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磺达肝癸钠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磺达肝癸钠说明书

【免费下载】磺达肝癸钠说明书

磺达肝癸钠说明书基本信息编辑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盐酸,氢氧化钠。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本品预灌式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由I型玻璃管(1mL)和附着的一个27规格x12.7mm的针头组成,并配有溴丁基或氯丁基弹性活塞。

【适应症】3用法用量编辑进行重大骨科手术的患者:本品推荐剂量为每日1次2.5mg,术后皮下注射给药。

初始剂量应在手术结束后6小时给予,并且需在确认已止血的情况下。

治疗应持续到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消失以后,通常到患者可以下床活动,至少在手术后5-9天。

临床经验显示:进行髋关节骨折手术的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将持续至手术后9天以上。

对于这些患者,应考虑将本品的使用时间再延长24天。

特殊群体:在进行重大骨科手术的患者中,对于那些年龄大于75岁、和/或体重低于50kg、和/或肌酐清除率为20-50mL/min的肾脏损害患者,应严格遵循本品的首次注射时间。

本品首次给予应不早于手术结束后6小时。

除非术后已经止血,否则不应注射本品。

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20mL/min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

肌酐清除率在20-30mL/min范围内的肾脏损害患者,本品推荐剂量为1.5mg。

对于肌酐清除率在30-50mL/min范围内的肾脏损害患者,根据药代动力学模拟结果可以考虑使用本品1.5mg剂量进行短期预防。

对于长期预防本品1.5mg剂量应被作为替代2.5mg的用量。

肝功能损害:不需要调节剂量。

在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本品应谨慎使用。

儿科:在<17岁的人群中本品的疗效和安全性未经研究。

使用方法:本品是通过皮下深层注射给予的,患者取卧位。

注射部位应该在前侧和后侧腹壁之间左右交替。

为了避免药物的丢失,当使用预灌式注射器时,注射前不要排除注射器中的气泡。

注射针的全长应垂直插入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皮肤皱褶内;整个注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有皮肤皱褶。

见【用药须知】中使用、处理和处置指导的相关内容。

【药物过量】本品使用推荐剂量以上的剂量可能导致出血风险的增加。

低分子肝素的标准剂量

低分子肝素的标准剂量

低分子肝素的标准剂量
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类抗凝血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变。

标准剂量的使用通常基于患者的体重,因此具体的剂量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低分子肝素的标准剂量,但请注意,具体用药剂量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1.依诺肝素(Enoxaparin):
•常见的剂量为每日1-2次皮下注射。

剂量通常根据患者的体重而定,一般为每公斤体重1毫克。

2.达肝素(Dalteparin):
•常见的剂量为每日1次或2次皮下注射。

剂量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而定,一般为每公斤体重0.5至1毫克。

3.那屈肝素(Nadroparin):
•剂量通常为每日1-2次皮下注射。

具体剂量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而定,一般为每公斤体重0.3至0.6毫克。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低分子肝素药物及其标准剂量的例子。

然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状况和其他因素进行调整。

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血药物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开方处方正确使用,同时定期进行监测。

任何剂量调整或更改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在老年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在老年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3.两组出血情况比较:两组在严重出血方面,
均出现1例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组轻微出血2例,1 例为鼻出血,1例为牙龈出血;对照组轻微出血22 例,其中15例为皮下出血,4例为鼻出血,3例为牙 龈出血。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讨 论
×109几,严重贫血,有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学会(ESC)指南明确指出在ACS治疗中减少出血
皮下注射Qd,连用5~7 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 (商品名:克赛,赛诺菲杭州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
字:J20090095)6
7 d。 000
U皮下注射每12 h,连用5~
2.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总有效(显效+有效) 率;观察两组治疗后4、7、30 d时心血管事件发生情 况,包括再发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需紧急冠状动
加,尤其是在老年NSTE.ACS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 的风险更大【3 J。因此,理想的抗凝药物是在加强抗 栓治疗的同时又不增加出血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探 讨磺达肝癸钠和LMWH在老年NSTE-ACS患者抗 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老年NSTE—ACS 患者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方案。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关键词】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磺达肝癸钠;低分子肝素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between fondaparinux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ddedy
patients with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Chuangao,Lu
over
75
years

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脊柱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高能量事故或者老年人自身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

手术治疗是治疗脊柱骨折的主要方式之一,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增加了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是常用的抗凝药物,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这两种药物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务人员都明白,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脊柱骨折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更严重的是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的抗凝预防十分重要。

那屈肝素钙是一种低分子量肝素,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

它通过增加抗凝血酶和抗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血栓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抗凝药物,能够抑制凝血酶活性,减少血栓形成。

这两种药物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被广泛应用,对于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的抗凝预防具有一定的优势。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患者,6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因交通事故引起腰椎骨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术前我们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凝状况以及术后的抗凝预防方案。

在手术结束后,我们通常会选择使用那屈肝素钙或者磺达肝癸钠进行抗凝预防。

这两种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剂量和疗程。

在给予抗凝药物的我们也会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出血情况。

因为那屈肝素钙和磺达肝癸钠是抗凝药物,过量使用或者不合理使用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我们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那屈肝素钙与磺达肝癸钠在预防脊柱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这两种药物的抗凝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抑制血栓的形成。

这两种药物的使用方便,患者可以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不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指标。

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感染患者高凝状态的比较研究

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感染患者高凝状态的比较研究

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创伤感染患者高凝状态的比较研究孙海晨;李百强;王康;赵鑫;林超【摘要】目的:比较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对于创伤感染患者高凝状态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治疗中心收治创伤感染合并高凝状态者36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患者采用磺达肝癸钠进行抗凝治疗(F组,18例),剂量为2.5mg,1次/d;另一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L组,18例),剂量为4100U/次,1次/12h,两组疗程均为11d。

采用血凝分析仪测定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以及抗凝血酶III( AT-Ⅲ)活性;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结果抗凝治疗后两组患者AT-Ⅲ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第5d和11d F组数值较L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步上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D-二聚体自抗凝治疗后第5d出现明显下降(P<0.01),且第5d和第7d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1d数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MO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F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L组(P<0.05)。

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和磺达肝癸钠均可有效改善创伤感染患者合并的高凝状态。

与低分子量肝素相比,磺达肝癸钠可降低创伤感染合并高凝状态患者出血风险。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of fondaparinux sodium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r patients with hypercoagulability accompanied with traumatic infection .Methods Totally 36 pa-tients with post-traumatic infections in our intensive care center were diagnosed as coagulation dysfunction from Feb . 2012 toFeb.2013.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ondaparinux so-dium (F group,18 cases),2.5mg,1/d;the other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 group,18 cases),4 100U,1/12h.The anticoagulant therapy lasted for 11days.Fibrinogen,D-dimer level and activity of an-tithrombin Ⅲwere measured by coagulation analyzer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bleeding events and MODS of two groups after the anticoagulant therapy were analyzed .Results AT-Ⅲgot an upward trend after anticoagulant therapy,which was higher in F group than in L group at 5 days and 11 days(P<0.05).Fibrino-gen levels were graduallyincreased ,indicat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D-di-mer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5 days after anticoagulant therapy (P<0.01),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5 days and 7 day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11 days after anticoagulant therapy ( P>0.05) .The incidences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MODS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bleeding in F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L group(P<0.05).Conclusion Fondaparinux sodium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agul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inf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fondaparinux so-dium may reduce the risk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hypercoagulability accompanied with traumatic infection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201-204)【关键词】创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作者】孙海晨;李百强;王康;赵鑫;林超【作者单位】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胸外科;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210002 江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2创伤患者并发感染后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此时机体凝血系统被炎症介质激活,炎症介质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组织因子释放而启动体内的凝血系统,导致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以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后果。

四大类10种抗凝药物详解

四大类10种抗凝药物详解

四大类10种抗凝药物详解抗凝药是用于防止血栓形成的重要药物,通过阻止血液凝固来预防动脉和静脉疾病的发生。

血栓的形成是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疾病以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抗凝药可以广泛应用于预防中风、房颤、急性心肌梗死、外周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体外循环的抗凝等。

抗凝药按照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四大类: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凝血酶间接抑制剂、维生素K拮抗剂和Xa因子抑制剂。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和凝血X因子的形成,影响凝血瀑布的形成,从而达到抗凝作用。

维生素K拮抗剂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通过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来减少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和因子Ⅶ、Ⅸ和Ⅹ,从而达到抗凝的作用。

华法林是一种代表性的维生素K拮抗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奏效慢而持久,适用于需要长期维持抗凝的患者。

同时,药物和食物对华法林有影响,需要注意避免与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和食物同时使用。

华法林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但需要注意其与其他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如头孢菌素类和对乙酞氨基酚等,可能会影响华法林的抗凝作用,而一些药物,如苯妥英钠和口服避孕药等,则会降低其抗凝作用。

此外,一些中药和食物也可能会影响其作用,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

在使用华法林时,需要对其用药量进行监测。

目标INR 依病情而定,一般为2.0~3.0.在用药前和用药后的几天内,需要进行多次监测,以确保剂量的准确性。

如果INR未达标,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剂量。

在INR达到目标值并稳定后,每4周检查1次即可。

肝素钙和低分子肝素钙是常用的凝血酶间接抑制剂,可以通过与抗凝血酶(AT-Ⅲ)的相互作用间接抑制Ⅹa、Ⅱa因子的活性,发挥抗凝作用。

肝素钙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一般为深部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

对于预防高危患者血栓形成的情况,可以在手术前2小时先给药5000U,以后每隔8~12小时给药5000U,共7天。

[医药卫生]磺达肝癸钠

[医药卫生]磺达肝癸钠
AG= Na+- (HCO3- + CI-) AG升高时,肯定存在代酸。此时需
计算校正后HCO3校正后HCO3-=实测HCO3- +(AG-12)
2020/12/26
根据AG是否升高,可将代酸分为高AG (正常血Cl-)性代酸及正常AG(高血Cl-) 性代酸。高AG代酸时,△AG= △ HCO3-
2020/12/26
六、统计数据和研究总结
(一)、统计数据 (二)、总结回顾 (三)、研究分析
(四)、结论 (五)、查新和科研申报
2020/12/26
谢谢光临 请多指教
2020/12/26
酸碱平衡的综合判断
• 判断原发因素
• A、2、3反向 2、3中与1同方向者为原发因素,反
向者为代偿改变或者混合因素(抵消)。 • B、2、3同向
2020/12/26
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8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 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ARB)、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基 础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血糖。磺达肝癸钠组在综 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磺达肝癸钠(葛兰素史克(中国)投 资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安卓]2.5mg皮下注射( 脐旁),每日1次,连用3~8d。LMWH组在综合治疗 基础上应用LMWH[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生产,商品名:速碧林]o.4ml皮下注射(脐旁),每 日2次,连用3--8d。
2020/12/26
AG的评价
Emmett认为除特殊情况外,AG升高实 际上是代酸的同义词。AG的价值在于发现 特殊情况下的代酸。AG增大可能是某些混 合性代酸和代碱患者酸中毒的唯一证据。 DuBose称AG的增高数可以用来粗略估计 血浆“潜能”HCO3-的量。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
<0 . 0 5 ) 。 见表 1 、表 后并发症发生率对 比[ 1 2 ( % ) ]
3 讨 论
相关文献表明 ,急性非 S T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 导致 冠心 病患者死亡的 比例明显高于急性 s T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 导致 患者死亡的 比例 。急性非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 死血栓 主要 组成部分为 白色血栓, 临床治疗中往往采用抗血小板聚 集等 药物 ,以此阻断患者血 小板进一步聚集 ] 。 低 分 子 肝 素 钙 为 临 床 上 用 作 预 防 术 后 血 栓 栓 塞 的 常用 药物之一 , 但 患 者 在 使 用 过 程 中 会 出现 出血 、皮 肤 坏 死 等现 象 。磺 达 肝 癸 钠 新 型抗 凝 药物 ,其 比 之 低 分 子 肝 素钙 具有 显著优势 :( 1 )可对抗凝血酶I I I 产生选择性结合作用 ,有效 抑制纤维蛋 白及凝血酶的产生,增强抗 凝血 酶I Ⅱ的活性 ,最 终得到阻断凝血级联反应的 目的 。( 2 )可有效防止过 度抗 凝现象 。 ( 3 ) 对其他外源 性凝 血途径不会产 生任何抑制作用 , 可有效减少患者服用药物后出血现象 的发 生。( 4 )作用时间 长 ,可持续作用 2 4小时,患者每 日服用一次即可,不会对 患者造成 困扰 。 总之 , 通过对 1 0 0例患者分别实施不同的治疗措 施,结 果显著磺达肝癸钠在 治疗 急性非 S T Y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 心脏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更具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 推广与应用 。
临床研 究
急性非 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的 临床疗 效观 察
孟 中林 新郑 市人 民医 院心 内科 河 南
新郑
4 5 1 1 0 0
摘要 :目的:观察 急性 非 s 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采用磺达肝癸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临床 疗效 。方 法:随机选取我 院 2 0 0 9 年1 2月 ~2 0 1 2年 6月期间收治的 1 0 0例急性 非 s T段抬 高型 心肌梗死 患者 ,按住 院序号将其分为 A、B两组 。给 予 A组 患 者低分子钙注射液治疗 ,给予 B 组 患者磺达肝癸钠治疗 ,对 比两组患者临床 治疗效果。结果:对 两组 患者 治疗后 7天 、1 个 月心脏事件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 比可知,1 3 组患者发生率更低,其 中在心绞痛、严重 出血 以及 心虚 管疾病方面对 比,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O . 0 5) 。在轻度 出血方面对 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 0 5) 。结论:磺 达肝 癸钠 比之低分 子肝 素钙 ,在治疗急性非 s T段抬 高型心肌 梗过程 中,并发症发 生率更低 ,更加安全 实效 。 关键词:急性非 S T段抬 高型心肌梗死;磺 达肝 癸钠 ;低 分子肝素钙 中图分类号:R 5 4 2 . 2 +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8 3 7 ( 2 0 1 5 ) 5 . 0 1 5 8 . 0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下肢深静脉中形成的血栓 • 风险因素包括:
• 血管损伤 • 血流淤滞 • 血液高凝状态
动脉
卒中
• 房颤(AF)可引起血栓形成,然 后移行到脑部
• AF 使发生中卒中的风险上升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包括不稳定 性心绞痛以及心梗MI – 凝血系统激活参与此过程
传统凝血模式分为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途径
肝素类的药效学特征
特征
普通肝素
分子量
15kDa
抗因子Ⅹa/Ⅱa 与血小板结合能力 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 鱼精蛋白解救作用
临床监测
1:1 强 强 显效 需要
LMWH
4~6.5kDa 2~4:1 弱 弱
作用不明显 一般不需要
磺达肝癸钠
1.7kDa 只作用于Ⅹa
极弱 极弱 无 不需要
苏定冯,陈丰原。心血管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22
内源性途径
XIIa
外源性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XIa
IXa
VIIIa
Xa Va
纤维蛋白原
Dunn CJ, et al. Drugs. 2000(60) 1: 203-237
IIa
纤维蛋白
抗凝药物
1930s
普通肝素
1940s
华法林
1980s
低分子量肝素
1990s
静脉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2002
静脉间接 Xa抑制剂
肾脏
起效缓慢✓
治疗窗窄✓
与众多药物存在 相互作用;受肝 脏代谢酶的基因 多态性影响✓
华法林的用法用量
• 预防及治疗:口服第1~3天3~4mg(年老 体弱及糖尿病患者半量即可),3天后可给 维持量每天2.5~5mg(可参考凝血时间调 整剂量使INR值达2~3)
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无对抗作用,需待其耗竭后, 才能发挥作用,故起效缓慢,用药初期可与肝素 类并用。
2~4
92~95
5~9 肝脏:P450、P-
pg 肾脏1/3,肝脏2/3
利伐沙班的用法用量
适应证
用法用量
疗程
预防膝关节或髋关节置 每次10mg,一日1次 膝关节12天
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髋关节35天
治疗DVT或预防复发 每次15mg,一日2次 前21天
每次20mg,一日1次 22天和以后(3个月)
预防AF脑卒中和全身性 每次20mg,一日1次 长期用药 栓塞
戊糖 分子量1728d 只有抗Xa活性
ACCP7. Chest.2004; 126: 188-203; WALENGA JM, et al. Turk J Haematol 2002;19(2):137-150; J EFFREY I. WEITZ.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7;337: 688-698; Alban 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8;14: 1152-1175
抗凝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血栓形成机制
(动脉 - 高流速、静脉 - 低流速)

血流

TM 血小板
PGI2

血小板
脉 血流
凝血系统
血栓形成是很多疾病的重要环节
DVT + PE =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VTE)
静脉 肺动脉栓塞 (PE)
• 血凝块移行至肺脏并发生嵌顿 • 大多数血凝块为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 (DVT)
肝素类的药动学特征
商品名 药品名称
规格
抗Xa/IIa T1/2 作用持续 比值 (h) 时间

克赛
肝素钠 依诺肝素钠
2ml:12500U
1:1
1
3~4
0.6ml:6000AxaIU 4:1 3~5 10~24
速碧林 低分子肝素钙 0.4ml:4100AXaIU 2~4:1 3~4 10~24
齐征 安卓
肝素类抗凝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戊糖
IXa
抗凝血酶III
纤维蛋白原
Douglas B.Cines.Chest 1986;89;420-426
Xa IIa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纤维蛋白
肝素类抗凝药物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普通肝素 平均分子量15000d 有相似的抗Xa与抗IIa活性
低分子肝素(LMDH) 平均分子量4000-5000d 抗Xa大于抗IIa活性
阿哌沙班(Apixaban)
IIa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Adapted from Bates Br J Haematol 2006
18
NOCAs的药学特征
达比加群酯
达峰时间(h)
0.5~2
血浆蛋白结合率(%)
34~35
半衰期(h) 代谢 排泄
12~14
P-pg,酯酶,
不经P450代谢
肾脏85%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钠 磺达肝癸钠
0.4ml:5000IU 0.5ml∶2.5mg
2~4:1 3.5 10~24

17
• 不同的商品制剂其生产工艺不同,抗Ⅹa活 性特点及其生物利用度、t1/2等药动学特点 不同,因此使用时剂量及疗程应参见药品 说明书,且不同类别的低分子肝素不等效 ,同一疗程中不能互换!
华法林作用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华法林
IXa Xa
纤维蛋白原
Douglas B.Cines.Chest 1986;89;420-426
IIa
纤维蛋白
华法林作用机制
华法林药学特征
达峰时间(h) 血浆蛋白结合率(%)
半衰期(h) 代谢 排泄
48~72 98~99 10~60 肝脏(CYP2C9)
2004
口服直接 凝血酶抑制剂
2008
口服直接 Xa抑制剂
IIa
ATIII + Xa
IIa
Xa
ATIII + Xa + IIa
II, VII, IX, X
(Xa > IIa)
(Protein C,S)
ATIII + Xa + IIa
(1:1 ratio)
常见抗凝药物
VK拮抗剂
间接
肝素类 低分子肝素类
华法林临床应用特点
优势:
服用方便 疗效确定 价格低廉
不足: 需频繁监测INR 影响因素多 依从性差
.
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作用机制
单靶点(II a or Xa)
口服IIa因子抑制剂 达比加群(Dabigatran)
TF/VIIa
X
IX
IXa VIIIa
Va Xa
II
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剂
利伐沙班 (Rivaroxaban)
多靶点
口服
磺达肝癸钠 非口服 单靶点
利伐沙班 阿哌沙班
达比加群酯
重组水蛭素 比伐卢定 阿加曲班
直接
肝素类抗凝机制
内源性凝血途径
XIIa
XIa
肝素
抗凝血酶III
IXa Xa
外源性凝血途径
VIIa 组织因子
纤维蛋白原
Douglas B.Cines.Chest 1986;89;420-426
IIa
纤维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