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历年中考题(附答案)
24.(2011·江苏省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题。

(5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分)
8.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

【答案】(2分)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
14.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
1。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

使至塞上习题及答案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案: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的修辞手法相同?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正确答案是: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都是比喻,征蓬、归雁喻指自己受命出使。

B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莲叶何田田:形容莲叶新鲜碧绿。

),这句诗也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莲叶”比作“田田”,意思是莲叶新鲜碧绿。

A这句诗是“海上生明月”意思是“海上升起一轮明月”,C这句诗是“秋风萧瑟”意思是“秋天的风萧瑟”,D这句诗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思是“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千路万径不见行人的足迹”,这句诗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所以只有B 与题干句子的修辞手法相同。

故选B。

一、文学常识1、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他多才多艺,诗话书乐无不精通,诗画作品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王维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坠入空门,作品的风格也充满了空灵的色彩,后任因此称他为诗佛。

2、作家、作品简介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号摩诘子。

他的诗篇佳句甚多,如《送元二使安西》、《观猎》、《使至塞上》等诗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

他和孟浩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二、积累与运用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解释词语意思。

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②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③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④属国:我国古时的一种官制,大的封地称都督府,小的称州郡。

这里“属国”实指边疆之国。

⑤征蓬:飘飞的蓬草,此处就暗指了远行的“蓬人”。

⑥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暗写“远人”。

部编版语文古诗《使至塞上》赏析(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古诗《使至塞上》赏析(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古诗《使至塞上》赏析(含答案)使至塞上王维.唐体裁:五言律诗题材:边塞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诗佛”之称。

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运用典故燕然勒功,燕然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借指最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取得胜利。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交代了出使边塞的目的(慰问边疆的将士)和经过的地点,为下文写景做铺垫。

同时“单车”二字暗示了作者此次出塞是受到了朝廷的排挤。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赏析:运用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幽微难言的心情。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不见草木,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炼字:“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这两个字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孤寂情绪。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诗人到达边塞所见情景,叙述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赞美将士的爱国精神。

中心:通过描写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幽微难言的心情。

1. 《使至塞上》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使至塞上》诗中的颈联,作者把自己孤寂的情绪与大漠奇特壮丽的景象融合在一起,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的千古壮观的名句是(或写出了雄奇、奇特美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王维《使至塞上》诗中最能鲜明地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年间,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1、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

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点明出塞的季节是。

(2分)2、古诗中多用征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本诗中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

(2分)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试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

(4分)参考答案1、春天2、激情和抑郁3、这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相关试题】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字以内)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⑹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使至塞上》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共5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
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3分)
二、阅读(共45分)
(一)(共5分)
9.(2分。

语言生动形象给2分,只是陈述诗句内容得1分)
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

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10.(3分。

修辞1分,赏析2分)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使至塞上》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使至塞上》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词《使至塞上》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 ___,"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___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试题2: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分)答案: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分)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分,意思对即可)试题3: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杨炯《战城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杨炯《战城南》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26-28题。

(8分)【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注】①白日:喻指君主。

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2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

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

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十内心的低落与哀怨。

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

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27.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8.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4分)26. C(“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

)27.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

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诗句的理解1分,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给1分,大意正确即可。

共2分) 28.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

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

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古诗《使至塞上》鉴赏练习及答案

古诗《使至塞上》鉴赏练习及答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古诗《使至塞上》鉴赏练习及答案古诗《使至塞上》鉴赏练习及答案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①使:②征蓬:③胡天:④侯骑:3.近人王国维称颈联为"千古壮丽'的名句,请分析它好在哪里?答:4.(2023,广西玉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首联写出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

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访的孤独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方,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

"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妙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

至此,并未交待"出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美的塞外风光图。

(以下是07年铜仁中考题)5.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

6.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千古壮丽'。

答案: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 ①出访②飘飞的蓬草③指西北地区④担当侦察,通讯的骑兵第2页/共3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3. 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秀丽壮阔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篇二: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八年级诗歌赏析及练习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使至塞上》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

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

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

“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

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

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

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

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

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征蓬”喻诗人,是正比。

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

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 __大的圆圆的落日。

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

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

尾联以事作结,顺其自然。

这首诗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工夫,它只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xx 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xx 年广西南宁市】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使至寨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xx 年湖南省长沙市】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使至寨上》 1.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 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xx 年广西柳州市】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b【解析】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d【解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豪放的艺术特色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23.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2 分)22.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 分) 23.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

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 分,意思对即可)今日推荐157份文档88份文档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7答案.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8答案:大漠茫茫无边,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显得异常醒目。

“孤烟”两字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长河落日圆”写出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中。

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将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对广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

【原文】: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阅读训练】:一:⑴“蓬草”在古代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字以内)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⑹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

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7.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8.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二:(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3分)(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3分)3.本诗首联交代了和,时间由朝而暮。

(2分)4. 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请你把它描绘出来。

三:(1)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而且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独感伤的情绪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中的两句诗是:(2)诗人自况,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3)《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

这‘直’字似无道理,‘圆’字似太俗。

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

”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四:1、赏析王维的《使至塞上》并答题。

①本诗从体裁看是五律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是:?。

②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3、“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

”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5、赏析:首尾两联叙事。

【参考答案】:一:1.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2.“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3.燕然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