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五《如何突出中心》范文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五单元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三)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文章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 句子或是情况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 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词条。文章线索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线索,事情 线索,物品线索,地点线索,时间线索,感情线索。
篇末议论,语言精炼尖锐,卒章显 志,饱含感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以提问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家庭成员 一一亮相,迅速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自然展开全文。“谁是 一家之主?”这个问题既贯穿全文,又始终紧紧抓住读者的 好奇心。选举的结果令人莞尔,家之温馨沁人心脾,足见作 者选材之妙。
三、亲爱的同学,你一定有走出校园的经历:或参观,或访问,或考察,
(2)卒章显志 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
议论的形式点题: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 笑耳。”
突出人物勇敢机智。
(3)抑扬对比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三个儿子去做贼,
母亲美丽, 儿子孝顺。
偷得仙桃献母亲。
原题重现
一、小活动。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 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 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呢?试将你想到的听写在下图中。
本文是一篇状物作文。作者对书包的外形、结构及盛放的物 品分别展开了细致描绘,在说明书包功用的同时,还适当穿插进 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描写,且把握得真实准确。全文语句流畅,脉 络清晰,中心突出,文末的情感表达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如何突出中心”

• 第四级 生,鸟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无不牵动着作
者的情思。 其后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叙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五把钥匙:抑扬对比凸显中心。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这个婆娘不是人, • 第二级 • 第三级 九天仙女下凡尘。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三个儿子去做贼 , 偷得仙桃献母亲。
母亲美丽, 儿子孝顺。
如何突出中心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 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这位大师看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 • 第二级 个蜘蛛网说:“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 它为师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 • 第五级 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 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 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 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 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 第四级 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 : • 第五级
• 第三级 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
第一只:活泼可爱,愉悦,难过
第二只:更有趣,更快乐,悲伤 第三只:厌恶、不喜欢,自责
经典回顾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第二把钥匙:详略得当围绕中心。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如郑振铎写的《猫》一文中:
• 第四级 • 第五级
中心,就是文章传达出来的 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
人的高贵 在于灵魂
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
回顾一下,本单元各篇课文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实事求是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对人对事都别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满分作文:餐桌前的谈话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满分作文:餐桌前的谈话“乐乐,过来装饭,准备开餐!”大厨爸爸的声音从厨房飘出来,香味也从厨房窜出来。
“好的,马上来!”我放下读本,连忙跑向烟火味。
妈妈是我们家的大boss,早早地坐在餐桌旁,边看手机,边等饭菜上桌。
一家子齐齐整整地享受着美餐,难得,因为我住校,只能周末才有这机会。
妈妈突然问我:“加个菜,说说这周在学校的新鲜事吧。
”我一听,立刻眉飞色舞,口若悬河,乐得忘记夹菜了:“可好玩啦!小雨谈恋爱,被班主任知道了,班主任好像当着他的面打了家长电话......”“这么离谱啊,你们可不能学样啊。
”妈妈加了一块鱼肉放在我碗里,顺便还敲了敲碗边。
爸爸突然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听说这星期月考了,成绩发下来了,考得怎么样?”一股骄傲从我的心头腾升,我放下碗筷,抑制住内心的兴奋,尽量放慢语速:“可好啦!我跟你说,这次我们家祖坟冒青烟了......”“祖坟冒青烟”是妈妈的鼓励语,果然,妈妈立刻惊得筷子直接停在空中:“说说看,考得到底怎么样?”“坐稳啦!”我瞥了一眼满脸期待的妈妈,“别激动。
英语105,排名不知道;数学95,全班第6名。
最重要的是语文,102,全班第二!”听到英语和数学成绩时,爸妈放下了筷子。
听到语文成绩和排名时,爸爸站起来走到客厅窗口,肩膀起伏了好几下,连续做着深呼吸;爱炫的妈妈立即掏出手机,说“迟发家族群就对不起大家”,急着要报喜。
我不屑地一笑:“这才哪到哪!还有更惊喜的呢!”“什么!还有更刺激的啊!刚刚的汇报已经够震撼的了,还有什么更让我们惊讶的?”妈妈连忙扣下手机,捉住我的右手,兴奋得像得了一个亿。
“我的总分拿了全班第四,年级第40名,相当于二班的第一名。
而且,星期天的班会上,我还额外拿到了一张‘德育标兵’。
”妈妈可能觉得我体重太轻了,不过瘾,转身抓住爸爸的肩膀拼命摇:“老公,这次是真的祖坟冒青烟了!”爸爸被摇得全身乱抖,眼泪都摇出来了。
这晚的晚餐,每个人都吃得很饱。
七年级语文《如何突出中心范文》

第六次作文训练:如何突出中心范文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捅马蜂窝 (冯骥才)爷爷的后院虽小,它除去堆放杂物,很少人去,里边的花木从不修剪,快长疯了;枝叶纠缠,荫影深浓,却是鸟儿、蝶儿、虫儿们生存和嬉戏的一片乐土,也是我儿时的乐园。
我喜欢从那爬满青苔的湿漉漉的大树干上,取下又轻又薄的蝉衣,从土里挖出筷子粗肥大的蚯蚓,把团团飞舞的小蜢虫驱赶到蜘蛛网上去。
那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个个都比市场买来的大。
这里,最壮观的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些什么,大概总有百十只之多,以致爷爷不敢开窗子,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屋来。
“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儿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这马蜂窝捅下来!”奶奶总为这个马蜂窝生气。
“不行,要蜇死人的!”爷爷说。
“怎么不行?头上蒙块布,拿竹竿一捅就下来。
”奶奶反驳道。
“捅不得,捅不得。
”爷爷连连摇手。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
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
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
我开始有些迟疑,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如何突出中心教案与反思第【1】篇〗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借助课文,理解文章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
3.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学会在文章中设置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2课时一、导入清代王夫之有一句名言:“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立意非常重要。
写作时要想说清楚使自己感动的人或事,在叙说时就必须有明确的叙事中心。
二、请同学们阅读写作指导,交流感受。
1.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来写。
2.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越是能强化中心的内容,就越需要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反复加以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要简略叙述。
3.巧用技法,突出中心。
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抒情点题、议论点题、叙述点题、描写点题;从修辞的角度看,有反复点题、设问点题、排比点题、引用点题、比喻点题;从点题的位置看,有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
4.还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渲染烘托、抑扬对比等技巧,也可突出中心。
一、写作实践(一)1.导语: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学生交流分享。
3.文题妙解(1)“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立中心。
(2)“我是书包”则要求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
(3)“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
范文:书包里的故事童年像一杯美酒,醇香令人回味;童年像一朵栀子花,温馨沁人心脾;童年更像一把吉他,动听勾人心弦。
记得那是我三年级的时候了,当时的作业在小小的我面前显得很多,我做作业,也有些吃力,加上我性格本身有些毛躁,便顾不得书本的整齐了。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第二环节 写作指导如何突出中心

第二环节 单元写作指导如何突出中心
语文
目录
01 技法指导 02 中考满分作文 03 参考作文题
语文
技法指导
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 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主旨所在。有了中心,写文章就 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 其表现形式多样,可明示或暗示,但必须是“突出中心”。所谓 “突出中心”,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鲜明和集中。
子和文章显得更有说服力,更真实;③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 感(或阐明观点、抒发感受);④明确、深化文章的主题。
返回
语文
其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①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 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②先叙 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 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③ 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 实的看法。
返回
语文
三、巧用技法,强化中心 1.对比
对比手法,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两 个人物或事物,或者把一个人物或事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放 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对 比手法,可以鲜明地突出被表现的人物或事物的本质特征,还 可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从而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 力。
以物为线索安排事件内容,要注意一点,就是该物与人的情 感应有密切关系,应能引起人强烈的情感体验,而非一般的物品。
返回
语文
3.以情感的变化为线索 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作为全文线索,非常适合于
抒情性强的文章。
返回
语文
如鲁迅的《范爱农》,作者以对范爱农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追叙自己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一开始因为两人初 识产生的误会,以至于在“发电事件”后,鲁迅厌恶不愿意为自 己惨死的老师发电报痛斥凶手的范爱农。后两人误会解除, 冰释前嫌,相知为友。当范爱农落水丧命,鲁迅为此痛惜,怀念。 文章按“厌恶——亲近喜爱——惋惜怀念”的感情变化结构成 篇,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中心。
2024-2025学年七年上册语文单元写作:第三单元 如何突出中心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写作练习:第三单元如何突出中心一、写作题1.(2023七上·金华月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队友”或“对手”,在与他们相处中,我们逐渐长大……请以“感谢你,我的▲(队友/对手)”为题,写一篇写人叙事的文章,抒发你的感想与体悟。
写作要求:①从括号中(队友/对手)选择一个词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人要抓住特点,叙事要注意细节,思路要清晰,中心要突出;③全文不少于500字,不得出现你的真实信息。
【答案】范文:感谢你,我的对手一叶轻扬的小舟,只有千帆竞渡,才有乘风破浪的无畏勇气;一朵娇艳的玫瑰,只有百花争艳,才有沁人心脾的幽香。
人,需要激烈的竞争,才能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我是个绘画能手,在班级中一直首屈一指,根本没对手,时间长了不由沾沾自喜。
直到那次比赛,我才真正明白“对手”的含义。
画室的黑板上,赫然摆放着两张“不相上下”的风雨荷花图,台下不时传来老师评价的声音:“还是顾然的好一点,一看就知道临摹过许多大师的画作,把风雨中荷花的柔美以圆润的线条表现出来了,非常棒!”“雨倩的色彩用的恰到好处,但那笔直的线条显得过于生硬。
”台下议论纷纷,明眼人都能看出,顾然的画更胜一筹。
我呆呆地坐着,像个木头人,望着自己的荷花图,那一句句一针见血的点评刺痛着我的耳膜,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抬头望向顾然,隐约见她的嘴角流露出一丝胜利的嘲讽。
从那刻起,我心中默默地把她当成竞争对手,下定决心要刻苦练画,超越她。
暑假的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我便带上画册来到公园的荷花池前,开始专心致志地观察起荷花来;傍晚,天空披上晚霞时,我仍坐在荷花池前,拿一支笔,静静地勾勒着流畅的线条;夜晚,皎洁的月光陪我,闪烁的星星伴我,我还在仔细琢磨着月光下的荷花。
我望着一张张与池子里的荷花相似度很低的荷花图,多次想要放弃,可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她那得意的微笑,我对自己说:“我要超过她!”整个暑期,我起早贪黑,每天都在认真练习,即使是雨天,荷花池前依然有我的身影。
第三单元作文 如何突出中心 主题范文引领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三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实践主题范文引领小活动。
书包是我们每个人都必备的学习用品,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
假如要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想一想:可以有哪些确立中心的角度?示例以“书包”为话题,可以有以下几个确立中心的角度:1.成长的见证:书包陪伴着我们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有知识、有思想的少年。
它见证了我们知识的积累、心智的成熟,可以通过描写书包里书本的变化、书包外观的磨损等,展现自己的成长历程。
例如:从最初书包里只有简单的绘本和玩具,到后来装满了各科教材、练习册和笔记,书包越来越重,我们也在不断进步。
2.亲情的承载:书包可能是亲人送给我们的礼物,寄托着他们的关爱和期望。
可以讲述亲人挑选书包时的用心,或者在书包损坏时亲人帮忙修补的温馨场景,表达亲情的温暖。
比如:每次打开书包,看到妈妈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小零食和鼓励的纸条,就感受到满满的爱。
3.梦想的寄托:书包里装着我们的梦想和追求,我们为了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书包成为了梦想的载体。
描写自己在书包里存放着与梦想相关的物品,如励志书籍、目标计划书等,展现对未来的憧憬。
举例:书包里那本关于科学家的传记,时刻激励着自己努力学习,为实现成为科学家的梦想而奋斗。
背靠背的守护八月的一天,我离开伙伴,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
我有了一个小主人,她笑容甜甜的,很可爱,当她满怀欣喜地背起我时,我终于不再那么害怕了。
【开篇即运用拟人手法,展开想象,视角独特,构思新奇。
】清晨,我和小主人一起上学,晨曦映照在我们稚气的脸上,都红扑扑的。
可是,到了幼儿园门口,我突然身体一颤,只感觉我的小主人赶忙躲到她妈妈身后,紧紧攥着妈妈的衣角,妈妈越要转身拉她,她越是狠命摇头,只听到小主人奶声奶气地哭道:“我不要进去,我要跟妈妈回家,妈妈别不要我,我要回家……”惹得我也越来越伤心,老师都忍不住上前来抱她:“宝宝乖,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等你了。
”这时,我看到她妈妈也转过身来,可她并没有发火,只是柔柔地一笑,使出她的撒手锏:“哎呀呀,魔法先生来啦!小朋友们快来看呀,昨天变了巧克力和酷飞,今天,他会给我们变出什么来呢?小猪佩奇,还是乔治·····.”妈妈边说边拿起我,装着要拉开拉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写作五《如何突出中心》范文
中心,就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
围绕中心来写作是作文基本要求,就是要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舍弃无关的内容,并对选定的材料进行一定的剪裁加工,安排好先后的次序。
突出中心,可以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如郑振铎的《猫》,围绕着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了三次养猫的经历,叙述清晰,不蔓不枝,有效地突出了猫的命运带给“我”和家人情感冲击。
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能强化中心的内容,不妨详细叙述,细致描写,甚至着意强调;相反,与中心关系较远的或不太典型的内容则简略叙述。
突出中心,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技巧。
可以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鸟》一文,作者开篇即说“我爱鸟”,其后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叙述。
也可以卒章显志,如《狼》一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经过,结尾以议论的形式点题,突出人的智慧。
还可以采用前后呼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突出中心。
餐桌前的谈话夜正浓,耳边终于没了虚假的嘘寒问暖,没了嘈杂无趣的谈话,没了粗俗的开怀大笑。
跟随父母参加完一个我们不得不出席的应酬,顿觉刚刚过去的时间变得毫无意义。
坐在回家的车上,我又想起了餐桌前的那番谈话。
人人仿佛都戴着一层厚厚的面具,外表好似很关心,实际却不知打着怎样的盘算。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在应酬的餐桌前,都被掩饰得很好。
当然,我知道,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善于伪装是很好的生存手段。
可是,他们也不必要去说别人一下听不懂的话:“哟,你们家的孩子学习这么好,肯定很勤奋,课下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吧。
我们家孩子就不行,光指望着聪明……”本来明摆着的事,让他们说出来,好像这里面有了什么深刻的内涵。
难怪妈妈在洗手间里对我说:“你看,人家的孩子聪明,咱们没法跟人家比……”
在这种无趣的情况下,我老是不由自主地怀念在老家时餐桌前的谈话。
记得夏天,午饭时,在姥姥家的大槐树下,放一张小圆桌,拿几个板凳,把香喷喷的饭菜端到桌子上,便开始了有声有色的午饭。
我记得,每次吃饭,姥姥总是郑重其事地嘱咐我说:“宝啊,我说的话你一定要听,不要动不动就和你妈吵架,孩子是不能大声顶撞父母的,父母是长辈,孩子就是要孝敬长辈……”不管之前之后说了多少话,姥姥的这几句话从不会忘了说,而且基本不变样儿。
可我喜欢被姥姥唠叨的感觉,那里面有真诚的希望与关爱。
每次,这样的谈话总要持续很久,姥爷也一边笑着,一边拍着我:“你要听话,你要听话……”不时地,谈话中断,我们各自又想着自己的心事。
周围一丝声响也没有,我们静静地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与沉稳,真正地抛开世俗,抛开虚伪,抛开烦恼,与家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感受彼此的爱与温暖,沉淀心灵,回归纯朴。
回到老家,我总会用心去聆听最本质最朴素的餐桌前的谈话,因为这才是最美的箴言。
亲爱的姥姥姥爷,书上教的,早晚会忘,你们在餐桌前教
我的,我一辈子都会记得。
在一遍一遍地重温纯朴的餐桌前的谈话时,我在长大,我会听大人的教导,也知道如何去跟别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