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检测
二氧化钛抗菌测试方法

二氧化钛抗菌测试方法摘要:一、二氧化钛抗菌概述二、二氧化钛抗菌测试方法1.测试原理2.测试流程3.测试标准三、测试注意事项四、二氧化钛抗菌应用前景正文:一、二氧化钛抗菌概述二氧化钛(TiO2)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抗菌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环保性。
其抗菌作用主要源于光催化效应,能有效降解细菌细胞膜,破坏细菌生长环境,从而实现抗菌目的。
近年来,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在医疗、环保、家电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二、二氧化钛抗菌测试方法1.测试原理二氧化钛抗菌测试主要通过测量其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抗菌性能。
测试方法通常包括定量分析法和生物测定法。
定量分析法通过测定抗菌材料上细菌的数量变化来评价抗菌效果;生物测定法通过观察抗菌材料对细菌生长的影响来评价其抗菌性能。
2.测试流程(1)准备试验样品:根据测试要求,制备一定尺寸的二氧化钛抗菌材料样品。
(2)接种细菌:选用常见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将细菌接种在抗菌材料表面。
(3)培养观察:在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将接种后的样品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4)测定抗菌效果:通过定量分析或生物测定方法,评价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
3.测试标准目前,关于二氧化钛抗菌性能的测试标准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
在我国,相关测试方法主要参考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方法通用规范》等标准。
此外,一些企业还制定了内部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
三、测试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选择合适的抗菌材料样品尺寸,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
3.在接种细菌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影响测试结果。
4.定期观察细菌生长情况,及时记录数据,以便分析抗菌效果。
四、二氧化钛抗菌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医疗领域,二氧化钛抗菌材料可用于制作手术器械、医疗敷料等;在家电领域,可用于制作抗菌冰箱、洗衣机等;在环保领域,可用于处理水质、空气净化等。
304Cu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细胞毒性评价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three
groups.The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CCK-8 test
and FCM
test were chosen to
evaluate cell toxicity of materials.Growth of L-929 cells was
in vivo.
This study is in vitro.Materials were stainless steel
divided
into
common stainless steel,antibiotic
line Was
and
pure
titanium.L-929
cell
chosen
to
assess
3
observed under inverted microscope.Optical density(OD)and relative growth
rate
(RGR)of cells cultured for
scatter
24 48
and
72 hours was
detected
using CCK-8 test.The
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结果:培养24 h,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纯钛 组,空白对照组细胞贴壁生长状态良好;阳性对照组细胞生长状态异常。培养48 h,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纯钛组,空白对照组细胞生长旺盛,排列密集 规则;阳性对照组细胞固缩。培养72 h,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纯钛组, 空白对照组细胞布满视野,未见异型性;阳性对照组均为死亡细胞和碎片。 CCK-8实验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纯 钛组,空白对照组的光密度值均相应的增加。各时点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 组的光密度值均低于纯钛组和空白对照组(P<O.05),但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 钢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细胞毒性均为0级,纯 钛组,普通不锈钢组,抗菌不锈钢组各时间点细胞毒性均为1级。 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各组细胞均以正常细胞和凋亡细胞为主,坏死细胞较 少。凋亡细胞在各组间分布不均,普通不锈钢和抗菌不锈钢组的凋亡细胞多于空 白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在普通不锈钢、抗菌不锈钢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俨>0.05), 但这两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泸<O.05)。
浅谈含银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检测

第42卷 第6期 上 海 金 属 Vol.42,No.62020年11月 SHANGHAIMETALS November,202085 作者简介:彭伟,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不锈钢,E mail:pw20080607@126.com浅谈含银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检测彭 伟 江浩文 李为先 赖建明 胡业(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含银钢铁材料具有抗菌抗毒的特性,可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如餐具等。
介绍了几种含银钢铁的抗菌、抗毒性能以及银溶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包括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抗大肠杆菌活性和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等。
【关键词】 抗菌 抗毒 银溶出 标准ABriefDiscussiononDetectionofAnti bacteriaandAnti virusCapabilitiesforSilver containingIronandSteelMaterialsPENGWei JIANGHaowen LIWeixian LAIJianming HUYemin(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ShanghaiUniversity,Shanghai200444,China) 【Abstract】 Silver containingironandsteelmaterialshaveuniqueanti bacteriaandanti viruscapabilities,maybeusedtomakearticlesfordailylifeusesuchastableware.Thestandardsandmethodsofdetectinganti bacteriaandanti viruscapabilitiesandsilverdigestionforseveraltypesofsilver containingironandsteelswereintroduced,involvinganti staphylococcusaureusactivity,anti escherichiacoliactivity,andanti influenzavirusH1N1activity.【Key Words】 anti bacteria,anti virus,silverdigestion,standard 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
浅谈Cu在不锈钢建筑材料中的作用

浅谈Cu在不锈钢建筑材料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2-09-08T06:30:54.640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5月9期作者:黄振坤[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卫生和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对于抗病毒、抗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黄振坤35052519870910****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的卫生和健康观念越来越强,对于抗病毒、抗菌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本文从常见的抗菌不锈钢出发,简单的介绍Cu抗菌元素的灭菌效用、及其对不锈钢微观组织的影响、热加工性能影响等,有利于科研及钢厂生产人员了解Cu的作用及开展相关的成份及工艺的设计,有利于指导建筑材料设计及使用。
关键词:抗菌不锈钢;Cu;热脆性;微观组织;前言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人们健康卫生意识越来越来强烈,对抗菌产品的需求和关注越来越多,相应的抗菌不锈钢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良好。
目前常见的抗菌不锈钢,主要是在炼钢阶段添加抗菌作用的金属,并在后续的退火中经抗菌时效处理,使得不锈钢基体中均匀析出抗菌相,抗菌相在含水的环境中水解成相应的金属离子,金属离子与细菌作用起到灭杀效果。
金属的抗菌效果,在很早以前就被世界上的古人发现并使用,如贵族使用的银质餐具。
目前已开发了解的金属元素就有许多元素具备抗菌效应,如稀土元素、Cu、Ag、Al等。
因其灭杀细菌的机制不同其灭杀强弱也不同,如下表1所示。
表1. 金属元素抗菌效果虽抗菌元素有很多,但综合考虑生产成本、抗菌效果、工艺要求,最常用的抗菌元素为铜。
有关含铜的抗菌不锈钢抗菌机制、抗菌相析出机制、生产品质问题、生产工艺流程和实际应用介绍及问题改善,学术科研机构和钢铁生产企业很早就开展系列研究,如日本的日新不锈钢和国内的太原不锈钢厂和酒泉不锈钢事业部等成功开发了含铜的铁素体抗菌不锈钢和奥氏体抗菌,形成了以铁素体和奥氏体为主的抗菌不锈钢体系。
随着新技术VOD工艺日益完善,不锈钢的钢水清净度得到提升、超低碳氮的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得到发展,近年来部分不锈钢厂布局超纯铁素体抗菌不锈钢领域。
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刘鹏鹏;周志南;姜侃;吴渊;盛华栋
【期刊名称】《山东工业技术》
【年(卷),期】2018(000)003
【摘要】本文简述抗菌材料的应用现状,对抗菌材料抗菌性能检测现有检测技术进行阐述,提出建立抗菌性能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快速检测的可能实现方案.
【总页数】1页(P13)
【作者】刘鹏鹏;周志南;姜侃;吴渊;盛华栋
【作者单位】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杭州 310018;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杭州310018;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抗菌建材正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线——中国抗菌材料及制品行业协会卢凯民副秘书长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季君晖博士谈抗菌建材的热点问题 [J],
2.MgFe2O4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J], 刘婧冉;张子岚;胡春;邓玥
3.偶联剂对纳米氧化锌/PE复合抗菌材料抗菌性能及其冲击性能的影响 [J], 王国成;王姗姗;张盈盈;蒋涛
4.胍基抗菌材料在糖尿病动物皮肤创伤中的抗菌性能研究 [J], 邱浩峰; 冯培培; 骆阳; 吴徐金; 侯文佳; 牟贤波; 竺亚斌
5.无机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研究与应用 [J], 郭一婧;张铭哲;段昶晟;董馨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抗病毒添加剂Lab值试验、抗病毒试验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Lab值试验方法A.1 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抗病毒添加剂Lab值。
A.2 试验设备和材料A.2.1 试验设备色差仪。
A.2.2 试验器材白色校正板;黑色校正板;石英皿容器。
A.2.3 试验材料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粉体。
A.3 试验程序A.3.1 打开电源,开机,同时将电脑中颜色管控软件打开。
A.3.2打开测试模式功能键,选择测试模式,模式1为透射测试,模式2为反射测试。
A.3.3 打开校正功能键,先将白色校正板进行测量校正后再将黑色校正板进行测量校正。
A.3.4 将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粉体装入透光的石英皿容器中,将石英皿容器覆盖色差仪测试孔进行粉体颜色的测试。
测试时注意将色板完全覆盖住色差仪测试孔,防止测试时漏光,A.4 试验结果测试后点击完成后进行保存,读取数据。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抗病毒试验方法A.1 范围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抗病毒添加剂抗病毒性能。
B.2 试验设备和材料B.2.1 试验设备高压灭菌锅;恒温水浴箱;二氧化碳培养箱;层流超净工作台;低温冰箱(-20℃,-80℃);液氮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
B.2.2 试验器材移液管;可调移液器及配套一次性塑料吸头;细胞培养瓶与96孔培养板。
B.2.3 试验材料试验用标准菌种(H1N1甲型流感病毒、HCoV-229E冠状病毒);对照样本;无机金属离子抗菌抗病毒添加剂粉体。
B.3 试验程序B.3.1 病毒悬液的制备B.3.1.1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试验用宿主细胞,在37℃温水中迅速融化,用毛细吸管移植于含有细胞维持液的细胞管内,吹吸数次,使混匀,立即离心(3000r/min,3min),去上清液;再加入适当的细胞维持液,吹吸数次,使混匀,同上离心后,转种于加有10ml完全培养基的培养瓶中。
逐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细胞长满单层时,用于消毒试验。
B.3.1.2 取出低温冻存的试验病毒毒种,37℃水浴融化,用细胞维持液作10倍稀释,然后接种于已经长满单层细胞的细胞瓶内,置37℃温箱中,使与细胞吸附、生长。
3CR13CU3马氏体不锈钢抗菌性能

3 1 Cr30x  ̄ h lcc u u e 3t s yoo c sa ru o
表 4 奥 氏 体 不 锈 钢 0 r8 C l ̄ 和 马 氏 体 不 锈 钢 3' 3 k C 1Ct r 3对大肠杆菌的抗菌能力对 比 T b C mpr m0 niatr l 脚 b ten 瓣 al 4 o a ̄ at c i e f - e aa b e e w
硬度增加 , 30℃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扫描 在 5
电镜 和 X D分 析 显 示 固溶 和 时效 热 处 理 后 基 体 R 组织 为马 氏体 +残余 奥 氏体 , 有 基 体上 弥 散分 另 布许 多圆形颗 粒 状 的 富铜 相 , 对 位错 的滑 移起 它 钉扎作 用 , 成 硬 度上 升 。时 效 温度 升高 使 富铜 造
在研究 了高 铜 1- H抗 菌 不锈钢 的基 础 7P 4
上 , 继开发 了不 同的抗菌 不锈 钢 , 文试 验 相 本 了含铜 3 r3马 氏体 抗菌 不锈 钢 经特 殊热 处 理后 C1
的抗 菌性 能和机 械性 能 。
1 实验材 料及 方法
体不锈 钢 。
2 试 验 结果及 分析讨 论
3 结论
15 0℃固溶 +60℃时效 4h空冷 105 0 0 5
81 l. 3 9肠 杆菌 没
图 2 ClC 3马氏体不锈钢组织 ×1 00( )和断 3 r3 u 50 a 口形貌 ×3 0 b ,E 0( ) S M 0
o a td ma t a t n fl s t e  ̄ e瓯 k e
钢板和钢带推荐的热处理制度、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检测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钢板和钢带推荐的热处理制度A.1表A.1给出了钢板和钢带推荐的热处理制度。
表A.1钢板和钢带的热处理制度类型统一数字代号牌号推荐的热处理温度及冷却方式奥氏体S3*******Cr17Ni7Cu3固溶处理:≥1040℃水冷或其他方式快冷S3*******Cr19Ni10Cu3固溶处理:≥1040℃,水冷或其他方式快冷S3048806Cr19Ni10Cu3固溶处理:≥1040℃,水冷或其他方式快冷铁素体S1178806Cr17Cu2退火处理:780℃~850℃,快冷或缓冷S1*******Cr12Cu2A.2表A.2给出了钢板和钢带推荐的抗菌热处理制度。
表A.2钢板和钢带的抗菌热处理制度类型统一数字代号牌号推荐的热处理温度及冷却方式奥氏体S3*******Cr17Ni7Cu3550℃~900℃,快冷或缓冷S3*******Cr19Ni10Cu3550℃~900℃,快冷或缓冷S3048806Cr19Ni10Cu3550℃~900℃,快冷或缓冷铁素体S1178806Cr17Cu2500℃~800℃,快冷或缓冷S1*******Cr12Cu2附录B (规范性附录)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检测方法B.1范围本附录适用于检测抗菌不锈钢板和钢带表面的抗菌性能。
B.2试验设备和材料B.2.1试验设备A 2型二级生物安全柜、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热恒温干燥箱(0℃~250℃)、冷藏冰箱、微波炉(输出功率≥700W)、pH 计。
B.2.2试验器具三角烧瓶、平皿(直径为90mm)、试管(18mm×180mm)、量筒(100mL)、吸管(10mL、5mL、1mL)、移液管(精确度0.01mL)、酒精灯、试管架、接种环、70%乙醇(体积分数)和聚乙烯薄膜等。
注:试验中用到的试管、吸管、接种环等器具清洗、杀菌方法见B.2.5。
B.2.3培养基及用途B.2.3.1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及用途要求如下:a)蛋白胨10g;b)牛肉膏5g;c)氯化钠5g;d)蒸馏水1000mL;e)调pH 值至7.2~7.4,高压蒸汽灭菌121℃,20min;f)用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增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检测摘要:含银钢铁材料具有抗菌抗毒的特性,可用于制作生活用品如餐具等。
介绍了几种含银钢铁的抗菌、抗毒性能以及银溶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包括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抗大肠杆菌活性和抗H1N1流感病毒活性等。
关键词:抗菌;抗毒;银溶出;标准引言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
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无害,如肠道菌群、青霉素等;少许微生物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H1N1流感病毒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各国对疾病预防、卫生安全等越来越重视,促进了抗菌材料的发展。
某些金属材料的抗菌性能依次为 Hg > Ag > Cd > Cu > Zn > Fe >Ni,在对人体的安全性方面则为 Ag > Co > Ni > Al > Zn > Cu = Fe >Mn > Sn > Ba > Mg > Ca,可见 Ag 元素的安全性和抗菌性最佳。
添加Ag可使纤维、塑料、涂料及量大面广的钢铁材料等具有抗菌抗毒的功能。
Ag元素的添加对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蚀性能几乎没有影响,还具有消毒杀菌的功能,应用潜力巨大。
本文浅谈含Ag钢铁材料的抗菌抗毒性能及银溶出的检测标准和方法。
1.钢铁材料检测设备的使用优势伴随冶金企业的发展,通过仪器分析技术的使用,为冶金企业明确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在仪器分析技术的使用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钢铁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冶金企业钢铁材料化学检测的效率,充分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
结合钢铁材料化学分析检测仪器的使用情况,其优势如下:第一,构建多通道、多元素的分析检测技术。
在冶金企业的钢铁材料化学检测中,通过仪器分析法使用,设备会根据钢铁材料的特点,构建多元素的分析方法,并直接利用直读光谱的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容分析到钢铁材料中的不同元素,提高设备化学检测的整体效果。
第二,在设备检测中,存在着多功能、智能化的技术优势。
在冶金企业钢铁材料的化学检测中,通过分析仪器的使用,可以展现检测结果的自动化、多功能化特点,提高冶金企业钢铁材料化学检测的有效性。
第三,根据冶金企业钢铁材料设备的检查方法,通过仪器分析法的使用,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多功能、综合性的处理,展现仪器分析的多功能性,并丰富材料的检测手段。
第四,在冶金企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积极推进国家认可实验室增项工作进展,顺利扩增6项国家认可项目,本实验室设置了12个CNAS 认可分析项目,2018年1月份正式成立化学学习小组,旨在培养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工匠型人才,学习小组共计授课23次,并在年终总结汇报中查漏补缺、坚定信念并制定2019年学习计划,旨在使化学学习小组提高自身专业性,为冶金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1.抗菌性能及检测方法不同抗菌材料有不同的测试标准。
如GB/T 21510—2008《纳米无机材料抗菌性能检测方法》、HG/T 4317—2012《含银抗菌溶液检测标准》、ISO 846—1997《抗菌塑料标准有塑料-微生物作用的评价》、ISO 22196: 2007《塑料制品表面抗菌性能评价方法》、JIS Z 2801—2000《抗菌塑料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及抗菌效果》、ASTM E 2149— 2013《在动态接触条件下测定稳态抗菌剂的抗菌行为》、GB /T 31402—2015《塑料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JC /T 897—2014《抗菌陶瓷制品抗菌性能》、GB /T 28116—2011《抗菌骨质瓷器》、 SN/T 2399—2010《抗菌金属材料评价方法》、JIS Z 2801—2010《抗菌产品,抗菌活性和效果的试验》等。
在钢铁材料领域,抗菌性能的检测大多采用JIS Z 2801—2010 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对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规定抗菌活性值R=( Ut - Uo) - ( At- Uo) = Ut- At,R为抗菌活性值;Uo为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立即测试得到的活菌数平均对数值;Ut为无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 h 得到的活菌数平均对数值;At为抗菌加工试验片接种后放置24 h得到的活菌数平均对数值。
通过试验获得抗菌活性值R,采用式(1) 计算出相应样品的抗菌率。
抗菌率 = ( 1-10-R×100%) (1)1.抗病毒及其检测方法目前,关于材料抗病毒测试的标准主要有ISO 18184—2014《抗病毒纺织品测试标准》、ISO 21702—2019《塑料和其他非多孔表面抗病毒的活性的测定》、ISO 18071—2016《精细陶瓷( 高级陶瓷,高级工业陶瓷).室内照明环境下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抗病毒活性的测定.采用噬菌体 Q-β 的试验方法》、JIS L 1922—2016《纺织品.纺织品抗病毒活性的测定》、JIS R 1706—2013《精细陶瓷 ( 高级陶瓷,高级技术陶瓷).光催化材料抗病毒活性的测定.使用 Q-beta抗菌素的试验方法》、NF G39-021—2014《纺织品.纺织品抗病毒活性检测的测定》等。
1.银溶出及其检测方法金属溶出涉及人的健康安全,很多生活用品对金属溶出有严格的限制。
欧盟EN71-3:2013标准、美国 ASTM F963—2017 标准和中国 GB 6675—2014 针对玩具产品明确规定了多种化学元素( Al、Sb、As、Ba、B、Cd、Cr、Cr3 + 、Cr 6+ 、Co、Cu、 Pb、Mn、Ni、Hg、Se、Sr、Sn、Zn) 的迁移量限值。
在穿刺类和人体佩戴的物件方面,欧盟 EN1811:2011 + A1:2015 标准明确规定了镍溶出的限定值: 穿刺类<0.2μg /(cm2.week) ,非穿刺类<0.5μg/( cm2.week) 。
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规定了相关元素的迁移量: 铬(Cr) ≤2.0 mg /kg( 马氏体不锈钢材料及制品不检测铬指标) 、镍(Ni) ≤ 0.5 mg /kg、砷( As) ≤0.04 mg /kg、镉(Cd)≤0.02 mg /kg、铅(Pb) ≤0.05 mg/kg。
1.钢铁材料检测技术的优化策略1.智能控制系统结合冶金企业的运行特点,在钢铁材料的检测中,为了提高材料检测的整体效果,需要结合产业以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构建智能化的控制技术。
如,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使用中,可以不用对被控制对象模型进行检测,而是应该根据钢铁材料的复杂性特点,确定智能化的检测方案,细化智能化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案,以便提高钢铁材料检测的有效性。
智能技术检测中,可以通过专家系统,保证材料检测的有效性,避免材料检测结果不清晰问题的出现,为冶金企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因此,在冶金企业的运行及持续发展中,为了提高钢铁材料检测的整体效果,企业需要及时认清以往材料检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智能检测系统的使用,利用智能设备以及智能化的材料检测方案,对空间概念以及分布参数进行设定,以便有效提高冶金行业中钢铁材料检测的整体效率。
1.进行特殊设备的研发在冶金企业运行及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为了认真贯彻“226”方针以及五项原则,需要认真执行公司上层领导提出的“保、拓、上”的工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工作人员以及材料检测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的检测方法、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基础,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对进厂的原燃辅料、产品生产工序等进行严格检测,针对一些非常规的试样产品,材料的检化验率需要到达100%,以提升冶金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
一般情况下,在特殊仪表研发中,生产人员需要根据特殊检测仪器的使用状况,对设备的连续性、准确性检测方案进行分析,以更好的提高特殊设备一起的使用效果,为冶金企业的运行及稳步发展提供支持。
由于冶金企业的特殊性,特殊仪表的使用率相对较高,所以,在钢铁材料检测中,为了提高试验检测效率,企业需要积极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通过新型传感器、软测量技术以及图像识别技术的综合运用等,保证冶金企业对钢铁材料检测的效率,满足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
如本厂在钢铁材料性能检测中发现,以往的检测技术存在着复杂性、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技术检验及探究中,多次配合集团监察部门对进厂疑似掺假物料进行分析化验,对不合格的多种物料分别进行了扣款、退货等处理,为公司避免经济损失百万元。
同时,多次配合新产品技术的研发,通过设备检测结果以及产品质量比对等,进行特殊仪器的工艺调整,之后设定完善性的设备调整方案,有效提高产品材料的检测质量及检测效果,为冶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收益。
1.提高钢铁材料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结合冶金企业的运行特点,为了提高钢铁材料检测的整体效率,需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通过检测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保证钢铁材料检测工作的稳步进行。
通常情况下,在专业检测人员培训中应该做到:第一,检验人员在检化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标准,为确保材料数据的精准性,检验人员需要对石灰石、白云石中的二氧化硅检测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具体的实验检测方法,改进技术检测方案,并多次用基准试剂及标准样品进行曲线制备,通过数据验证以及实验分析等,对各项数据结果静心分析、对比,以提高钢铁材料检测的整体效率。
第二,落实具体的日常工作管理机制,要求材料检测人员根据工程项目的需求,确定科学化的材料检测方案,保证各项监测工作的稳步落实,检测人员在整个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职能,通过检测工作的稳步执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钢铁材料检测人员的综合素养提升中,企业要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材料检测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的检测方法,认真严谨的对待各项工作,并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创新钢铁材料检测的方法,不断提高材料性能的检测效率,为冶金企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结束语根据JIS Z 2801—2010标准并参考ISO 21702—2019 和GB 6675—2014标准,分别检测了几种含银钢铁材料的抗菌活性、抗病毒活性和银溶出,结果表明含银钢铁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菌毒性能,并且银溶出的迁移量远小于 CJ 94—2005 标准中对饮用水的规定和WHO规定的银对人体的安全值。
因此,含银钢铁材料在人类生活用品的应用方面潜力巨大,值得开发。
现有标准中,只能直接测试含银钢铁材料的抗菌性,关于抗病毒和银溶出的检测均是参考其他相近标准,所以在发展含银钢铁材料的同时制定相关的检测标准也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1.朱平.功能纤维及功能纺织品[M].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YOKOTA T,TOCHIHARA M,OHTA M.Silver dispersed stainless steel with antibacterial property[J].Kawasaki Steel Technical Report,2002,33(2) : 88-91.3.Japanese Standards Association.Antibacterial products—Test fo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JIS Z 2801—2010[S].Japan Tokyo: Japanese Standards Association,2010.4.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Measurement of antiviral activity on plastics and non- porous surfaces: ISO 21702: 2019[S].Switzerland Genev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