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合集下载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导学案一、背景简介在近代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经历了多次列强的侵略和入侵。

这种侵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和反抗精神。

这个导学案将帮助我们了解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以及对未来中国发展的启示。

二、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此导学案,学生将能够: - 理解中国近代史中列强的侵略和入侵的背景和原因; - 了解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利益所展开的抗争和斗争; - 总结历史经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学习内容3.1 列强侵略的背景和原因•中国的封闭政策和落后的科技水平•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中国的吸引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中国领土的割让3.2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斗争•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3.3 历史经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启示•自强不息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团结和反侵略斗争的坚持•领导力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四、学习活动4.1 小组讨论(25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 你认为列强为什么对中国感兴趣? -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怎样的意义? - 你认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学到了哪些宝贵的历史经验?4.2 视频观看(20分钟)观看与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相关的视频,例如《庚子国恥》等。

观看后,学生可以写下观后感或者进行课堂讨论。

4.3 个人写作(30分钟)要求学生就以下话题写一篇短文(不少于300字): - 列强的侵略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你认为中国人民的抗争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4.4 学生展示(20分钟)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所写的短文。

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

五、总结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发展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这将有助于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和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中国历史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教案

中国历史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教案

中国历史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教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教案名称:中国历史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目的: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入侵的历史背景、主要事件及中国人民的抗争反应,从而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的国家命运和民族精神。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标考纲】【课程标准】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考试大纲】(1)1840年至l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2)1840年至l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3)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历史地位。

【高考回眸】【考情分析】①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落后挨打的屈辱史。

造成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之一,就是列强对中国持续不断的侵略。

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讲,非常适合对考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比较容易考查学生的历史阐释能力等,因此,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这部分内容。

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仍然是今后命题的重要考点之一。

③日本侵华问题近几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后出题的可能性很大。

④在复习时应注意把中国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放在世界形势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即把中国近代史与世界近代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会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应对策略】本专题内容集中在侵略与反侵略这条线索。

在客观上要统揽整个专题知识结构,重点抓住四次大的侵华战争。

在微观上,具体分析某次侵华战争时,应该抓住两条线索:一是列强侵华史实及罪行,二是中国军民反抗史实及结果,进而再分析败因或胜因,及其危害或影响、教训、启示等。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列强接连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以下是本人为你整理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到你。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设计涉及课程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单元综述: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趋激化,中国人民在国势日益沉沦中开始了顽强的抗争……考试说明: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知识能力:1、了解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理顺各事件之间的关系;2、能够结合地图,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3、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不屈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和崛起的推动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2、树立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意识、认识维护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

重点: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的掌握;对列强的侵略所造成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理解。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

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案.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2.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列强侵华的史实鸦片战争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概况:1840—1842年英国发动,强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影响:打开了中国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概况: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给英国。

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概况:1894—1895年日本发动,强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概况:1900—190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等八国发动。

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地位: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日《马关条约》时间:1895年内容: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①《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

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invasion of the gre at powers and the resistance of the Chinese p eople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了解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记住虎门销烟的时间及意义;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掌握《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比较战前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情况,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内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在讨论鸦片输入的危害、总结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较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了解迅速发展中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怎样把侵略矛头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没落的中国。

使学生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从而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通过揭露鸦片贸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作为毒品对吸食者身心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从而自觉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和牢记西方列强的侵略跟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第6课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案

第6课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案

第6课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教学案上课时间:月日总第课时课型:教学目标: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重点: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列举,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教学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过程:一、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爱国军民英勇斗争的事迹鸦片战争:林则徐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虎门炮台关天培奋勇杀敌,英勇献身。

广州北郊三元里爱国绅民的反侵略战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反侵略精神。

浙江定海战役中,总兵葛云飞拼死报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沽炮台的爱国将士英勇抵抗英法联军,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

甲午中日战争:平壤战役中的清军将领左宝贵;黄海大战中的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邓世昌,英勇抵抗,壮烈殉国。

二、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

三、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英勇抗击侵略,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各个民族,各个阶级、阶层都不同程度地投入到这场反侵略、争独立、求富强的运动中来。

而且,随着军民思想认识、觉悟的提高,斗争由自发性为主逐步扩展到自觉性(理论指导)为主,最后谱写了抗日战争全民抗战的民族史歌。

巩固运用1.1840一1949年中国百年历史发展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A.建立民主政治和实现工业化B.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近代化C.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人民民主D.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和实现祖国统一2.中国近代史上,帝国主义未能瓜分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同中国封建势力的矛盾C.义和团运动对侵略势力的打击D.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3.最能体现义和团运动局限性的口号是A.“最恨和约,误国殃民” B.“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遮住天”C.扶清灭洋D.“洋人逐回外国去,免得割据逞其能”4.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奇佩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复习教案一、【单元概述】1、整体感知历史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覆亡期间经历了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北洋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2、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及对中国的严重影响,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断抗争使中国免于亡国的境地二、学习目标1、能掌握近代外国略强对中国的四次侵略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具体事实以及《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具体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能知道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两半社会的深渊。

3、学习重点:条约的具体内容及从条约中得出中国沦为两半社会的深渊。

4、学习难点:中国是如何沦为两半社会的深渊的基本线索。

三、反馈练习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

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这说明马士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C 、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美国B、法国C、英国D、西班牙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教案)
2015年石












(专题复习)
坪地场中学龙江 2015年3月27日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专题复习)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整理比较:《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概括归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及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讨论、对比等方法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

⑵分析比较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学习清朝中后期的历史,可以感受到清王朝的荒淫和腐朽,英法列强"坚船利器"的强大威力,从而让学生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⑵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民族英雄",认识到为什么林则徐、邓世昌、左宗棠等受到后人的崇敬。

在当今社会中,怎样做一个"英雄"。

【复习要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难点:中国近代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中国代近是一个屈辱的近代,受到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复习内容】
一、列强的侵略(学生自达目标)
鸦片战争(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法战争(1883-1885)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鸦片战争
原因
根本: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过程
开始: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将领: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等
结果:中国大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英国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

过程
开始: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
条约:《天津条约》开汉口、南京等
《北京条约》割九龙司
罪行: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过程
开始:1894年
战役: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服毒自杀——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因:中国人民的反帝风潮 (义和团)
时间:1900年
国家:英、法、俄、德、意、奥、日、美
统帅:西摩尔(英国)
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教师总结性讲解:略
二、中国人民的抗争(学生自达目标)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
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 1860---1862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76
黄海海战 1894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900
三、三个主要不平等条约比较表(学生自达目标)
四、【总结巩固】
复习完本单元的内容,我们知道中国的近代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我们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独立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要想不挨打,就必须要强大,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点什么?我们该怎么当好国家的主人翁?
五、课堂练习(略)
六、课后反思:
条约名称 内 容 危 害
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派驻领事;中国征收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马关条约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和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放工厂;产品远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大大
加深
辛丑条约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加上利息,共9.8亿多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违者处死;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各炮台,允许帝国主义
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等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