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与心血管
雌激素调控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

雌激素调控血管功能的作用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身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虽然雌激素通常被认为是与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激素,但实际上它对整个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影响女性的生殖系统,雌激素还对女性的骨骼、心血管系统等健康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对于血管功能的调控机制更是备受关注,本文将就此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1. 雌激素与血管功能的关系雌激素是一个重要的女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
在女性的生命中,雌激素的水平会发生很多变化。
在青春期和生育年龄,雌激素的水平很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然而,即使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对女性身体的作用仍然非常重要。
由于血管功能的重要性,研究人员开始探索雌激素与血管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
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血管功能。
其中一种通路是通过影响内皮细胞(一种覆盖血管内壁的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血管的张力、远心阻力和收缩功能。
2. 雌激素调控内皮细胞功能的机制内皮细胞是血管内壁上的一层薄膜,主要作用是控制血管中的血流和血压。
雌激素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内皮细胞的功能。
首先,雌激素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增强其修复、再生和保护功能。
其次,雌激素可以通过影响内皮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保护内皮细胞免受各种损伤,从而保持其正常功能。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例如Fibroblast growthfactor 2,简称FGF2)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在内皮细胞的背景下,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释放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例如NO、EDHF等)来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其中,NO(一种重要的稀释血管的生理活性物质)是内皮细胞可溶性鸟嘌呤酸合酶(简称eNOS)产生的产物。
雌激素可以增加eNOS基因的表达,并使其受到活化的磷酸化,从而促进NO生成。
此外,雌激素还可以通过调节内皮细胞的细胞色素P450甾体激素酶表达,转化为一氧化氮(NO)的生物前体,从而促进内皮细胞中NO合成。
雌激素的作用与功效

雌激素的作用与功效雌激素的作用与功效雌激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人体内。
它们对人体的发育和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女性中,雌激素在性征发育、生理周期、生殖机能、骨骼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在男性中,雌激素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1. 雌激素的基本概念雌激素是一类具有雌性特征的激素,包括雌二醇、雌三醇、雌化酮等。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乳房、内生殖器官以及一些次生性征如月经、声音等在女性身上得到发展和成熟。
此外,雌激素对骨骼、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和功能也具有调节作用。
2. 雌激素对女性生理周期的调节作用女性的生理周期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调节的。
在月经周期中,雌激素水平起伏较大,它促进内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和准备受孕,同时也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孕激素的分泌,控制排卵和子宫内膜的脱落。
3. 雌激素对女性生殖机能的调节作用雌激素对女性的生殖机能具有重要作用。
它促进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和成熟,并促使排卵的发生。
雌激素还影响子宫内膜的增生、蜕变和脱落,为受精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
此外,雌激素还能增加子宫和阴道的血流量,促进女性性器官的营养供应和功能发育。
4. 雌激素对乳房发育的影响雌激素在乳房发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女性青春期,卵巢开始分泌大量的雌激素,乳腺结构逐渐发育成熟,乳房体积增大,并出现二性征的肿胀、乳晕颜色加深等特征。
雌激素还刺激乳腺管的增生和分支,乳腺内腺泡的数量增加,准备分泌乳汁。
5. 雌激素对骨骼健康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具有重要的骨保护作用。
在女性体内,雌激素通过增加骨骼的钙吸收和降低骨骼钙的排泄,保持骨骼的稳定。
雌激素还能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骨密度的增加,减少骨折的发生。
因此,雌激素的缺乏通常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6. 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雌激素能调节血脂代谢,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解析雌激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解析雌激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雌激素是一类重要的性激素,对女性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雌激素对女性健康的影响进行解析。
一、雌激素的作用机制及来源1. 雌激素的作用机制雌激素主要通过与靶细胞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作用。
这些受体广泛分布在身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包括乳腺、子宫、卵巢、骨骼和心血管系统等。
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雌激素能够调节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从而影响女性生理和病理过程。
2. 雌激素的来源主要由卵巢分泌,在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开始持续排出。
除此之外,在男性和非生育期女性,也会由脂肪组织产生少量的雌激素。
此外,在围绝经期后,卵巢逐渐停止功能,但肾上腺和其他组织仍然能够产生少量雌激素。
二、雌激素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1. 促进生殖器官发育雌激素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和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
在青春期,卵巢开始分泌大量雌激素,引起乳房、子宫及其他生殖器官的发育。
此外,雌激素还促使乳腺导管增长和分支,并刺激子宫内膜增厚。
2. 调节月经周期雌激素与黄体酮共同调控着女性的月经周期。
在月经周期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不断变化,直接影响着卵泡的发育、排卵和子宫内膜的准备过程。
正常水平的雌激素有助于维持月经周期的稳定性和卵巢功能。
三、雌激素对骨骼健康的影响1. 骨密度保护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低水平的雌激素会导致骨吸收增加而骨生成减少,进而导致骨密度下降,易引发骨质疏松症等骨骼相关疾病。
因此,雌激素在保护女性骨骼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减少骨折风险通过维持适当的骨密度和促进骨细胞生成,雌激素可以降低女性出现骨折的风险。
研究发现,适量补充雌激素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妇女更年期后的骨质疏松和相关骨折。
四、雌激素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1.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雌激素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合成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这有助于预防冠心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并延缓动脉衰老。
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21对 血 脂 代谢 的 影 响 . 基 础 和 临 床 研 究 均 证 实 ,女 性 绝 经 前 血 总 胆 固 醇 ( t ta ol c o s rl )低 密 度 脂 蛋 白 胆 固 醇 lw esyl o rti h l t o, 、 e e TC o d ni p poe t i n coet o,DL c 水 平 较 低 , 经 后 L - 逐 渐升 高 , 高 h l e lL — ) sr 绝 DL C 但 密度 脂 蛋 白 (DL H )尤 其 是 HDL a 平 显 著 降 低 , C HDL — 水 T /
物。
切除 卵巢 兔 , 食 大 量 胆 固 醇 造成 食饵 性 A 喂 S模 型 中发 现 , 一 a 玉 米 赤 霉 醇 可 使 升 高 的 T T L — 及 A oB 下 降 阿 C、 G、 DL C p 。
W anr ge 等在 对 切 除 卵 巢 的雌 性 猴 , 食 大 量 胆 固 醇 造 成 食 饵 喂 性 高 L — 模 型 中发 现 ,大 豆异 黄 酮 可 以 明 显 促 进 冠 状 动 DL C 脉 血 管 中 L L的 代 谢 , 低 L L的 水 平 1 a e 通 过 对 D 降 D 日 。B i y等 r 4 4例 存 在 冠 心 病 心 肌 缺 血 风 险 的 妇女 研 究 发 现 ,血 中 含 有 8
女 性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作 用 ,因 此 激 素 替 代 治 疗 (o o er- h  ̄ n e
移 、 胞 外 基 质重 塑 等 慢 性 炎症 引 起 的 复 杂 的病 理 过 程 。 大 细
量研 究证 实 , 物 雌 激 素 具 有 抗 A 植 S的 效 应 , 其机 制 可 能 有 以 下 几个 方 面 :
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激素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压力过大等因素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对心血管疾病有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激素是一种能够刺激细胞或器官发生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雌激素、睾酮、糖皮质激素等。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激素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及其机制。
一、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雌激素是女性体内最主要的激素之一,不仅对于女性的成长发育和生殖健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一种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激素。
大量的研究表明,雌激素能够降低血脂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在一项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更年期前的妇女患心脏病的风险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一。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也是为什么女性的心血管疾病在更年期后爆发的原因之一。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大剂量的使用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使用雌激素是需要谨慎的。
二、睾酮与心血管疾病和雌激素不同,睾酮是主要存在于男性身体内的激素。
对于睾酮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不过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睾酮过低或过高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较低水平的睾酮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险,而较高水平的睾酮则会导致代谢综合征和肥胖等疾病,这些因素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三、糖皮质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一种由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它可以调节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反应。
尽管糖皮质激素对于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非常有效,但是大剂量的使用却会增加心血管的风险。
一些研究表明,慢性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导致高血压、肥胖和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四、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激素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辅助治疗,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雌激素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爆发。
从氧化炎症级联反应角度探讨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

细胞 和单 核细胞 迁 移 至 动 脉 内膜 下 , 动 了 泡 沫细 启 胞 的形 成 过 程 。泡 沫 细胞 进 一 步 促 进 MC 一 其 P 1和 他趋化 因子 的产 生 去维 持 长 期 的单 核 细胞 / 噬细 巨
胞 迁移 的恶 性循 环 , 终 导 致 了 动 脉 内膜 的 氧化 应 最 6和单 核 细胞 趋 化蛋 白一( o oy hmo c cpo 1 m n ct c e t t r. e ai 激 反应 。前 炎症 因 子 激 活 免 疫 系 统 增 加 R S的产 O t n1 MC 一) e 一, P 1 的表 达 , 局部 的产 生 和 ( ) i 而 或 系统 的 量, 导致 内皮 源性 一 氧 化 氮 合 酶 ( O ) 物 活 性 的 NS生 产生 的 T F1、 P1和 I 进 一 步 的诱 导 了 R S N 一.MC 一 3 L O 降低 , 而使 内皮 依 赖 的血管 扩 张效 应 和 血 管顺 应 从 的产生 , 这样 形成 了正反 馈环 。例 如 , 活 的 P C 激 K 性 降低 , 收缩 压 和 ( ) 张压 升 高 。 使 或 舒 又激活 了膜联 N D H依 赖 的氧 化 酶 , 进 了 ・ , A P 促 O一
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1 年 1 笙 鲞 笙 塑 00 2
』 璺! 垦
!
! 望 !
! . : :
.
综 述 .
从 氧化 炎 症 级 联 反应 角度 探 讨 雌 激 素 对 心 血管 的保 护 作 用
阿力木 江 ・阿布 力米提
[ 图 分 类号 ] 5 3 中 R 4 [ 献标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6 44 5 ( 00 0 -2 30 文 17 -05 2 1 )40 4 -3
怎么知道女性雌激素不正常 十个特征说明你雌激素低

怎么知道女性雌激素不正常十个特征说明你雌激素低雌激素是女性体内必备的一种激素,它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平时也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其中,女性雌激素低就是一种,我们要引起重视。
女性雌激素低的症状1、心血管症状:出现假性心绞痛,有时伴心悸、胸闷等,特点是症状多、体征少、心肌功能良好。
2、血管舒缩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
雌激素减少,无法发挥维持血管稳定性的作用。
3、老年性阴道炎:阴道变窄、萎缩,常伴有阴道干涩、有性交痛。
4、萎缩性尿道炎、膀胱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
5、骨质疏松:雌激素缺乏,大量骨质丢失,易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折。
6、心血管疾病:雌激素减少造成血脂紊乱,是冠心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7、月经失调:雌激素参与月经周期形成。
缺乏雌激素,子宫内膜不会自然增生或脱落。
8、性欲减退: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时出现疼痛感,继而导致了性生活次数的减少或厌恶性生活的情绪发生。
9、乳腺症状:乳腺是性腺器官,当雌激素低下时,往往出现乳腺发育不全或萎缩。
10、肥胖:雌激素在人体中参与糖、脂肪的代谢。
雌激素分泌减少,易导致未被分解的脂肪堆积而造成肥胖。
女性雌激素低的原因1、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主要见于垂体前叶疾病,如席汉氏综合征。
高浓度的泌乳素(PRL)直接抑制卵巢合成与分泌雌激素。
2、卵巢机能早衰:女性发育成熟后于35岁以前出现功能衰竭,雌激素分泌降低。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症状严重时,雌激素降低,特低者提示有胎死宫内的可能。
4、肝硬化:肝脏是雌激素灭活的主要场所,肝硬化时雌激素灭活减少。
5、围绝经期综合症:围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绝经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骨质疏松等。
6、不良饮食习惯:雌激素水平与饮食有关。
节食、偏食或饮食不规律容易影响内分泌,使激素水平失衡。
7、疾病引起:雌激素低还可能和疾病有关,例如糖尿病、卵巢疾病或者是内分泌功能性失调、月经不调等疾病都会引起雌激素低。
8、更年期影响:很多女性朋友在进入更年期之后,由于身体体内的各个器官机能会明显的下降衰退,因此也就会导致女性朋友的雌激素含量下降,造成雌激素低。
雌激素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

雌激素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雌激素是一种重要的性激素,被广泛地研究它们在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雌激素在雌激素受体(ER)家族的调控下,与其他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参与到多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中。
同时,雌激素还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乳腺癌、卵巢癌、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就雌激素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
一、雌激素与乳腺癌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而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雌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是因为它们能够结合ER,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等过程。
一般来讲,ER可以分为α和β两种亚型,其中α亚型主要存在于乳腺上皮细胞中,而β亚型则存在于肝脏、肾上腺、肠道和卵巢等组织中,具有多种调控作用。
当前,雌激素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已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在女性更年期之后。
ER阳性的患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表明雌激素对肿瘤细胞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开发了许多具有选择性ER拮抗作用的分子,如结合ER的选择性调节物(TAM)、纳米酒石酸(cleana tamoxifen)等,对引发的各种乳腺癌亚型和雌激素拮抗剂的耐药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雌激素与卵巢癌相对于乳腺癌,雌激素对于卵巢癌的现实意义尚不十分明确,但诸多研究表明,雌激素对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在卵巢的生理过程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可对卵巢、子宫和乳腺组织发生调控作用,从而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
研究表明,卵巢癌的雌激素依赖性程度相对乳腺癌略显较低,但是雌激素和其受体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仍然十分显著。
特别是当雌激素对应的受体激活出现异常时,卵巢癌的发生率会更高,针对此种情况,即可在治疗中运用ER拮抗剂进行干预。
三、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呈不断上升趋势。
而研究警示,雌激素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激素对女性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在女性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保护作用,雌激素不仅可用于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能作为一种治疗药物。
现把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中的血浆脂类、动脉壁、动脉张力、碳水化合物代谢、纤溶系统等方面的影响作一概述。
绝经后妇女可有选择性地使用雌激素补充疗法。
1、对心血管的影响
1.1对血浆脂类的作用
雌激素对血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低LDL,增加高密度脂蛋白(HDL)与甘油三酯。
提高HDL/LDL的比率,其机制是抑制肝脏脂酶,使HDL分解减少,并促进载脂蛋白(Apo)Al的合成,增加HDL的生成;同时通过增加肝内LDL受体及加速LDL清除而降低LDL[12,13]。
雌激素还可降低脂蛋白(LP)(a)和Apo b[13,14]雌激素升高甘油三酯的作用是其不利因素,但一般认为,这种作用不能抵销其他作用,雌激素对血脂的综合作用是有益的。
还有人认为,雌激素产生的高甘油三酯虽有潜在危害,却也可促进LDL转化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VLDL与LDL 相比,产生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较低[13]。
绝经可导致血浆脂类的不利变化,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
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其发病率增高。
目前倾向于把雌激素与降脂药合用。
雌激素对HDL和LP(a)的作用为降脂药所缺乏,而降脂药对甘油三酯的作用正好抵销雌激素这方面的不利因素,已考虑将雌激素作为绝经后妇女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手段[14,15]。
雌激素和降脂药对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很相似,对已成病变作用很小,但可预防新的粥样斑块形成,并稳定已有病变,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脂类的作用是雌激素保护心血管作用的重要机制,但不是唯一机制,因为对各种资料的分析显示,对脂类的作用只占雌激素对心血管作用的25%~50%。
1.2对动脉壁的作用
动脉硬化与冠脉疾病直接相关,可以用脉波速度(PWV)测定,PWV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绝经前妇女的系统动脉顺应性(SAC)好于男性,但绝经后这种差异迅速消失。
PWV和SAC者依赖于动脉壁状况,PWV增加、SAC降低均表示动脉硬化加重。
一项研究[16]证实,绝经后妇女长期服用雌激素可明显降低PWV,并增加SAC。
有证据表明,雌激素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壁。
在人类主动脉、左心耳、颈动脉、冠脉和隐静脉上均发现了性激素受体[17。
18]。
动物实验[19]显示,雌激素对动脉壁的作用与粥样硬化的发展和动脉血流的调节直接相关。
雌激素可作用于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发展的多数环节。
它抑制动脉壁内
LDL堆积、胆固醇酯的涌入及水解;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脂蛋白诱发的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精神压力和机械损伤诱发的内层平滑肌增生,减少胶原蛋白
产生;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抑制血栓素A
2(TXA
2
)的合成与泡沫细胞的生成,
从而抑制动脉(冠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1.3对动脉张力的影响
动脉痉挛和动脉张力变化的缺血性心脏病与心肌梗死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新近的研究表明雌激素是一种扩血管物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可增加心输出量,加速动脉血流,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和收缩压、舒张压。
对人类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增加冠脉、颈动脉及其它血管血流,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20]。
Williams等[19]将双侧卵巢切除的猴子,以高脂饮食喂养30个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后,在冠脉内注入乙酰胆碱(Ach)使冠脉收缩,其后注入17β-雌二醇则冠脉舒张。
在人类也出现相似的结果[21,22]。
这说明雌激素可以调节有粥样硬化的动脉的收缩反应,削弱或消除Ach的缩血管作用。
这种作用有性别依赖性,在男性得不到体现。
研究表明,雌激素的舒血管作用是有内皮依赖性的,与促进内皮舒张因子一氧化氮(NO)的产生有关,同时雌激素是有力的脂质抗氧化剂,氧化的脂质抑制NO产生,因此,雌激素不仅能促进NO合成,还能拮抗抑制NO的因素。
NO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GMP增加,松弛平滑肌。
CGMP抑制Ca2+内流和Ca2+从肌浆网的释放,减少收缩蛋白磷酸化,这种间接的钙拮抗作用可能兼具雌激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此外,雌激素影响突触前体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在恢复血管收缩的稳定性方面甚为有效。
雌激素还影响组胺、5-HT、多巴胺和血管舒张性肠肽的释放,降低血管因子血浆内皮素的水平,阻断内皮素受体。
有研究报道[23],雌激素还可直接拮抗心肌细胞表面的钙通道,开放钾通道,这对调节动脉张力和降低外周阻力有重要作用。
1.4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与心血管病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关注,其中胰岛素抵抗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可增加胰岛素抵抗。
妇女绝经前较男性少发生胰岛素抵抗,但绝经后的发生率逐渐与男性相同。
研究证实,绝经后卵巢激素失衡,尤其是雌激素减少,与胰岛素抵抗的发展有关,服用雌激素可降低胰岛素抵抗。
因此,雌激素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方面的作用可能也是它保护心血管的一个方面。
2、临床应用
补充雌激素在保护绝经后妇女的心血管方面的作用已基本得到确认,但它并非没有危险:其一,可使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提高。
为避免这一情况,常合并使用孕激素。
虽然理论上认为孕激素对血脂的作用与雌激素相反,可能拮抗雌激素保护心血管的作用,但尚无资料证实这一点。
目前有资料显示孕激素与雌激素合用并不削弱雌激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其二,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但无确切的资料;还有研究表明可使深静脉血栓肺水肿的发病率增加2倍以上。
这些问题在选择妇女是否适合用雌激素治疗及在药物剂量调整时值得注意。
妇女是否在绝经后都需进行雌激素治疗尚无定论,但有心血管疾患,尤其是有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危险因素的妇女,接受雌激素治疗将有相当的益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