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答案

四年级科学答案
四年级科学答案

(四)溶解⑵

科学知识

一、填空题

1.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降温)或(加压)溶解的。

2.把大小、形状相同的两块肥皂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热水)中的肥皂溶解得快。在这个实验中,只有(水温)可以不同,其他所有条件都要(相同)。

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因此,胶水(能溶解于水)。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

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搅拌)、(水温)、(颗粒大小)有关。

6.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生存的。

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

8.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的方法让它溶解。

二、判断题

1.可溶解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2.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食盐溶液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3.在过滤中,漏斗中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4.在研究“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时,首先要确定水量的多少。(√)

5.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6.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7.所有的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8.糖在水中溶解后,中间的地方最甜。(×)

9.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得更快。(×)

10.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三、选择题

1.酒精灯熄灭时,正确的方法是(C)。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灯帽盖灭后,需掀开再重盖一次

2.把形状、大小相同的两块方糖放在装有半杯水的杯中,(C)组溶解得最快。

A.搅拌,不切碎B.切碎,不搅拌C.搅拌,切碎

3.我们常喝的饮料“可口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B)。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

4.我观察到(B)的现象,说明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A.食盐沉在杯底B.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C.杯子里的水面上升了

5.(C)放入水中后,会漂浮在水面上。

A.胶水B.酒精C.食用油

6.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B)的食盐。

A.20克B.36克C.100克

7.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B)。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B.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C.在油中溶解

8.我们可以用(C)方法把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B.沉淀C.蒸发

9.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在做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C)。

A.用电扇吹B.马上跑C.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科学探究

一、归类题

将酒精、白醋、食盐、小苏打、面粉、塑料、橡皮泥、红墨水、胶水、高锰酸钾、食用油、空气、沙子、洗手液进行分类。

二、实验题

1.过滤实验

⑴如下图所示:请在括号内填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⑵做这个实验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倒水的烧杯口要紧贴玻璃棒,让水沿着玻璃棒徐徐流下去;玻璃棒要略倾斜,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面;滤纸要打湿贴着漏斗;漏斗下端要贴着烧杯内壁,让水沿着杯壁徐徐下流。过滤纸要低于漏斗的边沿,液面要低于过滤纸的上沿。

⑶用上述仪器分别过滤食盐、面粉与水的混合物,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答:过滤后,过滤纸上没有食盐,但面粉被留在了滤纸内,过滤后的水变得清澈。

⑷我们现在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了?

答:在水中分布很均匀,看不见颗粒,放置一会儿后没有沉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搅拌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吗?请设计实验证明。

⑴我的猜想:搅拌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

⑵实验所需要材料及数量:杯子2个,量筒1个,搅拌棒1根,水,方糖2颗

⑶实验过程:①用量筒量取2份50毫升的水分别倒在两只杯子里;②把两颗一样的方糖同时放入两杯水中;③一个杯子里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杯子不搅拌;④观察比较哪杯水中的方糖溶解得快。

⑷实验结论:搅拌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

三、简答题

1.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吗?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当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已经有少量开始溶解,搅拌后,看不到高锰酸钾颗粒了,整杯水的颜色变成均匀的紫红色,放置一会儿后也没有沉淀,而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用注射器吸取约三分之一管的汽水,再用水指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地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注射器里的液体有什么变化?当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活塞,液体有什么变化?

答:慢慢往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的时候,液体中冒出大量的气泡,而且气泡很大。慢慢地往里推注射器活塞时,液体内的气泡慢慢变小、变少,再也推不动的时候,液体中几乎没有气泡。

3.怎么把盐水中的盐和水分离出来?(写出三种以上办法,并选择一种方法写出操作过程)

答:①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水。②把盐水放在太阳下晒。③用吹风机吹。

用酒精灯加热蒸发水: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在蒸发皿里倒少量的盐水,并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蒸发皿中的盐水。当盐水中冒气泡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当水快要蒸发完时,熄灭酒精灯,蒸发皿里留下的就是盐。

(六)声音⑵

科学知识

一、填空题

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振动)。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3.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4.(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8.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9.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主要有(远离噪声)、(控制噪声)。

二、判断题

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2.只要有声音,就肯定有物体在振动。(√)

3.人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4.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5.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靠空气传播,但固体和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6.当锣停止振动后,它还能发出声音。(×)

7.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效果是不一样的,像米尺的传播效果就比棉线要好。(√)

8.只要物体振动了,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9.用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支音叉,声音的高低会发生变化。(×)

10.当我们潜入水中后,就不能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三、选择题

1.在真空中声音传播的速度(B)。

A.更加快B.不能传播C.更加慢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A)米/秒。

A.340B.1440(声音在木头中的传播速度)C.5000(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

3.橡皮筋拉得越紧,拨弹时发出的声音就越(A)。

A.高B.低C.不一定能听到

4.下列物质中传播声音效果最好的是(A)。

A.铝箔B.棉线C.木尺

5.用相同的力去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B)发出的声音高。

A.最大的音叉B.最小的音叉C.大小适中的音叉

6.在“咪”“发”“嗖”三个音阶中,(C)的音最高。

A.“咪”B.“发”C.“嗖”

7.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C)振动产生的。

A.空气B.琴弦C.喇叭

8.用嘴向装有水的瓶子口水平方向吹气,我们听到了声音,主要是因为(C)。

A.水振动发声B.瓶子振动发声C.空气振动发声

9.当我们把玻璃钟罩里的空气逐渐抽掉,钟罩里的闹钟铃声(A)。

A.越来越轻B.越来越响C.不变

10.用打击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B)。

A.水面没有任何变化B.水面产生水波C.无法判断

科学探究

一、连线题

二、实验题

1.“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实验

⑴我们研究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吗?

⑵我的预测: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会改变。

⑶我的理由:同种物质,振动的快慢受长度的影响。

⑷通过伸出桌面的尺子长度和音高变化的记录表,你能找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

我的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2⑴按顺序敲击长短不同的金属片,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低→高

⑵按顺序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声音高低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低→高

3.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想一想,用什么方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三种)

⑴塑料罐外面用毛巾包住。

⑵塑料罐内塞些棉花,最好将棉花均匀地粘在塑料罐的内壁上。

⑶摇动塑料罐时用力轻些。

三、简答题

1.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答:因为在地球上有空气,人们可以直接对话,而月球上没有空气,声波不能直接传播,所以相互间不能直接对话,只能借助无线电设备。

2.人们生活中是怎样减少噪声的?(三种以上)

答:人们在生活中减少噪声的方法有:

⑴公共场合不随便讲话、大声喧哗。

⑵走路时脚步放轻。

⑶机器加装消音设备,如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上都装有消音器。

(八)我们的身体⑵

科学知识

一、填空题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和(肺)。

3.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4.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加)我们的呼吸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5.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了,(氮气)不变。

6.在平静状态下,我们每分钟的心跳大约(80)下,呼吸大约(20)次。

7.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次数要比平时多。

8.为了让心脏更好地工作,我们应该(合理休息、良好睡眠)。

9.人的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二、判断题

1.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

2.心脏每次跳动后都会有短暂的休息。因此,心脏不会疲劳。(×)

3.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会影响消化,而且能节约时间。(×)

4.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关系密切。(√)

5.人体活动时需要消耗能量,这能量来自于呼吸得来的氧气。(×)

6.我们可以用耳听、触摸等方法观察我们的身体内部。(√)

7.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都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8.对残疾人,我们应该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

9.身体的肢体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10.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11.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三、选择题

1.按照工作类型来划分,人体可以分为(C)等部分。

A.头、颈、躯干、四肢B.骨骼、关节、肌肉、神经C.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

2.食物中的养分是在(B)中被吸收的。

A.胃B.小肠C.大肠

3.下列功能中,不是人体骨骼作用的是(C)。

A.支撑我们的身体B.保护内脏器官C.传输人体需要的营养

4.人体从外形上看,左右(A)。

A.基本对称B.基本不对称C.有些对称,有些不对称

5.通讯塔相当于人体的(A),门上的合页相当于人体的(C)。

A.骨骼B.肌肉C.关节

6.(B)不能增大肺活量。

A.经常跑步B.经常睡觉C.经常踢足球

7.在人体中,能暂时储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的是(B)。

A.口腔B.胃C.小肠

8.我们每天大约应该补充(C)亳升的水。

A.500B.1500C.2500

9.下列器官中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C)。

A.食道B.口腔C.肺

10.(C)更容易使燃着的火柴熄灭。

A.空气B.呼出的气体C.反复呼吸的气体

科学探究

一、填一填,我们在跑步时都有身体的哪些部分参与了这个活动。请用气泡图记录下来

二、下面哪些行为能保护口腔?在括号里打“√”

(√)不吃很烫的食物

(√)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经常咬硬的东西

()吃了热的东西马上吃冷的东西

(√)饭后漱口

()经常用牙签挑牙缝

三、如下图,请填出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四、连一连

五、简答题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可以使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使肺活量增加,心脏强健。

2.举例说明人体各部分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举出一个即可)

答:人体各部分器官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如:牙齿好→消化好→营养吸收好→肌肉、骨骼生长好→运动好。

3.请写出三点保护身体的好行为。

答:保护身体的好行为有很多,如:⑴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保护好牙齿;⑵吃饭时不说笑,不看书、不看电视;

⑶激烈运动前,先要做好准备活动;⑷吃饭要“细嚼慢咽”;

⑸注意合理休息,保证良好睡眠;⑹坚持锻炼身体,增强心肺功能。

(九)期末测试

科学知识

一、填空题

1.加速物质溶解的方法主要有(搅拌)、(热水)和(弄碎)三种。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速等级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降水量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6.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8.我们的牙齿按形状可以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种。

二、选择题

1.我们可以用(C)方法,把食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

A.过滤B.沉淀C.蒸发

2.酒精在水里溶解后,会(B)。

A.漂浮在水面B.均匀地分布在水中C.沉在水底

3.把少量下列物体放入水中,经充分搅拌后,我们还有看到颗粒的是(C)。

A.高锰酸钾B.食盐C.沙

4.常温下,100毫升的水能溶解(A)食盐。

A.40克以下B.40~80克C.80克以上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A)给物体加热。

A.外焰B.内焰C.焰心

6.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C)。

A.用嘴吹灭B.用灯帽盖一次熄灭C.用灯帽盖二次熄灭

7.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减少(A)。

A.噪声B.音乐声C.欢乐声

8.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越(A)。

A.高B.低C.轻

9.利用棉线或纸杯制作的“土电话”,说话的声音主要是通过(B)从话筒一边传到话筒另一边的。

A.纸杯B.棉线C.空气

10.在耳朵的各部分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A)。

A.鼓膜B.耳道C.听小骨

1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C)。

A.上午9时B.中午11时C.下午1~2时

12.当小旗朝北飘扬时,风向是(B)。

A.东风B.南风C.北风

1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B)。

A.积云B.层云C.卷云

三、判断题

1.我们常喝的饮料“可口可乐”中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2.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引入漏斗,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3.用不同的力气敲击同一支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一样。(×)

4.当我们潜到水里时,就不会听到水面上的声音了。(×)

5.我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6.24小时内,雨量器中的水位是10~25毫米的属于大雨。(×)

7.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多云。(×)

8.我们在测量温度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9.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身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10.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的肌肉会变硬。(√)

四、连线题

科学探究

一、填一填、画一画

1.写出过滤实验中使用的各种实验器材的名称: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过滤纸(如下图)

2.根据天气现象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根据天气符号写出相应的天气现象。

二、实验与解释

1.在科学课上,你肯定经历过许多有趣、难忘的实验活动。现在请你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⑴你需要的材料:量筒一个、杯子二个、搅拌棒二根、水、天平秤一台、食盐、小苏打、

⑵你是怎样做这个实验的?可以用文字和图表示。

①用量筒量取50毫升水2份,分别倒在两个杯中;②用天平秤称食盐、小苏打2克一份各若干份;③取一份食盐放入盛有50毫升水的杯中,充分搅拌,等食盐完全溶解后再放第二份,继续搅拌,完全溶解后再放第三份……直到不能溶解为止,并计下份数;④用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放入另一只盛有50毫升水的杯中,充分搅拌,当小苏打不能溶解时,记录下加入小苏打的份数,并与食盐比较。

⑶得出什么结论?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一、填一填 1、我知道的天气现象有()、()、()、()。 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我们通常叫做()。 3、()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向()吹来的风。 4、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海水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开始析出盐的结晶。 5、胶水或洗发液倒入水中,它们在水中是()的,是()地是()地向水中扩散,最后形成稳定的()、()分散在水中。而醋和酒精倒入水中直接()地向水中扩散。 二、判断 1、24小时雨量小于70毫米的属于小雨。() 2、风向通常采用八个方法来记录。取() 3、降雨概率40%——60%为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4、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5、经溶解的物质还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7、黑压压的乌云实际上就是卷云。() 8、水中不能溶解空气。() 9、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砂糖。() 10、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三、判断题 1、下列方法哪种使砂糖能很快溶解()。 A、搅拌 B、加热 C、既加热又搅拌 2、下列现象中,是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A、食盐溶解在水里 B、酒精溶解在水里 C、汽水 3、27 ℃读作()。 A、摄氏二十七度 B、二十七度 C、二十七摄氏度 4、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方法() A、吹灭 B、直接盖上灯帽 C、先盖灭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上 5、一天中什么时候温度最高() A 早晨 B 中午 C 上午 D晚上 四、实验分析题 1、小丽想做一大块冰糖的溶解试验,请你回答: (1)冰糖可以溶解于水吗? (2)有哪些办法可以加速溶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答案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 一、1、动物、植物 2、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水。 3、酒精灯、碘酒、铁架台。蓝。 4、7。 5、蛋白质、淀粉、维生素、水。 二、 1×、2√、3√、4×、5√ 三、1A、2A、3C、4B、5A、6A、7C 四、第一份资料分析:不合理。 早餐:营养不全面,缺少淀粉和维生素。如增加面包和水果等 午餐:以高蛋白质食物为主。 晚餐:少油少调味剂为主。 第二份资料分析:感觉到出现的问题太可怕,更多的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市场经济的动力就是逐利性,利益最大化永远是商家的本能,所认需要职能部门对其做时时监督,处处提防,只有质量监管多走一步,老百姓才能少一份担心。 五、1、这些食物来自我们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我们的食物主要有蔬菜、水果、大米、白面,肉、蛋、奶、油等。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3、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住按在白纸上用力划一下,留下

的油脂的就是脂肪。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滴管滴上碘酒后变蓝了,说明里面含有淀粉。 在食物上面取下一点,用镊子夹着,在酒精灯上烧,如果发出像烧焦头发那样气味,那么里面就含有蛋白质。 4、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包装上的缺口,QS标志、保质期、生产日期、包装袋的处理方法等。 5、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十份。米、面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6、“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食品,而是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7、(1)要选择卫生无毒无污染的食物。(2)吃东西要定时定量。(3)营养搭配要合理。(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5)细嚼慢咽不吃泡饭。 六、济宁名吃有:济宁小吃种类多样,有荤有素, 主要种类:济宁夹饼,济宁糁汤,甏肉干饭,王家馓子,热豆腐,玉堂酱菜等。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 一、1、植物性、动物性。 2、油渍、蓝、头发烧焦 3、四、四、二、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册)

四年级科学备课教案(教科版) 下册 第一单元电 1.1 电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经历调查家用电器的活动过程,并且科学文件夹记录; 2、经历一次收集并且处理数据的科学研究过程; 3、讨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4、明确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难点:关于电的知识。 教学准备: 准备一份科学调查记录表,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的知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前我们做了一个调查记录,调查了我们自己家里的用电器,这节课我们就来做个统计,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 二、探究过程 1、调查家中的电器。

(1)小组内互相交流调查记录,同学之间相互说说。 (2)个人统计:生活中常用的用电器有哪些?大的电器有哪些?小的用电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电器有哪些?这些用电器分 别是用哪些电的?你统计的数量是多少? (3)全班交流。 (4)在调查你们发现了哪些问题? (5)自己还有哪些想法? (6)要是没有电的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交流我们知道的电的知识。 (1)小组讨论,相互说说你在以前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 A、静电的知识 B、雷电的知识 C、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嘎嘣一声脆雷,那如铜钱般的雨点就瓢洒盆泼般地倾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于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国,小时候家里很穷,无钱上学,就在哥哥开的印刷厂中当学徒。然而,他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许多发明,而且是电学的开门鼻祖。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四年级科学上册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一》 1、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分贝数值越大,噪音越(大)。 3、分类:蝗虫,蚕蛾,牛,苍蝇,羊,鹦鹉,兔子,鸽子,鸭子,蚂蚁 答:昆虫:蝗虫,蚕蛾,苍蝇,蚂蚁鸟类:鹦鹉,鸽子,鸭子哺乳类:牛,羊,兔子 4、列举三个现象证明声音的产生:发生的锣在(振动),发声的鼓在(振动),发声的橡皮筋在(振动)。通过实验可以得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3、给添置隔音设施。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6、0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米/秒。 7、声音能在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液体中传播。(错) 8、有物体能产生声音,没有物体就不能产生声音。(错) 9、在真空中声音能传播吗?(不能)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是) 10、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11、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12、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对) 13、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重量。(错) 14、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错) 1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 16、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地吃。(错)

最新四年级科学答案

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 1 我们的食物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2我们的食物有那些?3、我们的食物从哪里产生? 给食物分类 我的方案:准备不同的食物比如黄瓜、茄子、牛肉、猪肉、苹果、香蕉 我的发现:根据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可以把它们分为肉类、蔬菜类、水果类我的收获: 1填一填1)我们的食物有白菜、茄子、大米、小米、面包、猪肉。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肉类、面食类、蔬菜类、三大类 2)我们的食物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 2、小法官 1)我们家天天吃火腿肠,因此火腿肠应该是主食( F ) 2)像太空豆角、太空辣椒等是在太空育种的,所以太空蔬菜不来自于大自然( F ) 2 我们的营养 我想研究的问题 1 人为什么需要不同的食物? 2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观察实验: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脂肪? 我的方案:把花生米放在白纸上挤压。 我的发现:白纸上有油渍出现,说明食物中含有脂肪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淀粉 我的方案:在一块馒头上滴上碘酒 我的发现:馒头上出现了蓝色,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 如何验证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方案: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瘦肉在酒精灯上 我的发现:有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质。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 3)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4)用力在纸上挤压花生米,花生米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这说明花生米里含有脂肪。 2、小法官 1)从食品包装袋上可以获得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信息(T )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维生素( F ) 3 饮食与健康 我想研究的问题 1、怎样饮食才是科学的?2有营养的东西有多少?3为什么我们要吃有营养的东 西? 4 我们为什么要喝水? 观察实验 我们的饮食科学吗? 我的交流:有的喜欢吃肉,有的喜欢蔬菜。 我的发现:有些同学的饮食很不科学。 设计自己的一日三餐 我的设计:早餐:朝阳早餐午餐:稀饭晚饭:稀饭 我的发现:我的一日三餐都有主食,也很科学 我的收获1、填一填 1)合理的食物结构:如果把每天吃的食物分成10份,其中米面食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占2两份左右。 2)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身体需要制定属于自已的(健康饮食)计划。 2 小法官 1)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会影响身体健康(F) 2)荤素合理搭配是良好的饮食习惯(T) 单元活动 一、我的活动 1.填一填1)人体的营养成分中,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是(蛋白质)(脂肪)和(淀粉). 2)我们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卫生食品,还要注意(健康营养成分)2.小法官。 1)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种类很多,缺少几种没有什么危害。(F) 2)我喜欢边看书,边吃饭(F) 3)我要妈妈天天做我最喜欢吃的饭菜(F) 4)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包装袋上的信息(T) 3.我会选 1)含蛋白质最多的一组是(A) A瘦肉、鸡蛋、鱼、虾B向日葵、油菜籽 C小麦、玉米、水稻D食盐、马铃薯 2)人体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是(C) A蛋白质、水、盐类B维生素C淀粉和糖类D脂肪 3)(B)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A)会在纸上留下油渍;(C)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A脂肪B淀粉C蛋白质D维生素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全册

四年级科学学科(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性测试参赛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知识大展台 1、人体的支架叫(),它由()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骨骼具有()、()、()的作用。 2、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它能制造()。 3、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最大的特点是能够()。 4、关节分为()和()两种,人体内的大多数关节都是()。 5、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带动()、() 而实现的。 6、人不运动时,负责()、()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 7、人体的主要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8、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使我们身体更加健康。()和()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的生长。 9、我们打乒乓球时,胳膊上有()、()、()三个大关节在活动。 10、要保护骨骼肌肉的健康,就必须()、()、()。 二、我会判断,我能行(对的打“√”,错的打“×”) 1、骨骼又硬又结实,可以生长。() 2、指关节可以做屈伸运动。()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关节没有好处。() 4、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肌肉完成的,而是由多块肌肉共同完成的。 () 5、游泳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并增大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 6、要保护好关节不受伤,就不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7、不同的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8、骨骼、关节受伤的急救措施是迅速热敷受伤部位。() 9、骨头上的肌肉是成对在一起工作的。() 10、身体不同的部位关节的连接方式是一样的。() 三、我会选 1、关节所起的两大作用是()作用和缓冲作用。 A、支撑 B、连接 C、运动 D、保护 2、曲臂时,胳膊前部的肌肉();伸臂时,胳膊后部的肌肉()。 A、收缩 B、放松 3、收缩后的肌肉会()。 A、变短变硬 B、变长变软 4、常吃()含量高的食物可保持骨骼、肌肉正常工作。 A、蛋白质和脂肪 B、蛋白质和钙 C、碳水化合物 5、人体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 A、关节的运动 B、骨骼的运动 C、肌肉的运动 四、你来问我来答 1、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有哪些? 2、经常运动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3、怎样避免在运动中受伤?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兰光小学科学期末试题(四年级上)及答案 一、填空(40分) 二、判断(18分) 1.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 可用水浇灭。(×) 3.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4.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 5.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6.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三、选择(12分) 1.猜测下面哪一种物体可能不会溶解于水。(C)A巧克力B奶糖C 薯片 2.在油里滴几滴水,水会(B )A浮在油上,不能在油中溶解B 沉在油底,不能在油中溶解。

3.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 A)A音高不同B音量不同 4.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四、连线(10分) 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的功能用线连接,然后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 6听神经收集声波 5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 2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 1耳廓传递振动 3鼓膜传送声波 4听小骨产生振动 五、解释(30分) 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我们应控制自己的声音?怎样控制? 我们应该在公共场所,比如课堂、图书馆、医院、电影院等地方,控制自己说话的声音。不要大声喧哗;禁止乱鸣喇叭;听音乐尽量用耳机而不是放外音等。 1.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 答:运动可以使我们增强体质,少生病;保持充沛的精力;增强竞赛意识;磨炼意志;增进友谊。 2.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 答:保护消化器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等。二是讲究饮食卫生,如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饭前不要喝水,饭后不要立即运动等等。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 本学起即将结束,在科学课陪伴下,您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相信您在科学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获得了不少收获,那就对自己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吧。祝您取得好成绩! 一、您能完成下面的填空不?把答案工工整整的写在横线上吧!(每空1分,共20分) 1、风向就是指风的方向,通常用个方向来表示。 2、天气现象都就是由、与这三个要素的变化形成的。 3、自然界中的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另一类就是。 4、做化冰实验时要将温度计的液泡,不要与容器的与接触;读数时,温度计拿出水面。 5、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 6、人的生长需要营养,茄子的生长也需要营养。我们给茄子施加与就就是给它们加营养。 7、一些水果与蔬菜切开后会变色,这与它们的有关。 8、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液体的性质。 9、现代农业就是以使用为主要特点。

二、仔细读下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20分) 1、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冰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不放出也不吸收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就是( ) A气体比液体体积大B气体能被压缩,液体却很难被压缩 C气体都无色无味D气体都没有重量 3、把铁放在()最容易生锈。 A、空气中 B、水中 C、纯净水中 D、醋中 4、夏秋季的早晨,在草、树叶等物体上常常会瞧到许多露珠,它们就是() A、从天空中掉下来的 B、从树叶中渗出来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 D、无法判断 5、下列哪个就是有生命的物体。() A、小草 B、白云 C、机器人 D、气球 6、下列变化中,就是可逆变化的有() A、玉米粒变成爆米花 B、铁棍融化成了铁水 C、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 D、小树变成了大树 7、下列变化中,就是不可逆变化的有() A、河里的水结冰了 B、湿衣服变干了 C、小朋友长高了 D、奶油融化了 8、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口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就是() A、热玻璃片 B、冷玻璃片 C、都会有水珠生成 9、要使植物生长的更好,应该()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10分)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 )和卷云三类。 2.酒精灯的火焰由( )、内焰和焰心三部分构成。 3.固体、( )和气体都能发出声音。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 )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运动后,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都会(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分) 6.小明将沙子不小心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以下做法中不能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是() A.过滤 B.加水 C.加热 7.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个等级。 A.13 B.14 C.12 8.在测量降水量时,通常以()小时为周期,通过测量雨量器储水瓶内雨水的高度来确定降水等级。 A.48 B.12 C.24 9.测量气温应选在()进行。 A.室内通风的地方 B.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 C.室外向阳、通风的地方 10.使水果糖溶解速度最快的方法是() A.用舌头搅拌 B.含在嘴里不动 C.咬碎并用舌头搅拌 11.人说话的声音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口腔 C.嘴唇 12.()作为人体组成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 A.关节 B.肌肉 C.骨骼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的是() A.心脏 B.肺 C.血管 14.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伸出桌面部分()的影响。 A.高度 B.长度 C.刻度 15.在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此时杯中的食盐溶液处于() A.饱和状态 B.不饱和状态 C.浑浊状态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20分) ()16.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17.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一样的。 ()18.温度对物质溶解的快慢有一定的影响。 ()19.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与是否被搅拌有关系。 ()20.用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强,是因为钢尺振动的速度快。 ()21.物体只要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产生声音。 ()22.食物要靠牙齿咬碎,所以口腔中只有牙齿是重要的。 ()23.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24.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生时不振动。()25.从外表上看,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2、当电池的两端被()直接连接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 3、简单电路的组成有()、()、()。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5、我们利用()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大多数电器都有(),有些是()的,有些是()。 7、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然后(),用完后应先(),后拔()。 二、判断 1、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2、220V的电是安全的。() 3、可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4、电路检测器实际上就是一根导线。() 5、绝缘体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防止触电。() 6、电灯的开关一般都是在明处。() 7、只要有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 8、遇到雷电的时候可以到大树下避雨。() 三、选择 1、冬天干燥而寒冷,用手碰金属时常会有触电的感觉,这属于() A、静电现象 B、生物现象 C、热现象 2、下列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是()

C、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3、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A、回形针 B、钥匙 C、篮球 5、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6、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洗开关 7、两节1.5v的电池,两个小灯泡,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且最亮,()连接最好。 A、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也串联 B、两节电池并联,两个小灯泡也并联 C、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四、简答 1、安装电池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 “电”单元练习答案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堂练习 1.连线题。下面哪些现象是静电现象?用直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2.选择题 (1)C (2)C (3)B 2.点亮小灯泡 活动记录 1.(1)(2)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2.尝试用一段导线、一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1)装置图略 干电池使小灯泡发亮。 梳头的时候,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吸引。 下雨前天 空会打雷 通电后电视机播放节目。 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冬天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噼啪”声响声 塑料尺在身上摩擦后,能吸起碎纸片

(2)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课堂练习 3.下图中哪些小灯泡会发光?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下图中哪些连接会产生短路?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打上“△”。 (√)(△╳)(√)(√) (╳)(╳)(╳)(╳) 3.简单电路 活动记录 2. 1. 课堂练习 3.连线题: 连接各元件 提供电源 连接或断开电路 利用电流发光

4.判断题:(1)√(2)X (3)√ 4.电路出故障了 活动记录 1. 观察出了故障的电路,找出可能造成小灯泡不发光的各种原因。 (1)小灯泡坏了; (2)灯座松了,没有连接上; (3)导线里面断了; (4)小开关的连接松了,没有连接上; (5)电池没有电了; (6)电池盒连接松了。 2. 略 课堂练习 3. 选择题。(1)B (2)B 5.导体与绝缘体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2.选择题(1)C (2)A 6.做个小开关 课堂练习 1、下图是小明设计的三种开关。请判断哪个开关可以用,哪个开关不能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天气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 B.降雨量 C.气温 D.风向 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 B.多云天 C.雨天 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 B.雪 C.冰雹 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 )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通常是灰色的。()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小雨大雨大暴雨 24小时的 0.1-9.910.0-24.925.0-49.9 50.0-99.9 100.0-249.9 ≥250.0 降水量 (毫米)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单元单元知识点(全册)

新版小学科学四上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声音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3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传播速度:铝箔尺>木尺>尼龙线>棉线 1-3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3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3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固体>液体》气体。 1-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4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我们怎样听到声音:外界声音>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1-4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个隧道到达听钟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构成,内耳由耳蜗组成,耳蜗与听觉神经相连。 1-4耳廓的作用:收集声波: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耳蜗:将振动转化为信号。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与答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试题 亲爱得同学们: 本学起即将结束,在科学课陪伴下,您像科学家一样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得过程,相信您在科学能力、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获得了不少收获,那就对自己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吧。祝您取得好成绩! 一、您能完成下面得填空吗?把答案工工整整得写在横线上吧!(每空1分,共20分) 1、风向就是指风得方向,通常用个方向来表示。 2、天气现象都就是由、与这三个要素得变化形成得。 3、自然界中得物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另一类就是。 4、做化冰实验时要将温度计得液泡,不要与容器得与接触;读数时,温度计拿出水面。 5、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在一定得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 6、人得生长需要营养,茄子得生长也需要营养。我们给茄子施加与就就是给它们加营养。 7、一些水果与蔬菜切开后会变色,这与它们得有关。 8、液体受冷或受热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液体得性质。 9、现代农业就是以使用为主要特点。

二、仔细读下题,将正确答案得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2分,共20分) 1、水蒸气变成水得过程中需要(),冰变成水得过程中需要()。 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不放出也不吸收 2、下列说法正确得一项就是() A气体比液体体积大B气体能被压缩,液体却很难被压缩 C气体都无色无味D气体都没有重量 3、把铁放在()最容易生锈。 A、空气中 B、水中 C、纯净水中 D、醋中 4、夏秋季得早晨,在草、树叶等物体上常常会瞧到许多露珠,它们就是() A、从天空中掉下来得 B、从树叶中渗出来 C、空气中得水蒸气凝结 D、无法判断 5、下列哪个就是有生命得物体。() A、小草 B、白云 C、机器人 D、气球 6、下列变化中,就是可逆变化得有() A、玉米粒变成爆米花 B、铁棍融化成了铁水 C、生鸡蛋变成了熟鸡蛋 D、小树变成了大树 7、下列变化中,就是不可逆变化得有() A、河里得水结冰了 B、湿衣服变干了 C、小朋友长高了 D、奶油融化了 8、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分别盖在盛有温水得烧杯口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得就是() A、热玻璃片 B、冷玻璃片 C、都会有水珠生成 9、要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应该()

四年级下科学《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第1课温度计的秘密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二、观察实验 1、温度计为什么能够测量温度? 我的观察:温度计有液泡、玻璃管、和刻度。 我的发现:温度计的红色液柱能上升和下降。 2、液体的热胀冷缩: 我的猜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的方案:运用水、酱油、饮料等做实验。 我的记录:水、酱油、饮料均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我的发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膨胀缩小热胀冷缩 (2)液体热胀冷缩 (3)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四、拓展与应用 冷敷有利于血管收缩止血。 第2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一、我想研究的问题: 2、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二观察实验 1、夏天,自行车胎爆裂的原因 我的猜想: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我的方案:把气球套在瓶口,把瓶子放在热水中。 我的发现:气球鼓起来,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固体在受热或遇冷时的变化 我的猜想: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我的方案:1、在木条上钉两个小钉,钉距为20cm,将细铜丝绷紧在两钉上。2、 点燃酒精灯,顺铜丝来回加热,观察铜丝变化。3、熄灭酒精灯,观察铜丝有什么变化。 我的记录:受热体积膨胀。遇冷体积缩小。 我的发现: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气体液体固体 (2)气体固体 (3)热胀冷缩 2、小法官 (1)错(2)对 3、我会选 (1)1 (2)2 四、拓展与应用 因为冬天瓶盖受冷收缩。 单元活动 一、我的收获 1、我会填 (1)上升下降 (2)热胀冷缩 (3)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4)空气膨胀 2、小法官 (1)错(2)错(3)对(4)错(5)对 二、生活中的科学 1、瓶装饮料一般不装满,为什么? 是为了防止夏天温度高,饮料受热体积膨胀而爆裂。2、冬天,钢笔毛有时拧不开,是什么原因? 因为笔帽受冷收缩。 3、夏天,电工架电线时,为什么把电线放得松一些?为了防止冬天电线受冷断开。 4、烧水时,为什么水壶里的水不能装的太满? 防止水受热膨胀留出来。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修订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电 1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 点亮小灯泡 3 简单电路 4 电路出故障了 5 导体与绝缘体 6 做个小开关 7 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 油菜花开了 2 各种各样的花 3 花、果实和种子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5 种子的萌发 6 动物的卵 7 动物的繁殖活动 第三单元食物 1 一天的食物 2 食物中的营养 3 营养要均衡 4 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5 面包发霉了 6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7 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各种各样的岩石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3 岩石的组成 4 观察、描述矿物(一) 5 观察、描述矿物(二) 6 面对几种不知名矿物 7 岩石、矿物和我们

第一单元电 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 过程与方法: 根据已有知识,运用逻辑推理,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解释静电现象 【教学难点】认识正负电荷 【教学准备】 一把塑料梳子、碎纸屑、几个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静电现象的相关图片或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体验静电现象 1、引入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看老师的表演,问:靠近纸屑,可能会出现什么? 教师演示:用梳子梳干燥的头发,头发可能会怎样?----头发飘起来了。 头发为什么能飘起来呢?----出示课题: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体验静电现象 小组实验:拿出一根经过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 发现了什么?----摩擦过的塑料棒能吸起碎纸屑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塑料棒经过摩擦,产生了静电,就把纸屑吸起来了。 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你知道的有哪些? 二、认识电荷 1、不一样的电荷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 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 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 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 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 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 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 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 的一些规律。 2.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卷答案(打印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一、填空(27分) 1、我们的食物主要是由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构成。 2、在检测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的实验中,我们发现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遇到碘会变蓝色,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3、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 10份,其中米、面食应占 4 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 4 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 2 份左右。’ 4、按味道分类,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酸、甜、苦、辣、咸五种。 5、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6、要使饮食有益于健康应该做到:选择食品要卫生,营养搭配要均衡,饮食时间要有规律,饮食多少要适量。 7、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 二、判断(用“√”或“×”表示)(14分) 1、少年儿童要多吃以肉类为主的食品配餐,这样才能长得高,智力好。(×) 2、小明学习很刻苦,回到家中也不放弃学习,边吃饭边学习。(×) 3、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经常不吃早餐不利于人的生命健康。(√) 4、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每天饮用会有益于人的生命健康。(√) 5、即使是赤日炎炎的夏天,冷食也不宜吃的过多。(√) 6、说到底,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因此,我们应该热爱大自然,应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7、面包和馒头都是含淀粉比较多的食品。(√) 三、选择(12分) 1、①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③是人体的能源; ②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抵抗力等作用。 ①蛋白质水盐类②维生素③淀粉脂肪 2.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主要时期,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应该讲究营养卫生,第一,食物要②,不然就会因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第二,进食要适量,③会营养不良,①会得肥胖等疾病。 ①吃的过多②多样化③吃的过少 3.下列能为我们提供较多纤维素的是②。 ①南瓜和莴苣②韭菜和芹菜 4.各种食物中均含有的营养素是②。 ①纤维素②矿物质 5.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是②。 ①营养②卫生、无毒、无污染 6.合理的饮食应该①。 ①荤素搭配②依口味选择 四、连线(15分) 五、观察实验(16分) 1、请你为自己配置一顿早餐,说一说这样配置的原因。 答:牛奶加麦片,吃一个苹果。 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素。 2、蛋白质、脂肪、淀粉。 六、问答题(16分) 1、配餐主要有哪几种?请你每种配置一份。 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配餐,如香肠。以腌制食品为主的配餐,如咸鸡蛋。以油炸食品为主的配餐,如油条。以甜食为主的配餐,如饼干。 2、怎样做才有益于我们的健康?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说一说今后该怎样做。 答: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食物。吃东西要定时定量。注意营养的搭配。不要边看书边吃饭。要讲究卫

四年级科学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 1. 我们关心天气(P2) 一、填一填:(1)云量、气温、风向(2)降雨量、风向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略 2. 天气日历(P4) 一、填一填:多云、阴、小雨、雨夹雪、雷阵雨 二、辨一辨:(1)√(2)×(3)√ 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值得学习的地方是天气日历上运用天气符号记录了时间、云量、风速等 内容;不足的是没有记录气温和风向。 3.温度与气温(P6-7) 一、填一填:(1)温度(2)一致(3)保持水平、不再升高或降低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①略②B (2)①略②一年中气温变化的规律:一天当中,日出前凌晨的气温最低,早上随着太阳的升起,气温越来越高,直到午后1、2点达到当日最高气温,随后气温随着太阳高度而下降直到凌晨。 4.风向和风速(P8-9) 一、填一填:(1)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八(2)风向、风速(3)风吹来的 (4)指南针、周围的自然景物 二、选一选:(1)B (2)D 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我认为不对。我认为此时的风级为3级,风速为3.4~5.4米∕秒 5.降水量的测量(P10-11) 一、填一填:(1)雨量器、50~100(2)雨、雪、冰雹(3)10、25~50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略 (2)大风、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降雨、细雨蒙蒙、天气转晴、东南风(3)略 6.云的观测(P12-13) 一、填一填:(1)小水滴、冰晶(2)晴、多云、阴(3)积云、层云、卷云(4)积云 二、辨一辨:(1)√(2)×(3)× 三、实验探究:阴天×(晴天)晴天×(多云)多云×(阴天) 7.总结我们的天气(P14-15) 一、填一填:(1)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云量(2)某些特征、一些规律 二、实验探究参考答案:(1)考察时间:建议第4天考察。理由:这一天天气晴好,微风。 考察内容:建议考察鸟类的种类、鸟的生活习性等。 理由:了解天气对鸟类活动的影响、激发爱护小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等等。 (2)风向标测量气温5级 温度计测量风向3毫米 雨量器测量风速10摄氏度 风速仪测量降水量东南风 第二单元溶解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P17) 一、填一填:(1)过滤(2)紧贴、内壁、玻璃棒、低 二、辨一辨:(1)√(2)√(3)√ 三、实验探究参考答案:奶粉在水中能溶解。 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炒菜放盐;做糖醋鱼放糖、酱油;洗衣服放洗衣液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