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井网系统设计在低渗透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中的作用

井网系统设计在低渗透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中的作用

井网系统设计在低渗透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中的作用【摘要】低渗透油田所蕴含的丰富石油资源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增加而逐渐受到重视。

但由于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对该种油田的开采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用合理的井网设计来提高采收率。

本文主要在低渗透油田地质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注水方式来提高采收率及在井网设计时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关键词】井网系统低渗透油田水驱采收率技术1 低渗透油田的特点低渗透油田一般指油层渗透率低、丰度较低、单井产能低的油田。

这种低渗透油田具有较为致密的岩层,并且对于渗流的阻力也相对较大,同时具有比较差的压力传导能力,所有这些使得油田本身的能量相对不足,其自身的产能也比较低。

如果仅依靠油田自身的能量来实现对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当其投产后,因为油田的底层压力快速下降导致石油产量的迅速递减,采收率也较低,而该种地层压力和产量降低后恢复较为困难。

低渗透油田会随开采时间的增加而导致能量的消耗,从而使得油层的压力下降,原油脱气、粘度增加等现象的产生都会使得油井的产量大幅度降低,甚至会出现停喷的现象。

为了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收率,保持开采油层的压力,便要对开采后的亏空进行填补,而注水是在低渗透油田常用的一种方法。

2 水驱采收率技术及其注意的问题水驱采收率技术和井网设计的使用,是以低渗透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储油层的地质结构、储油的面积、油田的渗透率以及油田中油、气体及水流的分布状况和相关的开发指标为依据设置注水井,在确定其位置的同时确定注水井和生产井的相互关系。

采用水驱采收率技术进行注水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外注水。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在活动的边水、低渗透油田的开采面积又比较小的情况,在这种油田中通过对油和水在一定区间内的传导性监测及科学计算来确定注水的具体位置;在一些水油区间的传导性比较好的油田,我们可以采用在油和水的边界位置来设置注水井的方式实现水驱采收率技术的应用,通过该种注水井的布置构造出环状注水的方式,从而提高低渗透油田的采油率,这就是边外注水。

低渗透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低渗透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水驱开发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体技术。

但随着低渗透油藏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开发矛盾日益突出,如何不断改善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将成为低渗透油藏产量稳定的关键。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藏采用注水开采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总结归纳了一系列低渗透油藏水驱提高采收率的相关技术,对提高低渗油藏开发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低渗油藏;水驱开发;采收率中国低渗透油藏经过长期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在开发理论和开发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随着低渗透油藏开发阶段的不断深入、开发对象和储层改造的日益复杂,将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

水驱开发是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体技术,提高水驱采收率是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有效动用低渗储量,对油田持续稳产、效益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井网优化及加密调整技术2000年以后投入开发的特低渗透油藏,结合整体开发压裂,优化并采用了非常规的菱形和矩形井网。

这种井网的优点是井排距灵活可变,适应不同开发物性、不同裂缝发育程度的低渗透油藏。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方向性水淹速度,提高侧向井见效程度及平均水驱均匀化程度。

缺点便是与基质物性匹配难度大,调整余地小,对于天然裂缝多向发育的油藏风险较大。

动态缝的延伸、沟通是低渗透油藏方向性见效、水窜的主要原因,天然裂缝方向和人工裂缝方向及相互影响决定了水窜、水淹方向。

裂缝侧向基质的有效驱替范围,主要取决于基质物性,是确定合理排距或注采井距的主要依据。

类块状油藏井网对河道砂体的控制和多层油藏井网对非主力层的控制是提高水驱动用的关键。

单砂体注采井网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是提高水驱波及的主要因素。

注采井网与砂体分布形态的合理配置,尽量避免沿河道方向注采,造成基质水驱沿主河道高渗条带突破。

井网与缝网的合理匹配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油藏、不同井型、不同改造方式,优化并确定合理注采井网系统。

2 层系优化重组技术层间及层内非均质造成动用程度、水驱状况差异较大,层系优化重组技术,可以提高采油速度、水驱波及体积和采收率。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渗透率低于1mD的油藏,具有开发和开采难度较大的特点。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在油田开采初期,随着单井单元产量的逐渐下降。

水驱特征曲线是指在低渗透油藏中,水驱过程中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

1.初期产量高,递减速度快:油井开采初期,储层压力高,在储层中形成较大的压力差,使得油井产量较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渗透率低的储层渗流速度较慢,油井产量递减速度较大。

2.初期产量递减快,后期递减缓慢:油井开采初期,油藏中的自然驱动力较大,油井产量递减较快。

但是,随着油藏压力的降低和水的渗入,后期油井产量递减逐渐缓慢。

3.在一定时期内产量基本稳定: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的初期非常快,但在一定时期内,油井产量会趋于稳定。

这是由于在此时期内,储层渗透率降低导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产量逐渐稳定。

4.老化期产量进一步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储层中残存油饱和度降低,油井产量进一步下降,进入老化期。

在这个阶段,一般需要采取增产措施,如人工提高压缩气的注入量,进一步提高产能。

水驱特征曲线:水驱特征曲线是低渗透油藏中水驱过程中产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水驱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注入水来推动油藏中的原油向油井移动,并提高油井产能。

水驱特征曲线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初始阶段:在注入水的初期,随着水的压力向油藏传播,储层中的原油粘附在孔隙表面开始脱附,并随着水的流动进入油井,使得油井产量快速增加。

2.稳定阶段:随着水的继续注入和孔隙压力的增加,油藏中原油饱和度降低,使得油井产量逐渐稳定。

在这个阶段,注入水的效果逐渐减弱,产量增加缓慢。

3.饱和度降低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油层中残存油饱和度降低,油井产量开始递减。

递减速度取决于油藏渗透率和水的渗透能力。

4.插曲阶段:在水驱过程中,由于储层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的复杂性,储层中可能存在一些非均质性,从而导致一些油井产量的插曲现象。

低渗透油藏稳产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油藏稳产影响因素分析

低渗透油藏稳产影响因素分析发布时间:2021-09-08T07:50:57.03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13期作者:张建辉[导读] 新民油田经过30年高效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张建辉(吉林油田公司新民采油厂)摘要:新民油田经过30年高效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开发老区主产层普遍高含水,接替层剩余油因层间矛盾突出无法有效动用,外围资源无法有效形成资源接替,严重影响油田持续稳产。

本文重点剖析影响稳产的四大影响因素:水驱效果影响、增产措施影响、产能建设效果影响和开发阶段矛盾等四个方面,辅助油田研究总结稳产技术对策。

关键词:新民油田;开发矛盾;影响因素1油田高含水期开发矛盾新民油田1990年投产,经过30年的高效开发,目前综合含水达到77.29%,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自1997—2007年以来多次调整,实现了新民油田17年连续稳产40万吨水平,从2007年由于综合原因,导致产量开始大幅递减,至2017和2018年降产得到控制,油田实现20万吨以上总不递减。

但要在一定时期内稳定2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应用构成法提高开发水平测算,仍存在较大缺口,且年产自然递减率逐年变大,稳产形势仍面临诸多难题,本文重点研究稳产影响因素,辅助研究综合稳产技术对策。

1.1剩余可采储量少,储采失衡应用月产差减法预测2018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337.3万吨,储采比16.3,储采平衡系数仅0.5。

1.2井的利用率低,闲置资源量大油田开发逐渐深入,随着油田整体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初期,油田老区主产层普遍高含水,同时在国际油价影响条件下,边际效益与无效益井多已停产,目前全厂油井开井利用率仅64.3%,水井开井利用率74.2%,测算井控地质储量1146万吨,未能充分动用。

2稳产影响因素分析2.1 注水影响注水驱油是仍是目前最经济有最有效的驱替开发方式,且油田整体能够见到注水驱替效果,因此重点剖面注水过程变化原因,对明确下步调控方向具有指导性意义。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及综合解堵技术低渗透老油田是指石油开采已有一定历史的油田,由于多年来地层压力下降、渗透率降低等原因,使得开采效率受到很大影响。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堵塞现象,这会导致油井产能下降,进而影响整个油田的生产。

本文将对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进行分析,并综合介绍解堵技术,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分析1. 油层物理结构因素低渗透老油田的石油储层渗透率低,常常经历长时间的开采,导致油层物理结构受到破坏,并且沉积物堆积在孔隙中,使油层渗透率变得更低。

由于长期水驱采油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也会造成孔隙喉道的闭塞,降低渗透率。

2. 油井管柱堵塞在油田开采过程中,管柱内壁会积聚大量的沉积物,包括钙镁矿物、铁锈等,堵塞了管柱孔隙和孔隙喉道,造成油井产能下降。

3. 油井地层压力差引起油层混砂地层压力差大会造成油层混砂,导致管柱内积聚沉积物更加明显,影响油田正常开采。

4. 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植物和微生物在地下油藏中会形成沉积物和粘胶物,使得地下岩石表面产生胶层,从而引起了堵塞现象。

5. 油藏中的化学因素由于油藏中存在硫、铁等化学物质的影响,会引起沉积物的沉积和结晶,堵塞油井和管柱孔隙。

低渗透老油田堵塞成因是多方面的,并且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针对堵塞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二、综合解堵技术1. 酸化技术酸化技术是通过在油田中注入酸性溶液,对堵塞物进行溶解和破坏,从而清除管柱中的沉积物和胶层。

酸化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管柱堵塞问题,提高油井产能。

2. 压裂技术在低渗透老油田中,通过压裂技术可以将地层岩石进行压裂破碎,增加油层孔隙中的裂缝和孔隙度,提高渗透率,从而解决油层物理结构因素造成的堵塞问题。

3. 物理解堵技术包括超声波清洗、高压水射流清洗、热水冲洗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清除管柱和油井中的沉积物和堵塞物,恢复油井产能。

4. 生物酶技术通过在油井中注入生物酶溶液,可以有效地分解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胶层,清除堵塞物。

岳湘安-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岳湘安-低渗、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低(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
岳湘安
13621210958 yxa@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年11月3日
引言
主题 ——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
●水驱后油藏 ●常规技术无法动用油藏
与中高渗油藏的本质差异?
引言
特低渗油藏
基质致密
异常的驱油和渗流现象
裂缝发育
开发中的突出矛盾: ●注水困难 ●致密基质中油难以驱替 ●产能产量低 ●水窜严重、油井暴性水淹 亟待解决的问题:适宜的开采技术? ★窜流通道的治理——治水 ★致密基质中原油的启动——驱油
提高驱油效率的主要潜力
高速开采后提高驱油效率的主攻目标是提高微观波及效率。
不同类型的残余油,驱替机理和方法不同
高速水驱后的微观非均质残余油驱替对驱油剂性质要求与其他几类残余油不同 高速水驱后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思路与常规水驱油藏不同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1. 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要求不同
60
1m/D 5m/D 10m/D
驱油效率 /%
40 20 0 0 2 注入量/PV 4
v NC
毛管数理论? 实验结果?
6
一、低渗油藏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技术方向
1. 不同类型残余油对驱油剂性能要求不同
●毛管数理论的适应性问题

75 72 69 66 63 60 57 54 51 48 45 42 39 36 33 30 27 24 21 18 15 12 9 6
中高渗油藏封窜(深调)后
★ 水驱的临界驱动压力梯度低 ★ 水驱方向容易改变
★ 水驱的临界驱动压力梯度过高 ★ 除了原水窜方向,在其他方向上
难以建立起有效驱动压差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摘要我国低渗透油藏的天然弹性能量普遍较小,所以基本上都先后采取了注水保持压力的开发方式。

因此,对注水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水驱开发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对于进一步搞好油藏注水开发,为实施调整挖潜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以及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借鉴以往对中高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的一些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油藏工程、模糊数学原理等方法,首先给出了确定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梯度的简便方法,针对大庆外围油田推导出启动压力梯度的公式,最后针对低渗透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从含水率、存水率、可采储量等进行了科学的评价。

各个方面都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及计算方法。

经过本文对低渗透油藏龙虎泡高台子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的实例分析,得到了和生产实际相符合的评价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标准与计算方法切实可行。

关键词:低渗透;启动压力梯度;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AbstractThe original elastic energy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s generally small,so all the oil fields early or late adopt water flooding to keep the pressure of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Therefore,evaluating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cientifically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deepen the water flooding and offer reliable reference of carrying out the measures of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reserves as well as increase the oil recovery.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water flooding in exploring the middle-high permeability reservoirs,taking the fact that all 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re of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PG) into account, with the methods of oil reservoir engineering,fuzzy mathematics and principle of hierarchy analysis,we firstly produce the simpl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TPG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With this method, we determined the formula of TPG of Daqing periphery developed oilfields. Finally,we evaluated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scientifically in these ways:water cut,drain index,recoverable reserves etc.In each way,we created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calculating methods.By analyzing the water flooding effect of Long hu pao gao tai zi oilfield,we got results that match produce,which proves that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the calculating methods produced by this paper are reliable and applicable.Key words:low permeability;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effect of flooding; evaluation method目录第1章前言 (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研究现状及局限性 (1)1.3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研究的趋势 (3)1.4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3)第2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 (4)2.1油藏储层因素的影响 (4)2.2原油地下粘度的影响 (5)2.3开发技术指标的影响 (5)第3章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研究 (7)3.1启动压力梯度定义 (7)3.2启动压力梯度的确定方法 (7)3.3启动压力公式的建立及验证 (9)第4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13)4.1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分析 (13)4.2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估算方法 (14)第5章水驱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28)5.1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数学原理 (28)5.2评判矩阵和权重集的确定 (29)5.3模糊综合评判的步骤 (30)第6章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实例分析 (32)6.1外围已开发区块油藏地质特点 (32)6.2外围开发区块开发状况 (33)6.3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结果 (34)结论 (38)参考文献 (39)致谢 (40)第1章前言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并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石油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出现一个无法自给的石油缺口。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南翼山油田为典型的低渗透油藏,经过近10年多的水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也存在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井受效时间长、压力和产量变化不敏感等问题。

针对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水驱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影响因素技术措施一、油田概况南翼山油田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行政隶属青海省海西州茫崖镇。

区域构造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属于西部坳陷区茫崖凹陷南翼山背斜带上的一个三级构造。

含油层段为新近系上新统的上、下油砂山组,是一种在缺乏陆源物供应、具有温暖清澈的浅湖咸水环境下形成的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混积沉积,岩性主要为深色的泥岩类、灰岩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及白云岩。

储层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溶蚀孔,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和微裂缝。

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4.6%,平均渗透率为2.98md,储层排驱压力、饱和中值压力低,孔喉半径小,储层渗流性能差,属于中高孔—低渗透储层[1]。

二、油田水驱开发存在问题南翼山油田于2002年开始进行注水开发,采用280m×280m的反九点法注采井网,辖区内采油井58口,注水井30口,注采井数比为1:2.8。

取得一定注水效果的同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矛盾也日益突出[2]。

1.采用消耗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油田原始地层压力为17.2mpa,天然能量不充足,渗流阻力大,采用自然枯竭方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下降快。

在依靠天然能量开采阶段,产油量的年递减率为40%,地层压力下降幅度很大,每采出1%地质储量,地层压力下降4.2mpa。

2.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油田注水井吸水能力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高,而且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层间、层内矛盾日益加剧,甚至发展到注不进水的地步。

由于注采井距偏大、油层吸水能力低,注水井的能量(压力)难以传递、扩散出去,致使注水井井底附近产生蹩压,注水压力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实验表明,低渗透油藏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因此其渗流规律与中、高渗透油藏不同。

通过对低渗透油藏中注水井排和采油井排的定压水驱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包括多孔介质孔隙结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启动压力梯度、注入速度和注采井距。

分析表明,低渗透油藏的水驱采收率受到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启动压力梯度越大,见水时间越早,产油量和产液量越小,阶段采出程度、无水采收率和水驱采收率越低;而增大生产压力梯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生产压力梯度越大,见水时间越早,产油量和产液量越大,阶段采出程度、无水采收率和水驱采收率越高;增大生产压力梯度的方法有增大注入量和减小注采井距两种,都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主题词低渗透储集层启动压力梯度两相渗流采收率水
驱数值模拟
对于低渗透油藏,由于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1、2〕(简称为TPG),因此这种介质中的单相及两相渗流规律不同于常规的中、高渗透油藏,对低渗透油藏中的单相渗流理论的研究渐渐趋于成熟,而相应的两相渗流理论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

另外,有试验表明,低渗透油藏的压敏效应比较严重〔3、4〕,而且介质变形为弹塑性的,一旦地层能量损失,造成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下降后,无法再恢复,使低渗透油藏的开采难上加难,所以早期注水开发对于低渗透油藏显得非常必要,生产急需低渗透油藏的两相渗流理论来指导。

通过对定压注水井排和采油井排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影响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的影响因素。

一、数学方程及其简化
将注水井排和生产井排之间的油藏简化为一维直线油藏,考虑地层温度不变,
忽略重力和毛管力的作用,在油藏两端定压注水和定压采液。

考虑油水相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二、产量、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假设低渗透油藏中有一注采井排,注采井距为100m,油藏宽度和厚度分别为100m和10m,介质渗透率为0.01μm2,原始地层压力为12MPa,注入压力和采液压力为:pwi=15MPa,pwp=9MPa,油水粘度分别为:μw=1mPa·s,μo=5mPa·s。

油水相启动压力梯度为:Go=0.01MPam,Gw=0.1Go,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如图1所示。

用差分方程。

(8)和(9),对此油藏进行数值模拟。

1,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分布等,均对水驱的效果产生影响,其影响效果最终归结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文献〔6〕中详细分析了低渗透油藏的介质结构特性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2,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
同中高渗透油藏相同,影响低渗透油藏的注水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是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低渗透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点是:束缚水饱和度大、共渗区域小和水相相对渗透率低,如图1所示。

这决定了低渗透注水开发时,产液量不可能随时间大幅度上升,产液量呈下凹状,且后期上升缓慢。

3,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低渗透油藏的特点是,油井见水后,含水率急剧上升;启动压力梯度越大,产油量
和产液量越小,阶段采出程度和水驱采收率(至含水率98%时)越低。

4,注水强度的影响
增大注水量,即为增大生产压力梯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增大生产压力,产油量和产液量增大,阶段采出程度和水驱采收率提高。

因此开发低渗透油藏时,应尽可能大压差开采。

5,注采井距的影响
计算表明,注采井距越小,产油量越大。

这与增大注水量,改善水驱效果的原理相同,都是增大了生产压力梯度。

因此,适当减小注采井距,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6,前沿饱和度和见水时间的影响因素
生产压差和启动压力梯度对前沿饱和度、前沿含水率的影响很小,对见水时间、注水结束时间(fw=0.98)、无水采出程度和注水采收率影响较大;启动压力梯度越大,见水时间、注水结束时间越早,无水采出程度和注水采收率越小;生产压差越大,见水时间、注水结束时间越早,无水采出程度和注水采收率越大。

四、实例分析
大港油田许世宁①等人对长芦油田长25-21井岩心146块,选用57块样品进行了一维水驱油两相驱替实验,岩心的平均渗透率为K=0.0067μm2。

实验给出生产压力梯度与驱替效率的关系,渗透率越小,即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水驱采收率越小;实验压力梯度增大,驱油效率提高。

大庆石油管理局宋芳屯油田②,从1993年开始进行增压注水试验,增压8口井,增压前8口井平均注水压力16.3MPa,平均单井日注水6.4m3;增压注水1a后,平均油压19.4MPa,平均单井日注水20m3,油井产液量、产油量上升,综合含水得到控制。

增压注水1a后,芳50-58井日产油由2.8t上升到3.6t,综合含水由78.6%降到76.2%,芳62-62井日产油由2.4t上升到3.1t,综合含水由46.7%降到40.4%,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文献〔7〕给出了小井距开发低渗透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的例子。

华北油田留17断块沙三油藏,油层渗透率为K=0.043μm2,1987年,将井网由300m井距缩小至150~200m,单井产量提高1倍,注水量提高2倍,采油速度提高2.6倍。

类似的情况还有:大港的港中油藏(K=0.067μm2)、吉林新民油田的小井距试验(K=0.0054μm2)、中原文东油藏的小井距试验(K=0.0029μm2)、枣圆油田43断块、岔河集油田、渤南油田五区沙三9层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结论
(1)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时,启动压力梯度越大,见水时间越早,产油量和产液量越小,阶段采出程度、无水采收率和水驱采收率越低。

(2)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时,增大生产压力梯度,产油量和产液量增大,阶段采出程度、无水采收率和水驱采收率提高。

(3)增大注入量和减小注采井距是增大生产压力梯度的途径,都可以提高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树宝(译):异常油田开发,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1987181~185。

2,闫庆来何秋轩:低渗透油层中单相液体渗流特征的实验研究,西安石油学院学报,1990(5)21~6。

3,Vairogs,J.andHearn,C.L.:EffectofRockStressonGasProductionFromLowper meabilityReservoirs,JPT,1971,Sept.,
1161~1167.
4,F.Samaniegov.etal.:AnInvestigationofTransientFlowofReservoirFluidsC onsideringPressure-DependentRockand
FluidProperties,SPEJ, 1977,April,140~150.
5,陈月明:油藏数值模拟基础,石油大学出版社(东营),1989101~111。

6,张盛宗吴朝玉:低渗透亲水油藏注水开发残余油的影响因素,SPE17824。

7,李道品:论低渗透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和改善途径,世界石油工
业,1998(5)1044~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