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走进生命花园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 第一课走进生命花园导学案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吗?
三、阅读与拓展
奇妙的食物链
如果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其他的生物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四、课堂总结:
地球是迄今为止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上适合的光和热,液态的水和大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陆地、海洋,热带、温带、寒带,地球上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最危险的猫科动物
老虎比其他猫科动物更频繁地袭击人类,也许因为人符合老虎捕食猎物的大小,而且即使对老的或受伤的老虎来说也非常容易捕获。
最强有力的动物啮合力
在巴哈马比米尼群岛海洋生物实验室进行的试验中,测得一条2米长的暗黑色鲨鱼上下颚之间啮合力为60公斤,这相当于用牙以每平方厘米3吨的力量咬东西。更大的鲨鱼,如大白鲨可能会有更大的啮合力,但至今为止还没被测量过。
五、学习检测:
1、让学生说说本课文学习了什么知识?
2、有哪些方面知道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你知道了哪些世界之最?
板书设计:
第1课走进生命花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享生命家园
地球是迄今为止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上适合的光和热,液态的水和大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
陆地、海洋,热带、温带、寒带,地球上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使的物毒素。金色毒剑蛙的皮肤分泌物的毒性是最强的。科学家在处理标本时必须戴上厚厚的手套。
最毒的蛇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陆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亚西部的长1.3米的小型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25万只老鼠。
1《走进生命花园》

9.凤头麦鸡,有人曾在凤头麦鸡面前放了三个小盘,其中一盘放一条小虫,一盘放2条,还有一盘放三条。结果,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这个试验说明:凤头麦鸡知道数量多与少的区分。
10.乌鸦,人们还发现,当乌鸦看见拿枪的猎人后,它们就会躲在大树顶上不敢再飞下来。于是,有四个猎人当着乌鸦的面躲进草棚。后来,走掉了一个猎人,但乌鸦没有飞下来;走掉了两个猎人,乌鸦仍不飞下来;可是走掉三个猎人后,乌鸦却认为猎人全走了,便飞下来。这表明,乌鸦要比鸡聪明,它能“数”到3。
3、请在你家附近先一棵树,仔细找找有哪些生物朋友生活在它周围,你的发现一定会有很趣!
4、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和植物有独特的生存本领?
5、你认为动植物也有情感吗?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动物情感的故事吧!
二、共享生命家园
1、读日记,谈感想。
2、读故事——每条小鱼都在乎,你有什么感想?
3、听故事 乔伊.亚当逊的《小狮子爱尔莎》,你还知道其他人和动植物的故事吗?
4、阅读与拓展 奇妙的食物链。 如果食物链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其他的生物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总结:地球是迄今为止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地球上适合的光和热,液态的水和大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陆地、海洋,热带、温带、寒带,地球上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b大王莲:欣赏大王莲的图片,说说大王莲有什么好处。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第1课走进生命花园

第1课走进生命花园教学目标: 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多彩的生命世界教学难点: 学会与动植物和谐相处,共享生命家园。
课前准备:1、课前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一些动植物知识。
2、准备一些动植物标本。
教学内容与过程:1、激趣导入。
师:你知道什么是生命吗?生1:各种各样的动植物。
师:其实除了动植物还有很多的细菌,真菌。
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100多吨重的蓝鲸,从慢吞吞爬行的蜗牛到每小时能奔跑100多千米的猎豹,从性格孤僻的老虎到结队飞行的大雁……(边说边播放图片)2、播放多媒体课件,带同学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1)走入大自然,你会发现哪些美丽可爱的生命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组织学生交流与汇报。
(2)多彩的生命世界,你还认识哪些有趣的生物朋友? 让学生边学习课本第三自然段。
(激发学生对各种生物的好奇心)生命之最最高的动物:长颈鹿最小的小鸟:蜂鸟最大的树:巨杉……会“动”的植物向日葵,含羞草,跳舞草……(3)与从不同的生存本领,许多生物朋友会用巧妙的方法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阅读课本第三页,了解这些生物的本领)师:人类许多的发明都受到了动植物的启发,如由叶边的锯齿到锯的发明,由蟹的眼睛到潜望镜的发明,由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到降落伞的发明……所以,动植物还是人类的老师呢!(边说边播放课件)(4)你认为动植物也有情感吗?说说你所了解的故事吧!(5)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家园里吗?(6)草丛中的蜗牛、枝头上的小鸟、河湾里的水草……它们都有生存的需要,也有生存的权利。
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小生命,你了解它们的需要,知道它们的感受吗?你是怎样关爱它们的呢?总结:地球是迄今为止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地球上适合的光和热,液态的水和大气是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条件。
陆地、海洋,热带、温带、寒带,地球上多样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
目前,地球上已发现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湖南地区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和教案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学计划制定人:制定时间:2023年2月6日一、教材分析:1、凸显综合性。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机融合了生命、安全、健康、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本教材强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使其热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通过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使学生获得积极劳动的体验,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初步的技术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体现生活逻辑。
本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轴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是按照生活的逻辑、心理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来设计和编写的。
教材贴近儿童的学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以体现生活全景及其各部分相互联系的系列主题活动及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教材的基本呈现形式。
同时教材具有适度的开放性,促使学生认知和行为、理论和实践、个人和社会的结合和转化。
3、重视儿童的实践体验。
从根本上说,本课程不是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教育,而是在于引导学生体验,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通过挖掘一些平凡、细微的生活事件,引导学生从平时熟视无睹的现象和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升心灵体验。
4、发展儿童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具有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能力。
因此,教材始终注意调动儿童自身的教育资源,把儿童放在主体地位。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儿童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经验在生活中不断生成,儿童所获便会超越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教学活动的质量。
5、趣味性呈现,形式活泼。
内容的呈现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故事、童话、案例,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和阅读习惯,体现了课程内容设计的人文性,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对学生经验与认知发展等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习惯很好,个人卫生较好,大多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
但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很多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经不住打击,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调适,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使之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身体去面对困难、学习和生活。
三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教案第1课:走进生命花园第1课时

《第1课 走进生命花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
走进生命花园
学科
生命与健康
年级
3
学习目标知识与Fra bibliotek能1、让学生了解生命花园的概念和组成。
2、了解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体,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健康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命与健康的关注和尊重。
重点
提问学生对花园的印象和感受。
学生讲述生命的好处,头脑风暴。
思考
让学生初步意识到生命的概念以及生命的美好。
讲授新课
二、讲解生命花园的概念(10分钟)
介绍生命花园的概念,即生命的多彩和美好的象征。
举例说明生命花园中的各种生命形式,如植物、动物、人类等。
三、观察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分组观察一些植物、动物的图片或实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与生命的联系。
1、了解多彩的生命世界。
2、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不同的生命形式。
难点
1、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通过图片、视频展示生命花园的美景。
2、组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导入(5分钟)
展示一些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讨论生命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四、思考与讨论(10分钟)
提出问题,如: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主要观点和想法。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生命的宝贵和意义。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寻找生命》教学设.doc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课《寻找生命》教学设第一课寻找生命横街镇中心小学翁美东[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
通过寻找身边的物体并对其进行分类,了解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在周围事物中初步认识生命。
(2)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
(3)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
(2)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
(3)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包括:放大镜、小铲子、镶子、塑料袋、小瓶子、小桶、记录本等。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是本课重点。
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了解生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一、活动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我们先到校园的草地上观察一下草地上有什么?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在草地上选定一定范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观察。
(2)先分好小组并把活动内容、要求、范围、时间、规则说清楚。
(3)确组内成员分工(包括记录、保管找到的物体、代表小组交流等)。
注:让学生观察时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哪些物体了?2、小组汇报,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10页的活动记录中。
(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
(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实物投影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2、小组讨论。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课件展示)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课件: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相机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4、对,(课件展示):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
(板书:美丽的)2、(师出示一盆鲜艳、美丽的花),李老师也养了两盆花,你看到它美丽的生命了吗?(生回答)我精心的照顾她,它就用鲜艳的颜色、各种的姿态来展示出它们生命的美丽,给我带来了快乐!3、师出示一盆植物(芦荟),我还养了一盆芦荟,你能发现它的生命吗?(生答)芦荟虽然没有美丽的外衣,但它也给我带来了快乐。
《走进生命的秘密》(教案)小学生生命教育主题班会通用版

《走进生命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主要围绕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价值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奥秘,认识生命的珍贵,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
2. 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成长需要经历许多过程,要珍惜生命。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的讲解,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以便学生理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四、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生命的起源、生命的成长、生命的价值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教学卡片:生命起源、生命成长、生命价值等关键词。
3. 活动道具:用于互动环节的小礼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生命的起源:借助课件,生动形象地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
3. 讲解生命的成长:通过课件展示生命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成长需要经历许多过程,要珍惜生命。
4. 讨论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5. 互动环节:进行生命知识问答,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小礼品奖励。
6. 总结:回顾本次课程内容,强调生命的珍贵,教育学生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六、板书设计1. 生命的起源2. 生命的成长3. 生命的价值七、作业设计1. 列举三种生命的起源方式。
2. 描述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
3. 写一篇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
八、课后反思本次主题班会通过讲解、讨论、互动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生命的奥秘,认识到了生命的珍贵。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生命的起源和成长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基本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声音,你能分辨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吗?
一起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 生命世界是多彩的,有着无穷的乐趣 。 • 生命世界是多彩的,她是由人类、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组成的生命世界。人类和生物界的其他生 物息息相关,人类作为这个生命世界的一员,就 应该与其他生物和谐相处。一粒种子,一只蚂蚁, 都联系着一条小小的生命。Biblioteka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命之网
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对我们的人民而言,都是 很神圣的。 我们可以感受到树干里流动的树液就像自己感 受到身体内流动的血液一样。地球和我们都是对 方身体中的一部分。所有的河流都是我们的兄弟, 善待大自然,就像善待我们自己的兄弟一样。 这是我们已知的:人类并不拥有大地,人类属 于大地。人类并不是自己编织生命之网,只是碰 巧搁浅在生命之网内…… 完
生物之最
• 大的蜻蜓! 分布在南美洲。身长12厘米,是世界最大的蜻蜓。 • 产卵最多的鱼! 翻车鱼一次能产3亿多个卵,是世界产卵最多的鱼。 • 最重的昆虫! 金化科大甲虫重70.9~99.2克之间,是世界最重的昆虫。 • 飞的最快的昆虫! 澳大利亚蜻蜓时速可达58千米,是飞的最快的的 昆虫。 • 最长寿的脯乳动物! 有一种大象可以活180~200岁,是世界最长寿 的脯乳动物。 • 最毒的动物! 金毒刺蛙能一下毒死1500人,是世界最毒的动物。 • 最小的鸟! 世界上最小的鸟儿是“微型”蜂鸟,它体重2克,从嘴 尖到尾尖长5厘米。 • 最小的哺乳动物! 几年以前,在泰国的热带丛林里发现了“最小哺 乳动物”这一称号的新的争夺者——小飞鼠。它体重约为2克,体长3 厘米,头长11毫米,翼展5.5厘米,以小昆虫为食。 • 最香的花!普遍认为是素有“香祖”之称的兰花。兰花还有“天下第 一香”的美誉