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制度
水质检验管理制度

水质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水质的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水质检验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但不限于生活用水、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各类水源。
三、责任和义务1.水质检验机构负责对各类水源进行定期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2.相关部门负责对水质检验机构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3.水质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水质检验管理体系,确保检验过程合理规范。
4.相关单位和个人应积极配合水质检验工作,主动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四、检验内容1.水质检验包括对水中各类污染物的检测,如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
2.检验范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厂出厂水、自来水管道水等各类水源。
3.检验项目包括水质基本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五、检验标准1.水质检验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检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2.水质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六、检验方法1.水质检验方法应采用国家推荐的标准方法,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水质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七、数据管理1.水质检验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确保检验数据真实可靠。
2.检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检测结果得到及时处理。
八、质量保证1.水质检验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过程合理规范。
2.水质检验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第三方评估,确保检验质量。
九、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水质检验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理。
2.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违规行为,相关部门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十、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即时生效,如有调整或变动,应及时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
以上为水质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共同努力保障水质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可靠的饮用水源。
医院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水质安全,预防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涉及水质检测的工作,包括饮用水、医疗用水、污水等。
第三条医院水质检测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医院水质检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医院水质检测工作。
第五条设立医院水质检测室,配备专职或兼职水质检测人员,负责水质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六条医院水质检测室应具备以下条件:1. 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水质检测仪器设备;2. 拥有合格的水质检测人员;3. 拥有完善的水质检测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
第三章水质检测范围与内容第七条医院水质检测范围包括:1. 饮用水:包括水源水、处理水、末梢水等;2. 医疗用水:包括注射用水、蒸馏水、透析用水等;3. 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医疗污水、雨水等。
第八条医院水质检测内容主要包括:1.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2. 物理指标:色度、浊度、PH值、温度等;3. 化学指标: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硬度、重金属等;4. 毒理学指标:余氯、游离氯、有机氯、氰化物等。
第四章水质检测流程第九条水质检测流程如下:1. 样品采集: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采集各类水质样品;2. 样品保存: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妥善保存,确保样品在检测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代表性;3. 检测分析:使用合格的水质检测仪器和试剂,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测分析;4. 结果报告: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出具水质检测报告。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条医院水质检测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一条定期对水质检测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第十二条定期对水质检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第十三条对检测数据进行审核和复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第十四条建立水质检测档案,对检测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
严格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严格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质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强对水质检测工作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环境标准》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相关部门、水质检测机构,以及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水质检测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科学、准确”的原则,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
第四条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工作的组织机构,落实水质检测工作的责任,保障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管理体制第五条设立水质检测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水质检测工作。
水质检测中心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第六条水质检测中心应当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检测结果进行复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七条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建立水质检测工作的监督制度,定期对检测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水质检测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第八条水质检测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九条水质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设备和仪器的运行状态稳定,保障检测准确性。
第十条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工作的报告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交检测报告,确保检测结果的及时传达。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对于饮用水源地、水处理厂、地表水、地下水等不同水体类型,应当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和程序,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二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水质检测工作。
水质检测中心要派专业人员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的校准和检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第十三条检测过程中应当保证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的全程可追溯,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第十四条水质检测中心应当建立健全检测数据的管理制度,严格保护检测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造假、篡改等行为。
第十五条水质检测中心应当建立定期对检测结果进行核查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社会公开。
国标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国标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水质检测工作,加强对水质检测的监督管理,保障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对各类用水和污水进行水质监测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水质监测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正、专业、兼顾环境和卫生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水质检测应当依法、科学、规范、准确进行。
第五条水质监测工作应当进行科学、规范、准确报告。
第六条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第七条水质监测工作应当进行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第八条鼓励和支持水质检测相关的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
第九条相关机构和个人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和水质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第二章水质监测机构和人员的资质管理第十条从事水质监测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工作能力。
第十一条水质检测机构应当具备独立法人地位,具有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条件。
第十二条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水质检测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三条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第十四条从事水质检测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办理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手续,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十五条对未能取得水质监测相应资格的机构和人员,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整顿和督促其合法从事相关工作。
第三章水质监测项目和方法第十六条水质监测应当包括对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等不同类型水质的监测。
第十七条水质监测项目应当根据不同类型水质和用途的特点确定。
第十八条水质监测仪器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且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第十九条水质监测方法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监测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条水质监测方法应当经过科学验证并严格控制,保证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水质检测数据的报告和管理第二十一条水质监测机构应当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编制相关的水质监测报告。
水质检测制度

水质检测制度篇一:水质检验制度水质检验制度1、化验人员每天测定出厂水余氯、浑浊度、PH值四次,每天测定源水浑浊度、PH值、肉眼可见物等指标二次,并做好记录。
2、每月在管网末梢水采样点上采集水样一次,进行常规指标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检验。
并做好原始记录。
3、每年采集一次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源水水样进行全分析,并做好原始记录。
4、化验人员进行水质检测时,发现超标现象,立即通知净水厂当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确保水质达标。
篇二:水质检测制度水质检测制度 1 、碱度的测定A、当碱度>0.25mol/L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人2-3滴酚酞指示剂,用0.05molH2SO4标液体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2SO4标液滴定至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耗酸体积b;B、当碱度<0.25mmolH2SO4/L水样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显红色,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紫色即为终点,记录秏酸体积b。
2硬度的测定;A当碱度>0.25mmol/L按下表取透明水样,用高水样稀释至100mL.加人5mL NH3-NH4Cl缓冲溶液,2滴络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匀下,用0.005MEDTA标液体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准溶液的体积;B、当水样在,<0.25mmol/L时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3MLNH3.NH4Cl缓冲溶液即2滴酸性铬蓝K指示剂在簖摇匀下,以0.001MEDTA标液用微量滴定管滴至蓝紫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液的体积。
3、氯化物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入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若不显色则用NaOH滴至微红色,再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再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AgNO3滴入至橙色即为终点,记录耗AgNO3体积测定后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耗AgNO3的体积。
严格水质检测管理制度范文

严格水质检测管理制度范文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众的饮用水安全,维护水环境健康,加强水质检测管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水质检测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水质检测管理的原则是科学、公正、公开、依法。
第四条水质检测管理的目标是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水环境的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对于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的水源地,必须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并经过监测机构的确认后方可恢复供水。
第六条水质检测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水质标准。
第七条加强水质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鼓励水质检测实验室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九条建立完善的水质检测管理信息系统,便于数据的共享和监督。
第二章检测范围和内容第十条水质检测的范围包括水源地、供水管网和居民用水。
第十一条水质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指标: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
第十二条水质检测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或调整检测指标,以保障水质检测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第三章管理机构和责任第十三条国家水质检测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管理、指导和监督全国水质检测工作。
第十四条地方水质检测管理机构负责本地区的水质检测工作,并接受国家水质检测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
第十五条水质检测实验室应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条件和技术能力,能够满足水质检测的要求。
第十六条水质检测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质控部门,负责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水质检测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采样、试验、数据处理、报告等环节。
第十八条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水质检测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第十九条监测机构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水质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四章检测方法和标准第二十条水质检测应采取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水质检测应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如有特殊情况,应说明原因并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
水质检测管理制度

水质检测管理制度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然而,水污染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环境水质的保护,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水质检测的意义、目标和管理流程。
二、水质检测的意义水质检测是评估水体是否符合特定要求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特性,评估水质是否健康,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以制定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政策。
水质检测对于保护公众健康、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水质检测的目标1. 确保饮用水安全:水质检测要求对饮用水源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保障公众的健康。
2. 监测环境水质:水质检测要求对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水体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3. 支持环境保护决策:水质检测提供了关于水环境状况的科学数据,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四、水质检测管理流程水质检测管理流程包括采样计划、样品收集、实验室分析、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等环节。
1. 采样计划:制定合理的采样计划是水质检测的第一步。
采样计划应包括采样点位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频率的确定,以及采样方法和器材的规范。
2. 样品收集:有效的样品收集是保证水质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采样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样品收集,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3. 实验室分析:样品送至实验室后,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测试,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等指标的检测。
实验室应具备先进的设备和资质,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检测标准进行分析。
4.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和专业软件进行,以得出有关水质状况的结论。
5. 报告编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水质检测报告。
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反映检测结果,包括水质指标的数据和超标情况,同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五、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优势1. 强化监管:建立水质检测管理制度可以加强对水环境的监管力度,规范水质检测行为,提高监督效果。
水质检测达标排放制度范本

水质检测达标排放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环境质量,保护人民饮用水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排放污水的水产养殖、工业、生活、农业等污染源单位(以下简称排放单位)。
第三条排放单位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地方标准,对排放的水质进行自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第四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对排放单位的水质检测工作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水质达标排放。
第二章水质检测第五条排放单位应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保证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排放单位应定期对排放水质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所规定的各项指标。
第七条排放单位在进行水质检测时,应按照国家标准和方法进行采样、分析、试验,确保检测结果真实、准确。
第八条排放单位应将水质检测结果按照规定的期限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备案,并在排放口明显位置设置水质检测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达标排放第九条排放单位应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水质,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条排放单位在处理污水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
第十一条排放单位应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到设计处理效果。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二条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排放单位水质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不按照本制度进行水质检测、不达标排放的单位,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生态环境部门应定期对排放单位的水质检测设备、检测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排放单位应接受社会监督,如实公开水质检测结果,不得拒绝、阻挠生态环境部门和公众的检查、监督。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生态环境部。
水质检测达标排放制度范本旨在规范排放单位的水质检测行为,确保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水质排放标准,保护水环境质量,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检测制度
1 、碱度的测定
A、当碱度>0.25mol/L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人2-3滴酚酞指示剂,用0.05molH2SO4标液体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2SO4标液滴定至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耗酸体积b;
B、当碱度<0.25mmolH2SO4/L水样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显红色,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无色,
记录耗酸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紫色即为终点,记录秏酸体积b。
2硬度的测定;A当碱度>0.25mmol/L按下表取透明水样,用高水样稀释至100mL.
加人5mL NH3-NH4Cl缓冲溶液,2滴络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匀下,用0.005MEDTA标液体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准溶液的体积;
B、当水样在,<0.25mmol/L时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
3MLNH3.NH4Cl缓冲溶液即2滴酸性铬蓝K指示剂在簖摇匀下,以0.001MEDTA标液用微量滴定管滴至蓝紫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液的体积。
3、氯化物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入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若不显色则用NaOH滴至微红色,再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再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AgNO3滴入至橙色即为终点,记录耗AgNO3体积测定后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耗AgNO3的体积。
4、磷酸根的测定;取一组磷酸盐工作溶液及5mL水样于一组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20mL摇匀;分别向各比色管中加入2.5mL鉬硫混酸,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向每至比色管中加入2-3滴绿化亚锡 -甘油溶液摇匀,待2min后进行比色。
块生产及断裂裂缝的防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切治
翻转断裂发生在坯体翻转侧立的过程中,原因大到有以下几点:(1)翻转台制作质量差,安装精度低或翻转油缸不同步;翻转台模低板发生平面扭曲,对坯体生产的挤压力超过坯体变形极限应力时,坯体发生断裂。
(2)浇注模框侧面不平整,脱坯后坯体侧面与所靠侧面板之间有间隙,使翻转后坯体质量分布在几个凸出部位,造成坯体断裂。
(3)翻转时坯体较软,达不到一定强度,翻转后,坯体下部支承不住自身质量,造成坯体沉降变形而引起翻转裂缝。
2.1.2 防治措施
(1)保证翻转台制作精确,安装时确保翻转台平整,调试油缸保证同步进行,
电动抗折试验机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
2、调节陪重砣,使游铊在“0”位上主杠杆处于水平
3、将试体(160×40×40)放在清除干净的夹具内,用手盘动手
轮使试件被夹具夹紧,这是主杠杆产生一个仰角。
4、按启动按钮,此时游铊开始移动,当试体折断时,游铊停止,
即在主尺下边的刻度上读出抗折强度。
或算出抗折强度
Rf=3PL/2bh2=——破坏荷重N
L——支撑圆柱中心距
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0mm 2.34×10-3p
CF─A型标准恒温水浴使方法
1、将需测试样放在工作室内的托板上,然后加水使水淹没试样并
高出试样30mm左右。
2、在温度控制盘上调节温度至所需值,合上开关,此时温控绿灯
亮。
3、当温度上升至所需控制温度时,红灯亮,此时记录时。
4、让试体在水箱内热水放掉,擦净仪器水份晾干。
注意;严禁烧干锅。
HH-W系列数显三用恒温水箱使用方法。
1、向水箱内注水,或液体液面高过隔水板.
2、放置所培养的容器,通电,此时显数,揿下预置按钮位置。
3、调节温度至所需数字,揿出预置按钮至实测位置,此时数字显示为当前水箱内液体实际温度,到达预置温度时,恒温(当选择温度低于液体温度时不工作),如用温度计时,应当搅拌均匀,若需作沸水蒸馏时,不可加过多的水,但是不能少于最低水位,严禁烧干埚以免烧坏加热管。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先空跳一个周期。
2、装模:a、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约2/3处,用小刀在相垂直方向划5次,在倒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然后装第二层,装办好的水砂至高出截面圆模约200mm,用小刀在相的方向划5次,再用
倒棒至边缘倒压10次,倒压时,第一次倒至胶砂高度的三分之一,第二次倒至不超过已倒实的底层。
3、倒完后,取下模套。
4用小刀分两次向边缘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下的砂浆。
5、提去截锥圆模。
6立即按计数器的“启动”按钮,开启条桌。
7、量出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算出平均值,即为水泥胶砂流动度。
注: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直径结束,应在6min完成。
比例:水泥:标准砂:水=1:3:0.5
胶砂稠度仪使用说明
1.将搅拌好的试验用砂浆放入锥形盛料容器内。
2.调整锥架使标准体的尖端与砂浆混合物表面接触,并紧固好。
3.调节螺母使表针对准零位,移动表盘升降架,使齿条齿杆下端与
试锥杆上端轻轻接触。
4.松开螺钉标准椎体以其自身重量沉入砂浆混合物中。
5.待椎体不在往下沉时,拎紧螺钉、转动螺母使齿条滑杆向下滑动
与试锥滑杆接触,此时表盘上读数及为深度,以此深度即可查得相应的沉入体积。
沸煮箱使用方法
1 、制做试饼:将净浆取出制成试饼和雷氏夹试件
2、沸煮箱内充水180mm(从箱底算起),将经过养护(养
护箱养护24±2h)的试饼或雷氏夹由玻璃板上取下
平放在试饼架或雷氏夹两指针朝上横模横放于篦板
上。
3、接通控制箱电源,启动“自动”开关,箱内水于30mim
沸腾,一组3kw电热器自动跳闸,再煮3h沸煮箱内
全部自动停止工作,此时数字显示为210min,控制箱
内轰鸣器动作,
4、煮完后将水由铜热水器放出,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
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检测。
5、如沸煮箱内充水温度低于20℃时,可先启动电器控
制箱上手动开关至“升温”区,将水温至20℃时,
停止手动,开启制动,即可自动运行。
电阻炉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打开电阻炉温度控制器开关,使电炉升
温,仪表显示绿灯;
2、使用前必须先烘炉,由室温烘至200℃,烘四小时,
200℃——600℃烘四小时;
3、禁止向炉内灌注各种液体,经常清除炉膛内的氧化
物,温度不能超过极限温度。
注意:1300℃的电阻炉打开时,电源自动断开,950℃、1000℃的电炉在取放物体时,请切断电源。
电源鼓风箱
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启动开关;
2、设定温度,待温度上升至设定值时;
3、将待干燥试样放入干燥器内绝对干燥为止。
砂浆稠度使用方法
1、将试验用的搅拌好的砂浆放人容器内;
2、调整锥架,使椎体尖端与砂浆表面接触;
3、调节销母使指针对准零位,移动表盘升架,使齿
条杆下端与试锥滑杆上端轻轻接触;
4、松开螺钉使椎体自己沉入砂浆内;
5、待椎体不再往砂浆中沉时,拧紧螺钉转动销母,
试滑杆刚好与试锥滑杆接触,此时可在表盘上读出沉入深度,以此深度可查得相应的沉入体积。
二氧化硅的测量
试样以无水碳酸钠烧结,盐酸溶解,加固体氯化铵于沸水裕上加热蒸发,使硅酸凝聚。
滤出的沉淀用氢氟酸处理后,失去的质量即为纯二氧化硅量,加上滤液中比色回收的二氧化硅量量即为二氧化硅量。
碳酸钠烧结,lv
在有过量的氟、钾离子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使硅酸形成氟硅酸钾沉淀,经过滤液洗涤及中和残余酸后,加沸水使氟硅酸钾沉淀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氢氟酸,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
称取约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坩埚中加入6~7g氢氧化钠,在650~700℃的高温下溶解2min.取出冷却,将坩埚放入已盛有100mL 近f沸腾水的烧杯中,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上适当加热,待熔块完全浸出后,取出坩埚,用水冲洗坩埚和盖,在搅拌下一次加入25~30mL 盐酸,再加入1mL硝酸。
用热盐酸(1+5)洗净坩埚和盖,将溶液加
热至沸,冷却,然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此溶液E供测定二氧化硅、三氧化铁、三氧化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钛用。
吸取50.mL溶液E,放入250~300mL塑料杯中,加入10~15mL硝酸,搅拌,冷却至30℃以下。
加入氯化钾,仔细搅拌(如氯化钾析出量不够,应再补充加入),放置15~20min。
用中速滤纸过滤,用氯化钾溶液塑料杯及沉淀3次。
将滤纸连同沉淀取下,置于原烧杯中,沿烧杯壁加入10mL30以下的氯化钾-乙醇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