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卫生综合》考
【精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3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3(总分:80.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玉女煎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分数:1.00)【A】.阴虚胃热(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胃有积热【C】.血燥气郁【D】.脾胃伏火本题思路:2.越鞠丸的君药是()(分数:1.00)【A】.川芎【B】.香附(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神曲【D】.栀子本题思路:3.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憎寒壮热无汗,头目昏眩,目赤睛痛,口苦舌干,咽喉不利,涕唾稠黏,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数有力。
选方()(分数:1.00)【A】.小承气汤【B】.荆防败毒散【C】.大承气汤【D】.防风通圣散(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4.组成药物中含有车前子、木通、泽泻的方剂是()(分数:1.00)【A】.犀角地黄汤【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龙胆泻肝汤(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5.组成药物中含有竹叶的方剂是()(分数:1.00)【A】.犀角地黄汤【B】.普济消毒饮【C】.黄连解毒汤【D】.清营汤(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6.组成中含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的是()(分数:1.00)【A】.阳和汤(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当归四逆汤【C】.右归饮【D】.左归饮本题思路:7.《医宗必读》提出治泻九法,下列何法不属九法之中()(分数:1.00)【A】.升提【B】.淡渗【C】.清凉【D】.燥湿(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8.病人发热胸闷,口噤(作图)齿,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咽干口渴,心烦急躁,甚则神昏谵语,苔黄腻,脉弦数,应属痉证中哪一证候()(分数:1.00)。
硕士入学考试:2019年[西医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
![硕士入学考试:2019年[西医综合]考研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12335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61.png)
硕士入学考试:2019年[西医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1. 在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中,负反馈控制特点是A. 迅速B.有被动C.有预见性D.有可能失误答案:B2.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对Na+通透的门控状态是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答案:D3.在生理止血过程中,与识别损伤部位有关的血小板生理特征是A.血小板粘附B.血小板聚集C.血小板释放D.血小板吸附答案:A4.引起窦房结P 细胞动作电位0 期去极化的主要离子是A.INaB.lkC.lca-LD.lca-T答案:C5.能使功能余气量增加的呼吸系统病是A.肺炎B.矽肺C.肺水肿D.支气管哮喘答案:D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刺激呼吸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应较快B.外周化学感受器较易适应C.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效应等同D.一定水平的二氧化碳分压对呼吸运动是必需的答案:D7.促胃液素延缓胃排空的原因是A.抑制迷走迷走反射B.抑制壁内神经从反射C.增强幽门括约肌收缩D.增强肠胃反射答案:C8.大肠内细菌利用简单物质合成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和dB.维生素b 和kC.维生素c 和eD.维生素pp 和叶酸答案:B9.测得某人的基础状态下的耗氧量为14L/h,体表面积1.5 平方米,其BMR 约A.150B.167C.177D.186答案:C10.实验发现较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物质是A.带正电荷的古旋糖酐分子B.带负电荷的右旋糖酐分子C.电中性的右旋糖酐分子D.带负电荷的无机离子答案:B11.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内,不属于醛固酮诱导蛋白的物质是A.管腔膜上的钠通道B.管腔膜上的水孔蛋白C.基底侧膜上的钠泵D.线粒体中合成ATP 的酶答案:B12.与眼视近物所作的调节无关的反射活动是A.双眼会聚B.晶状体变凸C.瞳孔对光反射D.瞳孔调节反射答案:C13.能阻碍突触前膜释放地质而影响突出传递的物质是A.a-银环蛇毒B.有机磷酸酯C.肉毒梭菌毒素D.三环类抗抑郁药答案:C14.甲状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而产生生物效应的收徒属于A.核受体B.G 蛋白偶联受体C.酪氨酸激酶受体D.离子通道型受体答案:A15.1’25 二羟维生素D3 对钙磷代谢的影响A.升钙升磷B.升钙降磷C.升磷降钙D.都降答案:A16.下列关于睾酮对下丘脑腺垂体反馈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抑制GnRH 的分泌B.抑制FSH 的分泌C.抑制LH 的分泌D.降低腺垂体GnRH 的反应性答案:B17.2018N17A 蛋白质肽键的化学本质是A.氢键B.盐键C.酰胺键D.疏水键答案:C18.2018N18A DNA 在融解时温度的变化是A.280nm 处的吸光度增加B.容易和RNA 形成杂化双链C.CG 之间的氢键全部断裂D.50%的DNA 双链被打开答案:D19.2018N19A 磺胺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机制是A.不可逆抑制B.竞争性抑制C.反竞争抑制D.非竞争抑制答案:B20 .2018N20A 下述选项中糖酵解的生理意义A.提供葡萄糖进入血液B.为糖异生提供原料C.加快葡萄糖的氧化速率D.缺氧时为机体快速提供能量答案:D21 .2018N21A 下列哪项能促进ATP 合酶合成ATP 的因素A.物质的还原反应加速B.质子顺浓度梯度向基质回流C.寡霉素和ATP 合酶相作用D.电子从Cytb 到Cytc1 传递减慢答案:B22.2018N18A 可以直接利用甘氨酸合成的物质是A.二氢乳清酸B.磷酸核糖焦磷酸C.一磷酸腺苷D.二磷酸尿苷答案:C23.218N23A 体内快速调节代谢的方式正确的是A.酶蛋白的合成B.酶蛋白泛素化降解C.酶蛋白的磷酸化D.同工酶的亚基聚合答案:C24.2018N24A RNA 生物合成时,转录因子TFIID 结合的部位是A.TATA 盒B.ATGC.GC 盒D.poly A答案:A25.2018N25A 蛋白质生物时具有GTP 酶活性的物质是A.23rRNAB.EF-GC.EF-TuD.RF-2答案:C26.2018N26A 在生物个体中,几乎所有细胞都表达的基因是A.管家基因B.阻遏基因C.可诱导基因D.突变基因答案:A27.3028N27A 下列可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A.质粒降解B.核酸外切酶降解C.核酸降解D.逆转录答案:D28.2018N28A 下列在信号转导中大会第二信使作用的是A.一磷酸腺苷B.腺苷酸环化酶C.甘油二酯D.生长因子答案:C29.2018N19A 下列组织中,不会发生化生的是A.肾盂粘膜上皮B.宫颈柱状上皮C.结缔组织D.神经纤维答案:D30.2018N30A 下列组织组织中,不发生纤维素样坏死的是A.骨骼肌肌纤维B.心肌间质C.肾小球D.小动脉答案:A31、炎症细胞自血管游出后,在组织内做定向运动的现象称为A. 炎症渗出B.炎性浸润C.趋化作用D.阿米巴样运动答案:C32、单核巨噬细胞在局部增生、聚集而形成的结节状病灶称为A.炎性假瘤B.肉芽肿C.炎性息肉D.肉芽组织答案:B33、下列组织中,不发生癌的组织是A.皮肤附件B.肾上腺C.淋巴造血组织D.甲状旁腺答案:C34、下列对风湿热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B.发病与溶血性链球菌有关C.常可导致关节畸形D.心脏病变的后果对人体危害严重答案:C35、硅肺最早病理变化出现在A.两肺上叶B.两肺下叶C.上下肺交界胸膜处D.肺门淋巴结答案:D37、肝细胞碎片样坏死状态学改变是A.坏死肝细胞核碎裂B 肝小叶内肝细胞广泛的点状坏死C.坏死突破界板像肝小叶扩散D.肝细胞坏死超过三分之一造成小叶结构不完整答案:C38、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组织损伤的是A.自身抗体B.CD8+淋巴细胞C.苏木素小体D.狼疮细胞答案:C39、浸润性乳腺癌与乳腺硬化性腺病形态学相似,鉴别两者最重要的依据是浸润癌核分裂象多见B.浸润癌腺体异形性明显C.浸润癌增生明显D.浸润癌腺腔周围无肌上皮细胞答案:D40、下列疾病中,属于化脓性炎的是A.大叶性肺炎B.淋病性尿道炎C.肠伤寒D.阿米巴肝脓肿答案:B41、巨幼细胞贫血的红细胞形态特点A.大椭球形B.可能是球形C.靶形D.镰刀型答案:A42、可能出现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的是A.动脉导管未闭B.室间隔缺损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答案:C43、支气管哮喘有别于心源性哮喘的临床表现是A.咳嗽,咳痰B.多于夜间发作C.为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缓解D.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答案:A44、栓塞后溶栓的指征是A.低血压晕厥B.剧烈胸痛C.低氧血症D.咯血答案:A4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为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且CD8+淋巴细胞为主的疾病是A.结节病B.特发性肺纤维化C.肺泡蛋白沉积症D.过敏性肺炎答案:D46、男性,48 岁,外出旅行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乏力,腹泻5 天,查体:血压120/76,神智清,双下肺湿罗音,化验血,白细胞12×10 的9 次方,中性粒细胞87%,血Na126。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word精品文档40页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试题A1.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每一道试题由一个题干和四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
选项A、B、C、D中只有一个为正确答案,其余均为干扰答案。
考生在回答本题型时需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备选答案。
1.人体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依靠的调控系统是A.非自动控制系统B.负反馈控制系统C.正反馈控制系统D.前馈控制系统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体内控制系统及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所谓反馈控制系统是指受控部分除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而改变功能状态外,还发出信息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反馈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其中负反馈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余选项均为控制论中的内容,与本题不符。
2.神经细胞膜上钠泵活动受抑制时,可导致的变化是A.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B.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C.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减小D.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增大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钠泵的功能以及对膜电位的影响。
钠泵的转运模式又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其可导致细胞外高钠、细胞内高钾。
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钾离子具有通透性是形成静息膜电位的最主要因素;如果钠泵受到抑制,在细胞膜内外钾离子浓度差将明显下降,安静状态下钾离子外流减少,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下降,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也会下降。
同时,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下降。
3.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完成信息传递后,能消除接头处神经递质的酶是A.Na+-K+-ATP酶B.乙酰胆碱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D.磷酸二酯酶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递质的分解。
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从突触前膜内释放出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ACh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即将兴奋传递过去,完成任务的ACh会从突触后膜上脱落下来,被突触间隙内的乙酰胆碱酯酶水解成为胆碱和乙酸,以消除其作用4.维持血浆pH值相对恒定最重要的缓冲对是A.Na2HPO4/NaH2PO4B.NaHCO3/H2CO3C.K2HPO4/KH2PO4D.KHCO3/H2CO3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是血浆对维持机体pH恒定所发挥的缓冲功能。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中医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12)Ⅰ考试性质中医综合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中医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招生考试科目。
其目的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六部分。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
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制,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正确的辨证诊断、立法、处方用药及调护。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45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5题方剂学35题中医内科学30题针灸学20题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1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80分B型题60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X型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Ⅳ考查内容一、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答案与解析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科目试题一、A型题:1~36小题,每小题1.5分;37~81题,每小题2分,共1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依据是A. 病程的变化B. 病机的变化C. 症状的变化D. 体征的变化1.【答案】B【解析】“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辩证论治的具体体现。
由于体质的差异,同一疾病可出现病情发展、病机变化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症候,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法,称为“同病异治”。
不同的病因或疾病,由于患者的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证候随体质而化,可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变化和证候,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2. 《素问·五脏生成篇》原文“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中“主”是指A. 生我B. 我生C. 克我D. 我克2.【答案】C【解析】《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心之合脉也,其容色也,其主肾也。
”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 “阳中求阴”是指A. 补阴时佐以补阳B. 补阳时佐以补阴C. 补阳制阴D. 补阴制阳3.【答案】A【解析】《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此即阴阳互济的方法。
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因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治疗阳虚证时,在补阳剂中适当佐以阴药,谓之“阴中求阳”;治疗阴虚证时,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补阳药,谓之“阳中求阴”。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及答案word资料14页

二○○一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题及答案(A型题)答题说明(1—92题)每一道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跨膜转运的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A.与Na+偶联的继发性主动转运B.原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单纯扩散E.Na+—Ca2+交换2.神经纤维安静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跨膜电位梯度和Na+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B.跨膜电位梯度和C1-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C.跨膜电位梯度和K+的浓度梯度方向相同D.跨膜电位梯度阻碍K+外流E.跨膜电位梯度阻碍Na+外流3.细胞外液的K+浓度明显降低时,将引起A.Na+-K+泵向胞外转运Na+增多B.膜电位负值减小C.膜的K+电导增大D.Na+内流的驱动力增加E.K+平衡电位的负值减小4.在神经纤维,Na+通道失活的时间在A.动作电位的上升相B.动作电位的下降相C.动作电位超射时D.绝对不应期E.相对不应期5.下列有关神经-肌肉接点处终板膜上离子通道的叙述,错误的是A.对Na+和K+均有选择性B.当终板膜去极化时打开C.开放时产生终板电位D.是N—ACh受体通道E.受体和通道是一个大分子6.成人每天的淋巴液流量大约为A.20-40L B.2-4L C.200-400mL D.20-40mL E.2-4mL 7.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将引起A.左室射血速度增快B.心输出量增加C.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D.左室射血时达到最高室压的时间缩短E.左室射血时的最高室压下降8.调节器官血流量的主要血管是A.毛细血管B.微动脉C.静脉D.动—静脉吻合支E.毛细血管后静脉9.心率减慢(其他形成血压的因素不变)时,将增加的是A.动脉舒张压B.动脉收缩压C.平均动脉压D.心输出量E.动脉脉搏压10.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将出现A.心室舒张末期室内压下降B.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下降C.心室开始收缩时的速度减慢D.心室收缩时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延迟E.心室收缩时最大张力增加11.与CO2比较,O2在体内的扩散系数A.较大,因为O2与血红蛋白结合B.较小,因为O2的溶解度低C.较大,因为O2的分压梯度大D.较小,因为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E.二者基本相同12.吸气时厢肌收缩,胸内压将A.等于零B.负值减小C.更负D.等于肺泡内压E.等于大气压13.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时,下列项目中将增加的是A.死区通气B.机能余气量C.补吸气量D.肺泡通气量E.肺泡C02张力14.导致静脉02分压增高的情况有A..氰化物中毒B.体育锻炼C.心输出量降低D.贫血E.CO中毒15.某物质的肾阈是指A.该物质的最大滤过率B.该物质的最大重吸收率C.该物质开始在尿中出现的血浆浓度D.该物质的最大分泌率E.该物质的最大分泌能力16.血浆中肾素增加时,将引起增加的是A.血浆K+浓度B。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模拟试题1(总分:105.00,做题时间:18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66,分数:66.00)1.“胃不和则卧不安”治宜用()(分数:1.00)A.保和丸B.平胃散C.归脾汤D.半夏秫米汤E.半夏泻心汤√解析:2.胃痛发生的常见原因不包括()(分数:1.00)A.寒邪客胃B.饮食伤胃C.肝气犯胃D.脾胃虚弱E.瘀血滞胃√解析:3.患者,嘈杂而兼见口淡无味,食后脘胀,舌淡,脉虚,治宜选()(分数:1.00)A.四君子汤√B.归脾汤C.温胆汤D.香砂六君于汤E.理中丸解析:4.患者,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身热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数,治宜选()(分数:1.00)A.桑菊饮B.滋水清肝饮C.桑杏汤D.泻白散√E.百合固金汤解析:5.肥儿丸的功效是()(分数:1.00)A.消积、健脾、清热√B.祛蛔消疳、补养脾胃C.驱杀肠中诸虫D.消积燥湿、泻肝驱虫解析:6.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分数:1.00)A.《内经》√B.《针灸甲乙经》C.马王堆汉墓《帛书》D.《难经》E.《于金要方》解析:7.拔火罐最为常用而又不易烫伤皮肤的方法是()(分数:1.00)A.闪火法√B.架火法C.贴棉法D.投火法E.滴酒法解析:8.根据本经子母补泻法,肺经实证应取()(分数:1.00)A.列缺B.孔最C.太渊D.尺泽√E.鱼际解析:9.雷火针是()(分数:1.00)A.一种温针B.一种火针C.一种特制的毫针D.一种针艾相结合的针具E.一种实按灸√解析:10.外感风寒咳嗽取穴()(分数:1.00)A.肺俞、太渊、三阴交、行间B.肺俞、尺泽、列缺、风门√C.肺俞、尺泽、列缺、大椎、合谷D.肺俞、太渊、三阴交、孔最E.肝俞、尺泽、三阴交、孔最解析:11.眩晕头重如裹,胸闷恶心,少食多寐,神疲困倦,舌胖苔白腻,脉濡滑,属()(分数:1.00)A.肾精亏损B.肝阳上亢C.气血虚弱D.痰湿中阻√E.心脾两虚解析:12.发病缓慢,足跗先肿,渐及全身,按之凹陷,面色萎黄,神疲肢冷,脘闷腹胀,纳差便溏,小便少,舌淡脉沉,属水肿之()型。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卷word资料21页

99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西医综合科目试卷2019-4-14 0:0【大中小】【我要纠错】(A型题)答题说明(1~92题)每一道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在答题时,只许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出现动作电位C.有髓纤维的跳跃传导速度与直径成正比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直径增加而降低2.下列关于神经纤维膜上Na通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是电压门控的B.在去极化达阈电位时,可引起正反馈C.有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D.有髓纤维,主要分布在朗飞氏结处E.与动作电位的去极相有关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主要是由哪些离子跨膜运动形成的?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内流,K外流E.K内流,Ca外流4.减少浴液中的Na浓度,将使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A.增大B.减小C.不变D.先增大后减小E.先减小后增大5.下列哪一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减少?A.阻断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导B.刺激心脏的交感神经C.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D.心舒末期容积增加E.由平卧转为站立6.关于急性失血引起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动脉血压下降B. 红细胞的比容升高C.心率加快D.中心静脉压下降E.皮肤苍白湿冷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A.收缩压B.舒张压C.脉压D.外周阻力E.心输出量8.血管对血流的阻力A.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B.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C.取决于血管壁的厚度D.在血液粘滞度升高时增大E.和血管的长度无关9.家兔静脉内注入20%葡萄糖10rn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D.ADH分泌减少E.醛固酮分泌增多10.关于ACTH分泌的调节,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受下丘脑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B.受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C.受醛固酮的反馈调节D.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调节E.有与光照无关的日周期变化11.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吞噬12.女性正常排卵的黄体A.分泌孕酮B.分泌雌激素C.分泌黄体生成素D.分泌孕酮及雌激素E.分泌孕酮、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13.下列关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能降低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B.能增加肺的顺应性C.当肺泡直径变小时,使肺泡内衬液的表面张力增加D.当缺乏时,肺泡出现明显的萎陷E.当缺乏时,间接的结果可能使体循环动脉血的PH下降14.食物的氧热价是指A.1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食物氧化消耗1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C.氧化1g食物消耗1L 氧时所释放的能量D.1g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E.1g食物在体外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15.刺激视上核主要可引起A.催产素释放减少B.催产素释放增加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D.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E.瞳孔扩大16.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不变E.易受内环境改变的影响17.平时维持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B.下丘脑C.中脑和脑桥D.延脑E.脊髓中间外侧柱18.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B.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C.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D.B淋巴细胞从骨髓迁移,在胸腺中胸腺激素的作用下发育成熟E.T淋巴细胞寿命较长,可达数月至一年以上19.含有两个羧基的氨基酸是A.谷氨酸B.丝氨酸C.酪氨酸D.赖氨酸E.苏氨酸20.在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A.2‘,3’—磷酸二酯键B.3‘,5’—磷酸二酯键C.2‘,5’—磷酸二酯键D.糖苷键E.氢键21.三羧酸循环主要是在亚细胞器的哪一部位进行的?A.细胞核B.细胞液C.微粒体D.线粒体E.高尔基体22.脂肪酸氧化的限速酶是A.肉毒减脂肪酰辅酶A转移酶IB.Δ2烯酸水化酶C.脂酰辅酶A脱氢酶D.L—β羟脂酰辅酶A脱氢酶E.β酮脂酰辅酶A硫解酶23.运载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脂蛋白是A.乳糜微粒B.HDLC.IDLD.LDLE.VLDL24.乙酰辅酶A是哪个酶的变构激活剂?A.糖原磷酸化酶B.丙酮酸羧化酶C.磷酸果糖激酶D.柠檬酸合成酶E.异柠檬酸脱氢酶25.可磷酸化蛋白质上酪氨酸残基的蛋白激酶是A.蛋白激酶CB.依赖于CAMP的蛋白激酶C.依赖于CGMP的蛋白激酶D.SrC蛋白激酶E.磷酸化酶b激酶26.磷酯酰肌醇4,5二磷酸可为下列哪一种酶水解成甘油二酯和1,4,5—三磷酸肌醇?A.磷酯酶A1B.磷酯酶A2C.磷酯酶BD.磷酯酶CE.磷酯酶D27.通常血清中酶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体内代谢降低使酶的降解减少B.细胞受损使细胞内酶释放入血C.细胞内外某些酶被激活D.酶由尿中排出减少E.在某些器官中制造增加28.HbO2解离曲线是S形的原因是A.Hb含有Fe2+B. Hb含四条肽链C.Hb存在于红细胞内D.Hb属于变构蛋白E.由于存在有2,3DPG29.干扰素抑制蛋白生物合成是因为A.活化蛋白激酶,而使eIF2磷酸化B.抑制肽链延长因子C.阻碍氨基酸tRNA与小亚基结合D.抑制转肽酰酶E.使核蛋白体60s亚基失活30.人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是A.尿素B.胺C.肌酸D.β丙氨酸E.尿酸31.紫外线对DNA的损伤主要是A.引起碱基置换B.导致碱基缺失C.发生碱基插入D.使磷酸二酯键断裂E.形成嘧啶二聚物32.能使GTP结合蛋白中的GS亚基丧失GTP酶活性的是A.霍乱毒素B.百日咳毒素C.白喉毒素D.抗霉素AE.鱼藤酮33.下列哪个脏器不发生坏疽?A.肺B.下肢C.阑尾D.小肠E.脑34.混合性血栓可见于A.静脉内柱状血栓的尾部B.毛细血管内血栓C.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疣状血栓D.动脉血栓头部E.心室内附壁血栓35.在急性蜂窝织炎组织中,浸润的炎细胞是A.浆细胞B.淋巴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巨噬细胞36,关于炎症介质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凝血系统在炎症中具有重要功能B.C3,C5是重要的炎症介质C.缓激肽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D.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可导致发热、疼痛E.组织胺具有阳性趋化作用37.在下列描述中,哪一项不符合高血压的病理变化?A.细小动脉硬化B.左心室肥大C.肾脏大瘢痕性萎缩D.脑出血E.视乳头水肿、出血38.最常引起肝硬化的肝炎类型是A.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C.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持续性肝炎E.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持续性肝炎39.下列哪种肿瘤是恶性肿瘤?A.畸胎瘤B.错构瘤C.精原细胞瘤D.多形性腺瘤E.纤维腺瘤40.诊断腺癌时,下列指标中哪项最重要?A.肿瘤出血坏死明显B.肿瘤呈浸润性生长C.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D.肿瘤发生于实体腺E.恶性肿瘤细胞呈腺样排列41.下列哪一项有关早期食管癌的记述是不正确的?A.常无明显临床症状B.可以是粘膜内癌C.可以是粘膜下癌D.可以是原位癌E.可以浸及浅肌层42.肾病综合征不伴有A.蛋白尿B.水肿C.血尿E.高脂血症4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系膜细胞大量增生B.肾小球内皮细胞显著增生C.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显著增生D.毛细血管基底膜多量钉状突起E.毛细血管壁增厚呈车轨状或分层状44.何杰金病具有诊断意义的细胞主要是A.何杰金细胞B.陷窝细胞C.多形性细胞D.R—S细胞E.末分化细胞45.遗传性α—抗胰蛋白酶缺于与下列哪种肺气肿的发生关系密切?A.小叶中央型肺气肿B.间质性肺气肿C.全小叶型肺气肿D.肺大泡E.瘢痕旁肺气肿46.骨化性肌炎,在肌肉组织内出现骨组织,称为A.萎缩B.增生C.化生D.肥大E.变性47.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位于A.回肠末端及升结肠B.升结肠C.降结肠D.全结肠E.直肠及乙状结肠48.关于消化性溃疡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在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B.绝大多数病例病变位于胃和十二指肠C.男性发病多于女性D.全世界均多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卫生综合》考试大纲(科目代码353)Ⅰ.考试性质卫生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公共卫生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有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公共卫生有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流行病学约25%卫生统计学约20%环境卫生学约15%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约25%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约15%四、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120题,每小题1.5分,共180分B型题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X型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Ⅳ.考查内容一、流行病学(一)绪论1.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与用途。
2.流行病学的发展历史。
(二)疾病分布1.描述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等指标的计算及意义)。
2.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流行、大流行的概念)。
3.疾病的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人群分布的概念。
爆发、季节性、周期性、长期变异的概念及流行病学意义。
4.疾病的地区、时间和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
(三)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的定义、种类。
2.现况调查的概念和目的,现况调查的种类、特点和设计方法。
3.现况调查的偏倚。
4.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四)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概念、特点,设计要点。
2.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队列研究的种类及优缺点4. 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和控制。
(五)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特点,设计要点2.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3.病例对照研究的种类及优缺点。
4.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偏倚(选择偏倚、测量偏倚、混杂偏倚)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六)实验流行病学1.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定义和特点,类型。
2.临床试验的定义、设计原则和设计组成部分。
3.社区干预试验的概念。
(七)筛检1.筛检的定义、目的及应用原则。
2.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真实性评价(包括敏感度、特异度、似然比、Youden 指数、ROC曲线等),可靠性评价,预测值。
3.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包括并联、串联实验等)。
4.疾病筛检的评价(八)病因和病因推断1.病因的概念,病因模式及其演变。
2.病因推断的一般过程,Mill准则。
3.统计学关联,病因因果关联,病因推断的标准。
(九)疾病监测1.疾病监测的定义,疾病监测种类与方法。
2.熟悉:疾病监测几个基本概念和种类。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1.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
3.传染病常见的传播途径。
4. 传染病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5. 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6.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影响传染病流行的因素。
(十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1.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流行特征、危险因素。
2. 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防制策略和措施。
(十二)伤害流行病学1.伤害的定义和流行特征。
2.伤害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二、卫生统计学(一)绪论1.卫生统计学的几个概念(变量及类型、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量、抽样误差、概率)。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的概念。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集中趋势的描述指标(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
2.离散趋势描述指标(标准差、变异系数、四分位间距)。
(三)定性资料统计描述1.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比),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2.率的标准化法。
3.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四)常用概率分布1.正态分布的特征。
2.正态分布的应用及参考值范围估计。
(五)参数估计1.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和标准误,总体均数可信区间估计。
2.样本率的抽样误差和总体率的可信区间。
3.t分布的概念。
(六)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步骤。
2.t检验3.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和注意事项。
假设检验和可信区间的关系。
(七)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2.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两因素方差分析。
4.多个样本均数间的多重比较。
(八)χ2检验1.χ2检验的基本概念,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
2.配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行×列表的χ2检验。
(九)非参数检验1.非参数检验的特点,配对设计的符号秩和检验。
2.成组设计的两个样本的秩和检验,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
3.随机区组资料的秩和检验。
(十)直线相关与回归1.线性相关的概念。
2.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3.秩相关。
4.直线回归的概念。
5.直线回归系数的计算及检验,直线回归方程估计。
(十一)多重回归与相关1.多元线性回归的概念、计算过程。
2.Logistic回归的概念及应用。
(十二)随访资料的生存分析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
2.寿命表法、乘积极限法估计生存率。
3.Logrank(对数秩)检验。
4.Cox回归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十三)统计表与统计图1.统计表制作的基本原则。
2.统计图的制图通则,常用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线图、直方图、直条图、圆图和百分直条图)。
三、环境卫生学(一)绪论1.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典型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当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1.掌握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2.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
4.健康危险度评价。
(三)大气卫生1.大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及污染物的转归。
2.影响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因素。
3.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4.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方法。
(四)水体卫生1.水资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
2.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
3.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污染物。
4.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5.水体污染的危害。
6.对水体污染进行卫生调查的方法。
(五)饮用水卫生1.饮用水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高层建筑二次供水的卫生安全问题。
3.水的净化和消毒过程。
4.饮用水的主要消毒方法及其优缺点。
(六)土壤卫生1.土壤的卫生特征和卫生学意义。
2.土壤污染的来源、污染方式及土壤的自净。
3.土壤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4.土壤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方法。
(七)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1.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定义、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
2.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3.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分型、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4.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措施。
5.地方性硒中毒的流行特征和预防措施。
(八)环境污染性疾病1.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流行概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防治原则。
2.慢性镉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流行概况、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防治原则。
(九)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1.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2.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3.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4.办公场所的概念、分类、卫生学特点及基本卫生要求。
(十)环境质量评价1.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2.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3.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
4.环境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价。
5.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十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1.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基本特征。
2.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四、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一)营养学基础1.必需氨基酸的概念、种类及氨基酸模式;限制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的运用;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供给量和食物来源。
2.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制定方法和指标;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具体内容、意义和区别。
3.脂类的分类、功能;脂肪酸的分类及功能;胆固醇和磷脂的功能;脂类的营养学评价、主要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4.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和营养学意义;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临床意义;膳食纤维的定义、分类与生理功能。
5.能量的单位及换算;三大营养素的产热系数;人体能量的消耗和人体所需能量的确定;影响人体基础代谢高低的因素。
5.矿物质的分类和生理功能;钙、磷、铁、锌、碘、硒的吸收、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缺乏表现,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6.维生素的特点、分类、缺乏的原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吸收与代谢,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供给量及食物来源。
(二)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1.植物化学物的概念、分类和生物学作用。
2、多酚类、有机硫化物、植酸、植物固醇和皂甙类化合物的来源、种类、生物学作用。
(三)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1.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常用指标及意义。
2.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谷类、蔬菜、水果、肉类、鱼类、奶和奶制品、蛋的营养价值。
3.谷类、豆类和蔬菜的加工、烹调和保藏对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
(四)公共营养1.公共营养的定义、特点、目标、研究内容和现状。
2.营养调查的方法:称重法、记账法、膳食回顾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数法的具体内容、优缺点;生熟比的计算。
3.人体营养相关疾病临床体征及症状检查;理想体重、体质指数、皮褶厚度测量的人体测量资料分析。
4.营养调查结果的分析评价:能量和营养素、优质蛋白质摄入评价方法、三大产能营养素和三餐供能摄入评价方法。
5.食谱制定的原则、方法;食物成分表的使用方法;食物交换份法的定义、运用;食品强化的定义、要求。
6.世界膳食结构的类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膳食宝塔的内容和如何应用;营养标签的基本要求、含义及运用。
(五)特殊人群营养1.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的营养生理特点、营养原则和膳食要求。
2.运动员、高温、接触化学毒物人群的营养生理特点、营养原则和膳食要求。
(六)临床营养1.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流质的适用范围和膳食原则。
2.治疗膳食:低蛋白膳食、低盐膳食、低脂膳食、低嘌呤膳食的适用对象、膳食原则。
3.围手术期病人的营养需求;肠内营养的分类、营养剂的种类、适应症和禁忌症;肠外营养剂的组成、适应症和禁忌症。
4.营养与肥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和癌症的关系及其营养防治措施。
(七)食品污染及其预防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概念及其意义。
2.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原因和条件;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高温和低温保藏、脱水与干燥保藏、盐腌、糖渍保藏食物的原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