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讨论口腔颌面部创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讲课PPT课件

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损伤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等。
治疗过程: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包括手术步骤、用药方法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患者的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以证明治疗的有效性。
并发症处理: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定义:指口腔和颌骨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包括 口腔黏膜、牙齿、牙龈等部位的损伤。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分类:根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轻度、 中度和重度损伤。
病因: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通事故、跌倒、工伤事故等
病理: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导致骨折、软组织损伤等,影响面部形 态和功能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 和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 CT等)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 功能等)进行诊断。
并发症:口腔颌面部损伤可能引起感染、 骨折、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和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腔内 的血液、呕吐物 等,防止窒息
控制出血:压迫 止血、结扎止血 等,防止失血过 多
基础研究:探讨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临床转化: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跨学科合作:与相关学科如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合作,共同推进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研究。
创新技术: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
深入研究颌面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案。 探索新型生物材料在颌面部修复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 开展多学科联合治疗,提高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加强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口腔软组织损伤与感染的关系

常见并发症类型
1 2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感染
由于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环境,软 组织损伤后易发生感染,如牙龈炎、牙周炎、口 腔溃疡等。
呼吸道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感染可能引发呼吸道并发症,如喉头 水肿、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当口腔颌面部感染严重或治疗不及时,病原菌可 能侵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等全身 性感染。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深入研究软组织损伤与感染的机制
进一步探讨软组织损伤导致感染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 提供理论支持。
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针对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研发更加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加强预防措施的研究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找出导致口腔颌面部感染和软组织损伤的 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抗生素治疗
对于中、重度的口腔颌面部感染,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 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口腔颌面部感染,如出现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如切开引流、清创等。同时,对于因感染导致呼吸道并发症的患者,必要时需进行气管 切开等紧急处理措施。
06
总结与展望
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
口腔颌面部感染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应加强口腔科、外科、感染 科等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共同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感染影响损伤愈合
感染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加重,影响伤口愈合速度和质量。
相互促进
损伤和感染可形成恶性循环,损伤加重感染,感染又影响损伤的 愈合。
04
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例分析口腔外伤导致的舌下间隙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 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提示感染。
影像学检查
口腔X线片显示舌下间隙增 宽,密度增高,提示感染 。
治疗措施及效果
治疗措施
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包括静 脉注射广谱抗生素和局部口腔清洁护 理;同时行舌下间隙切开引流术,排 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
治疗效果
经过一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口腔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体温恢 复正常;复查血常规和口腔X线片均显 示感染得到控制。
03
口腔外伤导致的舌下间隙 感染病例分析
病例介绍
患者信息
患者为一名中年男性, 因口腔外伤导致舌下间
隙感染。
主诉
患者自诉口腔疼痛、肿 胀,伴有发热和吞咽困
难。
现病史
患者于一周前因跌倒导 致口腔外伤,当时未予 重视,后出现上述症状
。既往史患者无其他大疾病史 ,无过敏史。诊断过程
体格检查
口腔检查可见舌下区明显 肿胀,压痛明显,伴有波 动感;咽部充血,扁桃体 无肿大。
口底多间隙感染
感染范围波及多个间隙,症状更为严重,肿胀范围更广。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感染存在;脓液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 类。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显示骨质破坏累及范围;CT或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舌下间隙感染的病 变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感染引起局部组织水肿,压迫周围血管和神经, 导致疼痛、麻木等症状。
炎症反应
感染引发机体的炎症反应,包括血管扩张、通透 性增加、白细胞渗出等。
脓肿形成
若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可能在舌下间隙内形成 脓肿,需进行切开引流等手术治疗。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

病历八
病历三
病历四
患者:李XX 男 58岁 主诉:右侧面部下颌外侧及内侧肿胀三周 现病史:长期有较严重龋病,三周前发现右侧 下颌牙齿舌侧及颊侧肿胀,进而发展至右侧面 下部肿胀,现要求诊治。 检查:右侧下颌第二、第三磨牙残根,下磨牙 区前庭沟、下颌磨牙区舌侧、颊部红肿,波动 感(+),触痛(+)前庭沟变浅呈隆起伏,内 斜线不能触及,颊部皮肤肿胀发亮。 辅助检查:X线,右下颌第二、三磨牙残根, 伴有根尖骨溶解,但没有骨质硬化。
病历一
病历一
患者:钱XX 男 42岁 主诉:开口受限3天,伴有疼痛及肿胀。 现病史:右下颌第三磨牙三月前由于不能正常 萌出而拔除,几周前病人在右侧下颌有轻度的 不适,3日前发现开口受限,吞咽痛。今因不 能开口进食,来我院就医。 检查:右侧第三磨牙舌侧远中及咽侧壁黏膜红 肿,波动感(+),触痛(+),悬雍垂偏向左 侧,开口度一横指。 辅助检查:X线片显示,右下颌第三磨牙位置 牙槽窝空虚,伴有反应性近中骨硬化和远中骨 溶解。
病历五
患者:周XX 女 48岁 主诉:高烧,头疼,张口受限两周 现病史:三周前为诊断三叉神经痛,行口外注 射法下颌神经阻滞麻醉,两周前发现张口轻度 受限,今张口受限加重,高烧,头疼,要求诊 治 检查:开口度一横指,颧弓上下及颌后靠上部 微肿,压痛(+-) 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 25×10^9/mm2 ↑
病历八
脓液送细菌培养。术后先给阿奇霉素0.5 g、 替硝唑注射液0.8 g 静滴 1次/d。术后体温 上升至39.0 ℃~39.5 ℃,呼吸困难进行性 加重,21日气管切开术。面部肿胀波及对 侧和颈区。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8.91×109/L, N 0.889。 CT:双侧腮腺区、下颌升支内外侧、口底、 咽旁以及气管旁间隙、颈部软组织多间隙 液性区域。
口腔颌面部感染病例分析外伤引起的感染研究

06 总结与展望
病例分析总结
感染类型和分布
外伤引起的口腔颌面部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常见致病菌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部位多位于软组织 ,如唇部、颊部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诊断主要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 白等。
治疗和预后
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发生与外伤密切相关,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如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加 强口腔卫生保健等,有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THANKS
感谢观看
抗感染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 ,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治疗。
并发症预防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03 口腔颌面部感染 的病因和病理生 理
外伤引起的感染途径
直接污染
外伤时,异物或污染物直接进入伤口,引发感染 。
组织损伤
外伤导致口腔颌面部组织损伤,破坏皮肤或黏膜 的完整性,使细菌易于侵入。
影像学检查
如X线、CT等,有助于了解外伤部位骨骼及 周围软组织情况。
鉴别诊断及误区
与非感染性炎症鉴别
外伤后局部炎症反应可能与感染相似,需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 和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
与肿瘤性疾病鉴别
部分肿瘤性疾病可表现为颌面部肿胀、疼痛等症状,需通过影像学 检查和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误区
忽视外伤史的重要性,仅凭局部症状进行诊断,可能导致误诊或漏 诊。
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比较
手术治疗
综合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脓肿形成的患者,手 术治疗是首选方法。通过手术切开引 流、清创等,可以迅速控制感染,促 进伤口愈合。
病案讨论口腔颌面部创伤

病案讨论:口腔颌面部创伤(一)患者,男,23岁,无业。
主诉:左面部刀砍伤3小时。
现病史:3小时前,患者与人发生争执后被人用“西瓜刀”砍伤左侧面部,出血明显,急就诊于附近诊所,行简单绷带包扎止血后,来我院就诊。
伤后患者无昏迷,无恶心呕吐等,现一般情况可。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左侧颧弓中分纵行向下达下颌骨下缘处可见一约20cm×3cm伤口,创缘齐,深达腮腺,无活动性出血,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睑闭合功能障碍。
双侧耳前区无压痛,关节动度一致,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口内见,咬合关系正常,左侧腮腺导管口无分泌物,右侧腮腺导管口分泌正常。
病例33 分析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
病例33 答案1.诊断(1)面部左侧割伤。
(2)左侧面神经损伤(颧支、颊支)。
(3)左侧腮腺导管损伤。
2.诊断依据(1)病史:3小时前,患者被人用“西瓜刀”砍伤左侧面部。
(2)检查:①左侧颧弓中分纵行向下达下颌骨下缘处可见一约20cm×3cm 伤口,创缘齐;②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睑闭合功能障碍;③深达腮腺,左侧腮腺导管无分泌。
3.鉴别诊断(1)与刺伤、挫伤、擦伤、撕裂、撕脱伤鉴别:创缘整齐不整齐,裂开程度、深度和与邻近窦腔的关系全面考虑。
(2)与面神经下颌缘支、颞支损伤鉴别:仔细检查面神经下颌缘支、颞支支配部位的功能。
4.治疗设计(1)急诊全麻下清创缝合。
(2)左侧面神经颧支、颊支显微外科吻合。
(3)左侧腮腺导管吻合。
【病例33得分与失分要点】1.关于诊断失分要点(1)诊断不完整:诊断中未描述部位,如诊断 1 割伤,诊断 2 面神经损伤。
(2)诊断错误:如诊断 1 为刺伤、撕裂伤、撕脱伤等。
(3)答案不全:如只有答案 1 ,而无答案 2 和/或答案 3 。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按病史、症状、检查等逐一回答。
(1)病史:忽略刀砍伤的病史。
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234例病例分析

个需要注意的因素 ,因此对于软组织的损伤应该与硬组 织
颌 面部 创伤 患者 2 4例 创 伤原 因 ,交通 事 故 9 3 8例 占
的损伤采 取相 同的重视 。张丽莺等旧 在总结 临床病例救治中 ,
4 %, 2 斗殴 7 2例 占 4 %, 2 意外事故 4 占 3 %, 5例 1 动物 咬伤 5
织损伤 : 管损伤 2 4例 占 10 神经 16例 占 8 %, 肤 血 3 0 %, 9 4 皮 黏膜损伤 2 2 占 8 %。 0例 6 男 女性别 比例为 3 31 发生创伤的概率高 , 与男性 性 . :, 3 这
格 和社 会 地 位 有 一 定 相 关 性 。 年 龄 方 面 , 发 年 龄段 为 2 ~ 在 好 1
全 面反映颌面间 、 住院费用 、 医疗资源消耗等 ) 及对医疗
机构 的质量监控。 在对创伤的严重度评价 中, 欧美 等国家一直 延续采用简明损伤定级( I ) A S 的评价手段 , 缺乏一定的专科性 特征 , 国学 者薄斌等嘟 究者依据 A S 行改进 , 我 I进 获取创伤 的专科性评分系统 , 柳军等 讨依据层 次分析法和专家诊断 躲
4 0岁 , 占总发患者数的 5 %, 6 这与此年龄阶段 , 与社会接触 的 密切程 度有 一定 关系。 由于患者 的损 伤严重程度差 别较 大 , 统计结果提示患者的住院天数与 患者的严重程度相关 , 伤 创 后 5 %的患者住院时间在 l - 0d 9 I4 ,救治中应该减少创伤遗
1 资 料 与 方 法
颌面部创 伤在创伤事故 中愈发严重 ,造成创伤事故 的原
因主要为交通事故 , 次为 打架斗殴 。 其 此方 面结果与刘勇[ 徐 2 1 、
金科等[ 3 1 究结 果相似 , 的研 提示应该采取预 防措施具有一定的 意义 。以此可 以减少恶性事故的发生 和指导临床医师在创伤 救治 中更加关注创伤的原因。交通事故与创伤 的部位有一定 相关性 ,对于机动车乘客和驾驶 员在安全带 的使用上必须遵
口腔颌面部创伤急诊211例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部创伤急诊211例临床分析口腔颌面部外伤是指颜面、颌骨和口腔部位的外伤,颌面部外伤是头面部常见的外伤,包括牙折断、牙脱臼、牙槽骨骨折、上下颌骨骨折、颧骨颧弓骨折、鼻骨骨折及面部软组织损伤等。
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严重的颌面部外伤,常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
抢救时必须迅速及时判断病情,及时有效抢救治疗,治疗:首先要检查及抢救全身严重的损伤,如窒息、颅脑损伤、出血及休克等。
要注意恢复面部美容,鼻、唇红、眉、耳等裂伤要对位准确,选用小针细线缝合,使疤痕不显。
更要重视恢复咀嚼功能,在保持正常咬和关系(即上、下牙之间的正常对合关系)的条件下使骨折愈合。
口腔颌面部如颊、唇、鼻及眉部为人体暴露部位,无论交通事故、外伤及战争等均可引起这些部位软组织损伤。
随着人民对颌面部创伤治疗后的形态及功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5年来我们对211例颌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从我院口腔科近年的211例口腔颌面部外伤的临床分析显示颌面部外伤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及类型,并讨论处理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11例中,男141例,女70例;年龄1~81岁,平均28.7岁;以青壮年多见。
1.2 创伤部位及类型1.2.1 软组织损伤本组211例口腔颌面部外伤,以创口数量计,依次为唇部63例,颊部55例,颏部27例,颧部17例,眶部、额部各15例,上腭部8例,颏部舌体各15例,颧面部12例。
1.2.2 骨折下颌骨骨折51例,上颌骨骨折7例,颧骨颧弓骨折6例,鼻骨骨折3例,颌面外伤较常见的合并伤或并发症有失血性休克、四肢骨折、脑震荡、神经血管损伤、颅内血肿、颅底骨折、血气胸等。
2 治疗及结果本组中203例患者经Ⅰ期或Ⅱ期颌面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颌间结扎及坚强内固定)及控制感染等治疗,咬合关系正常,面容有所改善,功能得到恢复。
术后X线片及CT片显示骨折复位良好,随访未见明显畸形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案讨论:口腔颌面部创伤
(一)
患者,男,23岁,无业。
主诉:左面部刀砍伤3小时。
现病史:3小时前,患者与人发生争执后被人用“西瓜刀”砍伤左侧面部,出血明显,急就诊于附近诊所,行简单绷带包扎止血后,来我院就诊。
伤后患者无昏迷,无恶心呕吐等,现一般情况可。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左侧颧弓中分纵行向下达下颌骨下缘处可见一约20cm×3cm伤口,创缘齐,深达腮腺,无活动性出血,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睑闭合功能障碍。
双侧耳前区无压痛,关节动度一致,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口内见,咬合关系正常,左侧腮腺导管口无分泌物,右侧腮腺导管口分泌正常。
病例33 分析
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
病例33 答案
1.诊断
(1)面部左侧割伤。
(2)左侧面神经损伤(颧支、颊支)。
(3)左侧腮腺导管损伤。
2.诊断依据
(1)病史:3小时前,患者被人用“西瓜刀”砍伤左侧面部。
(2)检查:①左侧颧弓中分纵行向下达下颌骨下缘处可见一约20cm×3cm 伤口,创缘齐;②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睑闭合功能障碍;③深达腮腺,左侧腮腺导管无分泌。
3.鉴别诊断
(1)与刺伤、挫伤、擦伤、撕裂、撕脱伤鉴别:创缘整齐不整齐,裂开程度、深度和与邻近窦腔的关系全面考虑。
(2)与面神经下颌缘支、颞支损伤鉴别:仔细检查面神经下颌缘支、颞支支配部位的功能。
4.治疗设计
(1)急诊全麻下清创缝合。
(2)左侧面神经颧支、颊支显微外科吻合。
(3)左侧腮腺导管吻合。
【病例33得分与失分要点】
1.关于诊断失分要点
(1)诊断不完整:诊断中未描述部位,如诊断 1 割伤,诊断 2 面神经损伤。
(2)诊断错误:如诊断 1 为刺伤、撕裂伤、撕脱伤等。
(3)答案不全:如只有答案 1 ,而无答案 2 和/或答案 3 。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按病史、症状、检查等逐一回答。
(1)病史:忽略刀砍伤的病史。
(2)检查:遗漏面神经功能及腮腺导管功能的检查。
3.关于鉴别诊断的失分要点
(1)病变混淆:不熟悉相关软组织损伤的一般特点。
(2)不熟悉相关面神经分支损伤后的不同表现。
4.关于治疗设计的答题失分要点
(1)麻醉方式的选择不当。
(2)治疗设计不全面:如仅回答了清创缝合,而忘了神经及导管吻合。
(二)
患者,男,22 岁,大学生。
主诉:右面部外伤后咬合不适 2 小时。
现病史: 2 小时前,患者打篮球时不慎被同学肘部从侧面击中右侧面部,自觉局部疼痛明显,上下牙咬合不适,遂来我院就诊。
伤后患者无昏迷,无恶心呕吐等,现一般情况可。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下颌角区肿胀,压痛明显,双侧耳前区无压痛,关节动度基本一致,开口度约两横指,开口型正常。
口内见,咬合关系紊乱,右侧后牙区早接触,左侧后牙区开牙合,48 颊侧前庭沟压痛,可触及骨台阶,未触及明显异常动度。
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示:48 斜向后下达右侧下颌角可见骨质不连续影像。
病例34 分析
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
病例34 答案
1.诊断:右侧下颌角骨折
2.诊断依据
(1)病史:2 小时前,患者打篮球时不慎被同学肘部从侧面击中右侧面部,自觉局部疼痛明显,上下牙咬合不适。
(2)检查:①右侧下颌角区肿胀,压痛明显,咬合关系紊乱,右侧后牙区早接触,左侧后牙区开牙合;② 48 颊侧前庭沟压痛,张口受限;③可触及骨台阶。
3.鉴别诊断
(1)突骨折。
(2)颊孔区骨折。
(3)颊正中骨折。
4.治疗设计
(1)颌间牵引保守治疗。
(2)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以上两种方案需告知患者,说明各自优缺点,由医患双方商讨决定。
【病例34得分与失分要点】
1.关于诊断失分要点
(1)诊断不完整:诊断中未描述部位,如诊断为颌骨骨折。
(2)诊断错误:如诊断为髁突骨折。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性,按病史、症状、检查等逐一回答。
(1)病史:被人肘部击中面部致外伤的病史。
(2)检查:下颌角骨骨折的相关体征。
3.关于鉴别诊断的失分要点骨折部位混淆:不熟悉不同部位下颌骨骨折的具体临床表现。
4.关于治疗设计的答题失分要点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任一方法的遗漏。
病例35 摘要
患者,男,40 岁,农民。
主诉:面部车祸伤 5 小时。
现病史: 5 小时前,患者骑摩托车与迎面驶来的“蹦蹦车”相撞,面部着地致外伤,自行站起后,自觉面中分及上前牙区疼痛明显,无法咬合,就诊于“只X镇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四肢、颅脑及腹部脏器伤,未作其他特殊处理,转来我院就诊。
伤后患者无昏迷,无恶心呕吐。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系统性疾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检查:神志清,精神差,查体合作,步入病房。
双眼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面部左右基本对称,眼眶外形轮廓连续,颧面部无塌陷。
上唇肿胀明显,黏膜下可见淤血,压痛明显。
开口型及开口度正常。
口内见,咬合关系错乱,前牙反牙合,双侧后牙早接触,12~22舌倾,龈沟渗血明显,松动Ⅲ度,叩痛( ),牙龈尚可。
双侧上颌后牙区前庭沟肿胀明显,压痛,可触及上颌牙槽突整体动度。
下颌骨未见明显异常。
鼻腔及外耳道无溢液。
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示:梨状孔下缘水平向后经牙槽突上方达上颌翼突缝可见线状低密度影像,12~22牙周膜间隙明显增宽,余未见明显异常。
病例35 分析
1.诊断。
2.诊断依据。
3.鉴别诊断。
4.治疗设计。
病例35 答案
1.诊断
(1)上颌骨骨折(Le Fort Ⅰ型)。
(2)上前牙牙外伤。
(3)上唇挫伤。
2.诊断依据
(1)病史:5小时前,患者骑摩托车与迎面驶来的“蹦蹦车”相撞,面部着地致外伤,自行站起后,自觉面中分及上前牙区疼痛明显,无法咬合。
(2)检查:上唇肿胀明显,黏膜下可见淤血,压痛明显。
咬合关系错乱,前牙反牙合,双侧后牙早接触,双侧上颌后牙区前庭沟肿胀明显,压痛,可触及上颌牙槽突整体动度。
12~22 舌倾,龈沟渗血明显,松动Ⅲ度,叩痛( )。
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示:梨状孔下缘水平向后经牙槽突上方达上颌翼突缝可见线状低密度影像,12~22牙周膜间隙明显增宽。
3.鉴别诊断
(1)与颅脑损伤鉴别。
(2)与颧骨骨折鉴别。
(3)与鼻骨骨折鉴别。
(4)与颌骨骨折鉴别。
(5)与牙槽突骨折鉴别。
4.治疗设计
(1)LeFort Ⅰ型骨折:颌间牵引颅颌绷带固定保守治疗及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
(2)手法复位12~22 ,行15~25 牙弓夹板固定。
(3)抗感染止血治疗。
【病例35 得分与失分要点】
1.关于诊断失分要点
(1)诊断不完整:诊断中未描述部位。
(2)诊断错误:如诊断 2 为牙震荡,诊断 1 为牙槽突骨折等。
(3)答案不全:如只有答案 1 ,而无答案 2 和(或)答案 3 。
2.关于诊断依据的失分要点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胜,按病史、症状、检查等逐一回答。
(1)病史:车祸伤病史。
(2)检查:软组织挫伤、牙外伤及上颌骨骨折体征特点。
3.关于鉴别诊断的失分要点
(1)颅脑损伤:不熟悉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2)不熟悉颧骨、鼻骨骨折的特征性表现。
4.关于治疗设计的答题失分要点
(1)Le Fort Ⅰ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案遗漏任一。
(2)治疗设计不全面:如仅回答了上颌骨骨折治疗,而忘了牙外伤及软组织挫伤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