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实验报告
开放实验报告(实例详解)

开放实验报告明渠恒定流作用下桩基的局部冲刷实验学生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日期:一、实验背景桥梁是跨越河流、峡谷和海域等天然障碍的重要建筑物,也是线路中断时跨越障碍的重要承载结构。
但是,由于受到桥梁墩台的阻碍作用,河流的过水面积减小,导致桥墩周围的水流结构改变,泥沙状况也发生改变,这就促使桥墩周围产生局部冲刷的情况,桥梁本身的安全与稳定就会受到影响。
本实验根据实际工程背景,选取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银花大桥作为实体研究对象。
银花大桥概况:银花大桥桥梁起点为K0+649,终点桩号为k1+095,桥长446米,桥宽31米,桥轴线与水流方向交角为90°,大桥主体为22、20m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桥梁板。
为增加桥梁的城市美观效果,大桥设置装饰性双塔斜拉索,索塔为空心矩形钢板结构组成的H形索塔,全桥共有72根拉索,拉索布置为平行双索面,每个索面对称分布9根拉索。
为保证拉索美观,索内设计张拉力为240kN。
大桥详情如下图:图1 银花大桥侧面图本实验按照重力相似准则计算出模型尺寸,做出实体模型。
将单根桥墩做成桩基模型,其中外径6cm,壁厚2mm,高50cm。
试验模型分为以下三种:图2 单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3 单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图4 两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5 两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图6 三根桩实体模型正视图图7 三根桩实体模型俯视图二、实验目的选取桩基冲刷为研究课题,利用多普勒流速测量仪,进行物理模型试验。
冲刷时模型的布置形式分为三种,每种情况进行3个不同水位的冲刷,每次冲刷持续时间为不定。
通过试验现象及试验数据分析,对冲刷时间以及水位对冲刷坑的影响进行分析,测出冲刷坑的尺寸。
三、试验仪器及设备(1)设备准备本次试验在山东交通学院港航水动力实验室的波流水槽内完成。
试验使用开放矩形直线水槽,长64m,宽1.2m,高1.5m,并配有独立的供回水系统。
上游端为进水口,下游端为出水口,以调节水槽中水深。
水槽如图8所示:图8 试验用水槽图9 Vectrino Profiler小威龙剖面流速仪本试验用到的设备主要包括:① Vectrino Profiler小威龙剖面流速仪:是一种高精度三维点式流速仪,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实验室测量,河道测量以及海洋测绘。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机构创新组合与设计开放性实验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4.12.2-2014.12.192014年12 月16日机构组合创新设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目的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熟悉杆组概念,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若干不同的杆组,拼接各种不同的平面机构,以培养学生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要求1)根据所拆杆组,按不同顺序排列杆组,分析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些,并能用运动简图表示出来。
2)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定方法3)通过比较理论运动曲线与实测运动曲线的差异,并分析起原因,增加对运动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一组机构系统创新组合模型(包括4个架)基本配置所含组件如下:1.接头接头分单接头和组合接头两种:单接头有5种形式,组合接头有4种形式。
(1)单接头J1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
(2)单接头J2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φ12圆通孔。
(3)单接头J3螺纹全部为右旋,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且螺杆端有一段φ12的过渡杆,根据长度的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4)单接头J4为L形状,两垂直面上,一面为方通孔,另一面为圆通孔。
(5)单接头J5有一方孔,其两垂直右旋螺杆上有一端带有φ12圆柱,根据圆柱长度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6)组合接头J1/J7有两种,J1与J7之间可相对旋转。
两种组合接头组合形状一样,但其中一种为一右旋和一左旋螺纹,另一种为两左旋螺纹。
(7)组合接头J6/J4,J6与J4之间可相对旋转。
随机开放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随机开放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机开放实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对象的选择、实验条件的设置以及实验结果的解释都是随机的。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实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探讨随机开放实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随机开放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探讨随机开放实验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效果。
3. 分析随机开放实验的优点和局限性。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自愿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年龄在18-25岁之间。
2. 实验材料:随机生成50个数字,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实验对象,数字1-25代表男生,26-50代表女生。
3. 实验过程:(1)将50名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人。
(2)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心理测试,包括智力测试、性格测试和情绪测试。
(3)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干预,干预措施包括:一组进行心理辅导,另一组进行普通讲座。
(4)在干预结束后,再次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心理测试。
4. 数据收集:记录两组实验对象在心理测试中的得分,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1. 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男生和女生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2. 心理测试结果:两组实验对象在智力测试、性格测试和情绪测试中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3. 干预效果:经过干预后,两组实验对象在心理测试中的得分有显著差异,心理辅导组的得分高于普通讲座组。
五、实验分析1. 随机开放实验的优点:(1)消除实验偏差:随机开放实验可以消除实验偏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提高实验效率:随机开放实验可以节省实验资源,提高实验效率。
(3)拓展研究领域:随机开放实验可以拓展心理学领域的应用范围。
2. 随机开放实验的局限性:(1)实验对象的选择:随机开放实验需要大量实验对象,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
(2)实验条件的设置:随机开放实验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难以实现。
开放型实验项目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植物:小麦、大豆、水稻等。
2. 实验装置:光照培养箱、气体分析仪、温度计、秒表等。
3. 实验试剂:二氧化碳、蒸馏水、无水乙醇、NaOH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大小一致的小麦、大豆、水稻等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2. 设置实验装置:将植物放置在光照培养箱中,调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
3. 实验分组:(1)对照组:设置正常光照、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2)实验组1:降低光照强度,保持正常二氧化碳浓度和正常温度。
(3)实验组2: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正常温度。
(4)实验组3:保持正常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温度。
4. 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作用产物。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光照强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2. 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光合作用产物增加。
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3. 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降低温度后,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光合作用产物减少。
说明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
六、实验结论1. 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是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贵州大学南区分析测试中心开放实验报告

面向学生开放实验报告书
学生姓名
:
学院
:
班级
:
学号
:
联系电话
:
电子邮件
:
开放实验名称
:
电子显微技术
开放实验类别
:
自主实验
依托项目名称
:
重点实验室名称
:
实验指导教师
:
刘忠伟
开放实验时间
:
贵州大学南区分析测试中心
二○一一年制表
一、开放实验报告正文
(见附件,要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编写,但必须注明实验时间及所用实验耗材)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实验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201年月日
注:双面):年月日
三、开放实验指导教师评语(实验成绩按优、良、中、差4个等次评价)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四、中心审核意见
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五、校职能部门审核意见
负责人:(公章)年月日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组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目的
开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实验器材:1. 种子(如绿豆、玉米等)2. 花盆(每个种子一个)3. 土壤4. 测量尺5. 温度计6. 计时器7. 说明书(了解植物生长所需条件)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种子、花盆、土壤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分组实验:将种子分成若干组,每组设置一个变量,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3. 设置对照组:选择一组种子作为对照组,按照正常生长条件进行培养。
4. 设置实验组:对其他组种子进行变量处理,如增加光照、减少水分、调整温度等。
5. 培养过程:将种子种植在花盆中,放入适宜的土壤,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6.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
7.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1. 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充足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快,植株高度较高,叶片数量较多,颜色鲜绿;而光照不足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慢,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暗淡。
2. 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水分充足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快,植株高度较高,叶片数量较多,颜色鲜绿;而水分不足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慢,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暗淡。
3. 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适宜温度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快,植株高度较高,叶片数量较多,颜色鲜绿;而温度过高或过低的种子组生长速度较慢,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颜色暗淡。
实验结论:1. 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2.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应保证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本实验为开放实验,实验结果可能因环境、种子品种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基本一致,说明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旅游专业开放实验项目实验报告:我国主题公园的品牌策略探究2700字》

中国大陆:大陆的正式主题公园最早要数深圳的锦绣中华主题公园群,随后在长三角地带,主题公园开始迅速兴起。中部地区的主题公园指导2000年以后才勉强起步。由于我国的旅游人群整体来看,更多的还是在省内游,跨省旅游的情况一般也都集中在5月和10月两个季节。
对比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状况
找出国内主题公园的发展中的问题
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四、研究内容
主题公园的定义
主题公园的分类
主题公园的品牌营销策略
中外主题公园品牌策略对比
我国主题公园品牌策略的建议
五、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理论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
六、实践内容
主题公园的品牌策略
主题公园之所以是主题公园,最重要的一点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主题公园的主题是其文化内涵的体现,因此在品牌主题的选择上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4] 张玲, 刘德琪. 香港迪斯尼乐园对珠江三角洲主题公园的影响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12(1):3.
[5] 孙平, 王兴元. 基于品牌创建模型的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5.
[6] 龚映梅. 主题公园原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 昆明理工大学.
[7] 梁增贤, Liang Zengxian. 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公园发展报告.
包容性,主题公园的游客往往不是某一个特定的群体,而是要面对不同的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等,所以主题公园的品牌主题最好能兼容并包让不同的群体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精神文化。
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

XXX学院(学校)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报告项目名称: 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学生姓名:学院班级:指导教师:实验时间:XX二○一三年四月三十日《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课题研究实验报告《BIM技术在PC项目中的能耗研究》课题研究是山东协和学院实验室立项审核批准,由XX老师组织开展的实践应用型科研课题,由10名同学共同参与研究学习,经过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建筑高能耗发展,新型PC项目快速发展,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建筑行业中,需要绿色低碳建筑的支撑。
BIM是建筑信息管理的集成平台,BIM的加入,使建筑行业高效率,低污染的施工,协同工作控制施工的质量、进度、造价及安全。
本实验通过软件建模,模拟施工,对比分析传统施工与PC施工的进度、造价与能耗分析。
1.在我国,建筑业发展快,巨大的建设量同时也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大量因沟通和实施环节信息流失而造成的损失,BIM信息整合重新定义了设计流程,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这一状况。
2.建筑业需要可持续发展,PC建筑由此孕育而生,PC建筑具有安全性好、质量高、建造速度快、环境污染少的优点,BIM的加入能够进行建筑生命周期管理以及节能分析。
3.国家资源规划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在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大势所趋的今天,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设计院建筑设计采用的仍是全2D工程制图,为此,我们应加大BIM在建筑上的应用,实现建筑的信息化分析。
二、实验条件与方法(1)实验材料:01-施工图PC图纸(2)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机房及自备电脑(3)实验方案:①XX老师对研究方向进行确定,指导学生对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②课题组主要成员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XX、XX等同学进行Revit软件学习,分别建立PC构件与正常构件,后期导入Ecotect进行能耗分析对比。
XX、XX等同学进行GGJ、GCL建模。
XX、XX等同学进行GBQ软件的学习,并对PC构件与正常构件分别组价,得出造价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实验报告开放性实验报告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一)姓名:黄家进学号:06144008班级:电气1401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赵勇时间:20XX.10.15--20XX.12.10目录实验一 IO口的输出应用....................................................... (4)一.实验目的....................................................... ......................................................... .. (4)二.实验内容................................................................................................................ .. (4)三.实验器材....................................................... ......................................................... .. (4)四.实验步骤....................................................... ......................................................... .. (4)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 (4)1.实验说明:..................................................... ......................................................... .. (4)2.实验程序:..................................................... ......................................................... .. (4)3.实验仿真图:...................................................... ......................................................... (5)实验二 IO口的输入应用....................................................... (5)一.实验目的....................................................... ......................................................... .. (5)二.实验内容....................................................... ......................................................... .. (5)三.实验器材....................................................... ......................................................... .. (5)四.实验步骤....................................................... (5)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6)1.实验说明:..................................................... ......................................................... .. (6)2.实验程序:..................................................... ......................................................... .. (6)3.仿真电路图:..................................................... ......................................................... .6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Periodic Interrupt Timer)................................................... .. (7)一.实验目的....................................................... (7)二.实验内容....................................................... ......................................................... .. (7)三.实验器材....................................................... ......................................................... .. (7)四.实验步骤....................................................... ......................................................... .. (7)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 (7)1.实验说明:..................................................... ......................................................... .. (7)2.实验程序:......................................................... .. (7)3.仿真电路图:..................................................... ......................................................... .8实验四外部中断的应用....................................................... ......................................................... .9一.实验目的....................................................... ......................................................... .. (9)二.实验内容....................................................... ......................................................... .. (9)三.实验器材....................................................... (9)四.实验步骤....................................................... ......................................................... .. (9)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 (9)1.实验说明:..................................................... ......................................................... .. (9)2.实验程序:..................................................... ......................................................... .. (9)3.仿真电路图....................................................... ......................................................... .10实验五单片机串口的应用....................................................... . (10)一.实验目的....................................................... ......................................................... (10)二.实验内容....................................................... ......................................................... (10)三.实验器材....................................................... ......................................................... (10)四.实验步骤....................................................... ......................................................... (11)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 (11)1.实验说明:..................................................... ......................................................... (11)2.实验程序:..................................................... ......................................................... (11)3.仿真电路图:..................................................... .. (1)3实验六流水灯实验....................................................... ......................................................... .. (13)一.实验目的....................................................... ......................................................... (13)二.实验内容................................................................................................................ (13)三.实验器材....................................................... ......................................................... (13)四.实验步骤....................................................... ......................................................... (13)五.实验程序及仿真电路图....................................................... (13)1.实验说明:..................................................... ......................................................... (14)2.实验程序:..................................................... ......................................................... (14)3.仿真电路图:..................................................... .. (1)4六.改进实验....................................................... ......................................................... .151.改进说明:..................................................... ......................................................... (15)2.实验程序:..................................................... ......................................................... (15)3.仿真电路图:..................................................... .. (1)6实验七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检测....................................................... . (16)一.实验目的....................................................... ......................................................... (16)二.实验内容....................................................... ......................................................... (16)三.实验器材....................................................... ......................................................... (16)四.实验步骤....................................................... ......................................................... (16)五.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16)1.实验说明:..................................................... ......................................................... (17)2.实验程序:..................................................... ......................................................... (17)3.仿真电路图:..................................................... .. (1)74实物展示:..................................................... ......................................................... (18)实验八四位数码管秒表计时器....................................................... .. (18)二.实验内容....................................................... ......................................................... (18)三.实验器材....................................................... ......................................................... (18)四.实验步骤....................................................... ......................................................... (18)六.实验程序及电路图....................................................... (18)1.实验说明:..................................................... ......................................................... (18)2.实验程序:..................................................... ......................................................... (18)3.仿真电路图:..................................................... .. (2)14.实物展示:..................................................... ......................................................... (22)个人总结....................................................... ......................................................... (22)实验一 IO口的输出应用一.实验目的通过此次实验学习普通IO口作为输出口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