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1500r/min和1000r/min。
(工作机)卷筒所需功率
Pw
Fv 1000
KW
所需电动机功率(计算功率)
Pd
Pw
总效率
总效率
122234卷筒
电机功率可选 1.5, 2.2, 3, 4, 5.5 ,7.5KW等 设计时采用计算功率Pd
4.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1) 分配各级传动比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课程 设计要点
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 . 设计计算
1. 设计任务书
2. 传动方案工作是否可靠,是否
满足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工艺性好,成本低,使用和维 护方便等要求。
3. 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如Y132M-4, 电机转速可选
• 7. 键连接的选择及计算 • C型键只用于轴端; • A型键可用于轴端和中间轴段; • B型键应用较少。 •
• 8.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
• 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传动可选角接触球轴承 或圆锥滚子轴承,计算时,必须考虑内部轴向力。
• 初算轴径→估算轴承内径→试选中系列或轻系列 轴承→初选轴承型号→寿命计算→最后确定轴承型 号
2. 密封槽结构P143, P145.
3. 轴零件工作图
4.齿轮零件工作图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6. 轴的设计计算 • 先按扭转强度估算轴颈,计算出的轴径为轴的
最小处直径,一般为输入或输出轴外伸端处直径。 若该轴颈处有键槽,当有一个键槽时,轴颈增大 5%;当有二个键槽时,轴颈增大10%后圆整。 • 轴的强度验算只有在完成轴的结构设计后才能 进行。 • 计算一根轴,分别按弯扭合成强度条件和安全系 数法进行校核。
武汉理工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专科)(新)实践报告

第一部分: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1.1 武汉理工大学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是专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完成,让学生深入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掌握课程所学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实践中。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实施过程2.1 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项目选题、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总结等环节。
2.2 项目选题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生产运作管理方面的实践项目,比如工厂生产线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等。
2.3 项目计划阶段,学生需要对选定的项目进行详细规划,包括项目目标、工作计划、资源调配等内容。
2.4 项目实施阶段,学生根据项目计划进行实际操作,实施项目,并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2.5 项目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对项目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实践项目积累经验。
第三部分:课程设计的目标达成与效果评估3.1 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完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生产运作管理理论和方法,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3.2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交流协调能力。
3.3 通过项目实施的结果总结,学生可以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4 效果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课程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通过多方评价来检验课程设计的实际效果。
第四部分:结语通过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设计的实践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实践项目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完善课程设计,推动更多的实践项目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评台和机会。
第五部分:实践项目案例分析5.1 一个成功的实践项目案例是学生团队选择了某工厂的生产线改进作为项目内容,他们对工厂的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调研,并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生产线效率低下、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武汉理工大学Matlab课程设计

2.1.4 题目总结 在 MATLAB 中,已经默认定义了很多常用函数,这些函数基本能 满足我们的操作,学会如何调用这些函数,才能更好的利用
5
MATLAB 这个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 2.2 画出衰减震荡曲线 y e (3t ) cos(t / 5) 及其他的包络线 y 0 e (3t ) ,t
的取值范围是[0,6 ]. 2.2.1 理论分析 利用 plot(x,y)函数可以方便的实现曲线绘制,同时应该注意定义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常数 e 为底的函数表示为 exp(x)。 2.2.2 程序代码 t=0:0.1:6*pi; y=exp(-3*t).*cos(t/5); plot(t,y); t=0:0.1:6*pi; y=exp(-3*t); plot(t,y) 2.2.3 运行结果 %先声明 t 的取值范围; % y e (3t ) cos(t / 5) 的表达式; %生成衰减振荡曲线; %t 的取值范围; %包络线 y 0 e (3t ) 的表达式; %生成曲线;
4
2.具体题目设计、实现及分析
2.1 计算 y1=
2 sin( 0.5 ) 1 6
和 y2=
3 cos(0.5 ) 1 7
;
2.1.1 理论分析 本题直接在命令窗口里输入命令即可, π在 MATLAB 中表示为 pi, 根式函数为为 sqrt(x)。 2.1.2 程序代码 y1=2*sin(0.5*pi)/(1+sqrt(6)) y2=3*cos(0.5*pi)/(1+sqrt(7)) 2.1.3 运行结果 %计算 y1; %计算 y2;
2.4.1
8
定义 X 取值范围,且每隔 0.2 取一值; 函数 Y 的表达式; 作出 Y=X*的图像,定义横向为 X 轴,纵向 Y 轴,并且将标 题设为 y=x*exp(-x); 2.4.1.2 运行结果 程序作用为绘制一条表达式为 y=x*exp(-x)的曲线。
武汉理工大学专业教育课程设计

专业教育课程设计报告─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去年九月,怀着无比激动和憧憬的心情迈入了武汉理工大学的校门。
大学生活也正式开始,从此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如今已过去一年有余,求学的期间经历了很多,收获了很多。
以下是自己对专业方面的认识和感想。
1.对专业的最初认识1.1 高中时对计算机及专业的认识:自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学院诞生以来,短短的60几年,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惊人,不仅运算速度越来越快,而且体积也越来越小。
计算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
自中学开始就对计算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一些常用的软件如:腾讯QQ、迅雷、酷我音乐盒等;特别是经常看一些科幻电影,以至我对计算机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也是影响我高考填报计算机专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计算机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的进步起着推动作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
计算机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了解更多以前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前景是无限的,可以说未来必定是以计算机为主的时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学好计算机,以后的人生前途也很有希望,所以当时选择了计算机专业。
最开始认为计算机科学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程序设计等方面知识的一个系统的教育体系;计算机技术则主要是针对计算机的应用方面,如实现各种计算机特效、办公、通讯等方面应用。
计算机专业可以学到很多有价值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可以实现自己的计算机梦想。
1.2 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的再认识:自从进入大学以后,通过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导论以及学长们的介绍,对专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技术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 (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
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应用某些学科的知识,而是经过高度综合形成一整套有关信息表示、变换、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武汉理工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如XXX(具体知识点,例如:物理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X(学科特定内容,如:生物进化过程、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等)的特点、规律和实际应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XXX(学科特定技能,如:数学中的代数运算、英语中的听力理解等)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等,搜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观点,培养批判性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将所学知识与国家发展、社会责任相结合,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如:数学、语文、英语等)的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需求,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如下:1. 知识点讲解:- 教材第X章:XXX(具体知识点1)- 教材第X章:XXX(具体知识点2)- 教材第X章:XXX(具体知识点3)2. 实践操作:- 结合教材第X章内容,开展XXX实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 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如XXX,让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 围绕教材第X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2)1课程设计目的 (3)2课程设计设备 (3)3课程设计内容 (3)3.1课程设计原理 (3)3.2实验步骤 (7)3.2.1接线 (7)3.2.2写入实验程序并校验 (8)3.2.3运行程序 (10)4课程设计结果 (10)5课程设计总结 (12)5.1每条机器指令的微程序 (12)5.2课程设计的心得、经验教训及注意事项 (12)5.2.1心得体会 (12)5.2.2经验教训 (12)5.2.3注意事项 (13)参考文献 (13)利用32M×8位设计128M×32位存储器 (14)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5)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XXX专业班级:软件工程ZY1201班指导教师:田小华工作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题目:基本模型机及利用32M×8位设计128M×32位存储器初始条件1.完成《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与实验2.TD-CMA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实验系统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掌握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的微控制器功能与结构特点2.熟悉TD-CMA教学实验系统的微指令格式3.设计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对应的微程序4.在TD-CMA教学实验系统中调试机器指令程序,确认运行结果5.建立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模型时间安排1.第19周周一(6月23日):全体集中讲解课程设计原理与方法2.第19周周一至周五(6月23日~27日):分班实验,调试机器指令程序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签名:(或责任教师)年月日基本模型机及利用32M ×8位设计128M ×32位存储器1 课程设计目的掌握计算机功能模块的原理和关系,建立计算机整机概念。
2 课程设计设备TDN -CM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排线若干。
3 课程设计内容3.1 课程设计原理本次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CPU ,由此构建一个简单模型计算机。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该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模拟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以及对电子元器件及其参数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架、内容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课程设计的整体构架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理论授课、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
其中理论授课部分主要包括模拟电子电路、常用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参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基本概念等方面的知识;实验操作部分则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模拟电路设计、搭建、调试和测试的实践环节;而课程设计则是将前两个环节所得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的电子电路中,完成一定难度的模拟电路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重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设计需求确定、电路原理设计和最终电路实现。
在这三个方面,主要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有:1. 了解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其参数,对于电路中各元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进行深入理解。
2. 了解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在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 熟练掌握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比如赫兹尔电桥法、威恩电桥法、放大器设计等。
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1.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对技术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难点及解决方法在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通常会面临以下难点:1. 对于某些复杂电路元器件参数的理解和掌握。
2. 如何将实验操作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设计中。
3. 如何将策划和设计的工作有效组织起来。
针对以上难点,在设计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1. 积极探索不同的电路元器件特性,加深理解及掌握。
2. 在实验操作前,需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内容,便于将实验中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应用到设计中。
武汉理工大学课程设计DOC.doc

武汉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计题目_______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________能动学院_ 院( 系) _轮机1003班设计者 ______ ___赵强___指导老师______周杰___ __________目录1.设计任务书 (3)2.传动方案设计 (3)3.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4)4.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6)5.轴的设计计算及联轴器的选择 (10)6.键连接的选择计算··················· 1 57.滚动轴承的校核····················· 1 58.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 1 79.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计算 (17)10.设计小结··························· 1 911. 参考资料························ 2 01.减速器的设计任务书1. 1 设计目的:设计带式运输机的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强化训练任务书学生姓名:胡宁恺专业班级:电气1104指导教师:许湘莲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题目:MATLAB 在直流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换路前图示电路已达稳态。
试求i(t),t≥0。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1.用尽可能多的方法(理论计算、MATLAB编程计算、MATLAB建模和仿真)完成计算和仿真;2.报告应对建模、参数设置、仿真模型搭建中使用的元器件所在的工具库、和仿真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可截屏说明实现过程);3.将仿真结果保存至工作空间并用plot指令绘制相应曲线;4.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进行对照,对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分析说明。
5. 书写报告,报告应包括电路分析计算、参数设计、MATLAB建模、仿真及结果分析、结束语、参考文献等部分。
时间安排:2013.7.1-7.7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1)1 题目分析 (2)1.1电路标识 (2)1.2 电路分析 (2)1.2.1 阶跃响应 (2)1.2.2 电路理论分析 (3)2 MATLAB编程与运行 (4)2.1程序编写 (4)2.2程序运行 (5)3 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 (5)3.1 Simulink原理 (5)3.1.1 电阻、电感与电容 (6)3.1.2 电源器件 (7)3.1.3 测量器件 (7)3.2 仿真元件选取 (8)3.3 连接仿真电路 (10)3.4 元件参数设 (10)3.4.1 电阻参数的设定 (10)3.4.2 电源参数的设定 (12)3.4.3开关设定 (13)3.5 Simulink仿真 (14)3.5.1 电路(a) (14)3.5.2 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 (14)4 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摘要对于电气专业的学生而言,《电路基础》是一门基础性的必修课,学好这门课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用电路分析中基于基尔霍夫定律的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对直流稳态电路进行分析求解。
作为一款商业数学软件,MATLAB功能强大。
MATLAB是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主要包括MATLAB和Simulink两大部分。
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在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字:MATLAB、编程、电路、仿真。
1 题目分析1.1电路标识换路前图示电路已达稳态。
试求i(t),t≥0。
由于题图没有对各电路元件进行明确的标识,不便于后续的电路理论分析说明,因此,我先对电路各元件进行标号。
左边支路电流为iL ,右边支路电流为iC.1.2 电路分析1.2.1 阶跃响应阶跃响应是指将一个阶跃输入(step function)加到系统上时,系统的输出。
稳态误差是指系统的响应进入稳态后,系统的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
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用稳、准、快三个字来描述。
稳是指系统的稳定性(stability),一个系统要能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从阶跃响应上看应该是收敛的;准是指控制系统的准确性、控制精度,通常用稳态误差来(Steady-state error)描述,它表示系统输出稳态值与期望值之差;快是指控制系统响应的快速性,通常用上升时间来定量描述。
1.2.2 电路理论分析先算出iL 和iCi L (0+)=60/(100+150)=0.24 Au C (0+)=0.24*100=24 V iC(0+)=-24/100=-0.24 A再求出时间常数ttRC=RC=2 mstRL=L/R=1 ms求出iC (t)和iL(t)iC(t)=-0.24e-500t Ail(t)=0.24e-1000t A得出i(t)=-iC (t)-iL(t)=0.24(e-500t-e-1000t) A,t≥02 MATLAB编程与运行2.1程序编写新建一个M文件,在其中进行调试。
调试确保程序准备后,在MATLAB软件的Command Window 中输入以下程序:对于程序的几点说明:程序中r1 r2 r3是电路中从左往右的电阻。
u1是电源电压l为电感c为电容。
2.2程序运行在MATLAB软件的Command Window中输入编写完成的程序,按回车键运行,弹出输出波形窗口。
如上图得出i1 i2 t1 t2.3 Simulink进行建模仿真3.1 Simulink原理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对话框工具栏单击新建按钮即可新建一个mdl文件。
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工具中,电路仿真元件库SimPowerSystems的内部有基本连接件(Connectors)、电源(Electrical Sources)、基本元器件(Elements)、特别元件(ExtraLibrary)、电机(Machines)、测量仪表(Measurements)和电力电子(Power Electronics)7个子库。
下面分别介绍电路系统仿真中常用的电气元件。
3.1.1 电阻、电感与电容由于在Matlab元器件库中,无单独的电阻、电感及电容元件,它们是以复合元件的形式出现在基本元器件(SimPowerSystems/Elements)子库中,分别是并联RLC支路、并联RLC负载、串联RLC支路和串联RLC负载4种形式,如图3.1.1所示。
通过设置RLC串联支路和RLC并联支路的参数可以获得独立电阻、电感和电容,具体参数设置如表3.1.1所示。
图3.1.1 RLC表3.1.1 独立电阻、电感和电容参数设置3.1.2 电源器件在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Sources电源库中有三相可编程电压源、三相电源、交流电流源、交流电压源、受控电流源、受控电压源和直流电压源7个电源模块,如图3.1.2所示。
图3.1.2 电源器件库由于在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Sources库中,没有提供直流电流源,在实际仿真应用中,可利用以下两种方法实现:(1)使用数据库中的常数模块和受控电流源参数的合理设置来代替直流电流源。
(2)使用交流电流源,把其频率设为0,相位设为90,即可作为直流电流源。
3.1.3 测量器件在Simulink测量元件库中有5种测量模块,分别是电流表(Current Measurement)、电压表(Voltage Measurement)、阻抗表(ImpedanceMeasurement)、万用表(Multimeter)以及三相电源伏安特性表(Three-Phase V-I Measurement)如图3.1.3所示。
图3.1.3 测量器件3.2 仿真元件选取在Matlab工具栏上单击Simulink按钮,打开元器件库对话框。
电阻:在SimPowerSystems/Elements目录下选择Series RLC Branch,如图3.2-1所示,选中后右击,选择“Add to ”将元件添加到打开的Model中,也可以直接将元件拖动入Model中,其他元件的添加也是如此。
图3.2-1直流电压源:在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目录中选择DC Voltage Sources,如图3.2-2所示,添加到Model中。
图3.2-2受控电压源:在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目录中选择Controlled Voltage Sources,如图3.2-3所示,添加至Model中。
图3.2-3受控电流源:在SimPower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目录中选择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s,如图3.2-4所示,添加至Model中。
图3.2-4此外,可用Scope或Display显示仿真结果,本次仿真用到Scope 来显示,如图3.2-5所示,需要用直流电流表,如图3.2-6示,各元件可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对话框上方搜索框内输入名称进行搜索,搜索可设置为精确或模糊,搜索结果将显示于下方框内,如图3.2-7所示。
图3.2-5 图3.2-6图3.2-7 搜索结果注意到受控电流源、受控电压源有三个接口,需要用到线性放大器Gain,如图3.2-8所示。
图3.2-83.3 连接仿真电路在Simulink Library Browser对话框上方工具栏单击新建按钮,即可新建一个.mdl文件。
按照题目电路图连接出对应的仿真电路,电路仿真电路如图3.3-1所示。
图3.3-1 电路仿真图3.4 元件参数设3.4.1 电阻参数的设定在仿真电路图中双击Series RLC Branch打开参数设置对话框,将将“Branch type”设置为R,RL,RC.电阻就可以得出。
3.4.2 电源参数的设定以60v恒压源为例,双击电源模块,打开参数设置对话框,具体参数设置如图3.4.2-1所示。
受控电流源对话框中将Source Type设置为DC。
图3.4.2-13.4.3开关设定在开关上接入一个step控制开关在仿真的时候闭合图3.4.33.5 Simulink仿真3.5.1 电路(a)电路模型搭建完毕后,在Model窗口菜单栏点击Simulation-Start,或者直接点击工具栏按钮即可开始仿真。
双击打开各示波器,调整XY轴坐标比例,得到仿真图如图所示,横坐标为0.05时为t=0 符合得出的函数3.5.2 Simulink仿真结果分析由示波器读数可见,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及Matlab软件编程计算结果高度一致,误差极小,仿真基本取得成功。
4 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基础强化训练,我对Matlab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熟悉了Matlab在直流稳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学会了用Matlab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以及编写简单的Matlab程序并运行得到所需结果。
本次训练虽说题目简易,但意义重大,Matlab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工程分析问题的强大工具。
这次基础强化训练也锻炼了我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有很大的裨益,同时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
最后要说的是,写报告书这一环节极大地锻炼了我的Word运用能力,学会了以前不会的操作,在排版美观方面,也有了较强的意识。
在撰写实验报告的时候,格式的要求非常的严格,字体的大小要求,段距,行距也都有统一的要求,开始时候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后来发现了,需要全部更改,工作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