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案(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案(全册,含答案)

1.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宪法确认我国的__________,明确人民__________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________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________者,成为国家的________。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________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贯彻于________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____________,并规定实现____________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________、________地________和________。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分别有哪些?

(1)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________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平等权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________、________、文化方面的权利。

4.国家应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__________,它要求____________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____________,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立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________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________规范________文明执法,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______________的规定________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________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________,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________的氛围和________,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由宪法规定的,它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其实质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因此,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4.人权就是指人的生存权。在我国现阶段,人权已得到充分地保障,全体人民的人权理想已完全变成了现实。()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因此,各级国家机关都应该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6.画中有话

司法活动保障人权

请思考: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点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六条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第三条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宪法是怎样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2)材料二中宪法的这些规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这一基本原则的实质又是什么?

探究点二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一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在整个民法总则的起草过程中,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各种渠道反馈意见的汉字总数达到83万多字,而且在民法总则草案提交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的程序启动后,常委会对民法总则草案共做过三次审议,每次审议过后,全国人大常委会都会公布民法总则草案征求意见稿。利用现代各种传播手段,去介绍民法总则的内容,尽可能利用所有方式广泛地征求民众意见。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我国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2)有人说:“人权就是指人的生存权。”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过人民选出的人民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3)我国的人权的主体及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是怎样的?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有举足轻重影响的世界大国。中国在短短30多年时间内,使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这样的人权成就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人权事业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值得世界各国

政府和人民充分尊重。

——摘自2017年5月5日《人民日报》

【启示】中国的人权成就值得全世界尊重。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为祖国的人权成就感到自豪,努力增强自身的人权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形成守法习惯,为将全体人民的人权理想变成现实贡献自己的力量!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 ) ①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③明确了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④表明了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明确宣布,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在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之所以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因为()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③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

④宪法规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A.①②④B.①③

C.①④D.②③④

3.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权威。下列对我国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②宪法规定的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政治基础

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2017年6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新疆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白皮书说,实现充分的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理想,也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下列对人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权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B.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C.尊重和保障人权所已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D.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唯一理想

5.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开发了网上执法办案与监督信息系统,逐步为一线执法民警配备执法现场记录仪,对重要执法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努力实现“在阳光下执法”。这()

①体现了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规范公正②不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降低工作效率③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人权④有利于依法全面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7年刚通过的民法总则,深入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部加强版的中国人权宣言。”这是()

①国家采取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具体体现

②通过科学立法保护和促进人权

③通过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保护和促进人权

④通过公正司法保护和促进人权

A.①②③B.①②

C.①③④D.③④

7.材料一2016年9月18日上午,国务院在中南海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

理李克强监誓。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宣布宪法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起立,面向国旗,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握拳,宣读誓词。其他宣誓人列队站立,举起右拳,跟诵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宣誓后,李克强勉励大家履行誓言,恪尽职守,不懈努力。

材料二

(1)为什么要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2)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性质是什么?

(3)材料二漫画中说“权力属于人民”,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2017年4月11日,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承办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近40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中国人权学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各项保障、维护和实现人权的制度规则正是由科学立法创制。”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付子堂

“法治首先要求的便是对权力的限制,而在所有国家权力中又以行政权力最易扩张与被滥用,因此保障人权自当以法治政府的建设为重点。”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伟

“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是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永和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项宪法原则?它的要求是什么?

(2)请你依据上述材料,为保障和尊重人权向国家建言献策。

教师详解详析

【新知先学】

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国家性质当家作主经济所有主人政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自由平等生存发展

3.外国人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

4.宪法原则各级国家机关人权法治保障立法严格公正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宪法和法律独立法治文化守法习惯

【新知小测】

1.× 2.√ 3.√ 4.× 5.√

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我们要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保护和促进人权贡献自己的力量。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①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3)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探究点二

(1)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化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2)不正确。人权并不仅仅指人的生存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①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②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课时作业】

1.C 2.A

3.B[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规定的意义。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而不是政治基础,③错误,排除。故选B。

4.B[解析] 本题考查对人权。本题以新疆人权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背景材料,考查对人权的认识和理解。分析可知,B正确并符合题意;A错误,因为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C正确但与题意无关;D太绝对而错误。故选B。

5.C[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显错误,排除。故选C。

6.B[解析] 本题考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民法总则深入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

的宪法原则,说明国家通过科学立法等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①②正确。③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

7.(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8.(1)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公正司法。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我国宪法在组织国家机构中的作用是怎样的?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______________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____________产生,对________负责,受人民________。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________,对它________,受它________。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________,明确国家机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____________。国家机构依据________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____________。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____________的原则。

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

在国家机关内部

3.宪法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________,运用得好,可以____________;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________,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________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把权力关进________的笼子。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________的实现,这是宪法的________价值追求。

(3)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________,法定职责________为,法无授权________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________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4.宪法是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

(1)国家权力必须在________和法律________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________依据,不能超越________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2)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____________。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________,责任就要________,必须依法行使________、履行________,不得懈怠、________。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________,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行使。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 3.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可为可不为。()

5.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

6.画中有话

请思考:漫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点一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材料一

材料二2017年3月1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表决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6个决议草案;表决民法总则草案等。

(1)仔细观察材料一,请你对图中所示内容加以解读。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我国国家机构实行什么原则?它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这一原则是由什么法律确认的?这说明什么?

探究点二 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材料一

材料二

2017年5月,南宁市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容某某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后,移送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人民检察院已向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辱母杀人案”引发公众关注。对此,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表示将成立由反渎、公诉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警察在此案执法过程中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等问题,依法调查处理。

专家说法:《四川省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明确,今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如果没有按照法定权限、程序、时限决策,或者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将按规定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及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1)材料一漫画中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宪法是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

课堂小结

课外拓展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坚持依法全面履职。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坚持科学

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批评意见。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启示】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本次作业限时15分钟。

1.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体现了()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②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③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②③B.①②

C.②③④D.③④

2.“宪法故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有力的故事。”在我国,宪法组织国家机构,主要体现在()

①宪法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

②宪法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

③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

④宪法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体现在()

①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④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4.对漫画《开箱晒权》的寓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B.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C.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D.各国家机构的不同权力之间必须互相制约,只有这样国家权力的运行才会稳定有序5.2017年3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特别强调,要重点监督公安派出所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等案件。这说明()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敢于担当责任,积极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④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A.②③B.①②④

C.①④D.②③④

6.下列关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观点错误的是()

A.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尽量由人民来直接行使

B.权力是把双刃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C.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D.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材料一2016年12月15日,天津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罢免黄某某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并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公告。黄某某,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市长,因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1)材料一中黄某某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被依法罢免,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一切方针、政策以及法规的制定,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的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各级领导机关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的哪一原则?

(3)“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和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体现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什么原则?

8.据报道,全国31个省份已全部公布省级部门权力清单,已有57个国务院部门公布了权力清单……制定政府权责清单,划定政府权力边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清单越合理、越清晰、越公开,简政放权改革效果就越明显。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开展的“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中,“清单”始终是一项督查重点内容,督查组每到一处,都认真查阅各类清单目录,深入了解落实情况。

(1)国家机构亮出“家底”,公布权力清单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打造“阳光”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请你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条)

教师详解详析

【新知先学】

1.人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人民监督产生负责监督职权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稳定有序宪法根本利益民主集中制

2.人民人民主导地位中央主动性积极性民主集中制

3.双刃剑造福于民腐败制约制度公民权利核心任性必须不可人民4.宪法限定法律权限国家机关责任担当权力职责推诿程序途径方式

【新知小测】

1.× 2.√ 3.√ 4.× 5.√

6.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一

(1)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3)民主集中制原则。它还体现在:①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②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4)①宪法。②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探究点二

(1)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2)①容某某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一案说明,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②依法调查警察失职渎职问题说明,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专家说法”说明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课时作业】

1.D[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人民代表大会,①错误,排除,“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说法错误,排除②。故选D。

2.C 3.B

4.D[解析] 本题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各国家机构的不同权力之间互相制约,必然影响和制约国家权力的正常行使,D表述错误。故选D。

5.C[解析] 本题从侧面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实行、贯彻的原则,与题意无关,②排除,③属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一方面要求,但与“公安派出所刑讯逼供、暴力取证”不符,排除。故选C。

6.A[解析] 本题考查规范国家权力运行。A中“尽量由人民来直接行使”表述错误,人民不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故选A。

7.(1)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2)民主集中制原则。

(3)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领导地位。

(4)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8.(1)示例:①有利于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②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有利于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再任性,促进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④有利于依法规范权力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等等。

(2)示例:①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负责任、有担当,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等等。

1.正确理解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

(1)我国宪法是________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________法。宪法规定了我国国家生活中的最________、最重要的问题,涉及________、经济、________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宪法是一切________和________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具有____________的权威。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活动,都必须维护宪法________,捍卫宪法________,保证宪法________。

(3)中国共产党作为__________,必须以____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1)中国共产党坚持把____________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______,把________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______________范围内活动。

(2)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首先要坚持____________。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________、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________。

3.宪法的地位

宪法是国家的__________,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

(3)制定、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________。这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________基础,另一方面可保障宪法的____________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在我国,除了中国共产党以外,宪法是其他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3.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这个大“家族”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4.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5.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6.画中有话

请思考:漫画揭示了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探究点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材料一2017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任职干部宪法宣誓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出席活动并监誓。上午9时30分,宣誓活动开始。奏唱国歌之后,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徽,在周强的监誓下,由一级大法官沈德咏领誓,二级大法官裴显鼎等102名新任职的大法官、法官等法院工作人员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材料二王华生活在一个和谐、民主、幸福的家庭中,家里每个人都“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晚饭后,他们一

家人一边收看《新闻联播》一边聊天。

爷爷:宪法还是不够完善啊,何时才能把“治霾”写进宪法啊?

王华:共产党是执政党,爸爸是党员,而且还是执政党的一个不算太小的领导干部,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吧?

爸爸:儿子,错!宪法是我们每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国共产党更要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1)材料一中最高人民法院新任职干部为什么要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请对材料二中爷爷的说法进行评析。

(3)请对材料二中爸爸的话进行解读。

探究点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一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并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民法总则第一条明文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2)宪法和其他法律的不同点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宪法是法律体系这棵大树的主干?

(4)宪法这个“主干”能够离开法律体系这棵“大树”独立存活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