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古代壁画作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
古代壁画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由于年代久远、墙体老化、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代壁画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褪色、腐蚀、裂纹等问题,亟需保护和修复。
本文将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进行浅析,探讨保护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古代壁画的保护价值1.历史价值:古代壁画作为古代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记录着古代社会、文化、宗教、生活等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2.艺术价值:古代壁画在绘画技法、色彩运用等方面展现出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3.科研价值:古代壁画可以为考古学、文物学、艺术史、建筑史等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料,有助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1.环境保护:对古代壁画所在建筑环境进行保护,控制温湿度、光线等环境因素,避免因环境变化导致壁画褪色、腐蚀等问题。
2.物理保护:采用隔离和支撑等物理手段,避免古代壁画受到机械损伤,减小外界环境对壁画的影响。
3.化学保护:采用化学材料、涂层、抗氧化剂等进行表面处理,保护古代壁画免受腐蚀、风化等化学因素侵害。
4.修复保护:对褪色、腐蚀、裂纹等问题的古代壁画进行修复保护,保持其完整性和美观性,同时注意修复的可逆性和保持原址。
1.数字化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数字扫描和拍摄技术,将古代壁画的图像数字化保存,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也可以进行数字修复和重建。
2.纳米技术:纳米材料对古代壁画进行纳米级护理和修复,具有精细度高、可逆性好等优点,对壁画的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
3.微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对古代壁画进行生物治理,保持壁画表面的清洁和稳定性,提高其抗氧化、抗腐蚀能力。
4.激光技术:利用激光对古代壁画进行清洁、修复和保护,具有高效、精准的特点,对壁画表面的杂质、褪色进行非接触式处理。
1.敦煌壁画:利用环境监控、物理隔离、化学护理等方法对敦煌壁画进行保护,同时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图像保存和数字修复。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首先需要从保护现状出发,了解古代壁画所处环境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古代壁画的保存现状并不容乐观,许多古代壁画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腐蚀,其中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在环境方面,古代壁画所处的地区多为潮湿多雨,气候变化大,这导致了壁画的腐蚀和褪色;而人为因素则包括了旅游开发、文物保护不力等因素,这些都对古代壁画的保存造成了威胁。
针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首先需要加强保护意识,引导公众对古代壁画的重视和尊重。
在保护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代壁画保护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代壁画的重要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破坏和侵害。
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和管理,从法律上保障古代壁画的完整性和安全。
针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的运用。
古代壁画的制作材料和工艺较为特殊,传统的保护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需求,因此需要结合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古代壁画的保护方法。
可以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对壁画进行局部修复和保护,防止继续腐蚀和破坏。
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壁画进行全面的扫描和记录,将其保存在电子媒体上,以备将来修复和保护之用。
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还需要提升相关人员的保护意识和技能水平。
古代壁画的保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古代壁画保护的认识和技能。
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古代壁画的具体情况,开展专业的保护修复工作,提升相关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对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古代壁画的保护工作。
古代壁画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因此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手段,共同推动古代壁画的保护工作。
古代壁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其保护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古代壁画的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加强保护意识,运用科学研究和技术手段,提升保护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古代壁画的保护工作,让古代壁画得到更好的保存和传承。
中国古代壁画保护与历史文化价值

中国古代壁画保护与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古代壁画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了解古代社会风貌、艺术风格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环境恶劣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许多古代壁画面临着着严重的威胁和损坏。
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壁画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壁画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宋时期的壁画。
唐宋时期的壁画在壁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技艺精湛。
例如,敦煌壁画以其宏伟壮丽、神秘绝妙的艺术形式,以及对佛经故事、历史典故等的表现,被誉为东方的“艺术宝库”。
敦煌壁画展现了唐代佛教艺术的独有风采,是中国古代壁画的一大瑰宝。
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壁画、洛阳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也是中国古代壁画的杰出代表,对中国古代绘画、雕塑、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然而,古代壁画遭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威胁。
首先,由于时间的长河流逝,古代壁画本身就存在着自然老化和腐蚀的问题。
其次,古代壁画所处的环境多数非常恶劣,比如湿度高、阳光暴晒,这些因素都会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再者,由于人为破坏或盗窃,许多古代壁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坏。
因此,保护和修复古代壁画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保护古代壁画,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大力度进行保护工作,还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关注。
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代壁画的保护责任和措施,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强对古代壁画保护的监督力度,确保古代壁画的保护工作得到有效的实施。
其次,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探索更加先进的保护修复方法,如在壁画表面加装护栏、实施遮阳、加湿等措施,以减轻外界因素对古代壁画的伤害,延长其保存时间。
另外,还要加强对古代壁画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古代壁画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使古代壁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壁画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艺术、历史和文化价值。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

浅析古代壁画的保护应用【摘要】古代壁画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和艺术的价值。
保护古代壁画不仅可以维护文化传承,还能弘扬民族文化,拓展历史视野。
古代壁画面临着诸多保护挑战,如气候侵蚀、人为破坏等。
为了有效保护壁画,各种技术手段被应用,包括数字化保存、环境控制等。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保护壁画的重要性及实践经验,展望未来,应加大对壁画的保护工作力度,并将其纳入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
壁画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完善保护措施,才能让古代壁画得以保存,传承下去。
【关键词】古代壁画、保护、意义、现状、挑战、技术手段、案例分析、前景展望、重要性、社会关注、力度、焦点。
1. 引言1.1 古代壁画的重要性古代壁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这些古代壁画记录了古代社会的生活场景、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古代壁画的创作技艺精湛、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展示了古代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作才华,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
古代壁画不仅是艺术作品,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研究古代壁画,我们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把握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古代壁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古代壁画不仅是对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尊重,更是对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承诺。
1.2 壁画的保护意义壁画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
保护壁画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珍爱和传承,更是对人类艺术创作的尊重和推崇。
壁画的保护意义远不止这些,它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壁画可以延续历史文化传统,使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古代先人的智慧和审美观念,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与壁画文物的保护

化学与壁画文物的保护文化遗物丰富,其中壁画又别具风格,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病害及人为损坏。
积极地探寻壁画病害产生的原因,找出保护方法,是文保科学工作者紧迫的任务,经过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采用物理与化学方法进行保护,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本文就壁画文物的化学保护作一综合性论述。
一、壁画的病害及化学成因我国的壁画不论是石窟寺壁画,还是墓室壁画、寺院壁画,大多由支撑结构、地仗层、画面层三部分组成。
支撑结构为岩石、土层、砖层或疏松砂砾岩层等,如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壁画均由疏松砂砾岩层组成,唐李寿墓中壁画支撑结构既有土墙,又有砖石;地仗层为泥层或灰泥层,一般由麦草泥层及干后收缩性小的其它泥层组成,这些泥层中有的加麻纤维,有的加棉花纤维,目的在于增大比表面积,增强泥层内的拉力,不产生裂缝;画面层由白粉层和颜色层组成,但有的壁画有白粉层,有的无白粉层,唐代以前的壁画一般无白粉层,唐代以后有这一层。
不同结构的壁画,产生病害程度及原因不同。
壁画的病害涉及化学病变主要是起甲、酥碱、霉变、褪色、烟熏等。
1.起甲:是指壁画的颜色层和白粉层结合力不强,或某种颜料的用胶量不均而造成的龟裂,泛起许多小鳞片的现象。
原因之一是不同颜料的用胶量不同,与底层的胶结力不同,造成了局部泛起甲现象;其次是壁画制作时制作方法及材料用量不同造成。
如敦煌莫高窟壁画,早期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拉结材料用量少,壁画表面粗糙,有裂纹,而且无白粉层,画面是直接在泥层上作的,故无起甲剥落现象,而后期制作的壁画地仗层数增多,又用麻、棉作泥层的拉结材料,表面光滑,在这样的地仗层上又涂一层白粉层,然后作画,形成了白底画面。
这种画面虽然精致,但由于白粉层与地仗层的胶受化学及其它因素的作用而粘结力减弱,造成起甲剥落。
2.酥碱:在支撑结构的崖体中,山体水分较大时,由于水的渗透及岩砾中盐溶解后,通过地仗层而富集于壁画的颜料层,腐蚀壁画内的胶结材料,盐的吸水膨胀又使壁画酥松,造成酥碱。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

永乐宫壁画保护及研究永乐宫是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中的一处重要遗址,也是中国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乐宫的壁画是该处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壁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永乐宫壁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永乐宫壁画的保护1. 自然环境保护永乐宫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山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
为了保护永乐宫壁画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
首先要保护永乐宫周围的植被,保持山体水土的稳定,避免因自然灾害引发的壁画损坏。
要加强对永乐宫室内空气的控制,避免湿气和灰尘对壁画的侵害。
2. 文物保护永乐宫壁画的保护需要加强对文物本身的保护。
首先要完善永乐宫的保护设施,包括建立完善的防水、防火、防盗设施,以及对游客的驻足和观看进行合理管理。
其次要加强对壁画的监测和维护,定期检查壁画的状态,并及时修补受损部分,以免进一步恶化。
永乐宫壁画的保护还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
政府需要加大对永乐宫的文物保护经费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永乐宫的文物保护工作。
还需要通过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对侵犯永乐宫壁画的行为进行严惩,从法律层面保障永乐宫壁画的完整和安全。
1. 壁画的图案和题材研究永乐宫壁画以其精美的图案和丰富的题材而著称。
壁画中描绘了大量的宗教和历史题材,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图案和题材进行详细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有助于揭示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发展历程。
2. 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研究永乐宫壁画在艺术风格和技法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通过对永乐宫壁画的艺术风格和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中国壁画艺术的发展轨迹和特色,并通过比较研究,推断出永乐宫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永乐宫壁画的保存和修复技术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壁画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

壁画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壁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历史文化遗产,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然而,由于时间的长河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以及人为的破坏,许多古代壁画作品面临着严重的风险。
因此,壁画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艺术家们对于生活、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也是古代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历史事件等的重要见证。
因此,保护和修复壁画不仅仅是修复艺术品本身,更是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智慧和文明。
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文物保护、材料科学、化学、物理学等。
在研究中,首先需要对壁画作品的材料进行深入的了解,包括基材的种类、颜料的成分、古代艺术家的绘画技法等。
只有通过深入的材料分析,才能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壁画类文物的保护工作主要包括防止继续腐蚀、稳定基材、加固结构等方面。
其中,防止继续腐蚀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现代社会,空气污染、紫外线辐射、细菌孢子等都可能对壁画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这些危害。
比如,对壁画进行覆盖、定期清洁、控制湿度和温度等措施都可以有效保护壁画作品不受到腐蚀。
在壁画类文物的修复工作中,需要根据壁画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修复方案。
修复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如修复材料的选择、修复技术的掌握、修复成本的预算等。
特别是在对古代壁画进行修复时,需要尊重其原貌,尽量保留原有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
同时,在修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标准和专业原则,确保修复结果的可持续性和可靠性。
除了传统的保护和修复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壁画类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分析壁画作品的结构和色彩,为后续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另外,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定位和处理壁画上的细微问题,提高修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古代壁画文物彩绘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

古代壁画文物彩绘修复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侵蚀,这些壁画和彩绘逐渐褪色、破损和腐蚀。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珍贵的文物,关键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的修复和保护工作需要深入了解其材料和艺术工艺。
首先,必须进行严格的文物考古和研究,以确定其制作年代、材料种类和工艺技法。
此外,需要对文物的状态进行彻底检查,了解其腐蚀和损伤的程度,以及褪色现象的原因。
保护和修复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有多种技术,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其中几种关键技术:1.动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是在修复过程中对材质进行动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
例如,通过使用纳米尺度的材料来填补缺损和裂缝,以及利用激光来清除污垢和腐蚀层。
2.材料保护技术:为了防止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进一步受损,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进行保护。
这些材料可以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渗透和化学侵蚀。
例如,聚合物保护膜可以在文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保持其原始颜色和质地。
3.室内环境控制技术:保持适宜的室内环境对于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的保护至关重要。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可以防止文物受潮和变形,并保持其形状和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精确的光照控制也是必要的,以减少紫外线的照射和光化学反应的发生。
4.数字化修复技术:数字化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模拟来恢复文物的原貌。
利用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和三维扫描仪,可以获取文物的高质量图像和精确模型。
然后,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以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和再现。
总之,古代壁画和文物彩绘的修复与保护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需要综合运用文物考古、材料科学、化学分析、艺术历史和修复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修复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延续历史,传播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壁画保护技术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古代壁画保护技术摘要:我国古代壁画的绘制具有悠久的历史。
经过漫长的历史兴衰演变和大自然的沧桑变化,历史文献上记载的许多富丽堂皇的壁画大多早已荡然无存。
遗存至今的大量历代建筑物、石窟寺及墓室中的精美壁画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关键字:古代壁画保护技术保护材料一、古代壁画的保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壁画是指绘制于建筑物的墙壁和天花板上的绘画或先画在布、纸等载体上,然后再贴于墙上的图画或图案。
中国古代壁画一般以绘制场所的不同而区分,有殿堂壁画、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壁画、民居住宅壁画等。
不论石窟壁画、殿堂壁画还是寺观壁画,大多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无论早期壁画还是相对较晚的壁画,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壁画这种绘画艺术形式的认识以及当时历史背景的真实记录,代表了当时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都有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对于壁画的保护和修复,我们先要认识壁画的泥层结构,壁画的泥层结构和壁画的揭取与修复的关系比较密切。
制定壁画保护技术方案时,首先需对壁画的泥层结构进行了解研究。
建筑物和石窟内的壁画,一般都有泥层或灰层。
墓葬内壁画,有的就直接画在石壁上;有的刷一层极薄的白土粉或抹一层极薄的白灰。
由于壁画所处地理环境、地质背景等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常常会受到雨水、风沙等的侵蚀以及强光照射等的威胁,有时的地震也会给壁画带来毁灭性的破坏。
壁画经历了成百上千年,制作材料不断老化,壁画固有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材料层间的粘结力丧失,壁画变得十分脆弱。
在上述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壁画产生了诸如颜料层起甲、地仗酥碱、空鼓、脱落、颜料褪色、霉变、划痕等病害。
如何防止其损坏以及怎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选用修复材料是我国壁画保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1]二、古代壁画的揭取技术1、壁画揭取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画面临时加固,分块画线、绘制分块尺寸图,制作揭取用的木板(习惯称为前壁板)以及购置揭取用的器材、药品等项工作。
画面临时加固:古代壁画保存到今天,完好如初的是不易找到的,绝大部分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如前所述的病状。
其中如脱胶、酥碱、裂缝等必须在揭取前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所谓临时,就是所使用的加固材料,必须具有“可逆性”以备修复中认为应该改进时可以重新处理。
除尘:一般壁画泥层较牢固无脱胶和严重酥碱情况时,在临时加固前,应先用湿毛巾将画面积土轻轻擦去,或用吸尘器吸去画面浮尘。
脱胶的处理:墓葬内壁画,脱胶现象较普遍,可喷刷胶矾水1~2道,湿度大时,可用红外灯烘干,温度在40一60℃之间,湿度过高易使颜色变色,灯光距离壁画面应在30厘米以外,所用药剂除胶矾水以外,还可用聚乙烯醇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高分子材料。
泥层酥碱处理:所用材料、方法与脱胶处理相同,唯所用材料的浓度加大,喷涂的次数增多。
个别情况如陕西永泰公主墓内雨道顶部天花壁画,表层为一层薄而脆的皮,里面的白灰酥松的似豆腐渣,单纯涂刷不见效,此种情况应采取打针的方法,将加固药剂,一针一针的注射进酥松层内。
工作时一方寸一方寸的依次进行加固处理。
所用药剂应先稀后浓。
裂缝加固的方法:视壁画的牢固程度和裂缝的大小而定,建筑物内砂泥壁,在较干燥的情况下,只对较大的裂缝粘贴纸条和布条,微细的裂缝,不是密集的情况可不做处理。
为保证揭取时的安全,近年来对砂泥壁也多采用整块贴布的方法。
白灰壁,尤其是不掺合材料的素白灰壁,不论有无裂缝都需按画面大小,整块的贴布保护。
因为此种白灰壁,本身薄而脆,微裂缝较多,揭取过程中受震易碎,遇有较大裂缝处则需先贴布条,然后再全部贴布加固。
布的上顶要长出画面20~30厘米,以备揭取时临时固定在壁板上。
加固的纸,必须是白色,以免因纸掉色污染画面。
纸的表面需平滑,有韧性,一般以烤贝纸为宜,加固用的布,以纱布为宜,经纬线密实的布与壁画面层往往粘接不牢,效果不好。
贴纸和布的粘合剂,在较干燥的情况下,可用表国画用的团粉浆糊;在墓室内潮湿的情况下,通常用桃胶,但贴纸或布后需用红外灯烘干。
如同时贴纸和布,必须将贴纸烤干后再贴布。
画壁空朦处理:此种情况应视空朦的程度而定。
较轻微的,表面无裂缝时,不仅不需处理而且还是揭取的有利条件之一(在揭取方法中介绍),但空朦面积较大则需先进行加固,在无画或无主要线条的地方,挖小洞用干泥浆或干灰浆挤入画壁背后,使它与墙面暂时粘住,此法称为“干泥铆固”。
如遇有已局部脱落的画壁,应用干硬泥浆或灰浆沿脱落边缘勾抹,使部分泥浆条挤入壁画背面使它暂时粘牢。
此法习惯称为“边缘加固”。
2、分块画线面积小的壁画,有条件可以整幅揭取的壁画,这道工序自然可以省略。
通常遇到的是画幅较大,需要分块揭取,工作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分块时既要考虑画面艺术的完整,又要考虑揭取、修复、运输等工作的方便。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必须考虑画面艺术的完整,它的尺寸就不能完全规格化,应依画面的实际情况,该大就大,该小就小。
根据经验,在我国目前许多地区的现有条件下,分块的高度以2~3米为宜,宽度1一米为宜,最大不超过2米。
每块画的面积一般为2一4平方米,最大不超过5一6平方米。
画线时根据画面的情况,大体上研究了分块的大小位置以后就可进行画线工作。
用粉线包在画面上弹上白色或青色的粉线,初步决定画块的尺寸。
一般情况要经过一次或两次复查,才能最后确定。
3、测量绘图对于要揭取的壁画,事先必须进行测量绘图。
壁面如果平直,要测量画面的总尺寸和绘出“分块尺寸图”。
遇有画面凹凸不平或带弧线时,更应将这些特殊的情况测量准确。
4、揭取壁画的方法常用的揭取方法大体分为拆取、锯取、震取和撬取等四种方法。
经过分析比较然后确定揭取方法,往往在一个地方不仅采用一种,而是几种方法混合使用。
拆取法:如果条件许可将壁画后面的墙体拆除,这是揭取壁画比较省事、简单的一种方法。
当准备工作完毕后,用壁板将壁面防护后开始揭取,在墙身外面将墙身的砖块或土坯块,自上而下逐层拆掉,每隔一定距离(约50一70厘米)临时加挡板一道,以防揭取过程中壁画泥层向后倾倒,当拆到底边时,应迅速将壁板连同壁画泥层向内推倒放平。
锯取法:这是当壁画背面的墙体不能拆除时采用的一种方法。
基本操作方法是用合适的锯条将壁画的泥层锯开,脱离原有的墙体。
震取法:揭取条件基本与锯取法相似。
当壁画泥层与墙身粘接特别牢固不易锯开的情况下,采用此种方法。
利用钻子一类工具,从壁画泥层一端插入泥层中向里深凿,在凿打过程中周围泥层受震动逐渐与墙体或岩壁分离。
撬取法:当壁画泥层大部份与墙身脱离,即有大面积空朦情况时,采用此种方法最为有利。
用一种“平铲”,按上长木柄,自画的一边由上而下,逐步撬动使壁画泥层与墙身全部脱离而达到揭取的目的。
其他揭取方法:唐代和辽、金时代墓葬中的墓道部分,一般不砌砖,仅在土墙上抹白灰后,在上绘画壁画,此种情况虽然也再用锯将灰层与土墙锯断,但基本上是边锯边撬和一般的锯取情况不同。
此种情况也可用“木箱套取”的方法,即在壁板四边加上木板,做成一个箱形,将要揭取的壁画套住,从壁画背面连泥土一同铲下或锯下,装入箱内。
此外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采用“胶布粘取法”。
即在布上先涂化学材料,如聚醋酸乙烯脂或聚乙烯醇缩丁醛等高分子粘接剂,然后将布粘在要揭取的画面上,将壁画颜色层粘在布上揭取下来。
四、古代壁画的修复技术1、去除背面泥层取除背面泥层时,先将画面向下,平放在修复台上,将需要取除的泥层,用刀锯成小方格(约3~5厘米见方)。
然后用小平铲逐块铲除,使壁画背面基本平整,但要注意不要铲破画面。
如果壁画表层为灰层,底层为泥层,应将泥层全部铲除干净,只留灰层,背面凹凸过高的,用刮刀慢慢刮除突起部分,使灰层达到基本平整。
2、加固表层背面泥层铲至基本平匀后,进行加固表层,在壁画背面用排刷刷或用喷雾器喷涂加固材料,这一道工序最主要的是加固材料的选择。
修复壁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而最重要的是保护画面。
加固表层直接影响画面,因而对加固材料的选择必须慎重考虑。
这种材料的要求:防水性能;要绝对无损于壁画颜色的材料;只能希望选择老化期较长的材料,老化期的长短有时不一定是十分强调的,但需特别强调的是加固材料老化后的分解物,不能破坏壁画的颜色和泥层或灰层结构,例如使用传统的胶矾水加固,因它对颜色无损伤,可作为直接接触颜色层的材料,即可以正面喷涂,也可背面喷涂。
此种材料是水溶的,防水性能较差,但考虑修复后的保存条件,都比原来所处环境大加改善,一旦失效,可继续喷涂,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了可靠的材料再二次加固。
无论将来是什么加固材料,它对胶矾水不能有反作用,因为中国古代壁画绘制时就使用胶矾水,如果与胶矾水起反作用,这种材料就不能起到保护壁画颜色层的作用。
又如为了增强壁画表层的机械强度,目前大多使用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甲基丙烯酸丁醋等高分子材料。
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乳液在—17℃时易失去胶结作用,因而在较寒冷环境中不宜使用,而ROY—6260和AC—3444具有较好抗冻融性。
聚醋酸乙烯乳液(日)和聚醋酸乙烯乳液(中)的稀释液静置较长时间后易沉淀。
因此,在使用时应注意树脂沉淀,用时需振荡摇匀,尽量做到边用边配,以免影响修复效果。
ROY—6260在水中浸泡24小时后,薄膜脱离载玻片,而聚乙烯醇80%以上被溶解,因此在潮湿环境下不宜使用。
[2]聚乙烯醇、聚醋酸乙烯乳胶具有很强的抗光能力,在目前洞窟内较微弱的光照下它们是非常耐老化的壁画修复粘合剂。
此外,它们具有对不同湿度的适应能力、采用水溶剂的聚醋酸乙烯乳胶修复壁画,能使壁画.戈面的自色石膏汉夫色.撇减出壁画底色。
它对绿色等颜色不产生变色影响,但能使蓝色等颜色增加颜色的饱和度。
总的效果是壁画修复后颜色变得鲜艳和深重。
[3]这种影响对于壁画修复是要慎重考虑的。
壁画加固材料的老化跟其本身的耐老化性能关系很大,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材料老化的条件,即壁画所处的环境。
聚乙烯醇和聚醋酸乙烯乳液混合的加固材料,目前在通常自然环境中并不是优良的加固材料,特别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其性能就更差,渗透性也差。
但是在敦煌特别干燥的环境中和孔隙率很大的壁面上,聚醋酸乙烯乳液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液渗透性还是比较好的。
三十多年的现场加固试验证明,不论加固效果,还是加固工艺,聚醋酸乙烯乳液是一种较理想的加固材料。
同时它的耐热氧化性和耐紫外线老化的性能也较强。
Paraloid是目前文物保护界应用较普遍的.是一种性能很好的壁画加固材料,特别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它的耐老化性能优于聚醋酸乙烯乳液,并且渗透性也好。
[4]3、补作底层壁画背面补作的底层,需要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如抗压、抗折、抗震、抗冲击等。
此外干燥时间的长短,经济条件,材料来源等也是必须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