Ⅱ=,V V T N TN T k )()(2III2II 2= X L 和X C 分别是架空线路L 和电缆线路C 的实际电抗。
百分值也是一种相对单位制,对于同一物理量,如果基准值相同,则百分值=100×标幺值,对于变压器,其标幺电抗x T(N)*常用下式计算:100%)*(VxSN T =由于三段电路的电压等级不同,彼此间只是通过磁路耦合而没有直接的电气联系,可以对各段电路分别选基准电压。
假定分别选V B(Ⅰ),V B (Ⅱ),V B (Ⅲ),至于功率,整个输电系统用统一,所以各段的基准功率都为S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