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基本知识点-教师资格证

合集下载

教资中学历史知识点汇总

教资中学历史知识点汇总

教资中学历史知识点汇总中国古代史部分:1. 先秦时期: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和思想文化繁荣,以及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2. 秦汉时期:掌握秦朝的法制、度量衡统一、长城建设等;汉朝的文治武功,如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以及儒家思想的确立。

3. 三国两晋南北朝:理解三国鼎立的局面,两晋的兴衰,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

4. 隋唐五代:隋朝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开放政策、盛世局面以及科举制度的完善。

5. 宋元明清:宋朝的商业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流;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加强,以及清朝的康乾盛世。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 晚清时期: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

2. 民国时期:辛亥革命、北洋政府的统治、国共合作与分裂。

3.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斗争,解放战争的胜利。

4.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世界史部分:1. 古代文明: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确立,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 近现代: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

4. 当代:冷战、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等。

历史学方法论:1. 史料分析: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学会运用史料进行历史分析。

2. 历史解释: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释历史事件。

3. 历史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文明,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

4. 历史影响:分析历史事件对后世的长远影响,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以上是对中学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汇总,具体内容需要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进一步细化和深入学习。

教资考试高中历史知识点

教资考试高中历史知识点

教资考试高中历史知识点高中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广泛内容,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概述:1. 古代中国- 夏、商、周的朝代更迭与重要事件。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包括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 秦朝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汉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辟。

2. 中世纪中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 隋唐时期的盛世局面,包括科举制度的创立、大运河的修建。

- 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变革与发展,特别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文化成就。

3.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民变。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 抗日战争与新中国成立。

4. 世界古代史- 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与宗教改革。

5. 世界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

-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6. 现代国际关系-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

-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成立与作用。

- 当代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合作。

7. 历史人物与事件- 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拿破仑、华盛顿等。

- 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如十字军东征、黑死病、新航路的开辟等。

8. 历史思想与文化- 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流派与文化特点。

-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9. 历史学习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 历史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10. 历史教育的意义- 历史教育对于培养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历史知识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来加深理解。

同时,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以及从中吸取教训,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教资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定居,发明陶器,出现初步的社会分工。

- 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等是中国史前时期的代表性文化。

2. 夏商周时期- 夏朝:中国历史上传说中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

- 商朝:出现了成熟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形式。

- 西周:实行分封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封建社会秩序。

3.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出现了“春秋五霸”。

-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4. 秦汉时期-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

- 汉朝:汉武帝时期开拓丝绸之路,儒学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二、中世纪历史1.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融合时期,佛教进一步传播。

2.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开皇之治。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

3. 宋元明清- 宋朝:商品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有所发展,出现了活字印刷。

- 元朝:蒙古族统治,统一多民族国家,促进了中外交流。

- 明朝:郑和下西洋,展现了国力的强盛。

- 清朝:康乾盛世,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三、近现代历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试图自强。

- 戊戌变法:尝试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时期:军阀割据,国内战乱不断。

- 国民政府时期:国共合作,抗日战争爆发,最终共产党取得胜利。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 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了巨大影响。

历史教师知识点总结

历史教师知识点总结

历史教师知识点总结一、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起源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人类起源于非洲大陆,原始人类在非洲的草原上生活,逐渐开始使用工具和控制火焰,这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源。

2. 人类早期的社会组织早期的人类社会组织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生活在小规模的氏族群落中,共同劳动和共享物质财富。

3. 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石器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人类开始制作石器工具,狩猎、采集和渔猎成为当时的主要生产方式。

4.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农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类开始种植农作物和饲养家畜,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5. 古代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社会逐渐演变为奴隶社会,此时出现了城市和国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二、古代中国历史1. 中国古代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社会诞生在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文明悠久的国家。

2. 夏、商、周三代历史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疆域纷争、国力竞逐、国家分裂、战争频繁的时期。

4. 秦汉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国家。

5.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个朝代,是一个混乱不堪的时期。

6. 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朝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国时期。

7.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外族统治的朝代,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国家,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满清统治的王朝。

三、世界古代历史1. 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希腊和罗马是欧洲的两大古代文明国家,分别对西方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 古代印度和波斯古代印度和波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大古国,它们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古代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历史上两大文明古国,它们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大文明发源地。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素养”知识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素养”知识汇总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历史素养”知识汇总一、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1. 原始人群:(1)元谋人:已知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距今约 170 万年。

(2)蓝田人:距今约 70 万年到 115 万年。

(3)北京人:距今约 71 万年—23 万年,已使用天然火。

2. 氏族社会:(1)母系氏族: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彩陶文化”。

(2)父系氏族: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黑陶文化”。

(二)奴隶社会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1600 年)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2. 商朝(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建立商朝。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

3. 周朝(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256 年)(1)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发生过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烽火戏诸侯等事件。

(2)东周: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和战国(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三家分晋: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5)商鞅变法: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

(三)封建社会1.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1)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教资历史知识点整理

教资历史知识点整理

教资历史知识点整理教育资格考试中常常会涉及到历史知识点的考察,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对于备考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教资历史知识点进行整理,希望对备考者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2. 秦统一中国、秦始皇的治国方略和法治精神。

3. 汉初中兴、汉武帝的政治制度、农业发展和文化繁荣。

4. 三国时期的政治分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演变。

5. 隋唐王朝的建立与疆域拓展、科举制度的实施。

6. 宋元王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农业的发展和文化艺术的繁荣。

7. 明清王朝的政治格局、海外贸易的发展和西方殖民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世界史1. 远古时期的早期人类和古代文明的兴起。

2. 世界主要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

3.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基督教的传播。

4.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5. 近代欧洲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工业革命。

6.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7. 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中国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及其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变革。

3. 中共成立、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

4.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5.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四、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

2.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3. 世界各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五、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包括大洲、大洋、河流、山脉等。

2. 中国地理概况,包括山川、河流、地理区划等。

六、历史名人1. 中国古代的历史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等。

2. 世界历史名人,如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牛顿等。

七、历史文化名著1.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名著,如《论语》、《史记》等。

2. 世界历史文化名著,如《圣经》、《战争与和平》等。

总结:以上是教资历史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整理,备考过程中需要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考试题目当中。

2023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3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3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以下是重要的历史知识点:
1. 中国古代历史
-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制度变革。

- 汉代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成就。

- 三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交流。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文化繁盛。

2. 中国近现代史
- 清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落。

- 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 辛亥革命及建立中华民国。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 “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和探索。

- 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3. 世界历史
- 文艺复兴对欧洲的影响。

-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和全球影响。

- 当代世界的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

请备考的教师候选人重点复以上的历史知识点,理解其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影响。

希望这份总结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具体内容以相关教材和考试大纲为准。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点梳理与记忆技巧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点梳理与记忆技巧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点梳理与记忆技巧人们常说,“好的教师是学生成功的关键。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拥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对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历史学科来说,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是尤为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梳理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的知识点,并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古代史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也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是古代史的知识点梳理: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事件。

2. 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

4. 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演变过程。

5. 世界古代的战争和征服,如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罗马帝国的扩张等。

6. 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

在记忆这些知识点时,可以采用以下技巧:1. 制作知识地图,将不同朝代、事件和文明归类整理。

通过视觉的方式,帮助记忆和理解不同的关联。

间线的方式,帮助记忆历史的发展脉络。

3. 制作记忆卡片,将重要的朝代、人物和事件写在卡片上,每天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二、近现代史知识点梳理近现代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另一重要内容。

以下是近现代史的知识点梳理:1. 中国近代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变化,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3. 中国的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的成立。

4. 世界各国的独立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5.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和主要成就。

6.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

记忆这些知识点可以采用以下技巧:1. 利用故事化的方法,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具体的情节。

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帮助记忆和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

2. 制作关键词表,将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整理出来,每天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的方式,帮助记忆历史的发展脉络。

三、其他历史学科知识点梳理除了古代史和近现代史外,还有一些其他历史学科知识点也需要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世界历史常识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 埃及,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 3000 年,胡夫金字塔最大,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国王哈佛拉。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第一部成文法典、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古代波斯帝国:国王居鲁士;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 苏美尔文明、两河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新月沃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西亚最早的文明 印度哈拉巴文明:雅利安人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公元前 6 世纪佛教;阿育王印度第一个统一奴隶制国家; 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希腊:迈锡尼文明是青铜时代末文明 ;特洛伊战争;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前 776 奥林匹亚赛会 雅典:提罗同盟的核心;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基础;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 古 斯巴达国家:全民皆兵,严格的军事制度,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核心;对雅典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经典时代和希腊民主时代。 代 波斯帝国:大流士改革、确立君主专制、统一币制修建驿道。马拉松战役:雅典获胜。 史 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亚历山大控制希腊,地跨欧亚非三洲,定都巴比伦,“希腊联盟”“科林斯联盟” 古罗马文明前 9 世纪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兴起;布匿战争后前 2 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罗马帝国,前 27 年开国君主屋大维,元首政制;前四百年分裂成东西罗马;斯巴达克起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 年)标志西欧奴 隶社会结束。基督教、公元元年;天主教(罗马)和东正教(君士坦丁堡);十字军东征罗马天主教教皇西欧对地中海东岸 200 年宗教 性战争,针对伊斯兰教国家夺回耶路撒冷,使西欧接触到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入君士坦丁堡灭亡。 法兰克王国创立者克洛维;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曼大帝;英吉利王国,“七王国时代”统一; 日本大和统一、“大化革新”后改名为日本。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古兰经》、三大圣地: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
一 十月革命胜利是转折点
战 苏维埃政府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 1917 年;彼得格勒起义;列宁十月革命,苏维埃政府建立,《和平法案》《土地法令》,
从彼得格勒迁都到莫斯科,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代
1918《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掠夺性条约;一战结束;
1921 华盛顿会议,战后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际联盟:凡尔赛条约后的国际组织;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
一、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最早的人类元谋人,170 万年;北京人 50 万年,使用天然火,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母系社族社会半坡文化,陕西西安半坡村,
原始社会 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五六千年前;父系氏族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四五千
年前。四千年前,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
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波斯坦会议《波斯坦公告》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 9 月 2 日签署投降书
纽伦堡审判:国际战犯审判 21 人;东京审判。
《联合国宪章》1945 年 10 月 24 日联合国成立;马歇尔计划:美国援助的战后欧洲复兴计划;《北大西洋公约》北约组织成立,遏制苏 联;《华沙条约》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冷战政策,东欧剧变由波兰开始,苏联解体;东西德统一。 朝鲜战争 1950-1953;越南战争:1961,是二战之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战争; 人类登月:1957 苏联发射第一个人造卫星;1967 第一位航天员苏联加加林进入太空;1640 美国第一个气象卫星泰罗斯;1961 肯尼迪 宣布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 欧盟:1991《马约》总部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海湾战争 1991 年美国恢复科威特领土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科索沃战争北约; 亚洲金融风暴 1997;2001 年美国“9·11”事件;阿富汗战争 2001 年,标志著反恐战争的开始(第一次在 1979 年,指苏联入侵阿富 汗);伊拉克战争历时 7 年;利比亚战争
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 商 夏
始有了历法夏历,又称农历阴历
盘庚迁殷、甲骨文、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司母戊大方鼎是 世界上最大的出土青铜器。
西周
周武王分封诸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韩赵魏楚燕齐秦;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实力最强;百家争鸣儒道法。《孙子兵法》孙膑赛马。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编钟。扁鹊创造 了望、闻、问、切的四诊法,第一个名医。
二战规模扩大,莫斯科保卫战胜利;1941 年珍珠港事件;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 年《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柏 二 林公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太平洋战争;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 战 1943 年开罗会议、中美英《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美英苏;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雅尔塔会议美英苏;1945 年 5 月
王莽改制;赤眉绿林军起义;刘秀“光武中兴”;东汉蔡伦造纸;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三国
曹丕刘备孙权; 西晋 司马昭;八王之乱;《抱朴子》化学,《水经 南北朝
刘徽圆周率
注》地理
东晋
孝文帝迁都洛阳,鲜卑与北方民族大融合 淝水之战;王羲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隋 隋文帝隋炀帝时期设三省六部,科举制,废除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开凿大运河;安济桥

日本明治维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美西战争 1898 年美国夺取西班牙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
苏伊士运河 1869 修建连接亚洲与非洲
1914-1918 年;同盟国和协约国;

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斐迪南大公刺杀萨拉热窝事件一战导火线;凡尔登战役“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美国参战和俄国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科举制考四书五经“八股文”;《永乐大典》;李时珍;传教士利玛 明 窦科学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霞客考察石灰岩地貌;李自成起义,提出均田免粮
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设置台湾府;乾隆《四库全书》;班禅册封制度;康乾盛世止于白莲教起义;清朝文字狱最多; 1839 林则徐虎门销烟;1841 第一次鸦片战争,关天培、陈化成抗英将领,签订《南京条约》;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太平天国运 动起义,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1860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领土 清 最多。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代表人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张之洞《劝学 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左宗棠创办中国最早的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1894 年甲午战争, 郑世昌,“旅顺大屠杀”,签订《马关条约》 。光绪皇帝戊戌变法,康有为“公车上书”,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900 英俄日美德法意奥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 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1894 孙中山建立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1905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武昌起义;1911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张作霖。 詹天佑京张铁路;严复《天演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工 1915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919 五四运动,巴黎和会,新文化运动,要求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 业 力争还我青岛”。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文 1921.7.23 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 广州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合作开始。 明 1927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秋收起义毛泽东;1934-6 红军长征 时 期 1931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冯玉祥、吉鸿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一•二九运动“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1937 七七事变,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战争;李宗仁台儿庄大战粉碎日本速战速决计划;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美国记者史沫特 莱、埃德加•斯诺;彭德怀“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军队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杨靖宇东北反“围剿”;1945.8.15 抗战胜利, 9.3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美国独立战争、波斯顿来克星顿枪声、杰斐逊《独立宣言》、总统华盛顿;林肯南北内战:资产阶级革命、解放黑奴、《宅地法》 姐
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三个等级,教士、贵族、平民和资产阶级;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们生来是自由的,权利是平等的;私 革
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废除君主制度;最伟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雅各宾派领导人罗伯斯庇尔;拿破仑雾月政变;莱比 命
次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光荣革命,《权力
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 资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手工厂到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过度;凯伊飞梭纺织业、卡莱特水力织布机、瓦特蒸汽机、史蒂 产 芬孙火车机车,富尔敦轮船。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姐
用马克思主义国际联合,列宁领导;1922 年苏联成立;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案》资产阶
级政府开始大规模干预经济;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史
1939-1945 年,反法西斯同盟和轴心国
法西斯进攻,英、法、美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1939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941 年德军袭击苏联,标志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