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离合器开题报告
11级科技方法训练开题报告(离合器)

[12]姚国辉,汽车离合器打滑故障诊断与维修·河南科技,2014年;95-96.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10]ZhangJinle,Ma Biao,Zhang Ying-feng,Zheng Chang-songSimulation study on starting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trackehicles,2011,Vol.20,No,7合器结构的发展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形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质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易,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皮革带等。那时也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来代替锥形离合器。但无论锥形离合器、还是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现在所有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结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对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加满意的性能。浸在油中的盘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只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实际上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式离合器,但由于当时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结合时不够平顺等问题。但是,单片干式离合器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转动惯量小,所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经常采用它,尤其是成功地开发了价格便宜的冲压件离合器盖以后更是如此。多年的实际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先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由于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结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结合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震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统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该进,乘用车上愈来愈多采用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对于重型离合器,由于商用车趋于大型化,发动机功率不断加大,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现离合器从动盘的直径已达430mm),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增加离合器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重型离合器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从理论上讲,在相同径向尺寸下,双片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单片的一倍,但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散热等),实际的效果要比理论值低一些。结构上采用拉式膜片弹簧的离合器,其允许的传扭能力要比推式大。从动盘采用金属陶瓷的离合器比一般有机片摩擦材料的离合器传扭能力要提高30%,而使用寿命至少提高70%以上。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国外某些重型牵引汽车和自卸汽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构,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93℃),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损摩擦片。据报道,这种离合器有着良好的起步能力,其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6倍。
汽车离合器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桑塔纳2000MT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学科部:理工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081学号: 7012908022学生姓名:徐子芬起讫日期: 2012.2.13—2012.5.4指导教师:高伟职称:讲师学科部主任:审核日期:一、课题的依据及意义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5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1999年汽车市场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发展期。
由1999年的183.2万辆的市场规模成长为2009年的1364.5万辆,10年来汽车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仍保持6.8%的增长率,2009年更保持了46.15%的高增长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全球地位已跃入产量和销量均为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已由1999年世界产量排名第9位跃升为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的第3位,市场销量连续三年连续第2位,2009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的都是第一的局面[1]。
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和整车产量关系密切,因此我国汽车离合器产品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离合器总销量额将达84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其中,盖总成2800万件,从动盘总成5700万件,液力变矩器100万套以上[2]。
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30多家,主要有:长春一东、湖北三环、杭州西湖、杭州奇碟、桂林福达、东传苏汽配、上海萨克斯、南京法雷奥、重庆爱思帝、珠海华奥、宁波宏协等。
近几年,受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获得快速增长,12家企业离合器总成年产量突破862万套,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配套市场为主[3]。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离合器设计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出一种更加优化和可靠的离合器设计方案。
二、离合器的作用与原理离合器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的装置。
在驾驶过程中,当我们需要换挡或者停车时,离合器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或分离。
三、离合器设计的要求1. 承载能力:离合器在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同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和压力。
因此,离合器设计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稳定传递动力,不发生滑动或断裂等故障。
2. 摩擦性能:离合器的摩擦性能直接影响着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换挡的平顺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并进行摩擦系数的测试和优化。
3. 热耐性: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热耐性,以防止摩擦片因过热而失效。
4. 可靠性: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工作。
5. 轻量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离合器设计的趋势。
轻量化不仅可以减少汽车的整体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
四、离合器设计的方法与技术1. 材料选择:离合器摩擦片的材料选择对于离合器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摩擦片材料有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摩擦性能、热耐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 结构设计: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包括离合器盘、压盘、离合器壳体等部件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承载能力、可靠性和轻量化等要求,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3. 摩擦片表面处理:离合器摩擦片表面的处理可以提高其摩擦性能和热耐性。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磨砂处理、喷涂处理和电镀处理等。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当需要重新恢复动力传递时,为使汽车速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比较平稳,应该适当控制放松 离合器踏板的速度,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向左移动,与飞轮恢复接触,二者接触面间的 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摩擦力矩也逐渐增加。当飞轮和从动盘接合还不紧密,摩擦力矩比较小时,二 者可以不同步旋转,即离合器处于打滑状态。随着飞轮和从动盘接合紧密程度的逐步增大,二者的转 速也渐趋相等。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而停止打滑时,汽车速度才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院 系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开 题 时 间:
桑塔纳轿车离合器设计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月
日
1/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 指导教师
系部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据环咨人员调查,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 200 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 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 30 多家,主要有:一东、三环、西湖、奇碟、福达、东传汽配、萨克斯、 法雷奥、爱思帝、华粤、宏协等。2005 年,我国 14 家离合器生产企业离合器总成产量约为 516.49 万套。2006 年,受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也获得快速增长,12 家企业离合 器总成产量突破 862 万套。但是从传统汽车离合器所占市场份额来看,由于乘用车中自动档比例的上 升,汽车离合器市场份额受挫,呈现下跌趋势。
长安汽车离合器压盘的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长安汽车离合器压盘的设计一、引言长安汽车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其产品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汽车的传动系统中,离合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离合器压盘作为离合器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对于汽车性能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长安汽车离合器压盘的设计展开全面的评估和探讨,以期为长安汽车提供高质量、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设计方案。
二、离合器压盘的定义和作用离合器压盘是离合器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传递压力,使离合器片与曲轴飞轮连接或分离,从而实现换挡和停车启动。
离合器压盘的设计对于车辆的换挡平顺性、耐久性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全面评估。
三、离合器压盘设计的要求1. 传动力传递需求- 离合器压盘需能够稳定传递发动机的动力至变速器,确保车辆正常行驶。
2. 换挡平顺性- 离合器压盘设计需考虑换挡时的过渡平稳性,避免传动系统的突然冲击。
3. 耐久性和可靠性- 离合器压盘需要具备足够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不失效,且具有稳定的可靠性。
4. 成本和制造难度- 离合器压盘设计需考虑成本控制和制造过程的难易程度,以保证生产成本和制造效率。
四、离合器压盘设计的关键技术1. 阻尼结构设计- 采用合适的阻尼结构,以减小离合器压盘在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
2. 材料选择和热处理工艺- 选用优质材料,并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提高离合器压盘的耐磨性和耐高温性。
3. 结构优化设计-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使离合器压盘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重量,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五、设计方案的选取及优化考虑到离合器压盘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可以选择多种方案进行设计,并通过计算分析和实验验证来优化设计方案。
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考虑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以满足汽车工业的发展需求。
六、个人观点和总结离合器压盘的设计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和使用体验。
在设计离合器压盘时,需要全面考虑其在汽车工作中的各项要求,并通过技术手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提高离合器压盘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
离合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离合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离合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 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离合器系统 • 节能环保、低噪音、低振动的离合器系统 • 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的离合器控制系统
离合器系统的展望
•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离合器系统设计 • 全球化、市场化、个性化的离合器系统服务
离合器系统的实验设备
• 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测试平台 •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 • 仿真软件与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离合器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离合器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传动效率、可靠性、寿命等性能指标的预测 • 摩擦元件的磨损、热变形等关键问题的分析 • 系统结构优化与性能改进的建议
离合器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
• 性能指标与评估标准的验证与修正 • 仿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 系统优化与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4
离合器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
• 基于仿真的结构优化设计 • 基于实验的结构优化方法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目标
• 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量损耗 • 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 • 减小系统体积,降低成本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离合器系统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 智能化: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 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技术挑战
• 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离合器系统的设计 • 节能环保、低噪音、低振动离合器系统的研发 • 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实现
离合器系统的性能改进措施
离合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装┊┊┊┊┊订┊┊┊┊┊线┊┊┊┊┊┊┊┊┊┊┊┊┊开题报告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本次选择课题为摩擦离合器设计,设计摩擦离合器意义重大,因为离合器作为底盘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它起着从发动机到传动系中齿轮之间桥梁的作用,故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一个良好的离合器能够提高汽车的寿命,所以设计一个操作简便分离快速的离合器更是十分重要的,故选择设计离合器能够做到对汽车重要部件的了解。
(2)离合器作为汽车的重要部件,它的功能不能忽视,离合器基本功用。
○1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件之间的滑磨,使转速逐渐接近,以确保汽车起步平衡。
○2当变速器换挡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的迅速分离切断动力的传递,以减轻齿轮与齿轮之间的冲击,保证换挡时工作平稳。
○3当传给离合器的转矩超过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时,其主,从动件之间产生滑磨,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目前汽车上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因此设计如此重要的汽车传动系统意义重大。
2、国内外研究动态国内外主要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
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而比较先进的离合器为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具体如下介绍:(1) 摩擦式离合器:发动机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从动毂借滑动花键与从动轴(即变速器的主动轴)相连。
压紧弹簧则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端面上。
发动机转矩即靠飞轮与从动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而传到从动盘上,再由此经过从动轴和传动系中一系列部件传给驱动轮。
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
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经常保持动力传递,而中断传动只是暂时的需要,因此汽车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是经常处于接合状态的。
摩擦副采用弹簧压紧装置即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
当希望离合器分离时,只要踩下离合器操纵机构中的踏板,套在从动盘毂的环槽中的拨叉便推动从动盘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松开的方向移动,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的传递。
资料:北京切诺基越野汽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3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BW06—8班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现状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安装在变速器和发动机之间,用于分离或接合发动机与驱动轮的动力传递。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汽车性能趋于高速化,载货汽车趋于大型化,要求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地提高,使离合器的使用条件也日渐恶化。
因此,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及寿命,简化操作(在某些车型上以至向自动操纵发展),已成为当代汽车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因此,在汽车个零部件中离合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离合器设计的好坏也十分重要早期离合器的结构型式是锥形摩擦式的。
其传递转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型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但其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档困难,且接合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
因此,为浸在油中工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所取代。
但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片与片间容易被油粘住(尤其在冷天油液变浓时),致使分离不彻底,造成换档困难。
所以它又被干式所取代。
多片干式摩擦离合器的接触面数多,使接合平顺柔和,保证了汽车的平稳起步。
但片数多又使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还是感到换档不够容易。
另外,其通风散热性不好,易引起过热,加快了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伤和碎裂。
调整不当还会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
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
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
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
因此,它不仅极为广泛地用在轿车、中小型客车及载货汽车上,近年来在大型汽车(当发动机最大转矩小于1000N.m时)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
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已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加装扭转减振器,防止传动系的共振,减小了噪声;采用摩擦较小的分离杆机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由螺旋弹簧、离合器盖、压盖、传动片和分离轴承总成等部分组成。
1. 离合器盖 离合器盖一般仅为120°或90°旋转堆成的板壳冲压结构,通过螺栓与飞轮联结在一起。离合器盖是离合器中结构形状比较复杂的承载构件,压紧弹簧的压紧力最终都要由它来承受。离合器盖是离合器的主动件之一,它与飞轮固定在一起,通过它传递发动机的一部分转矩给压盘。此外它还是离合器压紧弹簧和分离杆的支撑壳体。因此他需要具有足够的刚度。
发动机工作所需的转动惯量通常由飞轮、离合器压盘和离合器盖一起提供。理想的
飞轮结构应在提供相同转动惯量,并保证足够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飞轮质量,以钢板冲压方式取代吃传统铸造方式生产的飞轮可获得这种效果。该飞轮由铸铁制的压环、起动齿环和钢铁冲制的驱动盘三部分组成,齿环焊接在驱动盘上,压环与驱动盘铆接,压环构成飞轮转动惯量的主体,同时为离合器提供摩擦面和传导热量,驱动盘提高足够的飞轮刚度,并借助激光焊接与离合器盖相连,这种结构形式的改变可较传统铸铁飞轮减少相当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来,人们一直在研究汽车离合器技术,希望汽车运行更加快捷、舒适、安全、可靠。对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离合器在机械传动系统中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而存在的,它是汽车传动系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总成。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借接触面间的摩擦作用,或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或是用磁力传动来传递转矩,使两者之间可以暂时分离,又可逐渐接合,在传动过程中又允许两部分相互转动。目前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用弹簧压紧的摩擦离合器。发动机发出的转矩,通过飞轮及压盘与从动盘接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当驾驶员踩下离合器踏板时,通过机件的传递,使膜片弹簧大端带动压盘后移,此时从动部分与主动部分分离。摩擦离合器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能传递发动机发出的最大转矩,并且还有一定的传递转矩余力。 (2)能作到分离时,彻底分离,接合时柔和,并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3)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尽量小一些。这样,在分离离合器换档时,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连部分的转速就比较容易变化,从而减轻齿轮间冲击。(4)具有缓和转动方向冲击,衰减该方向振动的能力,且噪音小。 (5)压盘压力和摩擦片的摩擦系数变化小,工作稳定。 (6)操纵省力,维修保养方便。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如今的汽车离合器无论从性能、结构方面,都在发生诸多的变
化,它们大大优化了离合器各方面的性能,也反映了离合器作为汽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开题报告
1.汽车离合器的作用
汽车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来接合和切断动力的传递,以满足汽车的起步、行驶、制动等情况时的需要,汽车在启动时如果不设置离合器则变速器中的一些齿轮及轴将会参与到工作中来,结果会造成发动机的启动负荷增加;设置离合器后,在汽车启动时,分离离合器使变速器不参与工作,这样发动机启动负荷减小,便于启动,尤其对于一些较大功率的发动机或蓄电池存点不足的发动机而言尤为重要。
而目前汽车技术发展的方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可靠 应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汽车驱动防滑系统(ASR)、电控稳定程序(ESP)、电子巡航控制系统(CCS)、安全带、安全气囊(SRS)等。
(2) 环境保护 采用电控燃油喷射(EFI)、无分电器点火(DLI)、废气再循环控制系统、燃油蒸发排放控制系统、气门升程与配气相位可变控制系统、断油控制、进气压力波增压及废气涡轮增压控制、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等技术。
现今所用的盘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接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对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为满意的性能。
在1920年出现了单片干式离合器,这和发明了石棉基的摩擦面片有关。但在那时相当一段时间内,由于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接合时不够平顺等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单片离合器的从动盘金属片上是没有摩擦面片的,摩擦面片是帖附在主动件飞轮和压盘上,弹簧布置在中央,通过杠杆放大后作用在压盘上。后来改用多个直径较小的弹簧(一般至少6个),沿着圆周布置直接压在压盘上,成为现今最为通用的螺旋弹簧布置方法。这种布置在设计上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使压盘上弹簧的工作压力分布更均匀,并减小轴向尺寸。
2. 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是离合器中重要的压紧元件,在其内孔圆周表面上揩油许多均布的长径向槽,在槽的根部制成较大的长圆形或矩形窗孔,可以穿过支撑铆钉,这部分称之为分离指;从窗孔底部至弹簧外圆周的部分形状像一个无底宽边碟子,其截面为截圆锥形,称之为碟簧部分。
3. 压盘 压盘的结构一般是环形盘状铸件,离合器通过压盘与发动机紧密相连。压盘靠近外圆周处有断续的环状支撑凸台,最外缘均布有三个或四个传力凸耳。
4. 传动片 离合器接合时,飞轮驱动离合器盖带动压盘一起传动,并通过压盘与从动盘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使从动盘转动;在离合器分离时,压盘相对于离合器作自由轴向移动,使从动盘松开。这些动作均有传动片完成。传动片的两端分别与离合器盖和压盘以铆钉或螺栓联接,一般采用轴向布置。在离合器接合时,离合器盖通过它来驱动压盘共同旋转;在离合器分离时,可利用它的弹性恢复力来牵动压盘轴向分离并使操纵力减小。
5. 分离轴承总成 分离轴承总成由分离轴承、分离套筒等组成。分离轴承在工作时主要承受轴向分离力。同时还承受在告诉旋转时离心力作用下的径向力。目前国产的汽车中多使用角接触推力球轴承,采用全密封结构和高温铿基润滑脂,其端面形状与分离指舌尖部形状相配合,舌尖部为平面时采用球形端面,舌尖部位为弧形时采用平断面或凹弧形端面。
5. 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
6. 螺旋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4.研究主要内容
1.汽车的结构型式和主要参数进行选择
离合器的设置还可以使换挡时减轻变速器的打齿现象。一方面使换挡时将进入啮合的齿轮的转速差减小,是换挡更加轻便,另一方面,让发动机逐步地承受载荷同时通过油门的控制来加大牵引力,以克服汽车的全部载荷,使汽车平稳地进入运行状态,这样才能保证乘坐的舒适性,另外使机件逐步参与工作,而延长使用寿命。
离合器不但能完成以上任务,它在汽车上还可以承担一个保险器的作用,用来防止发动机及相关传动部件因承受过大负荷而损坏,当车速急剧变化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负荷将大大增加,这是已超过离合器所传递的扭矩,它便通过离合器打滑的形式对这种超负荷加以限制,保护了机件免遭损坏。
三、离合器的分类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液力偶合器: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 ,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 ,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 ,是从动件 。当泵轮转速较低时 ,涡轮不能被带动 ,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泵轮转速的提高 ,涡轮被带动 ,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 。
一、离合器的发展史
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型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质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采用锥形离合器的方案一直延续到20世界20年代中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易,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皮革带等。那时也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来替代锥形离合器。该结构采用内蹄-鼓式。这种结构型式有利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蹄紧贴鼓面。蹄-鼓式离合器用的摩擦元件为木块、皮革带等,蹄-鼓式离合器的重量较锥形离合器轻。无论锥形离合器或蹄-鼓式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当时所提供的材料符合体的摩擦系数变化很大,容易引起自锁)。
采用径向布置减振弹簧的双质量飞轮可改进以上缺陷。它由初级飞轮、3-4个减振
弹簧盒、阻尼盘和次级飞轮组成。由于这种减振弹簧盒径向布置,在初级飞轮上依靠四根宽厚的筋肋形成足够的飞轮刚度,并产生与传统飞轮相近的转动惯量。这种布置有利于在小空间上,以较小的质量获得最大的转动惯量,有利于减少总成结构的轴向尺寸,为次级飞轮和离合器让出更多的布置空间。其阻尼装置由一个耐磨塑料垫圈、一个带槽口的钢片和一个碟形弹簧垫圈构成,它们设置在阻尼盘上,靠阻尼盘内孔翻边定位并压紧,阻尼盘与初级飞轮铆接,塑料垫圈由次级飞轮上的槽口带动。实际证明,较之以往的双质量飞轮,这种结构可在有限空间内获得相当好的减振效果。
在产品技术方面, 国内汽车离合器企业经过不断地产品结构调整,国产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品种已经能全面覆盖国内重、中、轻、轿、微及农用等车型的需求,跟踪国外动力传动系统技术,研发新一代产品也取得了可喜成果,如双质量飞轮、液力变矩器、适用于300马力以上动力配套的由430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都获得了成功。
在发展过程中,离合器企业无论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还是为了进入配套、出口市场,都十分重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电磁离合器:靠线圈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摩擦式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盘式等几种。湿式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为多盘式的,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热。
四、离合器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了扭转减振器特性和性能价格比较理想的双质量飞轮结构,这种飞轮由初级飞轮、扭转减振器和次级飞轮组成。其中,初级飞轮一方面要为减振器和离合器提供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也以适当的转动惯量确保汽车起动,并减少向后传递的振幅。通常双质量飞轮均采用以圆弧状螺旋弹簧沿初级飞轮外圆周布置的方式,在布置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这种布置方式难以获得较大的初级飞轮转动惯量。该转动惯量过小会增加发动机和离合器相关零件的速度波动,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为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常需附加设置特殊的阻尼,这样会增加可开发难度和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