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教学要点

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教学要点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手法的教学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明确教学目标修辞手法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3.能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精选教学内容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等;2.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如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拟人可以使语言具有人格化特征等;3.修辞手法的运用,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如何将修辞手法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等;4.经典修辞手法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经典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3.情境教学: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修辞手法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认知。
四、注重实践教学修辞手法的教学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2.课后作业:布置与修辞手法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或语言表达,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3.课外活动:组织与修辞手法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兴趣;4.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增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修辞(rhetoric)是指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方法,运用语言的艺术,以达到某种表意目的的一种语言现象。
在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是一门必需的课程,它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放和拓展。
本文将从教师教学角度和学生学习角度,探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修辞教学。
一、教师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修辞教学的渗透和融入。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对修辞的理解和认识。
比如讲解“递进”手法,可以先举例说明其含义,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句子是如何通过“人……月……此……”的递进表达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从而让学生从具体的例子中理解递进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注重修辞鉴赏,提高学生语感和审美水平。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如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
二、学生学习学生在修辞教学中,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一是从练习角度,二是从鉴赏角度。
对于修辞手法的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仿写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例如,针对比喻手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如“爱情”,然后让学生自行构思进行比喻表达,如“爱情就像黄河,奔腾不息;爱情就像骄阳,温暖心扉”等。
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身边事物的特点和内涵。
对于修辞鉴赏,学生应该从多个角度理解一个修辞手法,比如从字面意思、引申意义、作用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如学生分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时,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为“人无不死”的道理,同时还可以引申为人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
而这句话的作用效果,则通过对“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话的强调,表达了一种鼓励人们追求事业成功,留下自己的精神财富的意愿。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教学策略与方法答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以采用
以下教学策略与方法:
1. 词汇教学策略:运用词根词缀等方式,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可
以通过词组搭配和词语搭配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2. 句法结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教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
复杂句和并列句,提高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3. 修辞手法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夸张等,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4. 写作训练策略:通过阅读材料的解析和模仿,指导学生提升文章
结构和逻辑思维,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鲜明。
深入分析:
在语言运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篇能力,通
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
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提供真实语境进
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
学生的语文成绩,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语言运用教学
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实践和总结经验,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中学语文现代文修辞手法分析教案

中学语文现代文修辞手法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含义和用途;2. 辨别现代文中的不同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3. 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点1. 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解读;2. 修辞手法在现代文中的运用和效果分析。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阅读过的现代文作品,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在现代文中的重要性和普遍运用。
2. 概念解释逐一介绍现代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并详细解释其含义和用途。
3. 实例分析选择几篇经典的现代文作品,解读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不同手法带来的表达效果和感受。
4. 案例训练让学生参与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中,给予他们一些实际的写作案例,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指导,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达方式。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修辞手法在现代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多加运用。
四、教学方法1. 导入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回忆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对已学内容的回忆。
2. 解释教学法:对不同的修辞手法逐一进行解释,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说明。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参与到修辞手法的运用中,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创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五、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参与度、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以及创作水平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口头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创作作品的质量来进行评估。
六、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现代文作品,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选择一篇现代文作品,仔细阅读并写一篇文章,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这些修辞手法对文章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现代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知多少——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教学设计

《修辞知多少——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借喻和借代的区别;2、准确辨析和运用两种修辞。
教学重难点:借喻和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两种修辞方式出现很多,由于它们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往往混淆不清,学生难于区分掌握,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这节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借喻和借代这两种修辞方法的一样点和不同点,能够正确的区分它们。
教学步骤:一、什么是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例如:天上飘来一朵朵棉花糖。
夕阳把胭脂抹了一河,便匆匆地落了山。
二、什么是借代借代又叫“换名〞,它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
本体和借体之间无相似之处,但有严密联系,外表上是两种事物,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例如:1、早已死去的残花,芬芳后凋谢在路边,向晚飘落了灿烂,叹命运不堪。
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三、借代的分类〔1〕、以局部代整体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2〕、用具体代抽象他之所以这样胆小,是怕丢了头上的那頂乌纱帽吧!〔3〕、用特征代本体大胡子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
〔5〕用专名代泛称你真是当代的活雷锋呀!〔6〕用绰号代整体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7〕用标志代整体红领巾给老大爷让座。
四、借代和借喻的区别①构成借代的基础是借体和本体的相关性,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
例如: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帐。
借代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帐。
借喻②借喻可换成明喻,而借代则不能。
五、练一练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是借喻,还是借代。
(1)孤帆一片日边来。
借代(2)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借喻(3)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借代(4)“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借喻(5)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中学语文修辞格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修辞格教学研究
修辞格教学是中学修辞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修辞格运用的现象在教材中分布广泛,然而,其教学现状一直不够理想。
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学修辞格教学,笔者以人教版实验语文教材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
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修辞格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详细阐述了修辞格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以及依据教材研究修辞格的意义;二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修辞格,笔者依据人教版语文教材,分别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高中阶段的修辞格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修辞格教学的特点;三是修辞格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在前文的基础上,笔者从全局出发分析中学修辞格教学存在的困难并提出实施教学的策略;最后,以比喻为例谈修辞格教学,笔者深入挖掘了比喻的内涵,着重论述了喻体的选择以及比喻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系。
千锤百炼写华章——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能力的培养

( ) 于动 二 寓静
通过 联想 , 用动态 词语对 静态 事
物 加 以描写 、 托 、 烘 渲染 , 也可 达到 独特 的修辞 效果 。
动 中有静 , 静中有动 , 美妙绝伦 !如 :
等, 都不用平常量词“ 、棵”而是换作活化物体形 、 把”“ , 声、 色的量词, 既修饰了事物, 又激起读者无穷的想象, 另有一番风味 ! ( ) 色彩 俄 罗斯艺术 大师列 宾有 句名言 : 五 巧敷 “ 色彩就是思想 。是啊 , ” 暖色 ( 橙、 ) 红、 黄 是明亮 的 , 温 暖而热烈 ; 冷色( 、 、 是幽暗 的, 峻而沉静 ; 青 蓝 紫) 冷 绿 色平 和, 富于生气 ; 白色素净 , 空旷 悲凉。这便 是色彩 所蕴 函的语言 , 运用得当 , 可为文章创 下美 的意境 ,铺
就得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 所 谓修辞大体有两义 之分 : 广义 指调整 和适用 语 辞, 狭义则仅指修饰 文辞 , 在这儿 取其广 义 , 职责 就 其 是“ 恰当地运用语言各方 面的材料 ( 语言 、 语汇 、 法) 语 , 以增强语言 的表达效 果 。①由此看 出, 辞有 宽广 的 ” 修 范围 , 所解决的核心 问题是增 强语 言的表 达效果 。它 恰好 也与中学语 文教材 体系 中的修辞 内容( 语 的锤 词 炼、 句式的调整 、 辞格的运 用等 ) 相辅 相成 , 生发 拓展。 本 文仅从词语锤 炼的角 度人手 , 以历 年考 场作 文的精 彩 章句为例 , 让学生们学会用修辞“ 出华章。 润” 【 ) 繁 于简 作 为生 活反 映 的记 叙 文 不 能 只是 一 寓 面反光镜——照单 全收。学生只有学会用极简练 的 文字刻 画人 、 、 景 物的特征 , 才能在瞬间锁定读者的心 , 收到 “ 叶 知 秋 ” 效 。如 : 一 之 啊 , 电 !黑 暗 , 间撒 开 了它 的 大 网 , 停 瞬 而我 成 了网里的一条小鱼。蜡 烛很 快在沿街 的店 堂燃起 , 闪 闪烁 烁 的 幽光 把 紧贴 路 面 而 行 的 路 人 的影 子 拖 到街道上 , 老长老长, 黑忽忽的。( 郑芳《 电》 停 ) “ ” “ 二字将冬天雨 夜的寒冷席卷 而来 , 撒 、拖” 读者似乎
巧辩语言意味深,妙用修辞文生辉——浅谈中学语文修辞教学

学语 文 教 学 的 目标 , 是 要提 高 学 生 的 语 言 表 达 能 力 。 我 国 古 代 人 说 话 讲 合 、 的 。 因此 , 们 在修 辞 教 学 中 , 就 目 ” 我 一定 要 注 意 培 养 学 生 结 合 语 言环 境 来 究辞 令 , 写文 章 讲 究 文 采 。子 日 : 言 之 无 文 , 而 不 远 ” 是 十 分 中 肯 的 意 阅读 理 解 语 文 的 能 力和 根 据 语 境 遣 词 造 句 的 能 力 。 运 用 切 境 法 进 行 修 辞 “ 行 ,
朔 校夕教矧圃 卜
敬 萼
诺
巧 语 言 意 深 ,妙 用 修 辞 文 生 辉 辩 味
浅谈 中学语 文修 辞 教 学
◆李 凡
( 辽阳 县l 教【 心) l } } | }
【 摘要】在 中学语 文教 学中, 教师要 重视修辞教 学, 了解 常用 的修 辞方 法 , 会 它们 的表达 效果 文章 总结 了比较 法、 体 切境 法 、 情 朗读 表
扮。 写作文也 是如此 , ” 只要经过 “ 事四五通 ” 事 的装扮 , 愁它 不 “ 妙世 键 之 处 , 果 我 们 结 合 作 品 的题 旨 情 景 , 语 言 艺 术 的理 解 和 欣 赏 能 力 的 何 精 如 对
无双 ” 装 扮 的 手 段很 多 , 最 重 要 、 有 效 的手 段 就 是 使 用 辞 格 。 ? 而 最 提 高 会 有 很 大 的 帮 助 。 如 《 湖 居 听 书》中“ 脏 六 腑 里 , 熨 斗 熨 过 , 一 明 五 像 无 我 国著 名 语 言 学 家 吕叔 湘 先 生 曾 说 过 : 语 文 教 学 的 进 一 步 发 展 就 是 处 不 伏 贴 ; 万 六 千 个 毛 孔 , 吃 了 人 参 果 , 一 个 毛 孔 不 畅快 。 利 用 通 感 “ 三 像 无 ” 走上 修 辞 学 、 格 学 的 道 路 。 由 此 观 之 , 风 ” 中学 的 语 文 教 学 只 有 重 视 修 辞 教 表 现 王 小 玉 一 开 始 演 唱 时 那 种 “ 甚 大 ”的 声 音 的 甜 润 使 人 舒 畅 。这 种 通 不 学 , 能 顺 乎 学 术 潮流 , 应 时代 发 展 的需 要 。 才 顺 比穿 衣 服 。 人 体 有 高 矮肥 瘦 , 服 要 称 身 ; 节 有 春 夏 秋 冬 , 服 要 当 令 ; 衣 季 衣 感 的运 用 只 有 在 这 样 的 具体 环境 中 才 有 这 样 的效 果 , 能 让 人 理 解 那 种 沁 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
摘要: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运用手段,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
中学修辞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中有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修辞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确立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指导思想,注重和讲求修辞教学的适度性、系统性、广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关键词:中学语文;修辞教学;作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30-02
一、修辞与修辞教学
关于“修辞”的含义,人们有多种理解。
一是理解为“修辞活动”。
如陈望道将“修辞”定义为“修饰文辞”和“调整语辞”的活动。
二是理解为“修辞现象”。
如刘焕辉是这样定义的:“修辞活动和修辞手段其结果统称为修辞现象。
”三是理解为“修辞学”。
王德春、陈晨认为:“所谓修辞学,就是研究在交际活动中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规则的科学。
”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般对修辞的理解是: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运用手段,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
修辞教学就是指在中小学中向学生传授修辞知识、了解修辞现象、探索修辞规律,并恰当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汉语修辞知识进行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
修辞
教学旨在使中小学学生获得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教学担任着语言教学的重大责任,中学修辞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甚为重要。
早在1980年,吕叔湘先生就曾说过:“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
”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的“表达与交流”中表述为:“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一般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都对中学生运用语言提出“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基本要求。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学习修辞,只是不必要仅仅围绕修辞知识而教,教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更好地、更深刻地进行阅读。
让学生能够在口语交际中熟练运用修辞,切题切景,说话得体,以达到准确而生动的表达效果。
同时给学生以写作的指导,要有意识地锤炼词句,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富弹性、更富韵味。
二、修辞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语文修辞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书面、口头表达能力极为重要。
修辞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正如陈望道在论述修辞研究和语文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所说的那样,学了修辞使阅读更能切实掌握内容,写作更能正确表达内容,作为中学生学点修辞大有益处。
具体来说,修辞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修辞是选择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来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
入选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换句话说,由于选择了最适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手段,才使文章具有了强烈的表达效果,这类文章学生爱读、爱摹仿。
例如,比喻手法被誉为“语言艺术中的艺术”,在文章中的作用妙不可言。
它一出现,往往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例如,初一语文课本上册的流沙河的一首诗《理想》这样写道:
(1)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2)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是一个非常熟悉但又非常抽象的字眼,理想是什么?怎样达到理想?流沙河这首诗通过一系列比喻阐明了理想是前进的方向,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
了历史的发展。
但实现理想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但这些挫折和失败也磨练着人的意志,提升人的人格,使人成长为乐观向上的人。
这些十分抽象又深刻的道理正是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
学生自己容易进行入角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修辞能准确地表达概念,清晰地说明事物,使语言富有逻辑性,进行系统的修辞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其准确而清晰的叙事说理的能力。
例如排比句,它是用相似句法逐一表述同范围、同性质的事理,就它的内容加以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就它的形成加以探讨,能培养学生有层次地叙事说理的能力。
例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分四个方面横向展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台,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又分五个方面纵向发展,分述始皇统一天下的各个阶段。
它是从小到大由轻到重层层递进,采用了“层递”的修辞手法。
使文章如行云流水,增强了读者的阅读欲望。
这些充分说明了作者的缜密思路,语言的清晰层次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伦次清楚的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得力于修辞的妙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修辞之于文章,好比血液之于人体,所到之处必然能激发出生
命力。
修辞教学就是让学生发现这生命力。
任何文章,任何话语,一旦表现出来,必有其中心或主旨,而修辞的应用就是让人们更容易去发现和了解它们的中心主旨。
如朱自清的《春》结尾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这三个比喻句,实际上就总结了全文的主旨意蕴。
“春”,生机盎然像娃娃,姿态优美像小姑娘,生气勃勃像健壮的青年,这是春的特征,也是春季里人的特征。
可见,修辞教学奥妙无穷,中学生学好修辞是完全必要的。
如果能善于将修辞教学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学生的语文概括水平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修辞教学中要注重的原则
在进行修辞教学时,要明确教学意义,抓住修辞教学的实质,遵循修辞教学的基本原则。
具体需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1.适度性。
修辞教学的要求要适合中学教学实际。
中学生涉猎的知识面毕竟不够广泛,而且大多迫于升学的压力,有好些科目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这样一来,匀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就相对减少,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就得采取适度原则,让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却又不繁冗拖沓、艰涩难懂。
2.系统性。
修辞教学内容及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一个整体。
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修辞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使
学生整个学年下来有一定的收获,对修辞知识和修辞的运用有清晰的概念。
3.广泛性。
修辞教学要贯穿在阅读、写作的教学活动之中。
修辞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灵活地运用。
在具体教学时,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善于发现,在写作中积极运用。
4.实用性。
修辞知识教学直接为培养修辞能力服务。
这是整个语文教学和修辞教学的目的。
是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日常言语活动和工作研究中使用得游刃有余。
所以进行教学时要多侧重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修辞教学,而不是过于理论化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焕辉.修辞学纲要(修订本)[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4、28.
[2]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
[3]吕叔湘.把我国语言科学推向前进[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