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故事之《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5篇)

数学王子高斯(5篇)数学王子高斯(5篇)数学王子高斯范文第1篇在他还不到三岁的?r候,有一天,他看着父亲在计算受他管理的工人们的周薪。
父亲埋头计算,最终才长叹了一口气,表示终于把钱给算出来。
父亲念出钱数,预备写下时,突然,身边传来了微小的声音:“爸爸!您算错了,钱应当是这样的……”父亲惊异地再算了一次,果真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的,最令人惊诧的地方就是根本?]有人教过小高斯究竟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就靠平日细心地观看,不知不觉,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另外,高斯勤奋过人。
以前,他家里很穷,在冬天晚上,他们一家吃完饭后,父亲就要高斯上床睡觉,由于这样可以节约燃料和灯油。
高斯很喜爱读书,但他不想违反父亲的话,于是他往往带了一?y?菁上他的顶楼去,他把?菁?中的挖空,塞进用粗棉卷成的灯芯,再拿一些油脂当蜡油,造成了一盏“灯”。
然后就在这发出微弱光亮的“灯”下,用心地看书。
等到疲惫和寒冷压倒他时,他才钻进被窝里睡觉。
……高斯能如此精通数学,缘由只有两个:认真观看、勤奋好学。
就像牛顿一样。
果实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但为什么只有牛顿一个人仔细地思索,写下大家都公认的地球引力的结论呢?这就是由于观看,细心地观看。
因此,胜利的基本元素就是观看。
还有,高斯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放弃自己的抱负,不遗忘自己的事业,最终获得了胜利。
他把学习看作得来不易的果实,我从中发觉勤奋好学也是很重要的。
它有一种巨大的、不行估量的力气,虽然从前我也知道,很多名人的胜利都来自勤奋,但是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更清楚地明白了一点:其实先天的资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后天的学习和自己的勤奋努力,它是胜利的必备条件,只要勤奋,很多不足都可以弥补,很多缺点都可以改正。
你要向着一个目标前进,直到收得成果。
我想,不仅仅是学习数学,做其他任何事都是一样。
你要认真观看、勤奋好学,那么,胜利离你并不遥远。
数学王子高斯范文第2篇关键字:问题故事爱好教学职业教育与一般中学教育有很大的区分,对于职校同学,假如我单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学问的容纳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一些数学公式,定理,他们就更加没有爱好,因而也就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观性和主动性,那么怎样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并长期保持它,使之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正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时候,一位德国的数学家叫高斯,他非常爱学习数学,他为了证明自己的命题,在那儿住了两年,在这两年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和上厕所外,其余的时间都用在做数学证明上。
终于有一天,他的身体实在支撑不住了,才休息了半个月,但是他又立刻恢复到以前那样子了,坚持做数学证明。
有一次,高斯得了感冒,便去找医生看病,医生说:“没关系,只要吃几片药,打一针就会好了,”高斯不相信,硬是缠着医生讲,给他把了脉,写了张单子让他按上面的要求服药。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高斯的感冒并没有好转,而且还越来越严重,眼看快要不行了。
这时,高斯感到很纳闷,突然,他想起自己以前听人说过,数学家的脑袋会比常人灵活许多倍,现在他一定在使大脑的潜力,想想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他马上开始动脑筋思考。
第二天早晨,高斯醒来时发现自己变聪明了许多,他拿起笔一算,原来自己昨天晚上做出了许多个证明。
这件事告诉我们:当你正在冥思苦想一道难题而又想不出来的时候,你不妨打开思路,尝试着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反方向思考问题。
当你绕开障碍,勇敢地走进死胡同,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呢!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就是创造性思维。
它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问题。
高斯用他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逆向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既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也能挖掘出埋藏在深处的宝藏。
通过这件事情后,高斯渐渐喜欢上了逆向思维,他一边向别人介绍逆向思维的运用,一边做逆向思维训练题,训练逆向思维,使自己的逆向思维越来越强。
他从书本中学到了,从实践中得到了,他的逆向思维也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就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他的逆向思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后来,他证明了好几道困难的数学题,成了闻名于世的数学王子。
我们知道,高斯在年轻时,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牺牲了那么多,甚至还差点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酷爱数学,这种对数学的爱就像痴迷似的,为了数学,可以放弃一切。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篇一高斯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有趣的一个就是在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教给了小学生加法,因为老师当时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很难的题目考考同学,而老师正要借口出去喝水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老师刚刚在黑板上写下题目高斯就已经算出答案来了,高斯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算出了老师的难题,使得老师大为惊讶。
高斯的故事还包括一个他给父亲发薪水的故事,高斯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每个星期六他总要在晚上给工人发薪水,当时小高斯只有3岁,他看着爸爸计算工人的工资,在爸爸把一沓钱给工人的时候,高斯突然站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一个另外的数目,当时很多工人和他的爸爸都不相信,认为这是小孩子的恶作剧,但是当大人重新算一遍的时候发现小高斯竟然是对的。
还有一个关于高斯的故事,当时高斯在上小学,而老师在教给同学们方程之后就想看一看同学们的学习水平,特意出了一道大学生才能算出来的题目写在黑板上,毫无疑问高斯又是全班第一个算出来的,并且他的答案准确无误,当时他的老师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特意从大城市买了一本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对当时还很小的高斯说你的数学水平已经超过了我,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教你了。
其实高斯上大学靠的还是别人的资助,他的家庭不好,他的父亲一度想让高斯辍学去当一个园丁,是他的舅舅竭力阻拦并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供高斯上学,之后,14岁的高斯又遇见了法国一位公爵,这位慷慨的公爵资助高斯读完了所有的课程。
高斯的生平经历介绍著名数学家高斯从小出生在德国一个底层的木匠家庭,他的父亲一心想把高斯培养成园丁或者白领,但是从小就显示出超乎常人数学天赋的高斯被舅舅寄予厚望,是舅舅和社会上一些好心人资助高斯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之后他才开始在数学领域崭露头角,高斯的生平经历也会着重提到这一段他年少时的遭遇。
当时还不到18岁的高斯就独立发现了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正17边形的方法,他是根据欧几里得留下的方法和古希腊数学家的理论得出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难题的数学家,所以高斯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声名大噪,世人渐渐认可了这位天才数学家的才华。
老师,我没有胡闹——“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而是 “ ! 哇 这是 多少 个数 相加 呀 ? 子 那 样 一 个数 一 个 数地 加 ,
动脑筋 , 找规律 。 他 怎么算呀?” 学生们害个极 了, 白 越 细心地观察 ,
是 紧张 越是 想 不 出怎 么计算 。 发 现 一 头一 尾 两 个数 依 次 相 加 , 布 特纳 很 得 意 。他 知道 , 像 每 次 加 得 的 和 都 是 1 2 9 , 8 1 6 求 这 样 后 一 个 数 都 比 前 一 个 数 大 5 O个 l 2 9 8 1 6的 和 可 以 用 乘 法 l8的 l 0个 数相 加 , 些 调 皮 很快 算 出 。 9 。 这 的 学 生 即 使 整 个 上 午 都 乖 乖 地 计 算 , 不会 算 出结 果 。 也
拿 着 写有答 案 的 小 石板 过 来 了 ,
பைடு நூலகம்
小 高 斯 的 难 以 置 信 的 数 学 天 赋 , 布特 纳 既佩 服 , 内疚 。 使 又 了 。 给 小高 斯买 来 了许 多数学 他
不 料 , 一 会 儿 , 高 斯 却 从此 , 不 小 他再 也 不 轻 视 穷人 的 孩子 说 :老 师 , 算完 了。” 特 纳连 书 , 让他 的 年 轻 的助 手 巴 蒂尔 “ 我 布 并
成长
启读
黪 i 黪 l i
老师 , 我没有 胡闹
“ 学王子” 数 高斯 的故事
7岁那年 , 小高斯上小学了。 要 胡 闹 。 谁 想 胡 乱 写 一 个 数 交
教师名字 叫布特纳 , 当地小有 差 , 得 J, 说 完 , 动 了一 是 可 J61”  ̄ 挥
名气的 “ 数学家” 这位来 自 。 城市 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的青年教师 , 总认为乡下的孩 子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 , “ 币, 并 都 是 笨 蛋 , 自 己的 才 华 无 法 施 说 :老 9 我 没 有胡 闹 。” 把小 展 。三 年级 的 一 次数 学 课 上 , 布 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 布特纳 特 纳 对 孩子 们 又 发 了一通 脾 气 ,
外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简短介绍

外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简短介绍1777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一个贫苦家庭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全名叫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
他的童年是辛酸的,父亲的早逝使得他从小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但他对数学的热爱却从未减少。
小时候,高斯展示出了惊人的数学天赋。
他曾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解决了老师布置的一项看似无解的作业——求出1到100的所有整数之和。
他发现了一个简单却高效的方法,即求出1到100的倒序和,然后与原序列相加,得到的结果就是2到101的总和,再减去一个100,就得到了5050的正确答案。
这个故事传遍了数学界,成为了人们传颂的佳话。
在高斯的青年时期,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他的教授们认为他的研究过于激进和超前,而与当时的数学主流方向不符。
然而,高斯并未因此放弃,他继续坚持自己的研究,并最终在椭圆函数、阿贝尔方程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他的工作为后世的数学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他的贡献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高斯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教师。
他深深地理解数学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不仅致力于研究数学,还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
他曾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数学家,其中就包括有“数学王子”之称的卡尔·路德维希·安德烈斯·克里斯蒂安·高斯。
在高斯的一生中,他始终坚信数学的力量。
他认为数学是人类理解自然、掌控自然的重要工具,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他曾说:“给我一根足够长的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这句话充分展现了他对于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总的来说,高斯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他用他的才华和努力为我们揭示了数学的无穷魅力,他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在人类历史的篇章中。
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

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德国著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
高斯在还不会讲话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在物理的电磁学方面有一些贡献,现在电磁学的一个单位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
数学家们则称呼他为“数学王子”。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高斯的正十七边形的故事。
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
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贺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竟不无进展。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辨认出,自己研习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找出这道题都没任何协助。
困难反而引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必须把它搞出!他拎起至圆规和直尺,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图画着,尝试圣索弗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回去谋求答案。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
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
”导师恳请他起身,抽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展纸,使他当着自己的面再作出一个正17边形。
青年很快作出了一上正17边形。
导师兴奋地对他说道:“你知不知道?你找出了一桩存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化解,牛顿也没化解,你竟然一个晚上就消去了。
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
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用代数的方法化解的,他也视此为生平得意之作,还交代必须把也已十七边形刻在他的墓碑上,但后来他的墓碑上并没镌刻上十七边形,而是十七角星,因为负责管理刻碑的雕刻家指出,正十七边形和圆太像是了,大家一定辨别不出。
说起数学家中最出名的天才,那一定是高斯。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50字】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推荐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50字】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推荐他为科学奋斗了一生,他被公认为十八九世纪之交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在格丁根大学的校园内有一个正门边形台座屹立着的塑像,他,100多年来享有“数学王子”的美称——他就是德国数学家高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高斯(Gauss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
高斯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高斯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
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着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高斯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
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Bartels变得很熟,而Bartel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高斯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高斯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最后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
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tel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tel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
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高斯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1791年高斯终于找到了资助人--布伦斯维克公爵费迪南(Braunschweig),答应尽一切可能帮助他,高斯的父亲再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隔年,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高斯遇到难题并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仔细 观察、认真思考,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 快速方法。
高斯可以成为伟大的数学家,同学们通过 认真学习,一样有可能成为载入史册的数 学小神童呦,加油!
谢谢观赏
1+2+3+4+5+……+96+97+98+99+100=? 同学们都拿出纸和笔,认真地算起来; 只有高斯盯着题目出神。老师认为这道 题很难,需要很长时间;但只过了一会 儿,高斯就得出了答案。
高斯是怎样快速算出答案的呢?
1+2+3+4+5+……+96+97+98+99+100 = 1 + 2 + 3+ 4+…+48+49+50 + 100+99 +98+97+…+53+52+51 = 50个上下两位数相加的和再相加 = 50个101相加 = 50×101 = 5050
数学小故事之《数学王子高 斯的故事》
Hale Waihona Puke 伟大的高斯高斯是德国的著名数 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 家。高斯是近代数学的 奠(dian)基者之一,他 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 世界三大数学家。高斯被 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 学家之一,被人们称为 “数学王子”。
高斯求和的故事
高斯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天,老师 给他们班的同学出了一道数学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