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牌-最新精品word文档模版

走进名牌-最新精品word文档模版
走进名牌-最新精品word文档模版

走进名牌

一、何谓“名牌”

在当前的“名牌热”中,人们有时自觉不自觉地曲解了名牌的涵义,把对一个产品最美好的赞誉统统堆积到名牌身上,这使人们感到创名牌可望而不可及,只是少数企业的事。实际上,名牌是相对而言的,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概念,受不同地区、行业、产品、人群和不同国情的制约,既不能简单地定义,也不能将其神化。

名牌产品的总体特征应是品牌知名度高、市场需求度高、品质优异、生产规模大、企业实力强,产品和企业在全国或区域市场的平等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本质特征是经济效益好。

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通行的成功战略只有三种:(1)以总成本取胜;(2)差别化取胜(指企业的产品、质量、服务或创新在一个广泛定义的市场上居全面领先地位);(3)聚焦式取胜(即确定局部优势的市场战略)。质量无论在哪一种战略里都居于关键地位。”这些理论对我们理解名牌的含义是有启示的。

1、名牌是独具特色的产品,而不一定是价格最高、档次最高的产品。

名牌产品具有相对高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名牌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因而其售价必须高一些,有些企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一流产品、一流价格的名牌高价战略”。但是售价高的产品未必都是名牌产品,售价低的产品也未必就不是名牌产品。事实上,很多产品由于质优价廉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以致成为消费者公认的名牌产品,相反,不少产品因为质次价高而无

人问津,最终被打人“大甩卖”的行列。真正的名牌产品应当是投入少、产出多、独具特色的产品。名牌产品也不能一朝有“名”,马上就提价,使人望面生畏。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名牌产品,都希望货真价实,“名“质”相符,这也是名牌产品的生命力之所在。

名牌之“名”关键在于其民族、传统和时代特色,具体地表现在其独特的品质、功能、包装、服务、价格等等方面,而且这种特色被消费者广泛地认同,广为传颂,无论购买与否,都可因为其“有名”,而为名牌产品。从价格来说,名牌产品的特色可以是高质高价,高质中价,也可以是中质高价,中质中价,甚至中质低价。例如,“茅台“五粮液”酒是公认的名牌,可谓高质高价,可是在南京人看来,“分金亭特酿”也赫赫有名,因为其品质不差,适宜于一般公众口味,且为名厂生产,价格却只在三元钱上下,可谓中质低价,在南京及周围地区,销量远远大于“茅台“五粮液”等名牌。而该厂薄利多销,获利也不菲。盐城无线电厂在创“燕舞”名牌的过程中,始终奉行“同样的质量,我比你价格低;同样的价格,我比你质量优”这一策略,因而“燕舞”产品至今盛销不衰。

2、名牌是有时效性的品牌,而不一定是历久不衰的品牌。

名牌有传统名牌和现代名牌之分,所谓传统名牌是经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创造和留传下来的,这种名牌凝聚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而现代名牌则是许多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智慧的结晶。可以说,创造名牌是无数企业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前进的一种动力。

一般地说,名牌是一个有时效性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与市场状况有着互动作用的概念,一个产品,昨天是名牌,明天就未必还是了。例如在手表行业,南京的“钟山表”以价格低廉的优势风靡一时,但时至今日,这种30元一只的机械表已无人问津了,该厂由于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创出新的名牌,现在已处于破产边缘。

即使是大多数传统名牌产品,现代企业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继承遗产”上,而要不断否定自己,超越自己,根据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变化不断开发新的名牌产品,才有持久的竞争力。五粮液酒早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荣获过国际大奖,但五粮液酒厂客观地认为,当时的名牌只能代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过去是作坊式小生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竞争中取胜就不能固守传统名牌,而要注人新的科技和管理重塑名牌。该厂现在共生产“五粮液”、“尖庄”等三个大类、十五个品种、四十余种规格的酒类产品,产品在同行业中首批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连续四届蝉联“中国名酒”称号,荣获国际金奖19个。

3、名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而不一定是“评”出来的品牌,更不是用钱买来的品牌。

名牌产品由名牌企业生产,名牌实际上是以产品为龙头的整个企业形象,但是名牌之“名”的“根”却在消费者和用户心目中,真正的名牌有口皆碑。有些产品甚至没有著名的商标,例如钢材、煤炭、化工等原材料商品和许多零部件、元器件商品,却名扬海内外,我们不能把这些产品排除在名牌产品之外。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我国特大型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拥有以一米七轧机系统为代表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是我国热轧板、冷轧板和冷轧硅钢片的生产基地。武钢生产的硅钢,实物质量超过美国和西欧,达到日本同类产品水平。J23特种硅钢片,不仅用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还出口到美国,用于世界上最大的超导超级对撞机。“要硅钢,找武钢!”已成为我国机电行业的共识。武钢的车辆用耐候钢、裸露桥梁钢和集装箱耐候钢等三大系列闻名于世。在稀土钢分支中,武钢目前有48个品种,其产量占全国稀土钢的70%以上。武钢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名牌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五花八门的评“优”、评“奖”、评“名牌”盛行,各种机构应运而生,其中不少属有偿行为,企业只要交出一笔费用,就可以稳操胜券,于是有的企业便由此认为,名牌是可以用金钱买来的。事实上,如果以评奖、评优为名借机敛财,是评不出真正的名牌的。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只有市场才是确立名牌的试金石,只有消费者和用户才是评判产品优劣的权威。

二、名牌的正负效应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名牌,南京市最新调查,每百名购买服饰的消费者中,有49%的人首先考虑名牌。家用电器也是名牌畅销。这说明全社会名牌意识在显著增强,但在实践中,“名牌热”又带来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效应,值得我们重视。

1、“保”的效应。

名牌一出名,从名牌企业自身来看,第一个反应是保名牌,有两种保法,一种是兢兢业业,保名牌的声誉,以求得长远的效益;一种是急功近利,保名牌的短期收益,只求“先捞一把再说”。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名称也不例外。企业的产品一旦创了名牌,绝不能高枕无忧。创名牌难,保名牌更难。有了名牌商品,自然就有了名牌企业、名牌厂长,这样有利的机会就多了,不利的因素也多了。而对企业内外部各种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危及名牌地位、声誉的因素,明智的企业往往采取系统的防范措施和名牌策略,全力保牌子。一是保品牌名称,在给产品起了一个好名字后及时注册商标,利用法律手段保名牌。二是保品牌声誉,海尔集团公司在接到一个用户电冰箱出故障的电话后,维修人员连夜乘飞机第二天赶到用户家里排除故障,往来差旅费相当于半台电冰箱款。但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