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97-2003
以太网原理通俗易懂图文说明PPT课件

• 使用VLAN来划分网络后,网络的效率提高不少,可是本来不需要相互 访问的两个部门,现在又要少量的访问需求,该怎么办到呢?
我有个办法,你看行吗—— 让VLAN只限制 广播报文,不限制单播报文!
第28页/共44页
解决办法(一)
解 决办法 (一)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VLAN
成固定的?
第4页/共44页
以太网帧结构
DMAC SMAC Length/T DATA/PAD
FCS
Ethernet_II 802.3
Length/Type值
含义
Length/T > 1500 代表了该帧的类型 Length/T <= 1500 代表了该帧的长度
第5页/共44页
以太网原理---CSMA/CD
( L2+路 由 器 ) 模 式的缺 陷
1.需要多个设备,组网复杂; 2.VLAN间通信通过路由器完成; 3.路由器价格昂贵,速率较低。
LANSwitch单个100M端 10.110.10.0
口64字节包转发能力 148,810pps
工程部 VLAN
10.110.20.0
市场部 VLAN
传统路由器整机64字节包 转发能力通常< 100,100pps
共享式以太网传输介质
共 享式以 太网传 输介质
10Base5:粗同轴电缆(5代表电缆的字段长度是500米)
10Base2:细同轴电缆(2代表电缆的字段长度是200米)
• 在共享式以太网之时,使用一种称为抽头的设备建立与同轴电缆的连接。须 用特殊的工具在同轴电缆里挖一个小洞,然后将抽头接入。此项工作存在一 定的风险:因为任何疏忽,都有可能使电缆的中心导体与屏蔽层短接,导致 这个网络段的崩溃。同轴电缆的致命缺陷是:电缆上的设备是串连的,单点 的故障可以导致这个网络的崩溃。
(完整版)接入网技术题库

《接入网技术》习题集第一章 接入网概述一、填空题1、按照现代网络功能模块划分,可以把整个电信网分成 、 和 。
2、接入网由三个接口界定,这三个接口分别是 、 和 。
3、接入网是由 部门制定的,其中G.902定义的是 接入网标准。
4、接入网的技术类型可以分为 和 ,其中有线接入网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可将其分为 、 和 三大类。
5、UTP 双绞网线的接口标准是 ,而电话线的接口标准是 。
二、选择题1、下列属于用户驻地网(CPN )的是( )A 、基于SDH 的干线光纤传输网B 、基于软交换平台的交换网C 、基于七号信令的信令网D 、基于IPv6的某企业内部局域网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现代电信网络分成三个功能模块,这三个模块是( )A 、信令网、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B 、交换网、传输网和接入网C 、核心网、接入网和用户驻地网D 、移动通信网、固定电话网和计算机网络3、下面对接入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N 的中文意思是接入网B 、接入网的管理功能通过业务结点接口Q3与管理网连接C 、接入网的网络侧通过SNI 接口与业务结点连接D 、接入网的通俗理解是“Last mile ”或“First mile ”,其中“First mile ”指的是从网络指向用户方向的最初一公里。
4、下列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建网成本最高的是( ),网络可靠性最低的是( )。
A 、星型网B 、网型网C 、环型网D 、复合型网三、简答题。
以PSTN 中用户接入网为例,画出接入网的物理结构。
第四章 有线窄带接入技术一、填空题1、“一线通”是中国电信推出的ISDN 业务,ISDN 主要提供两种基本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这两种接口分别为:基本速率接口BRI ,结构为 ,其中的B 信道速率为 ,D 信道速率为 ;基群速率接口PRI ,结构为 ,其中的B 信道速率为 ,D 信道速率为 。
2、"一线通"业务中,ISDN 的2个B 信道可以合并成一个信道,以达到高速访问因特网的目的,它上网的最高速率可达 。
以太网 ppt课件

t=
B B 检测到发生碰撞
IP 数据报 46 ~ 1500
数据
IP 层
4 FCS MAC 层
MAC 帧
物理层
以太网 V2 的 MAC 帧格式
当传输媒体的误码率为 1108 时, MAC 子层可使未检测到的差错小于 11014。
FCS 字段 4 字节
字节 6
6
目的地址 源地址
2 类型
IP 数据报 46 ~ 1500
数据
IP 层
A 不接受
只有 D 接受 B 发送的数据
B
B向 D 发送数据
C 不接受
D 接受
E 不接受
以太网的广播方式发送
总线上的每一个工作的计算机都能检测到 B 发 送的数据信号。
由于只有计算机 D 的地址与数据帧首部写入的 地址一致,因此只有 D 才接收这个数据帧。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A, C 和 E)都检测到不是 发送给它们的数据帧,因此就丢弃这个数据帧 而不能够收下来。
具有广播特性的总线上实现了一对一的通信。
为了通信的简便 以太网采取了两种重要的措施
采用较为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即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可以直接发送数据。
以太网对发送的数据帧不进行编号,也 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
这样做的理由是局域网信道的质量很好,因 信道质量产生差错的概率是很小的。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
无连接: 在发送和接收适配器之间没有握手 不可靠: 接收适配器不向发送适配器发送应答
或否定应答
传送给网络层的数据报流可能有丢包 如果应用程序使用TCP,将能弥补丢包 否则,应用程序将发现丢包
以太网的MAC协议:CSMA/CD
从总线拓扑到星型拓扑
直到20世纪90年代,总线拓扑流行 后来,星型的集线器 目前星型的交换机
第4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② DIX Ethernet V2标准的MAC帧格式
· TCP/IP体系经常使用DIX Ethernet V2 标准的MAC帧格式,此时局域网参考模型
中的链路层不再划分LLC子层,即链路层
只有MAC子层。
· DIX Ethernet V2标准的MAC帧格式
如图4-6所示。
· DIX Ethernet V2标准的MAC帧格式由
第 4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 本章介绍以太网接入技术,主要内容 包括: ● 以太网技术基础 ● 以太网接入技术的基本概念 ● 以太网接入技术的管理
4.1
以太网技术基础
4.2
以太网接入技术基本概念
4.3
以太网接入技术的管理
4.1 以太网技术基础
4.1.1 传统以太网
1、传统以太网的概念
· 以太网(Ethernet)是总线形局域网的一
组成,分配给这两部分的位数随地址类(
A类、B类、C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网络地址用于路由选择,而主机地址
用于在网络或子网内部寻找一个单独的主 机。
我们可以把“个人电脑”比作“一台 电话”,那么“IP地址”就相当于“电话 号码”,而Internet中的路由器,就相当于 电信局的“程控式交换机”。
同时使用IP地址和MAC地址主要原因
种典型应用,它是美国施乐(Xerox)公司于
1975年研制成功的。
· 传统以太网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
●
采用灵活的无连接的工作方式;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采用曼彻斯特编码作为线路传输码型;
传统以太网属于共享式局域网,即传输 共享式局域网要进行介质访问控制,以
介质作为各站点共享的资源;
接入网技术复习重点

第一章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接入网分层模型:接入网的功能结构:1.用户接口功能 2.业务接口功能 3.核心功能 4.传送功能 5.系统管理功能接入网的接口:用户网络接口、业务节点接口、Q3接口。
1.用户网络接口: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2.业务节点接口:业务节点接口是接入网和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
3.Q3管理接口:Q3管理接口是操作系统和网络单元之间的接口,Q3接口支持信息传送、管理和控制功能。
接入网的技术比较P21第二章ITU G.902对接入网的定义:接入网是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例如,线路设施和传输设施)所组成的,它是一个为传送电信业务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接入网可经由Q3接口进行配置和管理。
Y.1231对IP接入网的定义:IP接入网是由网络实体组成的一个实现,为IP 用户和IP服务提供者之间的IP业务提供所需要的接入能力。
“IP用户”和“IP 服务提供者”都是逻辑实体,它们终止IP层、IP相关功能和可能的底层功能。
用户驻地网(CPN):所谓用户驻地网,一般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由完成通信和控制功能的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组成,以使用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与接入网连接。
G.902与Y.1231的比较:相同点:IP接入网与用户驻地网(CPN)的接口、IP核心网之间的接口都是参考点(RP),而IP接入网与管理网络的接口依然是参考点。
不同点:(1)IP接入网提供接入能力而不是传送承载能力。
IP接入网处理传送能力外,还提供“IP接入能力”,即对用户接入进行管理和控制能力。
(2)提供IP业务并不需要事先建立关联。
(3)Y.1231定义了IP核心网(4)IP接入网具有交换功能。
以太网技术规范

⒈ IEEE802.3z
IEEE802.3z 工作组负责制定光纤(单模或多模)和同轴电缆的全双工链路标准。 IEEE802.3z 定义了基于光纤和短距离铜缆的 1000Base-X,采用 8B/10B 编码技术,信道 传输速度为 1.25Gbit/s,去耦后实现 1000Mbit/s 传输速度。IEEE802.3z 具有下列千兆以太 网标准:
以太网技术规范
李良庭 1999 年 12 月整理
用同 10BASE-T 相同的 RJ-45 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 100 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 据传输。
· 100BASE-FX:是一种使用光缆的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使用单模和多模光纤(62.5 和 125um)。多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 550 米。单模光纤连接的最大距离为 3000 米。 在传输中使用 4B/5B 编码方式,信号频率为 125MHz。它使用 MIC/FDDI 连接器、ST 连接 器或 SC 连接器。它的最大网段长度为 150m、412m、2000m 或更长至 10 公里,这与所 使用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模式有关,它支持全双工的数据传输。100BASE-FX 特别适合于有 电气干扰的环境、较大距离连接、或高保密环境等情况下的适用。
精品课件-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雷震甲)-第6章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HUB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源HUB,另一种是无源HUB。有源 HUB中配置了信号再生逻辑,这种电路可以接收输入链路上的信 号,经再生后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如果多个输出链路同时有 信号输入,则向所有输出链路发送冲突信号。
无源HUB中没有信号再生电路,这种HUB只是把输入链路上 的信号分配到所有的输出链路上。如果使用的介质是光纤,则 可以把所有的输入光纤熔焊到玻璃柱的两端,如图6-4所示。当 有光信号从输入端进来时就照亮了玻璃柱,从而也照亮了所有 输出光纤,这样就起到了光信号的分配作用。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图6-3 宽带系统的两种配置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两种电路配置都需要“端头”来连接两个方向不同的通路。 双缆配置中的端头是无源端头,朝向端头的通路称为“入径”, 离开端头的通路称为“出径”。所有的站向入径上发送信号, 经端头转接后发向出径,各个站从出径上接收数据。入径和出 径上的信号使用相同的频率。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 802.6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及物理层技 术规范。
第6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由于宽带系统中需要模拟放大器,而这种放大器只能单方向 工作,所以加在宽带电缆上的信号只能单方向传播,这种方向性 决定了在同一条电缆上只能由“上游站”发送,而“下游站”接 收,相反方向的通信则必须采用特殊的技术。有两种技术可提供 双向传输:一种是双缆配置,即用两根电缆分别提供两个方向不 同的通路(图6-3(a));另一种是分裂配置,即把单根电缆的频带 分裂为两个频率不同子通道,分别传输两个方向相反的信号(图 6-3(b))。双缆配置可提供双倍的带宽,而分裂配置比双缆配置 可节约大约15%的费用。
由于环网是一系列点对点链路串接起来的,所以可使用任 何传输介质。最常用的介质是双绞线,因为它们价格较低;使 用同轴电缆可得到较高的带宽,而光纤则能提供更大的数据速 率。表6-3中表示了常用的几种传播介质的有关参数。
POE技术

什么是以太网供电(PoE) 技术由于以无源电缆作为传输媒体,并以传输电磁波的以太(Enter)命令,所以有"以太网"之称, “以太网”是指采用IEEE 802.3标准的各种局域网(LAN)系统。
而以太网供电(PoE) 是一种电源分配技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构想则是能同时将电源和数据传输至任何连到以太网上的设备,为此于2003年6月作为IEEE 802.3af标准获得了通过, 用于在以太网上传输和接收电源信号。
图1:为以太网通过一根传输以太网数据的CAT-5电缆米提供电源,同时将电源和数据传输至任何连接到以太网的设备(IP 电话,无线接入点等)示意图表1:IEEE 802.3af的PD要求开始于一个25K 和小于0.12μF的特征识别,为些对于这一个有效的PD特征,所有上述参数条件都必须被端点PSE或中间PSE检测到表2:端点PSE或中间PSE检测到以上述参数条件就说明以太网设备是一个无效的PD这种电源分配技术采用基于以太网供电的IEEE 802.3af标准, 如IP电话、无线接入点等功率小于12.95W的设备都可通过一根传输以太网数据的CAT-5电缆来提供电源,见图1所示.这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需要连续供电的网络设备,例如IP 电话、无线接入节点和保安摄像机或网络监控相机等都需要本地的交流电源了,它还意味着设备不一定非要放置在靠近墙上电源插座的位置,有些情况下电源线都可以省掉。
以太网供电不仅去除了费事的壁式变压器,还有助于推出一整套新的设备,这些设备结合了数据和电源接口,并可对现有的10、100或1,000Mbps以太网设备后向兼容。
IEEE 802.3af突破了以太网的应用,它主要是一个电源传输协议,而不是数据协议。
以太网供电(PoE)系统以太网供电连接完全由PSE来进行控制,其端口电压(VPORT)向PD传递链路状态在PoE系统中,通过现有的以太网接收电源的客户端设备被称为受电设备(P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对组播业务的支持性好。 ③ 业务报文直接承载在正常的二层报文上,用户 通过认证后,业务流和认证流实现分离,对后续的数据包 处理没有特殊要求
6.2.3 802.1x技术
(2) 802.1x认证的缺点:
① 需要特定客户端软件 ② 存在对已经在网上的用户交换机的升 级处理问题; ③ IP地址分配和网络安全问题:802.1x 仅是一个2层协议,无3层以上处理能力; ④ 计费问题:时长计费,不能对流量进 行统计。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以太网目的地址(目的MAC地址)和以太网源地址(源MAC 地址):包括单播地址、多播地址和广播地址。
在PPPoE协议中要使用到单播地址和广播地址。 •以太网类型域: 在PPPoE的发现阶段类型域填充0x8863; 在PPPoE的会话阶段类型域填充为0x8864。
•数据域(净载荷)。 •校验域。
PCn PPP
6.3.2 铜线以太接入
1. 短距离铜线以太接入标准 在802.3ah中定义了短距离铜线以太接入模式10PASS-TS,
其主要特点是: •基于ITU-T G.993、ANSI T1.424(VDSL) •速率为10Mb/s,距离可达750m •采用频分双工FDD技术 •下行:138kHz~12MHz •上行:25~ 138 kHz •数话可同传
4.短距离铜线以太接入 传输距离小于750米。使用10PASS-TS接入方式,数据率可达 10Mbps,可在同一线对内同传数据和话音。
•10PASS-TS-R:10PASS-TS远端设备(10PASS-TS-Remote-side) •10PASS-TS-O:10PASS-TS局端设备(10PASS-TS-Central Officeside)
请求者系统 请求者PEA
认证系统
认证系统 提供的服务
认证系统 PEA
认证服务器系统
EAPoP/ CHAR/ PAP等
认证服务器
受授端口
非受授端口
EAPoL
LAN
6.2.3 802.1x技术
① 请求者系统 请求者是位于局域网链路一端的实体,请 求者通常是支持802.1x认证的用户终端设备。 ② 认证系统 ③ 认证服务器系统 认证服务器是为认证系统提供认证服务的 实体.
CPN
家庭网络
10PASS-TS-R
10Mbps 铜缆 750m
10PASS-TS-O
6.3.5 802.3ah的应用
3.长距离铜线以太接入 在电信接入网络的市话电缆上,使用2Base-TL接入方式
连接市话端局和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CPN),距离可达2700米,数据率为2Mbps。
6.2.3 802.1x技术
④ 认证服务器收到交换机转发上来的用户名信息后, 将该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用户名表相比对,找到该用户名 对应的口令信息,用随机生成的一个加密字对它进行加 密处理,同时也将此加密字传送给交换机,由交换机传 给客户端程序。
⑤ 客户端程序收到由交换机传来的加密字后,用该加 密字对口令部分进行加密处理,并通过交换机传给认证 服务器。
① PPPoE在发现阶段会产生大量的广播流量; ② PPP协议需要被再次封装到以太帧中,封装
效率低; ③ PPPoE认证需要外置BAS,该设备较昂贵;
容易造成单点瓶颈和故障 ④ 组播业务开展比较困难; ⑤ 用户端PC设备必须安装PPPoE客户端软件
6.2.3 802.1x技术
1.802.1x认证的体系结构 包括三个部分:请求者系统、认证系统、认证服务器系统。
6.2.3 802.1x技术
2. 802.1x工作过程
① 用户通过IEEE802.1x客户端软件发起认证(EAPoL报 文)报文给交换机。
② 交换机收到请求认证的数据帧后发出一个请求帧, 要求将输入的用户名送上来。
③ 客户端程序响应交换机发出的请求,将用户名信息 通过数据帧送给交换机。交换机将客户端送上来的数据 帧经过封包处理后送给认证服务器进行处理。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4. PPPoE认证的优缺点 (1)PPPoE认证的优点:
① PPPoE可对用户进行基于时长或流量的统计,计费方式 灵活方便。
② PPPoE可以提供动态IP地址分配方式。 ③ PPPoE和传统拨号接入的用户接入认证体系一致,易于
接受。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2) PPPoE认证的缺点: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2) 会话阶段 即PPP数据传输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在这点对点的PPPoE 逻辑链路上传输PPP数据帧,PPP数据帧封装在PPPoE数据 报文中,PPPoE数据报文封装在以太网帧的数据域中传输。
PPP具有链路创建阶段、认证阶段和网络协商阶段。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目前主流的以太网宽带接入管理技术有:PPPoE、IEEE802.1x。
1.PPPoE技术
基于以太网的点对点通信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采用 动态分配IP地址方式,对用户管理方便。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3. PPPoE报文格式 所有的PPPoE的数据报文均是被封装在以太网的数据域(净 载荷区)中传送的。 (1) 以太网的帧格式 如下图,目前主要使用以太网2.0版(Ethernet II)。
目标MAC地址 源MAC地址 (6字节) (6字节)
类型
数据
帧校验
(2字节) (46-1500字节) (4字口令信息和其自己 经过加密运算后的口令信息进行对比,如果相同,则认 为该用户为合法用户,反馈认证通过的消息,并向交换 机发出打开受控端口的指令,允许用户的业务流通过端 口访问网络。
6.2.3 802.1x技术
3. 802.1x认证的优缺点 (1) 802.1x认证的优点
6.3.3 光纤以太接入
2. P2MP光纤传输模式 即EPON。它使用单纤,上行/下行的数据流使用粗波分 复用(WMD)技术,在同一根光纤中传送。
在802.3ah中定义了P2MP两种模式,其主要特点如下: • 1000BASE-PX10: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s、传输距 离为10km,单光纤传输、上下行工作波长为1310/1490nm。 • 1000BASE-PX20:数据传输速率为1000Mb/s、传输距 离为20km,单光纤传输、上下行工作波长为1310/1490nm
(1) 认证计费问题。 (2) 用户信息的隔离。 (3) 服务质量(QoS)保证。
6.2 以太网接入的主要技术
6.2.1 用VLAN隔离用户信息
利用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VLAN)技术可以解决接入 用户之间的信息隔离问题,把每个端口配置成一个独立的 VLAN,对应于每个用户。 1.VLAN方式的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6.3.4 802.3ah的OAM
以太接入网定义的 OAM(Operations,Administration,and Maintenance)功能主要是:
监视和支持相关的网段运行和操作; 进行故障检测、通告、定位和修复; 消除故障,保持网段处于运行状态; 向用户提供用户接入网络的服务。
6.3.5 802.3ah的应用
6.2.2 以太网接入管理技术
① 主机在本以太网内广播一个PADI包,包含主机想 要得到的服务类型信息。
② 以太网内所有接入服务器在收到包后,能提供服 务的发回PADO包。 ③ 主机从收到的PADO包中挑选一个接入服务器, 发回一个会话请求包PADR(非广播)。 ④ 被选定的接入服务器收到会话请求包PADR后, 就开始准备进入PPP会话阶段。
PC1
PC2
局域网交换机
路由器
Internet
PCn 图6-1 VLAN方式的网络结构
6.2.1 用VLAN隔离用户信息
2.VLAN解决方式的局限
(1)无法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
为了识别用户的合法性,可以将用户的IP地址与该用户所连接的端口VID 进行绑定只能进行静态IP地址的配置
(2)地址利用率低
6.2.4 PPPoE与802.1x认证方式的比较
认证方式 标准程度 封装开销
IP地址 多播支持 客户端软件 对设备的要求
PPPoE RFC2516
较大 认证后分配
差 需要 较高(BAS)
802.1x IEEE标准
小 认证后分配
好 需要 低
6.2.5 基于VLAN+PPPoE的以太网接入技术方案
100/1000Mbps
CPN
OLT
OLT
核心层 汇聚层
单/双光纤
接入层
10/20km
6.3.5 802.3ah的应用
2. P2MP光纤接入 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采用P2MP拓扑结构,接入分散的
小型的家庭网络甚至分散的单个用户。
•CPN:用户驻地网(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ONU: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 •OLT: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
第6章 以太网接入技术
6.1 以太网接入技术概述
6.1.1 以太网接入及其优点
1.以太网接入技术 从局域网技术上发展而来的,用于公用电信网的接入段 中,解决用户的宽带接入问题。
2.以太网接入优点 (1) 协议简单、成熟,设备的兼容性好。 (2) 设备廉价 (3) 以太网技术与IP技术无缝融合
6.1.2 以太网接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P2P光纤接入 应用在接入主干线路,接入到用户数量较大的用户驻地
网。采用P2P拓扑结构,采用单芯/双芯单模光纤,数据率为 100Mb/s或1000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