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 逻辑判断(笔记整理)

合集下载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判断推理的四个模块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都是国考行测中必要的几个内容,上一次已经为大家总结了图形推理的一些知识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接下去我们接着来汇总逻辑判断中的一些相关内容。

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中最难的一个模块,常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翻译推理、分析推理、真假推理、日常推理、论证类,这里主要为大家总结前三个模块。

( 1 )翻译推理判定:题目中出现逻辑关联词解题思路:先翻译后推理四个翻译: 1、如果......那么.........如果就,前推后(前半句话推后半句话)替代关联词:只要 ...就,必须,离不开,凡是 ...都,为了...一定,要想...就2、只有......才......只有才,后推前替代关联词:除非 ...否则不, ...是...必不可少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是...基础/保障/前提,不...不...3、 ...且... (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翻译为 A 且 B ,全真才真,一假即假替代关联词:一边 ...一边,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同时,又 ...又4、 ...或... (至少一个存在)翻译为 A 或 B ,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替代关联词:也许 ...也许,和...中至少一个,和 ...不能同时,和 ...不都是两个推理: 1、逆否等价命题( A→ B 等价于-B → -A)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不必然,但有一个可能性结论2、摩根定律- ( A 且 B )等价于 -A 或-B- (A 或 B ) 等价于 -A 且-B负号进去“且”变“或”,“或”变“且”( 2 )分析推理判定:给出一组对象以及若干信息,对象与信息进行匹配。

思路:先判定题干,为题干信息肯定还是题干信息真假不定,然后用方法方法: 1、题干信息确定(题干给出的内容可以直接用,给出的信息全部都是确定的)a、排除法适用条件:题干信息确定,且选项信息充分(选项给出了题干所有的匹配情况,否则为选项信息不充分)如何解题:读一句有效信息,排一个选项b、最大信息优先 ( 出现 2 次或者 2 次以上为最大信息),以最大信息最为作为突破口2、题干信息真假不定(题干给出的内容有真有假,不能全部直接拿来用)a、确定信息优先(通过题干的推理,可知的正确信息)在用确定信息优先以及最大信息优先的方法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两种方法:列表法以及假设法列表法:要求将对象写在竖列,减少错误率,横行用来写其他信息假设法:要求从假设次数最少的情况进行假设,加快解题速度( 3 )真假推理判定:题干给出多个论断,但提问方式一般都是只有一句真话(假)则 ......解题思路:先找矛盾关系,然后看其余,再找反对关系,然后也看其余。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公务员行测复习判断推理常见考点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

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可以从一个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A。

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

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C。

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

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

因此答案为C。

【技巧点拨】看到真假话问题,应该首先观察一下语句中是否有矛盾关系。

利用矛盾关系解题有三个步骤:找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信息,撇开矛盾关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根据已知确定信息以及矛盾的两个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决朴素逻辑题型介绍: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些)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些)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

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例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汇总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的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国考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的汇总。

一、常见推理题型1.模拟推理题:通过给出的事实材料,推理出相应的结论。

模拟推理题常见的形式包括分类归纳推理、归结推理、一般概推、转化推理等。

2.辨析根据题:判断题中,将给出的判断信息与原始材料进行对比,判断其真伪程度。

3.证明方向题:给出一组条件,要求推理出与条件相符的结果,需要根据给定条件和问题要求进行分析推理。

4.排序推理题:给出一组人员或物品的特征,要求根据给定的条件将其进行排序,需要根据条件进行排除和排序。

5.综合判断题:综合应用以上各种推理题型进行判断,要求考生运用多种推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二、判断推理的基本原理1.矛盾法则:矛盾法则指的是同一个命题与其否定命题是互为对立命题,它们的真假不能同时成立。

2.原因果效应:根据原因与果效应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对应的结论。

3.前提推理:根据给定的前提条件进行逻辑推理,推断出相应的结论。

4.逻辑收缩:将多个条件中的部分条件进行合并,得出新的条件。

5.逻辑扩展:根据给定的条件,推断出更多的结论。

三、判断推理的方法与技巧1.合并条件:将多个条件中的部分条件进行合并,得出新的条件。

2.分解条件:将一个复杂的条件进行分解,找出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推理。

3.利用排除法:对于综合判断题,可以通过排除法进行筛选,逐一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从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4.分析两者关系:对于给定条件,可以分析其与结果的关系,通过推理找出适合的结果。

5.换个角度思考:对于难以推断的题目,可以尝试换个角度思考,从不同的角度或角色出发,进行推理。

四、判断推理题的答题技巧1.充分理解题干和选项:判断推理题虽然是非常考查思维能力的题型,但首先要对题目进行全面并充分的理解,理解选项中的关键词。

2.注意排除法: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逐一进行排除,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公务员逻辑推理知识点速学

公务员逻辑推理知识点速学

公务员逻辑推理知识点速学在公务员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来为大家梳理一下公务员逻辑推理的主要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学习。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表达的是关于某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甜的”“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直言命题有四种形式: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 P)。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即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二、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几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通常用“并且”“而且”等关联词连接。

比如“他聪明并且勤奋”。

而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用“或者”连接,几个命题可以同时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用“要么……要么……”连接,几个命题只能有一个为真。

对于联言命题,只有当所有支命题都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对于选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只要有一个支命题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则只有一个支命题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三、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一种条件关系的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其逻辑关系是“有前件就有后件,无前件未必无后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其逻辑关系是“无前件就无后件,有前件未必有后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当且仅当”,其逻辑关系是“前件和后件同真同假”。

在解题时,我们要学会通过逆否命题来进行推理,还要注意区分不同条件关系的命题。

四、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知识点全整理

进行这次整理得原因有二:一就是经过跟一些考友得交流发现,之前得帖子里面有一些错误,有可能给大家得复习造成麻烦,因此对目前发现得错误进行了改正。

二就是不久前找版主申精得时候,版主说排版不够规范,比较零散,因此重新调整了一下字号与缩进。

其实内容没有新东西,瞧过之前帖子得朋友可以不用再瞧这个了。

ﻫ当然,错误还就是难以避免,如果发现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一、逻辑层次与核心ﻫ行测逻辑与管理类联考逻辑差别不大,基本就是以概念→命题→推理→论证得层次来展开得.其中概念构成命题,几个命题构成推理,若干推理形成论证。

因此,我们要从最基本得概念开始认识,逐步了解整个逻辑体系得大厦,这样学来得逻辑知识才就是牢固得。

逻辑瞧似或高深、或绕弯,其实有两个核心技能如果掌握好,基本平踏所有问题。

这两个技能就就是:矛盾判断与假言推理。

相关知识会在后面介绍.ﻫ二、概念ﻫ概念就是逻辑得基本元素,离开概念,一切逻辑无从谈起。

概念得逻辑定义就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得思维形式。

用我们听得懂得话说,它就是一个名词或者一个短语。

例如:苹果、月球、外星人、已故得美国总统、在比利时买巧克力得人等等。

ﻫ关于概念,重要得知识就是它得外延与内涵。

概念得内涵就是指思维对象得本质属性,也就就是我们从概念得字面上能够得到得信息。

例如“月球”这个概念得内涵就就是太空中每个月绕地球转一圈得那个自然天体。

概念得外延就是指所有具备这一本质属性得事物,从另一个角度描述,如果把概念瞧做一个集合,那么外延就就是这个集合内得所有事物。

例如“苹果”这个概念得外延包括红富士、国光、熟透得苹果、未成熟得苹果等等所有具备苹果本质属性得事物。

ﻫ概念得内涵与外延之中,更加重要得就是外延,因为它与行测逻辑所要考察得推理密切相关。

三、命题ﻫ命题就是对思维对象就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所做得判断。

因此命题又称为判断、断定,其实都一样。

总而言之,它就是一个陈述句,或者反问句。

例如:ﻫ钓鱼岛就是中国得固有领土。

行测推理判断知识点总结

行测推理判断知识点总结

行测推理判断知识点总结行测推理判断是各类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

本文将对行测推理判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题型。

一、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从而推断出它们在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

其常见知识点包括:1.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偏正、并列等关系。

2.语义关系:同义、反义、近义、远义等关系。

3.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等。

二、定义判断定义判断是根据给定的定义,判断某个事物是否符合该定义的要求。

其常见知识点包括:1.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的关键词通常包括主体、客体、方式、结果等。

2.分析定义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定义所涵盖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定义所涵盖的事物的范围。

3.排除不符合定义的选项:通过分析选项,排除与定义不符的选项。

三、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是根据给定的前提,运用逻辑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其常见知识点包括:1.直言命题:A、E、I、O四种命题及其推理规则。

2.复言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及其推理规则。

3.模态命题:必然命题、可能命题及其推理规则。

4.演绎推理:三段论、假言推理、选言推理等。

5.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等。

四、图形推理图形推理是通过观察图形的规律,推断出下一个图形。

其常见知识点包括:1.位置关系:图形的上下、左右、内外等位置关系。

2.形状关系:图形的对称、旋转、翻转等形状变化。

3.数量关系:图形的个数、面积、角度等数量变化。

4.轨迹关系:图形按照一定规律运动形成的轨迹。

五、判断推理判断推理是根据给定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

其常见知识点包括:1.事实判断:根据已知事实,判断未知事实。

2.价值判断:根据已知价值观,判断未知事物的价值。

3.方法判断:根据已知方法,判断未知问题应采用的方法。

总结:行测推理判断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系统学习和训练。

公务员图形推理笔记

公务员图形推理笔记

1.对称出现箭头形状(或者类似箭头与飞碟)考虑对称对称轴经过的情况:对称轴与线段是否重合正多边形或者圆被三等分(奔驰的标志)考虑对称轴数量拼合图形如果公共边看不出来,再看两个图之间对称轴的关系两个大小(形状)相似的图形嵌套在一起的出现“S”“Z”“N”和平行四边形,考虑中心对称黑白图形,也要留意对称的感觉2.线爱考公共边和曲线,最长边或最短边多个图形拼合,首先看公共边(数量、是否占满、最长最短边)内外图形爱考公共边和公共点的数量出现月亮、扇形、多个小圆考虑曲线,○算是一条曲线标记元素(小元素的位置)字母数字汉字最喜欢考面和封闭区间,而“CSPR235”考虑曲线数量3.点国考的图形中都有圆(圆内、圆上、圆外的交点、切点)曲直交点=2*曲线数量(20年国考最难题的规律)出现小黑点(考察标记元素或考察小黑点位于线条上/交点处)把两个小黑点连在一起,和图形某些部位的位置关系(13年国考)两个小黑点是否处于同一区域,能否见面(12年国考)两个图形重合考虑公共部分情况,小黑点出现在重合部分预测——圆变成正五、八边形,看框内和框外即可。

4.面最常考面的数量特殊面(最大小面与外轮廓形状、三角形、四边形)(趋势)考察一些大logo标志,封闭区间数量,封闭性与开放性黑白图形(黑色部分是否相同)相同面数量5.笔画出头端点(可能在圆内)、有折线、“日”“中”黑白图形(贪吃蛇)6.角标记元素出现在最大、最小角考察直角:出现方正图形、直角三角形7.黑白运算图不好看出来(没有网格)—划线补网格8.图形叠加选项框架差不多时考虑去同存异叠加+旋转或翻转(需要特意练)(选项有俩形状一样,位置不同,在这俩里面选一个)9.黑白图形对称性、一笔画(贪吃蛇)、黑白运算、数量(都是9个黑球)、部分数、位置移动、黑白的相同面、面积。

24国考判断推理三色笔记

24国考判断推理三色笔记

24国考判断推理三色笔记以下是24国考判断推理三色笔记,仅供参考:1. 推理过程:一个推理过程,可以从给定的前提推断出结论。

2. 逻辑推理:基于逻辑规则和推理原则,从给定的前提中推导出结论的过程。

3. 必然推理:必然推理是指从一个前提可以推出一个确定的结论的推理。

4. 可能性推理:可能性推理是指从一个前提可以推出可能但不确定的结论的推理。

5.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即从具体事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结论的推理。

6.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即根据一般规律或结论推导出具体事例的推理。

7.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指从一个条件命题(如果P,则Q)和该条件的否定命题(非P)推导出结论的推理。

8. 选言推理:选言推理是指从一个选言命题(P或者Q)和该选言命题的否定命题(非P且非Q)推导出结论的推理。

9. 排除法:排除法是指通过排除不可能的情况来找到唯一可能的答案或结论的推理方法。

10. 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指根据两个或多个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性,推导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似的推理。

11. 对应关系:对应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或联系。

12. 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它们不能同时为真。

13. 反对关系:反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相互对立的关系,即它们不能同时为假。

14. 充分条件:充分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或条件的存在是另一个命题或结果存在的必要条件。

15. 必要条件: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或结果的存在是另一个命题或条件存在的必要条件。

16. 充要条件: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或条件的存在是另一个命题或结果存在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17. 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的学科,它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和结构,而不是具体内容。

18. 非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是研究日常生活中的推理和论证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具体的论证内容和背景,而不是形式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基本要求:题型要全面技巧要协调命题惯性要可持续基本题型: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文字推理)类比推理(文字推理)定义判断(文字判断)事件排序(在国考里已经不考)第一部分:图形推理1.考察观察、抽象和推理能力形式:推理路线的变化实质:数量、位置、样式2.观察:观察事物的特征抽象:抽象事物的本质推理:推理事物的预期3.图形推理形式题型:(1)空间重构类:——平面组成型——折叠图形型——线条组成型——拼合图形型(2)规律推理类:——类比推理型——对比推理型——坐标推理型推理路线:横行、竖列、对角线;S型、O型(适用中间全黑或全白)、G型;4.总结:(1)形式上的变化,其本质上是推理路线的变化(如5+1或九宫圆):——5+1:可以拆成一串、对比(135/246)、前3后2即33组合等几种推理路线(即5个一串;三个一组(有两种,即135/246和33组合))——九宫圆:可以拆成横行、竖列、对角线;S型、O型(适用中间全黑或全白)、G型等几种推理路线(即3(3个分组)+3(3个一串))(2)规律推理类:一幅图给出性质,多幅图给出规律(数量变化、位置变化、样式的变化)实质上的变化,只有三种:即数量、位置、样式★规律推理类(一)数量规律推理类:1.题目特点:各图元素凌乱(看见乱,则需要数数量,数什么的数量,点线角面素)局部元素数量明显变化数量类型:点、线、角、面、素(元素的个数或种类)(1).点:——交点:切点、割点(两条线得点,要么相切要么相割)端点:出头点(一条线的点)——做题按顺序来,先数点;数点可以单数切点啊、割点啊、出头点啊,看有规律么。

如果没有的话,可以两两结合相加减等来数(即数所有的交点),从而发现规律(2).线:——线段:有起点有拐点的笔画:有起点有终点的(有数笔画的数量、有一笔画能画完等情况)——一笔画问题:奇点的个数为0或2的连通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其中,当从某点能引出偶数条线时,我们定义该点位偶点。

同理,从某点能引出奇数条线时,我们定义改点为奇点(注意:出头的端点也为奇点)。

若奇点的个数为0或2时,从一个奇点开始到另一个奇点结束,决定能一笔画完。

(3).角:——数量:数角的个数(当多个角的时候;只数内角即大于180°的不数)角度:数角的角度(当单个角的时候;有时数格、有时数度数)——(4).面:——个数:数面的个数(当多个面的时候)面积:数面的面积(当但个面的时候)——(5).素:——个数:(数元素的个数;有时不仅数单个的而且还要数交叠的元素的个数)种类:(数元素的种类)——2.总结:(1)看见乱,则需要数数量,有上述的点、线、角、面、素五种情况。

当数出总体数量相同时,要善于拆分来数某单个,即整体不行的话,则要分局部来数。

分局部来数可分为两种,要么分样式来数,要么分位置(上下左右,还要注意里外)来数。

因为一个图形的本质就是数量、位置、样式,除开数量,剩下的就是样式和位置了。

(2)数数量中的规律:等差等比递推对称乱序运算:——所谓的“一个顶两”思想:某个样式相当于n个另一个样式;某个位置相当于n个另一个位置)——数量计算类的题目:当出现九宫圆时,按几种推理路线,两个数或三个数构成数列进行运算从而得出规律。

即结果在题内(即两个数运算得第三个数)要看加减乘除;结果在题外(即三个数运算),着重加)——另外,数量类中还要考虑英语字母的顺序3.数量规律推理类总结:(1)图形化为数字:点线角面素整体不行看部分(2)数字确定规律:等差、等比、递推、对称、乱序、运算(上述几种情况)(二)位置规律推理类:1.题目特点:各图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位置上变化明显;变化类型:静态关系(上下左右里外;相切与外离)动态变化:平移、旋转、翻转2.位置的静止变化:——方位:上下左右、里外关系:相切与外离——重心的平衡位置:即小球自然下落所处的位置3.位置的动态变化:(1)平移:——移动的距离移动的方向——平移的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分都有变化,而不能仅凭一个部分的变化来确定位置的变化;有时候看不出其他部分的规律来,会有一个隐形的部分来根据它而确定位置的变化,比如说直线、重心等;(2)旋转:——旋转的角度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时候,可以分部分来旋转;也可以保持某一部分不动,让其他部分进行旋转;——旋转90°的时候,一两个难看,可以看4个,即360°又旋转回来了和第一图形一样。

即要利用好360°——当出现黑白相间的图形时,注意整体的公转,半白半黑等明显区别图形的自传;(3)翻转:——区分旋转和翻转:主要运用时针法(即利用时针方向的改变(即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区分是旋转还是翻转,如果方向没有变化则为旋转,如果方向发生了变化则为翻转)需要注意的是:箭头什么的只需要识别两个点;而时针所代表的复杂图形要识别三个点。

即箭头2个点,时针3个点来识别。

——4.位置规律推理类总结:——静态关系平移变化旋转变化翻转变化(三)样式规律推理类:1。

题目特点:图元素组成相似;图形部分元素非实质性残缺;变化类型:内在属性(封闭、曲直、对称、凹凸)外在形状(形状不变;形状变化)2。

内在属性:(1)封闭:1357 6829 有全封闭和半封闭,优先选择全封闭(2)曲直:W C(3)对称:——对称的类型:轴对称+中心对称(绕着对称中心旋转180°同原图,个数一定是偶数而不是奇数)H C W对称轴的方向:横向、竖向等——注意上述类型和方向的混合运用(4)凹凸:凹;凸3。

外在形状(1)形状不变:样式遍历(一种补全的思维)——总个形状的数目不变,顺序可以变化;因此如果数目不同的话,需要将其补全——“缺什么补什么”——有时是总体性的遍历(总体的样式遍历),有时是局部性的遍历(局部的样式遍历)——横行遍历:即在整个横行里面来遍历总体图形或各个部分图形的个数,缺谁就补哪个(2)形状变化:加减同异(一种变化所依据的的规则)——通过某些运算,几个样式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样式——相加(几个样式相加)相减(几个样式相减)求同(去掉不同部分,寻找几个样式中的相同部分/或进行某种涂抹)可以是全部的相同部分;也可以是局部的某种相同部分,即一组图形中要求找相同的部分。

求异(去掉相同部分,寻找几个样式中的不同部分/或进行某种涂抹)——除开上述的直接依据加减同异原则进行运算外,还有自定义运算(按照题目自定义的原则进行运算)、分位置运算(左右内外分别加减同异运算)等4。

样式规律推理类总结:(1)内在属性:封闭、曲直、对称、凹凸(2)外在形状: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四)图形规律推理类总结:1。

规律一般来说是一串图形,和后面的折纸盒问题不一样(一个图形,空间重构)2。

规律的发现指标是图形的组成元素:观察图形的特征,即发现数量、位置和属性等特征。

★空间重构类1。

规律推理类是在数个图形中去寻找规律,而空间重构类所观察的只是一个图形,这个图形在空间商发生一些变化组成一个新图形,我们对比两者之间是否有差别。

2。

题型:折叠图形型(在体上的空间重构);平面组成型(在面上的空间重构):中间的粘合线存在平面拼合型(在面上的空间重构):中间的粘合线不存在线条拼合型(在线上的空间重构)(一)折叠图形型:1。

一个面:寻找特殊面;两个面:相对关系;相邻关系(含不相邻)三个面:时针法;求同消去(1)特殊面:——首先要排除不含特殊面的图形:(2)双面关系:——相对关系:看且仅能看到一个面;不存在任何公共边和公共交线才称得上相对关系——相邻关系:观察是否有公共边(几个特征有直接联系,通常观察较少数量的某些特征,找出它们之间或与其他特征的公共边)和公共交线(几个特征没有直接联系,但有相对关系特别是相对面得时候,我们就用公共交线来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至少存在一条公共边而不是交点才称得上相邻关系,否则就是不相邻。

(3)三面关系:——时针法:以某个面为中心,时针法——答案同构的图形不是正确答案:即通过上述一个面二个面三个面的一些技巧排除一些选项后,再分析答案中剩下的选项,有相同的选项是不正确的2. 总结:分别依次从特殊面、双面关系(相对、相邻)、三面关系(时针、同构消去)去考虑问题。

(二)平面组成型:1. 就像七巧板一样,一个平面图形中各个部分的重新变化组合一个新的平面图像。

2. 方法:数个数(总体有几个部分,总体的个数不能发生丢失;看关键性部分:直角的扇形、两斜两直、顶底)数时针(即在平面上进行平移或旋转,而不是翻转,故要用上述中的时针法进行区别:时针方向发生变化则为翻转,要排除掉;总体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时针方向是什么)(三)平面拼合型:1. 和平面组合型不同的是,其中间的粘合线不存在。

几个部分通过拼合组成一个大的新的平面图形2. 方法:平行、等长消去——即平行、等长的边在拼合的时候消去,不存在了粘合线;有时候是在平面里直接拼合,有时候,某些图形就行了旋转然后在进行拼合。

当然旋转越少,题目就越简单。

——要优先考虑平行等长的边进行拼合——如果正面不能、不好拼合时候,可以使用相反的做法,即从答案中能否分割出题干中那个最大最特异的图形,如果不能则该选项排除(四)线条拼合型:1. 即各个线条进行拼合组成一个大的新的图形2. 方法:答案比较求异——即从答案比较进行区别,得出不同的部分,并同其他答案或回到题干中进行求证,从而得到最后的答案;(五)总结:1. 折叠图形型:一个面——两个面——三个面2. 平面组成型:数个数、数时针3. 平面拼合型:平行等长消去4. 线条拼合型:答案比较求异第二部分:类比推理1. 本质:二元关系(1)集合概念(在同一集合的词,即同种同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全同关系:罗曼蒂克和浪漫;芙蕖和荷花;家父和令尊;买单和结账(古今中外,自他雅俗)——并列关系:谷子和稻子、战争和和平(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经常会出现的两种错误:分类标准不统一;分类要平级——包容关系:实词和名词、电脑和鼠标(种属关系和组成关系)——交叉关系:(2)映射关系(不在同一集合的词,但可以建立关系):——必然属性和或然属性(考察的是映射关系的存在性):盐和咸;花和香(属性关系)——一一对应和非一一对应(考察的是映射关系的多样性):七夕和织女;剪刀和布匹(对应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考察的是映射关系的方向性):启动和驾驶;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因果关系)2. 方法:三个技巧(1)看词性:——当运用本质关系不能最后区分时,可以首先看词性是否相同,形容词、动词等词性的组合。

——词性相同是类比的基础(2)造句子:——不仅词性相同,还要要求两者之间有关联,其中最常见的是用造句子的方法,造简单句(主谓宾);单独出现双主、双谓和双宾,要看其是否能接同主语同宾语等;主谓宾关系(3)想逻辑(关系)——即想本质的二元关系,深入每一道题目3. 题型:三种(1)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再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2)两个()对应;(3)一个()选择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