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初一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初一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7分)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切切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
在这yīn 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 【小题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①yī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哑②__窸 窣 __ 【小题2】有错字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弱肉强食”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题1】喑 xī sū 【小题2】切切自语 改为 窃窃自语 【小题3】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
比喻弱的被强的吞并。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注意“__窸窣__”的拼音,这是一个固定词组,不常用的词语。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考查等级为A 。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多积累词语,多查工具书,注意易错字。
切切自语 改为 窃窃自语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含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niànɡ)贮蓄(zhù) 粗犷(kuànɡ)澄清(dènɡ)
B.花苞(bāo)嘹亮(liáo)应和(yìnɡ) 黄晕(yùn)
C.莅临(wèi)看护(kàn) 抖擞(shù) 卖弄(nònɡ)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结合语境,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此句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3.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⑫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1)二石兽并沉焉(__________)
(2)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__)
(3)棹数小舟(__________)
(4)湮于沙上(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中的阿麻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小人物,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阿麻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母爱像棉花盛开
徐学平
①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⑧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⑨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C.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④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推荐)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2)一串串、一枝枝槐花像大片雪花一样从树上掉落。(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3.文章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语句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甲)我会静静地站在这棵槐树下,呼吸着那一缕缕淡淡的槐花香,仿佛置身于我那远隔千里的故乡。
(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
②故乡,是中原大地一个极平常的村庄,几十户人家,房前屋后长满树木,柳、杨、桐、杏、梨……最多的,就是春天繁花满树、夏天浓荫蔽日的槐树。每年农历三月,是槐树平凡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光,一串串槐花挂满枝头,整个小村的天际变得晶莹透亮,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淡淡的清香。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33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酝酿.﴾ liáng﴿黄晕.﴾yùn ﴿发髻.﴾jì﴿栀.子﴾ 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 ﴿乌桕.﴾ 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清洌.﴾liè﴿梦寐.﴾ mèi﴿D、澹澹.﴾dàn ﴿竦.峙﴾sǒng ﴿栖.息﴾qī﴿禅.心﴾ chán﴿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2分)A.弥漫遥遥在望惊涛骇浪毫不犹豫B.喧嚣德高望众历历在目津津有味C.葱茏断腿残肢更胜一筹风定天清D.贮蓄海市蜃楼绝处逢生惊慌失措3、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这种昆虫非常漂亮,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D.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4、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C、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盖上..一道银边。
5、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6、改正病句(2分)(1)代表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抗日英雄。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doc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下列加点字__注音无误__的一项是( ) (3分) A .小__憩__(qì)__骚__(sāo)扰绽(zhàn)开__聒__聒(guō)__迂__回(yū) B .__伫__(chù)立训__诫__(jiè)伶__仃__(dīng)酒__酿__(niāng) 着实(zhuō) C .__啜__(chuò)泣__迸__(bìng )溅__凝__(nín)成__闷__热(mèn)屏息(bǐng) D .__挑__(tiāo)逗__喧__(xuān)腾__辜__(gū)负收__敛__(l iǎn)须__臾__(yú)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准拼音,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B .__伫__(zhù)立酒__酿__(niàng)C .__迸__(bèng)溅 __凝__(níng)成 __闷__热(mēn)D .__挑__(tiǎo)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
第2题:下列词语中__书写有错__的一组是( ) (3分) A .一知半解头晕目眩盘虬卧龙宽宏大量 B .知知不休瘦骨嶙峋蜂围蝶阵 C .教学相长仙露琼桨油然而生鸦鹊无声 D .灰心丧气擎天撼地小心翼翼 【答案】:C 【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试题分析:仙露琼__浆 __鸦__雀__无声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B. 在人迹罕至的北极,奇异的天象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忘怀.• • • •C. 足球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 ♦ ♦ ♦D. 在第54届世乒赛中,马龙卫冕男单冠军,同学们对他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 在巡检排查过程中,天津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A. 怂恿 (ydng)D. 丰腴 (yu)窗板 暮霭 < ling)(di) 污涩(sD 斑斓(Idn ) 温煦(xu ) . 卑劣(lid )蜷伏(qudn) 迷惘(wdng) 笨拙(zhud) . 羞怯(qud) 嗔怪(chen ) 蹒跚(pdn ) .放肆(si ) 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 兴高彩烈 C.满腔热忱 沉默寡言 孤苦伶仃D ・莫不关心 妄下断语张牙舞爪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一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一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16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经典作品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伴随我们的成长。
一路走一路采撷.,在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领略了四时美景:朗润的田野散步,灼.人的热浪中爬悬崖,寂寥的秋天里怀念,飘絮的雪天里吟咏……我们感受了千(zī)百态的风土人情:穿上"骇.人听闻"的新装,闲游缥缈的空中街市,惩(jiè)"畏罪潜.逃"的猫,惹得渊博的(sù)儒有怒色……精益求精的白求恩满腔热忱,心无旁(wù)的牧羊人一丝不苟,怪诞不经的康拉德·劳伦兹专注研究,为我们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撷xiéB.灼zhuóC.骇hài D.潜qiǎn2.文段拼音处依次应填写的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姿戒宿骛B.姿诫素骛C.达戒宿鹭 D.达诫素骛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B .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人流如潮。
C .正是刘洋数十年如一日对航天技艺的打磨,不折不挠,才造就了她"航天英雄"的称号。
D .城镇化建设不是盲目上项目,而应当无所不为,严防出现"烂尾楼""半拉子"等工程。
4.下列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当前,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从数量密集型向知识密案型转变。
B.保持清正廉洁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大人民群众信任、支持的重大保证。
C.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
D.为了防止违规骑乘电动车事件不再发生,我县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2016·靖江模拟)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差之毫厘,________。
②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
③法不阿贵,________。
④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⑤自古以来,诗歌总是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思家难归时,将士们借酒消愁,“________ ,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离别时,朋友设酒宴饯行,“________ ,________”(李白《行路难》)。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9九上·上城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描绘的是一个犹如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春夏花朵娉()婷而立,秋冬流水风霜高洁,四时各有其美。
向四周(tiào)望,也许还能看到山中无人豢()养却四肢矫健的飞禽走兽。
除了美景,在文中欧阳修也写下了字字(zhēn)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或许只有如此心无旁(wù)之人,才能创作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
古人往往在山水名胜中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娉________婷而立②无人豢________养(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tiào)________ 望②(zhēn)________言③心无旁(wù)________(3)下列对语段中划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流传”与“留传”区别在于“流传”既指时间的传承,又指空间的扩散。
而“留传”只指时间的传承。
B . “游目骋怀”在句中是指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C . 句中的“领略”也可换成“领悟”。
D . “抱负”在句中意思为志向、理想、愿望。
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七上·龙湾期中) 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并完成下列问题。
(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段文字中的“书”是指________,“她”是指________。
(2)“我却并没有那么高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五猖会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为什么“我”却不那么高兴?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1分)4. (21分) (2019九上·澄海期末) 请阅读下面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功能。
(不超过40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5. (25分)(2016·阳山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俺爹俺娘爹娘在一起生活了整整72年。
72年,就人的一生而言,是一段漫长的时光。
虚岁17的爹和虚岁19的娘,便在吹吹打打声中成亲了。
成亲那天,娘身穿福义褂、福义袄和福义裙,头蒙红布,脚穿三寸绣花鞋,坐着花轿来到我家。
迎亲拜堂的爹,身穿大褂,头戴洋草帽,脚蹬黑布靴。
爹回忆说,这顶洋草帽还是从20里以外的他舅家借来的。
当拜完天地,进入洞房,给娘掀开蒙头红布的时候,爹才知道娘长得啥样。
娘当时低着头,眼睛直往脚下看,新郎到底啥模样,她连瞅都没瞅一眼。
一连几天,新郎新娘不说一句话。
爹一大早就外出干木匠活,中午、晚上回来,娘已做好了饭。
爹和爷爷奶奶在桌上吃,娘走到锅台边上吃,还是不说话。
两年后,两人才开始说话,第三年上有了我大哥,家里才有了点欢乐气氛。
“你咋能憋那么长时间不跟爹说话呢?”我问娘。
娘说:“他动不动就吵人,不想答理他。
”爹11个兄妹,就剩了他一个,爷爷奶奶宠着他。
他脾气倔,爱吵人,有一次,爹还打了娘两巴掌。
娘烦透了,竟喝下一灯煤油。
幸亏家里人发现早,给她往嘴里灌绿豆水和白炭土(一种白色的土,传说这种土和绿豆水能解毒),娘把肚子里的东西全吐出来,才保全了性命。
我问爹娘,你们想到过离婚吗?爹说:“没有,咱家不兴这个。
结了婚就像钉子砸到木头里,离啥婚。
”娘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女人不都是这样。
唉,俺这一辈子也受够他的气了。
”以后日子长了,他们总算“磨合”好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爹烦了,吵几句,娘装作没听见就过去了,不计较言语高低。
过日子嘛,天天一个锅里摸勺子,也还会出现一些矛盾。
有一年快过春节了,舅舅到我家,说我姥姥的祭日快到了。
娘对爹说,把橱子里那包饼干让他舅捎回去,给他姥姥上坟吧,他姥姥一辈子没见过饼干。
爹没说什么,就算答应了。
过了几天,爹突然跟娘吵了起来:“今天啥日子,你忘了?”娘一想,坏了,今天不是我奶奶的祭日吗!趁天还没黑,赶快打发外甥女桂花去上坟。
爹觉得不出气,又跟着吵了一句:“光想着你娘,忘了俺娘了!”娘闷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第二天便病倒了。
我和姐姐赶回家,商量着怎么说说爹,让他改改爱吵人的脾气,没想到进屋一看,爹守在娘的床前又喂药、又喂饭,还不时拉过娘的手抚摸着。
“爹,你不是常说‘事多伤心,话多伤人’吗?以后你不要……”我还没说完,爹就知道我要说什么,便打断我的话:“今年咱那庄稼长得不孬,能过个好年了。
”又东扯西扯说开了别的。
说完后,又要抢着去烧火做饭。
这对从来不下灶的爹来说,可真难为他了,我和姐姐又赶紧抢着去做。
娘也猜出我和姐姐要劝说爹的心思,便对我们说:“别怪你爹,谁还没有个脾气,他平时说话就扩着个嗓门喊,就像打架似的,可他心不坏。
俺还怕他不吵呢,听他嗓门一小,就是身体有毛病了。
”听了娘的话,我和姐姐偷偷笑了。
“少年夫妻老来伴。
”年纪大了,爹娘变得形影不离。
我和二姐在外工作,把爹娘一块接出来住几天还行,要是只接出一个来,在外的一个就挂念家里的一个。
邻居大婶跟爹娘开玩笑说:“你老两口属刺猬的,身上都有刺,却谁也扎不着谁。
”爹听了,笑着说:“这叫‘秤杆子不离秤砣,老汉不离老婆’,你懂吗?”这就是我的爹和娘。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充文中的情节和爹娘之间的关系变化的词语。
情节:爹娘成亲——________——娘被气病——________关系:[________]——[互不理会]——[________]——相互依靠(2)品味下列句子划线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听了娘的话,我和姐姐偷偷笑了。
②邻居大婶跟爹娘开玩笑说:“你老两口属刺猬的,身上都有刺,却谁也扎不着谁。
”(3)文中划线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4)请你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评析文中的“娘”。
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今年桂花不飘香刘若英从有记忆以来,家里的院子里就有一棵桂花树,每年秋天一到,整个院子就会飘起阵阵淡香味。
最记得小时候的一个画面就是公公(湖南人称祖父为公公)老爱站在树下拎着一杯水在那儿漱口,然后口里念念有词的不知道说些什么,我老以为那棵树会跟他聊天。
我是跟着祖父母长大的。
毋庸置疑,我就是家里的小祖宗。
由于公公是位将军,家里的副官更封我为“将军的将军”。
由此可知我那一生在战场出生入死的公公,是如何地拿我无可奈何。
小时候的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桌上一个牛皮纸袋,我二话不说就拆开来,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内容为何,就听到一声雷声响起。
公公大发雷霆地斥责我的行为,我以为他是骂我乱拆他的东西,没想到他竟然说我把他的牛皮纸袋拆坏了,那个袋子是可以再使用的。
然后就一阵什么浪费国家资源啦,不爱惜东西等等的名号全给我套上。
我倍感委屈地哭了起来,不过就一个破纸袋嘛,他说得好像犯下滔天大罪一样!我不只哭,还从楼下哭到楼上给我婆婆(即祖母)听,再从楼上哭到楼下的房间,然后再遵照八点档的剧本,把房门反锁起来哭。
公公骂得越大声,我就哭得越歇斯底里。
当时大概整条巷子都被我们祖孙的二重奏给淹没了。
之后慢慢地声音小了,我把耳朵挨着门板朝外听,屏息间听到公公走近我的房门,故作轻松地说:“袋子里头不就一张照片嘛,有什么好看的?那么丑!要就给你嘛!何必把我的袋子给拆坏了呢?”说毕,我就瞧见一张八开大的脸从底下门缝给塞了进来,上面写着XX同志惠存,某某敬上。
公公16岁就进了军校,而后在战场上与日本军兵刃相见,几度死里逃生,可以说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
老来过着半退休的生活,也仍是一概与俗世无争的气魄。
如果你问他最喜欢的歌是什么?他可能会回答你他惟一知道的一首通俗歌《绿岛小夜曲》。
如果问他会唱什么歌?那他一定毫不思索地回答你《黄埔军校校歌》。
而这种耿介几近可爱的个性,也会表现在一些不那么恰当的场合。
只要是任何婚丧喜庆要找他致词,他一定可以跟民族大义扯上关系。
我常常觉得,那一对对的新人一定搞不懂他们两个人结婚跟国家的前途有什么关系?就像我每一次去大陆拍戏,离家前跟他辞行,他一定会语重心长地叮咛:“这一趟你去大陆,是身负重任,两岸的和平就全靠你了!”听罢我总要尴尬地跟祖母扮个鬼脸。
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除了他们那一代的军人,又有谁会如此时刻胸怀忧国忧民的使命呢?我从来没有想过公公也会有老的一天。
曾几何时他不太大声说话了,连路都开始懒得走,坐在那一张椅子上,一坐就是一天。
慢慢地连饭也不肯自己吃了。
看着他如此气若游丝,我惟一能做的就是跑到他跟前逗他,要他猜我是刘若玉还是刘若英?然后逼他说他最爱的就是我……早些年我在外头受了委屈,我就靠在他胸前,撒娇地跟他告状说有人欺负我,然后要他拿枪替我毙了他们!他会含含糊糊地回答说:“好!好!好!”可是后来,他的眼睛只看着远方,嘴里念的常只是一些大陆老家的人、事、物,再后来干脆完全不说话了。
身体虚弱的公公进进出出医院好几回,直到那一天我正在参加舞台剧记者会的当儿,接到消息说医生送他进了加护病房。
当我再见到他时,他的全身已经插满了管子。
第一次,我听到医生不是对我说:“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
第一次,我听到医生对我说:“如果可能的话,家属请不要离开医院,怕通知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