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A2. 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主要承担哪些职责?A. 记录和整理文书B. 管理国家财政C. 军事指挥D. 法律制定答案:A3.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认为是秘书工作的代表人物?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答案:C4. 秘书工作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A. 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B.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D.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答案:A5. 当代中国秘书工作的特点是什么?A. 以文书工作为主B. 以行政管理为主C.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D. 以服务领导决策为主答案:D二、填空题6. 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密性、准确性、及时性7. 秘书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文书处理、会议组织、信息收集8. 秘书工作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决策执行三、简答题9. 简述秘书工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情况。

答案:在古代中国,秘书工作主要体现在宫廷和官府中,负责记录、整理和保管文书,以及协助处理政务。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秘书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秘书人员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得到提升。

10. 阐述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答案:现代中国秘书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以及对秘书人员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秘书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与国际秘书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四、论述题11. 论述秘书工作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

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选择:宰:商代是国王的专职厨师;西周时,周王让宰掌管宫廷事务,成为宫廷秘书首领,相当于王宫的办公厅主任。

纳言:传说中舜当政时“十二官”之一,职责是“出纳帝言”,是一种上传下达、出纳君命的官员,是典型的秘书官职,故有的史家称纳言为舜的秘书长。

秩中:是传说中秩宗:秩宗是传说中尧、舜两王都设置的官职之一,其执掌是司典宗教祭祀,夏代也有,主持最重大的祭祀活动。

判署签押制度(公文主官签发制度):公文需由主官签名或画押才能生效,现代文书学称之为“签发”,古代称为“判署签押”。

引黄、贴黄制度:引黄——就是在文书的封皮和文书之前,写出文书的主要内容或时间、地点。

贴黄——就是将诏敕有所改动的地方,或秦状意犹未尽,写在另外一块黄纸上,并贴在诏敕上面。

(非原文)公文票拟(拟办)制度:票拟,即秘书部门首先对题奏文书进行阅读,并在一张专用纸签上拟出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再转呈皇帝定夺,这种做法类似于今天由办公室主任在公文处理单上写上“拟办意见”。

甲骨文书:“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

甲骨文即刻写在甲骨和兽骨上,用来记录占卜和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他又称“卜文”、“贞卜文”、“卜辞”。

由于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殷商的废墟,所以又称“殷文”、“殷墟文字”“殷墟书契”金文文书:在我国历史上,青铜器一直从商周沿用到西汉,大约有一千五六百年历史。

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因为加进了一定比例的锡,浇铸出来的成青灰色,故称“青铜”。

用青铜铸造的器具,则为青铜器。

而铸刻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就称作“铜器铭文”,简称“金文”。

简牍文书:指刻在竹简或木片上的文书。

金腾之匮:把重要文书档案放置于金属带子捆缚的匣子之中。

甲库:唐时实行科举取士,参加省试和选试者,其职名、履历、考绩、授官情况,都有详细的记载,形成大批人事档案,当时叫做“官甲”、“甲厉”“甲敕”,甲库就是专门保管他们的档案库。

“急递铺”制度:“急递铺”专门传送军务文书。

秘书考试复习资料

秘书考试复习资料

秘书复习资料模块一一、秘书的来由与定义来由: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最初的涵义不是指人,而是指物:一是宫中秘藏之书。

二是指用隐语预卜吉凶或未来做出预言的。

东汉恒帝时,秘书一词开始用作官员职务名称。

东汉曹操设秘书令。

(1)曹操所设秘书令,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于现代秘书一词涵义基本相同的古代秘书官职。

(2)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下设秘书处。

定义:所谓秘书,是指组织或主管的助手,其任务是在认可的职权范围内,提供辅助工作与综合服务,并能运用办公室的工具设备,从事组织与主管指定的行政性任务的人员。

二、秘书工作的原则基本原则:准确、迅速、求实、保密。

1、准确,是对秘书工作质量的要求。

2、迅速,是对秘书工作效率的要求。

3、求实,是对秘书工作的基本要求。

4、保密,既是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也是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秘书工作的内容广义的秘书工作即秘书部门的工作,也称办公室工作;狭义的秘书工作是指由正式秘书部门的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即人们通常说的秘书业务工作。

广义的:第一类,事务性工作;第二类,管理性工作;第三类,沟通支援性工作。

四、秘书工作的特点1、从属性;2、被动性;3、事务性;4、综合性。

五、秘书工作的作用1、枢纽作用;2、参谋助手作用;3、形象作用;4、创造时间作用。

23页案例的思考题一、秘书应具备的知识素养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相关知识。

二、秘书应具备的能力1、表达能力;2、领悟能力;3、办事能力;4、沟通能力;5、信息处理能力;6、操作能力。

模块二微观环境一、办公室环境的种类及对秘书工作效率的影响1、空间环境;2、视觉环境;3、听觉环境;4、空气环境;5、健康与安全环境。

办公室环境对秘书工作效率的影响从以下三点说明:1、作业方面:办公环境的秘书人员的器官功能、知觉感受、体力消耗、心理反应都有直接影响。

2、生理方面:环境变化必然会引起生理变化。

办公环境不适宜,会增加秘书的体力消耗,体力消耗过多则容易疲劳,使工作兴趣减低,兴趣低了,工作效率也随之下降。

中国秘书史复习大纲

中国秘书史复习大纲

中国秘书史复习大纲一、题型1、选择题(1~5为单项选择,6~10为多项选择)2、判断题(10个,每小题一分)3、名词解释(4个,每个5分)4、简答题(3个,每个10分)5、材料分析题(2个大题,每个5分)二、复习大纲1、“秘书部门”或“秘书机构”的涵义:指各级各类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中区别于具体业务部门的综合办事机构。

办公室——基层机关或较小的企事业单位办公厅——较高层次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政策研究室、信访办公室等亦属于秘书机构。

2、秘书的涵义是提供辅助管理、综合服务的人员。

具有参谋性、助理性的人员可以进行办文、办会、办事、协助、综合、参谋的高级人员。

3、现代秘书机构层次(1)、初级秘书工作业务特点:一是工作内容一般是日常事务,二是工作性质大多是操作性工作。

(2)、中级秘书工作业务指的是既有操作性又有辅助管理性的秘书工作。

①、工作内容:办文、办会、办事、沟通处理信息、综合协调等工作。

②、特点:操作性与管理性相结合。

经常性与机变性相结合。

业务活动的综合性与工作技能要求的专业性相结合。

(3)、高级秘书工作指的是秘书处长、办公厅主任、助理、高级领导人的秘书以及官员秘书从事的工作,充当近身高级助手。

起到组织、协调和指挥的作用。

特点:①、地位上:在重要领导人身边充当具有一定职位的高级综合参谋助手。

一般领导人大多没有配备这样的参谋助手。

②、职责上:在处理行政事务中主要是辅助管理,并承担一定范围的管理职责。

如:秘书官员、秘书部门负责人,均是如此,重要领导人的专职秘书,经领导授权后也有一定处理日常事务的管理责任。

③、职权上:在决策过程中能够参与决策或在一定范围内拥有相对独立的决策在决策实施中拥有一定的指挥、价调、监督、控制权。

4、公务文书的含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并使用的各种文书。

注:私人文书:个人、家庭、家族等在办理私事,即非公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应用性文字材料。

5、中国古代对秘书人员的要求(1)、政治忠实可靠;(2)、职业道德实事求是;(3)、学识才能真才实学;6、社会组织领导集团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

中国秘书史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答案:B2. 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魏晋南北朝答案:C3. 古代秘书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记录和传递信息B. 起草和审核文书C. 管理档案和资料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秘书人物有哪些?A. 司马迁B. 班固C. 王羲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秘书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A. 辅助决策B. 协调沟通C. 信息管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秘书工作的现代职能包括哪些方面?A. 决策支持B. 信息处理C. 公文写作D. 会议组织答案:ABCD2. 秘书工作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辅佐君主B. 管理政务C. 记录历史D. 文化传播答案:ABCD3. 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包括哪些内容?A. 忠诚守信B. 公正无私C. 保密守密D. 服务至上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秘书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

(错误)2. 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错误)3. 秘书工作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是记录和传递信息。

(正确)4. 秘书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仅限于辅助决策。

(错误)5. 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不包括保密守密。

(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秘书工作在古代社会中的主要职能。

答:秘书工作在古代社会中的主要职能包括辅佐君主、管理政务、记录历史和文化传播等。

2. 简述秘书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职能。

答:秘书工作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职能包括决策支持、信息处理、公文写作和会议组织等。

五、论述题1. 论述秘书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答:秘书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职能的扩展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在古代,秘书工作主要围绕辅佐君主和记录历史展开;而在现代社会,秘书工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涉及决策支持、信息处理、公文写作和会议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专业领域。

《中国秘书史》全套课件

《中国秘书史》全套课件

知识点: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 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 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这是基本可 以断定的。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 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 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 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 现后才可能产生。
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 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
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又 一个社会条件。
第一节 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
二、社会组织领导部门的形成 • 无领导
原始人群 • 无领导部门
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 秘书最为相近。
史官
(二)史官的来源
贵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代代世袭原因:
第一,由于奴隶社会 等级森严,贵族和奴隶 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二,史官的职掌需
要有广博的知识、专门 的业务技能
贞卜史官 祭祀史官 作册史官 记事史官
第三节 形成于殷商
二、中央秘书机构 史寮诞生
主官称太史,下 隶有层次不同、职掌 各异的史官
(二)调查情况的上报程序 (三)调查地域和延续时间 (四)调查内容
三.社会调查制度的意义
思考题:
1.简述两周中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4.分析“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中国秘书史》
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

中国秘书史1-9章重点内容

中国秘书史1-9章重点内容

中国秘书史1-9章重点内容中国秘书史第一章一、秘书工作的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一是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分;二是有了文字和公务文书。

二、原始文字的演进:1、原始文字的演进的过程:距今约6000年前,西安半坡等仰韶文化遗址中陶器符号。

距今约4500—44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文。

距今约4200年前,发现原始社会末期的甲骨文。

2、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有原始文字的史证:《后汉书祭祀志》“自五帝始有书契”《周礼春官》中有属外史,专掌保管三皇五帝之书。

上古政治文件的汇编《尚书》,收录的文件起自《尧典》,尧、舜言行的记录。

三、有关秘书活动的记载:皇帝左右有不少史官。

《史记》、《汉书》说仓颉是皇帝的史官,执掌记录言行。

尧在位时,曾于庭前设置“进善旌”。

又据舜的建议,设“诽谤之木”。

四、国家建立1、关于我国国家形成时间的多种说法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约4500年以前)龙山文化中晚期(约4500—4400年前)尧舜时期:禹时期(约4100多年前);夏朝(约4100年前)商朝(约3700年前)西周(约3000年前)2、多数学者认为,夏朝是我国国家的起始,理由如下:?据《礼记》中描述,禹死以后,由“大同社会”进入“小康社会”,出现了私有财产和人剥削人、奴役人的现象。

?考古证明,河南二里头文化遗址是夏文化遗址,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夏朝的国都。

四、夏朝的文字和公务文书:1、夏朝的文字距今约4000多年的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陶文,已经是较为成熟古文字。

不少专家认定,这就是夏朝的文字。

2、夏朝的公务文书《尚书》中的《甘誓》《征》、《汤誓》。

五、商朝的史官1、史官的分工与民目商朝的史官大致可分为四类:(1)贞卜史官。

有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科写卜辞。

商朝的占卜史官又分为巫和史两种,前者偏重鬼神,后者偏重人事。

(2)祭祀史官。

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天室的祭祀事务。

(3)作册史官。

有乍、乍册右史等名目。

自考“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四)

自考“中国秘书史”复习资料(四)

106.中共秘书处的具体职责:会务⼯作;⽂书处理;⽂件材料的管理;负责保密⼯作;负责交通⼯作;负责会计⼯作;主编秘书处的通讯;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秘书⼯作 107.⾸长专职秘书的职责:⾸长秘书除了起草⼀些⽂件,处理⽂件,负责会议记录以外,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他们还承担以下⼯作:为⾸长搜集各种⽂件材料,以帮助⾸长决策;为⾸长搜集各种书报刊物,供⾸长了解形式。

誊抄⾸长起草的⽂件。

管理机要⽂件 108.建党初期的⽂书⼯作制度:中国共产党第⼀次全国代表⼤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从此党中央机关逐步建⽴起⽂书⼯作制度。

1.1923年中共中央执委会制定了党内⽂件由委员长和秘书签发的签发制度2.中央机关设置了⽂件底稿薄,收发外呢件登记薄以及⽂件材料保管薄,建⽴了⽂件的收发登记及保管制度3.建⽴了⽂件分发制度,规定各种收到的⽂件全由秘书处分配4.建⽴了⽂件传阅制度,规定党内⽂件全由秘书处分配 109.中国共产党早期常见的公⽂⽂种有:决议案,这是党的⽅针,政策性的权威⽂件。

宣⾔,是党及其领导的群众团体阐述政治主张,揭露敌⼈阴谋,公布⽅针政策⽽使⽤的⽂种。

纲领,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群众团体概述⾃⼰的政治纲领,奋⽃⽬标,组织原则的⽂种。

章程,是颁布组织规程的条例⽂种。

通告,是上级发给下级的指导性⽂件。

报告,是下级向上级汇报⼯作,请⽰问题的⽂种。

组织法,是党和群众团体内部⽤以规定机构序列等⽂种。

请⽰信,是上级对下级作⼯作指⽰时是使⽤的⽂种。

会议记录 110.建党初期的⽂件保密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成⽴初期,在地下⽃争的环境中,为了保证⽂件的机密性,党建⽴了⼀套⽂件保密制度。

1.⽂件的密写技术,就是将机密⽂件⽤⽜奶,碘酒,⽶汤等特制的药⽔书写在⽩纸,书刊,器⽫上。

收件⼈收到⽂件后,⽤特制的药⽔洗出字迹。

2.⽂件材料的伪装。

为了安全传递,保管,使⽤秘密⽂件,秘书部门采⽤商品化,教科书式⼩说式的⽅式来伪装⽂件材料3.⽂件传递中的保密 111.中央办公厅领导⼲部的分⼯:1.中央秘书长,是党中央领导,主官中央办公厅,负责书记处机关的其他⽇常重要⼯作2.中央办公厅主任,领导秘书处,中直管理局,中直机关党委,协助秘书长管理⾏政事务,负责将中央决定向基层传达,管理中直机关的财政⼯作3.秘书处处长,管理机要处的⼯作4.秘书处副处长,兼任总务处处长,负责中央办公厅的⾏政事务⼯作 112.解放区政府秘书厅各部门的职责:1.秘书处,负责秘书厅承担的⽂书处理,⽂电管理,⽂件传递,鳝印,收发分配和承担会务等⼯作2.调查研究室,负责政策的研究和重⼤事件的调查3.新闻发布室,主要负责通过报刊发布⽅针政策性的⽂件或重⼤的消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秘书xx复习资料一、古籍中“秘书”的含义:指xx的xx之书。

指谶纬图录等类书。

指官职名称。

指官署名称。

我国最早从事具有秘书性质的工作人员称“史官”,我国最早的朝廷秘书机构是产生于商末周初的“太史寮”。

二、据《辞海》中秘书的定义我们宜将历代秘书的工作范围划定为:1、记录帝王、长官言行、这么回事,拟制、处理文书,保管档案。

文书工作是秘书工作中最早出现也是最主要的业务。

2、了解下情、传达命令、起上通下达作用。

3、接待吏民上访,向皇帝或长官汇报,并向上访者传达处理结果。

4、处理官衙内日常事务及交办事项。

三、xx秘书xx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中国秘书史”是研究我国历代秘书工作现象和规律的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历代秘书机构、历代秘书人员、历代秘书工作制度。

历代秘书人员——包括他们的来源、培训、选拔任用、考核监督、素质和优良传统。

历代秘书工作制度——包括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公文文体、信访制度、保密制度、社会调查制度等。

历代秘书机构——即历代各级各类秘书机构的设置、智能、地位、作用和演进过程。

中国秘书史的任务是在搜寻到翔实史料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力求勾勒历史上的秘书工作的概貌,研究其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古为今用,为做好现实秘书工作服务。

要学好“中国秘书史”这门课程,需要打好两个基础、掌握两种方法。

两个基础是指掌握秘书学、历史学专业。

两种方法是指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逻辑推理的方法。

秘书工作的产生需要两个社会条件,即有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文字与公务文书。

古籍记载黄帝左右有不少史官。

例如,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执掌记录言行。

后来有人将他说成左史,偏重于记事。

孔甲是黄帝的史官,“主书史之流”、“执青纂记”。

大挠、沮诵、隶首、宾成“皆黄帝史官”,可见,在黄帝时代,史官不少。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

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是否形成。

商朝的史官名目众多,有十几种,被分为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1、贞卜xx:有占卜、多卜等名目,负责占卜、解释“卜兆”(即神意)、刻写卜辞。

贞卜史官在商朝这种神权统治中,实际上参与了军国大政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辅助商王朝的决策,实施神权统治,是商王的高级助手。

2、祭祀xx:有祝、多尹等名目,负责商王室祭祀事务。

祭祀是商王朝头等大事。

祭祀的对象有四类:天神、地、人鬼、物魅。

天神包括日月,星辰、风雨。

地,包括山川、海河。

人鬼,包括祖先、圣贤、功臣。

物魅指各种精怪。

祭祀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庇护。

职责类似于现代大会或典礼上的会务人员。

3、作册xx:称乍、乍册右史等,职责相当于现代起草重要公文的文字秘书。

4、记事xx:有史、卿史等名目。

他们主要承担文书档案工作。

这四类史官中,占卜史官和祭祀史官占多数,地位较高,带有宗教色彩,所以有的学者称他们为宗教官,就作用而言,占卜史官偏重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处理事务。

其中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最为相近。

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增加,国事日趋繁忙。

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数量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而又相互配合,从而有效地处理的各方面事务,这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测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它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

甲骨文: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

占卜即在甲骨钻一小洞,用炭火炙烤,使之因受热而显出各种形状、走向的裂纹,称之为“兆”,被视为天的示意。

甲骨文书的认定:前辞——某日某人xx问,xx姓名。

命辞——xx问何事。

占辞——“兆”显示的答案。

验辞——日后是否应验。

从内容来看,它以记录商王活动为中心,并出现了类似请示、报告的上行文。

它初步具备了文书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两周的秘书工作太史寮的五史:xx的特点:1、宗教色彩由弄至淡2、xx的分工、分层由浅至xx3、产生了职业道德4、形成了职业个性5、文化素质优秀xx衰落的原因:春秋后期,诸国的政权机构逐步扩大,秘书机构和官职也随之冲破礼治制度束缚,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为史官地位的衰落,新秘书官职的出现,大批士加入秘书队伍。

“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荣誉。

写在单片竹片上的称竹简,也称简册、汉简、简册、杀青;刻在单片木片上的称“版”,写上字称“牍”。

先秦时期,使用最多的是简牍文书,它一直沿用到西晋桓温帝后才被废止。

2、第三章:xx的秘书工作简述xx中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作为政府的中枢机构,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为辅。

汉初,政体沿袭秦制,到武帝时,对政体开始实行变革,中央政府的机构也随之演进,这一演进经历的阶段:1、削弱相府,起用尚书,而后设立尚书台2、尚书蜀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的形成,开始将丞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使它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其首领颇受皇帝信重,不少人由此职位升任为丞相。

3、尚书台取代相府4、尚书台的结构及地位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

一旦此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的皇权,皇帝就对其进行抑制。

削弱,或直接将其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

这种现象自西汉武帝始,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成为一条规律。

我们称之为“膨胀——回位”现象。

xx,皇帝中的宦官秘书主要有:中常侍——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出人宫廷,侍从皇帝,传达诏令,掌管机要文书。

侍中——为列侯至郎中的加官,往来殿中奏事,后被提为“切问近对”的侍从顾问,能“喻旨公卿、上殿称制,秉陪见”,品级虽低,权利不小。

黄门侍郎——又称给黄门侍郎,侍从皇帝,传达诏令。

武帝时,曾设中书令,负责起草、传宣诏命,掌管机要,也多以宦官充任。

秘书官吏的考核制度;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吏民,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

“凡为吏之道,必静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

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

“五善”:“忠心敬上”,就是忠顺于朝廷,尊重上司;“清廉xx谤”,就是xx,任劳任怨;“举事审当”,就是处理政事要谨慎、妥当;“喜为善行”,即多做好事,利国利民;“恭敬多让”,即谦虚为事、诚恳待人;“五失”是:“夸以Zhi”,即防止夸夸其谈,滥唱高调而不务实;“贵以大”,即防止好大喜功、不实事求是;“擅制割”,即防止独断专行、飞扬跋扈;“犯上弗知害”,即防止犯上作乱、目无法纪;“贱士贵贝货”,即防止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只重视钱财。

公文文体:秦朝建立后,xx提出建议:“命为‘制’,令为‘诏’”,臣子向皇帝上书、呈文统称“奏”,获得秦始皇允准。

从此,制、诏成为皇帝发号施令的专用公文文体,奏则成为臣子呈皇帝的专用公文文体。

第四章:xx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王朝更迭频繁,小国林立,割据称雄,各政权机构的名称不一,相应的秘书机构也称呼各异。

但是,仔细梳理史料,仍可以追溯这时的秘书机构演进的过程,其基本线索是:以中书省取代尚书台机要秘书的职能,尚书台转化为起执行作用的政府机构,设门下省分散中书省之权,初步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中央机构。

xx设立秘书令、秘书丞曹操为了培植私人势力,进一步削夺东汉王朝的残余势力,创立了秘书令这一官职,下配备秘书左丞、秘书右丞两官职,组成一个秘书机构,负责收发、处理奏章文书,拟制传发敕令,以取代尚书台的职责。

秘书令、秘书左丞和秘书右丞遂成为我国历史首次出现的名实相副的秘书官职。

五害:私结朋党,专事讥毁、打击贤能之士者;生活奢侈、哗众取宠;妖言惑众、欺诈视听者;专门搬弄是非、为一己私利而兴师动众者;只顾私利、暗中与敌人勾结者。

参署:违覆、直言、进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秘书制度是自曹丕时起始的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原意是为了网罗天下贤士,为国所用。

然而,它很快就演变成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官都由门第显赫的世族担任,这些人垄断各级政权,而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只能充任僚属和低级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五世族”的状况。

这一腐败制度使大量人才受到压抑、埋没,使历史的残渣泛起,世袭制全面复辟。

一文一事制度——即一件公文只直叙一件事,不同的事由不混于一文。

此制度有效的防止了行文的关系错乱,提高了公文的针对性、时效性,加速了公文的运转。

第五章:隋唐的秘书工作隋文帝时,定制内史省取旨,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配合,互相制约,以掌管国家大致。

1、内史省2、门下省3、尚书省秘书官吏的素质:唐朝的秘书官员素质颇高,在以下几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1、文化修养很高:隋唐以科举考试取士,促进了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为秘书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奠定了社会基础。

2、尽心尽职,严守制度:唐代的秘书官员大多对工作认真负责,能严格遵守秘书工作制度。

3、应变能力强:隋唐,尤其是唐朝秘书xx应变能力很强。

第七章:xx的秘书工作辽境内民族众多,为了适应统治的要求,其中中央政府分为“辽官”和“汉官”两大系统。

“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辽官系统称为“北面官”,汉官系统称为“南面官”。

北面官治理契丹居民,系根据契丹族原有制度设立。

南面官治理民族居中,系辽占据部分中原地区后,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的。

统治中枢设在北面官。

北面官的各级机构又分为北院、南院,如南、北枢密院,南、北相府,南、北大王院,南、北宣徽院等。

见习秘书吏员的1、大批弃学少年为见习吏员2、由吏员的子弟充任3、由被开除的吏员充任元代公文一般用蒙文、回回文、汉文拟制、颁发,凡用一种文字拟写毕,由专人翻译成其他文字,再予以缮写。

第八章:明朝的秘书工作明朝中央秘书机构主要有内阁、六科、通政司、司礼监、文书房。

内阁设有两个专职秘书机构:中书科——中书舍人的职责仅为缮写正本、誊抄副本,事毕后立即离开,所以其官职虽与唐朝的中书舍人相同,而职权和地位却大大下降,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