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 油风(斑秃)中医临床路径
中医药治疗斑秃研究进展

如 下 1 病 因病 机
中医认为 “ 发为血之余 ” 血虚生风 、 。 血热生风或 肝
肾亏损为斑秃病 因所在 ,历代 医家从这些方 面对油风
归 丸 、 归丸 、 味地黄 丸 、 至丸等 ; 心脾 气虚 型 , 右 六 二 ② 治拟补益 心脾 , 养血安神 , 方用归脾 汤 、 养心汤 、 天王补
治 以 活血 祛瘀 , 以通 窍 活血 汤 加 减 。何 慧 英 也 将 斑 方
秃 分为六 型论治 , 肝 肾不足型 , 用七宝美 髯丹 、 ① 方 左
代 医学认 为 , 本病 为 自身免疫性疾 病 , 与遗 传 因素 、 精 神 因素 、 疫机能 、 免 内分泌 、 循环及微 量元 素等异 常 微
气滞血瘀型用加 昧逍遥 丸或大黄蠊虫 丸 ;③肝 肾不 足
型用二至 丸或七 宝美髯丹 , 或右归丸 : ④气血两虚型用
八珍丸或十全 大补丸 , 或人参养荣丸
3 中药 复 方 治 疗
情志变化 中起 主导作用 ,心伤则不 能推气 血上行 滋养
叶秋华 [ 6 ] 用加 味逍遥散疏肝养血生发治疗斑秃 . 药
病因病 机进行 了论述。《 外科正宗》 记载 :油风乃血 虚 “ 不能随气荣 养肌肤 , 故毛发根 空 , 脱落 成片 , ……此 皆
血热乘虚攻注而然 ” 外科大成》 “ 。《 日:油风则毛发成 片 脱落 , 皮肤光亮 , 痒如虫行 者是也 . 由风热乘虚攻注 . 血 不能荣养所致 ” 医宗金鉴 》 。《 中称油风为“ 毛孔风袭致
心丹 等 ; 气滞血瘀型 , ③ 方用通窍 活血汤 、 丸等 ; 逍遥 ④ 湿热 内蕴 型 , 治以清热利湿 , 方用平 胃散 、 祛湿健发 汤 、
中医治疗斑秃概述

[2]巢元方.诸 病源候 论 [M].北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1980.
安 奈 德 于 皮 损 内 做 点 状 注 射 同 时 口服 中 药 (当归 、熟 地 、白芍 、 菟丝子 、羌活 、天麻 、川芎 、木瓜 )治疗 36例 ,痊愈 28例 ,疗效 优于对照组 ( =8154,P<0.05)。沈纬 采用 康宁克通 一 A40mg加 等量盐酸普鲁卡 因,混合后 于皮损 内进行点状封闭 , 并 口服 中药 (桑 椹 子 、熟 地 、鸡 血 藤 、首 乌 、天麻 、当归 、白芍 、女 贞 子 、菟 丝 子 、蝉 衣 )每 天 1剂 ,每 月 连 服 l5天 ,停 l5天 为 一 疗 程 ,共 治 疗 55例 ,痊 愈 48例 ,显 效 6例 ,无 效 1例 。 刘 军 等 治疗 64例 重型斑 秃 ,患者服 中药方 (熟 地 、黄芪 、首乌 、 女贞子 、枸杞子 、全当归、党参 、鸡血藤 、旱莲草 、菟丝子、仙茅 ) 和强 的松 ,同时患处外用 自制生 发酊并照射 uV—N,日 1次 。
斑 秃 (AA)为 自身 免 疫 相 关 性 疾 病 ,临床 表 现 为 良性 、非 瘢痕性秃发 ,多无 自觉症状 ,可 发生于全身任何 被毛部位 。严 重者可进 展至全秃 (AT)和普秃 (AU)。现就 中医药治 疗 AA 综 述 如 下 。 1 病 因病 机
斑秃属 中医“油风”范畴 ,《外科正 宗》谓 :“油风 乃血虚不 能随气荣养肌 肤 ,故 毛发根 空 ,脱 落成 片 ,皮 肤光 亮 ,痒 如虫 行 ,此 皆风热乘虚攻注而然。”… 《诸病源候 论》谓 :“足少 阴肾 经之经也 ,其华在发 ,冲任之脉 为十二经之海 ,谓之血海 ,其别 络止唇 口。若血盛则荣 于须发 ,故须 发美 ;若血 气 衰弱 ,经脉
中西医如何辩证治疗斑秃

中西医如何辩证治疗斑秃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局限性斑片状脱发,骤然发生,经过迟缓,可自行缓解和复发。
病因不明,可能与神经精神因素有关,部分病例有家族史,也有认为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本病中医称“油风”。
[临床表现]1.头发突然大小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斑状秃发,患处无炎症,也无自觉症状。
2.有些病例短期内头发可全部脱光而成全秃;有的甚至眉毛,腋毛和毳毛等全部脱落而成普秃。
3.有自愈倾向,初长时新发大部纤细柔软,呈灰白色,类似毳毛。
可随长随脱,痊愈时发渐变粗变黑。
[诊断]1.根据头部突然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秃发斑,局部皮肤无炎症,平滑光亮,无自觉症状,诊断不难。
2。
应与假性斑秃鉴别,后者患处头皮萎缩,毛发不能复生,表面常有岛屿状正常毛发束,边缘具有细狭的红晕。
[治疗]1、西医药治疗(1)内服药治疗:①去除可能诱因,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的信心。
有明显精神因素者,可给予镇静剂。
②全身疗法:内服或注射维生素B族;内服胱氨酸片或复方胱氨酸片(发维佳,每次4片,每日3次);对全秃及普秃患者可应用强的松,每日15—30mg,数周后逐渐减量,维持2—3个月;还可以给予免疫治疗,如胸腺素和环孢素等。
(2)外用药治疗:可选用o.2%-1%葸林软膏或霜、1%敏乐啶霜或溶液、氮芥溶液(o.2mg/ml);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局部外用或皮损内注射;还可应用光化学疗法(PUVA),即局部先外搽8—甲氧补骨脂素酊剂,45分钟后照射长波紫外线,开始每周2次,以后逐渐减少治疗次数。
2、中医药治疗(1)内治法①血虚风燥:脱发时间较短,轻度瘙痒.伴有头昏,失眠,苔薄,脉细数。
治法:养血散风。
方药: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白芍各15克、黄精10克、侧柏叶15克、羌活10克、首乌15克、桑叶IO克、木瓜10克、菟丝子10克。
②气滞血淤:病程较长或伴头痛,胸胁疼痛,病变处或有外伤史,舌暗有淤斑,脉沉细。
治法:理气活血。
方药:赤芍15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当归15克、陈皮10克、丹参30克、白术10克。
中医诊疗方案皮肤科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日晒疮(多形性日光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跖疣中医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
(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
(4)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和《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7月第37卷第7期)。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
(5)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雀斑、咖啡斑、Albrifht综合征;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痣;太田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证候诊断1.肝郁血瘀证:面部青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
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象: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
斑秃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 . 2 . 1单 一外 治方法 : 罗水平 朝 采用 1 0 % 斑蝥 酊治疗
中 国美 容 医学 2 0 1 5 年l 0 月第 2 4 卷第 1 9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0 f A e s t h e t i cMe d i c i n e . 0 c t . 2 0 1 5 . V o l _ 2 4 . N o . 1 9
8 1
2 . 2 外 治法
2 . 1 内治法 内治 法是 通 过 内服 中药 治疗 疾病 的一种 方 法 。
斑 秃 的 中医 外 治法 主要 包 括 针灸 治 疗 、 中药外
用等 方法 n 。
内服中药主要包括 中成药 、 中药汤剂 、 中药颗粒剂 等 。
2 . 1 . 1辨 病 论 治 : 辨病 论 治 就 是把 斑 秃看 作 一 个疾
《 外科证治全书 ・ 头 部 论 治》 谓: “ 头爱干枯 , 成 片 脱
落, 皮 红光 亮 , 痒 甚 。 由血燥 有风 所 致” 瞳 ; 一 为 肾气 不足 , 《 黄 帝 内经 》 : “ 肾气 衰 , 则发 堕 齿槁 ” 口 ; 一 为 血
瘀, 《 医 林 改错 》 云: “ 皮 里 肉外 血瘀 , 阻塞 血 路 , 新 血
归5 0 g 等 组成 ) 治疗 肝 肾不 足 型斑 秃 9 0 例, 疗程 2 个 月, 总有 效 率 9 3 . 3 3 %, 痊愈率6 6 . 6 7 % ; 董 建 平 采用 逍遥 散加 减 治疗肝 郁气 滞 型斑秃 7 5 例, 疗程 9 0 d , 总 有 效率 9 7 . 3 3 %, 痊 愈率 4 1 . 3 3 % ; 周 丰 宝 等 将 7 0 例
6 6 . 7 % ; 李 垣 采用 贞 芪扶 正 胶 囊 治疗 斑秃 7 0 例, 疗 程3 个月 , 总有 效率 7 2 . 8 6 % , 痊 愈率 2 5 . 7 1 % 。 2 . 1 . 2 辨 病辨 证 相 结合 : 辨 证 论 治是 运 用 中 医学 理 论观 察分析疾病 , 治 疗 处 理 疾 病 的基 本 原 则 和 方 法 。斑 秃 的辨 病 辨 证 治疗 可 以分 为两 类 , 一为 采用
中医诊疗方案皮肤科

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目录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四弯风病(特应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顽湿聚结病(结节性痒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日晒疮(多形性日光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脚湿气病(足癣)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瘾疹(慢性荨麻疹)中医诊疗方案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扁瘊(扁平疣)中医诊疗方案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面游风(脂溢性皮炎)中医诊疗方案跖疣中医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黧黑斑病(黄褐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8—94)。
(1)面部皮损为黑斑,平于皮肤,色如尘垢,淡褐或淡黑,无痒痛.(2)常发生在额、眉、颊、鼻背、唇等颜面部。
(3)多见于女子,起病有慢性过程。
(4)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中色素过度沉着,真皮中嗜黑素细胞也有较多的色素,可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和《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2003年修订稿、《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7月第37卷第7期)。
(1)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通常对称性分布,无炎症表现及鳞屑。
(2)无明显自觉症状。
(3)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
(4)病情可有季节性,常夏重冬轻.(5)排除其它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及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藓、雀斑、咖啡斑、Albrifht综合征;炎症后色素沉着;色痣;太田痣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二)证候诊断1.肝郁血瘀证:面部青褐色斑片,或浅或深,边界清楚,对称分布于两颧周围。
胁胀胸痞,性情急躁,易怒;女子月经先后不定期,或经前斑色加深,乳房作胀或疼痛;舌象:舌质红或有紫斑;脉弦。
刘巧教授治疗斑秃经验

刘 巧教 授 治 疗 斑 秃经 验
赵 晓 广 张 明 刘 巧
摘
要: 总 结 刘巧 教授 治疗 斑 秃 经验 , 依 据病 因病机 和 辨 证论 治原 则 , 采 用补 肝 益 肾调 心 、 益 气养 血 填精 方 法 , 并 随证 加减 , 疗效 可 靠 。
中图分 类 号 : R 2 4 9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5 ) 1 1 - 0 0 6 9 — 0 1
2 0 1 5年 1 1 月
6 9
诱 因, 尤 其 案一 为 医 源 性过 汗 , 给我 们 以 警示 , 提 示我 们 应 掌 握 汗 刘 老 师 在 遣方 用 药 上 非 常注 重 因 人 、 因地 、 因时制 宜 , 正所 谓 法 的 指证 和正 确 的汗 法 , 过 汗则 亡 阳伤 津 , 《 伤 寒论 》 中记载 了过 汗 《 内经 》 中 的“ 用热 远 热 , 用凉远凉, 用 温 远温 , 用 寒远 寒 , 食宜 同法 。 亡 阳导致 的诸 多 坏症 , 如“ 太 阳病 , 发汗 , 遂 漏不 止 , 其人 恶 风 , 小 便 有 假 则反 , 此 其道 也 ” , 案 一 患者 就诊 时 为暑 湿季 节 , 用苍 术 、 白术 、 难, 四支微 急 , 难 以屈 伸 者 , 桂 枝加 附 子汤 主之 … ‘ 若莺 发 汗 , 复加 烧 厚 朴 、 黄芩 、 滑石 、 佩 兰 等 以祛 暑 利 湿 , “ 湿 盛 则 阳微 ” , 湿 去 则助 于 针者 , 四逆 汤 主之 ” 等。 阳气 恢 复 , 在秋 冬 渐 凉 时 , 用 药应 随季 节 变化 , 体现 在 药 味 或药 量 治 疗 上刘 老师 两 则 案 中俱 采 用 巴戟 肉 、 鹿角片 、 肉桂 、 黑 顺 片 上 , 如 案一 中 附子 的剂量 变化 。 以温 阳散 寒 , 且 巴戟 肉 、 鹿 角 片 温 肾 阳兼 有 滋 肾 阴之 效 , 以取 阴 阳 此 外 对症 用药 也 是很 重要 的一方 面 ,两 案 中都 有 固表 止汗 之 互补 、 阴 中求 阳。 玉 屏 风散 的加 减 , 煅 龙牡 、 浮小麦、 莲 子 等 的使用 , 以及根 据 患者 暂 两案起因不同, 兼 有基 础 疾 病不 同 , 故用 药 有 不 同 , 案一有 胃 时 出现 的不 适 如 咳嗽 加 杏仁 , 头 痛加 川 芎 、 藁本等 , 这 些 标症 的处 痛、 反 酸 的 胃病 史 , 故 治 疗 上兼 有 健 脾 助 运之 药 , 如黄 芪 、 白术 、 红 理 得 当有效 , 可增 加 患者 治病 的信 心 。 参、 炙 甘 草等 , 案 二有 外伤 骨 折 卧床 史 , 是气 滞血 瘀 的原 因 , 故 治疗 参 考 文献 要 理 气 活血 通 络兼 顾 , 如土 鳖 虫 、 丹参 、 当归 等 , 如此 方 可 旧病 、 新 [ 1 ] 张登本. 白话 通 解黄 帝 内经[ M ] . 西安 : 世界 图书 出版 西安 公 司 , 2 00 0 病 标本 兼顾 , 相 得益 彰 。
『诊疗手册』实用中医诊疗手册:?斑秃

『诊疗手册』实用中医诊疗手册:斑秃斑秃俗称“鬼剃头”,或称“鬼舐头”,是指突然发生头发局限性斑片状脱落,其特点是病疫处无炎症、无自觉症状,大小不一,严重者头发全部脱落,更有甚者眉毛、胡须、腋毛、阴毛也脱落者。
依据其临床主症,属于“油风”“发脱”等病范围。
【病因病机】斑秃的形成与精、血、津及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尤其与肺、肝、肾关系更为密切。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发为血之余”“肾主骨,生髓主脑”“其华在发”“血之源头在肾”。
《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
”《诸病源候论·毛发病诸候》曰:“足少阴肾之经也,其华在发”“肺主皮毛”。
《素问·五脏生成论》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其病因为禀体素弱,或肝肾失调,精血亏虚,发失血荣,腠理开泄,风乘虚人,化热生燥,发失所养而成。
《诸病源候论·毛发诸候》曰:“若其血衰弱,经脉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
”又曰:“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秃落。
”或因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滞血瘀,毛发失于濡养而成。
王清任说:“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无病脱发,亦是血瘀”(《医林改错》)。
或由于脾肾气虚,水湿停积,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而成。
岳美中认为:“发秃的形成,多因水气上泛巅顶,侵蚀发根,使发根腐而枯落”(《岳美中医案集》)。
临床症见毛发干枯,骤然脱落,毫无知觉,脱后皮红光亮,或无所苦,或痒如虫行。
《医宗金鉴·头部》说:“此证毛发干焦,成片脱落,皮红光亮,痒如虫行。
”【辨证用药】本病病机主要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邪乘入。
治当补益肝肾、调理气血、祛风化瘀为主。
方用桃红四物汤合神应养真丹加减,或通窍活血汤。
处方: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木瓜、墨旱莲、牛膝、白蒺藜。
方中当归、熟地黄、生地黄、川芎不但补血生血,还能引诸药上达巅顶;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生新血;木瓜健脾温肝,舒筋活络;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散瘀血;墨旱莲补肾滋阴,凉血活瘀;白蒺藜能舒肝郁,散肝风,行血散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风(斑秃)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斑秃的门诊患者。
一、油风(斑秃)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油风(TCD编码:BWP2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斑秃(ICD-10编码:L63.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361-2012)。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油风(斑秃)协作组制定的“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油风(斑秃)临床常见证候:
肝郁气滞证
血热生风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油风(斑秃)协作组指定的“油风(斑秃)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油风(斑秃)。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4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油风(斑秃)的患者。
2.全秃、普秃、假性斑秃;梅毒、红斑狼疮、艾滋病或合并有其他皮肤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系统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微量元素检测、肝功能、免疫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2)血热生风证:清热凉血,养阴祛风。
2.中药外治
3.针灸治疗
4.其他疗法
5.健康指导
(九)完成路径标准
停止脱发,脱发区有新生毛发生长,积分值减少≥50%以上。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出现脱发无法控制,脱发范围持续扩大,需延长治疗时间或增加医疗费用。
2.治疗期间伴发其他疾病,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因患者及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油风(斑秃)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油风(斑秃)(TCD编码:BWP220、ICD-10编码:L63.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病程: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