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五篇】
优秀专题片《教育强国》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优秀专题片《教育强国》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专题片《教育强国》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
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下是整理的《教育强国》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教育强国》观后感范文一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教育强国》观后感范文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
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
自20XX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
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2023教育强国观后感5篇

2023教育强国观后感5篇2023教育强国观后感篇1眼看着自己毕业的日子一天又一天的临近,其实我的内心也感到无比的不安,现在学习也是非常的紧张,所有的高三同学都紧绷着自己的神经,进入到最后的备考阶段,抓紧和利用一切的时间去完成学习和知识的巩固。
尽管我们内心都是很慌张和不安的,这样的不安并不是来自于自己知识的不扎实,而是来自于自己的不自信以及高考在我们心中意义的重大,很多时候越是自己想要去做好的一件事情,自己就越会害怕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也会害怕自己会辜负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也会让所有对自己包含期待的人失望,但是心态也是高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也需要好好的放松自己,闭上眼享受片刻的安静,眼睛一闭,思想放空,自己的思绪也穿回来了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活和学习当中。
高一,我从初中的学校顺利的通过考试进入到自己所向往的高中校园,我从小就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在遇到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中考的时候,我也紧紧的将自己的人生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上,本以为自己努力过后,进入到高中之后,自己可以稍微的放松一下,但是高中学习的压力也随着高中的到来而扑面而来,我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去适应高中校园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同时,我也在极其认真的融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不停的在遇到各种难题的时候,学会很好的调整自己的心情和状态,在高一一年里,我也慢慢的适应了自己的高中学习,也重新的调整和找到了自己适合的学习方式。
高二,在我融入了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上,我开始朝着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努力,抓紧学习去学习,尽可能的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将知识学到扎实,在以后的复习当中也会减少更多的阻碍,所以在高二的学习过程当中,我一直都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尽可能的用在学习上,对自己的要求也随着成长而一点一点的在提高,严格的要求自己,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目的。
高三,一整年,我的神经都是极其的紧绷的,过去两年时间的飞逝也让我更加珍惜高三的宝贵时间,合理的运用时间去学习和备考,自己也什么都不想,一心准备高考的备考,保持自己最佳的状态,最舒适的方式去学习和迎接高考的到来。
2022学习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5篇)

2022学习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5篇)2022学习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篇1回顾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感慨万千。
建国70周年征程是一部奋斗史。
在国家和党的领导下使得我们走向光明,走向幸福。
让我们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提高创新能力,完善自我,站在历史的潮头,传承文明,发扬传统,开拓逬取,为实现中国梦,奉献力量。
2022学习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篇2《教育强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的4集纪录片,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事业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纪录片共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集,每集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
教育是立国之本,从1949年到1977年,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探索前进,中国教育事业同样开辟了新的历史、取得突出成就。
从制定《共同纲领》到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大会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展扫盲运动,让亿万中国人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整顿调整中小学校、从1952年开始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向苏联和东欧派出留学生,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急需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记录着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克服困难,取得快速发展的辉煌历程。
2022学习教育强国纪录片观后感篇3通过这个纪录片,我知道了当年我们中国有多落后,而人民的梦想正是从这个源头流出的,所以我们要奋发图强,成为对国家有利的栋梁之才。
看完《教育强国》之后为旧中国的文盲数量所震惊,但也看到了中国的发展史,短短几年的时间,让文盲的数量从80%下降到35%,我为中国教育文化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
专题片《教育强国》精选观看心得体会5篇

专题片《教育强国》精选观看心得体会5篇《教育强国》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专题片《教育强国》精选观看心得体会5篇。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一】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
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
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精选5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精选5篇)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全集篇1“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
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
”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
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
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
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
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纪录片教育强国优秀观后感参考范文

纪录片教育强国优秀观后感参考范文纪录片教育强国优秀观后感参考范文【一】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
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对将来》。
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踪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猛烈反响。
南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先生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进展,人口素养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制造了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加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育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转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养整体提高。
”x省玉山县一学校校长说,“面对高质量进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转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同学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同学、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骄傲。
”x省x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理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进展素养教育,推动教育公正,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足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暖和而有能量的回忆。
”x省x市一个学校校长杜先生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予以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
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进展的‘奋进之笔’。
”x高校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进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育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老师的称号。
优秀专题片《教育强国》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

优秀专题片《教育强国》观后感最新范文5篇专题片《教育强国》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
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强国》观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
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
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
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观教育强国心得体会8篇

观教育强国心得体会8篇观教育强国心得体会8篇观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篇1我们的祖国,她从历史悠久的文明中走来,带着青铜文化的辉煌,带着四大发明的璀璨;带着唐诗宋词的华章,带着丝绸织物的灿烂。
穿越5000年悠悠岁月和__年新中国缤纷花季,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成一个主题:爱我中华!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是炎黄子孙,我是文明古国的子孙后代!中国,今天能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是无数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结果。
周恩来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民敬仰的一代伟人,不,就因为他从小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鞭策自己;现代科学家童第周,从一个后进生,变成了轰动西方科学界的中国留学生,这股动力不就来自他的坚定信念——“外国人能办到的中国人也能办到,”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不畏艰辛远涉重洋回到祖国,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因为他一直以来不变的崇高信仰是他归国时感人肺腑的,“祖国啊,我回来了!”一路坎坷、一误动荡、一路豪情、一路悲壮。
送走了黑暗,送走了迷茫,迎来的胜利,迎来了霞光。
__个春秋,有多少雷鸣电闪,有多少风雨错拓,有多少润心的春雨,有多少秋实的丰硕。
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中,中华为了沸腾!北京成功举办奥运,华夏儿女不扬眉吐气,豪情万里。
祖国,你用傲然腾空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在云霞里托起黑眼睛的辉煌。
从此我们在春天耕耘,希望在秋天收获喜悦。
我们用智慧创造奇迹,用力量普军和平的篇章!从此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流光异彩。
正快步跨入崭新的时代!亲爱的祖国!我们为您的伟大感到骄傲,为您日益繁荣昌盛感到自豪;亲爱的祖国!祝愿您沿着伟大的,航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进!__年的辉煌,__年的记忆,__年的成果,惊天动地,感人肺腑。
让我们一起高歌!观教育强国心得体会篇2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但都十分的模糊,有时梦想离你很远很远,有时梦想就在你旁边。
以前我认为它就像风,一直跟着它走,可怎么也追不到;它像空气,每个人都必须有,但怎么样也抓不住他;可现在的我明白,梦想就是我们人生的航标,只有有梦想的人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像;梦想就是果树,你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它就像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当你走到的尽头时,你才发现你的梦想早已完成,可自己就是习惯了那种追梦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五篇】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一】为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探索与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于11月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首播,每天播出两集。
全片共四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该片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建成了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正一路向着教育强国迈进的奋斗历程。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贵州、广西、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教育事业基础薄弱,1949年全国80%的人口是文盲。
经过70年努力,中国已建成拥有各级各类学校51.88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的世界上规模的教育体系。
自2012年起,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年保持在4%以上。
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都取得长足进步,中国正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联合摄制四集纪录片《教育强国》,聚焦新中国教育事业,以时代线索展开,全面讲述新中国教育70年走过的非凡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该片将于今晚(11月5日)晚在央视一套播出。
《教育强国》共4集,每集30分钟,分别是《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和《面向未来》。
《立国之本》讲述了从制定《共同纲领》到召开第一届全国教育大会确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开展扫盲运动,让亿万中国人开始了读书识字的新生活,成就足以载入人类文明史册;整顿调整中小学校、从1952年开始大规模高校院系调整;向苏联和东欧派出留学生,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急需的人才……一系列重大事件,记录着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教育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克服艰难考验取得快速发展的辉煌历程。
《强国基业》由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青年人的命运,建立学位制度让中国人才培养与世界接轨,大规模出国留学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端人才,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办泽惠更大范围的青年……一系列事件,拉开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教育探索前行的大幕。
中国教育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基础教育领域的“两基”攻坚,并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格局,在世界教育,书写了属于中国的时代传奇。
《春风化雨》则是通过一个个教育故事,讲述着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指引下,中国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变革历程。
在偏远农村,在课堂一线,在实训现场,中国各类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各学段普及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保障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升……所有努力,让中国教育事业呈现出全新的时代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人才支撑。
面向未来,当代中国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和探索,这也正是《面向未来》中关心的话题,中国教育各领域的深入变革与砥砺前行,共同勾勒出当代中国教育勇担时代重任、以创新开启未来的气魄与格局。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三】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专题片《教育强国》播出。
该专题片共4集,分别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
专题片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专题片的热映,在全国教育系统引起强烈反响。
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xx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人口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奇迹创造了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关键课程的作用,提升课程质量,增强课程吸引力,努力培养合格的、有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国初期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学习,改变了个人命运,国民素质整体提高。
”江西省玉山县xx小学校长xx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如何让更多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我们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学生成长打好精神底色,构建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关注贫困学生、留守儿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我为新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跨越式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教体局局长许俊良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教育理念,心怀教育梦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好新时期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新中国教育温暖而有力量的回忆。
”河北省石家庄市xx小学校长杜xx说,“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赋予了今日教育人前所未有的重任。
使命在肩,我们要立足当下,不忘教育初心,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写好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奋进之笔’。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党委副书记说:“经过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我们成为教育大国,正奔跑在教育强国的路上。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勇担为国育才使命,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征程中,书写教育工作者的华章,不负人民教师的称号。
”“我们要用心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就未来。
”扎根乡村教育的江西省上饶市村小学教师尤xx说。
“观看专题片,我们既看到了新中国教育经历的曲折、坎坷,同时也为70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而欢欣鼓舞。
未来,我们将回归教育本源,推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振师道尊严。
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征途上走好愈加坚定的步伐。
”安徽省宁国市xxx党委书记、局长xxx 说。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四】专题片《教育强国》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旨在全面反映新中国教育事业前进历程,展示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辉煌。
三亚学院结合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发展旅游学科专业,培养特色旅游人才的办学成就受到关注和报道。
全片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4集,以鲜活的人物、故事化的手法,串联起中国教育扎实前行的足迹,全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从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跨越式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
据悉,该片摄制团队赴上海、山东、海南等14个省份教育一线,采访了65位亲历者、一线师生和专家学者,通过镜头定格中国教育的时代风采。
央视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提到:“民办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始终是一支活跃力量,始建于2005年的三亚学院,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开设高尔夫管理、邮轮管理等专业,不仅解决了当地旅游人才稀缺问题,而且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提升了学校的育人效果”。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会展专业学生王xx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们大学期间,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践机会,比如三亚目的地旅游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我们都参与到其中。
正因为这些经历,为我们的就业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三亚学院还紧跟时代发展培育高端旅游人才,“海南自贸区(港)建设对人才培育提出了新要求,不能仅停留在技能层面,更要积极面向未来,关注数字教育,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关注智慧旅游。
”三亚学院旅酒学院执行院长xx说。
三亚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围绕旅游人才培养的“换代升级”,该校还推动并加强学科融合,整合旅酒学院、盛宝金融科技学院、信息与智能学院等力量,围绕“旅游+金融”“旅游+信息智能”,走出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并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
专题片《教育强国》观看心得体会全集【篇五】“每年的9月1日,都是开学的日子。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伴随着朝气蓬勃、人头攒动的开学画面,纪录片《教育强国》开篇便直接道出了1949年以来中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经过70年的风雨兼程和开拓奋进,中国实现了从文盲半文盲大国向教育大国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迸发活力,国民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现有1672万教师,2.76亿学生。
毫无疑问,中国教育事业70年来的发展成就正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有力印证着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等。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切实保障着人民受教育权利和社会公平,培养造就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也加快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稳步迈进的步伐。
顺叙道来中国教育成就史那么时光追溯到70年前,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制度?纪录片《教育强国》分为“立国之本”“强国基业”“春风化雨”“面向未来”四个篇章,以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为开端,顺叙讲述重要时间节点和关键发展时期,中国教育制度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取得的发展成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5.4亿人口中80%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
不但普通群众里没几个识字的,就连许多干部文化水平也非常有限,甚至自嘲道:“不怕枪,不怕炮,就怕写报告。
”面对国家建设的新局面,各行各业逐步开启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扫盲运动。
在军队,赛跑不用发令枪,谁先写出规定的字谁起跑。
在农村,人们从本乡本土的村名、农具,到全国性常见事物和常用词语开始识字。
在冬季农闲季节,举办“冬校”“夜校“识字班”,集中进行扫盲识字。
夏季农忙时,推行“小黑板下地”“挑担识字”“赶牲口识字”,抓紧时间分散学习。
得益于全国上下积极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解放初期到1964年,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已经从80%下降到了52%。
随后,以扫盲运动为起点,改革中国汉字,恢复高考,出版教材,开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推行义务教育体制,实施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相继建设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改善留守儿童教育条件,为贫困大学生开设“绿色通道”,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发展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研究生,涵盖每个教育阶段的改革举措,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宝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