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思考及防范

合集下载

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思考及防范

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思考及防范
用卡 风 险 防 范 与控 制 的 建议 。 关 键 词 :信 用脆 弱 性 ;信 用卡 风 险 ;风 险防 范
中图 分类 号 :F 3. 8 24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07 0 9— 4 9一(0 8 0 08 o 20 )6— 0 2一 3
Th n i g a d Gu r i g Ag i s s ft e Cr d tCa d i n fCh n i k n n a d n an tRik o h e r n Ba k o i a i
OUY ANG T a —h . HU0 h a in z i S ui
( a u yo Fn n ea d E o o i , u n n U i r t o i n ea d E o o i , u m n 0 2 ,C i ) F c l f iac n c n m c Y n a n esy f n c n c n m c K n ig 5 2 1 hn t s v i F a s 6 a
to s t e p t e rs wa n o to t in o k e h k a y a d c nr li. i
Ke y wor s:fa ii fc e i;rs fte c e i c r d r glt o r dt ik o h r d t a d;g a d a a n tt e rs y u r g i s h k i
Absr c :Re e ty,b n r dtc r r e sd v lp n a i l ta t cn l a k c e i a d ma k ti e e o i g r p dy,t e cr u ain o a k c e tc r s h ic lto fb n rdi ad a e e p n ig c n t nl r x a dn o sa t y,b ta he s me tme c e i rs lo b c me r r mie t Ba e n t e u tt a i r d t ik as e o s mo e p o n n . sd o h t e r ft e fa i t ff n i c e i,t ep p ra ay e hers ft r dtc r sa d ma e u g s h oy o r g l yo na cM r d t h a e n lz st ik o c e i a d n k ss g e — h i i he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我国的信用卡市场近年来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中国银联统计,我国信用卡发卡量在过去的十年间增长了近八倍,到2019年末已经超过了9亿张。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信用卡的使用也不再仅限于海外旅游和高端消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日常消费的支付手段。

但同时,与信用卡使用相关的风险也在增加。

鉴于此,银行在制定信用卡管理和风险管理策略时必须要关注风险防范的原则,提升风险防控措施,以确保银行和客户的双重安全。

一、信用卡面临的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客户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无法按时还款,或根本无力偿还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能会导致银行的贷款损失,甚至可能会对银行的偿债能力产生影响。

由于信用卡的授信及额度非常简单,客户可以很轻易地获得信用额度,但使用后还款可能导致逾期,这使信用卡面临的风险更加明显。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条件和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

信用卡是一种利率较高和滞纳金较高的消费信贷产品,其收益受到市场利率波动的影响。

此外,信用卡还容易受到金融市场波动、变化和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面临风险。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银行运营过程中的损失,包括人员疏忽、系统故障、管理失误、欺诈等。

信用卡是一项高度依赖信息技术的金融产品,操作风险就是信用卡所面临的一种重要风险。

由于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犯罪分子利用网络钓鱼、诈骗等手段,进行信用卡欺诈的风险也不断加大。

二、银行信用卡风险防范原则1、风险防范为先首要原则是,银行必须要认识到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应确保信用卡的安全性,防止卡面及其密码泄露,防止持卡人信息被盗,防止欺诈行为的发生。

2、客户风险评估银行需建立完善的客户风险评估机制。

银行应该对每个申请信用卡的客户进行一定的风险评估,用以确定他们的信用申请适不适合和所能承受的风险限度。

这样一来,银行可以在授信之前更好地确定客户的信贷需求,从而防止不良透支和逾期还款的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信用卡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付工具。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发展相伴随的是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增加。

如何有效应对信用卡业务风险,是商业银行需要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对策。

1.信用卡逾期风险逾期是信用卡业务常见的风险之一。

在信用卡透支的情况下,如果持卡人不能按时还款,就会导致信用卡逾期。

逾期风险可能会导致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记录受损,同时也给银行带来贷款损失。

2.信用卡盗刷风险信用卡盗刷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持卡人的信用卡遭到盗刷后,不仅会给持卡人带来经济损失,也会损害银行的信誉,增加银行业务运营的风险。

3.信用卡违约风险违约风险是指持卡人无法按时还款并拒绝还款的情况。

一旦发生违约,银行将面临着资金回笼不及时、风险准备金不足等问题,给银行业务运营带来风险。

1.加强风险管理为了有效避免信用卡逾期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评估,设置合理的还款日和还款额度,并建立起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还应对信用卡逾期、盗刷以及违约等风险情况进行预测和分类管理,确保及时发现并控制潜在的信用卡业务风险。

2.完善内部控制在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方面,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团队,建立完整的业务流程和规范,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建立健全的风险报告和监控体系。

3.加强安全技术建设为了有效预防信用卡盗刷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安全技术建设。

包括,建立完整的风险识别和防范体系,推行双重身份认证和动态验证码等技术手段,加强对持卡人的安全教育和风险提示。

商业银行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的盗刷应急处理机制。

4.加强监管和合规管理商业银行还应加强信用卡业务的监管和合规管理。

包括,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监督和检查,提升银行业务运营的透明度和规范性,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报告和披露,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确保信用卡业务的合规运营。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是一项风险较大的业务,需要银行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本文将从个人信用卡业务的特点、风险因素以及风险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个人信用卡业务的特点:个人信用卡具有快速方便、透明化、灵活性强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人们消费和支付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

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因素:1. 信用风险:个人信用卡业务的核心就是信用,客户信用状况的变化直接关系到银行的风险。

客户的逾期、欠款等行为会对银行的资金回收能力产生影响。

2. 操作风险:个人信用卡业务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流程,包括申请审批、发卡、还款等环节,这些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误、欺诈等情况,导致银行遭受损失。

3. 监管风险:个人信用卡业务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利率限制、合规要求等,如果银行不合规经营,将面临监管部门的处罚。

4. 技术风险:个人信用卡业务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如果系统存在漏洞、被黑客攻击等问题,会导致客户信息泄露、资金损失等风险。

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措施:1. 客户信用评估: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合理确定信用额度,并对高风险客户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2. 审查与监控:银行应该建立严格的审查与监控机制,对个人信用卡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3. 合规管理: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放任业务违规操作。

建立合规管理体系,加强内控,确保业务合规运行。

4. 信息安全:银行应加强信息技术安全防范,保护客户信息的安全。

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加密传输通道,防范黑客攻击等信息安全风险。

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包括客户信用评估、审查与监控、合规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银行可以降低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监管风险和技术风险,保护自身利益。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个人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

个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不仅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为商业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信用卡风险,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对个人信用卡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防范分析。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信用不良或还款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违约风险。

在个人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是最为突出的一种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信用卡申请人的资信调查工作,严格控制信用额度,并根据申请人的信用等级进行合理的定价。

商业银行还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对信用卡持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加以处置,以降低违约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波动、外汇波动等原因而导致的资产损失风险。

在个人信用卡业务中,由于信用卡中的欠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市场风险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

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利率调整政策,及时调整信用卡相关利率,降低市场风险对信用卡业务的影响。

商业银行还应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控,积极防范外汇波动对信用卡业务的不利影响。

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原因或系统失误导致的业务损失风险。

在个人信用卡业务中,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信用卡发行、交易清算、信息披露等环节。

为了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信用卡发行和交易清算等关键业务环节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规范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加强员工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信用卡业务的正常运营。

四、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由于信息技术系统故障或黑客攻击等原因而导致的业务中断或数据泄露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用卡业务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

为了有效防范技术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不断升级系统安全防护能力,加密存储和传输重要数据,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灾备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技术故障,确保信用卡业务的正常运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风险及对策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其它相关方的违约或无法履行合同条款而导致银行可能遭受的损失。

在信用卡业务中,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客户逾期还款和欠款债务违约方面。

(一)客户逾期还款信用卡客户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时,银行将提供一定的信用额度供客户使用。

客户通过消费透支信用额度,然后在每个账单日还款日前,按时归还欠款,以避免侵害信用记录,承担罚金和违约金及其它非常规费用。

如果客户不按时还款,就会产生逾期违约风险,这将会导致银行财务损失、信用损失和声誉损失。

解决客户逾期还款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完善信用管理和提高客户的信用风险意识。

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评估,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客户的信用管理,例如:通过调查客户支付记录及流动资金情况,优化信用卡授信标准,并通过短信、邮件等方式提醒客户还款,解决客户还款问题。

(二)欠款债务违约信用卡客户也会出现欠款违约的情况。

例如:客户消费超过信用额度,没有及时归还欠款,或者用假身份证、假银行流水等伪造信息注册办理信用卡。

同时,信用卡客户还可能通过透支、取现等方式产生高额欠款,以获取暴利甚至非法资金等。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减少欠款债务违约的风险:一是提高风险评估能力,采用更加科学、合理和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手段;二是在控制放贷量的同时,加强对信用卡业务合规性的监管和打击,通过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内部控制、加强监督管理等手段,预防信用卡业务的违规行为和欺诈风险。

二、技术风险信用卡技术风险是指由于技术设施、维护、管理、使用保障等环节中出现的系统问题而导致的风险。

技术风险具有高频次、高影响力、难以预测、灾难性等特点。

信用卡技术风险在我国银行业中比较常见,他们毕竟需要依赖技术才能实现金融交易。

解决信用卡技术风险主要有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体系,采用有效的系统监控和技术措施;二是完善内部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管理规范,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三是建立信息安全复原体系和应急预案,加强信息安全灾害的防范与应对。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论文5000字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论文5000字

《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论文5000字《我国银行信用卡系统风险防范》论文5000字篇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信用卡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我国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卡业务,各发卡银行发卡量大幅上升,但信用卡因先消费后付款的机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信用卡违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信用卡风险,已成为发卡银行关注的重点。

一、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信用卡业务保持快速发展,正在成为城乡居民日常消费、支付结算和信用借贷的重要工具,为百姓生活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已发行信用卡1.2亿张,全年交易金额达到3.5万亿元,其中消费金额1.1万亿元,信用卡总消费金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从2006年的4.8%上升至2008年的14.8%,在GDP中的占比从200 6年的1.7%上升至2008年的4.8%,对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业务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

但是,在信用卡业务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在盲目扩张、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信用卡透支贷款质量下降,发卡银行面临的业务风险也日益显现,如信用风险、欺诈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尤其是信用卡作为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金融产品,虽然贷款基于消费,且基本为小额,但客户群体众多,审核手续简单,在银行对客户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中都面临不对称信息问题,由于客户收入变化,或是恶意拖欠会造成较大的信用风险,即使存在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事后逾期催收手段,但同样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同时,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间还不是很长,业务经验相对匮乏,业务开展前期,单纯追求卡销售量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使得信用卡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集聚。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的信用卡不良率大概在1%左右,并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截至2009年第三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比例持续上升,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已达74.25亿元。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用卡业务的风险防范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信用卡业务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随之而来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商业银行作为个人信用卡的发行主体,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个人信用卡业务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一、风险来源1.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信用卡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持。

个人信用卡的发行、使用、还款等环节都需要依托于计算机系统。

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受到网络攻击,就会对个人信用卡的运作造成严重影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个人信用卡用户的还款能力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风险。

有的用户在信用卡透支后无法按时还款,甚至出现恶意逃卡的情况,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3. 监管风险监管风险是指因不符合监管要求而导致的风险。

银行在个人信用卡业务中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就会面临处罚和经济损失。

二、风险防范措施1. 完善内部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度、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等。

通过提高内部管理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和监管风险。

2. 强化技术支持个人信用卡业务依赖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支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加强技术的投入和支持,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要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检测和修复,加强网络安全防范,防止黑客攻击和病毒入侵。

3. 加强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发行个人信用卡前,需要对用户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

通过对用户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评估,判断用户是否适合申请信用卡,并设定合理的信用额度和透支额度,以降低信用风险的发生概率。

4. 加强监管合规商业银行在经营个人信用卡业务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要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对业务的监管和内部合规检查,确保业务操作的合法合规。

5. 增加风险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信用卡业务时,需要根据风险情况适当增加风险准备金,以弥补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业务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政府监管部门,都有必要投入到信用卡风险的 防治中。利用电子金融手段,完善信用卡业务处 理系统。建立全国范嗣内的信用卡授权网络和资 金清算系统,在推广使用ATM和POS机的同时, 尽可能安装ATM电视监控设备。加强对透支及挂 失止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透支和挂失止付操作 规章,加强与保险机构的联系,尽量向保险机构 投保,并严格遵循超限额授权的规定。 3.3进一步强化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监管
2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分析
金融风险是由于各种金融风险因素的产生或 相互作用形成的。银行作为金融最大的载体,更 易于受到现实难以预料或有所预料但又不能避免 的内部或外部的因素使银行资产、实收收益和预 期收益发生差异,产生损失。信用卡业务是我国 现代金融业务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现阶段信用 卡风险存在的原因和特点主要有以下表现。 2.1信用卡业务内在信用脆弱性缺陷 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
仅局限于信用卡风险方面,从商业银行延续的传
行权限批准制度。第三,要实行定期检查制度, 对重要岗位的检查要经常进行,避免由于缺乏监 督检查,使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要制定 风险防范措施及相应的处罚条例,建立激励约束
统放款业务到期权、远期等衍生产品及新兴的理
财业务都可能产生信用风险。同时,即使商业银 行信用卡市场的竞争如此激烈,但面对普遍蔓延
信用卡作为现代银行业务的创新,本身就是 现代科技进步的产物。集合了POS机与网上银行
等网络支付手段的优点,方便快捷,在提高效率 的同时,确实也减少了交易成本。然而,科技的
双刃剑特性,同样适用于信用卡。而利用现代高 科技手段,伪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骗现等犯罪 行为更加剧了犯罪风险的产生。由于网络技术的 不完善,客户信息维护并非十分严密等,滋生了 冒充客户本人,恶意透支等犯罪风险。 2.5消费观念“超前”与“滞后”的反面影响
words:魄ility
of credit;ri8k《the credit card;guard against t}le risk
就招商银行而言,2007年信用卡应收账款为
1中国银行信用卡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金
213.24亿元,不良贷款由2006年的1.55亿元上 升到2007年的4.09亿元,增幅达2倍之多…。
因此,随之产生的信用卡风险也有着惊人的扩大。
收稿日期:2008一05—2l
作者简介:欧阳天治(197l一),男,云南昆明人。讲师,经济学硕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货币金融 理论的教学和研究。
万方数据
第6期
欧阳天治,霍帅: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思考及防范 现重复入账、丢账等带来的资金损失风险。 2.4先进支付手段带来的犯罪风险
预期。而具体措施正如招商银行马蔚华所建议,借
鉴国外普遍经验,统一规定信用卡透支资产的风险 认定标准,建立信用卡资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针 对目前信用卡申领手续上的漏洞,以及身份证上所 载户籍地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立法的方式,
让银行在其发卡或放款之前,承担较为严格的谨 慎、审核和合证义务,例如,向申请人户籍所在地
信用卡最大的特点“提前消费”,是消费信 贷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在信用完善的前 提下,刺激居民的消费,形成良好的消费循环体
系。而由于国内消费观念的相对滞后,一方面, 部分居民害怕“提前消费”,怕上当受骗;另一
方面,部分居民信用观念淡薄,不估计自身消费
能力,到期难以偿付。最终,对银行、社会都带 来了不良影响。目前我国信用卡的消费人群基本 集中于青年人。一方面,青年人消费能力相对较 强;而另一方面,一些非理性的消费在助长不良 消费方式的同时,造成消费能力的虚高,对居民
不符合上述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可依照我国
假交易、套现等欺诈行为,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有 效识别、防范和治理。
3.4商业银行对有关信用卡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
《民法》、《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起民事诉 讼。追究恶意透支行为人的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招商银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
进行认真清理。完善信用卡业务风险防控的
各项规章制度
从制度上明确发卡行、受理行、持卡人和商 家之间的责任与义务,实行谨慎管理原则,科学 地设置组织架构和管理程序,建立合理的风险控 制体系,构建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坚持业务处理三分离制度,即:信用 卡的会计记账人员与发卡人员相分离;会计复核 人员与授权人员相分离;打卡操作员与电脑编程 人员相分离,形成各级各类人员之间相互协调、
Abstract:Recendy,bank credit card market is developing mpidly,tlle circulation of bank credit cards
are
expanding constantly,but at the same time credit risk also becomes more pmminent.
而截止2007年末,仅“信用卡大户”招商银行
累计发卡就已突破2000万张,占全国23%以上 市场份额,累计消费金额超过一千亿元。信用卡 贷款规模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增长,余额超 过210亿元,市场占比超过25%…。作为一种新
型信用支付工具,信用卡不仅有效刺激了消费, 提高居民的即时购买力,在国内促进“提前消 费”的消费理念普及,促进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 发展,而且有利于优化银行资产结构,事实上形 成了一种短期的小额信贷交易,大大拓展了商业 银行的业务。然而,收益与风险往往是成正比的,
消费能力的准确把握带来了反面的影响。
3防范中国信用卡风险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我国银行信用卡风 险与信用脆弱性相关。因此,对于我国信用卡风险 的防范与控制也应首先针对信用的脆弱性来进行。
3.1借鉴国外银行卡管理经验,完善信用卡审批制度
由于信用的脆弱性,银行必须对持卡人信用有 准确的认识。而对持卡人信用的评估不仅限于其过 去的信用情况。而更重要的是对其未来信用情况的
同时,要注意树立共同防范风险的意识,尽快实
现各类客户信息,特别是不良客户信息的共享, 利用信用卡业务联合的优势,共同防范各种可能 发生的信用卡风险。要加强对信用卡业务的内部
审计。金融机构要把对信用卡业务的审计工作纳
人到金融机构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计划之中,对 信用卡业务的操作程序、运行成本、经济效益、
第24卷第6期 2008年11月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mal of Kunming Metallurgy College
V01.24
No.6
Nov.2008
中国银行信用卡风险的思考及防范
欧阳天治,霍 帅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近年来,银行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银行信用卡发行量也不断扩大,然而随之产生的信用卡风险也日 益突出。从信用脆弱性理论角度出发,分析我国银行信用卡存在的风险,并针对信用脆弱性提出了我国银行信 用卡风险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脆弱性;信用卡风险;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髓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9一0479一(2008)06—0082—03
放松对特约商户安装POS机具的准人条件,或者 降低对同类特约商户的收费标准;商业银行须进
一步加强对特约商户的日常检查和监控,对商家 特别是对收银员如何规范划卡消费行为进行必要
的培训和教育。各商业银行对虚假申请信用卡、
冒用或盗用信用卡、伪造信用卡、恶意透支、虚
事诉讼,追究恶意透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对于
B鹅ed
on
the
t}leory of tIle
fh西lit)r
of financial credit,the paper aIlalyzes the risk of the credit cards and makes sugges-
tions t0I keep the risk away and control it. Key
机制,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调动员工按章操
作自觉性。 3.5商业银行建立变革风险控制的思想 对信用卡风险实现集中统一控制和管理。各 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客户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建立集中统一的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强化对易发、 高危暴露的管理,逐步实现业务风险的集中控制。
的风险,各个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抵御 风险。作为一个完整的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
Thinking and Guarding Agaillst Rjsk of the Credit Card ANG Tian.zhi.HUO Shuai (Facult)r
of
Fin粕ce
and Economic8,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卸d Economics,Kunming 65022l,China)
83
受到法律约束与道德水平的双霞影响,作为现代 经济学商品交换的纽带,信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法律约束不力、道德内控水平不高时,信用则 显露出其内在的脆弱性,使市场交易充满风险。 在现代金融领域,信用的这种内在脆弱性更成为 导致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根源。 1982年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Hymen.P. MiIllI【y)对信用脆弱性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首先 提出了“金融不稳定假说”。其研究以信贷市场上 的脆弱性为对象,认为信贷市场的脆弱性来自于借 款人的高负债经营旧j114—15。而从经济学中的信息 不对称角度来看,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的最主要对象就是信用。因此,信用卡业务以信用 为载体,本身就存在着脆弱性缺陷。 2.2现代征信机制不完善引发持卡人信用弱化 1997年克瑞格(Kregel.J.A)同样以信贷 市场上的脆弱性为研究对象,不同于明斯基的是 他从银行角度展开研究,提出了“安全边界说” 推理,指出银行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是信贷市场脆 弱的主要原因,认为银行家在衡量是否贷款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