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2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2
航空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2

航空煤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名称;

1、航空煤油是石油化工产品之一,英文名称jet fuel Nob.3,简称航空煤油

2、主要用途: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3、中文名称:航空煤油、火油

4、分子式:以芳香烃为主的各种烃类混合物。

二、危险性概述

1、该品主要有麻醉和刺激作用,职业中毒很少见。

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无色或淡黄色,略具臭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注意对大

气的污染。

3、禁配物:强氧化剂。

4、本品为易燃性液体,沸点100-350℃,所以不会直接着火,但盛在适当的灯中,沾

湿灯芯而自燃,发出明亮而悦目的火焰。航空煤油闪点28-60℃,自然点224℃,爆

炸上限0.6%v/v,下限3.7%v/v。密度0.80比水轻

5、急性健康影响:高浓度吸入时,先兴奋后转为抑制,表现为头痛、乏力、酩酊感、

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甚至昏迷、惊厥等。同时引起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直接吸入液态煤油时表现为发生急性渗出性出血性支气管炎。

皮肤接触可引起干燥龟裂毛囊炎等。

6、慢性影响:以神经衰弱症状为主,重者可出现肌肉震颤。共济失调。

7、本品对人体影响:以呼吸道吸入为主,皮肤吸收较少,误服可消化道吸收。

8、火油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酚、醚、氯仿,用作溶剂、燃料、清洁剂、还原染料色

浆防结皮剂、印花增稠剂(乳化浆A)等。

三、急救措施

1、身体接触:迅速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处,让其呼吸新鲜空气,并脱去污染的衣物。用

清洁流动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食入:因足量温水,催吐,就医。或饮牛奶或鸡蛋清。

4、吸入:本品为麻醉剂,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急性中毒有粘膜刺激症状,

浑身乏力,恶心、反复呕吐、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如果吸入本产品,则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

呼吸器;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四、消防措施

1、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蒸汽,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爆炸燃烧。与氧

化即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静电或积聚静电荷,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

低处扩散到较远处,遇火源重新引起燃烧,引起第二次次生性危害。若遇高温,容

器膨胀开裂或爆炸。

2、有害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灭火方法:消防人员人员戴防毒面具,穿全身防护服,在上风口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保持到火灾消灭。若容易已经变形或

容器内产生声音应立即撤离,防止爆炸。

4、灭火剂:雾状水、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

六、渗漏应急处理:

1、槽车、储罐泄漏时,建议处理人员戴自给式防毒面具,用无火花工具封闭泄液密封。

尽快关闭泄漏源,物料不能流入下水道。

2、大量泄漏应筑围墙或挖坑收集。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危害,用防爆泵把泄露料转移

至收容容器里,然后交环保部门处理。

3、少量泄露用沙土或其他惰性物质吸收,以待处理。

七:运输要求:

1、运输车辆三证:危化品准运证、危化品驾驶证、危化品押运证。

2、运输途中不准在明火地点和人员多地带停车。停车时有专人看管。发生事故时迅速转移

至安全地带。

3、槽车要有导静电拖线。

4、车辆要备有两只以上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和防爆工具。

5、不能与氧化剂同车混运。

6、用汽车运输桶装物品时,要排放整齐,稳固,上层桶中间线不准超过护栏。

7、押运员要随身携带危险品押运证。

二甲醚现场处置方案

二甲醚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我厂二甲醚生产装置年生产能力20万吨,罐区容量1万方,构成重大危险源。二甲醚易燃、易爆、有毒,在设备失效、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存在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为防止二甲醚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火灾、爆炸及其它危害时,能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伤人员,扑灭火灾,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与成因 1.1、生产设备串气至二甲醚球罐发生爆炸着火。 1.2、二甲醚装置、球罐发生泄漏、溢流或被引燃着火。 1.3、操作人员责任心差,未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或超出指标要求。1.4、界区内违章动火作业造成事故。 1.5、雷击、静电等原因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1.6、装置区内设备腐蚀、老化造成设备本身存在缺陷。 1.7、由于电气、仪表本身质量问题或存在缺陷造成工艺事故。 1.8、由于灌装操作不当或外来人员违章行为造成事故。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组织 二甲醚车间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作为事故初期救援及处理的机构。 组长:二甲醚车间主任 副组长:二甲醚车间副主任、当班值班长 成员:中控室操作、罐区、灌装现场及巡检人员。

紧急电话:6070(二甲醚车间办公室电话)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二甲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2.2.2、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督促各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应急处置措施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2.3、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2.2.4、根据事故情况及应急自救程度,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挥,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和应急救援级别,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2.2.5、指挥、调度我厂医疗抢救,后勤支援等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资金和救灾物资。 2.2.6、督察应急处置人员的行动,保护现场抢救和现场以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2.2.7、对事故秩序维护、事故调查、事故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 2.2.8、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2.3、应急处置自救小组成员的职责 2.3.1、组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组长的协助下,制定事故的处置计划。

五氧化二磷安全技术说明书

五氧化(二)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五氧化(二)磷 化学品英文名称:phosphorus pentoxide 中文名称2:磷酸酐 英文名称2:phosphoric anhyd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989 CAS No.:1314-56-3 分子式:P2O5 分子量:141.9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五氧化(二)磷 95.0~97.0% 1314-56-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遇水生成磷酸;有时含游离磷而引起磷中毒。急性中毒:短期大量吸入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出现咽喉炎、支气管炎。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致窒息,引起肺炎或肺水肿。口服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数日内出现黄疸及肝肿大,或出现急性肝坏死;严重病例,数小时内患者由兴奋转入抑制,发生昏迷、循环衰竭,以致死亡。可使组织脱水,对皮肤有刺激腐蚀作用。慢性中毒: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及磷毒性牙齿、牙龈和下颌骨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无腐蚀症状者洗胃。忌服油类。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接触有机物有引起燃烧的危险。受热或遇水分解放热, 放出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强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磷。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砂土。禁止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碱类、过氧化物、醇类接触。搬

汽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汽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一、标识 中文名汽油 英文名 gasoline;petrol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 CAS号 8006-61-9 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化学类别烷烃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经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易燃 闪点(℃) -50 爆炸下限(%) 1.3 引燃温度(℃) 415~530 爆炸上限(%) 6.0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 0.813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最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灭火无效。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罐储时要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300[溶剂汽油] 前苏联MAC(mg/m3) 300 美国TVL-TWAACGIH 300ppm,890mg/m3; 美国TVL-STELACGIH 500ppm,1480mg/m3;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甲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二甲醚 化学品英文名:Dimethyl ether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化学品分类:混合物 主要成分:民用燃料级二甲醚 浓度:99.5% CAS号:115-10-6 分子式:CH3OCH3 相对分子质量:46.0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醚为弱麻醉剂, 但高浓度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呼吸道和眼睛有轻微的刺激作用,长期接触使皮肤发红、水肿、生疱。液体因迅速蒸发可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三废排放量少,对环境污染小。 燃爆危险: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空气中爆炸极限:3.45-26.7%(V%)。遇火星、高热有燃烧爆炸危害,钢瓶及附件损件有爆炸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不能先脱衣物,要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扩大损伤,然后脱去被污染衣物,用温水抹干净身上有毒物,再送医院诊治。 眼睛接触:立即提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安静地方;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该物质常温下为压缩液体,减压后迅速气化,如果遇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氧气存在下,能产生不稳定的过氧化物,长期放臵或放在玻璃瓶受阳光照射,受热即行爆炸。气体二甲醚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沉积并扩散,遇火源易着,但不易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无。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用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等灭火剂灭火。若不能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喷雾状水稀释空间地面。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戴厚质防护手套,穿消防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消灭火势,以雾状水稀释、溶解二甲醚蒸气;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泄漏但未燃烧的气体可通风对流、稀释扩散,也可采用防爆风机排风、加速扩散。 第七部分操作处臵与储存 操作处臵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生产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使用防爆灯具;消

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61874--嘧啶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嘧啶磷;乙基安定磷;乙基虫螨磷;O-(2-二乙氨基-6-甲基嘧啶-4-基) 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 化学品英文名:pirimiphos-ethyl;primote;O-2-diethylamino-6-methylpyrimidin-4-yl O,O-diethyl phosphorothioate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嘧啶磷23505-41-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等毒有机磷杀虫剂。能使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中毒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流涎、多汗、瞳孔缩小、肌束震颤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可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口服活性碳,导泻。 每5分钟给服一片阿托品,直到感觉口干为止。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遇高热分解释出高毒烟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氧化硫、氧化磷。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 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 撤离。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穿 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或覆盖,收集于容器中。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 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 (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乳胶手套。

煤油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 称:煤油化学品俗 名: 火油 化学品英文名 称:kerosene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 码:1087 CASNo.:8008-20-6 生产企业名 称: 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 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 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 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 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 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 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 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 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 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 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 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 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 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甲缩醛安全技术说明书(修订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CSDS 化学品名称:工业用甲缩醛 企业名称:昌吉州锐源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昌吉州大西渠镇玉堂村邮编:831100 电话(传真):(0994)2221333 应急电话:(0994)222100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甲缩醛按照GB/T16483-2008、GB/T17519-2013编制修订日期:2015年5月12日SDS编号:201505-003 最初编制日期:2012年3月12日版本:2.0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甲撑二甲醚;二甲醇缩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dimethoxymethane;methylal 企业名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锐源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昌吉州大西渠镇玉堂村 邮编:831100 传真号码:0994-******* 电话:0994-******* 电子邮件:26549971@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68399.html, 应急电话:0994-*******(24h) 产品推荐: 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也由于甲缩醛具有良好的去油污能力和挥发性,作为清洁剂可以替代F11和F113及含氯溶剂,因此是替代氟里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3, 皮肤腐蚀/刺激-2,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A,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 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吸入蒸气可引起鼻和喉刺激;对眼有损害,损害可持续数天。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

煤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煤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 S D S)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煤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中文名]:煤油;火油 [英文名]:Kerosene [CAS号]:8008-20-6 [分子式]: [分子量]:0 [RTECS号]:OA5500000 [UN编号]:1223 [危险货物编号]:33501 [IMDG规则页码]:3375 [外观与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Ⅲ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第二部分:.理化特性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熔点(℃)]:无资料 [沸点(℃)]:175~325 [闪点(℃)]:43~72 [相对密度(水=1)]:0.8~1.0 [相对密度(空气=1)]:4.5 [自燃温度(℃)]:210 [爆炸下限(V%)]:0.7 [爆炸上限(V%)]:5.0 第三部分: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性]:易燃 [毒性]:属低毒类 LD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mg/kg(兔经口) LC50: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建筑火险分级]:乙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正磷酸安全技术说明书(2016最新)

修订日期:2016年3月6日 SDS编号:LDAJ-2016-02 产品名称:正磷酸版本:第三版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磷酸 化学品英文名:phosphoric acid/ortho phosphoric acid 企业名称:AAAAAAA 生产企业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羊场镇 邮政编码:XXXXXX 公司电话:YYYYY-BBBBB89 传真号码:YYYYY-BBBBB94 企业应急电话:YYYYY-BBBBB84 电子邮件地址:QQQQQQ@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68399.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LDAJ-2016-02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药、食品、肥料等工业,也可用作化学试剂。 限制用途:不宜作为品质改良剂的磷酸盐及磷酸盐食品添加剂如亚磷酸钠、次磷酸钠等食品工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固体。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编码:GHS05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性说明: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应急响应: ——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头发)沾染,立即去处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可方便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方法: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

煤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新国标格式)

安全技术说明书 煤油 ********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四年五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煤油按GB/T16483-2008、GB/T17519-2013编制修订日期: 2014年5月20日SDS编号: **- 煤油 最初编制日期: 2014年5月20日版本: 1.1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煤油 化学品英文名:kerosene 企业名称:********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可用作燃料、溶剂、洗涤剂、工艺用油。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3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5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5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 引起眼睛刺激;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吸入可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远离火种、热源。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密闭操作,全面通风。避免吸入蒸气(或雾)。戴橡胶手套,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可能接触其蒸气时,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事故响应: 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卤素、强酸碱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本品或其容器采用焚烧法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 物理和化学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最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 编号:LBPC-M-001 产品名称:柴油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kerosene ;diesel fue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bshihua@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68399.html, 联系电话:0633-2660128 传真号码:0633-266017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500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1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油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造成皮肤灼伤和眼睛刺激; 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采取防静电措 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臵,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 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 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照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面 罩。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 止排入环境。 预防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防止静电积聚,且有接地装臵,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 器材及应急处理设施。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迅速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必须马上撤离; 用储罐储存,发生火灾应立即开启冷却喷淋装臵及消防泡沫系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废弃处置:推荐使用焚烧法处臵。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瓶装民用二甲醚的充装和使用

瓶装民用二甲醚的充装和使用 论文导读:本文作者针对二甲醚在民用方面的普遍情况,分析其充装、使用过程涉及的危害因素,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为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建议。 关键词:二甲醚,危险评估,对策措施 1 前言 二甲醚组份单一,燃烧性能良好,热值高,燃烧后无黑烟、无残液,CO、NO 排量低,是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压力下为液体,液化二甲醚性质与LPG(液化石油气)相似,可用承压钢制气瓶盛装,储运安全,使用方便,可替代LPG作为瓶装民用燃气,亦可作为气雾剂、推进剂应用于日用化工产品。近几年来,二甲醚的研发、生产发展很快,但作为民用的二甲醚充装、使用环节相对滞后。一些气体充装单位暗中往LPG钢瓶中掺入二甲醚,导致钢瓶泄漏现象频发,甚至酿成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如何安全、高效利用二甲醚,解决二甲醚充装、使用环节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2 二甲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2.1 理化性质 二甲醚分子式:(CH3)2O;结构式:CH3OCH3;摩尔质量:46.07;外观与性状:无色、易燃、易液化、含氧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熔点:-141.5℃;沸点-24.9℃:闪点:-41℃;自燃温度350℃;饱和蒸气压力:531kPa(20℃时);临界压力:0.54MPa(25℃时);临界温度:126.9℃;相对密度(空气=1):1.59;相对密度(水=1):0.66;汽化潜热467kJ/kg(20℃时),液相低位热值28.9MJ/kg,气相低位热值46.1MJ/m3;爆炸极限:3.4~17.0(%,V/V),理论空气系数 6.96;溶解性:溶于水、汽油、醇、乙醚等;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氧化剂等。论文大全。 2.2 危险特性 二甲醚危规号:21040,UN编号:1033,属于第2.1类易燃气体。论文大全。主要危险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易爆性 二甲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A类。二甲醚遇热源、火灾或氧化剂等极易着火燃烧,当燃烧失去控制,便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二甲醚容易与空气混合成爆炸性气体,遇点火源即可引发爆炸事故。 (2)易蒸发性 液化二甲醚一旦泄漏将迅速蒸发、气化为,体积迅速膨胀。由于其爆炸下限很低,1个体积的气体最多能形成接近30个体积的爆炸性气体,爆炸危险性更大。 (3)滞留积累性

磷酸铝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磷酸铝 化学品英文名: aluminum,phosphate 企业名称: 此处填写贵公司名称 企业地址: 此处填写贵公司地址 传真: 此处填写贵公司传真 联系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此处填写贵公司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无资料 GHS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无资料 警示词: 无资料 危险性说明: 无资料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无资料 ?事故响应: ?无资料 ?安全储存: ?无资料

?废弃处置: ?无资料 物理和化学危险: 无资料 健康危害: 无资料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4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 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立即就医。 食入: 漱口,禁止催吐。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咨询医生。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无资料。 第5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剂: 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 无资料。 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消防人员须佩戴携气式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隔离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携气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煤焦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煤焦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煤焦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al tar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271100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25202101 产品推荐用途:可分馏出各种芳香烃、烷烃、酚类等,也可制取油毡、燃料和炭黑。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和化学危险: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2,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呼吸或皮肤过敏-皮肤致敏1A,生殖细胞突变性-2,致癌性-1A,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对水环境的危害- 长期慢性2,急性毒性-经口-4,急性毒性-吸入-2,急性毒性-经皮-5,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眼睛刺激;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 怀疑可致遗传性缺陷; 可致癌;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吞咽有害; 吸入致死; 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事故响应: ?灭火剂: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不要自己试着处理无用的产品。把容器和无用的产品返回供应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焚烧法处置

煤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煤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中文名]:煤油;火油 [英文名]:Kerosene [CAS号]:8008-20-6 [分子式]: [分子量]:0 [RTECS号]:OA5500000 [UN编号]:1223 [危险货物编号]:33501 [IMDG规则页码]:3375 [外观与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 [包装类别]:Ⅲ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溶剂、杀虫喷雾剂。 第二部分:.理化特性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熔点(℃)]:无资料 [沸点(℃)]:175~325 [闪点(℃)]:43~72 [相对密度(水=1)]:0.8~1.0 [相对密度(空气=1)]:4.5 [自燃温度(℃)]:210 [爆炸下限(V%)]:0.7 [爆炸上限(V%)]:5.0 第三部分: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性]:易燃 [毒性]:属低毒类 LD50:36000mg/kg(大鼠经口);7072mg/kg(兔经口) LC50: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建筑火险分级]:乙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四部分:人体危害与防护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二甲醚现场处置方案

二甲醚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我厂二甲醚生产装置年生产能力20万吨,罐区容量1万方,构成重大危险源。二甲醚易燃、易爆、有毒,在设备失效、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情况下,存在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为防止二甲醚在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火灾、爆炸及其它危害时,能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伤人员,扑灭火灾,制定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与成因 1.1、生产设备串气至二甲醚球罐发生爆炸着火。 1.2、二甲醚装置、球罐发生泄漏、溢流或被引燃着火。 1.3、操作人员责任心差,未按照相关规程操作或超出指标要求。 1.4、界区内违章动火作业造成事故。 1.5、雷击、静电等原因造成着火、爆炸事故。 1.6、装置区内设备腐蚀、老化造成设备本身存在缺陷。 1.7、由于电气、仪表本身质量问题或存在缺陷造成工艺事故。 1.8、由于灌装操作不当或外来人员违章行为造成事故。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组织 二甲醚车间成立事故应急自救小组,作为事故初期救援及处理的机构。 组长:二甲醚车间主任 副组长:二甲醚车间副主任、当班值班长 成员:中控室操作、罐区、灌装现场及巡检人员。 紧急电话:6070(二甲醚车间办公室电话) 2.2、应急自救小组职责 2.2.1、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二甲醚事故预防及应急处置措施。 2.2.2、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督促各单位对干部职工进行应急处置措施贯彻学习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2.3、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将事故危害降到最低。 2.2.4、根据事故情况及应急自救程度,对抢险救灾方案进行决策指挥,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和应急救援级别,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问题进行裁决和紧急处理。 2.2.5、指挥、调度我厂医疗抢救,后勤支援等工作,调度解决抢险救灾所需资金和救灾物资。 2.2.6、督察应急处置人员的行动,保护现场抢救和现场以外其他人员的安全。 2.2.7、对事故秩序维护、事故调查、事故善后处理、恢复生产等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落实 2.2.8、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2.3、应急处置自救小组成员的职责 2.3.1、组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组长的协助下,制定事故的处置计划。 2.3.2、技术负责人是组长处理灾害事故的助手,在组长领导下开展工作。 2.3.3、安全负责人根据批准的事故处置计划,按照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入井人员进行控制,对安全实行有效监督。 2.3.4、救护负责人对救护行动具体负责,全面指挥、领导应急救护队,根据事故处置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2.3.5、领导小组各成员应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2.4、现场应急自救指挥中心 当事故进一步扩大时,我厂成立二甲醚事故应急处置自救指挥中心,,作为我厂应急处置事故的最高决策机构。 组长:厂长 副组长:我厂分管保卫、经营、安全、设备、生产、环保的副厂长 成员:我厂有关总工、各业务部室负责人、联合车间负责人,安全管理部有关人员等。 应急处置自救指挥中心应指定专责联系电话。 应急处置自救指挥中心下设:

航空煤油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航空煤油 3 号喷气燃料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 2009 年11 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3 号喷气燃料 化学品英文名称:Aviation kerosene 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玉门街 10 号 邮编:730060 传真号码:+8609317561499 +8609317361920 联系电话:+8609317933653 企业应急电话:+8609317936111 +8609317936222 技术说明书编码:2009-45 生效日期:2009 年12 月1 日 国家应急电话:火警119 急救 12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煤油 / 8008-20-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 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燃料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fuel oi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务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桥港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anqiaog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217368399.html, 传真号码:86-0633-266061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637 技术说明书编码: YLY/LQGW-2010生效日期:2017年1 月1 日应急电话:0633-266063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混合物:由各族烃类和非烃类的组成的 化学品名称:燃料油 有害物成分: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含硫、氧、氮化合物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可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吸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食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