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复涂料的进展
2024年自清洁涂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自清洁涂料市场分析现状概述自清洁涂料是一种具有自洁能力的涂料,能够自动分解和去除表面污垢,对于保持物体表面清洁和减少清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自清洁涂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迅速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对自清洁涂料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自清洁涂料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自清洁涂料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美元。
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应用领域自清洁涂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建筑行业是自清洁涂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用于建筑外墙和屋顶,能够有效抵抗污染和降低维护成本。
汽车领域则使用自清洁涂料来保护车身表面不受污染和划伤,提高车辆外观和价值。
主要市场参与者目前,自清洁涂料市场的竞争激烈,主要市场参与者包括:1.AkzoNobel2.PPG Industries3.Sherwin-Williams4.BASF5.Nippon Paint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不断努力,致力于提供更高品质和更具竞争力的自清洁涂料产品。
市场挑战与机遇尽管自清洁涂料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自清洁涂料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其次,自清洁涂料的性能和效果需要进一步提升和验证,以满足消费者对于长期自洁效果的要求。
然而,市场也提供了一些机遇。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下降,自清洁涂料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将推动自清洁涂料市场的增长。
结论自清洁涂料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建筑和汽车行业是自清洁涂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自清洁涂料市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4年自清洁涂料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自清洁涂料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自清洁涂料是一种具有自我清洁功能的新型涂料,可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自清洁涂料市场逐渐崛起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驱动因素和市场前景三个方面分析自清洁涂料市场。
市场规模自清洁涂料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全球自清洁涂料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推动。
市场驱动因素1. 环境意识的提高自清洁涂料具有自净、抗污染、抗菌、抗霉等特性,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环境友好型涂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自清洁涂料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2. 建筑行业需求增加建筑行业是自清洁涂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开始采用自清洁涂料。
建筑行业需求的增加将推动自清洁涂料市场的发展。
3. 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行业对自清洁涂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自清洁涂料能够增加汽车表面的耐磨性和抗刮擦性,同时减少水珠和污垢的附着,保持车身的清洁和亮度。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自清洁涂料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增长机遇。
市场前景自清洁涂料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自清洁涂料的功能和性能将不断提升,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和相关政策的支持,自清洁涂料市场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最后,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自清洁涂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尽管自清洁涂料市场前景广阔,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高成本是制约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当前,自清洁涂料的成本较高,使得其应用范围局限在高端市场。
此外,技术难题和知识产权保护也是市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结自清洁涂料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市场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意识的提高、建筑行业需求增加和汽车行业的发展。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摘要:自修复高分子材料是能够自动地修复破损、恢复材料原有性质的一类材料.自修复高分子材料仿照 生物损伤愈合原理,可以自行发现裂纹并借助某一原理愈合,目前其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随着技术 的不断发展,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在涂层涂料、可穿戴电子设备、医用自修复水凝胶、电池电解池等方面备受关注。
本文对自修复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原理以及基于这种材料产生的新技术以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自修复材料;研究进展文章编号:2096-4137 ( 2019 ) 21-084-04 DOI: 10. 13535/j. cnki. 10-1507/n. 2019. 21. 02■文/梁淑淇修宾高升子iFil 料的册穽逬展及应用0引言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新材料之一,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分子基复 合材料。
高分子材料凭借分子量 高、质量轻、易加工、绝缘性能好等优异性能,成为当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但相比于传统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存在强度不 高、加工使用过程中易受机械损伤和老化等问题。
日常生活中所使用 的各种材料一旦出现破损几乎再难以恢复如初,并且这种破损会逐渐扩大以致最终无法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分子材料的 性能要求也随之提高。
近几年来, 开发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引起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 关注。
自修复又称自愈合,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高分子材料的自修 复指使材料能够自然地自动修复破 损、恢复正常功能的性质。
自修复高分子材料主要的优点有:①自动发生,无须监测,节省人力;②降低材料运营期间的维修养护成本; ③延长了材料的使用年限;④满足 社会环境友好的需求,减少了外加添加剂对环境的污染。
1自修复高分子材料作用机理1.1外源型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外源型可分为微胶囊型和微 脉管网络型2类。
2001年,White 等提出累微胶囊自修复体系:将环氧树脂作为基底,用麻醛树脂作为外 壳并在其中包裹修复单体戊二烯二 聚体(治愈剂)的微胶囊,将这种 微胶囊和Grubbs 催化剂分散于环氧树脂基体中。
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前言混凝土自修复材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物质,可以在混凝土受到损伤时自动修复,使混凝土的性能得以恢复甚至提高。
自修复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和修复混凝土结构的方法,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对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自修复材料的分类自修复材料主要分为微生物修复材料、化学修复材料、物理修复材料和智能修复材料四类。
1. 微生物修复材料微生物修复材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自修复能力的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实现混凝土的自修复。
微生物修复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自我繁殖能力,但其自修复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修复时间。
2. 化学修复材料化学修复材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自修复能力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混凝土的自修复。
化学修复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自修复速度快,但其修复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受到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3. 物理修复材料物理修复材料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具有自修复能力的物理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变化实现混凝土的自修复。
物理修复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自修复效果较好,但其自修复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修复时间。
4. 智能修复材料智能修复材料是指具有自感应、自诊断、自修复等智能功能的材料,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变化自动进行修复。
智能修复材料的主要优点是自修复速度快、效果好,但其制备成本较高。
三、自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微生物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微生物修复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的筛选、培养和添加量的确定等方面。
目前,已经筛选出了一些具有自修复能力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
研究表明,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自修复能力。
2. 化学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化学修复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修复材料的种类、添加量和反应机理等方面。
自修复涂料

自修复涂料简介:被人们广泛应用的材料与制品的表面功能,大都要依靠涂料的作用。
导电涂料、绝缘涂料、耐热涂料、防腐涂料、防腐涂料、防污涂料、隐形涂料等功能涂料早就被使用于商业制品和军工制品中。
自修复涂料刷新近研究开发的涂料产品,在应用上具有重大的价值和良好的前景。
自修复涂料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可称为智能涂料的名称,常指涂层遭到破坏后具有自修复功能,或者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有机聚合物涂料。
涂膜受到机械损坏与化学损坏的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涂膜表面损坏(如划痕)、到达底材金属表面的缝隙、大面积起层、脱色、微裂纹(聚合物物理学上也称银纹)。
要对这些不同情况下的损坏具备自修复功能,对于涂料的设计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受损的条件和原理不尽相同,因此对涂料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是一个挑战。
为满足自修复功能,涂料和自修复功能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和要求:①涂料本体中需含有流动相物质(修复试剂),在修复过程中能释放出来,而且修复试剂只有当涂膜受到损坏时或需要时才能释放出来;②某些损坏如裂缝、划痕等修复时,为有助于填入新的物质,往往要依赖外部一些修复试剂(例如湿气、氧气等);③修复过程在无荷载条件下需要一定的时间;④为了有助于涂膜中修复试剂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以及缩短修复时间,往往需要施加外部的能量,如:局部加热、紫外光或高速动能冲击等;⑤还需要损坏原因的测试手段与启动修复的活化方法。
分类:从不同角度考虑,自修复涂料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从涂料的基本结构,可有分相结构的助剂型与连续相结构的本征型;②基于涂料的基本组成,在分相涂料的助剂型涂料中,有包囊、纤维填料、有层状膨胀型填料、纳米高岭土类型;③从修复机理上看,可以有液体释放型、化学反应型、体积膨胀型、可逆共价健型、可逆非共价键型和可逆聚合物网络型等;④从功能上看,可有外观修复功能、防腐功能修复涂料等。
主要性能:制备工艺:发展前景:目前,自修复涂料的开发着重在于宏观缝隙与微观裂纹的修复,即外观修复与防腐性能修复。
仿生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研究进展

1 实现修 复功能的技术方法
自修复技术是模仿 生物 结构 的特 性 , 实现 材料 在没有 外
界参与的条件下进 行 自我愈合 , 核心是 能量 补给 和物质 补 其
给。具有 自修复功能复合材料的提 出使得复合 材料对 内部 或
长涂 层使用寿命 , 实现对底材 的长效 防腐保护 。2 0世纪 9 0年
防腐涂料是人 类挑战锈蚀 的重 要工具 , 而 , 然 涂层 会 因受 到外力 的冲击 而发生 损伤 和脱 落 , 使金 属表 面不 能得 到有 效 防护 。模仿生物体 自修 复( e —H an ) 能的基本 原理 , Sl el g 功 f i 使 材料 对 内部或者外部损 伤能够进行 自修复 , 以消除 隐患 , 可 延
第4 2卷第 4期
21 0 2年 4月
涂 料 工 业
P NT & C T NGS I DUS RY AI OA I N T
Vo . 2 No 4 14 .
Ap . 0 2 r2 1
仿 生 自修 复 防腐 涂 层 的 研 究 进展
曲爱兰 ( 暨南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化 学系, 广州 50 3 ) 16 2
Ab t a t S l s r c : ef—h ai g i e ev n i i r a i g a u to rd d ne e ta t d t d r s e ln s r c ii g nl nc e sn mo n fwo l wi e i tr s s a meho o a d e s t i n c he ln o a g si tra s he b o i a ig frd ma e n ma e il.Th e h c 1meho s t e lz h ef—h ai g f n t n wee e t c nia t d o r a ie t e s l e ln u ci r o i r d c d i h spa r Ba e n t e a ay i f ef cs o ef—he l g,s me p i cp e o c o s te nto u e n t i pe . s d o h n l ss o fe t n s l ai n o rn il s t h o e h s se o c o nc p u ai n a d r p i n y tm fmi r e a s lto n e a r g—a e t r ic s d.Re e v l p n si h a rc to i g n swe e d s use c ntde eo me t n t e fb ai n i o no o t i e s a d e a s lto fd fe e cie c mp n n st a r s d i o e tv o tn swe e fna c n a n r n nc p u ai n o ifr nta tv o o e t h twe e u e n prt ci e c ai g r r v e d. An h d a tg sa ia v n a e fs v r la p o c e r s u s d.F n l e iwe d t e a v n a e nd d s d a tg so e e a p r a h swe e dic s e i a l h h le - y,te c al n g s a d f t r o sb e s e ro r i h ih e . e n u u e p s i l c na is a e h g l t d g Ke or yW ds:ef—h ai g;a io r so o tn s;mir e c p u ai n sl e ln nt ro in c a i g c c 0 n a s lto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研究进展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研究进展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2.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5)2.1 材料选择与改进 (6)2.2 涂层制备方法与优化 (8)2.3 涂层性能评价标准建立 (8)3.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机理研究 (9)3.1 自修复机制的探究 (10)3.2 防腐效果的评估方法 (12)3.3 涂层与基材的界面结合分析 (13)4.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在典型环境中的应用 (14)4.1 在金属腐蚀环境中的应用 (15)4.2 在化工环境污染环境中的应用 (17)4.3 在海洋工程防腐环境中的应用 (18)5.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性能改进与优化 (18)5.1 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候性 (20)5.2 优化涂层结构与成分以提高整体性能 (21)5.3 涂层的多功能化与集成化研究 (22)6.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23)6.1 工程实例介绍 (25)6.2 应用效果与评价 (26)6.3 经验教训与发展建议 (27)7. 结论与展望 (28)7.1 研究成果总结 (29)7.2 存在问题与挑战 (31)7.3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展望 (32)1. 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型涂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腐蚀、抗老化等性能,能够有效地延长物体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国内外学者在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制备工艺得到了不断的优化,研究人员通过采用不同的成膜基料、添加剂和分散剂等,成功地实现了不同类型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制备。
还研究了纳米颗粒、微米级颗粒等特殊功能填料在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性能。
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的性能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自修复环氧防腐涂层进行对比试验,发现其具有较高的抗划伤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抵抗各种恶劣环境的侵蚀。
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

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防腐涂层在保护基材免受环境侵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防腐涂层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损伤和失效,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性能,还增加了维护和更换的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研究应运而生。
自修复防腐涂层是一种能够在损伤发生时自动修复涂层缺陷的新型材料,它通过内置的修复剂或触发机制,在涂层出现裂纹或破损时自动启动修复过程,恢复涂层的防腐功能。
这种自修复能力使得涂层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耐久性,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对自修复防腐涂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其基本原理、制备方法、性能评估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推动自修复防腐涂层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二、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基本原理与分类自修复防腐涂层是一种具有自主修复能力的智能材料,其基本原理是在涂层受到损伤或破坏时,能够自动触发修复机制,恢复涂层的完整性和防腐功能。
这种自修复能力使得涂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保护效果。
自修复防腐涂层的分类可以根据其修复机制的不同来进行。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式是将其分为化学自修复和物理自修复两大类。
化学自修复涂层通过在涂层中添加特定的化学物质,如微胶囊、纳米容器等,这些物质在涂层受损时会释放出修复剂,与涂层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填补损伤并恢复涂层的防腐性能。
物理自修复涂层则依赖于涂层本身的物理性质,如弹性、粘性等,在涂层受到损伤时通过物理作用如流动、扩散等来填补损伤,恢复涂层的完整性。
除了上述分类方式,自修复防腐涂层还可以根据其修复触发方式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例如,有些涂层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触发修复机制,如温度、光照、湿度等,这些被称为环境条件触发型自修复涂层。
而有些涂层则能够在涂层受到损伤时立即触发修复机制,这种被称为损伤触发型自修复涂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修复材料的研究方向与研究进展
一、自修复材料研究方向
1.自修复涂料类型从从不同角度考虑,自修复涂料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从涂料的基本结构,可有分相结构的助剂型与连续相结构的本征型。
(2)基于涂料的基本组成,在分相结构的助剂型涂料中,已经研究报道了不同配方组成:有包囊、纤维填料、有层状膨胀型填料、纳米高岭土等类型。
(3)从修复机理上看,可以有液体释放型、化学反应型、体积膨胀型、可逆共价键型、可逆非共价键型和可逆聚合物网络型等。
(4)从功能上看,可有外观修复功能、防腐功能修复涂料等
2.目前自修复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陶瓷混凝土基自修复材料
在混凝土中掺入某些特殊的组分,如内含粘结剂的空心胶囊、空心玻璃纤维或液芯光纤,使混凝土材料在受到损伤时部分空心胶囊、空心玻璃纤维或液芯光纤破裂,粘结剂流到损伤处,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
自修复混凝土对土木建筑结构的应力、应变、和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对损伤进行及时修复。
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地基、桥墩等建筑物中。
(2) 金属基自修复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金属基体特有的属性,一般都是采用能力补
给的方式进行修复。
比如高温保温的方法可以对基体内部的缺陷进行修复,严格地讲这并不是自修复的过程,因为它需要外界因素的作用才可以进行修复。
也有利用互穿网络高分子膜络合在金属表面,以实现水蒸气滴状冷凝。
由于位阻效应,这类高分子容易铺展成片状。
涂覆在金属表面时,形成大分子层,从而得到附加热阻小的超薄涂层。
由于具有含孤对电子的原子,因而能够与金属离子或原子形成强度较高的配位键(如N→Cu2+和N→Cu 等)。
大面积的配位键像图钉一样把高分子膜牢牢地钉在金属表面上。
网格状高分子互相牵制的网状结构,能够使个别断裂的配位键有机会重新形成,这种自修复的特性可以防止涂层剥落。
其他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材料内部分散或复合一些功能性物质来实现。
当材料受损时,这些物质发生某种变化(主要是高温下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通过氧化膜对裂纹发展抑制作用),实现自组装。
(3) 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
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是一种由羟基硅酸镁等多种矿物成分、添加剂和催化剂等构成的复杂组分超细粉体组合材料、它的常用组分的粒度为0.1~10μm,可以添加到各种类型的润滑油或润滑脂中使用。
以润滑油或脂作为载体,将修复材料的超细粉粒送入摩擦副的工作面上。
它不与油品发生化学反应,不改变油的粘度和性质,也无毒副作用。
这种自修复材料的保护层不仅能够补偿间隙,使零件恢复原始形状,而且还可以优化配合间隙。
因此,有利于降低摩擦振动,减少噪声,节约能源,实现对零件摩擦表面几何形状的修复和配合间隙的优
化。
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不仅在汽车内燃发动机、汽车机械变速箱、汽车后桥、齿轮箱减速器、滚动轴承、压缩机等方面有广泛应用,而且在纺织配件、工具、刀具、压缩机、机械零配件等金属摩擦磨损表面都有很好的修复作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4) 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
聚合物基自修复复合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运用埋植技术把装有化学品的空心纤维或胶囊埋在聚合物基体材料中,当材料受外部作用产生裂纹时,这种空心纤维或胶囊破裂后释放的粘结剂以修补裂纹,此种材料称聚合物基自修复材料。
也有研究者研发出一种大分子的网状物,它的主链通过热可逆的共价键完全连接。
3.材料自修复的方法主要有:
(1)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热可逆交联反应法;
(3)液芯纤维法;
(4)微胶囊法。
其中液芯纤维法和微胶囊法运用埋植技术,是迄今为止比较成功的方法。
二.自修复涂料的研究进展
微米纳米胶束型自修复涂料Brown等已证实了用原位聚合法采
用二聚环戊二烯为单位作为微胶束的核,用脲甲为壳来制成微胶束,
用钉基固体催化催化剂分散在环氧的基质中,经聚合成为DCPD网络.
从理论上讲,设计耐擦伤性涂料有两种途径:一是获得足够的硬漆膜,使擦伤物根本就不能刺入表面而破坏;二是做得有足够的弹性,
在擦伤应力消除后反弹,就像在皮革上划一样但从漆膜应用的角度来分析却不容易,实践证明,将漆膜做得特别硬,漆膜的玻璃化温度就特别高,这种漆膜可能会裂,尤其是在温度的骤然升降的情况下,这种开裂是毁灭性的显然不可取针对聚氨基甲酸酯的漆膜,其硬度能做到3H已是非常不容易(常温有价值),实验证明,即使就是3H 的硬度也并不是确保漆膜不被划伤的足够的硬度;将涂料制成像皮革一样弹性的漆膜,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均能实现,但这样的漆膜又没有实用价值因此最高耐擦伤性的漆膜是硬而不脆又有尽可能高的屈服值研究表明: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漆膜要达到完全固化需要10d~20d 的时间,而广东鸿昌化工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杨泽生在研究此项目时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一特点将漆膜受损的情况分为硬干前和完全固化后两个阶段分别采取措施应对,在漆膜实干到硬干这个过程设法使漆膜做得有一定的塑性(弹性),使之在受到擦伤后利用一定的弹性自动恢复而在漆膜完全固化后,利用排布于漆膜表面坚硬的功能性材料保护漆膜,使划伤断裂的响应得到避免.
杨泽生选用了一种较特殊的聚酯多元醇R1-OH 作为韧性基料,从本质上讲一种塑性很好的改性饱和聚酯选用含刚性基团的聚酯多元醇R2-OH 为刚性基料,这两种基料通过合理的搭配,并在一种特殊结构的改性多元异氰酸酯的交联作用下,形成互穿网络结构体系,这种混合后的基料的韧性和塑性是很好的,从自干2h后到144h,塑性特别突出,漆膜划后不会形成断裂的响应,有很好的恢复效果.
近十多年来,以Bayer材料科技和英国HMGPaints为代表的科学家致
力于自修复汽车罩光涂料相关课题的开发,即特殊分子结构的丙烯酸聚氨酯,其关键在于保持较高Tg即玻璃化温度,在60~70 ℃时仍具有一定的划痕的“回流”特性即自修复功能的同时,仍满足
其他物理机械性能的要求。
2.1防腐蚀涂料的原理和自修复能力
涂料防腐蚀依靠屏蔽、金属表面钝化(如红丹、铬酸盐及磷酸盐等防腐颜料与金属表面作用产生钝化层)、富锌涂料的牺牲阳极以及缓蚀剂等基本原理。
其中大多数防锈颜料一旦涂层开裂暴露出金属底材后具有一定的自修复功能,防止腐蚀蔓延,如颜料释放铬酸盐或磷酸根促使金属表面钝化,从而达到临时性的保护。
以高模数硅酸钾IC53l为代表的水性无机富锌涂料也具有很好的自修复能力。
当进行盐雾实验时,十字划线板可以观察到腐蚀仅限于划痕的0.5 mm之内,腐蚀不会扩展。
但是涂层裂痕本身不能修复,难以达到长期保护的目标,所以,严格意义上讲还不是真正的自修复涂料。
2.2防腐蚀涂层的自修复原理
涂层自修复的核心是成膜物在涂层裂缝时能自动流出、填充并固化后形成相对平整并有良好屏蔽性的修复涂层。
因此,作为成膜物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与固化或交联剂反应前有一定的流动性,通常是液体树脂。
例如,无溶剂多异氰酸酯预聚物、液体环氧、不饱和树脂、环氧乙烯酯等。
它们储备在微胶囊或空心纤维中,与交联剂相分离,同时不会对防腐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作为交联剂的反应物在涂层损伤之前必须与成膜物分离,并稳定地存在于涂层之中,
或来自于环境。
至今为止,已试验过的成膜物体系包括以下几类。
2.2.1.液体双聚戍二烯—催化剂之间开环聚合反应体系
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UIUC大学Scott等开发,他们的设计理念是将液体单体封装在微胶囊中,然后分散在含催化剂的环氧基料中。
一旦涂层破损微胶囊打开,愈合剂流出并与催化剂反应成膜。
相似的体系还有微胶囊的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室温固化硅橡胶RTV分散在含有机锡催化剂的乙烯酯基料中体系,以及环氧丙烯酸—乙烯酯树脂与引发剂分别微胶囊化后分散在环氧或乙烯酯涂层中。
作为微胶囊包覆材料有多种选择,如蜡、聚氨酯、脲醛等。
在医药行业中微胶囊化的技术和工艺已相当成熟。
2.2.2.液体环氧—胺固化剂体系
我国西安的一组研发人员开发的双酚A环氧与活性稀释剂被脲醛微胶囊化,可制成100 μm大小的胶囊。
胺固化剂可以存在于涂层中,如过量的固态胺固化剂,也可以制成聚酰胺或多元胺固化剂胶囊配合使用。
2.2.
3.多异氰酸酯预聚物—多重固化体系
制备具有适当流动性的液体多异氰酸酯预聚物及微胶囊化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它们可以与涂层中成膜物的过剩羟基反应生成聚氨酯交联成膜,也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湿气反应生成聚脲成膜,还可以与胺固化剂反应直接生成聚脲成膜,反应速度快,较难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