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设计过程介绍

手机设计过程介绍
手机设计过程介绍

转载一篇很详细介绍手机设计的帖子,希望对刚刚开始接触手机设计的同行有帮助。

手机设计过程

首先讲一下手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份:

1、评估ID图,确认其可行性,根据工艺、结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2、建模前根据PCBA、ID工艺估算基本尺寸;

3、根据ID提供的线框构建线面。所构线面需有良好的可修改性,以便后面的修改。线面光顺、曲面质量好,注意拔模分析;

4、分件时要注意各零件要避免出现锐角,以免倒圆角后出现大的缝隙。各零件之间根据需要预留适当的间隙;

5、采用TOP-DOWN设计思想建立骨架文件,各零件间尽量避免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

6、翻盖机的主要问题。要注意预压角的方向,以及打开和运转过程中FLIP和HOUSING之间的干涉。如果转轴处外观为弧形,需注意分件后FLIP转轴处过渡自然,以免与HOUSING上盖干涉;

7、如有手写笔,则建模前需讨论其固定方式以预留其空间。一般笔粗3~4mm,少数有到5mm的;

8、IO口不宜太深,否则数据线插入时,端口会与机壳干涉;

9、预留螺丝孔空间(ID设计FLIP时应充分考虑螺丝孔位,设计美观的螺丝孔堵头)

10、按键设计时需注意预留行程空间,让开螺丝孔位;

11、饰片不可压住螺丝孔,给以后的拆装带来不便(ID设计时注意避免)

12、滑盖机要根据滑轨的位置定上下滑盖的分割面;

13、设计滑盖机的数字键时需注意上滑盖滑开后不可遮挡数字键,不可做突出状的防盲点,以免阻碍滑动;

14、滑盖机的电池分割要注意尽量将螺丝孔放在电池里面,避免放在外观面上。

手机的一般结构

手机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LCD LENS

材料:材质一般为PC或压克力;

连结:一般用卡勾+背胶与前盖连结。

分为两种形式:a. 仅仅在LCD上方局部区域;b.与整个面板合为一体。

2、上盖(前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与下盖一般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螺丝一般采用φ2,建议使用锁螺丝以便于维修、拆卸,采用锁螺丝式时必须注意Boss的材质、孔径)。Motorola 的手机比较钟爱全部用螺钉连结。

下盖(后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与上盖连结;

3、按键

材料:Rubber,pc + rubber,纯pc;

连接: Rubber key主要依赖前盖内表面长出的定位pin和boss上的rib定位。Rubber key没法精确定位,原因在于:rubber比较软,如k ey pad上的定位孔和定位pin间隙太小(<0.2-0.3mm),则key pad压下去后没法回弹。

4、Dome

按下去后,它下面的电路导通,表示该按键被按下。

材料:有两种,Mylar dome和metal dome,前者是聚酯薄膜,后者是金属薄片。Mylar dome 便宜一些。

连接:直接用粘胶粘在PCB上。

5、电池盖

材料一般也是pc + abs。

有两种形式:整体式,即电池盖与电池合为一体;分体式,即电池盖与电池为单独的两个部件。

连结:通过卡勾 + push button(多加了一个元件)和后盖连结;

6、电池盖按键

材料:pom

种类较多,在使用方向、位置、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7、天线

分为外露式和隐藏式两种,一般来说,前者的通讯效果较好;

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在PCB上的固定有金属弹片,天线可直接卡在两弹片之间。或者是一金属弹片一端固定在天线上,一端的触点压在PCB上。

8、Speaker

通话时发出声音的元件。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一般是用sponge 包裹后,固定在前盖上(前盖上有出声孔);通过弹片上的触点与PCB连结。

Microphone (麦克风)

通话时接收声音的元件。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一般固定在前盖上,通过触点与PCB连结。

Buzzer (蜂鸣器)

铃声发生装置。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通过焊接固定在PCB上。Housing 上有出声孔让它发音。

9、Ear jack(耳机插孔)。

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通过焊接直接固定在PCB上。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10、Motor (电动机)

motor 带有一偏心轮,提供振动功能。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有固定在后盖上,也有固定在PCB上的。DBTEL一般是在后盖上长rib来固定motor。

11、LCD

直接买来用。

有两种固定样式:a.固定在金属框架里,金属框架通过四个伸出的脚卡在PCB上;b.没有金属框架,直接和PCB的连结:一种是直接通过导电橡胶接触;一种是排线的形式,将排线插入到PCB上的插座里。

12、Shielding case(隔离罩)

一般是冲压件,壁厚为0.2mm。作用:防静电和辐射。

13、其它外露的元件

test port

直接选用。焊接在PCB上。在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SIM card connector

直接选用。焊接在PCB上。在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battery connector

直接选用。焊接在PCB上。在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charger connector

直接选用。焊接在PCB上。在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结构了解了,下面了解一下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

1) 建模前应该先根据规划高度分析,宽度分析与长度分析,目的是约束ID 的设计。

2) 建模时将硬件取零件图纸的最大值(NND 厂商通常将公差取为正负0.1,气死我了)

3) 设计尺寸基本上为二次处理后的尺寸(NND 模具厂肯定反对了,哈哈)

4) 手机的打开角度为150-155,开盖预压为4-7度(建议5度)。合盖预压为20度左右

5) 壁厚必须在1.0以上(为了防止缩水,可以将基本壁厚作到1.5,此时一定要注意胶口的选择)。

6) 胶口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熔接线的位置,注意

7) 尽力减少配合部分(但是不代表减少必要的配合)。

8) 音腔高度在1.2以上(实际情况应该是空间尺寸要足够大,对不同的产品其数值会不同,最好采用MIC SPEAKER RECERVE的厂商建议值)。

9) 粘胶的宽度必须在4mm以上(大部分厂商可以作到3。5,但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留点余量好)(另外电铸件的胶宽可以作到1,原理也较为简单可行,如果有人用过的话请补充)。

10) 上下壳的间隙保持在0.3左右。

11) 防撞塞子的高度要0.35左右。

12) 键盘上的DOME 需要有定位系统。

13) 壳体与键盘板的间隙至少1.0mm.。

14) 键盘导电柱与DOME 的距离为0.05mm.(间隙是为了手感),

15) 保证DOME 后的PCB 固定紧。

16) 导电柱的高度至少0.25mm.直径至少1.8mm(韩国建议值为2.5-2.7mm).美工线的距离最好0.2-0.3mm.

17) 轴的部分完全参照厂商建议的尺寸。

18) 侧键嘛,不好做,间隙包括行程间隙,手感间隙0.05以及制造误差间隙0.1.最好用P+R 的形式

19) FPC 的强度要保证。与壳体的间隙必须控制在0。5以上

20) INSERT 的装配需要实验数据的确认,但是数据要求每次T都检验。

21) 螺钉位置需要考虑拧紧时的状态,确定误差所在的位置。

22) 尽量少采用粘接的结构。

23) 翻盖上壳的装饰部分最好不要作在曲线复杂部分。

24) 翻盖外观面一定要注意零件之间的断差,此处断差的方向最好指定。。

25) 重要的位置拔模斜度与圆角必须作全,图纸与实物要相同。

26) 电池要留够PCB 布线的部分。尽量底壳厚电与薄电通用。

27) 电池外壳的厚度至少0.6mm,内壳的壁厚至少0.4 mm.(如果是金属内壳,T=0.2)

28) 壳体与电池中间的配合间隙要留0.15mm

29) 电池的厚度要完全依照电池厂的要求制作。注意区分国产电芯与进口电芯的区别(国产电芯小一些,变形大一些)。

30) 卡扣处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公卡扣处的壁厚要保持0。7以上(防止拆卸的时候外边露白)

31) 局部最薄壁厚为0.4mm,如果过薄会产生除裂痕外还有喷涂后的色差问题(韩国通常采用局部挖通,然后贴纸的做法)

32) 可能的话尽量将配合间隙放大。

33) 天线部分有可能因为熔接痕而断裂,设计时考虑改善(此处缩水与断裂的可能性都很大,请仔细考虑)

34) 转轴处的上壳可能因为熔接痕而断裂,此处结构设计注意。

35) PMMA镜片的厚度至少0.7mm,切割的镜片厚度最小为0.5(此处的厚度应该留有余量,最好采用厂商建议值)

36) 设计关键尺寸时考虑留出改模余量。

37) 行位要求在4mm以上(每家模具企业不同)

38) 配合部分不要过于集中。

39) 天线连接片的安装性能一定考虑。

40) 内LENCE 最好比壳体低0。05

41) 双面胶的厚度建议取0.15

42) 设计一定要考虑装配

43) 基本模具制作时间前后顺序

键盘模具比塑料壳体的模具制作时间应该提前15天进行。

LCD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制作。

镜片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

金属件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金属件提前完成与壳体配合)

天线应该比壳体提前一周进行(要先开样品模,确认后开正式模具)

44) 最好采用下壳四棵螺钉,上壳如果有两可的话一定要在靠近HINGE 处。

45) 后期的T1 装机需要提前将天线确认,并调节好之后装机。

46) 图纸未注公差为±0.05mm;

首先,接到客户的要求,要按客户的要求设计几款手机的ID给客户挑选(一般设计4款以上给客户,让客户从中挑),其实客户不会要求ID的具体内容了,哪样ID就没有创意了,客户只会要求产品的一些功能和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待客户从中挑选好后,我们做MD,然后做首板,检讨没有问题后开模具,模具开好后进行T1,T2,T3...... 一般要到T3.先小量试产,在慢慢投入大批量生产.

如果没有PCB的结构图,要先设计好PCB的结构图, 然后用PCB的结构图去设计ID.

这样做,在今后的结构设计中, 不会有在空间上存在问题,不会出现放不下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手机的外形尺寸要求很严格的),在做ID的过程中,一

定要和结构工程师商量下,看结构能不能实现,可别等到做完了才来,哪样不安全.等ID做好后进行最后的评估.没有问题后,给老板挑选后送客户确认,客户确认要差不多一周的时间.

ID在客户确认好后就该建MD了! MD的时间一般要10天左右.

MD做好后,开结构设计检讨会议!没有问题后,发包做首板!首板做好后,装机。将装机的问题相对结构图进行修改!建议在开模前多做一次首板,减少开模风险!在开模前最好和模具厂在开一次检计会议!结构工程师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有些问题可能他一个人也很难想到,开模具周期,45天右右!

在开模具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模具的状况,上面说的开模只是壳料的开模,还应将五金件,橡胶,3M胶等很多的东西进行开模.打样和承认! 等到T1出来的时候,好有这些样品试装, 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就可以给模具厂承认产品的模具结构,否则,继续修模具到OK为止.模具不要修的次数太多!

一般手机的量产都在10万台以内(国产机),但是也有例外的!一款产品的成败都在壳料的结构上!模具完成。进行样品制作并发样给客户,而且还要测试。通过信息的反馈后在进行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设计变更后可以量产。

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壳料的厚度,空间本来就很有限,有些地方不能做的太薄,要看模具厂的注塑机的机型,有高速机的话,可以做0.3左右,但是在空间允许的司况下,千万不要这样做,以后量产是会出问题,有可能有很多的机通不过测试!

模具的铜公和模仁,要用高速电脑锣来锣,才能够保证模具的精度!模胚要用龙记或富得巴(小日本).

表面装饰测试

1.磨擦测试(Abrasion Test - RCA)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将手机外壳固定在RCA试验机上,用175g力摩擦300cycles。

检验标准:耐磨点涂层不能脱落,不可露出底材质地。

2.附着力测试(Coating Adhesion Test)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使用百格刀刻出100个1平方毫米的方格,划格的深度以露出底材为止,再用3M610号胶带纸用力粘贴在方格面,1分钟后迅速以90度的角度撕脱,检查方格面油漆。

检验标准:方格面油漆脱落应小于3%。

测试环境:60 oC,90%RH

试验方法:把滤纸放于酸性或碱性溶液充分浸透,用胶带将浸有酸性或碱性溶液的滤纸粘在手机外壳喷漆表面,并且确保试纸与手机外壳喷漆表面充分接触,然后放在测试环境中,48小时后,将手机外壳从测试环境中取出,并且放置2小时后,检查手机外壳表面。

检验标准:喷漆表面无变色、起皮、脱落、褪色等异常。

3.硬度测试(Hardness Test)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用2H铅笔,在45度角下,以1Kg的力度在机壳及镜盖表面划出3~5cm长的线条。

检验标准:用橡皮擦去铅笔痕迹后,应不留下划痕。

4.镜盖摩擦测试(Lens Scratch Test)

测试环境:室温

试验方法:以1Kg的力用棉布作用于手机外屏镜盖表面,接触面为10mm直径的圆,往复摩擦20,000次,行程20mm,速度30次/分钟。

检验标准:镜盖表面没有明显划痕,透明度没有变化。

5.紫外线照射测试(UV illuminant Test)

测试环境:60° C

试验方法:在温度为60° C,紫外线为340W/mm2的光线下直射油漆表面48小时。试验结束后将手机外壳取出,在常温下冷却2小时后检查喷漆表面。

检验标准:油漆表面应无褪色及色变现象。

手机结构测试标准

1.全参数测试

Full P arametric Test 25℃±5℃, 60%±15%RH (room ambient),功能、外观及参数测试全通过。

2.高温操作测试

High Temperature Operation +55℃,2h,开机状态。

3.低温操作测试

Low Temperature Operation -25℃,2h,开机状态。

4.热冲击测试

Thermal Shock Test 冷热冲击是在15秒内,实现–40℃ 和+85℃的瞬间转换。且在每个温度停留30分钟,重复转换30次。

5 温度循环测试

Temperature Cycle Test 25℃±5℃, 60%±15%RH,1h→+70℃,25%RH,1h →+40℃,90%RH,1h → -30℃, 1h→ 25℃±5℃, 60%±15%R H; 27 循环,关机状态。

6.静电放电测试

ESD Test 直接放电电压(±4V),空气放电电压( ±8KV)。

7.高温高湿存贮测试

High Temp.& Humid. Storage 裸机,关机,65℃,90%RH,持续48小时。

8.低温存贮测试

Low Temp. Storage 裸机,关机,-30℃,持续48小时。

9.卡通箱振动测试

Carton-packed Vibration Test 类型/ Type:正弦振动/ Sinusoidal Sweep;

方向/ Direction:三个轴向/ Three orthogonal axes;

加速度/ Acceleration:1m/s2 (5~200 Hz ), 0.3m/s2 (200~500 Hz );

持续时间/ Duration:2小时/2h/axis。

10.表面喷涂及丝印测试

Surface Painting & Silk-screen Test 用NORMAN Tool Inc的RCA#7-IBB机器,用在测试表面的负荷为175g,NTI的11/16宽度的磨擦纸,17Cycle/min,循环长度16cm。不低于350次(此项测试以HAIER为准,我们的标准为500次)。

11.盐雾测试

一款产品的完整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 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 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 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 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 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

史上最完整的手机设计流程(必读)

史上最完整的手机制作流程(结构工程师必读) 也许很多从事手机行业的结构工程师或项目负责人还未完全理解,你们从事这个职业最具备的知识是什么?是否在摸索中犯过错误?以下是一个业内经验丰富的达人把他的手机制作完整流程经 验全部整理出来,系统而全面,简洁而实用。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说,借鉴是一种美德,希望对大家有所获益。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基本功,东莞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的朋友把它作为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有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 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手机设计研发与制造全过程

手机设计、研发与制造全过程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一、手机的结构和组成 一首先给各位讲一下手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份: 1、评估ID图,确认其可行性,根据工艺、结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2、建模前根据PCBA、ID工艺估算基本尺寸; 3、根据ID提供的线框构建线面。所构线面需有良好的可修改性,以便后面的修改。线面光顺、曲面质量好,注意拔模分析; 4、分件时要注意各零件要避免出现锐角,以免倒圆角后出现大的缝隙。各零件之间根据需要预留适当的间隙; 5、采用TOP-DOWN设计思想建立骨架文件,各零件间尽量避免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 6、翻盖机的主要问题。要注意预压角的方向,以及打开和运转过程中FLIP和HOUSING之间的干涉。如果转轴处外观为弧形,需注意分件后FLIP转轴处过渡自然,以免与HOUSING上盖干涉; 7、如有手写笔,则建模前需讨论其固定方式以预留其空间。一般笔粗3~4mm,少数有到5mm 的; 8、IO口不宜太深,否则数据线插入时,端口会与机壳干涉; 9、预留螺丝孔空间(ID设计FLIP时应充分考虑螺丝孔位,设计美观的螺丝孔堵头) 10、按键设计时需注意预留行程空间,让开螺丝孔位; 11、饰片不可压住螺丝孔,给以后的拆装带来不便(ID设计时注意避免)

手机设计完整流程(精华版)

手机的设计流程 一、设计前期阶段 ?接受设计手机任务,明确设计内容 二、设计分析阶段 ?制定设计计划 ?设计调查,信息收集 市场分析用户调研(市场环境、目标消费群体、竞争对手、销售渠道等) ?认识问题,明确设计目标 三、研发设计阶段 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需要基本的六个部门:ID、MD、HW、SW、PM、QA、Sourcing. 1、ID工业设计 设计构思 ?展开设计 设计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主要界面的实现等方面 ?设计草图 ?方案评估,确定范围 对多个方案进行筛选及改进,确定最终方案 ?效果图 ?绘制外形设计图,制作三维草图 设计深入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优化方案,讨论实现技术的可能性

?色彩方案 ?方案再评估,确定设计方案 2、MD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的连接,SIM卡槽的位置与结构等等。 3、HW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硬件需求分析 ?硬件开发计划和配置管理计划 ?详细硬件计划 ?内部设计评审 ?硬件调试 ?硬件修改 4、SW软件设计 SW要充分考虑到界面的可操作性,是否人性化,是否美观的因素。 ?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开发与配置管理设计 ?详细软件设计 ?内部设计评审 ?编码调试

?软件集成/调试 ?发布系统测试版本 ?软件修定 5、PM项目管理 PM是管理项目的进度和协调工作,使手机的开发设计过程更加有效率的进行。 6、Sourcing资源开发部 资源开发部要不停地去挖掘新的资源,如新材质、新的手机逐渐、测试器材等,当手机开始试产时,他们要保证生产线上所需要的所有生产物料齐备。 7、QA质量监督 QA部门负担起整个流程质量保证的工作,督促开发过程是否符合预订的流程,保证项目的可生产性。 四、设计实施阶段 ?设计制图,模型(样机)制作 ?编制报告,设计展开版面 五、设计完成阶段 ?原型测试,全面评价 ?测绘,修改制图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手机生产流程介绍

手机流程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 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 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整机长度可做到99++=104,例如主板宽度,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整机宽度可做到++=,例如主板厚度,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包含的上壳厚度和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 加上(包含的电池盖厚度和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手机研发流程

第二章手机研发流程 一、比亚迪通讯电子研究院介绍 1、概况 通讯电子研究院(Telecommunication&ElectronicsResearchInstitute简称TERI)成立于2007年9月,由第七事业部通讯技术研究所发展而来。致力于IT和汽车领域的通信技术的开发以及电子产品的研究,目前拥有32个部门,分布在比亚迪宝龙,坪山和北京三个工业区。 2、工作内容 1)专业从事IT和汽车领域的通信技术的开发以及电子产品的研究;利用研究开发成果,支持公司的发展战略,销售工作,产品开发工作等; 2)配合其他事业部的产品开发工作,从硬件、软件以及测试等方面提供产品设计和项目管理支持,使公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培养专业技术团队,向公司相关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及管理人才。 3、研究方向 ?通讯技术:2G,2.5G,2.75G,3G,3.5G,4G…. ?网络技术:BT(UWB),Zigbee,WiFi,RFID,WiMax等 ?各类操作系统:WindowsCE,Linux,WindowsMobile ?软件平台:MTK,展迅,英飞凌,天碁,联发等 ?电子产品:MultiMedia,DTV,GPS等 ?天线,射频,基带,声学等 ?电源管理,驱动 ?汽车通讯 ?其他相关技术 4、组织框架 5、研发部门介绍 (1)天线研究部 ? a.跟踪和了解天线的发展趋势,为后续项目研发作积累; ? b.配合平台整合工作,支持各种平台的应用;

? c.配合公司项目需求,致力于手机、蓝牙耳机等通讯产品天线品质的改善研究;? d.协助公司其他部门进行天线相关测试软件、测试流程的编写; ? e.整合现有技术资源,研究、制定产品天线质量评价体系标准。 (2)射频(RF)研究部 ? a.跟踪和了解手机及通讯相关的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射频方案,为后续项目研发作积累; ? b.配合平台整合工作,支持各种平台的应用; ? c.配合公司项目需求,致力于手机、蓝牙耳机等通讯产品射频品质的改善研究;? d.协助公司其他部门进行射频相关测试软件、测试流程的编写; ? e.整合现有技术资源,研究、制定产品射频质量评价体系标准。 (3)基带(BB)研究部 ? a.根据产品开发的路线图预先对硬件技术进行技术评估和可行性研究;根据产品定义完成具体产品电路设计,以满足产品定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保证产品的电磁兼容,安全性,环境达到国家或相应国际标准要求; ? b.跟踪和了解嵌入式处理器(总线结构,处理能力,支持的应用)和多媒体(视频和音频)的最新进展; ? c.协助公司其他部门进行基带相关测试软件、测试流程的编写; ? d.配合平台整合工作,支持各种平台的应用; ? e.整合现有技术资源,研究、制定产品基带质量评价体系标准。 (4)声学研究部 a.致力于扬声器单体性能评价及其最优音腔匹配,并建立相应数据库; b.配合平台整合工作,支持各种平台的应用; c.配合公司项目需求,致力于手机、汽车、蓝牙耳机等通讯及电子产品声学品质的改善研究; d.根据市场的需求,自主开发相关声学应用软件;

手机APP的研发及设计流程

手机APP的研发和设计流程 一、研发流程 大局观 产品的研发流程分为四个步骤:产品定义——交互设计——开发 ——测试。这四个步骤也分别对应研发中的四个角色:产品经理 ——设计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产品定义阶段的目标就是确定用户场景,定义产品的功能和范围。 而设计师需要根据这些用户场景和功能范围进行交互设计。 之后开发工程师将会根据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方案进行写代码,把这个方案实现成可用的产品。 之后的再由测试工程师进行产品测试,以保证产品达到了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这个要求。 步骤细分:

一、产品定义 从用户需求初步定义产品功能 1、关于需求 在这里要谈论的主要是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 1.1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 首先必须要搞清的是用户需求不等同于产品需求。 用户需求,简单来说是用户希望同构使用某一款产品来实现和满足某种需要。如安全、娱乐、沟通、交友等。用户需求是用户对某类产品真实需要的反应。 而产品需求,是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集合。也就是说,用户需求并不完全传递到产品需求当中去。而产品需求的获取渠道也不仅仅是用户需求。 1.2获取产品需求的方式 (1)用户需求:用户需求是产品需求的核心来源。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需求都能转化为产品需求。用户需求需要子可行性和必要性验证上,才可以转化为产品需求。 (2)相关利益合作伙伴:开发商、咨询机构、制造商等等。他们通过对市场的研究分析和对运营所积累的产品需求,是设计分析产品需求很好的参考。 (3)竞品分析:对竞争对手主要产品进行对标研究,分析其产品的成败关键和发展趋势,了解市场对类似产品的反馈。 (4)标杆市场:标杆市场是国内外在同类产品上运营比较成功的热门行业,通过对标杆市场中知名企业所运营的相近产品的功能进行剖析。可以了解国际与国内在该类产品上的先进做法。 (5)企业内部产品研讨会、员工体验及内部专家评估。 1.3用户需求的提取与挖掘的方式 了解用户需求的有效方式是用户研究,这是用户中心设计流程的第一步。其主要研究方式是:用户访谈、用户观察、问卷调研、焦点小组、眼动实验等等。并对由此得到的信息与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中提取制作出初步的用户需求文档。

全套手机制作流程解析

全套手机制作流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 MKT ,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 ID ,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 MD 。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 3D 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 MKT 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 3D 图,项目正式启动, MD 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 3D 图, ID 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 MD 把主板的 3D 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 MD 的基本功 , 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 , 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 , 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 , 其实答案很简单 , 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 , 例如主板长度 99, 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 2.5, 整机长度可做到 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 37.6, 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 2.5, 整机宽度可做到 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 13.3, 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 1.2(包含 0.9的上壳厚度和 0.3的泡棉厚度 , 在主板的下面加上 1.1(包含 1.0的电池盖厚度和 0.1的电池装配间隙 , 整机厚度可做到 13.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 , 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还要特别指出 ID 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 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 MD 要尽可能为 ID 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

手机设计到生产全流程

R D.c o m?手机设计与制造全过程转自M O T O手机论坛[] []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 1、I D(I n d u s t r y D e s i g n)工业设计[] []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 2、M D(M e c h a n i c a l D e s i g n)结构设计[] []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

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 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 3、H W(H a r d w a r e)硬件设计[] []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手机设计过程说明

转载一篇专门详细介绍手机设计的帖子,希望对刚刚开始接触手机设计的同行有关心。 手机设计过程 首先讲一下手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份: 1、评估ID图,确认其可行性,依照工艺、结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2、建模前依照PCBA、ID工艺估算差不多尺寸; 3、依照ID提供的线框构建线面。所构线面需有良好的可修改性,以便后面的修改。线面光顺、曲面质量好,注意拔模分析; 4、分件时要注意各零件要幸免出现锐角,以免倒圆角后出现大的缝隙。各零件之间依照需要预留适当的间隙; 5、采纳TOP-DOWN设计思想建立骨架文件,各零件间尽量幸免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 6、翻盖机的要紧问题。要注意预压角的方向,以及打开和运转过程中FLIP和HOUSING之间的干涉。假如转轴处外观为弧形,需注意分件后FLIP转轴处过渡自然,以免与HOUSING上盖干涉; 7、如有手写笔,则建模前需讨论其固定方式以预留其空间。一般笔粗3~4mm,少数有到5mm的; 8、IO口不宜太深,否则数据线插入时,端口会与机壳干涉; 9、预留螺丝孔空间(ID设计FLIP时应充分考虑螺丝孔位,设计美观的螺丝孔堵头) 10、按键设计时需注意预留行程空间,让开螺丝孔位; 11、饰片不可压住螺丝孔,给以后的拆装带来不便(ID设计时注意幸免) 12、滑盖机要依照滑轨的位置定上下滑盖的分割面; 13、设计滑盖机的数字键时需注意上滑盖滑开后不可遮挡数字键,不可做突出状的防盲点,以免阻碍滑动; 14、滑盖机的电池分割要注意尽量将螺丝孔放在电池里面,幸免放在外观面上。 手机的一般结构 手机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LCD LENS 材料:材质一般为PC或压克力; 连结:一般用卡勾+背胶与前盖连结。 分为两种形式:a. 仅仅在LCD上方局部区域;b.与整个面板合为一体。 2、上盖(前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与下盖一般采纳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螺丝一般采纳φ2,建议使用锁螺丝以便于维修、拆卸,采纳锁螺丝式时必须注意Boss的材质、孔径)。Motorola 的手机比较钟爱全部用螺钉连结。 下盖(后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采纳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与上盖连结; 3、按键 材料:Rubber,pc + rubber,纯pc; 连接: Rubber key要紧依靠前盖内表面长出的定位pin和boss上的rib定位。Rubber key没法精确定位,缘故在于:rubber比较软,如k ey pad上的定位孔和定位pin间隙太小(<0.2-0.3mm),则key pad压下去后没法回弹。 4、Dome 按下去后,它下面的电路导通,表示该按键被按下。 材料:有两种,Mylar dome和metal dome,前者是聚酯薄膜,后者是金属薄片。Mylar dome 廉价一些。 连接:直接用粘胶粘在PCB上。 5、电池盖

手机设计与制造全过程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与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一、手机的设计流程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设计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1、ID(Industry Design)工业设计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 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完整版)手机制作流程

完整的手机制作流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 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 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 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基本功,东莞铭讯电子周九顺先生的朋友把它作为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 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有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 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 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 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 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 ,例 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 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 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仁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 还要特别指岀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 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MD开始建模需要ID提供线框,线框是ID根据工艺图上的轮廓描岀的,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ID的设计意图,输出的文件可以是DXF和IGS格式,如果是DXF格式,MD要把不同视角的线框在CAD中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以便调入PRO冲描线(直接在PRO冲旋转不同视角的线框可是个麻烦事)。也有负责任的ID在犀牛中就帮MD把不同视角的线框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了存成IGS格式文件,MD只需要在RO冲描线就可以 了。有人也许会问,说来说去都是要描线,ID提供的线框直接用来画曲面不是更省事吗?不是,ID提供的线框不是参数化的,不能进行修改和编辑,限制了后续的结构调整,所以不建议MD直接用ID提供的线框。也有ID 不描线直接给JPG图片,让MD自己去描线的,那就更乱了,图片缩放之间长宽比例可能会发生变 化,MD描的线可能与ID的设计意图有较大出入,所以也不建议ID不描线直接给JPG图片。

手机研发的基本流程

手机研发的基本流程 手机研发的基本流程是: 用一个较简单的阐释,一般的手机研发公司是需要最基本有六个部门:ID、MD、HW、SW、PM、Sourcing、QA。 1、ID(IndustryDesign)工业设计 包括手机的外观、材质、手感、颜色配搭,主要界面的实现与及色彩等方面的设计。 例如摩托罗拉“明”翻盖的半透明,诺基亚7610的圆弧形外观,索爱W550的阳光橙等。这些给用户的特别感受和体验都是属于手机工业设计的范畴,一部手机是否能成为畅销的产品,手机的工业设计显得特别重要! 2、MD(MechanicalDesign)结构设计 手机的前壳、后壳、手机的摄像镜头位置的选择,固定的方式,电池如何连接,手机的厚薄程度。如果是滑盖手机,如何让手机滑上去,怎样实现自动往上弹,SIM卡怎样插和拔的安排,这些都是手机结构设计的范畴。繁琐的部件需要MD 的工作人员对材质以及工艺都非常熟识。 摩托罗拉V3以13.9mm的厚度掀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V3手机以超薄为卖点,因为它的手机外壳材质选择十分关键,所以V3的外壳是由技术超前的航空级铝合金材质打造而成。可以这样说,特殊外壳材质的选择成就了V3的成功。 另外有个别用户反应在使用某些超薄滑盖手机的时候,在接听电话时总能感觉到手机前壳的左右摇动,这就是手机结构设计出了问题,由于手机的壳体太薄,通

话时的扬声器振动很容易让手机的机身产生了共振。 3、HW(Hardware)硬件设计 硬件主要设计电路以及天线,而HW是要和MD保持经常性的沟通。 比如MD要求做薄,于是电路也要薄才行得通。同时HW也会要求MD放置天线的区域比较大,和电池的距离也要足够远,HW还会要求ID在天线附近不要放置有金属配件等等。可想而知一部内置天线的设计手机,其制造成本是会较一部外置天线设计的手机贵上20-25%,其主要因素就是天线的设计,物料的要求与及电路的设计和制造成本平均都是要求较高一些。 通常结构设计师(MD)与工业设计师(ID)都会有争论,MD说ID都是画家,画一些大家做不出来的东西,而ID会说MD笨,不按他们的设计做,所以手机卖得不好。所以,一款新的手机在动手设计前,各个部门都会对ID部门的设计创意进行评审,一个好的ID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创意,并且客户的体验感觉要很好才行。当年摩托罗拉V70的ID就是一个很好的实现创意例子,后期市场的反应也不错,而西门子的Xelibri的创意虽然也很好,也可实现,但可惜的是最终客户的使用感觉并不好,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创意,不但要好看,可实现,而且还要好用。 另外HW也会与ID吵架,ID喜欢用金属装饰,但是金属会影响了天线的设计以及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因此HW会很恼火,ID/MD会开发新材料,才能应付ID的要求。诺基亚8800就是一个好例子,既有金属感,又不影响天线的接收能力。 ? 4、SW(Software)软件设计

手机设计过程介绍

转载一篇很详细介绍手机设计的帖子,希望对刚刚开始接触手机设计的同行有帮助。 手机设计过程 首先讲一下手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份: 1、评估ID图,确认其可行性,根据工艺、结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2、建模前根据PCBA、ID工艺估算基本尺寸; 3、根据ID提供的线框构建线面。所构线面需有良好的可修改性,以便后面的修改。线面光顺、曲面质量好,注意拔模分析; 4、分件时要注意各零件要避免出现锐角,以免倒圆角后出现大的缝隙。各零件之间根据需要预留适当的间隙; 5、采用TOP-DOWN设计思想建立骨架文件,各零件间尽量避免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 6、翻盖机的主要问题。要注意预压角的方向,以及打开和运转过程中FLIP和HOUSING之间的干涉。如果转轴处外观为弧形,需注意分件后FLIP转轴处过渡自然,以免与HOUSING上盖干涉; 7、如有手写笔,则建模前需讨论其固定方式以预留其空间。一般笔粗3~4mm,少数有到5mm的; 8、IO口不宜太深,否则数据线插入时,端口会与机壳干涉; 9、预留螺丝孔空间(ID设计FLIP时应充分考虑螺丝孔位,设计美观的螺丝孔堵头) 10、按键设计时需注意预留行程空间,让开螺丝孔位; 11、饰片不可压住螺丝孔,给以后的拆装带来不便(ID设计时注意避免) 12、滑盖机要根据滑轨的位置定上下滑盖的分割面; 13、设计滑盖机的数字键时需注意上滑盖滑开后不可遮挡数字键,不可做突出状的防盲点,以免阻碍滑动; 14、滑盖机的电池分割要注意尽量将螺丝孔放在电池里面,避免放在外观面上。 手机的一般结构 手机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LCD LENS 材料:材质一般为PC或压克力; 连结:一般用卡勾+背胶与前盖连结。 分为两种形式:a. 仅仅在LCD上方局部区域;b.与整个面板合为一体。 2、上盖(前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与下盖一般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螺丝一般采用φ2,建议使用锁螺丝以便于维修、拆卸,采用锁螺丝式时必须注意Boss的材质、孔径)。Motorola 的手机比较钟爱全部用螺钉连结。 下盖(后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与上盖连结; 3、按键 材料:Rubber,pc + rubber,纯pc; 连接: Rubber key主要依赖前盖内表面长出的定位pin和boss上的rib定位。Rubber key没法精确定位,原因在于:rubber比较软,如k ey pad上的定位孔和定位pin间隙太小(<0.2-0.3mm),则key pad压下去后没法回弹。 4、Dome 按下去后,它下面的电路导通,表示该按键被按下。 材料:有两种,Mylar dome和metal dome,前者是聚酯薄膜,后者是金属薄片。Mylar dome 便宜一些。 连接:直接用粘胶粘在PCB上。 5、电池盖

行业解密:一部手机开发制造的全流程

行业解密:一部手机幵发制造的全流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 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 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 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 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岀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 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 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 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 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 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仁15.6, 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行还要特别指岀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 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 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 资料的收集 MD开始建模需要ID提供线框,线框是ID根据工艺图上的轮廓描岀的,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ID的设计意图,输岀的文件可以是DXF和IGS格式,如果是DXF格式,MD要把不同视角的线框在CAD中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以便调入PROE中描线(直接在PROE中旋转不同视角的线框可是个麻烦事). 也有负责任的ID在犀牛中就帮MD把不同视角的线框按六视图的方位摆好了存成IGS格式文件,MD 只需要在ROE中描线就可以了.有人也许会问,说来说去都是要描线,ID提供的线框直接用来画曲面不是更省事吗?不是,ID提供的线框不是参数化的,不能进行修改和编辑,限制了后续的结构调整,所以不建议MD直接用ID提供的线框.也有ID不描线直接给JPG图片,让MD自己去描线的,那就更乱了,图片缩放之间长宽比例可能会发生变化,MD描的线可能与ID的设计意图有较大岀入,所以也不建议ID 不描线直接给JPG图片.

手机设计研发与制造全过程

手机设计、研发及制造全过程 现在的手机已经渐渐脱离了单纯通讯工具的身份,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多媒体和信息的终端设备,未来日常的沟通、娱乐、理财等活动,都是可以透过手机来进行。当大家在每一次看到一部新奇而又拥有高性能、鲜亮的外观设计的手机出现时,各位是否有这样的好奇心,这样的手机到底是怎么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呢? 所以今天我们尝试用一个技术的客观角度,来简单描述手机设计部门的构造及及部门及部门之间的关系,最后向大家展示手机由制造到面世前的种种测试,好让大家更进一步了解手机,更加珍惜你的爱机,或许你日后不会轻易的更换它了吧! 一、手机的结构和组成 一首先给各位讲一下手机的结构和组成部份: 1、评估ID图,确认其可行性,根据工艺、结构可行性提出修改意见; 2、建模前根据PCBA、ID工艺估算基本尺寸; 3、根据ID提供的线框构建线面。所构线面需有良好的可修改性,以便后面的修改。线面光顺、曲面质量好,注意拔模分析; 4、分件时要注意各零件要避免出现锐角,以免倒圆角后出现大的缝隙。各零件之间根据需要预留适当的间隙; 5、采用TOP-DOWN设计思想建立骨架文件,各零件间尽量避免出现相互参考的情况; 6、翻盖机的主要问题。要注意预压角的方向,以及打开和运转过程中FLIP和HOUSING之间的干涉。如果转轴处外观为弧形,需注意分件后FLIP转轴处过渡自然,以免及HOUSING上盖干涉; 7、如有手写笔,则建模前需讨论其固定方式以预留其空间。一般笔粗3~4mm,少数有到5mm 的; 8、IO口不宜太深,否则数据线插入时,端口会及机壳干涉; 9、预留螺丝孔空间(ID设计FLIP时应充分考虑螺丝孔位,设计美观的螺丝孔堵头)

一部新手机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1

一部新手机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 一,主板方案的确定 在手机设计公司,通常分为市场部(以下简称MKT),外形设计部(以下简称ID),结构设计部(以下简称MD)。一个手机项目的是从客户指定的一块主板开始的,客户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主板,从方案公司哪里拿到主板的 3D图,再找设计公司设计某种风格的外形和结构。也有客户直接找到设计公司要求设计全新设计主板的,这就需要手机结构工程师与方案公司合作根据客户的要求做新主板的堆叠,然后再做后续工作,这里不做主要介绍。当设计公司的MKT和客户签下协议,拿到客户给的主板的3D图,项目正式启动,MD的工作就开始了。 二,设计指引的制作 拿到主板的3D图,ID并不能直接调用,还要MD把主板的3D图转成六视图,并且计算出整机的基本尺寸,这是MD的 基本功,我把它作为了公司招人面试的考题,有没有独立做过手机一考就知道了,如果答得不对即使简历说得再经验丰富也没用,其实答案很简单,以带触摸屏的手机为例,例如主板长度99,整机的长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端各加上2.5,整机长度可做到99+2.5+2.5=104,例如主板宽度37.6,整机的宽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两侧各加上2.5,整机宽度可做到37.6+2.5+2.5=42.6,例如主板厚度13.3,整机的厚度尺寸就是在主板的上面加上1.2(包含0.9的上壳厚度和0.3的泡棉厚度),在主板的下面加上1.1(包含1.0的电池盖厚度和0.1的电池装配间隙),整机厚度可做到13.3+1.2+1.1=15.6,答案并不唯一,只要能说明计算的方法就 行 还要特别指出ID设计外形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才是一份完整的设计指引。 三,手机外形的确定 ID拿到设计指引,先会画草图进行构思,接下来集中评选方案,确定下两三款草图,既要满足客户要求的创意,这两三款草图之间又要在风格上有所差异,然后上机进行细化,绘制完整的整机效果图,期间MD要尽可能为ID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如工艺上能否实现,结构上可否再做薄一点,ID完成的整机效果图经客户调整和筛选,最终确定的方案就可以开始转给MD做结构建模了。 四,结构建模 1.资料的收集

(完整版)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设计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T开料开孔T精雕 T研磨T清洗T热弯T抛光T检测T钢化T开模T UV转印T镀膜(PVD T印刷(丝印/ 喷涂)T镭雕T检包T贴合T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 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0.1mm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 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 W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 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0.01mm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 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 DBD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著变化,使基片表面硅氢基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 的表面 1, DED等荡子体处理弱璃基斤表面,暑与作用曲有电于、离子、激发态岚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