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穴位作用及手法

合集下载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问题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问题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眼疲劳改善视力问题眼睛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感官器官之一,我们每天都要用眼睛来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和活动。

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眼疲劳和视力下降的问题。

幸运的是,中医经络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眼疲劳并改善视力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经络调理的方法,帮助您提升眼睛健康。

1. 眼部穴位按摩中医经络学认为,眼部的经络与整个身体的经络网络相通。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按摩,可以促进经络的畅通,增加眼睛的血液循环,缓解眼部疲劳并改善视力问题。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眼部穴位及按摩方法:1.1 收阳穴:位于太阳穴突起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5-10秒钟,然后放松,每天按摩2-3次。

1.2 张巨穴:位于眉毛中央,距离眉头约1厘米的位置,用中指指腹轻轻揉动,每次揉动30次,每天揉动2-3次。

1.3 曲巨穴:位于眼眶下方,距离眼睛下方约1厘米的位置,用中指指腹轻轻按压5-10秒钟,然后放松,每天按摩2-3次。

2. 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眼部锻炼方法。

通过进行眼部运动,可以增强眼部肌肉的灵活性,改善眼睛的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和改善视力问题。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眼保健操示范:2.1 坐姿或站立,闭上眼睛,用双手的掌心轻轻覆盖双眼,感受黑暗中的眼睛。

2.2 缓慢地睁开眼睛,向上看,然后向下看,重复5次。

2.3 缓慢地睁开眼睛,向左看,然后向右看,重复5次。

2.4 缓慢地睁开眼睛,做顺时针转动眼球的圆圈运动,重复5次。

2.5 缓慢地睁开眼睛,做逆时针转动眼球的圆圈运动,重复5次。

3.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眼睛的健康与肝肾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改善肝肾功能,从而缓解眼疲劳并改善视力问题。

以下是一些有益于眼睛健康的食物:3.1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有助于保护视网膜和改善夜间视力。

3.2 黑芝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锌,有助于滋养眼部组织,增强光敏感受性。

3.3 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胶原蛋白,有助于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和保护眼睛组织。

眼部穴位解剖

眼部穴位解剖

鼻骨: 位于针的深面。
降眉间肌: 为枕额肌额腹的延续部分,起自鼻根部,向上终于眉根部皮肤,由面神颞支支配。
试述睛明穴的进针层次、引起针刺危险的主要结构以及安全针刺的注意事项?
试述四白的针刺操作和进针层次?
试述印堂的针刺操作和进针层次?
复习思考题
Thank You !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3.进针层次
内直肌: 在内直肌与眶内侧壁之间进针,有时可刺中内直肌。
(一)睛明(BL 1)
【毗邻结构】
眼内直肌:位于进针方向稍外侧,起始在位于眶尖的总腱环,向前止于巩膜内侧面。 内直肌受第3对脑神经——动眼神经下支支配,使瞳孔转向内侧。针刺此肌,有助于校正眼球外斜视。内直肌由眶筋膜的外层包裹,较其周围的眶脂体致密,刺中时有粘滞感;由于肌内富有肌梭等感受器,病人有酸、胀、重等感觉。
3
【操作方法】
(一)睛明(BL 1)
(一)睛明(BL 1)
【进针层次】 皮肤 皮下组织 眼轮匝肌 眶脂体 内直肌
3.进针层次
皮肤: 上睑皮肤极薄,约0.1毫米。分布于上睑内侧部的皮神经由滑车上神经支配,它来自三叉神经第1支─—眼神经的分支额神经。此皮神经在眶内从额神经分出后,经内侧的额切迹分布至上睑内侧皮肤。
内有上述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缺乏脂肪组织的填充。由于组织疏松,当有出血、炎症或某些全身性疾病时,可出现面积较大而明显的瘀血或水肿。
皮下组织内血管较丰富。动脉细小,有来自眼动脉的眶上动脉及来自面动脉的终支内眦动脉所发分支分布。其伴行的静脉则大部分在睑的内侧汇入内眦静脉,再经眶内的眼上静脉回流。在进针时若刺伤上述血管,则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眼睑瘀血,局部呈青紫色。
(三)阳白(GB 14)

调理眼睛的六个穴位

调理眼睛的六个穴位

疗养眼睛的六个穴位1.攒竹穴:“清除眼睛疲惫”定名:攒.集合的意思;竹,指山林的意思.“攒竹”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湿冷水由此吸热上升.因为此处的穴位的物资是晴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吸热上行,与晴明穴内供给的水湿之气比拟,有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集合的竹竿小头一样,所以名“攒竹”.攒竹穴有许多别号,如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亮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眉本”的意思是指此处穴位气血的强弱关系,到眉发的荣枯.“始光”的意思是说膀胱经气血在此处由寒湿之状变成阳热之状.部位: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腚骨上凹陷处.主治:此穴对急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寒颤,眼睛痛苦悲伤等症状都有显著的疗效;按摩此穴,可以或许缓解目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③长期按摩此穴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壳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显著的疗养和改良感化.自我取穴按摩:正坐.轻闭双眼,两手肘支持在桌面上;双手的手指交叉,指尖向上,两个大拇指的指腹向上,由下往上向眉棱骨按压,轻按由痛.酸.胀的感到;③每次阁下两穴位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压.留意:一般人取穴,是由面部直接按压,在眉棱骨上,准确的应当是由下往上按.2、晴明穴“眼睛通亮”定名:晴,指穴位地点的部位及穴内气血的重要感化对象为眼晴;明,光亮的意思.“晴明”的意思是指眼睛接收膀胱经的气血而变的光亮.此穴是太阳膀胱经上的第一个穴位,气血来自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是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即血.此穴将膀胱经之血供给应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通亮清亮,所以名“晴明”“晴明穴”也被称为“目内”“泪孔穴”“泪空穴”“泪腔穴”“泪外”.部位:属于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目内眼角外一分处,鼻梁旁的凹陷处.主治:此穴是主治所有眼病的症结穴位,对眼睛具有去眼翳,镇痛.消肿.止泪.止痒的感化,能令眼睛通亮;按摩此处穴位,能使急慢性眼结膜炎,眼睛充血红肿的症状有所缓解;③长期按摩这处穴位,对假性近视.散光.老花眼.夜盲症.夙兴轻度白内障.迎风流泪等眼疾.具有异常显著的条例,改良和包管感化.自我取穴按摩法:正坐.轻闭双眼;两只手的手肘支持在桌面上,双手的手指交叉,除大拇指外,其余八指的指尖朝上;③大拇指在指甲尖轻轻掐按鼻梁旁边与内眼角的中点;④在骨上轻轻前后刮揉,有酸.胀,以及稍微刺痛的感到;⑤天天阁下两穴分离刮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刮揉.四白穴“明目养颜”定名:“四”时数词,四面八方之意,也指此穴地点的四周空间;“白”是可见的色彩.胃经的经水在此处穴位敏捷气化成天部之气.此穴的物资是从承位穴传来的地部之水,性温热,从地部流到四白时,因为接收脾土之热,而在此处穴位敏捷气化,气化后形成的白雾之状充斥四周,清楚可见,所以名“四白穴”.部位:四白位于人面子部,瞳孔直下,眼眶下凹陷处.主治:按揉四白穴对眼睛保健,治疗近视眼有疗效;经常按摩此处穴位,这可以有用治疗目赤痛.目翳.眼睑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等;③按摩四白穴,还可以在必定的程度上缓解神经体系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木,面肌痉挛等;④对角膜炎.青光眼.夜盲.结膜瘙痒.角膜白班.鼻窦炎.胆道蛔虫等,也有必定疗效;⑤配阳白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可以有用治疗口眼歪斜,配攒竹穴可以治疗眼睑动;配涌泉穴.大杼穴,可以或许治疗头痛;配颊车穴.攒竹穴.太阳穴,有通经活络的感化,能治口眼歪斜,角膜炎.自我取穴按摩法:正坐.仰靠或仰卧,先以两手中指和食指并拢伸直,不要离开,然后中指指肚在鼻梁两侧翼;以食指之间垂直按压,地点之处,有酸痛感;③以食指指腹揉按阁下穴位,每次1—3分钟.太阳穴“可调目赤肿痛”定名:这里指穴内物资为肾水特点的寒湿水气;本穴为胆经头面部的第一次,胆及其所属经脉主半表半里,在上焦主降,鄙人焦主升,本穴的气血物资是汇集头面部的寒湿水气后,从天部冷降至地部,冷降的水滴渺小如同从孔隙中散落,一样,所以名“太阳穴”,也称“瞳子?”前后穴.后曲穴.部位:属胆经经脉的穴位,在人面子部,眼睛外侧约1厘米处.主治: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几乎能治所有的眼部疾病,如目赤肿痛.角膜炎.屈光不正.青光眼等;长期按压这个穴位,仇人痛,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痉挛,以及麻木等病症,都具有优越的疗养和保健感化.自我取穴按摩法:正坐或者仰卧,两只手屈肘朝上,手肘曲折并支持在桌上,五指朝天.掌心向着本身;把两只手的大拇指放在头部两侧,两手的大拇指相对用力,垂直按揉穴位,有酸.胀.痛.感;③阁下两穴,天天日夕各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按揉.风池穴:“清热醒脑”定名:风,指穴内物资为天部的风尚;池,屯居水液之器,这里指穴内物资富含水湿.“风池”的意思是指有经气血在此穴位化为阳热风尚.本穴物资为脑空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受外部之热,水湿之气胀散并化为阳热风尚,然后输散于头颈各部,所以名“风池”,也称“热府穴”.“热府”的意思指本穴气血的变更为受热膨胀.因为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尚不但传输胆经,也输朝阳维脉地点的天部层次,所所以足少阳维之交会处.部位: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精确与耳垂平齐.主治: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疗养的功能;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伤风.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耳聋.咽喉疾患.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疗养保健效能;③天天时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动.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具有治疗后果.自我取穴按摩法:正坐.举臂抬肘.手肘大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放在耳后,手掌心朝内,手指尖向上,四指轻轻抚住头(耳上)的两侧;③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按揉穴位,有酸.胀.痛的感到,重按时鼻腔还会有酸胀痛感;④阁下两穴位,天天日夕各揉按一次,每次大约按揉1—3分钟.阳白穴“疗养目眩.目痛”定名:阳,天部的意思,这里指气;白,通亮清白的意思.“阳白”的意思是指胆经的湿凉气在这个穴位处吸热后胀散.本穴物资是本神穴传来的天部湿冷水气,因为鄙人行的进程中不竭吸热,水湿之气还未进入这个穴位就已受热胀散,并化为阳热风尚,传输于头之各部,穴内的天部层次变得通亮清白,所以定名“阳白”.因为本穴吸热胀散的阳热风尚不但上传足少阳胆经的头临泣穴,同时还外走阳维脉,所以这个穴位是足少阳阳维的交会点.部位: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在人面子部,瞳孔的直上方,距离眉毛上缘约一寸处.主治:这个穴位几乎能治疗所有的眼部疾病,按摩这个穴位,具有明目袪风的感化;保持天天按摩这个穴位,仇人痛.视物隐约.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木.眼睑下垂.夜盲.眼睑瘙痒.吐逆.恶寒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养,改良.治疗和保健感化;③配太阳穴.晴明穴.渔腰穴,可以或许治疗目赤肿痛.视物昏花.上睑下垂等症状.自我取穴按摩法:正坐.仰靠或者仰卧,两只手举起,两手肘尖支持在桌面上;轻轻握拳,手掌心向下,用大拇指曲折的关节处,从内向外轻轻刮按穴位处,有一种特别的酸痛感;③阁下两穴位,天天日夕各刮按一次,天天刮按1—3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刮按.王蓉蓉2012年元月18日于西安临潼心脏病疗养三个穴位1;少海穴2少府穴3神门穴.疗养1;迎喷鼻穴2;四白穴3;地仓穴4;承泣穴2012年元月31日[礼拜二]。

眼周9大穴位详解

眼周9大穴位详解

一、睛明穴睛,指穴位所在部位及穴内气血的主要作用对象为眼睛,明,光明穴之意。

睛明意指眼睛接受膀胱经的气血而变得光明。

本穴位为太阳穴膀胱经之第一穴,其气血来源为体内膀胱经的上行气血,乃体内膀胱经吸热上行的气态物所化之液,亦即是血。

膀胱经之血由本穴提供于眼睛,眼睛受血而能视,变得明亮清澈,故名睛明。

1、位置: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位于人体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 此穴位于眼部内侧, 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3、按揉睛明穴的作用及功效:a、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预防头痛,提神醒脑b、缓解、治疗迎风流泪、结膜炎、目赤肿痛、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近视、夜盲,色盲等。

C、舒缓急性腰痛。

d、治疗偏头痛,三叉神经痛。

注意事项:如有血肿、皮损、怀疑骨折的病人不能按摩。

另外,有骨质疏松的病人按摩时用力不可过大。

二、攒(cuán)竹穴攒竹别名眉头、眉本、始光,员在,光明,属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

攒竹又名眉本,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

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

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

攒竹也名始光,始,开始也,光,光明也。

1、位置: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在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

3、按揉攒竹穴的作用及功效:按揉攒竹穴可有效治疗近视,泪囊炎,现代临床医学多用按压或灸刺攒竹穴来治疗近视、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

注意事项:如有血肿、皮损、敏感肌肤按揉力度不可过大。

三、太阳穴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是人头部的重要穴位,《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

1、位置: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2、取穴方法:仰卧位,此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

中医睛明穴、太阳穴、风池穴、神门穴、合谷穴、内关与外关穴、劳宫穴、足三里穴等睡前按摩穴位养生作用

中医睛明穴、太阳穴、风池穴、神门穴、合谷穴、内关与外关穴、劳宫穴、足三里穴等睡前按摩穴位养生作用

中医睛明穴、太阳穴、风池穴、神门穴、合谷穴、内关与外关穴、劳宫穴、足三里穴等睡前按摩穴位养生作用按摩穴位是中医养生方法,它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平衡阴阳,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而且,按摩穴位还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助我们放松身心,进入深度睡眠。

适合睡前按摩穴位睛明穴睛明穴位于眼球内侧下方,鼻梁旁边的凹陷处。

按摩睛明穴可以清热明目,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预防近视和眼部疾病。

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睛明穴,每次10秒左右,重复5次。

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上方,眼球外侧上方的凹陷处。

按摩太阳穴可以舒筋活络,缓解头痛和偏头痛,消除面部浮肿和皱纹。

方法是用食指或中指轻轻按压太阳穴,每次10秒左右,重复5次。

风池穴位于颈部后方,头部最高点下方约1.5寸处。

按摩风池穴可以祛风散寒,缓解颈肩酸痛和僵硬,预防感冒和咽喉炎。

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风池穴,每次10秒左右,重复5次。

神门穴穴位位于手腕内侧,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横纹处。

按摩神门穴可以安神定志,缓解心悸和失眠多梦,调节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方法是用拇指或食指轻轻按压神门穴,每次10秒左右,重复5次。

合谷穴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重要穴位。

适当刺激合谷穴,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达到活血降压的目的。

先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揉右手的合谷穴100次,再换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揉左手的合谷穴100次。

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跟处,虎口的位置上。

内关与外关穴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与内关穴相对应的是三焦经上的外关穴。

按压两穴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病,对治疗头痛、头晕、失眠、焦虑等症都有效。

内关穴、外关穴相互对应,前者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二寸,后者在手臂外侧,腕背横纹上二寸,用大拇指和食指相对按压两穴位,左右各100次。

劳宫穴用右手的食指按压左手的劳宫穴100次,再换左手的食指按压右手的劳宫穴100次。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点按劳宫穴对治疗失眠、抑郁、心烦、神经衰弱大有好处。

中医眼科学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眼疾的方法

中医眼科学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眼疾的方法

中医眼科学如何运用推拿治疗眼疾的方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然而在现代生活中,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不良的用眼习惯等因素,眼疾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中医眼科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推拿疗法在治疗眼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眼与脏腑经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眼部的健康状况不仅取决于局部的组织结构,还与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息息相关。

通过推拿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眼疾的目的。

常见的用于治疗眼疾的推拿穴位有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等。

睛明穴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眼睛疲劳、视物不清等症状。

攒竹穴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对于头痛、目眩、眉棱骨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鱼腰穴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能改善眼睑下垂、目赤肿痛等问题。

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按摩它可以治疗目赤肿痛、眼睑瞤动。

瞳子髎穴位于目外眦外侧 05 寸凹陷中,对于头痛、目赤、目翳等有较好的效果。

承泣穴位于眼球与眶下缘之间,瞳孔直下,按摩此穴可缓解眼睛迎风流泪、夜盲等症状。

四白穴在眶下孔处,能改善目赤痛痒、口眼歪斜等。

在进行推拿治疗时,手法的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

常用的手法包括按揉法、点压法、抹法、推法等。

按揉法是用手指的指腹在穴位上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揉动,力度适中,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

点压法则是用手指的指尖或指关节在穴位上进行按压,停留片刻后放松,重复多次。

抹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眼部周围进行轻轻的抹动,动作要轻柔、平稳。

推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沿着经络的走向进行推动,以促进气血的运行。

例如,治疗近视时,可以先点压睛明穴 1 分钟,然后用拇指按揉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 30 秒左右,最后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推抹 30 次。

对于老花眼,可以用拇指按揉睛明、攒竹、鱼腰等穴位,每个穴位 1 分钟,再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双眼的上下眼睑,轻轻提拉10 次。

治疗眼睛视力模糊的穴位

治疗眼睛视力模糊的穴位

治疗眼睛视力模糊的穴位介绍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但现代生活中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缺乏眼部保健等因素会导致眼睛视力模糊。

此时,可以尝试一些穴位按摩来缓解眼部不适和提高视力。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穴位和相应的按摩方法,希望能对改善眼睛视力有所帮助。

一、穴位:睛明穴1.位置:睛明穴位于眉毛内侧眼窝凹陷处。

2.按摩方法:–双手食指放在睛明穴上,轻轻用力按压并旋转3-5秒钟。

–双手中指按压睛明穴并向外侧用力拉开,然后放松,重复3-5次。

二、穴位:丝竹空穴1.位置:丝竹空穴位于耳垂下方,约为耳垂与颈部交界处。

2.按摩方法:–闭眼,用拇指加适量力度按压丝竹空穴,每次按压持续5-10秒钟,重复3-5次。

–使用中指和无名指交替敲击丝竹空穴约30秒,每天早晚各一次。

三、穴位:太阳穴1.位置: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与发际线的凹陷处。

2.按摩方法:–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太阳穴,每次按压约持续10秒钟,重复3-5次。

–使用中指轻轻揉搓太阳穴,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揉搓约10次。

四、穴位:四白穴1.位置:四白穴位于眼角外侧0.1寸处。

2.按摩方法:–使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压四白穴,每次持续约10秒钟,重复3-5次。

–闭眼,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在四白穴上做画圈按摩,每次约1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五、穴位:攒竹穴1.位置:攒竹穴位于眉毛中央和眉毛内侧交界处。

2.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按压攒竹穴,每次持续约10秒钟,重复3-5次。

–使用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做画圈按摩,每次约10次,每天早晚各一次。

六、小贴士1.按摩时可以使用眼部保健产品,如眼霜或眼部按摩仪,以增强效果。

2.每天早晚按摩2-3次,每次按摩持续时间约10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3.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给眼睛充分休息的机会。

结论通过按摩眼睛周围的特定穴位,可以刺激眼部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和模糊视力的问题。

然而,按摩只是一种辅助方法,如果视力问题严重或持续恶化,建议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眼睛穴位

眼睛穴位

1、睛明穴:眼头掉下眼泪处,铁杆往鼻梁内侧。

【取穴方法】睛明穴位于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目内眦旁0.1寸。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

迎风流泪、偏头痛、降低眼压、消除疲劳。

2、承泣穴:瞳孔正下方,眼窝骨缘处,往下挑。

【取穴方法】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

【主治】散风清热,改善眼睛红痛,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

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3、四白穴:鼻翼上方与瞳孔垂直处,针头往上挑。

【取穴方法】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取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4、瞳子胶穴:鱼尾纹处对至眼窝骨缘外处。

【取穴方法】瞳子胶穴在眼角外侧约一指幅的凹陷处。

【主治】改善眼周循环,消除疲劳,延缓眼睑皮肤下垂。

5、天应一穴:眼头平行对至鼻梁底部,往鼻梁内侧成45度角。

6、天应二穴:鼻梁与眉骨交叉成直角处,往内侧成45度角。

【取穴方法】天应穴(眉头下面、眼眶外上角处)。

在左右眉头下面的上眼眶角处) 此穴在攒竹穴下三分,攒竹穴在眉头, 压下有小凹陷处,天应穴即在此下一点, 也就眉头下面的上眶角处。

7、攒竹穴:鼻孔正中间对上至眉头骨。

【取穴方法】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

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8、阿是穴:眼头对上至眉头骨缘下方,往上挑。

9、鱼腰穴:瞳孔对上至眉中骨缘下方,往上挑。

【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镇惊安神,疏风通络,改善疲劳与头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穴位及功效
攒竹穴:主治长时间用眼产生的头痛,三叉神经痛,睫状肌、晶状体调节紧张。

睛明穴:明目益脑,疏通睑络和泪道。

主治眼睛发干、发涩。

承泣穴:矫正近视、散光、远视、弱视、斜视,减轻头晕眼花。

四白穴:打通眼部周围细胞组织的通透性,增加血氧流量,消除眼袋及黑眼圈,润泽面部肌肤
鱼腰穴:主治眼睑下垂,眼肌和面神经麻痹,提高眼肌张力。

丝竹空:有效消除额纹,健眉秀目,养颜美容。

瞳子:增强眼肌张力,主治头昏眼胀,迎风流泪。

太阳穴:提高视觉神经、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有醒脑明目之功效。

2、按摩步骤及手法
1)洁面:清除面部毛孔污垢。

2)睛明穴:
拇指并列放在额头,小指和无名指自然放在面庞两侧,食指和中指腹由鼻翼两侧向上经睛明穴交替刮10次,顺时针在睛明处打小圈十次,然后按压睛明穴5秒钟,再逆时针在睛明处打小圈十次,然后按压睛明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3)太阳穴:
食指睛明穴经过下眼皮滑到太阳穴,拇指由眉头刮到太阳穴接替食指,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太阳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拇指接替食指后,其他四指顺势自然放在面庞两侧)
4)刮眉:
食指回到太阳穴,拇指返回眉头刮眉10次。

5)攒竹:
刮眉完毕,拇指回到额头,取攒竹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攒竹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
6)鱼中:
取鱼中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鱼中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
7)鱼腰:
鱼中穴旁边是鱼腰穴,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鱼腰穴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
8)丝竹空:
眉峰处上外侧是丝竹空,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
9)瞳子:
拇指顺势滑到眼角3MM处即为瞳子,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辅助刮眉4次)
10)挤眉:
食指收到太阳,拇指收到眉头,食指经过下眼皮、睛明到眉头与拇指会合,由内到外,由外到内挤捏眉毛,共40次。

11)迎香:
食指和母指同时竖起,拇指固定在额头,食指下推至鼻翼两测(1.5MM处)的迎香,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12)承泣:
食指收到面庞两测,拇指下划到承泣,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13)四白:
拇指下推到鼻翼1指处的眼眶下,先顺时针在穴位打圈10下,然后按压穴位5秒钟,一正一反一正一反共4次。

按摩要求:
1)双指力度均衡、适中
2)按压时由轻到重,每个穴位停留5秒
3)取穴要准,以有酸账感为宜
4)指法优美连贯,每个步骤4个10拍
5)按摩要求患者闭目休息5分钟,后望远5~10分钟
6)整个过程完成20~2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