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第⼀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表观密度:材料在⾃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或粉状材料,如砂、⽯⼦、⽔泥等,在⾃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孔隙率:在材料⾃然体积内孔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散粒材料⾃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例。

空隙率的⼤⼩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

材料的压实度:散粒堆积材料被碾压或振压等压实的程度。

相对密度:散粒材料压实程度的另⼀种表⽰⽅法。

2.材料与⽔有关的性质①亲⽔性:材料能被⽔润湿的性质(亲⽔性材料与⽔分⼦的亲和⼒⼤于⽔分⼦⾃⾝的内聚⼒)憎⽔性:材料不能被⽔润湿的性质。

②吸⽔性:材料浸⼊⽔中吸收⽔的能⼒(材料吸⽔率是固定的)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中吸收⽔分的性质。

【平衡含⽔率】:在⼀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材料与空⽓湿度达到平衡时的含⽔率。

③耐⽔性:材料长期在⽔作⽤下不破坏,且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④抗渗性:材料抵抗压⼒⽔渗透的性质。

⑤抗冻性:材料在吸⽔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作⽤⽽不破坏,且强度和质量⽆显著降低的性质。

3.①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作⽤下抵抗破坏的能⼒。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孔隙率低,强度⾼温度⾼含⽔率⾼,强度低②材料的⽐强度:是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的⽐值③材料的理论强度:指结构完整的理想固体从材料结构的理论上分析,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应⼒。

4.弹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当外⼒除去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塑性:材料在外⼒作⽤下产⽣变形,外⼒除去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并不破坏的性质5.耐久性:材料在所处环境下,抵抗所受破坏作⽤,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变质、不损坏,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6.材料(微观结构):晶体、玻璃体、胶体晶体类型:原⼦晶体,离⼦晶体,分⼦晶体,⾦属晶体第三章⽓硬性胶凝材料1.胶凝材料:在⼀定条件下,通过⾃⾝的⼀系列变化⽽把其他材料胶结成具有强度的整体的材料①有机胶凝材料:以天然或⼈⼯合成的⾼分⼦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

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物质基础。

直接关系建筑物的安全性、功能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用于建工.程的材料要承受各种不同的力的作用。

例如结构中的梁、板、柱应其有承受荷载作用的力学性能;墙体的材料应接有抗冻、绝热、隔声等性能;地而的材料应具有耐磨性能等。

一般来说.材料的性质可以分为4个方面: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耐久性。

一、物理性能1、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式(2-1)计算: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材料孔隙在内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接近于绝对密实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

而孔隙又可分为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为了排除其内部孔隙,应将材料磨成细粉(粒径小于0.2mm),经干燥后用密度瓶测定其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式(2-2)计算: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在内的体积。

对外形规则的材料,其几何体积即为表观体积,对外形不规则的材料,可用排水法求得,但要在材料表面预先涂上蜡,以防水分渗入材料内部而使测值不准。

当材料的孔隙内含有水分时,其质量和体积均有所变化,表观密度一般变大。

所以测定材料的表观密度有气干状态下测得的值和绝对干燥状态下测得的值(干表观密度)口在进行材料对比试验时,以干表观密度为准。

3、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式(2-3)计算:材料的堆积体积既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又包含了颗粒之间的空隙。

堆积密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材料颗粒的表观密度,而且还与堆积的密实程度、材料的含水状态有关。

表2-1 常用建筑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4、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以D表示,按式(2-4)计算:密实度反映了材料的密实程度,含有孔隙材料的密实度均小于1.5、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建筑材料教材

建筑材料教材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2、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自身体积(不含孔隙)磨成细粉消除内部孔隙,材料的排水体积 V计算式ρ= m/v式中ρ--- 材料的密度,g/㎝3。

m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

v ---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3。

2、表观密度和容积密度:表观密度(又称为视密度、近似密度)表示材料单位细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的质量,容积密度(又称为体积密度、表观毛密度、容重)表示材料单位宏观外形体积(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质量。

——表观密度细观外形体积(含闭口孔)干燥材料浸入水中,待吸水饱和后,测量排开水的体积 V计算式ρ'= m /v '式中ρ'--- 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 。

m ---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

v '--- 材料不含开口孔隙的体积,cm3。

3、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自然堆积体积(含材料间空隙) 颗粒材料正好装满容器,测量该容器的容积V计算式ρ0'= m/ v0 ' =m /(V+ V P + V v )式中ρ0'--- 材料的堆积密度,kg/ m3。

V P--- 颗粒内部孔隙的体积,m3。

Vv --- 颗粒间空隙的体积,m3 。

注意:自然堆积状态下的体积含颗粒内部的孔隙积及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二、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1、密实度(D)即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充实的程度, D=1-P。

表达式 D =V/V0×100 % =(ρ0 /ρ)×100 %2、孔隙率(P)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表达式P=[(V0-V)/V0 ]=[1-V/V0 ] =(1-P0 /P)×100 %孔隙率和密实度的关系 D + P= 1材料孔隙率或密实度大小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整理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整理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①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度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3)堆积密度:粉状或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德重量。

②材料的孔隙率空隙率(1)孔隙率:材料体积内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2)空隙率:散装粒状材料在某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列。

③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1)润湿角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混凝土、木材、砖等。

亲水材料表面做憎水处理,可提高其防水性能。

(2)润湿角的材料为亲水材料,如建材中的沥青、石蜡等。

④材料的吸水性和吸湿性(1)吸水性: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

吸水率(2)吸湿性:材料吸收空气中水分的性质。

含水率。

⑤材料的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1)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而且强度也不显着降低的性质。

(2)抗渗性: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一般用渗透系数K或抗渗等级P表示。

混凝土材料的抗渗等级P=10H-1,H-六个试件中三个试件开始渗水时的水压力。

K越小或P越高,表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3)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又不明显降低的性质,常用抗冻等级F表示。

孔隙率小及具有封闭孔的材料有较高的抗渗性和抗冻性;具有细微而连通的空隙对材料的抗渗性和抗冻性不利。

(4)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材料传到热量的性质。

用导热系数表示,通常将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孔隙率越大、表观密度越小,导热系数越小。

2、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①强度与比强度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强度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

孔隙率越大,强度越低。

比强度是按单位重量计算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②弹性与塑性(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建筑知识:不同材料的建筑物理性质分析

建筑知识:不同材料的建筑物理性质分析

建筑知识:不同材料的建筑物理性质分析建筑物理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物理方面的特性和表现。

建筑物理性质是建筑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建筑材料的强度、硬度、密度、导热性能等多个方面,这些性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稳定性、隔热性和施工难易度等方面。

本文将分析常见的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质,并探讨它们的适用范围及优劣势。

1.混凝土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沙子、碎石等不同成分材料组成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强度高、密封性好、施工方便,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在物理性质方面,混凝土的密度较大,适合用于重建筑物或做建筑的冲击和振动承受体,并且由于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因此在温室和其他需要保温的结构中很常见。

然而,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弱,耐候性不佳,容易出现裂纹和腐蚀,对于那些需要使用较长期的建筑物来说,它可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2.红砖红砖是一种由粘土制成的建筑材料。

红砖相对较小、重量轻,适合用于建造房屋和其他轻负荷建筑,它具有较好的隔热性和隔音性,可以有效地维护内部温度和保护住户免受噪声的干扰。

然而,红砖的强度低,它通常不适合用于大型和重负荷建筑物的建造,这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此外,红砖的制造成本也比较高,制造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一个问题。

3.钢结构钢结构由钢材构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适用于建造大型和重负荷建筑物,如高层建筑、桥梁和广场等。

钢结构还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使用。

然而,钢结构的处理比较麻烦,需要特殊的设备和高技能的工人,同时钢结构具有较差的隔热性能并且易受火灾损坏,这些缺陷限制了钢结构的使用范围。

4.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的建筑材料,用于建造大型的、现代风格的建筑物,如大型写字楼和商场等。

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美观性,并且通常可以起到保温和隔热作用。

但是,玻璃的强度和硬度较低,不适合用于建造高负荷建筑,而且玻璃易碎,对建筑物的安全也会造成威胁。

5.瓦片瓦片是一种轻便且易于安装的建筑材料,它通常用于屋顶和墙面覆盖,可以有效地隔热并且比其他建筑材料更加经济。

建材 知识点

建材 知识点

第一章建筑材料的根本性质 建筑材料的根本性质:是指材料处于不同的使用条件和使用环境时,通常必须考虑的最根本的、共有的性质。

物理性质力学性质耐久性质材料的物理性质一、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1〕材料的“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2〕孔隙率:指固体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表观体积的百分率〔3〕空隙率:指散粒状材料在某容器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二、材料与水有关的性(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当材料的润湿角θ<90˚时,为亲水性材料;当材料的润湿角θ>90˚时,为憎水性材料;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构造:有机材料一般是憎水性,无机材料都是亲水性。

(2).材料的吸水性与吸湿性1、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用吸水率表示材料的吸水〔湿〕性与材料内部孔隙构造与材料的亲水性或憎水性密切相关:◆ 材料通过其内部开口、连通的孔隙吸收外部环境的水➢ 开口孔隙越多,材料吸水率越大;开口连通孔径较小,因毛细管作用而容易吸水。

◆ 亲水性材料的吸水〔湿〕性比憎水性材料强。

➢ 亲水性孔壁使水自动吸入;憎水性孔壁难以使水吸入。

为什么房屋一楼潮湿?1、地下水沿材料毛细管上升,然后在空气中挥发。

2、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方法:阻塞毛细通道,技术措施;对材料中的毛细管壁进展憎水处理;2、吸湿性: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V m =ρ00V m =ρ'0'0V m =ρρρ0001-=-=V V V P 000001ρρ'-='-'='V V V P b r f K =(3).材料的耐水性: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且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4).材料的抗渗性: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5).材料的抗冻性三、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1) 材料的导热性: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导热性导热系数λ: 导热系数越小,说明材料的绝热性越好影响材料导热性的主要因素:材料的组成和物理构造;孔隙状况;环境的温湿度。

建筑材料物理性能

建筑材料物理性能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孔隙率(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实际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1)实际密度 (True Density)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

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2)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以前称容重、有的也称毛体积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0-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

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其测定很简便,只要测得材料的重量和体积,即可算得表观密度。

不规则材料的体积要采用排水法求得,但材料表面应预先涂上蜡,以防水分渗人材料内部而影响测定值。

(3)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可用下式表示:式中: 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土木工程材料学

土木工程材料学

第一章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第一节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包括与重量、构造状态有关的性质(密度、孔隙率);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吸水性、耐水性);与热有关的性质(导热性);与声有关的性质(吸声性)。

一. 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定义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ρ= m / V ,单位:g/cm3 。

2.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ρ0 = m / V,单位:g/cm3或kg/m3。

3.堆积密度: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ρ0’= m / V’,单位:kg/m3。

说明1.物理概念上的“质量”,在工程上常称为“重量”,以区别于品质意义上的“质量”。

2.测定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时,重量指干燥至恒重时的重量(否则须注明含水情况);体积有不同含义:绝对密实状态下,应排除材料中任何孔隙(有孔隙材料应将其磨细、干燥后,用比重瓶测定。

);自然状态下,应包含材料内部孔隙(用排水法测定);堆积状态下,应包含材料内部孔隙及颗粒间空隙(用容量筒测定)。

3.表观密度建立了材料自然体积与重量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上可用来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材料堆放空间等。

4.应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按现行规范,不使用容重(现为表观密度)、比重(现为密度)的称呼。

二.孔隙率、空隙率定义1.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P =(V0-V)/ V³100% =(1-ρ/ρ)³100%2.空隙率:散粒状材料颗粒间空隙体积占其自然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P ’=(V0’-V)/ V³100% =(1-ρ’/ρ)³100%说明1.孔隙率直接反映材料的密实程度,孔隙率高,则密实程度小。

2.有关材料内部孔隙的大小、形状、数量、分布、连通与否等,统称为孔隙特征。

工程上主要指孔隙的连通性,分为连通孔(开孔)、封闭孔(闭孔)。

3.开孔不仅彼此贯通还与外界相通,如毛细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