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场施工方案55204

预制梁场施工方案55204
预制梁场施工方案55204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某某合同段K42+000~K47+000,本路段有大桥1座,中桥1座,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其中K46+386-K46+478河口中桥桥长92m,桥梁孔跨布置:设计为4×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高为0.95米、每跨共7片空心板梁、全桥宽10.0米,中板5片每片梁宽1.25米,边板2片每片梁宽1.25米、悬臂0.63米,全桥共4跨共28片空心板梁;K46+723.5-K46+838.5柳溪大桥桥长115m,桥梁孔跨布置:设计为5×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本桥位于直线和R=125、Ls=50的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中。直线段采用7块空心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段加宽部分采用8块空心板,同时调整边板悬挑部分的长度,全桥共5跨共37片空心板梁。

二、场地布置

为了便于集中管理,确保梁板预制质量,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预制场设在K46+340~K46+460段,占地面积约1800平米。场地周围修筑隔离围墙,材料堆放区、拌和区、作业区、模板、钢筋制作区互相分开,场内主要作业区、堆放区及场内道路作硬化处理。

三、张拉台座的布置

梁板预制工期为3个月,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空心板预制台座10个,台座间距0.8米,配备3套钢模板,模板周转期为3天,台模周转期为11.5天。

四、施工方法

本标段共有20米预制空心板65片,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搅拌,龙门吊入模,张拉完毕后采用龙门吊移梁。自2010年6月下旬开始预制,2010年9月结束,历时3个月,如条件成熟,应力争提前预制。

1、制梁台座

预制底座采用30cm厚的C25混凝土,浇筑底座前先对地基进行夯实处理,台座要求下层有足够的刚度,须置于良好的地基上,下沉量不超过2mm。做法是在地基上用浆砌片石铺底,再在上面浇筑30cm厚的C25混凝土,两端加钢筋网。吊点位置处预留混凝土槽,吊梁时以便穿入钢丝绳。

2、模板制作

采用钢模板、钢支撑侧模桁架式,用纵横联杆联成整体大块模板,内模采用分解的倒梯形环状框架和小块模板组合。

底模:由8mm厚的钢板加工而成,直接安装在制梁台座上,用预埋螺栓与台座连在一起。

内模:内模均为小块模板,由侧模、角模、端横隔板及横隔通孔模板、顶模和底模等组成,内模架均由几种特制的组合钢模板组成,每环均可分解拆卸。内模底板为活动式,便于人员入箱内振捣。

侧模:侧模均由大块模板组成,侧模架由桁架式模架、纵横模联杆等组成。侧模沿梁长方向分成5节段,每套侧模由10块单元模扇组成,单元模扇长5m,单元模扇由面板、支撑面板的横肋、竖肋、竖向加劲肋、支架、顶拉杆、底连接拉杆、安装在侧模上的震动器支架组成。

3、震动器的选型与布置

为了保证梁体混凝土的密实度,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

选用HZ22-9型震动器,震动力为8kN,振动频率为48Hz,功率1.5kW,振幅1.6mm。附着式振捣器布置在离底板较近的位置,沿梁长方向的间隔按计算确定,一般1.5m左右。施工时,梁体两侧的震动器要交错布置,以避免振动力互相抵消。

4、材料

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进料时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必须齐全。

砂:天然硬质洁净河砂,细度模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质地坚硬的石灰岩、玄武岩,根据梁体不同部位钢筋与波纹管最小间距确定最大粒径和级配,其物理力学性能须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和缓凝早强剂作为复合外加剂,目的是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提高梁的早期强度以利于早张拉。

钢绞线: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高强低松驰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应无损伤、无死弯、无锈蚀,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化验单。使用前逐盘抽样作抗拉、抗弯试验,性能符合预应力规范者方准使用。

锚具: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材质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制造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5、模板支立及拆除

顺序为:安装底模→安装侧模→涂脱模剂→贴接缝止浆胶带→吊装钢筋骨架→吊装内模→绑顶板钢筋→安装端模。

立模时要注意:

模板要洁净,要均匀喷涂含腊量较高的脱模剂;

安装底模前,要在台座上准确标出梁的轴线;

模板的接缝要严密平顺,且板面局部平整度,不能大于2mm,相邻模板表面高差不能大于1mm。

拆模时,先拆两头端模、内模倒梯形环架,内模分小块从端头送出,最后拆侧模。拆侧模时要先用倒链将侧模向外拉出20cm后,再用龙门吊起吊,移到另一台座进行组拼。操作龙门吊时要注意起升不能太快,避免模板向上顶撞翼缘板。

6、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前要调直、除锈,下料、弯制要准确,加工好的半成品钢筋要分类挂牌存放,在相应的台座上绑扎成型钢筋骨架。台座上每隔1m 放一段25cm×25cm×150cm的方木,把钢筋置于其上绑扎,以利吊装。台座顶面要标出主筋、箍筋、模架、变截面位置及骨架长度。绑扎完经核对无误后进行点焊,点焊节点数应大于骨架总节点数的2/3。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外侧绑扎三角Upvc垫块。绑扎好的钢筋骨架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用双三角架作扁担,龙门吊整体吊装入模。

7、混凝土施工

钢筋和模板安装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签证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梁体混凝土设计为C50级,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9cm。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搅拌,混凝土运输车水平运输,并送至料斗,然后用龙门吊进行浇注。施工中分三层浇注:先浇底板,再浇腹板,最后浇顶板,每层皆由梁一端向另一端灌注,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确保全梁混凝土在初凝前灌注完毕。在浇底、腹板时,在顶板上放置钢板,避免混凝土落到顶板钢筋上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捣固:腹板捣固以附着式震动器为主,插入式震动棒为辅。附着式震动器必须两边对称振动,并严格控制振动时间;只能在灌注部位振动,不得空振模板。底板和顶板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要步点均匀,振动棒不能触及波纹管,以免波纹管被振破漏浆,影响张拉。梁体顶板在浇筑后要二次收浆,抹面拉毛,以防止出现沉陷裂纹。

养护:浇筑初凝后往顶板和箱内浇水,混凝土表面保持绝对湿润,防止时干时湿,梁体用帆布覆盖。

8、预应力施工及压浆封端

⑴、预应力钢绞线在下料前必须按照国家通用标准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能进行下料切割。

编束:钢绞线编束要保证钢绞线平行,不得缠绕,每1.0~1.5m用3~

5根22号铁线绑扎,距端点2.0米范围每0.5米绑扎一道。钢绞线编束后,将端点焊在一起,后用砂轮打磨端头,使之呈鸡蛋头形,以免穿束时戳坏波纹管,造成堵孔。

穿束:穿束前用大于钢铰线束直径0.5~1.0厘米大的通孔器疏通预应力管道,待通孔器顺利通过管道全程后方能穿束,同时穿束前须用压缩空气吹净管道内的水分和砂、石等杂物,穿束时先将导线穿过孔道与预应力筋束连接在一起,以导线牵接为主,以推送为辅,穿束后检查预应力筋外露孔口情况,保证两端外露相等,并满足张拉要求,最后散开预应力筋束端头,准备安装锚具、千斤顶。

⑵、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千斤顶和油压表均已校正,并在使用期内(校正系数不大于1.05)。 锚具按规定检验,合格者使用。

预应力筋具备出厂技术合格证,并经过复试合格。

预应力筋已按要求穿入孔道。

清除梁体孔道内的杂物。

梁段混凝土强度已达设计要求的可张拉的强度。

布设测量梁段挠度的观测点。

计算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并经复核无误。

张拉前要进行孔道摩阻系数和孔道偏差影响系数的测定,并据此计算出每束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伸长量的公式为:

其中:P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端的张拉力(N )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

A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mm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N/mm2)

???? ??+-=?+-μθμθkx e AE PL L kx )(1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钢绞线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⑶、纵向钢绞线张拉

安装工作锚:将钢绞线平行地逐根穿入,注意钢绞线不得交叉和穿乱,先安装中心或内圈锚孔的楔片,然后安装外圈锚的楔片,然后安装外圈锚环孔楔片,最后用套管适当用力将楔片敲入锚环孔,注意楔片间缝隙要均匀,其端头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要将之取下重新安装。

安装限位板,限位板凹槽要与锚环对中,不得错开。

安装千斤顶于孔道中线对位,注意不要接混大、小油缸油管。

按第一步安装工具锚,为使工具锚卸脱方便,在工锚环与楔片之间缠垫塑料布并涂少量黄油等润滑剂。

初张拉:仔细检查千斤顶、油路等安装正确无误后,开动油泵进入初张拉,应有2~3人扶正千斤顶使工作锚环进入锚垫板的限位槽内,待油表读数达初张拉应力时测量大缸行程和锚具楔片外露量。

超张拉:进一步检查千斤顶和油路,然后两端千斤顶同时加载,每次互相通报油压表读数,使两端读数在张拉过程中随时保持一致直到两端达到超张拉应力,这时测量大缸行程和楔片外露量,检查伸长值及其与理论值之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持荷5分钟在持荷状态下,如发现油压下降应立即补至超拉应力。

张拉:持荷5分钟,两端同时卸载(或补)至张拉控制应力即可。

Ⅷ回程、退楔:两端顶锚完成后,大缸分别回程到底,然后用小锤轻轻敲打工具锚环,取下楔片。最后依次取下锚环,拆除千斤顶、限位板。

多余钢绞线采用砂轮机切割,钢绞线外露锚环达3cm即可。QYC-230

型千斤顶是专门用来张拉单根钢绞线的一种千斤顶,最大张拉力230KN,最大行程200mm,如预施应力过程中发生滑丝,可以用QYC-230千斤顶张拉滑进的那根钢绞线,张拉力以不大于超拉力为原则,在张拉过程中楔片被带出,将之取下更换,并张拉至单根钢绞线的锚下控制应力顶锚,断丝则按上述步骤张拉钢绞线取下楔片,更换钢绞线后重新张拉。

9、孔道压浆

本桥预应力管道压浆方法为一次压注法,其操作程序如下:

⑴、清洗孔道:观察确无滑丝异常现象,割掉多余预应力筋,即可开始清洗孔道,先用高压水冲洗管道,将管道内的铁锈,污水等冲出,然后用高压风清吹管道,将预应力管道内的水吹净,直至出风口无水雾喷出止。

⑵、安装压浆器具:一次安装密封盖、压浆嘴、压浆阀、并将压浆管道与压浆机、进浆阀联接在一起,使进浆阀和出浆阀为开通状态。

⑶、拌制灰浆:先加水,然后倒入水泥和减水剂,在加入水泥和减水之前开动拌和机,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水泥浆倒入存浆罐时要经过小于5mm的过滤网筛。

⑷、压注灰浆:启动压浆泵开始压浆。待出浆阀溢出的稀浆变成浓浆时,关闭出浆阀,并保持0.4~1.0MPa的压力4~5分钟,然后关闭进浆阀,最后压浆泵回浆,卸掉压浆管。

⑸、拆卸压浆器具:待灰浆达初凝后,拆除压浆阀、压浆嘴、密封盖等,并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在夏季压浆,由于气温较高,要尽量缩短灰浆在管道内的存留时间,一般不要超过20分钟,并应在关闭进浆阀后在出浆端补压一次,以保证灰浆密实度。

10、梁的起吊与存放

本预制梁场投入2台25吨吊车及1辆平板拖车。梁板预制张拉完

毕养生后,将其起吊至存梁场。存梁场长度为65米,宽度为23米。存梁台座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宽40cm,基础坚实,台座顶面平整,底层枕木应置放在台座横向分中线上。底层垫30×20cm枕木,上层垫放20×20cm 方木。

梁板的存放按已有的存梁台座间距两端均匀分配,确保支点与梁板的支座位置重合。在存梁垛码时应严格控制支点位置,应使上下层支点对齐,严禁出现上层支点位于下层支点外侧,以防止空心梁板折断。梁的存放层数最多不超过三层。

11、梁的吊装

1>采用2台70吨吊车用平板拖车将梁板存梁区运送到每跨桥墩处。

2>架好吊车、套好钢丝绳。在梁底板与侧面的90°交角处用钢护角包住,以免吊装时损坏梁板外角。

3>安装橡胶支座。将砼垫石上的杂物及灰尘清理干净,按设计图纸尺寸标出支座中心线,画成十字线,同时在橡胶支座上画出十字中心线。将支座安放在垫石上,使支座十字中心线同垫石上十字中心线相吻合。

4>吊梁前先试吊。将梁板吊离支承面约3~5㎝时暂停,然后对梁板各主要受力部位的作用情况作周密的检查,确认作用良好,方可起吊。

5>落梁时为使落梁安装准确,在架设第一跨梁板时,在梁底划好两支座的十字中心线,在梁板的端立面上标出两个支座中心线的延长线,落梁时同盖梁、台帽上的十字中心线相吻合。其后的多跨依照第一跨梁为基准落梁。

6>落梁后检查橡胶支座是否造成局部受压现象,造成支座受力不均匀,如有受力不均匀,可将梁板重新吊起,在橡胶支座下面铺一层水泥砂浆或用适合厚度的薄钢板垫好,再落梁,使支座上下表面相互平行,且使梁底板与支座垫石全部密贴,同时使一片梁的两端支座处在同一水

平面上。

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工艺

五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管理资源配置

(1)质检人员配备

预制场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负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返工、停工等处理意见并强令执行。

(2)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配备

工地试验室配备本工程需要的各种试验、检测设备,并且保证通过业主、监理和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组织的认证,项目部测量队、队测量班配置全站仪、经纬仪、高精度水准仪,以满足工程需要。各类测试设备按规定进行定期检定。

(3)项目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控制有效”的质量自检体系。

2、技术组织措施

(1)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核对工程量,了解设计意图,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

(2)编好施工方案,并随工程进展不断调整。

(3)抓好工地试验室建设,确保各项试验及检测工作能如期展开。

(4)技术交底工作落实到班组,并有书面交接手续。

(5)深入工地,跟班作业,对出现的技术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及砼、砂浆配合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确保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砼、砂浆配合比达到设计要求。

3、质量保证措施

正确测量放样,安装好梁体模板,控制钢绞线位置,锚具正确埋设,正确张拉注浆。

六、工期保证措施

目标:在3个月内完成梁板预制工作。

1、提前做好施工准备,达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