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Labview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开放性实验)

基于Labview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开放性实验)

摘要本次设计基于美国国家仪器(NI)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Labview,使用图形化语言编程,设计了一款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

该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等波形,其中输出信号的频率、幅值、相位、偏移量以及方波的占空比等都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动态的调节,能够更好的得到满意的波形。

关键词:虚拟仪器;Labview;函数信号发生器;图形化编程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2)2.1 概述 (2)2.2 函数信号发生器程序框图设计 (2)2.2.1 基本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配置 (2)2.2.2 while循环的设计 (3)2.2.3 程序中的延时机制 (4)2.2.4 波形显示控件的设计 (4)2.3 前面板的界面布局 (7)2.4 帮助信息 (9)第3章程序调试 (10)第4章实验设计总结 (12)参考文献 (13)附录 (14)第1章绪论在有关电参量的测量中,我们需要用到信号源,而信号发生器则为我们提供了在测量中所需的信号源,它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负脉冲信号、调幅信号、调频信号和随机信号等,其输出信号的幅值也可以按需要进行调节。

传统信号发生器种类繁多,价格昂贵,而且仪器功能固定单一,不具备用户对仪器进行定义及编程的功能,一个传统实验室很难同时拥有多类信号发生器,然而,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实验室则能够实现这一要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仪器技术在数据采集、自动测试和仪器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和推动测试系统和仪器控制的设计方法与实现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软件即是仪器”已成为测试与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虚拟信号发生器就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效灵活的LabVIEW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应用。

第2章虚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2.1概述在传统的测量中,为了得到测量结果我们往往需要一个信号源对测量电路进行激励,这就需要用到函数信号发生器。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机构创新组合与设计开放性实验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4.12.2-2014.12.192014年12 月16日机构组合创新设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目的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理论的认识,熟悉杆组概念,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利用若干不同的杆组,拼接各种不同的平面机构,以培养学生机构运动创新设计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

3)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

2.要求1)根据所拆杆组,按不同顺序排列杆组,分析可能组合的机构运动方案有哪些,并能用运动简图表示出来。

2)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定方法3)通过比较理论运动曲线与实测运动曲线的差异,并分析起原因,增加对运动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一组机构系统创新组合模型(包括4个架)基本配置所含组件如下:1.接头接头分单接头和组合接头两种:单接头有5种形式,组合接头有4种形式。

(1)单接头J1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

(2)单接头J2螺纹分左旋和右旋两种。

方头的侧面上,为φ12圆通孔。

(3)单接头J3螺纹全部为右旋,方头的侧面上为12×12方通孔,且螺杆端有一段φ12的过渡杆,根据长度的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4)单接头J4为L形状,两垂直面上,一面为方通孔,另一面为圆通孔。

(5)单接头J5有一方孔,其两垂直右旋螺杆上有一端带有φ12圆柱,根据圆柱长度不同分为6种,即:从短至长适应一到六层的分层需要,便于不同层次联接选择。

(6)组合接头J1/J7有两种,J1与J7之间可相对旋转。

两种组合接头组合形状一样,但其中一种为一右旋和一左旋螺纹,另一种为两左旋螺纹。

(7)组合接头J6/J4,J6与J4之间可相对旋转。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地理开放性实验——东湖水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检测东湖水质状况,并通过不同时段的多次调研了解东湖水质变化动态。

2.接触水质检测的仪器,学习其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评价水质的指标。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武汉市水环境的基本情况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

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堪忧。

东湖的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

2001-2008年间,除了2006年水质是V类外,均为劣V类,现在水质在属于IV类。

由于人工堤的隔绝,各个湖区水质状况也不相同。

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来看,水生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却在减少。

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很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

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经很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采取的措施:武汉市高度重视对东湖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武汉市已经关闭了较大的排污口,但仍有隐蔽的小型排污口在向东湖偷排污水;部分湖区实施了底泥疏浚工程;实施了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将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引入东湖,疏通东湖的出水口,将湖水的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加快水体流动,提高自净能力。

水果湖位于长江东南岸,是东湖的子湖,原面积为260余亩,平均水深为2.03m。

后因城市道路扩建、修筑景观绿地,缩小为180亩。

水果湖水质秋季和冬季为IV-V类,春夏季为V类。

水果湖周围是武汉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东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1.Professional Plus,美国金泉2.DR39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3.DR28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4.DRB200消解器,美国哈希5.采样器: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6.COD预制试剂,美国哈希7.总磷预制试剂,美国哈希三、采样点布置:第一次1.中南医院(水果湖)2.双湖桥东3.水生所4.水院门5.凌波门(游泳池)6.水上运动站7.风光村8.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9.沿湖大道二十三孔桥附近10.九女墩第二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村(东北饺子)3.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4.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5.梅园游船码头6.磨山亲水平台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第三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3.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4.磨山亲水平台5.梅园游船码头6.八一游泳池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四、测定参数及方法:采样点坐标、水体温度、大气压、溶解氧、电导、比电导、总溶解固体、盐度、PH、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总磷、COD五、实验数据与结论在获得原始数据后,我们采取了舍去偶然误差求均值的做法,处理后的数据如下:第一次(注:除时间和位置坐标外,表中其它数据均为平均值)第二次第三次七、实验感想地理环境开放性实验给了我们一个走出教室、动手操作,使理论得以联系实际的机会。

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

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

河南城建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苏瑞雪专业:测绘工程实验名称: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实验类型:开放性指导老师:董海鹏时间:2012年12月15日河南城建学院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系2012年12月15日星期六4.4 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我于2012年12月15日,早上八点十五分到达七号教学楼C座106教室,准备做4.4“弦振动与弦驻波实验”。

刚开始,董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表格,并给我们讲解怎么填这张表格和写实验报告的方式和方法。

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后,时间差不多是八点半,首先检查和观看实验桌上的仪器和装置,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了今天的实验。

我们知道波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通过沿相反方向传播的完全相同的两列波叠加可以得到驻波。

在与振动源连接的一根拉紧的弦线上,可以直观而清楚地了解弦振动的基频与张力、弦长的关系,从而测量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并由此求出振动源的频率。

一、实验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1.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学习与弦振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规律。

2.通过实验测量振动源的频率。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振动频率与横波波长、弦线张力及线密度ρ的关系:将细弦线的一端固定在振动源上,另一端绕过滑轮悬挂砝码。

当振子振动时,弦线也在振子的带动下振动,即振子的振动沿弦线传播,弦线振动频率和振子振动频率ν相等。

选择适当的砝码重量,可在弦线上形成稳定的驻波。

驻波波长为λ,则弦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为v=νλ,又因为v=(F/ρ)½,所以有νλ=(F/ρ)½。

设弦线长为L,形成稳定驻波时,弦线的半波(波腹)数为n,则L/n=λ/2,即λ=2L/n,从而有ν=n/2L*(F/ρ)½=n/2L*(mg/ρ) ½。

驻波的形成和特点:振动弦线的传播形成了行波,当在传播方向上遇到障碍后,波被反射并沿相反方向传播,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振动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故它们是一对相干波。

当入射波与反射波的相位差为π时,在弦线上产生了稳定的驻波,并在反射处形成波节。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东湖水质调查实验报告

地理开放性实验——东湖水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1.检测东湖水质状况,并通过不同时段的多次调研了解东湖水质变化动态。

2.接触水质检测的仪器,学习其使用方法。

3.了解并掌握评价水质的指标。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一、武汉市水环境的基本情况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

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

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堪忧。

东湖的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其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

2001-2008年间,除了2006年水质是V类外,均为劣V类,现在水质在属于IV类。

由于人工堤的隔绝,各个湖区水质状况也不相同。

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来看,水生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却在减少。

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很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

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经很差,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采取的措施:武汉市高度重视对东湖的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武汉市已经关闭了较大的排污口,但仍有隐蔽的小型排污口在向东湖偷排污水;部分湖区实施了底泥疏浚工程;实施了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将水质较好的长江水引入东湖,疏通东湖的出水口,将湖水的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加快水体流动,提高自净能力。

水果湖位于长江东南岸,是东湖的子湖,原面积为260余亩,平均水深为2.03m。

后因城市道路扩建、修筑景观绿地,缩小为180亩。

水果湖水质秋季和冬季为IV-V类,春夏季为V类。

水果湖周围是武汉市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东湖治理的重中之重。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1.Professional Plus,美国金泉2.DR39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3.DR2800台式分光光度计,美国哈希4.DRB200消解器,美国哈希5.采样器: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6.COD预制试剂,美国哈希7.总磷预制试剂,美国哈希三、采样点布置:第一次1.中南医院(水果湖)2.双湖桥东3.水生所4.水院门5.凌波门(游泳池)6.水上运动站7.风光村8.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9.沿湖大道二十三孔桥附近10.九女墩第二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村(东北饺子)3.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4.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5.梅园游船码头6.磨山亲水平台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第三次1.东湖村(汉江情)2.东湖南路与东路交汇处3.东湖疗养院与梅园之间4.磨山亲水平台5.梅园游船码头6.八一游泳池7.水上运动站8.凌波门(游泳池)9.水生所10.放鹰台11.中南医院(水果湖)四、测定参数及方法:采样点坐标、水体温度、大气压、溶解氧、电导、比电导、总溶解固体、盐度、PH、氧化还原电位、浊度、总磷、COD五、实验数据与结论在获得原始数据后,我们采取了舍去偶然误差求均值的做法,处理后的数据如下:第一次(注:除时间和位置坐标外,表中其它数据均为平均值)第二次第三次七、实验感想地理环境开放性实验给了我们一个走出教室、动手操作,使理论得以联系实际的机会。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

开放性实验报告开放性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假设、探索未知、解决问题。

本实验旨在探索某种现象的成因,并通过开放性实验的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期得出结论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某种现象的成因,并通过开放性实验的方式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定影响该现象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方法1.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实验环境符合要求。

2. 实验步骤:按照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数据。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寻找规律和关联。

4. 结果验证:通过对实验结果的验证,确定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某种现象的发生,并记录下了相应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和关联。

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表明,我们的结论是可靠的。

讨论与分析在讨论与分析部分,我们将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分析,探讨可能的原因和解释。

同时,我们还将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我们的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某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一结论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在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可能会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例如增加样本数量、优化实验设计等。

结语通过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不仅得到了有关某种现象的重要信息,还深入了解了实验的重要性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希望本次实验的结果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1] 作者1,标题1,期刊名1,年份1。

[2] 作者2,标题2,期刊名2,年份2。

[3] 作者3,标题3,期刊名3,年份3。

开放性实验血细胞比容测定(温氏法)(多媒体)

开放性实验血细胞比容测定(温氏法)(多媒体)

开放性实验血细胞比容测定(温氏法)(多媒体)【要求】了解血细胞比容测定的原理及方法,掌握血细胞比容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原理】抗凝全血经离心沉淀后,可测出下沉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即血细胞比容。

【试剂】EDTA-K2或双草酸盐抗凝剂。

1.5ml注射器、试管。

2.毛细滴管长约12cm,口径不大于2mm。

3.温氏(Wintrobe)管上以1mm为间隔,刻有0~100mm的刻度(图1-5)。

【操作】1.试管内加入抗凝剂,每管内加EDTA-K2或双草酸盐溶液0.5ml,烤干备用。

2.静脉采血2ml,立即注入抗凝管中,混匀。

3.用细长的毛细滴管取摇匀的抗凝血,从温氏管底部徐徐注入血液,随血液平面上升而渐渐向上抽提毛细滴管,直到血液至“100”刻度处,切勿产生气泡。

4.将注入血液的温氏管置水平离心机中,以相对离心力2264g(即有效半径22.5cm),即300rpm速度离心30min,读取红细胞层高度,然后再离心10min至红细胞不再下降为止,离心后血液分为5层,从上至下依次是:血浆层;白色乳糜层(主要为血小板);灰红色层(主要为白细胞和有核细胞);暗红色层(主要为被血细胞代谢还原的还原血红蛋白);鲜红色层(为含习红细胞)。

5.读取以暗红色红细胞层为准的红细胞柱高的毫米数,乘以0.01报告(或以百分比报告)。

【注意事项】1.所有器材必须清洁干燥,以防溶血。

2.抗凝剂与血液要充分混合,防止部分血液发生凝固,出现小凝块。

3.离心力大小直接影响结果,本试验一定要在达2264g的条件下进行离心。

4.采血后应尽快试验,最好不超过3h。

【参考值】男性 0.42~0.49(42%~49%)女性 0.37~0.48(37%~48%)【临床意义】1.血细胞比容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2.血细胞比容增多见于,①呼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失水、大面积烧伤等;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血细胞比容可高达0.80左右;③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新生儿、高原居民及慢性心肺疾患。

光学物理开放性实验报告

光学物理开放性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现代物理实验实验名称:自然光入射时反射及折射的偏振态专业:学号:姓名:实验地点:实验日期:03月10日~ 05月30日[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光偏振态的基本概念;2.进一步探讨自然光入射时反射及折射的偏振态与入射角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偏振片、 玻璃板 、 分光计 、 检流计 、 波片 、椭偏仪 等[实验原理和方法]如图1所示,设两透明各向同性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1n 和2n ,入射光的入射角为1θ,折射光的折射角为2θ通常把光波中电矢量垂直于入射面的振动分量称为S 分量,平行于入射面的振动分量称为P 分量.入射光、反射光及折射光的S 分量和P 分量分别表示为S E 与P E 、S R 与P R 、S D 与P D 。

若规定它们的正方向如图1所示,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图1 S 分量和P 分量的正方向E S21)sin()sin(cos cos cos cos 212122112211θθθθθθθθ+--=+-=n n n n E R S S (1) )tan()tan(cos cos cos cos 212121122112θθθθθθθθ+-=+-=n n n n E R pp (2) )sin(sin cos 2cos cos cos 22121221111θθθθθθθ+=+=n n n E D S S (3) )cos()sin(sin cos 2cos cos cos 2212121211211θθθθθθθθθ-+=+=n n n E D pp (4) (1)至(4)式就是菲涅耳公式。

它描述了两介质分界面上反射光、折射光与入射光之间振幅、相位及偏振状态的关系。

探究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参见图1,设有一束太阳光入射到两介质交界上,人射角为1θ。

由于太阳光是自然光,因此入射到两介质交界上的太阳光的电矢量垂直于入射面的分量SO E 和平行于入射面的分量PO E 的振幅大小相等,即POSO E E = (5)一、反射光的偏振状态设反射光的电矢量垂直于折射面的分量为S E ,电矢量平行于折射面的分量为P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2012 / 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开放性实验
实验名称:数字脑电图仪的使用和EEG的采集
班级学号 B11090323
学生姓名高栋南
指导教师徐欣
日期:20 13 年7月
一、实验题目:
数字脑电图仪的使用和EEG的采集
二、实验内容:
学习人体脑电图的记录方法,了解正常的脑电图的波形熟练运用EEG数据采集仪。

实验对象:健康成年人
实验器材:脑电图仪,引导电机,导电质,胶水,医用绷带,医用棉球棒
三、实验要求:
(1)实验需要的准备工作:
实验人员前一天晚上要将头发清洁干净,且短发者最佳,这样便于安放电极。

保证充足睡眠,不可以熬夜,实验前,要保持正常饮食,不过量饮酒,不暴饮暴食。

检查前3天停用各种药物,不能停药者要说明药物名称,剂量,服用方法
(2)电机的放置发放:
让受试者坐在凳子上,摆放好实验器材,依次找出受试者各电极部位,先用医用棉球棒蘸少许导电质涂抹于电极位,再用引导电极蘸少许胶水放在电极位,最后确定无误后贴上医用胶带以固定。

四、实验过程:
让受试者坐在凳子上,摆放好实验器材,依次找出受试者各电极部位,先用医用棉球棒蘸少许导电质涂抹于电极位,再用引导电极蘸少许胶水放在电极位,最后确定无误后贴上医用胶带以固定。

接通电源,调节脑电图仪的工作参数:整机灵敏度100V/cm,扫描速度10~50ms/cm,时间常数0.1s,如果自发电位较小,可增加灵敏度到50V/cm。

观察一段时间脑电变化,并按脑电图各波分类标准进行分析。

接着让受试者做出闭目,深呼吸等行为,观察此时脑电波的变化。

最后让受试者尝试进入睡眠,观察并记录脑电图仪20分钟以上,结束实验。

注意事项:
(1)检查时,精神要放松,不可过分紧张,头皮上安放电极,不是通电。

(2)电极需要经过盐水浸泡透,电极与头皮接触的位置必须用酒精棉球进行脱脂,同时耳垂部位也要经过脱脂。

(3)耳电极夹凹下去的地方要放一些浓盐水浸泡透的棉球,以减小阻抗,增强导电性,减少干扰。

(4)全身肌肉要放松,以免肌电受到干扰,受试者应当均匀呼吸,放松肌肉,停止眨眼,咀嚼或者吞咽等动作,按照要求睁开眼睛,闭上,或过度呼吸。

五.实验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