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井轨道设计基础

合集下载

三维多目标定向井轨道设计(第四章)

三维多目标定向井轨道设计(第四章)

第四章 三维多目标定向井轨道设计井眼按照其轴线形状可以分为三类:垂直井、二维定向井和三维定向井。

这个分类并不是根据实钻的井眼形状,而是根据设计的井眼形状来分的。

原设计的两维定向井,实钻出来的井眼形状都是三维的,但它们仍被称为两维定向井。

这好象原来设计为垂直井,而实钻出来的井眼都有一定的井斜角和方位角。

它仍被称为垂直井一样。

只有当设计的井眼轴线,既有井斜角变化,又有方位角的变化,才能称为三维定向井。

三维定向井的设计和施工,都比两维定向井困难,三维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是将三维设计转化为两维设计。

本文重点讨论三维双目标及三目标的设计的问题。

第一节 一般三维双目标定向井轨道设计三维双目标定向井的设计,其设计方法与一般普通定向井设计一样,在已知第一靶垂深1H 、第一靶方位1φ、第一靶位移1A ,第二靶方位2φ、第二靶位移2A 、第二靶垂深2H ,造斜点井深a D ,第一靶后增降斜率z K 和变方位曲率K 参数下,进行基本参数计算。

1、基本参数计算1.1 计算两靶位移差和两靶垂深差12A A A -=∆ 12H H H -=∆1.2 计算过渡参数a e D H D -=1 1A S e =z z K R /5730=1.3 计算最大井斜角)2/(2(2221max e z e z e e e S R S R S D D tg -++⋅=-α1.4 各井段参数的计算和结果验算1.4.1 增斜段参数max α⋅+=z a z R D Lmax sin α⋅=z z R D)cos 1(max α-=z z R S1.4.2稳斜段参数e z e e w S R S D L 222-+=max cos α⋅=w w L D max sin α⋅=w w L S 2、扭方位段的设计中第一靶后,后续设计为扭方位设计。

其设计方式有:可设计为稳斜变方位井段后接变井斜(或稳井斜)稳方位井段的设计。

令:2H D t =2A S t = 2φφ=b 11cos φ⋅=A N b 11sin φA E b = 1H D b = max α=b A 1φφ=b wz b L L L +=2.1 设计水平投影图的主要参数 1sin φt t S E =1cos φt t S N =1A S b =扭方位点自b 点至t 点的设计示意图见图1,图2图1 扭方位设计2.2 扭方位轨道设计方法2.2.1设计水平投影图的主要参数计算变方位段水平投影曲率半径a R :πα5400sin 2⋅=K R b a(1) 计算变方位段方位扭转角A(见图3)'-'+-+=t a t t a t t a N R E arctg E R N E R arctg A 222(2)计算水平投影总长度S:)2(18022'⋅-++⋅⋅+=t a t t ab E R N E R A S S π (3)式(2)、(3)中''t t N E ,分别按下列式子计算:b b t b b t t N N E E N φφcos )(sin )(-+-=' (4)b b t b b t t N N E E E φφsin )(cos )(---=' (5)2.2.2垂直剖面图的设计计算变方位段终点与目标点连线井斜角c α:tt D S arctg Lc ∆∆=α (6) 式(6)中t t D S ∆∆,分别按下列式子计算:180πα⋅⋅--=∆b a b t t tg R A D D D (7)5.022)2('-+=∆t a t t t E R N E S (8)图2 扭方位水平投影图2.2.3 变方位段终点与目标点之间井段设计:A :变方位段终点与目标点之间井段设计为增(降)斜段,计算井斜角变化t α∆增斜段(或降斜段)曲率半径)(n z R R 和轨道长度t L ∆。

02 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解析

02 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解析
K表示曲线偏离直线的程度。
二、井眼曲率及其计算方法
O Δα A B αA
对方位不变的情况 垂直平面上某井段的曲率
R
Δl
KH
l
即只有井斜沿轴线的 变化。也叫井斜变化 率。
α
B
K H K
二、井眼曲率及其计算方法
1.定义
水平投影上的方位变化
Δl
N
O
(叫水平投影曲率) 不等于该段井眼的实际方位变化率, 因该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不等于空 间实际长度。(K为空间实际井眼的 方位变化率)
KA
S
ΔS
KA
K sin
二、井眼曲率及其计算方法
2. 空间曲线法求井眼曲率
依据:
根据微分几何原理,一条空间曲 L dN dE
dH
线的曲率K有公式
d 2H 2 d 2N 2 d 2E 2 K ( 2 ) ( 2 ) ( 2 ) dl dl dl
二、井眼曲率及其计算方法
H
井眼能增加的井斜值
B C D O A
增斜率: 降斜率:
单位长度井眼增加的 井斜值 单位长度井眼降低的 井斜值
E
三、定向井井身剖面设计
(一)名词解释
造斜段(增斜段): 降斜段: 稳斜段: 靶点:
增加井斜的井段
B C D O A
降低井斜的井段 控制井斜不变的井段 设计规定的,必须钻达的地
层位置,也称目标点
以 c ( c
1 2
2
)
代替,( 1、2)分别为上下测点井斜角
可得井眼曲率
K
2 sin c l l
2
2
二、井眼曲率及其计算方法

定向井第二讲

定向井第二讲

定向井轨道设计的内容包括: (1)选择轨道类型; (2)确定井眼曲率(包括增斜率、降斜 率、方位变化率); (3)造斜点的确定;
(4)轨道关键参数的计算; (5)轨道节点和分点计算; (6)设计结果输出。 前3项内容需要根据设计条件和要求 进行选择和确定;后3项是重点介绍的内 容,对于不同的轨道类型,这3项内容也 有所不同。
待钻井段是相对于已钻井段而言的,意 思是等待钻进的井段。 待钻轨道是从目前井底出发,钻达某个 目标点的。所以,所有待钻轨道设计都必须 给定两个点的坐标位置:一个是出发点(目前 井底),一个是目标点。除了给定两个点的坐 标位置外,还有两个点处的井眼方向。根据 井眼方向是否给定,可将待钻轨道分为两种 情况:
轨道设计依据的条件有两种:一种是 由地质、采油部门提供的分层地质情况预告 和目标点或目标井段的有关数据,如目标点 的垂深、水平位移以及设计方位等;一种是 由钻井工程部门根据设计原则和钻井的条件 选定的造斜点位置、造斜率的大小等。 将给定和选定的条件汇集于表2—2—1 中。表中各符号的解释如下:
(2)有利于采油工艺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 下,减小井眼曲率以改善油管和抽油杆的工 作条件。进入目的层的井段井斜角应尽量小 些,最好是垂直井段,以利于安装电潜泵、 坐封封隔器及其他井下作业。
(3)尽可能利用地层的自然规律。我们所 钻的沉积岩地层,由于倾斜、可钻性的各向异 性、可钻性的垂向和横向的变化以及其他地质 因素,具有自然造斜和使井跟方位漂移的规律。 充分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大大减小使用工具进 行轨迹控制的工作量。 (4)应有利于减小钻井难度。以便安全、 优质、快速、低成本地完成钻井。
(2)绕障或防碰要求。在设计方位线上, 可能存在某种障碍不允许设计轨道穿过,例 如,已经存在的老井,或某种不容易穿过的 地层或地质现象等。要求设计轨道要绕过这 些障碍。防碰要求主要是针对丛式井提出的, 设计结果中要给出防碰设计的有关内容。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教学PPT课件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教学PPT课件

td
70 136.81 2930.00 375.88 1830 400.00 3664.80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课后作业4
给定条件:Dt=1550m;Da=350m;αa=0;αt=550 ; K1=3.30/30m;Dtd=310m;试按照多靶三段式轨道设计该井, 并按如下表格填写结果。
井段
井段
项目
Oa
ab
bc
ct
td
井斜角
0
0~
~70 70
垂增
500
垂深
500
2793.19
位移增量 0
水平位移 0
1454.12 1830
段长
500
井深
500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课后作业3(答案)
给定条件:Dt=2793.19m;St=1454.12m;Sd=1830m; Da=500m;αa=0;αt=700 ;K1=30/30m;K2=2.50/30m ; 试设计该井双增式轨道,按如下表格填写结果。
St Sc R2 cosb cost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轨道节点参数的计算
井眼终点(d):
Ld
Lt
Dd Dt
cos t
S d St Dd Dt tg t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分点参数的计算
双增轨道的上增斜段和其它轨道的增斜段(ab段):
L j La L j
j
a
180 L j
a / K1
Lw
(Dt
Da ) 1718 .87(sin b cos b
sin a ) / K1
二维常规定向井轨道设计
多靶三段式轨道设计
多靶三段式的设计,采用 所谓的“倒推法”。

第2章 定向井井眼轨道设计

第2章 定向井井眼轨道设计

H t
眼 轨 道
n
i1
Si
St

n Hi Ht
维 i1


n Ni Nt i1
轨 n
道 Ei Et
i1
2.2 井眼轨道设计基本原理
三、轨道设计基本步骤
轨道刚性约束数 ≤轨道自由度≤ 轨道刚性约束数+ 轨道弹性约束数
1. 计算设计轨道的刚性约束数;
2. 根据轨道设计的有关原则和要求确定设计轨道的 弹性约束数;
2. 常见曲线段的自由度
• 直线段的自由度为1; • 二维圆弧段的自由度为2; • 三维圆弧段的自由度为3; • 圆柱螺线段的自由度为3。
2.2 井眼轨道设计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3. 轨道自由度
• 井眼轨道自由度为组成该轨道的所有曲线自由度之和; • 三段式轨道自由度为4; • 五段式轨道自由度为7; • 双增式轨道自由度为7。
S j Rz (1 cos j )
分点东西坐标和南北坐标用下式计算 :
N j S j cos0
E j S j sin0
2.3 轨道设计方法举例
4. 分点参数计算(以三段式为例)——稳斜段bt
L j Lb L j j b
H j Hb Lj cosb
S j Sb L j sin b
2.1 定向井井眼轨道设计原则
二、具体设计原则
4. 选择合适的稳斜段井斜角
• 稳斜段井斜角不宜太小,太小时方位不好控制; • 稳斜段井斜角也不宜太大,太大时施工难度增加; • 稳斜段稳斜角还应避开不利于携岩的稳斜角范围。
一般来讲,井斜角的大小与轨迹控制的难度有下面的关系:
➢ 井斜角小于15°时,方位难以控制; ➢ 井斜角在15°~40°时,既能有效地调整井斜角和方位,也能顺利地

第四节--定向井轨道设计--06

第四节--定向井轨道设计--06

斜面圆弧法进行设计
设计轨道是空间斜面 上的一段圆弧曲线+直 线。
可计算出该段圆弧的 长度,b点的井斜角和 方位角以及直线段的 长度。
可采用斜面圆弧法进 行内插完成分点计算。
斜面圆弧法进行设计 计算过渡参数γe:

at
(Da2t
N
2 at
Ea2t )0.5

x
c os1
Dat at
⑶ ⑷ ⑸
a
(N at 0)
(11) t
180o
s
in
1
R
Eat tg t s
2
in
t
s
in
a sin sin t
a
或用
(12)
t
a
c
os1
c
os t
s
cosa cos ina sint
t
(Nat 0)
式中, φX>φa时取正号;φX<φa时取负号。
圆柱螺线法进行设计
设计轨道是轴线 为铅垂线的圆柱 面上的一段圆柱 螺线。
重点讲B、C二类水平井的设计问题。
水平井轨道设计问题(B类)
设计水平井轨道需要考虑的问 题: 考虑两个不确定性问题: 目标垂深的不确定性: 造斜率的不确定性 : 考虑施工人员的轨迹控制能 力,特别是增斜段的轨迹控 制能力; 考虑所选的造斜率,套管能 否顺利通过? 目标段的长度,要受到众多 因素的影响。
油层较薄,根据最小和 最大造斜率。
水平井轨道设计问题 (C类)
三维单目标定向井轨道设计(单曲线)
设计条件:
给定 a点的坐标位置Da,Na,Ea和方向αa , φa ;
给定 t点的坐标位置Dt,Nt,Et ;

02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解析

02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解析

02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解析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成功完成定向井任务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井眼轨迹设计可以确保井眼轨迹在储层目标上的准确位置,有助于实现钻井目标的高效达成,并最大化产出。

井眼轨迹设计的目标是安全、经济、高效地达到钻井目标。

在进行井眼轨迹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井位布置:井位的选择是井眼轨迹设计的基础。

在选择井位时,需要充分考虑储层位置、产能分布、地质条件等因素,以确保最佳井位布置。

2.井眼弯曲:井眼轨迹设计中,需要考虑井眼弯曲的角度和半径,以确保钻井设备能够顺利通过管柱并避免钻井事故的发生。

3.接触储层的长度:在确定井眼轨迹的设计时,需要确定接触储层的长度。

根据储层情况,可能需要调整井眼轨迹的角度和位置,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接触到储层。

4.钻井流程:井眼轨迹的设计需要根据钻井流程来考虑,包括井口钻头运动、钻头下压和旋转等。

通过合理的井眼轨迹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钻井效率,减少钻井时间和成本。

5.地震数据和井速数据:井眼轨迹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地震数据和井速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预测井眼轨迹,减少风险,提高钻井成功率。

在进行井眼轨迹设计时,通常会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和条件,生成最佳的井眼轨迹设计方案。

在生成方案后,还需要进行验证和调整,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成功性。

总结起来,定向井井眼轨迹设计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工作。

它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井位布置、井眼弯曲、接触储层长度、钻井流程和地震数据等。

通过合理的井眼轨迹设计,可以提高钻井效率,减少风险,并最大化产出。

《定向井的基础知识》课件

《定向井的基础知识》课件

定向井的钻井液
定向井钻井液是定向井钻井过程中的循环介质,它能够起到冷却、润滑、携带岩 屑等作用,同时对钻头和井壁起到保护作用。
定向井钻井液通常由水、油、化学添加剂等组成,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 携岩能力和防塌性能等特点。
定向井的钻井工具
定向井钻井工具包括弯接头、无磁钻铤、稳定器等,它们能 够协助定向井钻头实现钻进过程中的定向控制。
安全性原则
轨道设计应确保钻井施工的安 全,避免因设计不当导致的井 眼坍塌、卡钻等事故。
环保原则
轨道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 破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
态环境。
定向井轨道设计的参数
01
02
03
04
井口坐标
井口位置的经度、纬度、高程 等参数。
井底坐标
井底位置的经度、纬度、深度 等参数。
井眼轨迹
包括井眼的起点、终点、方向 、倾斜角、弯曲度等参数。
பைடு நூலகம்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定向井技术 将不断向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方向发展。
01
03
定向井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 环保的钻井技术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为
油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4
定向井技术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相结合 ,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钻井过程,提高钻井效 率和安全性。
ABCD
测斜施工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测斜施工,了解钻 孔的角度变化情况。
纠偏施工
在进行纠偏措施后,进行纠偏施工,对钻孔进行 修正,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定向井的完井施工
完井施工准备
完成钻孔施工后,进行完井施工准备, 包括设备撤离、场地清理等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 道 设 计
一. 井身轨道设计方法
(一) 定向井/水平井两维剖面设计方法和设计类型选择
1.前言:
常规定向井/水平井剖面类型有十一种,每一种类型的设计方法又很多。

过去大多数文献介绍的剖面类型不全面、设计方法也很单一,公式复杂,不利于编制计算机程序和实际设计工作。

本章介绍了各种剖面类型和各种设计方法的统一的数学模型,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简洁、明了,对于研究定向井/水平井的剖面设计和实际编程应用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2.剖面设计方法:
把最具有一般性的无段制剖面作为基本剖面,在此基础上,选择和改变一些参数,可变成多种剖面类型。

下面就介绍各种剖面的选择和设计方法。

如图(2)在地质给定的靶点坐标和井口坐标,确定和计算如下基本剖面参数: H 1---第一靶点垂深,m
V 1---第一靶点水平位移,m
H 2---第二靶点垂深,m
V 2---第二靶点水平位移,m
H e ---降斜终点垂深,m (一般选择在第一靶点上30~50m )
L---稳斜段长度,m
R 1---第一增斜段曲率半径,m
R 2---第二增斜段曲率半径,m
H z --造斜点垂深,m
α1---第一增斜段终点井斜角,°
最终井斜角α2 ,单位°
降斜终点位移V e
规定:当H 2=H 1时,H e =H 1,V e =V 1,H e -H z =ΔH
2
122121
22)()(V V H H H H -+--=α1
21211)
)((H H V V H H V V e e ----=2
1R R R +=
(1) 选择H z 、R 1、R 2,求α1、L
令:
解剖面方程得:
(2)选择R 1、R 2、α1,求:H z 、L
解剖面方程得:
(3)选择R 1、R 2、L ,求:H z 、α1
解剖面方程得:
令:
则:
2
21cos αR R V A e --=A
R R A B B arctg --+-=2
2212α2
2sin αR H B +∆=1
1cos sin ααB A L +=1
2121112211)cos (cos )cos 1()
sin (sin sin αααααααtg R R V R R H H e e z -+----+-=1
12211sin )cos (cos )cos 1(αααα----=R R V L e 2
21cos αR R V C e --=2
2cos αR H D e +=
(4)选择R 1、H z 、α1,求:R 2、L
解剖面方程得:
(5)选择R 1、α1、L ,求:R 2、H z
根据剖面方程直接求得:
(6)选择H z 、R 1、L ,求:R 2、α1
解剖面方程得:
令:
R
C C R L L arctg --+-=2
2212α1
1cos sin ααL R D H z --=)
cos 1(11α--=R V E e 1
1sin αR H F -∆=)
cos(2cos cos sin 121112ααααα+--=E F R 1
122sin )cos (cos ααα--=R E L 1
21112cos cos sin )cos 1(αααα----=L R V R e )
sin (sin cos sin 212111αααα----=R L R H H e z 2
121cos sin ααR L R V G e ++-=
则:
(7)选择R 2、H z 、α1,求:R 1、L
根据剖面方程直接求得:
(8)选择R 2、L 、α1,求:R 1、H z
根据剖面方程直接求得:
(9)选择R 2、L 、H z ,求:R 1、α1
2
21cos sin ααL R H I ++∆=212sin )(cos ααR V H L J e --∆+=I J L
G arctg --=21α1
21112cos cos sin )cos 1(αααα----=L R V R e []1
212111cos 1)cos(1cos sin ααααα-----∆=R V H R e 1
12211sin )cos (cos )cos 1(αααα----=R R V L e 1
12211cos 1)cos (cos sin αααα----=R L V R e )
sin (sin cos sin 212111αααα----=R L R H H e z
解剖面方程得:
令:
N=M
则:
(10)选择H z 、L 、α1,求:R 1、R 2
解剖面方程得:
令:
则:
3.剖面类型和设计方法的选择:
在各种设计中,每种方法的选择项内,凡是有R 1、R 2、L 的可以分别取“0”或都取
)
cos 1(12α-+=R V K e 2
2sin αR L H M ++∆=)(
21801K
M arctg -︒=α1
12121cos 1cos sin ααα-+--=R L R K R 1
sin αL V P e -=1
cos αL H Q -∆=1
1221cos 1)cos (cos ααα---=R P R )
sin(sin sin sin )cos 1(2121112αααααα-+---=P Q R
“0”,R2还可以取“-”值;V2、V e、α2也可以分别取“0”或都取“0”,这样就可以在基本剖面的基础上形成多种剖面。

如:
当R2取“-”时,降斜段为增斜段;
当R2=0时,无降斜段;
当L=0时,无稳斜段;
当α2=0时,最后一段为直井段;
当V2-V e=0时最后一段没有;
当R2=0,L=0,V2-V e=0时是“直—增”剖面等等。

总之,可形成四大剖面类型:
(1)直—增—稳—降(增)—稳(直)剖面
设计方法(1)~(10)
(2)直—增—降(增)—稳(直)剖面
设计方法(2)、(5)、(6)、(8)、(9)、(10)
(3)直—增—稳剖面
设计方法(1)、(2)、(3)、(7)、(8)、(9)
(4)直—增剖面
设计方法(3)、(8)、(9)。

二.待钻井眼的井身剖面设计
当实钻轨迹(坐标位置或井眼方向矢量)偏离设计线时,要进行轨迹中靶预测或直接进行待钻井眼剖面设计,也叫随钻修正设计或纠偏设计。

下面就对两维剖面的的待钻井眼进行设计研究,如图(3)所示,目前井底点P,其参数如下:
ΔH—距目标点的垂深差,垂增,(m);
ΔA—距目标点的位移差,平增;(m)
αP—P点的井斜角,(°)
K—待钻井眼的井斜变化率,(°/100m)
R—待钻井眼曲率半径,(m)
L—待钻井眼稳斜段长,(m)
α—待钻井眼最终井斜角,(°)
当选定K(R)时,可求得α和L。

令:E=ΔH+RsinαP
F=ΔA-RcosαP
则:
F R R
F
E
E
arctg
--
+
-
=
2 2
2 2
α
讨论:
(一)当E 2+F 2-R 2=0时无稳斜段;
(二)当E2+F2-R2<0时须降斜,取K 为负值;
(三)当R-F=0时,
三.定向井/水平井工程设计简介:
定向井/水平井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一)钻井主要设备:
1.钻机系统:包括规格、功率、最大负荷等。

2.井架:型号、负荷、高度、补心高等。

3.泥浆泵:型号、功率、最高压力等。

4.动力设备:柴油机、发电机、压风机、顶驱等设备的型号、功率、台数、负荷
等。

5.固控设备:罐类、振动筛、除沙器、除泥器、沙泵等设备的型号、功率、个数、
性能等。

6.井控设备:封井器、控制系统、节流管汇等设备的型号、耐压、等性能。

(二)井身结构:
开钻次数、井眼尺寸×井深、 套管层次、套管尺寸×井深、口袋要求、水泥返高等内容。

(三)轨道剖面设计:
1.关键点(段)数据
2.完整剖面数据表
3.计算有关磁参数。

(四)送井钻具:
1.钻铤、钻杆、无磁钻杆(钻铤)、加重钻杆、各类接头等;
2.特殊工具:动力钻具、振击器、键槽破坏器、水力加压器等;
3.稳定器、钻具保护器、减阻接头等。

(五)钻具组合、钻进参数、主要技术措施等。

(六)井下安全技术措施,事故提示和预防。

(七)套管串结构、要求和固井技术措施。

E
F arctg 2=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