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

合集下载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下图为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该有机化合物的类别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烯烃B .酯C .油脂D .羧酸(3)将该有机化合物加入水中,则该有机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A .与水互溶B .不溶于水,水在上层C .不溶于水,水在下层(4)该物质是否有固定熔点、沸点?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5)能与该有机化合物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

A .NaOH 溶液B .碘水C .乙醇D .乙酸 E.2H【答案】碳碳双键、酯基 BC C 是 ABE【解析】【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2)该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油脂;(3)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5)根据该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烃和酯的性质。

【详解】(1)由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2)该有机化合物是一种油脂,故属于酯,答案选BC ;(3)油脂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故该有机物不溶于水,水在下层,答案选C ;(4)该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有固定熔点、沸点;(5)根据该油脂分子结构中含有的官能团碳碳双键和酯基,具有烯烃和酯的性质,则它能与2I 、2H 发生加成反应,能在NaOH 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答案选ABE 。

2.肉桂酸是合成香料、化妆品、医药、浆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是。

I.写出肉桂酸的反式结构: __________。

II.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制取肉桂酸。

已知药品的相关数据如下:苯甲醛乙酸酐肉桂酸乙酸互溶溶解度(25℃,g/100g 水)0.3遇水水解0.04相对分子质量10610214860实验步骤如下:第一步合成:向烧瓶中依次加入研细的无水醋酸钠、5.3g 苯甲醛和6.0g乙酸酐,振荡使之混合均匀。

易错专题22 有机推断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易错专题22 有机推断解题策略(原卷版)-2024年高考化学考前易错聚焦

易错专题22 有机推断解题策略聚焦易错点:一、依据有机反应条件进行推断1.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

如:①烷烃的取代;芳香烃或芳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①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2.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3.或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C=O、-C≡C-的加成。

4.是①醇消去H2O生成烯烃或炔烃;①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①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

5.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①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6.是卤代烃消去HX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

7.是①酯类水解(包括油脂的酸性水解);①糖类的水解8.或是醇氧化的条件。

9.或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10.是苯的同系物侧链氧化的反应条件(侧链烃基被氧化成-COOH)。

11.显色现象: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1、沉淀溶解,出现深蓝色溶液则有多羟基存在;2、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则有羧基存在;3、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则有醛基存在。

二、常用的合成路线有机合成往往要经过多步反应才能完成,因此确定有机合成的途径和路线时,要进行合理选择。

1.一元合成路线R—CH=CH2卤代烃一元醇一元醛一元羧酸酯2.二元合成路线CH2CH2CH2X—CH2X CH2OH—CH2OHHOOC—COOH 链酯、环酯、聚酯3.芳香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①①芳香酯注意:与Cl 2反应时条件不同所得产物不同,光照时,只取代侧链甲基上的氢原子,生成;而Fe 作催化剂时,取代苯环上甲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生成。

三、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或转化为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23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4的方法5CH3COOCH2CH3+H2O CH3COOH+CH3CH2OH1.碳碳双键:易与卤素单质加成,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方法: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HCl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后再利用消去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2.酚羟基: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方法①:在氧化其他基团前用碘甲烷(CH3I)先转化为苯甲醚,后用氢碘酸酸化重新转化为酚方法①:在氧化其他基团前用NaOH溶液先转化为酚钠,后酸化重新转化为酚3.醛基:易被氧化方法: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用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4.氨基:易被氧气、臭氧、双氧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方法: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用醋酸酐将氨基转化为酰胺,然后再水解转化为氨基。

大学有机化学难题、易错题目解题技巧

大学有机化学难题、易错题目解题技巧

大学有机化学卤代烃取代、消去反应专题难题、易错题目解题技巧分题1:卤代烃取代反应活性的比较•在SN2亲核反应中,亲核体的亲核性与其碱性具有平行的趋势,但这一趋势并非总是成立。

那么什么情况下亲核体的亲核性可以根据其碱性来衡量,而什么时候不可以呢?有些亲核体提供的价电子的原子和另外一些亲核体提供价电子的原子不是同一种原子。

这些亲核体中心原子提供价电子能力比另外的那些亲核体的要强,但这些亲核体与质子结合能力较弱。

这些亲核体的亲核性(与碳核结合能力)比另外亲核体较强,这是由于亲核性主要衡量依据为亲核体中心原子提供价电子的能力,而并非亲核体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体现于碱性强弱)。

所以这一情况下不能用亲核体的碱性强弱来衡量。

例如,CN-和OH-这两种亲核体中,由于C原子的有效核电荷数比O原子的要小,CN-的C 原子中价电子受到C原子核的吸引力比OH-的O原子中价电子受到O原子核的吸引力较弱,所以CN-的中心原子提供电子能力要比OH-的强。

尽管CN-的碱性要比OH-的要弱,其与碳核结合能力却强于OH-的。

而有些亲核体提供的价电子的原子和另外一些亲核体提供价电子的原子是同一种原子,这些亲核体中心原子提供的价电子能力和另外那些亲核体的一样,此时大家可以用碱性强弱来判断其亲核性强弱。

若这些亲核体与氢原子结合力越强,与碳核结合力也越强,即亲核性越强。

例如,CH3COO-和OH-这两种亲核体中,提供的价电子的原子均为O原子,且它们均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因此它们中心原子提供价电子的能力是一样的。

由于OH-与质子结合能力强于CH3COO-的,OH-与碳核结合力也比CH3COO-的强,即OH-亲核性强于CH3COO-的。

•在亲核体的亲核性可以根据其碱性来衡量的情况下,如何比较不同亲核体碱性强弱?不同亲核体与质子的结合能力体现于它们碱性强弱。

亲核体与质子结合所得对应的共轭酸提供质子能力越强,它们与质子结合能力就越弱。

也就是说某一亲核体对应的共轭酸酸性越强,其碱性越弱。

高考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

高考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

高考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高考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易错性也很高。

在这篇文章中,将为大家总结一下高考有机化学的易错题,并分析易错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希望对学习有机化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官能团识别官能团识别是有机化学中的基础,也是高考题中的重点考点。

但是,在考试中,很多同学容易将一些类似的官能团搞混,导致答错。

例如,有些同学会将醇和醛混淆,虽然它们长得很像,但它们的官能团不同,醇的官能团是-OH,而醛的官能团是-C=O。

这时候建议同学可以从它们的命名入手,因为它们的命名规则是不同的,这样就能更好的区分它们了。

又比如,有些同学会将酯和酰胺搞混,官能团的区别也很明显,酯的官能团为-COO-,而酰胺的官能团是-CO-NH-。

我们可以从它们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入手进行区分。

例如,酯有酯味,而酰胺没有。

二、功能转化题高考中常见的有机化学题型之一是功能转化。

在这类题目中,同学们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反应条件和试剂,将一个化合物转化成另一个新化合物。

这类题目的解题过程就是基于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即反应过程中付出的能量与所产生的能量相等。

在解这类题目时,同学们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1、用错试剂或反应条件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错误,容易让同学们失分。

建议同学们在考前一定要复习好常见的试剂和反应条件,并能够灵活的应用到实际题目当中。

2、反应机理不清楚在做这类题目时,同学们要对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非常熟悉,这样才能正确的推导出反应的过程和产生的物质。

如果同学们对一些基础反应机理不够熟悉,建议多复习科目内容,在考前做多些模拟题来加强理解。

3、化学式不准确在解决功能转换的题目时,同学们要注意每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免得搞错,导致答案错误。

此时,建议同学们要再做完题目后,再仔细检查每种化合物的化学式,确认没有错误。

三、化合物性质化合物的性质也是高考有机化学考试中的另一重点考点,典型的比如烃的聚合程度和分子量对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但有时候同学们并不是很熟悉这些知识点,难以判断出题目中所描述的是哪种性质。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附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让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填序号)。

①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②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③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④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2)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前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用________。

(3)为验证乙烯与溴发生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丙同学提出可用pH 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 ①③ 2H S 22H S Br 2HBr S ++↓ NaOH 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若乙烯与2Br 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 ,溶液的酸性会明显增强,若乙烯与2Br 发生加成反应,则生成22CH BrCH Br ,溶液的酸性变化不大,故可用pH 试纸予以验证【解析】【分析】根据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该淡黄色的浑浊物质应该是具有还原性的硫化氢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硫单质,反应方程式为22H S Br 2HBr S =++↓,据此分析解答。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模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比例模型的是___(填“甲”、“乙”、“丙”、“丁”或“戊”,下同)。

(2)表示同一种有机化合物的是___。

(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___,写出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4)含碳量最低的是___,含氢量最低的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___(保留一位小数)。

(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共有___种。

【答案】乙、丙甲、丙戊 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甲、丙 16.7% 4【解析】【分析】甲、丁、戊分别是甲烷、丁烷、戊烷的球棍模型,乙、丙分别是乙烷和甲烷的比例模型。

【详解】(1)乙、丙能表示的是原子的相对大小及连接形式,属于比例模型;(2)甲、丙分别是甲烷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属于同一种有机化合物;(3)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戊(戊烷),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H2CH2CH2CH3、CH3CH(CH3)CH2CH3、C(CH3)4;(4)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增大,含碳量最低的是甲烷,含氢量最低的分子是戊烷,氢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是126012×100%=16.7%;(5)C8H10属于苯的同系物,侧链为烷基,可能是一个乙基,如乙苯;也可以是二个甲基,则有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三种,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2.(1)写出以乙炔为原料制备PVC(聚氯乙烯)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E(聚乙烯)材料目前被公认为安全材料,也可用于制作保鲜膜和一次性餐盒。

辨别PE和PVC有三种方法,一是闻气味法: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测密度法:密度大的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三是燃烧法:PE的单体和PVC的单体在足量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明显区别是__________。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精选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有机化合物含答案解析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C2H5OH CH3CHO CH3COOH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

.(2)乙醇所含的官能团为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反应④:______。

(4)反应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_____。

【答案】 -OH 2CH3CH2OH+O22CH3CHO+2H2O 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解析】【分析】(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详解】(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2)乙醇的结构简式CH3CH2OH,含有的官能团为:-OH,故答案为:-OH;(3)反应②为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 +CH3COOH CH3COOCH2CH3+H2O,故答案: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CH 3CH 2OH +CH 3COOH CH 3COOCH 2CH 3+H 2O ;反应④为乙酸和乙醇在浓硫 酸加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因为乙酸和乙醇沸点低易挥发,且都能溶于水,CH 3COOCH 2CH 3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试管B 中在反应前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降解性,同时可以吸收乙酸,溶解乙醇,故答案:饱和碳酸钠溶液。

有机化学易错考点及例题剖析

有机化学易错考点及例题剖析

有机化学易错考点及例题剖析考点1: 有机物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例题1、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 .CH2=CH -CH=CH2 1,3-二丁烯B .C .甲基苯酚 D . 2-甲基丁烷[错误解答]:选A .[错误原因]“丁二烯”与“二丁烯”概念不清楚 [正确答案]D考点2: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例题2、下列物质中,与苯酚互为同系物的是 ( )[错题分析]对同系物的概念理解错误。

在化学上,我们把结构相似、组成上相差1个或者若干个某种原子团的化合物统称为同系物,可见对同系物的考查一抓结构、二抓组成。

[解题指导]同系物必须首先要结构相似,苯酚的同系物则应是—OH 与苯环直接相连, 满足此条件的 只有C 选项的 。

同系物的第二个必备条件是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 原子团,比苯酚多一个CH 2 ,所以 为苯酚的同系物。

[答案]C例题3、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 .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 .2-甲基丁烷和戊烷 D .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A .CH 3CH 2OHB .(CH 3)3C —OH OHCH 3C .CH 2 OHD .OHCH 3OHCH 3 OH CH[错题分析]学生不能正确判断各物质的结构。

解题时一定将各物质名称还原为结构,再 进一步的确定分子式是否相同,结构是否不同。

[解题指导]根据物质的名称判断是否属于同分异构体,首先将物质的名称还原成结构 简式,然后写出各物质分子式,如果两物质的分子式相同,则属于同分异构体。

选项A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5H 12O ;选项B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7H 7Cl ;选项C 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均为C 5H 12;选项D 中的两种物质的分子式分别为:C 4H 6O 2和C 4H 8O 2。

[答案]D 。

例题4、有机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由于其特殊的电子结构一直受到理论化学家的注意,如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易错题分析【易错题及分析】例1.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 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

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A .④⑤③B .⑥①⑤③C .⑧①D .⑧②⑤③答案:B思路分析:有机物形成的互溶液要想分离,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

但是针对本题,苯酚的乙醇溶液,常规方法蒸馏,苯酚易被氧化,无法回收。

所以只好采用转变晶型,先进行步骤⑥,使苯酚变为苯酚钠(离子晶体),沸点高,易溶于水。

然后进行①蒸馏,乙醇馏出。

留下苯酚钠的水溶液。

接着向其中通入过量的CO 2(⑤),苯酚钠又变回苯酚,不易溶于水,两者静置会分层,分液即可分离,回收了苯酚。

选B 项。

C 、D 项中均有步骤⑧,加入了新的杂质,在后续步骤中无法分离,故排除。

很多学生选择了A 项。

若先向溶液中加Na ,苯酚反应生成苯酚钠,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再进行步骤⑤。

学生是想:变回 ,再分液。

但忽略了苯酚的乙醇溶液,溶剂为乙醇,体系中无水,自然也就不能进行上述反应。

故排除A 项。

例2.室温下,将120mL CH 4、C 2H 4、C 2H 2混合气体跟400mL O 2混合,使之充分燃烧后干燥,冷却至原来状态,体积为305mL ,用NaOH 溶液充分吸收CO 2后,气体体积减为125mL 。

则原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比为( )A .8∶14∶13B .6∶1∶5C .13∶14∶8D .5∶1∶6答案:B 。

思路分析:方法1.本题有关气体的燃烧,已知相关体积数值,应立即联想到用体积差量法解题。

2CO V =305-125=180mL ,烃的燃烧:CH 4~CO 2x x 120-x 2(120-x)设令CH 4 x mL ,则C 2H 4和C 2H 2体积之和为(120-x)mL ,∴2CO V =x+2(120-x)=180mL 。

解得:x=60,即混合气体中CH 4占一半,排除法立即可得选B 。

若要继续计算22H C V 、42H C V ,仍用体积差量法。

设22H C V =ymL ,则42H C V =(60-y)mL ,则:120+2(60-y)+23y=120+400-305解得:y=50 60-y=10 ∴4CHV∶42HCV∶22HCV=6∶1∶5方法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设CH4为xmL,C2H4为mL ,C2H2为zmL由题意生成CO2为305mL-125mL=180mL消耗O2为400mL-125mL=275mL⎪⎩⎪⎨⎧=++=++=++22O.....275z5.2y3x2CO.........180z2y2x120zyx耗⎪⎩⎪⎨⎧===50z10y60x例3.使有机物的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①甲醇与乙醇的混合物与浓H2SO4加热得醚②乙二醇与乙酸酸化得酯③氨基乙酸和氨基丙酸生成二肽④苯酚和浓溴水反应,所生成的有机物的种类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①②④D.③②④①答案:C思路分析:本题考察基本的有机化学反应。

①中可得三种醚:CH3OCH3,C2H5OC2H5,CH3C2H5。

②中可得两种酯:③是易错点,反应可生成4种二肽,有:即氨基乙酸、2-氨基丙酸各自成二肽两种,二者之间成二肽两种,共四种。

有的同学认为两种氨基酸分子之间失两分子水成环肽。

注意:此时的环肽含两个肽键,不能称为二肽。

④只得2,4,6一三溴苯酚。

所得种类排序,故选B项。

例4.常温下有A和B的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已知B的式量大于A的式量,混合气体中只含碳氢两元素,而且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质量比总是小于9∶1,而大于9∶2,若混合气体中碳氢质量比是5∶1,则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A.11.11% B.80% C.20%D.88.89%答案:C。

思路分析:先将本题中数据进行处理,将碳氢质量比转换为物质的量之比:19mmHC=则43nnHC=;29mmHC=则83nnHC=;15mmHC=则125nnHC=。

已知条件转为:不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物质的量之比总是小于3∶4,而大于3∶8。

要满足此条件。

则混合气体的成分组成恰为两极限点或两极限点中间的某一合理组成,即可认定一种气体为C 3H 4,另一种为C 3H 8;或者C 3H 6与C 3H 4或C 3H 8组合。

而题中要求混合气体的125n n H C ,即平均化学式为C 3H 7.2,C 3H 6与C 3H 4组合是达不到的。

只有C 3H 4与C 3H 8组合,C 3H 6与C 3H 8组合。

由十字交叉: ;∵C 3H 4占20%;或C 3H 6占40%,选C 。

例5.质子核磁共振谱(PMR )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所研究的化合物分子中,每一结构中的每性氢原子在PMR 谱中都给出了相应的峰(信号)。

谱中峰的强度与结构中的H 原子数成正比。

例如:乙醛的结构式为 ,其PMR 谱中有两个信号,强度之比为3∶1,分子式为C 3H 6O 2的二元混合物,如果在PMR 谱上观察到氢原子给出的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峰给出的强度为3∶3,第二种情况峰的强度为3∶2∶1。

由此推断该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 3COOCH 3和CH 3CH 2COOH 、CH 3COOCH 3和HCOOCH 2CH 3、或CH 3COOCH 3和CH 3COCH 2OH.思路分析:本题属信息给予题,需先仔细读懂题目所给信息。

在判断结构简式时,有两种思路:①C 3H 6O 2符合通式C n H 2n O 2,将符合该通式的常见有机物种类都列出,有羧酸、酯、羟醛、羟酮等。

即C 3H 6O 2可能是CH 3CH 2COOH 、CH 3COOCH 3或HCOOCH 2CH 3、再与题中所给峰强度对照,即可得答案。

②从题中所给峰强度入手:3∶3,则分子中必含两个-CH 3,要想分子式仍为C 3H 6O 2,结构简式必为 ;3∶2∶1,则分子中必含CH 3-一个;-CH 2-一个;和-OH 各一个,或一个-COOH ,或-CHO 、-OH 各一个。

将三部分连结成分子,进行可能的组合,即得CH 3CH 2COOH 、CH 3CH 2OOCH 、 。

①②两种思路,分别代表正逆向思维。

这种思维方法在化学中常遇到。

例6.已知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有足量过氧化钠存在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总化学方程式:2CH 4+O 2+6Na 2O 2=2Na 2CO 3+8NaOH 。

某烃C x H y 与O 2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若该烃与O 2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3∶3和2∶4时,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计算推断该烃可能的化学式。

答案:C 3H 4,C 3H 6或C 3H 8。

思路分析:方法①:按题干提示信息,物质的量之比未用最简整数比,暗含烃和O 2总物质的量一定。

设该烃组成为C x H y ,按CH 4和O 2的混合气体与Na 2O 2反应,写出C x H y 和O 2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 2O 2点燃后反应的总方程式为:C x H y +2x O 2+2y x 2+Na 2O 2−→−xNa 2CO 3+yNaOH 1 2x 33n n 2O =烃时,烃过量,烃余n =3-x 6 42n n 2O =烃时,O 2过量,余2O n =4-x 3-x6= 4-x 解得:x 1=-2(舍去) x 2=3 ∴烃可为C 3H 4,C 3H 6或C 3H 8方法②:将烃独立出C 、H 元素分别考虑。

对氢元素:4H 2H 2O ~Na 2O 2见氢燃烧成水的耗氧量与生成的水与Na 2O 2反应生成的氧气量相等,所以不必考虑在内。

只需考虑碳元素,有总方程式 C +21O 2+Na 2O 2=Na 2CO 3 1 21 设每摩烃中含x 个碳原子,33n n 2O =烃时,烃过量,则:烃余n =3-x6 42n n 2O =烃时,O 2过量,则:余2O n =4-x 3-x6= 4-x 解得:x 1=-2(舍去) x 2=3 ∴烃可为C 3H 4 C 3H 6 C 3H 8看似方法①②后半部分计算相同,但方法②不需①的繁杂方程式配平,从微观原子直接考虑问题,更抓本质、更简单些。

抓微观本质,这是解化学题的重要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