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髓侵犯为唯一表现FCM检测阴性的淋巴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合集下载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②体格检查或影像 学检查至少包括胸 部、 腹部和盆腔 的CT 检查均未发 现淋 巴结 、脾脏 、肝脏或其他髓 外浸润 ;③ 无原发于骨 的肿瘤 ;④骨 髓活检未 发现骨小梁结构破坏 ;⑤除外 已知的原始骨髓浸润 的淋 巴瘤
吸音清 晰,未闻及干湿性 哕音。心率8 0 次, mi n ,律齐 ,各瓣膜听诊区
对 该病的诊疗水平 。 结 果与结论:此例 7 2岁女性 患者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 ,骨髓 活检显 示大量 T淋 巴细胞异常增生 ,增生 小淋 巴细 胞基本为 T细胞,结合 患者临床表
现 、 流 式 及 骨 髓 活 检 , 诊 断 为 原 发 于 骨 髓 T细 胞 淋 巴瘤 合 并 自身 免 疫 性 溶 血 性
, 白血病Ⅲ。现报道本 科确诊的1 例 以 自身免疫性溶 血性 贫血起病的原
发骨髓T 细 胞 淋 巴瘤 病 例 , 并 结 合 文 献 进 行 复 习 , 探 讨 其 临 床 特 点 及
诊疗 中的规律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
1 病 历 资 料
方法:回顾性分析河 北医科大学第 四医院血液科 收治的 1 例 以 自身免疫性溶血 性 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 T细胞淋 巴瘤患者,详细分析患者 的病史 、实验室检查 及 治疗过程 ,探讨骨髓 T细胞淋 巴瘤临床特点及诊疗 中的规律 ,提 高临床医生
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的原发骨髓T 细胞淋巴瘤1 例并文献复习 ‘ 研究 与 报 告・
武莉 丽 ,刘 丽宏 ( 河北 医科 大 学 第四 医院血 液 科 ,河北 省石 家庄 市 0 5 0 0 1 1 )
摘 要
背景:原发骨髓淋 巴瘤 是一种罕见的淋 巴瘤亚型 。 目的:报道 1 例 以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起病 的原发骨髓 T细胞淋 巴瘤病例 , 并结合文献进行复 习。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伞景辉;谭天海【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 bone(PLB),and its pathologic features,treatmentand prognosis.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 with primary PLB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its clinical features,pathologicfeature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case was diagnosed as PLB,pathological type of diffuse large B-cell type,after diagnosing the case was given CThOP,for four cycles of chemotherapy,CThOEP for 3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treatment,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previous admission to alleviate pain.Conclusion:The diagnosis of PLB should be preferre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diagnosis,treatment of choice for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ombined treatment,appropriate chemotherapy is important for prognosis.%目的:探讨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bone,PLB)的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评价.方法:对1例PL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评价进行分析.结果:该例病例诊断为PLB,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型,确诊后开始给予CThOP方案化疗4疗程、CThOEP方案化疗3疗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骨痛较入院前减轻.结论:PLB确诊应首选病理学诊断和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治疗首选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恰当的化疗方案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14)001【总页数】2页(P163-164)【关键词】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骨;免疫组化【作者】伞景辉;谭天海【作者单位】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3;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①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贵州遵义 563003First- author's address: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Zunyi 563003,China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non-Hodgkin lymphoma of bone,PLB)多原发于骨髓[1-2],而区域淋巴结及内脏多不受侵,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仅占全部恶性淋巴瘤的1%~2%,是临床上少见的结外淋巴瘤。

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1例并文献复习

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1例并文献复习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2001年WHO 分类将T 细胞起源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命名为前体T 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

累及骨髓和外周血称为T-ALL,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结外组织称为T-LBL [1]。

现将我科1例纵隔内前体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病历资料患者,男,18岁,间断咳嗽、咳痰、气短伴平卧受限,胸部CT 示纵膈占位考虑恶性淋巴瘤,行“纵隔肿物取检术”,病理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查体可见口唇轻度发绀,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区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cm×1.5cm,触痛阴性,活动欠佳。

左侧巩膜片状出血。

右肺呼吸音低,双肺呼吸音粗。

脾大,左侧肋缘下1cm。

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纵隔)前体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Ⅳ期,B 组KPS 评分80分,IPI 3分”。

病理特点:纵隔肿物病检HE 染色10x20(纵隔肿物取检组织)为增生的淋巴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符合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15(-)、CD30(-)、TdT(+)、CD10(+)、Ki-67(阳性率约70%)、CD3(+/-)、CD5(+/-)、CD20(-)、CK19(-)、CD21(-),见图1。

初诊时骨髓涂片瑞-姬染色10x100幼淋14.0%,流式可见约17.8%的原始/幼稚T 淋巴细胞,伴免疫表型异常,为CD34(+)部分,HLADR(-),CD33(+),CD117(-),CD20(-),CD7(+),CD2(-),胞内TDT(-),胞内CD3(+)部分,CD4(-),CD8(-)。

骨髓染色体核型正常,见图2。

治疗经过:2017年3月28日行VDLP 方案化疗1周期,第14天复查骨髓幼淋6.5%,患者咳嗽、气短症状好转,平卧不受限。

复查胸部CT 如图3、4所示。

化疗后复查骨髓幼淋2.5%。

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_涂频

TdT阴性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_涂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J Clin Exp Pathol 2015 Apr; 31( 4)
·451·
2. 3 免疫表型 瘤细胞 CD99( 图 3) 、CD34、CD43 均阳性, Ki-67 增 殖 指 数 为 85% 。TdT ( 图 4 ) 、MPO、CD117、CD1a、 CD2、CD4、CD8、CD3、CD5、TCL1、CD10、CD30、CD20 和 CD79a 均阴性。
浆膜腔积液中 Napsin A 和 Pax-8 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玉艳,姜乃光,赵青亮,朱安超,黄 英
摘要: 目的 探讨天冬氨酸蛋白酶 A( Napsin A) 和 Pax-8 在 浆膜腔积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块免疫 细胞化学法检测 81 例浆膜腔积液中 Napsin A 和 Pax-8 的表 达,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Napsin A 在胸水中的阳性率为 81. 5% ,主要见于肺腺癌,对原发性肺 腺癌敏感性为 90. 9% ,特异性为 91. 7% ; Pax-8 在 Müllerian 管源性肿瘤腹水中的阳性率为 76. 5% ,对卵巢浆液性癌及 子宫内膜样癌的敏感性为 90. 9% ,特异性为 100% 。结论 脱落细胞沉渣包埋免疫组化对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 来源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Napsin A 和 Pax-8 对 肺源性及 Müllerian 管源性肿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特异 性,可作为肺及 Müllerian 管源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用 的标志物。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沉渣包埋; Napsin A; Pax-8 中图分类号: R 730. 4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7399( 2015) 04 - 0452 - 03 doi: 10. 13315 / j. cnki. cjcep. 2015. 04. 024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致骨髓浸润1例的分析

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致骨髓浸润1例的分析

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7年第33卷第17期病历资料患儿,男,3岁8个月。

因头痛,呕吐20d,加重5d,以“头痛原因待查,颅内感染?”于2006年10月17日收住院。

患儿于20d 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乏力。

腹痛为阵发性,不剧烈,可忍受,无腹泻。

继之出现间断性头胀痛,以前额、颞部为主,伴非喷射性呕吐,1~2次/d,为胃内容物,偶有咳嗽,无发热。

外院给予消炎及对症治疗后,腹痛、腹胀、咳嗽消失。

近5d,头痛加重,为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呕吐次数增多至3~4次/d。

精神渐差,食欲差,出汗多,体温最高37.2℃,无咳嗽、气喘,无腹痛、腹胀。

既往史:既往身体健康,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肝炎、结核病史及接触史,以往无头痛病史。

个人史: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预防接种已按时给予。

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传染病及遗传病患者,无头痛病患者。

体格检查:T 36.8℃,HR 104次/min,R 26次/min,BP 100/65mmHg,头痛发作时血压无明显变化。

体重15kg,意识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由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淤斑、淤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颅无畸形,上颌窦区无压痛,眼睑无浮肿,无凸眼,粗测眼压不高,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眼球运动灵活,眼窝无凹陷,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视物清晰,两侧眼底无异常,颈无抵抗感,心、肺、腹(-),肛门、外生殖器(-),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

腹壁反射双侧(+),提睾反射双侧(+),双侧膝反射(++),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7.0×109/L,RBC 5.25×1012/L,Hb 142g/L,N 46.4%,L 44.3%,M 9.3%,PLT 379×109/L,未查见幼稚细胞。

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摘要】目的:通过探讨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临床表现、生物学行为、治疗及预后加强对ANKL的认识。

方法:报道一例以发热为唯一症状的ANK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ANKL起病时发热为唯一症状的患者少见,骨髓及外周血可见一定比例的NK细胞来源的大颗粒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特点为CD2+,sCD3-,CD3ε+,CD56+,TCR重排阴性,临床进展快,预后差。

结论:ANKL罕见,遇到疑似ANKL病例应及时通过骨髓及外周血涂片、免疫学表型、遗传学等特征综合进行诊断。

病例资料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NKL)是一种系统性NK细胞增生性肿瘤,属于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LGLL),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表现为多器官受累,呈侵袭性经过,大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亡。

本文报道一例以高热为唯一表现的ANKL患者,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患者女,56岁,因反复发热20余于2014-11-17收入我科。

患者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均在39℃以上,最高体温达40.6℃,稍伴乏力,无畏寒、寒战,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口服退烧药或激素治疗体温可暂时下降,之后体温再次升高。

一周前于当地医院予抗生素治疗(具体不详)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全血细胞减少转入我院。

既往无特殊病史。

体查:体温39.5℃、脉搏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0/65mmHg,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骨压痛。

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

心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

血常规:WBC1.85*109/L、HB73g/L、Plt32*109/L、N45%、L48%。

血生化:乳酸脱氢酶907U/L、谷草转氨酶67U/L、总胆红素22.6μmol/L、直接胆红素9.3μmol/L。

凝血功能:正常;EB病毒抗体:阳性;肝炎全套:正常;血培养:阴性。

腹部彩超示:肝囊肿;脾稍大。

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病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1例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病例报道附文献复习
检 验 医 学 与 临床 2 0 1 5年 第 1 2卷增 刊 Ⅱ
L a b Me d C l i n , 2 0 1 5 , Vo 1 . 1 2 S u p p l Ⅱ


1 7 5 ・
临床 探 讨 ・
1例 侵 袭 性 NK 细 胞 白血 病 病 例 报 道 附文 献 复 习
侵 袭 性 自然 杀 伤 ( NK) 细 胞 白血 病 ( AN KL ) 是一种少见 白
血病/ 淋巴瘤 , 是 以 NK 细 胞 系 统 性 增 殖 为 特 征 的 恶 性 肿 瘤 。 以往 认 为 是 大 颗 粒 淋 巴 细 胞 白血 病 的 一 种 亚 型 , 较 罕见 , 在 淋 巴系 统 肿 瘤 中 所 占 比 例 不 足 0 . 1 _ 1 ] 。 W HO 对 N K 细 胞 肿
穿 + 鞘 内注 射 ( 地 塞米松 5 mg 、 甲氨蝶呤 1 0 mg 、 阿糖胞 苷 5 O mg ) , 腰 穿 脑 脊 液 回报 正 常 。并 行 骨 穿 检 查 。考 虑 患 者 颅 内未 见侵犯 , 2 — 2 8 日再 予 Hy p e r - C VAD( 异环磷 2 . 0 d l — d 3 , ; 甲强 龙
髓涂片分析 、 细 胞 组 织 化 学 染 色检 查 、 细 胞 免 疫 分 型检 查 、 染 色体 分 析 、 基 因分 析 并进 行 文 献 复 习 。 结 果 此 病胞 组 织化 学 染 色检 查 、 细胞 免 疫 分 型 检 查 、 染 色体分析 、 基 因分 析 , 诊 断 为 侵 袭 性 NK 细 胞 白血
侵袭性 N K 细 胞 白 血 病 是 以 NK 细 胞 系 统 性 增 生 为 特 征 ,
源 于 NK 细 胞 , 呈 侵 袭 性 病 程 。是 一 种 罕 见 的 白血 病 / 淋 巴瘤 。 亚洲人多见 , 多为青少年 , 男 性 稍 占优 势 。最 常 累及 外周 血 、 骨 髓( 累及率>9 5 ) 、 肝 和脾 , 但 任 何 器 官 均 可 累 及 。可 能 代 表 鼻型结外 N K/ T 细 胞 淋 巴 瘤 的 白 血 病 部 分 。本 研 究 对 1例

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1例并文献复习

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1例并文献复习

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1例并文献复习作者:王聪申娅媚韩雪萍张玉霞郭发慧赵海涛张花花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28期摘要目的:提高对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认识。

方法:报告1例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过,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临床上以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压迫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以纵隔肿块、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为特征;需手术切除做病理诊断;治疗采取手术切除、化疗、局部放疗及外周血造血千细胞移植等综合治疗。

结论: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发病率低、预后差,诊断明确后需立即静脉化疗。

关键词纵隔;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诊断;治疗2001年WHO分类将T细胞起源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命名为前体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

累及骨髓和外周血称为T-ALL,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结外组织称为T-LBL[1]。

现将我科1例纵隔内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报告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病历资料患者,男,18岁,间断咳嗽、咳痰、气短伴平卧受限,胸部CT示纵隔占位考虑恶性淋巴瘤,行“纵隔肿物取检术”,病理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查体可见口唇轻度发绀,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区触及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约2.5cm×1.5cm,触痛阴性,活动欠佳。

左侧巩膜片状出血。

右肺呼吸音低,双肺呼吸音粗。

脾大,左侧肋缘下1cm。

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纵隔)前体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骨髓受侵Ⅳ期,B组KPS评分80分,IPI3分”。

病理特点:纵隔肿物病检HE染色10×20(纵隔肿物取检组织)为增生的淋巴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符合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瘤细胞免疫组化标记:CD15(-)、CD30(-)、TdT(+)、CD10(+)、Ki-67(阳性率约70%)、CD3(+/-)、CD5(+/-)、CD20(-)、CK19(-)、CD21(-),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蛋 白 9 . / 血 小 板 3 ×1 。 L 8 0g L, 3 0/ 。骨髓 象 检 查
见较 多幼稚 组 织 细 胞 , 4 , 胞 体 大 小 及 形 态 占 O/ 其 9 6
似淋 巴细胞 , 胞浆 浅蓝 , 细小颗 粒 , 偏 于一侧 , 含 核 染 色质 细 密 , 偶见 核 仁 。红 系 、 系受 抑 , 粒 巨核细 胞 及 血小 板少见 。诊 为 “ 性 组织 细 胞 病 ” 予依 托 泊 苷 恶 , +阿糖胞 苷方 案化疗 1 周期 , 状无好 转 , 出现 持 症 并 续发 热及 骨痛 。复查 骨髓 象 幼稚 组 织 细胞 占 6 , 0 红 系及粒 系 增 生 减 低 , 巨 核 细 胞 , 小 板 散 在 少 无 血 见 。遂 为进一 步 明 确诊 治 来 本 院 。既往 : 屑病 史 银 1 、 侧 股 骨头 坏 死 1年 , 年 双 自服 中药 治 疗 ( 体 成 具 分不 详 ) 。查体 : 身 浅 表淋 巴结 未 触及 肿 大 , 度 全 轻 贫血 貌 , 肤粘 膜 苍 白, 皮 双上 肢 散 在瘀 斑 , 双肺 未 闻 及 干湿 哕音 , 骨压 痛 ( ) 肝 脾 肋 下未 触 及 , 下 胸 + , 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1 年 6 02 月 箜 卷 箜 塑
文章 编 号 :0 7 4 8 (0 2 0 — 14 —0 10 — 2 7 2 1 )6 11 2

1 41 一 1
以骨髓 侵犯 为 唯一 表 现 F M 检测 阴性 的 C 淋 巴瘤 1例 报 道 并 文 献 复 习
张 文龙 , 许 人 , 元 松 , 延 霞 白 孙
粒 细 胞 5 . , 始 细 胞 2 5 , 核 红 细 胞 及 细 胞 84 原 . 有
穿 刺部 位局 限 、 限 于 细胞 学 观 察 , 出率 低 ; 仅 检 后者
操 作 繁复 、 伤较 大 , 出率仍 较低 。近 年 国内外研 创 检
究 发现 流式 细 胞 术 ( C F M) 因敏 感 、 速 、 异 性 好 快 特
( 吉林 大 学 中 日联 谊 医 院 血 液肿 瘤 科 , 林 长 春 1 0 3 ) 吉 30 3
恶性 淋 巴瘤 系淋 巴结 及淋 巴结外 淋 巴组织 恶性 肿 瘤 , 发部 位 以淋 巴结 多见 , 原 晚期 易 侵 犯 骨髓 l 。 1 ]
确 诊一 般需要 淋 巴结 活 检病 理 检 查 , 只 有骨 髓 浸 对 润 者需 检测 骨髓 。临床 常用检 测骨髓 侵犯 方法 为骨 髓 穿刺 涂片 ( MA) B 及骨髓 活 检术 ( MB , 者 由 于 B )前
及 可评 价分期 和预 后等 优势而 广泛 应用 于淋 巴造血 系统 疾 病 诊 断 及 研 究 中 ] 。但 部 分 学 者 认 为 ] F M较 B C MA并 不能 提高 骨髓 侵 犯 检 出率 , 至部 甚
分 F M 阴性 者 , MA 阳性 。现将 本 科 确 诊 , 骨 C B 仅 髓 侵犯 达 白血病期 , 肝 、 、 巴结 、 及皮 肤等 病 无 脾 淋 肺
变 , MA 和 B B MB 阳 性 , 髓 流 式 细 胞 C 4 / C 骨 D 5S C
碎 片 1 . , 见 明 显 异 常 免 疫 表 型 。染 色 体 核 26 未 型 :97 条 染 色体 占 5 , 在多 条染 色体 参 与 的 6— 2 0 存
复 杂异位 。胸部 C 未见 双肺及 双侧 胸膜 下 异 常结 T
结 。诊 断 为 非 霍 奇 金 淋 巴 瘤 Ⅳ期 , 髓 浸 润 , 用 骨 应 VMC P方案 化疗 1 L 周期 达部 分缓 解而 出院 。
2 讨 论
加重 1个 月入 院 。1个 月前 因头 晕 、 力 面 色 苍 白 乏
入 当 地 医 院 , 验 血 常 规 : 细 胞 3 5 × 1。 L, 化 白 . 0 0 / 血
肢 无水 肿 。血 常规 : 白细胞 2 5 ×1。 L, 红 蛋 白 . 2 0/ 血 9 . / , 小板 2 ×1。 L。骨 髓 象 : 3 0g L 血 6 0/ 骨髓 增 生欠 活跃 , = 1 , 一0 5 , 红两 系 明显受 抑 , 巴 G= 3 E . 粒 = 淋 细胞 明显增 多 , 以幼稚 淋 巴细胞 为主 , 原始 +幼稚 淋 巴细胞 占 5 . , 体 大小不 一 , 态 不规 整 , 染 35 胞 形 核 色质 较粗 , 部分 细胞 可 见 核 仁 , 分 细胞 见 空 泡 , 部 未 见 巨核细胞 , 小 板 分 布 明显 减 少 。骨髓 病 理 示 正 血 常骨髓 成分 消失 , 大部 分被 淋 巴瘤 细胞 替代 , 瘤细 胞 核形 不 规 整 , 质 轻 至 中 度 嗜 碱 性 。骨 髓 F M: 胞 C C 5 S C设 门淋 巴细胞 2 . , D4 / C 3 7 单核 细胞 2 8 , .
淋 巴瘤是 起源 于淋 巴结 和淋 巴组 织 的血液 系统 恶性 肿瘤 。临床主 要表现 为淋 巴结无 痛性 进行 性肿 大 , 期 常 累及 肝 、 、 晚 脾 骨髓 等 结外 器 官 。部 分 淋 巴 瘤早 期 即可 出现骨 髓 浸 润 , 仅 以骨 髓 侵犯 为唯 一 但 表 现者极 为罕 见 , 凭 骨髓 形 态 学 检查 易 误 诊 。部 单 分 学者认 为 , 以通 过 F M 检 测 骨 髓 淋 巴瘤 细 胞 可 C 表 面分化 抗原 , 探讨 其免 疫表 型特点 , 而判定 是否 进 骨髓 侵犯 [ ] 7 。但 也有 报道 部 分 病例 B MA 或 B MB
设 门分析未 见幼稚 细胞 分化 抗原表 达 的 l 例非 霍 奇
金 淋 巴瘤 Ⅳ期 , 骨髓 浸 润病例 报告 如下 。
1 临床资料 患 者 男 性 ,0岁 , 5 因头 晕 、 力 、 色 苍 白 1年 , 乏 面
节影 , 未见 纵隔 异 常 肿 大淋 巴结 。浅 表 淋 巴结 及 腹 腔淋 巴结 超 声 未 见 形 态 及 血 流 信 号 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常 肿 大 淋 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