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习俗礼仪

合集下载

印度尼西亚商务礼仪与禁忌

印度尼西亚商务礼仪与禁忌

印度尼西亚商务礼仪与禁忌印度尼西亚共与国简称“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一名,据说是来自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

另一种说法是:16世纪末荷兰侵占这里后,称这些岛屿为“荷属东印度”。

19世纪末,德国民族学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亚作为地理名称首先使用。

一批留学荷兰的印尼学生正式倡仪以印度尼西亚作为他们的国名,并将自己所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命名为“印度尼西亚协会”。

1928年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大会决议:“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从那时起,印度尼西亚就作为国名使用了。

1950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与国。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13667个小岛组成,素称为“千岛之国”。

东临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靠东帝汶,西南频印度洋;北界马来西亚、新加坡,并隔海与中国南沙群岛及菲律宾相望。

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190.4569万平方公里。

人口1.6694亿(1986年)。

主要有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华人、海岸马来人等。

印度尼西亚全国有26个一场行政区(省),399个二级行政区(县),县以下分乡与村。

首都雅加达。

货币为“盾”。

印度尼西亚全国统一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

“印尼”是个“千岛国”,百性崇拜敬养蛇;民族种类很复杂,大小共有一百个;探亲访友有讲究,未曾进屋鞋先脱;相识先要送名片,不然必会受冷落。

印度尼西亚人有进寺(清真寺)脱鞋之俗,现在由于他们一般的家庭居室都铺有地毯,所以他们都有脱鞋入屋的习惯。

印度尼西亚的商人特别注重互送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就应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主人,如果你不送名片,那将会受到他的长时间冷遇。

印度尼西亚的伊班族人特别喜好浴,一般在每日早晨的五六点钟就要洗澡冲凉,到了傍晚,还得再冲冲洗洗。

印尼人不愿意谈论当地政治、社会主义与国外对他援助等问题。

他们惯于遵守时间,有准时赴约的良好习惯。

他们有崇拜蛇与敬蛇的习俗,视蛇为“德性”、“善长”、“智慧”与“本领”的象征,有的地方还设蛇舍,内设香案,供人祭祀。

印度尼西亚风俗与禁忌

印度尼西亚风俗与禁忌

印度尼西亚风俗习惯及礼仪文化一、国名渊源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一名,据说是来自希腊文,意为“水中岛国”。

另一种说法是:16世纪末荷兰侵占这里后,称这些岛屿为“荷属东印度”。

19世纪末,德国民族学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亚作为地理名称首先使用。

一批留学荷兰的印尼学生正式倡仪以印度尼西亚作为他们的国名,并将自己所建立的民族主义组织命名为“印度尼西亚协会”。

1928年印度尼西亚青年代表大会决议:“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从那时起,印度尼西亚就作为国名使用了。

1950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二、地理位置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3667个小岛组成,素称为“千岛之国”。

东临巴布亚新几内亚,南靠东帝汶,西南频印度洋;北界马来西亚、新加坡,并隔海与中国南沙群岛及菲律宾相望。

三、主要概况印度尼西亚全国面积190.4569万平方公里。

人口1.6694亿(1986年)。

主要有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米南卡保人、华人、海岸马来人等。

印度尼西亚全国有26个一级行政区(省),399个二级行政区(县),县以下分乡和村。

首都雅加达。

货币为“盾”。

印度尼西亚全国统一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

四、社交习俗印度尼西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印尼”是个“千岛国”,百性崇拜敬养蛇;伊斯兰教为国教,信仰忌讳特别多;民族种类很复杂,大小共有一百个;探亲访友有讲究,未曾进屋鞋先脱;相识先要送名片,不然必会受冷落。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印度尼西亚人有进寺(清真寺)脱鞋之俗,现在由于他们一般的家庭居室都铺有地毯,所以他们都有脱鞋入屋的习惯。

印度尼西亚的商人特别注重互送名片,初次相识,客人就应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主人,如果你不送名片,那将会受到他的长时间冷遇。

印度尼西亚的伊班族人特别喜好浴,一般在每日早晨的五六点钟就要洗澡冲凉,到了傍晚,还得再冲冲洗洗。

东盟十国礼仪风俗

东盟十国礼仪风俗

东盟十国礼仪风俗一、文莱1、礼俗文莱就是个福利社会,公民交费个人所得税,并享用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

居民生活水平通常较低,家庭中现代化设备齐全。

但由于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很多人仍维持着传统生活方式。

文莱人在饮食上,对西餐和中餐都能适应,但对比起来,他们更偏爱中餐。

对辣味菜肴更感兴趣。

文莱虽属禁酒国家,但他们也有人饮果酒和葡萄酒。

文莱的马来人很著重待人接物的礼节,待人态度谦逊,骂人极为和气。

家里去人,不管重新认识是否,都必须笑脸相迎并给与热情招待。

在他们认为,给对方不好脸色就是对客人的敬重,向对方问候就是祷告。

客人辞别时,还要向客人表示感谢,即席下次再去。

他们通常用右手传递物品,除非在必须使用左手时方能使用左手,但他们在这时,一定会很有礼貌地向你道一声:“对不起。

”文莱人与客人相逢时,――般都以击掌为礼,然后把右手向自己胸前轻轻一牵。

文莱的年轻人看见老人后,必须把双手朝胸前作抱状,身体朝前伸手致意。

文莱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化程度很高,尤其在社会生活方面,伊斯兰教规几平成了生活的准则。

比如,按照《古兰经》的训诫,马来人禁酒,不吃猪肉、自死的动物和血液。

强调浪费、偷懒、不遵守社会公德等都是违背伊斯兰教的要求的。

每天礼拜5次,每星期五必须至教堂出席诵经和祷告。

斋月期间,成年穆斯林均须斋戒,“recommend”者必须遭到人鄙视,重者由宗教法庭审判。

按照信教人口比例,文莱至麦加朝圣的人数,比东南亚其他国家都多。

文莱人把办丧事当作人人都要学会的一门学问,并要求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习俗来进行。

2、礼仪指导文莱就是伊斯兰教国家,见面通常以击掌为礼。

防止提及“猪肉”一词。

用左手用餐或传达东西均就是无礼的犯罪行为。

如果非用不可,也必须向对方道声“对不起”。

二、柬埔寨1、礼俗在柬埔寨的风俗里,白色象征着死亡,所以人们忌讳穿白色的裤子和纱笼。

柬埔寨人以大米为主食,习惯吃中餐,以中国广东、云南菜的口味为主,一般爱吃微辣带甜味的菜肴。

印度尼西亚风俗礼仪禁忌

印度尼西亚风俗礼仪禁忌

印度尼西亚风俗礼仪禁忌印度尼西亚风俗礼仪禁忌知识目录印度尼西亚习俗一,脱鞋之俗印度尼西亚人有入寺(清真寺)脱鞋之俗。

进入铺有地毯的房间或神圣的场所——尤其是清真寺,必须脱鞋。

二,握手礼仪印度尼西亚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惯以握手为礼。

如果对方是女性,则轻握一下对方的手指表示尊重。

三,忌用左手印度尼西亚人,忌讳用左手传递东西或者食物。

所以从入境印尼的移民局开始就请右手递上您的护照。

在平时与印尼人打交道的时候也请用右手。

我们中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到了国外更应该体现出我们的文明礼仪,大国风范,尊重他国的风俗文化是一种良好素质的体现。

希望大家在印尼度过愉快美好的时光。

如果大家有更多意见,欢迎文明指正补充。

印度尼西亚风俗禁忌印尼有90%的人是穆斯林,待人很有礼貌,不讲别人的坏话,但却很难成为知心朋友,一旦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交情,与之合作就比较容易,而且可靠。

和印尼人相处不可愁眉苦脸。

不可摆出一副先进国民的架子。

印尼人最喜欢笑,心情舒坦就笑,笑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

他们也喜欢开玩笑,他们甚至认为“笑口常开”是社交上的一种礼貌。

印尼人同座时有打招呼的习惯。

印尼人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手,他们习惯用右手而忌用左手或双手去接食物及其他用品。

印尼爪哇人忌谈诞辰。

巴厘女子爱赤膊露背,以表示圣洁。

客人走进沙族的住区时,必须大喊大叫,否则被认为来意不善。

印尼人好客,当你往访遇到对方正在吃饭时,一定会说:“来,跟我们一起吃饭”,此时你不必客气,客气推辞反被认为不懂礼貌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

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

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

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

印度尼西亚婚礼习俗

印度尼西亚婚礼习俗

印度尼西亚婚礼习俗印度尼西亚婚礼习俗印度尼西亚人的婚礼佳期多选择在庄稼收割完毕后举行。

举行婚礼之前,新郎新娘先到附近的清真寺里做礼拜,并当场交换订金礼(现金)。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娘身穿着名叫"卡巴雅"的礼服,新郎在腰间佩戴小刀。

婚礼仪式在女方家举行。

新郎在众亲友陪同下来到女方家时,女方家门前刚刚泼撒过清水,而且在湿淋淋的地上摆有许多生鸡蛋,新郎一步一滑地从湿地上走过,将一个个生鸡蛋踩得粉碎。

当新郎走过湿地,进人家门之前,新娘迎上前来,用一块崭新的布将新郎一双湿透的鞋擦得干干净净,以表示愿结为终身伴侣,同甘共苦。

最后,新郎新娘双双进入屋内,同坐在室内一张新席上,共食一份饭菜。

这时,满室宾客致辞祝贺,屋外鼓乐齐鸣,婚礼仪式达到高潮。

当天晚上,女方家要设喜宴招待宾客。

宾客每人一份饭菜,吃完后主人会及时送上来,直到吃饱喝足为止。

居住在加里曼丹岛上的达雅克族青年男女结婚,要按照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举行两次婚礼。

根据当地习俗,女青年至少年满16岁,男青年年满20岁才可以结婚。

成年男子可以自由恋爱,选择对象。

男青年如果爱上某位女青年,可以自己到女方家去求婚,也可以告诉自己的父母,由父母出面到"亲家"家里去拜访。

一俟双方家长表示同意,男方父母便委托家族中最年长的人去女方家里定亲,长者带着铜锣、剑、毯子、项链等物各两份送给女方家,并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

随后为举行婚礼进行准备工作,主要是舂碎糯米,并用猪油炒熟,以便在婚礼上招待客人用。

春碎和炒糯米,由即将成为夫妻的男女青年在晚间进行。

举行婚礼的那一天,新郎新娘穿着民族盛装坐在铜锣上,八个屠夫杀死一口肥猪,将猪血撤在木屑上,并在上面放一把剑。

村中长老握住新郎、新娘的右手和沾有猪血的木屑,为他们的婚事祈祷祝福,嘴里念念有词道:"仁慈的真主,请赐予这一对新人幸福,让他们年年收成好,粮满屯。

满足他们在生活道路上提出的一切请求吧!"宗教仪式结束,接着举行传统习俗的婚礼。

印尼旅游风俗礼仪禁忌

印尼旅游风俗礼仪禁忌

印尼旅游风俗礼仪禁忌礼仪习俗1、去印度尼西亚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般他们家里都是会铺地毯的,所以要记得拖鞋进入。

2、他们非常的喜欢互送名片,在初次见面的时候要把名片递给主人,否则有可能长时间的遭到冷遇。

3、印尼人非常的不喜欢谈论他们国家目前的政治情况,也不喜欢别人谈论到社会主义以及其他国家对其援助的问题。

4、他们惯于遵守时间,不管是参加或大或小的约会都是会准时赴约的,印尼非常热爱和尊敬蛇,视蛇为“德性”、“善长”、“智慧”的象征,在印尼的一些地方还会专门设蛇舍,在房间里面摆放上香炉,用来供人祭祀。

5、如果你是去印尼的巴布亚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主人往往会绕着广场跑步,一边跑还一边大声的唱歌,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好客之情,然后招待客人食用他们最喜爱的菜肴“烤猪肉”。

6、印尼的女性在搬运物体的时候不喜欢用手或者是肩膀搬运,而是把各种物品叠放在脑袋上,这个相信很多人在电视或者是图片上都有看过。

印尼礼仪着装印度尼西亚人的民族服装,一般是着上衣,下身围纱笼(一种长围裙)。

女的上衣是对襟长袖,没有衣领,下身是围色彩艳丽的沙笼。

男的上衣是有领对襟长袖,下身是围带格图案的沙笼。

女的一般要配带丝绸的披肩,男的头上包扎各式头巾,或带黑色无边小礼帽。

平时男女都喜欢穿拖鞋或木履。

由于天热,印尼人一般不喜欢穿袜子。

男人扎的头巾,料子也很讲究、而且往往印有各种图案。

扎的方式随各地而异,扎成四角形、三角形或圆形。

头上戴的无边小黑色礼帽,通常是用平绒布制作,颜色发亮。

按印尼人的习惯,男人到了成年时就该戴上这种礼帽,表示已长大成人,要讲究礼仪了。

2 饮食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

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

不过,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

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

印尼旅游的风俗禁忌礼仪

印尼旅游的风俗禁忌礼仪

印尼旅游的风俗禁忌礼仪印尼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风俗禁忌和礼仪对当地人来说非常重要。

在旅行印尼时,尊重和遵守当地的风俗禁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融入当地文化。

以下是一些印尼旅游的风俗禁忌礼仪的例子:1.尊重宗教信仰:印尼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因此在游览宗教场所时需要特别注意。

请遵守宗教礼仪,如适当的着装和遵守静默规定。

对于清真寺,非穆斯林参观者通常被禁止进入,请尊重这一规定。

2.使用右手:在印尼,左手被认为是不洁的。

因此,请使用右手进食、交接物品和进行任何需要使用手的活动。

尤其是在触摸别人的物品或传递物品时,务必使用右手。

3.衣着得体:印尼人非常注重衣着的得体和礼仪。

尽量避免穿着暴露或不合适的服装,以免冒犯当地人。

在游览宗教场所时,女性应该遮盖头部,穿着长袖和长裤或长裙。

4.污染食物:印尼人认为食物是神圣的,因此请勿把食物碰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或者让食物触及地面。

同时,尊重别人的食物偏好和食物禁忌。

5.对长辈的尊重:在印尼,尊重长辈是非常重要的。

当和年长者交流时,使用适当的称谓和礼貌用语。

同时,尽量避免直接和长辈发生眼神接触,这被认为是不恭敬的行为。

6.不要点头:在印尼,点头表示不同意或不理解。

因此,在交流中,我们可以使用微笑或表示认同的其他方式,而不是通过点头来回应。

7.拍照时尊重:在拍摄照片时,尊重当地人的隐私和宗教场所的规定。

有些地方禁止拍照,或者需要支付摄影费用。

在拍摄人物时,提前获得他们的同意,并尽量避免拍摄儿童。

需要注意的是,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地区和群体可能有不同的风俗禁忌和礼仪。

因此,在旅行印尼时,最好事先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并通过尊重和遵守这些习俗来体验当地的文化。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友好的态度,以获得更深入的旅行体验。

巴厘岛风俗礼仪知识

巴厘岛风俗礼仪知识

巴厘岛风俗礼仪知识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旅游胜地,以其美丽的沙滩、奇特的文化和热情的人民而闻名于世。

了解巴厘岛的风俗礼仪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还可以尊重当地居民的习惯和传统。

下面是一些关于巴厘岛风俗礼仪的知识。

1.艾卡特艾卡特是巴厘岛居民向神灵献上的一种祭祀。

它通常包括向神灵献上食物、鲜花、香烛等,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艾卡特祭祀通常在家庭庙宇和寺庙中进行,而在巴厘岛的庆典和节日中,艾卡特祭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巴厘人的服饰巴厘岛的居民以华丽的服饰而闻名。

男性通常穿着印度尼西亚传统的宽松衣服称为"kain kamben",而女性则穿着名为"kebaya"的华丽上衣,搭配上由丝绸制成的长裙。

这些传统的服饰通常在家庆典、婚礼和庙会等场合穿着。

3.巴厘人的头巾巴厘人通常会戴着一种名为"udeng"的头巾。

这种头巾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颜色,在巴厘岛的不同地区有所不同。

男性通常会随着场合的不同来选择不同颜色和款式的头巾,而女性则较少戴头巾。

4.宣誓与鞠躬巴厘人在见到对方时通常会微笑并鞠躬示意。

在进行正式场合的问候时,他们会将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并稍微弯腰。

这种问候方式显示了对对方的尊重和礼貌。

5.巴厘传统节日巴厘岛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和庆典。

其中最著名的是农历新年庆祝活动,称为"Nyepi"。

在这一天,巴厘岛全岛停止一切活动,包括交通、娱乐和工作。

居民们会在家中守望,进行冥想和祷告。

6.寺庙参观巴厘岛有许多美丽的寺庙,是游客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但是请注意,在参观寺庙时,要穿着得体并尊重当地的风俗和宗教习惯。

女性应该避免穿着短裙和暴露的服装,同时要记住不要触摸寺庙的神像或猴子等动物。

7.禁忌巴厘岛有一些文化禁忌,你需要注意。

例如,当你与巴厘人合影时,不要放手臂在别人的肩膀上,因为这被认为是不尊重的。

此外,在参观寺庙时要避免指指点点,因为这也被视为不尊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西亚习俗礼仪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Republicof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有“千岛之国”的盛名。

各岛热带风光迷人,爪哇岛有著名的“花园城市”茂物,巴厘岛以“世外桃源”闻名于世。

人口1.8亿,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宫方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流通英语。

1945年8月17日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首都雅加达(Jakarta),华人称“椰城”。

位于爪哇西北,人口660多万,是东南亚最大的城市,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海、空交通枢纽,也是亚洲南部与大洋洲的航运中心,印度尼西亚是物产丰富的国家,胡椒、木棉、锡产量均居世界第二,有“金鸡纳霜大本营”、“千岛之国”、“火山之国”、“南洋翡翠”的美称。

我国与印尼已于1990年8月8日恢复外交关系。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国家,气温高,雨量充沛,金鸡纳霜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全国金鸡纳霜90%产自爪哇岛(PulauJava),该岛也是世界上出产金鸡纳霜最多的岛屿,金鸡纳霜,也称奎宁,是热病,尤其是疟疾的特效药,为热带地区的必须品。

“奎宁”一词出自印加语,原产于南美。

金鸡纳霜从秘鲁传到爪哇,其中颇具周折。

目前,印尼的金鸡纳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2%,印尼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此树的生长。

与印尼商人打交道,应熟悉那里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双方交往是很有帮助的,印尼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姓名。

一个种族繁杂的国家,其人民的风俗习惯也悬千差万别的,例如苏门答腊人通常喜欢睡在高地,而爪哇人都宁愿打地铺,印尼人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深交,讲旧情,老朋友在一起可以推心置腹,若是一般交情的商人客户或朋友,虽然也客客气气,甚至谈得相当的投机,那也只能是形式上的事,真正的心里话是不轻易掏出来的。

所以与印尼人交往,一两次见面是不能抱太大的希望的。

要着眼于将来,应把印尼商人当作你的朋友,充分责现出你的真诚,才能获得他的信赖。

加深与印尼人的交情,还必须记住的一点是,印尼人喜欢客人到他们的家中做客访问,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个时间去拜访他们,都是受欢迎的。

在印尼人家中作客,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即使不是十分富裕的家庭,其客厅的摆设布置也是很讲究的。

到印尼人家中作客,可增加感情的交流。

已成为与印尼人交往的一个诀窍。

商业谈判,如果能选择在印尼人的家中进行,那是最好不过的事,这可以消除主客之间的隔阂,交易洽谈的效果更佳。

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里铺着地毯,那你在进屋前要把鞋脱掉。

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

印尼人很懂礼貌绝对不讲别人的坏话,自然也不喜欢那些讲别人坏话的人,与印尼人见面可以握手,也可以点点头。

在印尼,一般商务访问穿西服,打领带,穿长裤即可。

访问政府办公厅应穿西装,须事先须约,准时赴约。

印尼贸易事业是一种奇特的公私混淆的事业,大多数进出口业务由9个国营贸易公司(Niagas)经手。

印尼商人做决定甚慢,业务谈判一般都很长,为求好结果,最好准备停留一周以上,商界好礼,尤其好互赠礼物。

访问时宜准备一些小礼物给商人、官员及他们的妻子。

应邀做客时,
可以给主人带上一束鲜花,客人不一定非要送礼不可,但最好说几句感谢的话,或写个便条表示谢意。

谈话时,避免谈论当地政治、社会主义和国外对他们的援助。

在印尼,伊斯兰教习俗的影响很大,目前,在全国各岛屿上,共有清真寺和小礼拜寺36.9万多座(据《印度尼西亚百科全书》),仅雅加达一地就有清真寺1000多座,小礼拜寺4000多座。

1978年,在雅加达市中心落成的伊斯蒂拉尔清真寺是东南亚最大、最华丽的清真寺,可容纳10万余人。

在印度尼西亚,有些清真寺不准进入,得严守当地规矩。

东南亚诸国的人民,一般说来都平易近人,和印尼人相处之道是不可愁眉苦脸,不要提起黛比夫人(日本有名的交际花,后嫁原总统苏加诺)。

印尼人最喜欢笑,心情舒坦就笑,顺利完成某件事就笑,笑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

他们也喜欢开玩笑,他们甚至认为“笑口常开”是社交上的一种礼貌。

在印尼,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商人,在彼此初次相识时,应马上把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

不然,休怪对方冷眼相待。

与印尼人同座时,有打招呼的习惯,印尼人搭火车旅行碰到陌生人同坐,如果自己那份食物先送到,他一定向对方打个招呼“我们一起来,如何?”对方就回答“谢谢您,请用吧”。

印尼人认为左手是不洁净的,他们习惯用右手而忌用左手或双手去接食物及其他物品。

印尼人的习俗各异,爪哇人具有神秘的信仰,忌谈诞辰。

巴厘女子爱赤膊露背,以表示圣洁。

客人走进沙羌族的居凹区,必须大叫大喊,否则被认为来意不善。

印尼对于观光游客来说,是个好去处。

岛屿众多,风光秀丽,值得一游。

一般说来,东南亚地区的民族都很好客,当你前往访问某个家庭,有时候会遇到对方正在吃饭,在这种情况之下,印尼人一定会说“来,跟我们一起吃饭”。

邀你吃饭时,你不必客气。

你若客气推辞,他们会认为你不懂礼貌。

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莫抚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商务活动,最好于9月至次年6月进行,..印度尼西亚习俗礼仪人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