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ppt课件

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ppt课件
4-6天
心绞痛发作情 况
术后分析 CTFC
心肌酶、cTnT、hsCRP及抗氧化目的
二维超声及速度向 量成像〔VVI〕
丹红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心肌维护
速度向量成像〔VVI〕
防止了多普勒的角度依赖性 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 在二维超声切面上直观显示心肌的运动速度 和方向 应变及应变率为反映节段室壁收缩功能的有 效目的
PCI围术期心脏维护战略〔中医药〕
丹红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心肌维护
❖ 研讨人群 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00 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50例〕及首都医科 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50例〕进展PCI治疗的,既往 或本次就诊时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
改善心肌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
脑心通稳定兔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
TEXT HERE
丹红对不稳定心 绞痛患者PCI围手 术期的心肌维护
脑心通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脑心通有效成分: 黄芪 川芎 丹参 红花 水蛭……
黄芪
抗血栓 维护缺血心肌 强心
川芎
抗氧化 抑制炎症反响
丹参
抗氧化 抗凝 抗炎 降血脂
脑心通稳定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
• 脑心通可降低血清中TC、TG、LDL等的含量,改善脂代谢紊乱 • 脑心通可降低血清中CRP、MMP1、PAPP-A等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重要炎性目的,减轻炎
性反响 • 脑心通有轻度抑制CD36及TLR-4mRNA表达的作用,提示脑心通有能够经过此机制稳定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 • 验证了脑心通与最新发现的与冠心病风险独立相关的因子MMP9确实切作用 • 发现了脑心通与新的冠心病炎性目的Rcan-1的关系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护理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护理课件

04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 方法
中药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五脏六腑都有 关联,中药治疗需从整体出发,调理全身。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针对不 同的证候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
预防为主
中医强调“治未病”,在疾病未发生前采取措施预防,中药治疗以 调节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为主。
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国际合作与交流
03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将进一步加强,推
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 脑梗死、心肌梗死等。
常见症状与表现
胸闷、胸痛、心悸、 气短等心脏症状。
疲劳、乏力、呼吸困 难等全身症状。
头痛、头晕、肢体乏 力、口角歪斜、失语 等脑部症状。
疾病危害与影响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 威胁。
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长期残疾、认知障碍和情绪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培训护理 课件
目 录
•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理论基础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措施 • 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践方法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的未来展望
contents
0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脑部的 血管发生病变,导致血液循环障 碍的一类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逐渐增多, 旨在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降低 复发率。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培训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培训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3
冠心病 中医诊断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4
❖ 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名为“真心痛”,伤寒杂病 论名为“胸痹”。
❖ 中医研究冠心病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
❖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气阴两虚、痰浊阻滞等,
❖ 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主要用理气、益气、养阴、化 痰、活血、安神等。
心烦口渴加知母、黄柏,畏寒肢冷加附子、仙茅。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20
❖ 3.常用降压中药分析
❖ 钩藤:量大,后入,各种类型的高血压。 ❖ 益母草:通过活血、利尿而降压,量大。 ❖ 泽泻:利尿祛痰湿而降压,湿热者最宜。 ❖ 决明子、山楂:降血脂而降压,血脂高者最宜。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21
(4)服用降压药而肝肾受损者,应改用中药。
(5)一般10付中药血压可将5-10毫米汞柱,连服1个 月,血压可控制在理想范围,开始减降压西药, 有的可以停用西药。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23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24
寒热,舌淡苔白,脉沉弦细。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19
2.高血压病的论治要点
调肝:包括疏肝、清肝、平肝、柔肝。 补肾:包括补肾阴、补肾阳、阴阳双补。
3.高血压病的常用方剂
天麻钩藤汤
杞菊地黄汤
益肾降压汤:桑寄生30 女贞子15 怀牛膝30炒杜 仲15 泽泻30 仙灵脾30
头胀痛加钩藤、菊花,便秘加生熟地、何首乌、
❖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
❖ 主要药物: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麦冬、天冬、五味子、 当归、丹参、赤芍、枣仁。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疗和防治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PPT课件

紫苏油可保护内皮完好

临床研究发现,紫苏油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 代表性药物如通心络胶囊。该药不仅可以保护 血管内皮免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损害 ,还能修复已经受损的血管内皮,让血管内皮 变得光滑平整,粥样硬化斑块没有可以形成的 环境,同时还可以解除血管痉挛。
THANK
YOU
SUCCESS
2019/4/20
紫苏油作用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 在社会不断老龄化的进程中,老年性痴呆症患 者的增加成为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而且今后 有不断发展的趋势。血栓型老年痴呆症是由于 脑血管中形成的血栓导致脑细胞一部分坏死而 发病。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紫苏油有抑制血小 板凝聚的作用,所以它可以防止血栓形成,也 就是说紫苏油有可能对血栓型老年痴呆症有预 防作用。
心血管疾病常会引起如下症状:


活动后出现下肢局部疼痛、麻木或肌肉无力感,肢体 停止运动后,症状又缓解,重复相同强度的运动又出 现症状,休息后又可缓解,常常提示下肢动脉内由于 粥样斑块形成引起管腔狭窄,此时常说明心脏、脑等 重要器官血管有同样改变,须及时就诊。 突然意识不清,跌到在地,可伴或不伴有四肢抽搐, 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后自行清醒,其后无特别不适,医 学上称为晕厥。许多心血管疾病可导致晕厥,如心跳 过慢,各种心动过速,主动脉瓣膜狭窄,肥厚性心肌 病,肺栓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心肌梗死等, 此时必须及时就医,否则有猝死的危险。
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调养

多吃富含精氨酸的食物 富含精氨酸补肾填精食物有助调节血管张 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管舒张因子--氧化的 合成,减少血管损伤。这类食物有海参、泥鳅 、鳝鱼及芝麻、山药、银杏、豆腐皮、葵花子 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饮食调养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艾灸保健ppt课件

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艾灸保健ppt课件
消除并发症易患因素 防止并发症的复发率
防止复发率 降低伤残率 提高康复率
可编辑课件
2021/4/28
16
(一)艾灸疗法的文献研究
源于经典、基于临床 科学求证、创新理论
《神灸经纶》:“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 得顺,滞者得行。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寒者灸 之,使其气之温复也。
14
二级预防
临床前 期 发病期预防
已患病者
早发现 早诊断 早治疗
调节血压
调节血脂
调节血糖 抗血小 板聚集
既病防变
可编辑课件
2021/4/28
15
三级预防
临床预防 发病后期预防
借助治疗手段 患者早日康复 减少不良后果
有效措施来救治 治疗正确要及时 提高抢救成功率 降低病人残疾率
重视并发症康复治疗 提倡早期的综合治疗 尽早恢复其生理功能
可编辑课件
2021/4/28
13
(七)养心八珍汤
第一味药:爱心一片 第二味药:好心二寸 第三味药:正气三分 第四味药:宽容四钱 第五味药:孝顺常在 第六味药:老实适量 第七味药;奉献不拘 第八味药:回报不求
(八)调整心态四句话
第一句忘掉过去 第二句不看现在 第三句享受今天 第四句展望明天
2021/4/28
可编辑课件
26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配穴技巧
调节血压
二级预防
临床前 期 发病期预防
已患病者
调节血脂 调节血糖
既病防变
抗血小板聚集
调节血压


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
变 硬

高血压性心脏病
细 心脏负荷加重 发生左室肥大
动脉血管壁 长期高血压

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课件

中医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课件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
地位重要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 ,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历史悠久
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有 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和理论知识。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优势
01
02
03
个体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注重个体化治疗, 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 体质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 案。
调节心脏电生理
中医药通过调节心脏离子通道、影响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等途径 ,改善心脏电生理特性,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抗心律失常作用
部分中药具有明确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如炙甘草、黄连等,可用于 治疗各种心律失常。
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中医药能够缓解心悸、胸闷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 预后和生活质量。
05
中医药对心血管 疾病的防治作用 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1-20
contents
目录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概述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理论基础 • 中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实践应用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未来展望
01
CATALOGUE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概述
CATALOGUE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未来展望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
挖掘和整理中医药传统理论,探究其对 心血管疾病的独特认识和治疗方法。通 过对古籍文献的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知 识,发掘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防治方面 的潜在优势。
VS
研究方向二
开展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中医药在心血管 疾病防治中的疗效和安全性。采用科学严 谨的研究设计,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双盲 随机试验,客观评价中医药的疗效。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宣讲版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宣讲版

“心”在中医理论中,主要关联的是精神与意识活动 ,以及血脉的运行。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血失调、脉络受损有 关。
中医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分析
气血不足
脉络受阻,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可能导致心脑 血管疾病。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足可 能导致心脏功能减弱,血管弹性降低,引发心 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方剂及功效
丹参饮
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绞 痛、胸闷等心血管疾病症 状。
桃红四物汤
具有活血化瘀、养血舒肝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脑梗 塞、脑供血不足等疾病。
补阳还五汤
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化瘀 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 后遗症、肢体麻木等神经 系统疾病。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注意事项
调和气血
针灸理疗能够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更 加畅通,进一步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症
状。
疏通经络
针灸理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 以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有助 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疼பைடு நூலகம்和
不适。
A
B
C
D
增强免疫力
针灸理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 机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 病的复发。
调理脏腑功能
遵医嘱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 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切勿随
意更改药方或剂量。
饮食调理
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期间,患 者应注重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 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 响药效。
定期检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 方案。
04
中医针灸理疗与心脑血管 疾病
针灸理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脉络受阻

中医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和管理课件

中医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和管理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2
中医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中的应用
中医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的指导作用
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阴阳失衡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心脑血管 疾病的预防中,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情绪等方面,保持 阴阳平衡,以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藏象养生
中医藏象学说强调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调理脏 腑功能,可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 生。
05
总结与展望
中医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与贡献
个体化调理
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调理,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效预防和管理心脑血管 疾病。
独特的理论和技术
中医护理基于中医理论,采用独特的技术如针灸、拔罐、推拿等,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02
高致残率、致死率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和
预期寿命。
03
预防管理的重要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是降低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的关键环节。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
防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件目的与学习内容概述
中医护理在心脑血管疾病康复期的应用
康复期调理
中医护理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期,通 过调理气血、阴阳平衡,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复发风险。
膳食调护
中医护理强调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针对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提 供个性化的膳食调护建议,促进康复。
养生指导
中医护理注重养生预防,教导患者掌握适合自身的锻炼方法、生活 规律,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复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心脑血管奇药——红曲
(1)综合调节血脂的作用。抑制性胆固醇、甘 油三酯等酯类物质的合成,同时抑制酯类在肠道 内的吸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高密度 脂蛋白浓度
(2)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清除在血管内皮 下沉积的脂肪斑块,恢复血管的通畅。
(3)预防脑血栓、脑栓塞、脑出血、老年痴呆 等疾病。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脑动脉 硬化的发生。改善脑供血,防治脑细胞老化,预 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gaoxieya gaoxiezhi tangniaobing
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危险信号
心脑血管疾病六大危险性改变:
记忆改变
缺少蛋白质、维生素C、 • 维生素禁糖,
糖尿病
糖尿病
瑞源胶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