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主体与客体

合集下载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作者:曹长英来源:《现代营销·营销学苑》2012年第02期摘要:本文介绍了什么是写作主体与客体,并论述了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写作主体赋予写作客体以生命和灵魂,写作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写作主体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进行控制和调节,不断解决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关键词: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关系文章的作者,在整个写作传播活动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称之为“主体”。

写作主体是指作者自然形态、心理形态同写作的关系。

一、客体内化为作者写作的动力、动机和写作蓝图写作主体观察、体验写作客体,完成写作活动,需要具有认识、理解、把握客体的基础和条件,从理论上讲,只有当生活中那些和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发生同构关系,并为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所同化而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才能成为写作思维产生的对象。

创作主体同化客体的关键,在于主体必须有相应的素质、修养、能力。

没有认识和反映生活的写作能力,创作主体既不能发现可以转化为作品的客体,也不能使这个客体的对象通过写作完美地表达出来。

写作不仅是对作品的创作,而且也是对事物的主动认识;客体不仅是被动描述的对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认识的对象。

认识过程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知觉总是在现有的“心理定势”的基础上发生的。

作者不是作为一般人去感知客体对象,而是自觉地、积极的,在从事写作活动主体特有的“心理定势”上去观察客体、感知客体,认识客体的。

当生活的信息流向创作主体的大脑时,创作主体首先有一个选择、同化的过程,凡是和写作主体的气质、性格、情绪、情感、思想能够吻合、同构的生活信息,便被创作主体积极同化,而成为凝结了创作主体的本质力量。

二、主体对客体加以意化的改造而成为写作的内容首先,思维对客体的自然形态的总体把握,对客体的本质特征的深刻理解,是完全能够做到的,因此客体的意化过程,也就是对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改造过程。

按照一定意图的需要,意化后的客体也就进入了写作的范围。

第二章 写作的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写作的主体与客体
(普希金《秋》)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 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 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 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 人、历史、自然混沌的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 章的冲动。”
——余秋雨《文化苦旅·序》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 我们最当自戒的就是生活沦没在空虚之中, 内心与外界很少发生联系,却要强不知以为知,不 能说不该说而偏要说,这譬如一个干涸的源头,哪 里会倾流出真实的水来?”
——叶圣陶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二、思想理论素养 ¨一是作者所具有的思想理论知识的广度和高度 ¨二是作者思想理论上的见识。
逻辑联想 “双手变得 越来越滑了”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形象联想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普通的内衣广告
利用镜子变换角度的内衣广告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内衣形状的埃菲尔铁塔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五、表现力 表现力是指作者运用语言和某种形式、手法, 将思维的结果外化为文章、作品的能力。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感受力对积累写作材料、引发写作动机、深化 构思内容等起着重要作用,并直接影响概括力和表 现力。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在甜蜜的静谧中,我忘了世界 我让自己的幻想把我悠悠催眠 这时候,诗情开始蓬勃和苏醒 我的心灵充满着抒情的火焰 它战栗,呼唤,如醉如痴地想要 倾泻出来,想要得到自由的表现—— 一群无形的客人朝我涌来,他们是我的旧识 是我久已孕育的想象的果实 于是思潮在脑海中大胆地波动 轻快的韵律迎着它们跑来 手忙着就就笔,笔忙着去就纸 一刹那间——诗章已滔滔地涌了出来

《写作》知识梳理(修订版)

《写作》知识梳理(修订版)

写作课知识点梳理10广电新闻内部资料第一章:绪论部分要点:把握现代写作的含义、作用和特性●写作的含义: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现代写作的特性:1.个体的创造性2.实践的操作性3.动态的综合性●现代写作的作用:1.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2.实施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3.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写作素质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味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观察能力●写作主体的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再造想象●想象的种类创造想象幻想●写作客体的构成凡是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

(了解)客体与主体相对应。

对象化的自然景观(一般自然景观不能为写作客体)●写作客体群体化的社会生活个体化的人生状态外在化的精神产品对照关系同型关系●写作主客体的关系双向建构感觉主客体联系的中介表象语言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写作载体四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写作载体:所谓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1、材料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选择要选择真实的材料要选择典型的材料要选择新颖的材料真实的材料:1指实有其事确凿无疑的材料2指材料本身能反映事物的本质●2、主题主题的含义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主题的特性:1.)客观性 2.)主观性 3.)时代性●3、结构结构的含义结构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

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文章各部分的先后顺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层次和段落层次组合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的类型:1).纵式组合:指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层次2).横式组合:指按空间顺序或事物、事理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安排层次3).纵横交错式:指在纵向推移中,展开横向的方面,或在横断面上插入纵向发展●4、语言(不考)语言素养的培养主有以下三种途径:1.吸收生活中的鲜活语言2.博览群书,从书本上学习3.在写作实践中加强训练●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一)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二)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三)丰富的生活阅历素质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第四章:写作行为过程感知行为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写作思维的过程由具象到抽象推进由整体向局部推进●写作运思的方式:(1)发散型运思:主要包括想象、联想,而联想又以链环式、辐射式和跨越式三种形式呈现。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上编 写作原理论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17
我们的大学时光~~
18
❖ 其实宿舍早上就像停尸房,偶尔诈尸起来一 个去上个厕所......下午就像养老院,大部分 都是躺在床上神智不清,只有少数几个偏瘫 的能拿起手机看看。晚上就像疯人院,又哭 又笑又乱叫。半夜就像特工部,一个个白光 蓝光在脸上晃着,键盘声响个不停。
19
❖ ❖
沁园春 考试
还往试骄甚晃惜 互看试打好教飘考 看矣作,是脑八 贺试比手,室,场 今,弊时苦。股 。卷高势交内万风 朝数出代恼死取 成;,头外里光 。风高骄。记士 绩需欲接,眼,
❖ 写作中的观察是有目的的行为、重在有所发现。 ❖ (二)主要作用:
1、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2、能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 3、可激发写作者的写作动机和灵感。
例如:校园文学(课桌、寝室、厕所、海报等)
16
大学生活
❖ 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早起晚睡,又困又累;
铃声一响,掀起热被;出操列队,洗漱排队;
流招子一硬, ,来与耳风瞟千 高。,代背摇 互日考,景。里 手俱考天,头 喜,官互甚望纸 ,
20
上联: 考试不作弊来年当学弟 下联: 宁可没人格不可不及格
横批: 就是要过!
21
(三)观察的方法
1、定位观察——俯、仰、正、反 (1)鸟瞰式:刘鹗《老残游记》 (2)脔尝式(分割观察): 如余秋雨《这里真安静》 (3)聚焦式(透视法、以点代面观察法):
争分夺秒,收拾叠被;早餐馒头,令人反胃;
一二节课,昏昏欲睡;下课一到,起立准备;
蜂拥而上,厕所排队;跑得再快,还是没位;
三四节课,肠胃开会;伸伸懒腰,倒头再睡;
白日做梦,时光荒废;教授提问,啥都不会;
每日自习,吹牛派对;胶水信封,样样具备;

现代写作的四环四体

现代写作的四环四体

现代写作的四环四体四环操作律:任何类别的写作,无不包括采集、运思、表述、评改四道环节。

写作行为过程,就是写作主体对这四道环节进行操作的过程。

写作四体指的是: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1、在写作系统中写作主体是写作活动的发动者,也是写作活动的谋划者,执行者,是写作活动的主宰。

如果把写作活动的过程分为聚材、构思、表达和修改四个阶段,写作主体在每一个阶段中都发挥着这种主宰作用影响写作活动绩效的主体因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写作主体的人格、胸襟、学识、修养、智慧、文化积淀、生活经验等,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不管是文学写作还是实用文写作,各种主体因素的影响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

但在不同文体的写作活动中,不同主体因素的影响力和影响方式又有具体的区别。

以情感与情绪为例,情感与情绪对写作活动的影响应该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很多写作活动就是缘起于写作主体的某种情感或情绪。

2、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世界可以称为写作客体。

但这样的理解还是比较笼统的。

因为,任何事物要成为“写作客体”,都必须具备或满足一些条件。

如果把这些条件撇在一边,那么写作客体与哲学概念中的“客体”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写作客体首先是有了写作欲望的主体的关照对象,写作客体还必须是写作主体的描述对象。

写作客体还在写作活动中具有出发写作动机,规定取材的质量,激活写作运思,检验写作成品的作用。

3、写作受体,受体,即写作成果的接受者。

写作主体将科学文化知识直接以文章形式传输给受体,使受体通过阅读学习掌握其中相关知识,实现开卷有益。

写作主体不仅可以直接的将某种内容或某个观点诉诸文字,而且可以隐性的将自己掌握的其他知识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文章一旦与受体见面,受体在阅读过程中自然能够从中得到教益,间接的传输知识,趣味,受体的还具有的特征有,求知受益,猎奇探秘,平等对话,介入互动等心理。

4、写作载体,就是以有规律的语言文字来承载写作的意图,内容,传递信息的表述系统。

《写作》知识梳理(修订版)

《写作》知识梳理(修订版)

写作课知识点梳理10广电新闻内部资料第一章:绪论部分要点:把握现代写作的含义、作用和特性●写作的含义: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现代写作的特性:1.个体的创造性2.实践的操作性3.动态的综合性●现代写作的作用:1.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2.实施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3.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写作素质写作素质就是作者在围绕文章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味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观察能力●写作主体的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再造想象●想象的种类创造想象幻想●写作客体的构成凡是主体认识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

(了解)客体与主体相对应。

对象化的自然景观(一般自然景观不能为写作客体)●写作客体群体化的社会生活个体化的人生状态外在化的精神产品对照关系同型关系●写作主客体的关系双向建构感觉主客体联系的中介表象语言第三章:写作载体与受体●写作载体四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写作载体:所谓写作载体,就是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1、材料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材料的选择要选择真实的材料要选择典型的材料要选择新颖的材料真实的材料:1指实有其事确凿无疑的材料2指材料本身能反映事物的本质●2、主题主题的含义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中心内容和思想倾向主题的特性:1.)客观性 2.)主观性 3.)时代性●3、结构结构的含义结构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

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文章各部分的先后顺序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层次和段落层次组合方式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的类型:1).纵式组合:指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层次2).横式组合:指按空间顺序或事物、事理的不同类别或不同方面安排层次3).纵横交错式:指在纵向推移中,展开横向的方面,或在横断面上插入纵向发展●4、语言(不考)语言素养的培养主有以下三种途径:1.吸收生活中的鲜活语言2.博览群书,从书本上学习3.在写作实践中加强训练●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一)良好的身心感受素质(二)广博的文化修养素质(三)丰富的生活阅历素质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第四章:写作行为过程感知行为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写作思维的过程由具象到抽象推进由整体向局部推进●写作运思的方式:(1)发散型运思:主要包括想象、联想,而联想又以链环式、辐射式和跨越式三种形式呈现。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客体
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是各种知识的融合。
我们读鲁迅的杂文,无不惊叹其渊博的知识。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总被其专业化的经济学理论所折服。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更惊叹其博杂的知识。
这些知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大致有以下三大类:
(1)一般性知识
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
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有关历史(典故、常识、事件);文化(名人、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成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
有高尚的人格品味才能有高尚的文章格调。前者决定后者。注意:格调≠风格,而指品味。风格没有优劣之分,格调则有高低之别。风格源于作者的精神气质,格调源于作者的思想观念。
如:《西游记》与《水浒传》,风格不同,但都是优秀作品。而《红楼梦》与《金瓶梅》、《水浒传》与《荡寇志》之间,就不纯粹是风格的差异了,前者明显要比后者的格调高。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
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所以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想写作,特别是想当个文字工作者,那就得有意高就,把自己推向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那就是:社会的良知,人格的代表。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第二章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德国· 莱辛
(二)想像的分类
想像
再造想像 创造想像
幻想
想像以观察为前提,以表象 为基础,以知识和经验为跳 板,以情感为动力。
五、表达能力
第三节 外物—写作客体
一、写作客体——外物的内涵

(一)主体与客体

客体:客体和主体是相对应的,凡是主体认识
视野中的一切认识对象,都是客体。

写作客体:凡是写作主体所感知、所思虑、所
1、遇和求
2、积和识
3、入和出
(三)外物制约作者,作者凭借外物。
唐人孔颖达在《诗大序正义》中 解释“诗言志”的“志”说:
“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
适,外物感焉。”
作业:
1、概念比较: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 格调与风格; 2、试论述写作主体的素质包括哪 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谈 谈怎样提高写作主体的素质? 3、解析外物的具体内涵,并阐述 外物与作者的关系。
煮豆燃豆萁,都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 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 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 ——郭沫若《反七步诗》
2、侧向思维。“触类旁通” 3、多向思维。
四、想象能力
(一)想像的含义: 想像就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 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 心理过程。 “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 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 像力通过眼睛去发现其为美的”。
观察的方法
1、明确目的,专注观察。 2、抓住特征,深入观察。
3、放开五官,立体观察。
观察能力的培养
1、常做观察练习 2、勤做观察笔记
二、感受能力
(一)感受的含义 (二)感受能力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