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宝汽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11级科技方法训练开题报告(离合器)

[12]姚国辉,汽车离合器打滑故障诊断与维修·河南科技,2014年;95-96.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10]ZhangJinle,Ma Biao,Zhang Ying-feng,Zheng Chang-songSimulation study on starting of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for trackehicles,2011,Vol.20,No,7合器结构的发展在早期研发的离合器结构中,锥形离合器最为成功。它的原形设计曾装在1889年德国戴姆勒公司生产的钢质车轮的小汽车上。它是将发动机飞轮的内孔做成锥体作为离合器的主动件。对当时来说锥形离合器的制造比较容易,摩擦面容易修复。它的摩擦材料曾用过驼毛带、皮革带等。那时也曾出现过蹄-鼓式离合器来代替锥形离合器。但无论锥形离合器、还是蹄-鼓式离合器,都容易造成分离不彻底甚至出现主、从动件根本无法分离的自锁现象。现在所有的盘片式离合器的先驱是多片盘式离合器,它是直到1925年以后才出现的。多片离合器最主要的优点是,在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结合比较平顺,无冲击。早期的设计中,多片按成对布置设计,一个钢盘片对着一青铜盘片。采用纯粹的金属对金属的摩擦副,把它们浸在油中工作,能达到更加满意的性能。浸在油中的盘式离合器,盘子直径不能太大,以避免在高速时把油甩掉。此外,油也容易把金属盘片粘住,不易分离。但毕竟还是优点大于缺点。因为在当时,许多其他离合器还在原创阶段,性能很不稳定。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引入和改进,使得盘式离合器可以传递更大的转矩,能耐受更高的温度。此外,由于采用石棉基摩擦材料后可用较小的摩擦面积,因而可以减少摩擦片数,这是由多片离合器向单片离合器转变的关键。20世纪20年代末,只到进入30年代时,只有工程车辆、赛车和大功率的轿车上才使用多片离合器。实际上早在1920年就出现了单片式离合器,但由于当时技术设计上的缺陷,造成了单片离合器在结合时不够平顺等问题。但是,单片干式离合器结构紧凑,散热良好,转动惯量小,所以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经常采用它,尤其是成功地开发了价格便宜的冲压件离合器盖以后更是如此。多年的实际经验和技术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首先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因为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由于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已能做到结合平顺,因此现在广泛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结合平顺性。离合器从动盘总成中装有扭转减震器,防止了传动系统的扭转共振,减小了传动系统噪声和动载荷。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离合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该进,乘用车上愈来愈多采用双质量飞轮的扭转减振器,能更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噪声。对于重型离合器,由于商用车趋于大型化,发动机功率不断加大,但离合器允许加大尺寸的空间有限(现离合器从动盘的直径已达430mm),离合器的使用条件日酷一日,增加离合器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成为重型离合器当前的发展趋势。为了提高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在重型汽车上可采用双片干式离合器。从理论上讲,在相同径向尺寸下,双片离合器的传扭能力和使用寿命是单片的一倍,但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散热等),实际的效果要比理论值低一些。结构上采用拉式膜片弹簧的离合器,其允许的传扭能力要比推式大。从动盘采用金属陶瓷的离合器比一般有机片摩擦材料的离合器传扭能力要提高30%,而使用寿命至少提高70%以上。近年来湿式离合器在技术上不断改进,在国外某些重型牵引汽车和自卸汽车上又开始采用多片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相比,由于用油泵进行强制冷却的结构,摩擦表面温度较低(不超过93℃),因此,起步时长时间打滑也不致烧损摩擦片。据报道,这种离合器有着良好的起步能力,其使用寿命可达干式离合器的5-6倍。
汽车离合器设计说明书(参考版)

专业实践报告(离合器)第1章汽车离合器综述1.1离合器的功能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联系的部件,主要作用是保证汽车起步平稳,保证传动系统换挡时工作平顺,防止传动系统过载等,在离合器的具体结构上,首选,在保证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下,应满足两个基本要求:首先,分离彻底、接合柔和。
其次,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的小。
此外,还要求离合器散热良好。
1.2离合器的类型膜片弹簧推式离合器1.3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摩擦离合器一般是有主动部分、从动部分组成、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
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发动机扭矩自曲轴传出,通过飞轮2和压盘借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3,在通过从动轴传给变速器。
当驾驶员踩下踏板时,通过拉杆,分离叉、分离套筒和分离轴承8,将分离杠杆的内端推向右方,由于分离杠杆的中间是以离合器盖5上的支柱为支点,而外端与压盘连接,所以能克服压紧弹簧的力量拉动压盘向左,这样,从动盘3两面的压力消失,因而摩擦力消失,发动机的扭矩就不再传入变速器,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
当放开踏板,回位弹簧克服各拉杆接头和支承中的摩擦力,使踏板返回原位。
此时压紧弹簧就推动压盘向右,仍将从动盘3压紧在飞轮上2,这样发动机的扭矩又传入变速器。
图1.1 离合器总成1-轴承 2-飞轮 3-从动盘 4-压盘 5-离合器盖螺栓 6-离合器盖 7-膜片弹簧 8-分离轴承 9-轴1.4对离合器的要求摩擦式离合器的结构类型非常多,而且有多种组合方式,但不管哪种结构类型,也不管什么组合方式,对它们的使用要求是一致的。
1. 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并有转矩储备。
2. 接合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
3.分离迅速、彻底。
4.离合器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5.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以保证工作温度不致过高。
6.应使传动系避免扭转共振,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减小噪声的能力。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本文旨在探讨离合器设计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出一种更加优化和可靠的离合器设计方案。
二、离合器的作用与原理离合器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连接和分离的装置。
在驾驶过程中,当我们需要换挡或者停车时,离合器起到了连接和分离发动机与变速器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连接或分离。
三、离合器设计的要求1. 承载能力:离合器在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同时,需要承受一定的扭矩和压力。
因此,离合器设计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确保其能够稳定传递动力,不发生滑动或断裂等故障。
2. 摩擦性能:离合器的摩擦性能直接影响着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和换挡的平顺性。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摩擦材料,并进行摩擦系数的测试和优化。
3. 热耐性: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热量,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热耐性,以防止摩擦片因过热而失效。
4. 可靠性: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需要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工作。
5. 轻量化: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轻量化已成为离合器设计的趋势。
轻量化不仅可以减少汽车的整体质量,提高燃油经济性,还可以提升汽车的操控性能。
四、离合器设计的方法与技术1. 材料选择:离合器摩擦片的材料选择对于离合器的性能至关重要。
常见的摩擦片材料有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摩擦性能、热耐性和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
2. 结构设计: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包括离合器盘、压盘、离合器壳体等部件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承载能力、可靠性和轻量化等要求,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3. 摩擦片表面处理:离合器摩擦片表面的处理可以提高其摩擦性能和热耐性。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磨砂处理、喷涂处理和电镀处理等。
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当需要重新恢复动力传递时,为使汽车速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比较平稳,应该适当控制放松 离合器踏板的速度,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向左移动,与飞轮恢复接触,二者接触面间的 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摩擦力矩也逐渐增加。当飞轮和从动盘接合还不紧密,摩擦力矩比较小时,二 者可以不同步旋转,即离合器处于打滑状态。随着飞轮和从动盘接合紧密程度的逐步增大,二者的转 速也渐趋相等。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而停止打滑时,汽车速度才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院 系 名 称: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开 题 时 间:
桑塔纳轿车离合器设计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பைடு நூலகம்
月
日
1/9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 指导教师
系部 职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教授
从事 专业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据环咨人员调查,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 200 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 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 30 多家,主要有:一东、三环、西湖、奇碟、福达、东传汽配、萨克斯、 法雷奥、爱思帝、华粤、宏协等。2005 年,我国 14 家离合器生产企业离合器总成产量约为 516.49 万套。2006 年,受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也获得快速增长,12 家企业离合 器总成产量突破 862 万套。但是从传统汽车离合器所占市场份额来看,由于乘用车中自动档比例的上 升,汽车离合器市场份额受挫,呈现下跌趋势。
轻型货车离合器设计-开题报告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设计的主要内容 (1)离合器的结构选择与类型。 (2)压紧弹簧布置形式的选择。 (3)压盘的驱动形式。 (4)离合器设计所需的数据。 (5)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6)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7)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8)减振弹簧的设计。 (9)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 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 (2)从动盘总成设计。 (3)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 (4)计算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和尺寸。 (5)画出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 工程图(折合 3 张零号图纸)。
我国主要内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杭州西湖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 限公司、桂林福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湖北三环离合器有限公司、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杭州奇 碟离合器有限公司、荣成市黄海离合器有限公司。我国主要外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上海萨克斯、 重庆爱思帝、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天津爱德克斯、佛山富士离合器有限公司、珠海华奧离合 器有限公司、宁波宏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全球知名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有采埃孚萨克斯、舍弗勒鲁克(LuK)法雷奥集团、富士离合器(F.C.C)、爱思帝。
离合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离合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离合器系统的发展趋势
• 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的离合器系统 • 节能环保、低噪音、低振动的离合器系统 • 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的离合器控制系统
离合器系统的展望
•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与创新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离合器系统设计 • 全球化、市场化、个性化的离合器系统服务
离合器系统的实验设备
• 发动机与传动系统测试平台 • 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 • 仿真软件与实验数据处理软件
离合器系统的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离合器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传动效率、可靠性、寿命等性能指标的预测 • 摩擦元件的磨损、热变形等关键问题的分析 • 系统结构优化与性能改进的建议
离合器系统的实验结果分析
• 性能指标与评估标准的验证与修正 • 仿真与实验的对比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 系统优化与改进措施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04
离合器系统的优化与改进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方法
• 基于仿真的结构优化设计 • 基于实验的结构优化方法
离合器系统的结构优化目标
• 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量损耗 • 提高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 • 减小系统体积,降低成本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离合器系统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 智能化: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 • 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率
技术挑战
• 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离合器系统的设计 • 节能环保、低噪音、低振动离合器系统的研发 • 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离合器控制系统的实现
离合器系统的性能改进措施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即自动手动变速器,是一种结合了手动和自动变速器优点的变速器。
在市场的日益发展下,AMT 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车辆,如乘用车、商用车等。
而其中的离合器控制系统则是实现 AMT 车辆换挡的核心部分。
因此,研究 AMT离合器控制系统,对于提高 AMT 车辆的换挡效率、降低磨损和提高驾驶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外对于 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控制策略的选择和实现上。
国内外学者采用了 PID 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控制器或者是串级 PI 控制器等方法来实现离合器控制系统。
但是在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于 AMT 离合器参数的优化方法不够完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离合器片系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齿轮比等,而当前的优化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2.缺乏关于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的深入研究,这会影响到离合器的精度和寿命。
三、研究内容和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 AMT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和性能改进进行研究。
具体研究方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离合器参数的优化:通过建立离合器参数优化模型,针对 AMT 车辆的特性和需求,优化离合器的工作参数。
主要考虑离合器片系数、发动机转速、变速器齿轮比等参数,以实现更快、更稳定和更舒适的换挡效果。
2. 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的研究: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探究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与换挡效率的关系,并对离合器片的材料和设计进行优化。
3. 离合器控制系统的改进:通过改进离合器控制系统算法,优化控制策略和参数设置,以提高 AMT 离合器的整体性能和可靠性。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预计通过建立离合器参数优化模型,探究离合器片粘滞性能和耐磨性能与换挡效率的关系,以及改进离合器控制系统算法,达到以下预期成果:1. 更快、更稳定和更舒适的换挡效果,提高 AMT 车辆的整体性能。
汽车离合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桑塔纳2000MT轿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学科部:理工专业:车辆工程班级: 081学号: 7012908022学生姓名:徐子芬起讫日期: 2012.2.13—2012.5.4指导教师:高伟职称:讲师学科部主任:审核日期:一、课题的依据及意义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57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从1999年汽车市场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发展期。
由1999年的183.2万辆的市场规模成长为2009年的1364.5万辆,10年来汽车的平均增长率超过20%。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冲击下,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汽车市场2008年仍保持6.8%的增长率,2009年更保持了46.15%的高增长率。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在全球地位已跃入产量和销量均为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地位已由1999年世界产量排名第9位跃升为2006、2007、2008年连续三年的第3位,市场销量连续三年连续第2位,2009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量和销量的都是第一的局面[1]。
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连续第二年全球第一。
我国汽车产量基数已经达到千万辆规模,由于汽车离合器的需求规模和整车产量关系密切,因此我国汽车离合器产品市场增长迅速,2010年我国离合器总销量额将达84亿元,是2005年的2.4倍;其中,盖总成2800万件,从动盘总成5700万件,液力变矩器100万套以上[2]。
目前全国有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约1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汽车离合器生产企业只有30多家,主要有:长春一东、湖北三环、杭州西湖、杭州奇碟、桂林福达、东传苏汽配、上海萨克斯、南京法雷奥、重庆爱思帝、珠海华奥、宁波宏协等。
近几年,受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的影响,汽车离合器产量获得快速增长,12家企业离合器总成年产量突破862万套,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以配套市场为主[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现代车用活塞式发动机 不能带负荷启动,它必须先在空负荷下启动,然后再逐渐加载。发动机启动后,得以稳 定运转的最低转速约为 300~500r/min,而汽车则只能由静止开始起步,一个运转着的 发动机,要带一个静止的传动系,是不能突然刚性接合的。因为如果是突然的刚性连接, 就必然造成不是汽车猛烈攒动,就是发动机熄火。所以离合器可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 地柔和地接合在一起,使发动机加给传动系的扭矩逐渐变大,至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时, 汽车便由静止开始缓慢地平稳起步了。虽然利用变速器的空档,也可以实现发动机与传 动系的分离。但变速器在空档位置时,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和发动机还是连接的,要转 动发动机,就必须和变速器内的主动齿轮一起拖转,而变速器内的齿轮浸在黏度较大的 齿轮油中,拖转它的阻力是很大的。尤其在寒冷季节,如没有离合器来分离发动机和传 动系,发动机起动是很困难的。所以离合器的第二个功用,就是暂时分开发动机和传动 系的联系,以便于发动机起动。汽车行驶中变速器要经常变换档位,即变速器内的齿轮 副要经常脱开啮合和进入啮合。如在脱档时,由于原来啮合的齿面压力的存在,可能使 脱档困难,但如用离合器暂时分离传动系,即能便利脱档。同时在挂档时,依靠驾驶员 掌握,使待啮合的齿轮副圆周速度达到同步是较为困难的,待啮合齿轮副圆周速度的差 异将会造成挂档冲击甚至挂不上档,此时又需要离合器暂时分开传动系,以便使与离合 器主动齿轮联结的质量减小,这样即可以减少挂挡冲击以便利换档。离合器所能传递的 最大扭矩是有一定限制的,在汽车紧急制动时,传动系受到很大的惯性负荷,此时由于 离合器自动打滑,可避免传动系零件超载损坏,起保护作用。
前离合器的发展趋势。 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和上的改进使人们逐渐趋向首选膜片弹簧离合器。首先,膜
片弹簧本身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杆的作用,使得零件数目减少,重量减轻;其次,离合 器结构大大简化并显著地缩短了离合器的轴间尺寸;再者,膜片弹簧具有良好的非线性 特性,设计合适可使摩擦片磨损到极限,压紧力仍能维持很少改变,且减轻分离离合器 时的踏板力,使操纵轻便。因此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各类车型中。
传统离合器分有拉线和液压式两种,自动离合器也分为两种: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 器和液压式自动离合器。机械电机式自动离合器的 ECU 汇集油门踏板、发动机转速传感 器、车速传感器等信号,经处理后发送指令驱动伺服马达,通过拉杆等机械形式驱使离
合器动作;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则是由 ECU 发送信号驱动电动液压系统,通过液压操纵离 合器动作。 液压式自动离合器在目前通用的膜片离合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控制单元 (ECU)和液压执行系统,将踏板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改为由开关装置控制电动油泵去 操纵离合器油缸活塞。变速器控制单元(ECU)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是集成在一 起的,根据油门踏板、变速器档位、变速器输入/输出轴转速、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 等传感器反馈信息,计算出离合器最佳的接合时间与速度。 自动离合器的执行机构由电 动油泵、电磁阀和离合器油缸组成,当 ECU 发出指令驱动电动油泵,电动油泵产生的高 压油液通过电磁阀输送到离合器油缸。通过 ECU 控制电磁阀的电流量来控制油液流量和 油液的通道变换,实现离合器油缸活塞的移动,从而完成汽车起动、换档时的离合器动 作。 离合器分类 国家标准 GBT10043-2003 汽车离合器有摩擦式离合器、液力变矩器 (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等几种。摩擦式离合器又分为湿式和干式两种。 液力偶合器 靠工作液(油液)传递转矩,外壳与泵轮连为一体,是主动件;涡轮与泵轮相对,是从 动件。当泵轮转速较低时,涡轮不能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分离状态;随着 泵轮转速的提高,涡轮被带动,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处于接合状态。 电磁离合器靠线圈 的通断电来控制离合器的接合与分离。如在主动与从动件之间放置磁粉,则可以加强两 者之间的接合力,这样的离合器称为磁粉式电磁离合器。 目前,与手动变速器相配合的 绝大多数离合器为干式摩擦式离合器,按其从动盘的数目,又分为单盘式、双盘式和多 盘式等几种。 湿式摩擦式离合器一般为多盘式的,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热。采用若干个螺 旋弹簧作为压紧弹簧,并将这些弹簧沿压盘圆周分布的离合器称为周布弹簧离合器。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离合器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提高,以适应新的使 用条件。从国外的发展动向来看,近年来汽车的性能在向高速发展,发动机的功率和转 速不断提高,载重汽车趋向大型化,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况。此外,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 也越来越高。所以,增加离合器的传扭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简化操作,已经成为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来自教授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路宝汽车的离合器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现代汽车工业具有世界性,是开发型的综合工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自 1953
年创建第一汽车制造厂至今,已有 130 多家汽车制造厂,700 多家汽车改装厂。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使用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 求。目前大部分汽车采用离合器作为汽车的动力传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